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礼貌原则看中英委婉语的差异
浅议英汉礼貌原则折射的文化差异

( )谦虚与客套 的差异 三 “ 己尊 人 ” 是 最 富 有 中 国 文 化 特 色 的 礼 貌 现 象 。 中 贬 国 人 受 到 别 人 赞 扬 时 ,往 往 会 说 一 些 自我 贬 低 的谦 虚 话 ,对 他人 的 赞 扬 客 套 一 番 。而 英 美 人 只 有 尊 敬 对 方 的 赞 美 之 辞 , 而无贬抑 自己之意 。因此当他们受到赞扬时往往会高兴的说 句 “ h n y u ”表 示欣 然接 受 。 “ 己尊 人 ”准 则 不仅 Tak o ! 贬 存在 于直接对 话也存在于书面语中。除东南亚文化圈外,欧 洲 文 化 里 没有 贬 自 己抬 别人 的现 象 。 中 国 人 在 听 到 赞 美之 词 时 , 往 往 是 否 定 对 方 的 赞 美 之 词 ,贬 低 自己 一 番 , 以 示 自 谦 。 欧洲 人在 这 种 情 况 下往 往 因 为他 们 的 话 被 直 言 否 决而 感 到 中 国人 不 讲 礼 貌 。 ( )委婉语的差异 四 属于文雅 词语 的委 婉语在英汉两种语 言中使用 的场合是 不 I 。例 如 女 性 怀 孕 , 中 国人 喜 欢 用 “ 喜 了 ”等 委 婉 的 司的 有 方 式 来 表 达 。而 西 方 人 却 视 此 为 新 闻 ,可 公开 直 言 而 百 无 禁 忌 , 这 显 然 是不 同文 化 下 的语 用 差 异现 象 。 ( ) “ 子 ” 问题 的差 异 五 面 西 方 人 认 为 在 言 语 交 往 中 , 双 方 的 两 种 “ 子 ” 都 受 面 到 威 胁 时 , 在 会 话 中要 讲 究 策 略 原 则 ,为 了保 护 和 降 低 “ 面 子 ” 不 受 侵 害 。而 汉 语 中 要 求 在 言 语 交 往 中讲 究 “ 脸 ”, 赏 避免 “ 丢脸”,当不得不使用有伤 “ 面子 ”的言词时,采用 的 策 略 往 往 是 先 肯 定 后 指 出 不 足 。而 英 语 文 化 则 不 同 , 人 们 极 为珍 视 隐 私 和 个 人 主 义 。 即 使 是 主 动 向别 人 提 供 便 利 或 物 品 , 向他 人 发 出 邀 请 等 在 某 种 意 义 上 是 妨 碍 了 说 话 者 的 自由 和清静 。 一Biblioteka 、东西方的礼貌原则
中英礼貌用语之比较研究

中英礼貌用语之比较研究论文导读:礼貌是人类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式的礼貌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
本文从中英“礼貌”概念的渊源、文化差异、礼貌用语差异等几方面进行阐述。
从比较的角度对汉英礼貌用语作一梳理。
关键词:礼貌,渊源,文化差异,比较一、概述礼貌是人类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文明的标志,人们在日常交际中不可避免地要使用礼貌语言。
正如有些语言学家提出的,人类社会的一切冲突和争斗,包括政治上的分歧和争端都是由于语言使用不当导致误解而引起的。
这种说法虽然有些极端,但却足以说明礼貌在语言使用中的重要性。
长期以来,礼貌语言是一个语用学及社会语言学共同探讨的传统课题,这方面的研究成果很多。
早在50年代,美国学者E. Goffman就从社会学角度提出了“面子行为理论”,建立了最初的礼貌模式。
根据他的解释,面子与“难为情”(embarrassed)、“蒙羞”(humiliated)或“丢脸”(losing face)之类的感情概念有关。
人们往往会在交际中“给面子”、“丢面子”、“留面子”,故人们要学会使用礼貌语言。
1987年,英国学者布朗(P. Brown)和莱文森(S. Levinson)发表了一篇题为《语言应用的普遍现象:礼貌现象》的文章,第一次对礼貌中的面子问题进行了系统的探讨,因而引起了语言学界的极大关注。
他们把它分成积极面子和消极面子两种:前者指人们期望自己的言行、思维等得到肯定和赞赏,后者指人们希望在交际活动中自己的自由不受侵犯。
这样,礼貌也就随之分为积极礼貌和消极礼貌。
20世纪80年代,英国语言学家利奇(G. Leech)从语用学的角度对交际活动中的礼貌原则重新进行了归纳和分类,认为礼貌原则由得体、慷慨、赞誉、谦虚、一致和同情等六个准则构成。
利奇的礼貌原则注意自身并尊重他人,二者兼顾,更符合言语交际的本质。
中国是文明古国,礼仪之邦,中国式的礼貌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
自古就有“一言而兴邦,一言而丧邦”的说法。
从礼貌原则和合作原则角度浅析英汉委婉语

Ⅱ 委 婉 语
