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一章习题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章综合测试卷含答案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章综合测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3分,共45分)1.下列对重要化学研究成果的介绍中,错误的是()A.道尔顿提出了原子论B.拉瓦锡发现了电子C.门捷列夫提出了元素周期律D.阿伏伽德罗提出了分子假说2.明确各种化学仪器的基本用途并熟练使用,是化学实验的基本要求之一。
下列仪器可以用于直接加热的是()3.[2024泰州一模]书法之美尽在笔墨纸砚之间,下列过程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择笔刻字B.燃脂制墨C.裁剪宣纸D.砚台研墨4.[2024沈阳一模]下列化学观念中,不正确的是()A.物质的性质决定了物质的用途B.所有物质都能无条件进行转化C.物质既有天然存在的也有人工创造的D.化学变化中有新物质生成5.下列物质的性质属于化学性质的是()A.蔗糖能溶于水B.氢气能被点燃C.铜丝具有导电性D.食盐有咸味6.某同学将鸡蛋壳放入食醋中,发现有气泡产生,他认为可能是产生了二氧化碳气体。
就“可能是产生了二氧化碳气体”而言,属于科学探究中的()A.作出猜想B.设计实验C.进行实验D.得出结论7.下列物质中,所含元素种类最多的是()A.金刚石(C) B.二氧化碳(CO2)C.氨气(NH3) D.碳酸氢铵(NH4HCO3)8.[2024泉州模拟]下列符合实验室安全规则的是()A.用漏斗直接向燃着的酒精灯内添加酒精B.实验室中没有腐蚀性的试剂,可用手抓取C.加热试管中的液体,要从侧面观察实验现象D.实验室中未经老师允许,可自行动手做实验9.[2024重庆]试管是实验室常用的仪器。
下列有关试管的使用正确的是()10.在做“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的实验时,需要用到下列仪器中的()①试管夹②酒精灯③陶土网④烧杯⑤铁架台⑥坩埚钳⑦药匙⑧镊子A.①②⑦B.①②③⑧C.②③④⑤D.②③⑥⑧11.[2024深圳模拟改编]2024年“中国航天日”的主题是“极目楚天,共襄星汉”。
下列有关航天的课题属于化学学科研究领域的是()A.“嫦娥二号”探月卫星轨道的计算B.“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与天和核心舱对接C.“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所需新型材料的研制与生产D.“祝融号”火星车与“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之间的信息传递12.[2024威海期末改编]酒精灯是实验室常用的加热仪器。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一章习题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一章习题(总2页)-本页仅作为预览文档封面,使用时请删除本页-《第1章开启化学之门》单元自测班级姓名一.选择题1.厨房里发生的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食物腐败 B.锅炉爆炸 C.水的沸腾 D.酒精挥发2.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铜抽成铜丝 B.蜡烛燃烧C.干电池释放电能 D.氯化氢和氨气混合产生白烟3.下列说法有科学依据的是()A.纯天然物质酿制成的饮料中绝对不含化学物质B.水和油可以互变C.没有水就没有生命 D.气功可以使铝变成金4.物质的下列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A.铜是红色的金属 B.镁条放入白醋中会产生气泡C.水在0℃时结冰 D.碳酸氢铵是白色粉末5.下列措施是为了防止环境污染的是()A.食盐加碘 B.禁止食用霉变的食品C.禁止饮用工业酒精 D.禁止鸣放鞭炮6.下列物质的用途是由物质的化学性质决定的是()A.用铜丝制导线 B.煤可作为燃料C.用木材制成木船 D.铝可制成铝箔7.不能用来判断蜡烛发生化学变化的现象是()A.用白瓷板盖在蜡烛火焰上,在白瓷板上可观察到黑色的粉末状物质B.变化时发光发热C.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干而冷的烧杯,杯壁上有水珠出现D.用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澄清石灰水变浑浊8.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用嘴吹灭酒精灯B.加热试管时,试管口不对着自己或他人C.给固体加热时,试管竖直放置在火焰上D.为了节约药品,实验后剩余的药品要放回原瓶二.填空题9.化学是研究物质的和、和、和。
