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节外科常用分型分级分类(优质参考)

合集下载

软骨损伤分级标准

软骨损伤分级标准

软骨损伤分级标准
软骨损伤分级标准主要分为X线分级和关节镜下分级。

1. X线分级:
0级:正常,关节间隙无变窄,可疑有骨赘存在。

一级:关节间隙无变窄,有明显的轻度骨赘。

二级:关节间隙可疑变窄,有明显的轻度骨赘。

三级:关节间隙明显狭窄,骨质有硬化改变,中度量的骨赘形成。

四级:关节间隙明显狭窄,硬化,出现关节畸形,有大量的骨赘。

2. 关节镜下分级:
一度:关节软骨轻度的肿胀。

二度:直径小于1cm的毛糙和浅表溃疡。

三度:直径大于1cm的溃疡,但是无软骨下骨的外露。

四度:全层软骨的损伤合并软骨下骨的外露。

此外,还有一种常用的软骨损伤分级方法,即Mankin评分。

Mankin评分分为四级:
一级:表面软骨完整,软骨全层完整,番红染色均匀。

二级:表层纤维化,表层番红染色丢失,深层番红染色正常。

三级:表层纤维化,表层番红染色丢失,深层番红染色不均匀。

四级:全层软骨损伤,包括软骨剥脱、撕裂等。

这些分级标准有助于医生对软骨损伤进行临床评估,指导治疗方案的制定。

患者在发现软骨损伤时,应尽早进行治疗,可以选择保守方法或手术方法,同时在日常生活中避免过度劳累,减少不必要的损伤。

骨关节炎 软骨 分级

骨关节炎 软骨 分级

骨关节炎软骨分级
骨关节炎的软骨分级有多种标准,其中Kellgren-Lawrence分级标准比较常用。

Kellgren-Lawrence分级标准分为五级,从0级到4级。

0级表示正常关节软骨,没有明显的改变,没有骨赘,也没有关节间隙的变窄表现。

1级表示软化和肿胀的软骨,关节间隙轻度的变窄,并且有很小的骨赘形成和轻微的硬化情况。

2级表示关节间隙中度的变窄,并且中度的骨刺形成和软骨面下骨质中度的硬化。

3级表示伴有硬化的骨赘骨的改变,特别是因为导致了关节软骨面的剥脱,从而导致了软骨面下骨和骨质相对的摩擦,从而引起了骨质的改变。

但是这种情况没有出现骨缺失的情况。

4级表示关节间隙变窄,甚至出现关节间隙消失,出现了严重的软骨面下骨质硬化,以及骨质装性的改变,形成了膝内翻和膝外翻的畸形。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建议咨询专业医生获取更准确的信息。

国际通用膝关节评分标准

国际通用膝关节评分标准

WOMAC骨性关节炎指数评分表WOMAC骨性关节炎指数评分表用24个参数来评价患有髋和膝骨性关节炎的病人,也可用来监控疾病的进展和确定抗风湿药物的疗效。

最早出现在:Bellamy N, Buchanan WW, Goldsmith CH, Campbell J, Stitt LW.Validation study of WOMAC: a health status instrument for measuring clinically important patient relevant outcomes to antirheumatic drug therapy in patients with osteoarthritis of the hip or knee.J Rheumatol. 1988 Dec;15(12):1833-40.2国际通用膝关节评分标准目前国际上常用的膝关节评分标准,包括Lysholm评分,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评分(hospital for special surgery knee score,简称HSS评分) 、美国膝关节协会评分(American knee society knee score,简称KSS评分) 、国际膝关节文献委员会膝关节评估表(the international knee documentation committee knee evaluation form,简称IKDC评分) 、美国西部Ontario和McMaster大学骨关节炎指数评分(the western Ontario and McMaster universities osteoarthritis index,简称WOMAC骨关节炎指数评分) 、美国骨科协会膝关节评分(the American academy of orthopaedic surgeons,简称AAOS评分) 、膝关节损伤和骨关节炎评分(the knee injury and osteoarthritis score,简称KOOS) 、辛辛那提评分系统(the Cincinnati knee rating system)等.1.Lysholm评分:由Lysholm 和Gillqui在1982年提出,是评价膝关节韧带损伤的条件特异性评分,它也被广泛地运用于其他各种膝关节疾病,如半月板损伤、软骨退变或软化。

骨科手术分级标准

骨科手术分级标准

骨科手术分级标准骨科手术是一种复杂而精细的医疗操作,根据手术的难度和风险程度,骨科手术可以分为不同的级别。

骨科手术分级标准的制定对于规范手术操作、提高手术质量、保障患者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将介绍骨科手术分级标准的相关内容。