( 1 )委 婉 语 的 定 义 委 婉 语 不 仅 仅 是 一 种 语 言 现 象 ,更 是 一 种 已经 在 人 类 社 会 广 泛 存 在 的 文 化 现 象 。 在 人 们 的 日常 生 活 中 ,它 作 为 人 际 交 流 的润 滑 剂 ,对 于 人 们 彼 此 间 的 良好 沟 通 起 了莫大 的帮助 。人 们通过委婉 语的使用 ,创造 了理想 的 社会交 际效果 。委婉 语是人们 为 了避免 直接说 出被认为 是恐怖 的、不礼貌 的、禁忌 的、令人尴尬 的话语 ,而使 用一些 礼貌 的 、温和 的、更 易让 人接 受的话 语来代 替 , 以达到避 免尴尬 、保 全他人面 子、和谐 交流 的 目的。在 英语中,委婉语 e u p h e mi s m,这 一单 词来 自希腊语 。词缀 e u 一 ” 的意 思 是 “ g o o d ” ( 好) ,词干 “ p h e m i s m”的 意 思 是 s p e e c h ” ( 言语 ) ,从字面意思看来,委婉语就是好听的话
1 ) A: Yo u a r e S O s ma r t .
B: Tha n k y o u.
薹 蓁 冀
雪
5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1
雾
罪犯委婉 语、教师 委婉语 、学生委婉语 、士兵委 婉语等 等 。根据 委婉语使 用时 间的长短 ,委婉 语被划分 为即时 委婉语和 延续委婉 语 。根据 委婉语 的功 能 ,委婉 语被划
从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角度分析英汉委婉语

从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角度分析英汉委婉语摘要:委婉语作为一种较为普遍的语言和言语现象,它的功能就是替代禁忌语来达到愉悦交谈的效果。
本文主要阐述了英汉委婉语的定义,合作原则及委婉语对合作原则的违背,礼貌原则及委婉语对礼貌原则的遵守。
合作原则主要包含数量准则、质量准则、关联准则和方式准则;礼貌原则主要包含得体准则、慷慨准则、赞扬准则、谦逊准则、一致准则以及同情准则。
本文主要分析了委婉语对合作原则的违背和对礼貌原则的遵守,目的在于运用委婉语形成良好的交流环境和建立协调的人际关系。
关键词:委婉语合作原则礼貌原则引言:委婉语作为一种较为普遍的语言和言语现象,它的功能就是替代禁忌语来达到愉悦交谈的效果。
随着社会的发展,现在大量的委婉语是用来表示说话人的礼貌,而不再过多关注禁忌。
随着社会和科学的发展,禁忌不再像以前那样的神秘或可怕,而是越来越多的禁忌被接受。
在现代社会中,委婉语使用的动机不再因为担心禁忌,更关心的是不要触及任何一方的敏感神经。
这在很大程度上意味着使用委婉语的心理动机的变化,现在更倾向于礼貌的目的,这样更有利于建立良好的交流环境和协调的人际关系。
一.委婉语的定义委婉是一种修辞的技巧,将新的字词使用在原本无法大声张扬、有负面意涵、具有攻击性或在社会脉络中有禁忌的地方。
在西方,由于宗教上的禁忌,不可直呼神明,所以会用委婉的方式找寻代名,而在中国自古以来也不可以直呼皇帝的名讳或使用与其相关的字汇,所以也有许多避讳的用法。
而这样的用语则称为委婉语。
英语单词“euphemism”来自希腊语,词头‘eu’是“好”的意思,词干‘pheme’是“讲话”或“说”的意思,所以它的字面意思是“说话好词或一个愉快的方式”(尼曼,1990)。
委婉语,表达一种特殊的方式,已经在不同的书籍和词典中有不同的定义。
一些典型的定义列举如下:1)a mild or vague periphrastic expression as a substitute for blunt precision of disagreeable truth.(Forler, 1965)2)use of other mild, vaguer and indirect words or phrases in place of what is required by truth or accuracy.(Oxford Advanced Learner’s Dictionary of Current English, 1984)3)(an example of)the use of a pleasanter, less direct name for something thought to be unpleasant. ( Longman English-Chinese Dictionary of Contemporary English, Longman Group UK Limited, 1988)4)a polite word or expression that you use instead of a more direct one to avoid shocking or upsetting someone.(Longman Dictionary of Contemporary English, 1995)5)a euphemism is a polite, pleasant, or neutral word or expression that is used to refer to something which people may find upsetting or embarrassing to talk about, for example, sex, the human body or death. (Collies Cobuild English Dictionary, SFLEP, 2000)6)a word or expression that people use when they want to talk about something unpleasant or embarrassing with mentioning the thing itself.(Macmillan English-Chinese dictionary, 2005) 虽然学者们有着不同的关于“委婉或委婉语”的定义,但是他们共享相同点:委婉语都是间接的,迂回的,用来谈不愉快的事情来表达礼貌的模式。
