学习版骨科手术基本操作.ppt
骨科手术的操作技巧

预防措施:熟悉解剖结构、规 范操作、使用合适的器械等
神经损伤的诊断:观察患者 的症状和体征、进行神经电 生理检查等
处理方法:及时修复神经损伤、 进行神经功能重建等
术后疼痛的管理
疼痛原因:手 术创伤、组织 损伤、炎症反 应等
疼痛评估:使 用视觉模拟评 分法(VAS)等 方法进行评估Biblioteka 5骨科手术的未来发展
新技术新方法的探索
3D打印技术在骨科手术中的应用 机器人辅助骨科手术的发展 干细胞治疗在骨科手术中的应用前景 虚拟现实技术在骨科手术培训中的应用
个性化治疗方案的制定
患者个体差异:考虑患者的年龄、性别、身体状况等因素 疾病特点:根据疾病的类型、程度、发展阶段等因素制定治疗方案 治疗技术发展: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不断更新和完善治疗方案 多学科协作:与相关科室协作,制定综合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
显露:将手术部位充分显 露,便于操作
包扎:妥善包扎伤口,保 护手术部位
消毒:彻底清洁手术区域, 防止感染
切开:根据手术需要,选 择合适的切口位置和方式
操作:根据手术类型,进行 相应的操作,如骨折复位、
固定等
术后护理:提供适当的术 后护理,促进患者恢复
缝合:仔细缝合伤口,减 少疤痕和感染风险
手术后的处理
疼痛治疗:使 用非甾体抗炎 药、阿片类药 物、神经阻滞 等方法进行治 疗
疼痛预防:采 用微创手术、 多模式镇痛、 早期活动等方 法进行预防
4
骨科手术的康复指导
康复计划制定
确定康复目标:恢复关节功能、减轻疼痛、提高生活质量等 制定康复方案:根据患者病情、年龄、身体素质等因素制定个性化方案 康复训练方法:包括物理治疗、运动治疗、作业治疗等 康复进度跟踪:定期评估康复效果,调整康复方案,确保康复效果达到预期目标
骨科常用手术器械及内固定物PPT课件

16
刮匙
可用于刮除窦道内的瘢痕、肉芽组织, 以及骨腔和潜在腔隙的死骨或病理组 织等。其头部有多种规格且具有各种 方向的弯度,以便于从不同角度进入 病灶及适应不同部位的需要。
2.椎板自动牵开器
适用于脊柱双侧椎板暴露的手术。使用时,将牵开器的爪钩置入棘突两侧,张 开牵开器并固定调节钮即可将双侧脊柱肌肉牵开并自动维持之。亦具有椎板拉 钩的优点。
(五)神经根牵开器
常用于椎管内手术中,牵开神经根用,以探查椎管内组织如椎间盘等。使用时 需注意间歇牵拉,并防止过度用力。
5
6
1.规格:宽5-8cm,长3-5cm的橡皮带
2.用法:抬高患肢3-5度,由远至近螺旋包扎,扎至止血带部位止
(二) 止血带
1.种类: 橡皮止血带:价廉,但不便调,易致压伤
气压止血带:安全可靠,便于调整,使用方便
2.绑扎部位:上臂:上1/3
大腿:上2/3
3.充气压力:成人:上肢 250-300mmHg
下肢 350-400mmHg
骨科常用手术器械及内固定物
1
骨科常用手术器械
2
止血带与驱血带的应用
一. 目的:减少术中出血,缩短手术时间
二. 原理:驱血后,压迫止血,消除术野因静脉回流而致之出血
三. 用途:四肢手术,如肘,膝部及以远部;截肢术
四. 禁忌:感染,肿瘤,血管病变;幼儿及体瘦者
五. 用法:先驱血,然后使用止血带
(一) 驱血带
动骨锯,使骨屑带至骨外。
(5)锯骨时,令助手用冲洗器滴注生理盐水降温,以防灼伤骨质。 (6)锯至所需长度后,同样应使锯片在转动的情况下与骨脱离。
10