10.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
通过进行科学探究,是认识物质及其变化的重要方法。
11.1965年国科学家在世界上首次人工合成了蛋白质-结晶牛胰岛素。
12.填写下列变化中的现象①在火焰上灼烧红亮的铜丝可观察到。
②加热碳酸氢铵可观察到,这个实验证明碳酸氢铵具有性。
③把铁丝浸入白醋里可观察到。
④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生成。
将镁条放入食醋中可观察到。
⑤在镁条燃烧的实验中用到的仪器是:、。
九年级化学全册《第一章》同步练习 沪教版

第一章《开启化学之门》同步练习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学好化学,能使我们更清楚地认识世界。
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化学实验是进行化学研究的重要手段之一。
B.地球上的煤、石油、天然气等资源是有限的、不可再生的C.居里夫妇通过长期的化学实验制造出了具有放射性元素——镭和钋D.干电池工作时是把化学能转化成电能2.“绿色化学”要求从根本上减少乃至杜绝污染。
下列对农作物收割后留下的稻杆的处理方法中,不符合“绿色化学”的是 ( )A.就地焚烧 B.发酵后作农家肥C.加工成饲料 D.制造沼气3.“白色污染”是主要指下列哪一类物质造成的污染 ( )A.白水泥 B.石灰 C.塑料 D.粉笔灰4.下列科学研究成果是我国科学家在世界上首先研制成功的是()A.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 B.导电塑料C.元素周期律 D.生物克隆技术5.人类生活中会产生大量的生活垃圾,下列垃圾处理的方法,你认为不可取的是()A.将垃圾分类回收后进行填埋处理 B.利用垃圾生产“沼气”C.用垃圾产生的热量发电 D.将垃圾发射到太空以减少对地球的污染6.生活中处处都蕴藏着化学知识,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食物放在冰箱里就永不变质B.香烟燃烧时会产生有毒气体影响健康C.用天然气替代煤作为燃料可大大减少大气污染D.喷洒灭蚊蝇药水时,一般要远离食品7.下列现象中一定发生化学变化的是()A.湿衣服晾干B.食物腐烂C.矿石粉碎D.海水晒盐8.下列变化过程中与另外三个有本质区别的是()A.点燃蚊香驱赶蚊虫 B.冰块的熔化C.水果的腐烂变质 D.铜质门把手上产生绿色斑点9.下列物质的用途与其化学性质相关的是()A.镁粉可以于制造照明弹 B.木材可制成桌椅C.混凝土可以建造房屋 D.钢铁可以用于制作工具、刀具等10.在化学实验中,对于用剩的化学药品,处理方法正确的是()A.为节约倒回原试剂瓶 B.带回家做家庭小实验C.倒入下水道以防止污染环境 D.倒在指定的容器中11.有关酒精灯的使用不正确的是()A.点燃酒精灯时必须用火柴点燃 B.应用酒精灯的外焰给试管加热C.酒精灯中的酒精量超过容积的2/3 D.熄灭酒精灯时用灯帽盖灭12.在化学实验中,必须遵守实验规则。
初三化学沪教版第一章书后习题

化学基础知识练习(一)1.请指出下列用途中,哪些是金刚石的用途,哪些是石墨的用途,并说明该用途分别利用了金刚石或石墨的哪些性质。
①制作钻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作为电池的电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制作铅笔的笔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切割玻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对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认识正确的是()。
A.有能量变化 B.物质的颜色和状态发生改变C.有新物质生成 D.发光、发热3.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铁丝弯曲 B.酒精挥发 C.冰雪融化 D.铁片生锈4.下列物质的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导电性 B.可燃性 C.延展性 D.挥发性5.生活中用到的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A.调味用的食醋 B.取暖用的煤炭C.温度计中的水银 D.炒菜用的铁锅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干电池工作时释放电能B.燃料燃烧时发生化学变化并放出热量C.绿色植物吸收太阳能进行光合作用D.面粉、蔗糖灼烧后都变成炭黑,说明它们是相同的物质7.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按质量计算,空气中含有氮气4/5,含有氧气1/5B.空气是成分固定不变的气体C.空气是一种十分重要的天然资源D.空气被压缩时体积变小是化学变化8.列变化中,与其他变化有根本区别的一种是()。