礼貌原则下研究中英委婉语的运用

礼貌原则下研究中英委婉语的运用摘要:随着我们社会与文明的发展。
委婉语越来越多的出现在我们的日常交往里。
而它又无时无刻不在遵循着leech的礼貌原则。
礼貌原则包括了六条准则:得体准则,慷慨准则,赞誉准则,谦逊准则,一致准则,同情准则。
委婉语严格遵循着这六条准则,通过它们来让对方在交谈时感到轻松,礼貌,友善,与周到的感觉。
所以间接而又温和的表达,常常会令交谈取得成功。
的方法,分析中英委婉语在礼貌原则下的应用。
文章中我将讨论中英委婉语是如何遵循礼貌原则的六条准则。
通过研究,得出了恰当的使用委婉语是礼貌原则的重要表现。
本文的实践意义在于其分析结果有助于保证信息的顺利进行。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ociety and civilization.the euphemism appears in the social communication,and it obeys the leech s politeness principle all the time.and the principle including the following maxims: tact maxim,generosity maxim,approbation maxim,modesty maxim,agreement maxim,sympathy maxim.so from the indirect and mild expression,the communication will easily succeed.this article is from the prospects of pragmatics,based on the politeness principle,use the exemplificationmethod,and analyze the application of chinese and english euphemism under politeness principle from the view of pragmatics.and we discuss that how english and chinese euphemism obey the six maxims of politeness principle.through the studies,we learn that the appropriate use of euphemism is an important expression of politeness principle.so the particular meaning of this thesis is that help the appropriate use of english and chinese euphemism can contribute to a lot to successful message exchange.key words:euphemism;social functions;politeness principle;pragmatic applicationeuphemism is a kind of linguistic phenomenon and also a cultural and social phenomenon.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ociety and civilization,the euphemism appears in the social communication,and it obeys the leech s politeness principle all the time.the politeness principle tells us when we exchange our opinion or talk about some sensitive topic;the most important thing is that protecting the others` face and leaves a pleasant and polite feeling for each other.and the principle including the following maxims: tactmaxim,generosity maxim,approbation maxim,modestymaxim,agreement maxim,sympathy