【提示】摆动锯和往复锯较旋转锯安全,因其摆动或 往复的幅度很小,即使它与皮肤或其它软组织接触, 这些组织可随其移动,不致被损伤。操作摆动锯时, 应施加与骨面垂直的压力,使锯片深入,一段一段地 锯骨;而不是持续地沿骨面锯取,摆动锯和往复锯常 用于锯开深部骨质,可取代线锯的作用。
医大一院骨科实习知识点

医大一院骨科实习知识点在医科生的职业道路中,实习是必不可少的一环。
而对于医大一院骨科实习的学生来说,了解并熟悉骨科的相关知识点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为大家总结医大一院骨科实习的知识点,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准备和应对实习。
1. 骨科疾病分类在骨科实习中,了解骨科疾病的分类是基础。
骨科疾病主要分为创伤性和非创伤性两大类。
其中,创伤性骨科疾病包括骨折、脱位等,非创伤性骨科疾病包括骨质疏松、骨关节炎等。
2. 骨科检查技能骨科实习中,学生需要学会并掌握骨科的常用检查技能。
其中包括观察、触诊、活动度检查、神经功能检查等。
通过这些检查技能,可以帮助医生准确判断患者的病情,并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3. 骨科手术技巧骨科实习是学生逐渐接触和了解手术技巧的重要阶段。
学生需要学习骨科手术的基本操作、手术器械的使用以及手术风险的评估等。
掌握这些技巧,可以为将来成为一名出色的骨科医生打下坚实的基础。
4. 骨科疾病的诊断和治疗骨科实习中,学生需要了解常见的骨科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案。
比如骨折的分类和处理、关节炎的鉴别诊断与治疗、骨肿瘤的早期发现与治疗等。
学生应该掌握这些知识,以提供给患者及时有效的治疗和关怀。
5. 骨科康复护理患者在接受骨科手术或治疗后,康复护理至关重要。
学生需要了解骨科康复的基本知识,包括术后护理、功能锻炼、饮食指导等。
通过合理的康复护理,可以促进患者的康复进程,提高生活质量。
6. 骨科疾病的预防与健康教育在骨科实习中,学生还需要了解骨科疾病的预防和健康教育知识。
例如,骨关节炎的预防、骨质疏松症的预防、骨折的预防等。
提供准确的健康教育,可以帮助患者掌握正确的日常护理方法,预防疾病的发生。
7. 骨科研究与进展骨科领域的研究与进展是医科生在实习期间需要关注的重要方面。
了解最新的临床试验、新技术和新疗法对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是非常有益的。
在实习期间,学生应该通过文献阅读和学术交流,了解并跟进骨科领域的最新进展。
总结:医大一院骨科实习知识点的掌握对于学生的专业发展至关重要。
骨科手术配合

定期对患者的康复情况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调整康复计划,以 确保康复效果。
出院后随访和健康教育
出院指导
01
在患者出院前,对其进行详细的出院指导,包括用药、饮食、
活动等方面的注意事项。
定期随访
02
通过电话、微信等方式对患者进行定期随访,了解其康复情况
,并给予相应的指导。
健康教育
03
开展骨科手术相关的健康教育活动,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识和
患者满意度提高
在手术过程中,医护人员积极与患者沟通,关注患者需求 ,使得患者对手术过程和效果的满意度有了显著提高。
团队协作能力提升