A. 水结成冰B. 木材加工成课桌C. 食物腐败D. 石蜡熔化9. 下列各物质中属于混合物的是()。
A. 空气B. 氧气C. 氮气D. 二氧化碳10.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氮气化学性质稳定,不能与其他任何物质反应B. 因为氮气不支持呼吸,所以可用作粮食的保护气C. 空气中含有约占总体积五分之一的氧气D. 工业生产排放到空气中的有害气体和烟尘会污染空气11. 下列产品的开发利用与环境保护无关的是()。
沪教版 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 第1章 化学的魅力 单元检测)含解析版答案

第1章化学的魅力单元检测(分值:100 时间:50分钟)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_一、选择题(共20小题,每题2分,只有一个答案,共40分)1、2020年广州全面启动推进城乡生活垃圾强制分类工作,全市小区9月前配齐分类四色桶,下列物质中,属于可回收物的是()①纸张;②塑料;③玻璃;④金属.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2、【2015上海】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冰川融化 B.铁钉生锈 C.蜡烛燃烧 D.食物变质3、下列事例与化学有关的是()①研制新药物②使环境变得更加美好③研制新型半导体材料④研制印染工业中的新型染料。
A.①②B.①③C.①②④D.①②③④4、【2019广西桂林】元素“A1”的名称是()A.氯 B.铝 C.硅 D.氦5、【2018上海】属于石墨化学性质的是()A.黑色B.质软C.稳定性D.导电性6、【2019江苏南京】过滤实验中,不需要使用的仪器是()A.烧杯B.漏斗C.玻璃棒D.蒸发皿7、下列变化中,有一种变化与其他三种变化类型不相同的,这种变化是( )A食物腐烂B鸡蛋变臭C水蒸发D白磷自燃8、【2019湖南怀化】加碘食盐、葡萄糖酸锌口服液中的“碘”、“锌”指的是()A.原子 B.分子 C.单质 D.元素9、物质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体现的性质是()A.可燃性 B.挥发性 C.不稳定性 D.还原性10、【2019江苏苏州】下列仪器对应的名称正确的是()A.长颈漏斗 B.试管夹 C.滴瓶 D.蒸发皿11、下列描述中表达的是物质化学性质的是()A.冰融化成水 B.氮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C.浓盐酸易挥发 D.石灰水在空气中易变质12、【2019广西桂林】下列仪器中,可用于准确量取一定体积液体的是()A.量筒 B.试管 C.集气瓶 D.锥形瓶13、某学生用量筒量取液体,量筒摆放平稳,且学生面对刻度,他首先俯视凹液面的最低处读数为18mL,倾出一部分液体后,又仰视读数为10mL,则该同学实际倒出液体的体积为()A. 等于8mLB. 大于8mLC. 小于8mLD. 无法确定14、【2019上海】图示实验操作规范的是()A. 取用液体B. 滴加液体C. 量筒读数D. 加热液体15、下列有关实验操作中“量”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液体的量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1/3B.取用液体药品的最少量为1~2mLC.实验中没有规定取用药品的量时,则可以按任意量取用D.取用固体药品的最少量为盖满试管底部16、【2019湖南益阳】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过程中,涉及到称量、溶解、过滤、蒸发等过程。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单元测试题全套(含答案)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单元测试题全套(含答案)第1章测试题(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没有化学科学的发展,就没有今日丰富多彩的世界。
下列事实与化学没有密切联系的是()A.纳米的研制B.“神十”飞天轨道的设定C.药品的研制D.太阳能的开发和利用2. 下列洗涤方法主要利用了物质化学性质的是()A.无水酒精洗手机屏幕B.食醋洗去水壶内的水垢C.清水洗涤衣服上的食盐D.汽油洗涤衣服上的油迹3.物质世界充满了变化。
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光合作用B.钢铁生锈C.酸雨侵蚀D.冰山融化4.古诗词是古人为我们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