maxim.so from the indirectand mild expression,the communication will easily succeed.obedience to tact maximthis maxim means to minimize the cost to other and maximize benefit to other.for example: in western public,we can find this kind of notice “thank you for not smoking here.” compare this notice to “stop smoking,offenders fined”,the former one obviously minimize the cost of others,show the respective to the people,and according with the tact maxim.in chinese,there are also many examples like these.such as,“我星期一买东西,你借我的钱星期一之前换给我都可以。
从语用学的礼貌原则角度解读英语中的委婉语

委婉 语 是 一个语 言 学 概念 ,同 时也 是 一 种 文化
在交际中为了使交际能顺利进行 。人们往往遵
r 将 c 合 现象 ,它不仅存在于像莎士比亚这样伟大的作家 的 循 着一 些基 本原 则 。Gie 这些原 则 称为 “ 作原
作品中 , 还出现在普通大众 的 日 常交际话语中。在英 则 ” 并 将 这 一 原 则 细 分 为 若 干 准 则 , 中包 括 面 子 , 其
! 矗
米[ 收稿 日期]0 9 9 0 20— —8
【 作者简介] 韩骥 (9 9 ) , 17 一女 汉族 , 山东曹县人 , 山东师范大学大学外语教育学院研究生 ; 研究方向 : 英语语
言学 与应用 语 言学 、 外语 教学1 第 期
【 文献标识码】 A
一
、
委婉 语和 委婉 表达
语。 如批 评 、 责 别 人 时多 采用 含 蓄 、 接 的方 式 , 指 间 而
语言作为社会文化的载体 ,其最主要 的功能在 委婉语的特征正符合 了礼貌原则的这些要求 。委婉 于信息的交流和感情 的沟通 ,即语 言在相同的语言 语 具 有 间接 性 。而这 种 间接 性 来 自于 委 婉语 的形 象 环境中和跨文化的语言环境 中的应用 。然而在跨文 性 。委婉词大多采用 比喻、 借代等修辞手法来表述事
韩 骥
( 山东 师范大学 大学外语教育 学院 山东 ・ 2 1 ) 济南 5 0 4 0
【 摘
要】 礼貌原则是语 用学的一个重要 内容。委婉语是人 类社会 中普遍存在 的一种语言现 象, 是用语
言来调 剂人 际关 系的 二 个重要 手段 。本 文试从 礼 貌原 则的 角度 解读 英语 中的委 婉语 , 为 它遵 循 会话 礼 貌 认
从不同中英称谓语中透视中西礼貌原则的差异

关键 词 : 中英 称谓 语 ; 礼 貌 原 则; 文化 差 异 中图分 类号 : H3 1 9 文献标 识码 : A 文章 编 号 : 1 6 7 4 — 5 7 8 7 ( 2 0 1 3 ) 0 4 — 0 0 9 9 - 0 3
问候 语 、 告别语 、 感谢语 、 祝福语 、 征询 语 、 应答语 、
m a x i m ) 。使他人受损最小 ; 使他人受 惠最大 。( 2 ) 宽宏
准则 ( G e n e r o s i t v Ma x i m) 。使 自身受 惠最小 ; 使 自身受
损最大 ( 3 ) 赞扬准则 ( A p r r o b a t i 0 n M a x i m) 尽力缩小 对他人的贬损 : 尽力夸大对他人的赞扬 。 ( 4 ) 谦 虚准则 ( Mo d e s t y Ma x i m) 。尽量缩小对 自己的赞扬 : 尽量夸大 对 自身的贬损。 ( 5 ) 赞 同准则 ( A g r e e me n t Ma x i m) 。 尽量
道歉语 、 委婉 推脱语 、 引路用语 、 行业 应用语 等 。 其 中
称 谓 语 的恰 当 使 用 能够 反 映 一个 人 是 否 是 一个 有
礼 貌行 为 的人 由于 文化背 景 的差 异 . 不 同民族对 礼 貌 的理解各 不相 同 .所 遵循 的原 则 和评判 标 准也 相
差 甚远 , 因此 两 种语 言 的称谓 系 统有 所 不 同 。总 的
来讲 , 汉 语 的称 谓 语 体 系 严 密 、 分类 精细 、 名 目繁 多、 语 义明晰 , 而英语 的称谓语体 系简单 、 分 类 粗 疏、 数 量 贫乏 、 语 义 含 混 由于这 些 差 异 的存 在 , 在
从语用学的礼貌原则看英语中的委婉语

从语用学的礼貌原则看英语中的委婉语的所指和能指对人们心理产生的若即若离的效应,通过隐语、比喻、借代、缩略等褒义化的手法,顾此言他、声东击西,把令人不快的话语变得温和悦耳,婉约慰藉,使听者心理上乐意接受,并通过对言者构建的修辞文本的解读而自行了知言者的真意所在,从而确保了言语交际的成功实施。
2.委婉语与礼貌原则礼貌是人类文明的标志,是人类活动的一条重要准绳。