本次手术的成功实施,不仅体现了医护人员专业技能的精 湛,也展现了团队成员之间协作能力的提升,为今后的手 术配合打下了坚实基础。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及挑战应对
智能化手术辅助系统的应用
处理措施
若患者出现并发症,如感染、出血、神经损伤等,医生需及时进行处理。对于轻度并发症,可通过药物治疗和局 部处理等方法缓解;对于重度并发症,可能需要进行手术治疗。在处理并发症的过程中,医生需密切关注患者病 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04
术后护理与康复指导
疼痛管理策略
药物镇痛
按时给予患者镇痛药物,如非甾体抗炎药、阿片 类药物等,以缓解术后疼痛。
确保手术所需的设备如C臂机、显 微镜、电动工具等处于良好状态, 并进行调试以保证术中正常使用。
消毒与灭菌
对所有手术器械和设备进行严格的 消毒和灭菌处理,以降低术后感染 风险。
手术室环境准备
温度与湿度调节
将手术室温度调节至适宜 范围,一般维持在2225℃,湿度控制在40%60%,以提供舒适的手术 环境。
物理治疗
医学骨科学基础知识项操作

医学骨科学基础知识项操作医学骨科学基础知识操作骨科学基础知识操作的掌握对于医学专业学生至关重要。
本文将深入探讨骨科学的基础知识操作,包括骨骼解剖、常见骨折类型及其处理方法,以及骨科手术的基本操作流程。
一、骨骼解剖1.1 骨骼组成人体骨骼主要由长骨、短骨、扁骨和不规则骨组成。
长骨如股骨、胫骨等,短骨如腕骨、踝骨等,扁骨如胸骨、肩胛骨等,不规则骨如脊椎骨等。
1.2 骨骼结构骨骼由骨质和骨髓组成,骨质包括硬质骨和骨小梁,骨髓则填充于骨腔内,分为红髓和黄髓。
1.3 骨骼功能骨骼的主要功能包括支撑身体、保护内脏器官、参与运动以及造血等。
二、常见骨折类型及处理方法2.1 开放性骨折开放性骨折是指骨折处与外界环境相通,易感染,处理时应先处理伤口,止血后进行骨折复位和固定。
2.2 闭合性骨折闭合性骨折是指骨折处皮肤未破裂,处理时应先进行X线检查确诊,然后进行骨折复位和固定。
2.3 骨折处理方法常见的骨折处理方法包括牵引复位、外固定和内固定,选择方法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骨折类型进行。
三、骨科手术基本操作流程3.1 术前准备术前准备包括患者的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必要的辅助检查(如X 线、CT等)、术前讨论等。
3.2 手术操作手术操作包括麻醉、切口、骨折复位、固定等步骤,操作时应注意器械的消毒和无菌操作。
3.3 术后处理术后处理包括伤口缝合、固定装置的固定、患者的护理和康复训练等,术后定期复查以确保骨折的愈合情况。
结语骨科学基础知识操作的掌握对于医学专业学生至关重要,通过学习骨骼解剖、常见骨折类型及处理方法,以及骨科手术的基本操作流程,可以为日后的临床实践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图看懂老年髋部骨折诊疗与管理指南2022年版学习解读ppt

老年髋部骨折诊疗与管理指南(2022年版)
概述
髋部骨折对老年人的健康影响巨大,因其致残率和死亡率高而被冠以“人生最后一次骨折”,约有
35% 的 髋 部 骨 折 幸 存 者 无 法 恢 复 独 立 行 走 , 25% 的 患 者 需 长 期 家 庭 护 理 , 骨 折 后 6 个 月 死 亡 率 10-
4
4
老年髋部骨折诊疗与管理指南(2022年版)
概述