下列诗句中只涉及物理变化的是()A.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B.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C.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D.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人屠苏5.化学上把“生成新物质的变化叫做化学变化”。
下面对化学变化中“新物质”的解释正确的是()A.“新物质”就是自然界中不存在的物质B.“新物质”就是与变化前的物质在颜色、状态等方面有所不同的物质C.“新物质”就是与变化前的物质在元素组成上不同的物质D.“新物质”就是在组成或结构上与变化前的物质不同的物质6.下列物质不属于混合物的是()A.生铁B.氧气C.空气D.泥水7.科学探究的一个重要环节是“猜想”,猜想是依据已有知识和经验,对提出的问题进行合理的假设。
下列对“影响食物腐败快慢的因素”的猜想不合理的是()A.温度高低B.氧气含量C.食物多少D.食物种类8.在“观察水的沸腾现象”的实验中,需要加热约150 mL的水,如图所示,要用到的仪器是()9.下列有关仪器用途说法不恰当的是()A.温度计代替玻璃棒用于搅拌B.烧杯用于较多量试剂的反应容器C.酒精灯用于给物质加热D.胶头滴管用于吸取或滴加少量液体10.下列操作或做法正确的是()A.没有说明药品用量时可以取任意量B.为了获得感性认识,可触摸药品或尝药品的味道C.实验用剩的药品要放回原瓶中,以免浪费药品D.实验完毕把仪器洗涤干净,并整理好实验桌11. 如图所示的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量取液体B.加热液体C.滴加液体D.点酒精灯12.实验室的药品和仪器要分类摆放,以下是四个药品橱所存放的药品。
九年级化学全册第一章同步练习沪教版

第一章?开启化学之门?同步练习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学好化学,能使我们更清晰地相识世界。
以下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选项是〔〕A.化学试验是进展化学探讨的重要手段之一。
B.地球上的煤、石油、自然气等资源是有限的、不行再生的C.居里夫妇通过长期的化学试验制造出了具有放射性元素——镭和钋D.干电池工作时是把化学能转化成电能2.“绿色化学〞要求从根本上削减乃至杜绝污染。
以下对农作物收割后留下的稻杆的处理方法中,不符合“绿色化学〞的是 ( )A.就地燃烧 B.发酵后作农家肥C.加工成饲料 D.制造沼气3.“白色污染〞是主要指以下哪一类物质造成的污染 ( )A.白水泥 B.石灰 C.塑料 D.粉笔灰4.以下科学探讨成果是我国科学家在世界上首先研制胜利的是〔〕A.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 B.导电塑料C.元素周期律 D.生物克隆技术5.人类生活中会产生大量的生活垃圾,以下垃圾处理的方法,你认为不行取的是〔〕A.将垃圾分类回收后进展填埋处理 B.利用垃圾消费“沼气〞C.用垃圾产生的热量发电 D.将垃圾放射到太空以削减对地球的污染6.生活中到处都隐藏着化学学问,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选项是〔〕A.食物放在冰箱里就永不变质B.香烟燃烧时会产生有毒气体影响安康C.用自然气替代煤作为燃料可大大削减大气污染D.喷洒灭蚊蝇药水时,一般要远离食品7.以下现象中肯定发生化学改变的是〔〕A.湿衣服晾干B.食物腐烂C.矿石粉碎D.海水晒盐8.以下改变过程中及另外三个有本质区分的是〔〕A.点燃蚊香驱逐蚊虫 B.冰块的熔化C.水果的腐烂变质 D.铜质门把手上产生绿色斑点9.以下物质的用处及其化学性质相关的是〔〕A.镁粉可以于制造照明弹 B.木材可制成桌椅C.混凝土可以建立房屋 D.钢铁可以用于制作工具、刀具等10.在化学试验中,对于用剩的化学药品,处理方法正确的选项是〔〕A.为节约倒回原试剂瓶 B.带回家做家庭小试验C.倒入下水道以防止污染环境 D.倒在指定的容器中11.有关酒精灯的运用不正确的选项是〔〕A.点燃酒精灯时必需用火柴点燃 B.应用酒精灯的外焰给试管加热C.酒精灯中的酒精量超过容积的2/3 D.熄灭酒精灯时用灯帽盖灭12.在化学试验中,必需遵守试验规那么。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章测试题及的答案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章测试题及的答案(100分,90分钟)一、选择题(1~10题每题2分,11~15题每题3分,共35分)1.化学使世界变得绚丽多彩。
生活中的下列变化没有化学变化发生的是() A.节日燃放烟花B.木炭烤熟食物C.西瓜榨成西瓜汁D.檀树皮制成宣纸2.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A.锈铁钉B.山泉水C.液态氧D.鲜牛奶3.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4.下列描述属于物质化学性质的是()A.氢气难溶于水B.铁在潮湿环境中易生锈C.浓氨水易挥发D.钨丝难熔化5.“拥有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是每个中国人的梦想”。