语言的使用作为一种社会活动,也同样受到这条准绳的约束。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委婉语的产生以及委婉语使用范围的扩大无不与语言交际中的礼貌原则息息相关。
礼貌原则(Politeness Principle)是英国语言学家利奇(Leech)所提出来的。
在利奇看来,交际中人们有效地运用语言属于一种修辞现象。
修辞的范围十分广泛,可由交际双方相互遵循的一系列原则和准则构成。
其中之一就是制约人际交往的“礼貌原则”,它包括六条准则,每条准则还包括两条次则。
下面我们根据他的理论,每条准则都用相应的英语委婉语、词来做一阐释。
A.得体准则(tact maxim):减少表达有损他人的观点。
a.尽量让别人少吃亏;(1) I wonder if you have some time to give me a hand with my subjects.(2) My subjects are poor, please helpme.比较句(1)和句(2)我们就可以发现:(1)中说话人在请求对方的帮助时,遣词含蓄、委婉,尽量不给他人带来不便。
而句(2)中说话人语气直截了当,令听话人不容拒绝。
b.尽量让别人多受益。
在英语中有很多与职业有关的委婉语。
如:人们把garbage collector(垃圾工人)称为sanitation engineer(卫生工程师);building engineer(建筑物维护技师)代替了janitor(照管楼房或办公室的工友)。
尽管这些职业婉称和原来的职业称谓实质没有改变,但是,前者往往能让被称呼者的社会重要性得到更大程度的提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新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都是近期写作1 A comparative study of Chinese and American food cultures---from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Perspective2 美国黑人社会地位的历史演变3 《双城记》中的象征手法分析4 英语委婉语的语用分析5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下的《奥兰多》6 The Comparison of Symbolic Meaning of Animals in Chinese Culture and Western Culture in the Aspect of Literary works7 礼貌原则视角下奥巴马演讲技巧的分析8 性格和命运--《小妇人》中四姐妹分析9 《基督山伯爵》中大仲马性格的显现及其对主人公言语行为的影响10 论《爱玛》中简奥斯丁的社会理想11 A Preliminary Study on Christianity12 扭曲的“美国梦”--简析“鸡蛋的胜利”的主题13 从fans和PK看西方文化对汉语言文化的冲击与影响14 《傲慢与偏见》中女性意识的体现15 The Elementary Stage Translation Teaching Design for Undergraduate English Majors16 英语词汇的记忆方法17 论《阿甘正传》中的美国梦18 论商务英语信函写作的语篇衔接与连贯19 从礼仪角度谈中西文化的差异性20 浅析英诗翻译的原则和方法——丁尼生《鹰》的不同译文比较21 A Study on the Effective Ways to Improve Memory Efficiency in Consecutive Interpreting22 《紫色》中的隐喻语篇功能探索23 汉英“眼”概念隐喻的对比研究24 从文化角度探析中英基本颜色词的比较和翻译25 英语词汇教学方法探讨26 《紫色》中“家”的解读27 世纪年代鲁迅与梁实秋之间的翻译论战28 从《死者》看都柏林人的精神瘫痪29 高中英语听、说、读教学活动中写作融入模式的初探30 基于跨文化视角文化全球化的分析31 伊丽莎白.贝内特与简.爱的婚姻观之比较32 通过巴丝谢芭看哈代的宿命论33 英语新闻标题的语言特点分析34 论色彩在《红字》中的运用与艺术效果35 教师在初中教学中对学生的评价36 寻找女性的自我—评托妮莫里森作品《秀拉》中秀拉形象37 从交际翻译理论看幽默对话翻译——以《老友记》第一季为例38 The Painful Growth of Scarlett O’Hara in Her Three Marriages39 英汉社交称呼语礼貌规范和语用失误研究40 从电影《七宗罪》看‘七宗罪’与基督教传统的关系41 浅析英语无灵句中的汉英认知思维方式差异42 汽车广告翻译浅析---论消费者心理差异对汽车广告翻译的影响43 商标翻译中的文化要素44 解读罗伯特•彭斯的爱情观——以《一朵红红的玫瑰》和《约翰•安德生,我的爱人》为例45 论约翰•多恩诗歌中的张力46 浅析中国时政术语的常用英译方法47 《咏水仙》两个翻译版本的文体分析48 试论《围城》中四字成语的英译49 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交往的模式及其策略50 