人口老龄化是全球面临的重要社会问题之一,据统计2019年世界范围内65岁以上的老年人群将达 到7亿人,其中我国已成为全球老年人口规模最大的国家[1]。2021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65岁及以上 老年人口达1.9亿,占总人口的13.5%。根据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发布的《中国发展报告2020:中国 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趋势和政策》,2035到2050年将是人口老龄化的高峰阶段,据估计2050年65岁 及以上老年人口将达3.8亿,占总人口近30%[2]。随着老龄化的日趋严重,老年人群骨质疏松的发病 率逐年升高。2015年,国际骨质疏松基金会公布,6个欧洲国家女性和男性的骨质疏松患病率已经分 别达到22%和7%,而在发展中国家,如中国,2018年的骨质疏松患病率已经高达24%,而65岁以 上老年人群的患病率已经超过60%[3,4]。
手术室基本操作技能

操作流程:协助他人穿无菌手术衣
操作流程:协助他人戴无菌手套
✓ 将手套大拇指对准医生,将手套撑开,协助被 戴者依次插入相应的手套中,洗手护士手不可 碰触手套内面。
操作流程:脱手术衣
操作流程:脱手套
注意事项:穿无菌手术衣
1、穿无菌手术衣必须在相应手术间进行。 2、无菌手术衣不可触及非无菌区域,如有质疑立
住器械台四角并下垂30cm以下;双人核对指示 卡。
整理器械及辅料
清点手术辅料的数量及完整性
✓ 唱点2遍辅料名称及数量,折叠边向外放置(逐块打开 清点)。
✓ 分类放置手术器械,唱点2遍器械名称及数量。 ✓ 确认器械上的配件完整性。
铺无菌器械台注意事项
✓ 未穿无菌手术衣及未戴无菌手套者,手不可跨 越无菌区及接触无菌台的一切物品。
课程内容
1
目的
2
操作前准备
3
操作方法
4
注意事项
Company Logo
铺置无菌器械台
✓ 使用无菌单建立无菌区域、设立无菌屏障,防 止无菌手术器械及辅料被污染,最大限度减少 微生物由非无菌区域转移至无菌区域。
铺置无菌器械台
操作前准备
✓ 环境:建立在洁净区内、区域宽敞 ✓ 自身准备:规范更衣;戴帽子、口罩 ✓ 用物准备:无菌持物钳包;无菌器械包;无
的醇类产品开瓶后的使用不得超过30天,不易挥 发的产品开瓶后使用期不得超过60天。
2 穿手术衣、戴无菌手套
课程目标
✓ 明确穿无菌手术衣和无接触式戴无菌手套的基本概 念
✓ 了解相应的操作前准备 ✓ 掌握规范的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项
课程内容
1
概述
2
操作前准备
骨科手术入路

z
z
桡神经拉向桡侧 --桡骨茎突上方5cm转向背侧 桡动脉拉向尺侧 --两侧肌支
z z z
近侧注意桡侧返动脉 中1/3注意旋前圆肌止 点,自其桡侧剥开 远端旋前方肌止点
桡骨远端掌侧入路
z z z
体位、 体表标志 切口:肱桡肌尺侧 神经界面:桡神经与正中神经
肱桡肌与桡侧腕屈肌间 屈拇长肌拉向尺侧 桡动脉拉向桡侧
z
肘关节外侧入路—Kocher入路
z z z
体位及切口:外上髁上下5cm,向后内至尺骨鹰嘴下5cm 肌间隙:肱三头肌、肘肌与肱桡肌、尺侧腕伸肌 注意:桡神经,外侧副韧带
肘关节前方入路—Henry入路
z
切口:肱桡肌内侧
缘,注意肘横纹方向
z
入路:肱二头肌外
侧,肱桡肌内侧
z
注意:桡神经、动
脉的显露,桡侧返动 脉
z
动脉
z z z
17例 (10例有静脉伴行) 单纯静脉 25例 存在血管吻合者 42例(84%) 部位:距耻骨联合62mm