下列做法违背该理念的是()A.多植树造林B.开发绿色能源C.焚烧废旧塑料D.减少煤的燃烧6.在做镁带在空气中燃烧的实验时,用到下列仪器中的()①试管夹②酒精灯③石棉网④镊子⑤铁架台⑥坩埚钳⑦药匙⑧止水夹A.①②⑦B.①②③C.②③④⑤D.②③⑥7.下列有关仪器使用或用途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试管:加热时所盛液体的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2/3B.胶头滴管:向试管中滴加液体时应将胶头滴管伸入试管内C.酒精灯:熄灭酒精灯可用嘴吹灭D.玻璃棒:常用于搅拌、过滤、转移液体8.实验准备室里,实验仪器们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下列表述一定发生化学变化的是()A.试管:“干净吧!我身上一滴水都没有”B.酒精灯:“帽子哪里去了?我的燃料越来越少了”C.铁架台:“好难受啊!我在潮湿的空气中生锈了”D.量筒:“同学们不爱惜我,我被摔坏了”9.胆矾是一种蓝色晶体,化学式是CuSO4•5H2O,胆矾受热时易失去结晶水,成为白色的无水CuSO4;在工业精炼铜、镀铜等领域都要应用胆矾。
上述对胆矾的描述中,没有涉及胆矾的()A.制法B.物理性质C.化学性质D.用途10.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加热“铜绿”时,绿色固体变黑,试管口出现水珠B.镁带燃烧时,产生耀眼的白色火焰,有黑烟产生C.加热碳酸氢铵时,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D.镁带与食醋接触后产生大量气泡11.上海电视台曝光了某公司使用过期变质肉类加工快餐原材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章开启化学之门》单元自测
班级姓名一.选择题
1.厨房里发生的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食物腐败B.锅炉爆炸C.水的沸腾D.酒精挥发
2.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铜抽成铜丝B.蜡烛燃烧
C.干电池释放电能D.氯化氢和氨气混合产生白烟
3.下列说法有科学依据的是()A.纯天然物质酿制成的饮料中绝对不含化学物质
B.水和油可以互变
C.没有水就没有生命D.气功可以使铝变成金
4.物质的下列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A.铜是红色的金属B.镁条放入白醋中会产生气泡
C.水在0℃时结冰D.碳酸氢铵是白色粉末
5.下列措施是为了防止环境污染的是()
A.食盐加碘B.禁止食用霉变的食品
C.禁止饮用工业酒精D.禁止鸣放鞭炮
6.下列物质的用途是由物质的化学性质决定的是()A.用铜丝制导线B.煤可作为燃料
C.用木材制成木船D.铝可制成铝箔
7.不能用来判断蜡烛发生化学变化的现象是()A.用白瓷板盖在蜡烛火焰上,在白瓷板上可观察到黑色的粉末状物质
B.变化时发光发热
C.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干而冷的烧杯,杯壁上有水珠出现
D.用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8.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用嘴吹灭酒精灯
B.加热试管时,试管口不对着自己或他人
C.给固体加热时,试管竖直放置在火焰上
D.为了节约药品,实验后剩余的药品要放回原瓶
二.填空题
9.化学是研究物质的和、和、和。
10.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
通过进行科学探究,是认识物质及其变化的重要方法。
11.1965年国科学家在世界上首次人工合成了蛋白质-结晶牛胰岛素。
12.填写下列变化中的现象
①在火焰上灼烧红亮的铜丝可观察到。
②加热碳酸氢铵可观察到,这个实验证明碳酸氢铵具有性。
③把铁丝浸入白醋里可观察到。
④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生成。
将镁条放入食醋中可观察到。
⑤在镁条燃烧的实验中用到的仪器是:、。
13.写出下列物质常温下的颜色、状态并化学符号表示。
(化学符号写在四线格中)
镁、,铜、,氧化铜、,
氧化镁、,水、,碳酸氢铵、,
碱式碳酸铜、,铁、。
14.写出下列化学变化的文字表达式
①铜丝在火焰上灼烧
②镁条燃烧
③加热碳酸氢铵
④加热碱式碳酸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