《红字》中象征手法的运用——以人物名字为例51 谐音现象促成因素及其启示的研究52 文化适应性原则在食品商标翻译中的应用53 论《麦田里的守望者》中的佛教禅宗因素54 On the Conceptual Blending of Business English Word Chunks and Their Translation55 论《呼啸山庄》中两代人之间不同的爱情观56 论神话中的民族精神——希腊神话与中国神话之比较57 《三国演义》中带数字的词语翻译研究58 从《唐老鸭》看赵健秀的男性主义59 浅谈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商务英语60 艾米莉狄金森诗歌中的动物意象研究61 A Study on the Effective Ways to Improve Memory Efficiency in Consecutive Interpreting62 如何培养大学生英语阅读理解技能63 论国际商务非礼貌言语行为64 中介语对二语习得的影响探究65 从《鲁滨逊漂流记》看人的社会化及人的进取精神66 The Similarities and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Gu Hongming and Lin Yutang67 论<<禁食与欢宴>>中乌玛的觉醒68 用目的论理论研究英汉电影名翻译69 英国历险小说《所罗门王的宝藏》70 从《马丁•伊登》分析杰克•伦敦的“超人”思想71 歧义视角下的英语言语幽默研究72 中美时间观差异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73 从《大象的眼泪》看人与动物的关系74 十九世纪英国女性小说中的两位灰姑娘——伊利莎白•班纳特和简•爱形象比较75 《老人与海》中桑迪亚哥的硬汉形象探析76 浅析《老人与海》中人对自然的态度77 On the Translation of English Advertisements from the Rhetorical Perspective78 从《在路上》解读“垮掉的一代”时代背景与主题79 关于高中生英语阅读策略运用情况的调查80 对外新闻的导语编译研究81 霍桑小说中女性形象的刻画—以《红字》,《拉帕西尼的女儿》为例82 中英广告宣传方式的比较研究83 等效理论框架下的中国菜肴英译研究84 从民族文化心理差异角度看功能对等论在商标翻译中的运用85 从目的论角度分析化妆品品牌翻译86 《哈姆雷特》中的女性人物分析87 如何通过教师提问促进课堂互动88 浅析爱伦坡短篇小说《黑猫》中的象征手法和心理描写8990 论《推销员之死》主人公威利洛曼的悲剧91 论华兹华斯诗歌中的自然观92 英汉习语渊源对比及其常用分析方法93 托尼•莫里森小说的家庭关系94 中美称赞语的对比分析95 人性的救赎——从电影《辛德勒的名单》看美国英雄主义的新侧面96 《瓦尔登湖》中梭罗的生态思想97 浅论简•奥斯汀在《傲慢与偏见》中的婚姻观及其女性主义意识98 A Feminist Reading of A. S. Byatt’s Possession99 浅谈英汉文化差异对称呼语的影响100 对《看得见风景的房间》的象征主义解读101 英汉翻译中的文化空缺现象及对策102 《丧钟为谁而鸣》中罗伯特.乔丹性格的多视角分析103 礼貌原则在商务英语中的运用104 论《米德尔马契》中的人性主题105 美国战争电影的人性和文化透视--以《拯救大兵瑞恩》为例106 旅游与文化107 Quest for Identity: An Analysis of Women Characters in The Bluest Eye108 分析《傲慢与偏见》中女性婚姻的选择109 英汉动物谚语中动物形象的意义及翻译110 On Dual Personality in Dr. Jekyll and Mr. Hyd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Freud's Psychoanalytic Theory111 从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法分析《麦田里的守望者》霍尔顿•考尔菲德的成长112 中美大学生道歉策略对比研究113 模糊数词在英语习语中的构成形式及其修辞功能114 英语教学如何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115 Effects of First Person Narration on Thematic Expression in Araby116 顺从与反抗:《德拉库拉》中女性形象的解读117 浅谈英语广告中双关语的功能及应用118 A Study on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Functions of English Euphemism119 从《瓦尔登湖》看梭罗的自然观120 论《简爱》中话语的人际意义121 《乞力马扎罗的雪》中的象征手法解析122 语篇转喻的功能分析123 On Emily Bronte's Self-realization Through the Characters in Wuthering Heights124 试析英汉颜色习语折射出的中西文化异同125 不伦,还是不朽?