要点
z z z z z z
精索、腹股沟管、股外侧皮神经 髂耻筋膜:切开以利于剥离 髂外动脉:屈髋、术中多次检查搏动 外侧窗:骶髂关节 中间窗:主要复位操作,可摸及后柱 内侧窗: Corona mortis
髋关节手术入路
区分点:臀中肌
前侧入路:Smith-Peterson入路 外侧入路:Hardinge入路 后侧入路:后外侧入路
髋关节前方入路:S-P入路
z z
体位、体表标志 切口:
--髂嵴-髂前上棘-缝匠肌外侧 --注意:股外侧皮神经
z
神经界面:
--臀上神经与股神经 --阔筋膜张肌与缝匠肌间
z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0.0
35
二、铺巾 (1)目的:充分显露切口,并将手术台布置为无菌区。 (2)巾的种类:刀巾,中单,大单,孔巾(剖腹单) (3)常见部位 三、保护切口 (1)术肢套无菌棉织套或缝皮帕 (2)切口部位贴无菌透明膜 四、手术人员无菌操作规划
0.0
36
手术进行中的无菌原则
0.0
37
无菌原则的遵守
0.0
13
0.0
14
(二) 止血带
1.种类: 橡皮止血带:价廉,但不便调,易致压伤
气压止血带:安全可靠,便于调整,使用方便
2.绑扎部位:上臂:上1/3
大腿:上2/3
3.充气压力:成人:上肢 250-300mmHg
下肢 350-400mmHg
儿童:<200mmHg
4.绑扎时间:每次<1.5h 累计<4h
0.0
2
(二)内容
第1-2章 第3-12章 第13-14章
骨科手术学基础 四肢各部位、脊柱及骨盆手术 特殊手术
0.0
3
(三)特点
1、实践性强:切开、止血、结扎、缝合等基本操作多; 2、规律性强:局解剖学及手术入路; 3、发展快:内固定器械。
0.0
4
二、古代骨科手术的历代发展
(一)《黄帝内经》记载截趾术和切开排脓术。 (二)麻沸散的问世。 (三)隋代用线缝连碎骨-骨折内固定术。 (四)《世医得效方》载骨科手术器械:钳、凿、刀、剪、线。 (五)《外科集验方》载用“绢带”作止血-早期的止血带。 (六)《江氏伤科方书》载“填骨术”-骨移植的雏形。
0.0
5
三、现代骨科手术学的形成
(一)麻醉技术——手术安全; (二) 抗感染技术——消毒、无菌操作技术、抗菌素; (三)骨科手术技术——内固定材料。
0.0
6
四、学习要求
(一)、掌握三基; (二)、逐步积累; (三)、多看,多练,多实践;
0.0பைடு நூலகம்
7
第二章 骨科常用手术器具及内固定物
0.0
8
骨伤科手术器械
⒉ 手术切口边缘应以手术巾遮盖保护 ●用缝线固定 ●牵开器拉开切口同时固定保护巾 ●专用保护切口的薄膜 ●尤其在有污染的手术、肿瘤切除术,更应注意保护切口
0.0
39
⒊ 同侧人员调换位置: 先退一步→背对背的转身,以防污染
⒋ 传递手术器械: 经手术切口两侧、主要手术者手臂下 不可经手术人员背后传递 手术使用的物品一旦落到手术台面以下,不可拾回再用
橡皮止血带每次<1h
0.0
15
0.0
16
0.0
17
骨科常用内固定物及使用方法
0.0
18
内固定 骨折固定的种类
外固定
0.0
19
不 同 形 状 的 内 固 定 钢 板
0.0
20
股骨骨折普通钢板固定
0.0
21
股骨骨折锁定钢板固定
0.0
22
胫 骨 骨 折 髓 内 针 固
定
0.0
23
脊柱骨折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
骨科手术学
官渡区人民医院 骨科
杨建义 副主任医师
0.0
1
绪论
一、概述
(一)定义:
1、骨科学:研究人体骨骼、肌肉系统的解剖、生理与病 理,运用药物、物理方法、外科手段以恢复和保持这一 系统的正常形态结构与生理功能,并且治疗这一系统的 疾病。
2、骨科手术学:研究骨科学范畴各种疾患手术治疗的一 门学科。
0.0
24
骨折钢板、螺钉及单臂外固定架固定
0.0
25
外固定器适用于: ①开放性骨折; ②闭合性骨折伴广泛软组织损伤; ③骨折合并感染和骨折不愈合; ④截骨矫形术 或关节融合术后。
0.0
26
骨折外固定架固定
0.0
27
第二章 骨科手术的基本知识
0.0
28
骨科手术的基本原则
1.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技术。 2. 尽量减少术中创伤。 3. 选择合适的内古代材料和手术器械。 4. 全身及局部的功能锻炼。 5. 掌握去除内固定的指征。
0.0
34
无菌操作
一、消毒(皮肤灭菌) ( 1 )区域: 切口周围15cm的区域(普外)同备皮区域(骨科) (2)用药:面部,会阴部,婴幼儿用1%新洁尔灭,其余用3
%碘酊,75%酒精 (3)方法:自术点中心向外沿一个方向涂擦;感染切口自周围
向切口消毒 (4)四肢消毒法:提起肢端,消毒肢体;用无菌巾托起肢体消
0.0
29
术前准备(以选择性手术为例)
一.术前讨论 手术指征;手术方式;术前,术中注意事项;应急措施。 二.术前药敏:普鲁卡因,青霉素
0.0
30
三.术前备皮 清洁消毒:术前3天,剃毛,清洗修剪指甲 灭菌消毒:消毒,包扎术区
0.0
31
备皮范围: 脊椎 颈:头顶到肩胛下肩;两侧直腋中线 胸:乳头到髂嵴 腰:腋窝到骶尾 四肢 上肢: 肩臂:乳突.甲状软骨到肋弓,肘均过中线 肘: 肩峰到腕 前臂: 上臂中部到手 手部: 肘到手指 下肢 髋:肋弓到膝,过中线 大腿:髋到小腿中部 小腿:腹股沟到踝
遵守无菌原则 坚持无菌操作 增强无菌观念 每位医务工作者必须严格遵守的 尤其外科医生更应严谨自律,自觉遵守 任何忽视、忽略、淡化无菌操作的行为都应该杜绝
0.0
38
⒈ 手术人员一经洗手消毒并穿无菌手术衣、戴无菌手套后 ①不准再接触未经消毒的物品 ②背部、腰部以下、肩部以上应被视为有菌区,不能接触 ③手和前臂不可垂至腰部和手术台以下
0.0
32
术前准备
四、术前备血: 估计失血量,确定备血量,宜多备以免急用.股 骨备1个血, 肩髋脊柱备2个血
五、 术前用药 六、 术前牵引 七、术前挑选手术器械 八、 签署输血,麻醉,手术同意书(术名,术中及术后可能出现 的问题)
0.0
33
九、术前医嘱: 手术日期,名称 麻醉方法 术前用药 备血 备皮 术晨禁食禁饮
10
0.0
11
一. 目的:减少术中出血,缩短手术时间 二. 原理:驱血后,压迫止血,消除术野因静脉回流而致之出血 三. 用途:四肢手术,如肘,膝部及以远部;截肢术 四. 禁忌:感染,肿瘤,血管病变;幼儿及体瘦者 五. 用法:先驱血,然后使用止血带
0.0
12
(一) 驱血带
1.规格:宽5-8cm,长3-5cm的橡皮带 2.用法:抬高患肢3-5度,由远至近螺旋包扎,扎至止血带部位止
一、种类 (一)一般器械:刀 、剪 、钳 、镊等 (二)特殊器械:内固定;人工关节置换;病灶清除;脊柱;截肢等。
0.0
9
二、常用骨科手术器械
名称 骨膜剥离器 持骨器 刮匙 骨钻和钻头 骨锤 骨凿和骨刀 骨剪 和咬骨钳 椎板拉钩
0.0
用途 剥离骨膜,暴露骨膜 提起骨折端 刮除窦道肉芽,瘢痕 钻骨孔 切骨或打钉 切骨 剪骨和咬除软骨及骨 暴露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