--从柏拉图的哲学理论视角解读《洛丽塔》126 英汉称赞语回应的对比研究127 试析美国女性政治家希拉里•克林顿的成功因素128 英文歌词翻译的原则和技巧129 《汤姆叔叔的小屋》中汤姆的形象分析130 《呼啸山庄》男主人公希斯克里夫的性格分析131 浅析商务金钱语汇的翻译132 A Comparative Study of the Auspicious Culture in Wedding Custom between China and the West133 从文化角度看中西饮食文化的差异134 黑色孤岛上的灰色母亲—从黑人女性主义角度解读《宠儿》中的母女关系135 交际法在中国英语教学中的应用136 论托马斯•哈代诗歌中的死亡意识137 从翻译等值理论看文化词的翻译138 高中生英语阅读策略的使用对阅读能力的影响研究139 英语经济新闻标题翻译在模因传播中的分析140 象征手法在《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中的运用研究141 《紫色》主题的表现手法142 汉英习语中的文化差异及翻译143 浅析电影《风雨哈佛路》中女主人公的性格特征144 中西饮食文化及其差异145 中西方酒文化之比较研究146 从《最蓝的眼睛》看托尼莫里森如何重塑美国黑人文学中的黑人形象147 从认知语境角度探究社交语用失误的原因148 《呼啸山庄》中希斯克里夫和凯瑟琳的爱情悲剧149 对《别对我说谎》中非言语因素的分析150 《永别了武器》中战争对人类所造成的毁灭151 探讨法国葡萄酒营销与中国白酒营销中的民族特色152 善,还是恶――《我弥留之际》中安斯性格分析153 英文商标的汉译154 Pragmatic Failures in Translation of C-E Advertisements155 电影《死亡诗社》中的教育意义156 《鲁滨逊漂流记》中的个人主义157 修辞在政治演讲中的作用--以奥巴马获胜演讲为例158 英语词汇中的性别歧视现象及回避方式159 双关语的修辞功能及日常应用160 《威尼斯商人》中夏洛克形象新析161 A Research on the Symbolic Meanings of“Ghost”in Anil’s Ghost162 初中英语词汇教学163 从爱默生的《论自然》看超验主义164 中学英语课堂中教师的纠错策略165 红色,英汉词汇差异的文化理据166 A Comparison of Chinese and American Food Cultures167 浅析《老人与海》中的英雄主义168 论《皮格马利翁》的结局169 The Tragic Fate of Tess170 《智血》中主要人物生命历程解读171 论苔丝悲剧的成因172 解析女性主义在DH劳伦斯《马贩子的女儿》人物塑造中的体现173 威廉•福克纳《喧哗与骚动》中的现代主义174 哥特式特征在《黑猫》中的运用175 乌鸦在中西文学作品中文化内涵的对比研究176 《乱世佳人》女主人公斯嘉丽的性格分析177 中英道歉语的比较分析178 委婉语探究:起源、构成、交际功能179 Cultural Difference between Chinese and American Advertisement180 亨利•詹姆斯的《戴茜•米勒》中的文化冲突和文化融合181 Research on the Re-creation in the Translation of the Trademarks in Different Cultures182183 浅析中式菜名的英译184 英汉习语翻译中文化意象的转换185 《夜访吸血鬼》中克劳迪娅这一人物的悲剧命运分析186 企业网络营销策略分析187 论凯瑟琳﹒曼斯菲尔德作品中的彼得﹒潘情结188 《丧钟为谁而鸣》中罗伯特.乔丹性格的多视角分析189 中英社交礼仪差异的比较与分析190 从尤金•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角度论网络流行语的可译与不可译191 英汉礼貌用语对比研究192 非规范性法律文书的文体特征探究193 浅谈《圣经》对英语习语的影响194 Beowulf: A Christianity Guided Pagan Epic195 如何提高小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196 从礼貌原则看中英委婉语的差异197 充满爱与美的唯美世界——王尔德童话中的唯美主张研究198 论中西婚姻观的差异199 从E.B.怀特的三部儿童文学作品看模糊叙事艺术200 Culture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a and English-speaking Countries: A View of Body Langu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