一、一级手术。

一级手术是指技术简单、风险较低的骨科手术。

这类手术通常包括骨折复位、简单骨折内固定、软组织修复等。

一级手术的特点是操作简单、风险小、术后恢复较快。

对于经验丰富的骨科医生来说,一级手术的成功率较高。

二、二级手术。

二级手术是指技术较为复杂、风险适中的骨科手术。

这类手术可能涉及到关节置换、复杂骨折内固定、软组织修复重建等。

二级手术需要医生具备较高的技术水平和丰富的临床经验,手术操作要求精准、细致,术后恢复需要一定的时间。

三、三级手术。

三级手术是指技术复杂、风险较大的骨科手术。

这类手术包括骨肿瘤切除、关节重建、神经血管重建等。

三级手术需要医生具备极高的技术水平和丰富的临床经验,手术操作需要极大的耐心和精力,术后恢复周期较长。

四、四级手术。

四级手术是指技术极为复杂、风险极大的骨科手术。

这类手术包括复杂骨肿瘤切除重建、特殊骨折重建、神经血管修复等。

四级手术需要医生具备顶尖的技术水平和丰富的临床经验,手术操作需要极高的精准度和耐心,术后恢复周期较长且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

总结。

骨科手术分级标准的制定,有助于医院科室对手术进行合理分级,有利于医生根据手术难度和风险合理安排手术时间和手术人员,提高手术的成功率和患者的治疗效果,保障患者的安全。

同时,也有利于医院对手术资源进行合理分配和管理,提高医疗资源的利用效率。

因此,骨科手术分级标准的制定和实施对于提高骨科手术质量、保障患者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骨科手术分级标准是医院骨科手术管理的重要内容,医院应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结合国家相关规定和标准,制定科学合理的骨科手术分级标准,并加强对医护人员的培训和管理,确保手术操作的规范和安全。

同时,医院还应该加强对手术设备和医疗器械的管理,保障手术的顺利进行。

关节外科常用分型分级分类

关节外科常用分型分级分类

DDH的分型Anderson骨科研究所骨缺损分型(AORI分型)Ⅰ型缺损:股骨远端及胫骨近端干骺端骨皮质完整,仅有轻度骨缺损,股骨及胫骨假体均无下沉。

不需要填充块,结构植骨等,在缺损< 10 mm时,可以用骨水泥或自体骨填充。

Ⅱ型缺损:干骺端骨皮质缺损,股骨假体下沉,胫骨假体下沉至腓骨头或低于腓骨头水平。

Ⅲ型缺损:干骺端节段性缺损累及大部分股骨髁或胫骨平台,股骨假体下沉至内外上髁水平,胫骨假体下沉至胫骨结节水平,有时还可累及侧副韧带或髌腱的附着处。

膝外翻分型Krackow分型Krackow KA et al. Primary total knee arthroplasty in patients with fixed valgus deformity. CORR, 1991, 273:9-18Type I was defined as valgus deformity secondary to bone loss in the lateral compartment and soft-tissue contracture with medial soft tissues intact;Type II was defined as obvious attenuation of the medial capsular ligament complex;Type III was defined as severe valgus deformity with valgus malpositioning of the proximal tibial joint line after overcorrected proximal tibial osteotomy.Keblish分级正常5°~7°;轻度<15°;中度15°~ 30°;重度>30°Emerson异体骨板整合X线分期Emerson将组织学研究与X线表现相对应,提出了异体骨板整合的X线分期,从而指导临床医师判断异体骨整合情况。

膝关节骨软骨损伤的诊治(二)(ICRS分级)

膝关节骨软骨损伤的诊治(二)(ICRS分级)

膝关节骨软骨损伤的诊治(二)(ICRS分级)
2013年01月27日· 来自专栏医学科普
--------- X线及关节镜下软骨损伤分级
1 X线分级:按照Kellgren-Lawrence (K-L)分级标准进行分级
0级:正常;
I级:关节间隙无变窄,可疑骨赘或微小骨赘;
Ⅱ级:关节间隙可疑变窄,有明显的轻度骨赘;
Ⅲ级:关节间隙明显狭窄,骨质有硬化性改变,中度多发骨赘形成;
Ⅳ级:关节间隙明显狭窄,严重硬化性改变及明显关节畸形,有大量骨赘形成。

2 关节镜下分级
(1)Outerbridge分级
I度:表面轻度的水泡(软化和肿胀);
II度:直径小于1cm的毛糙和浅表溃疡、纤维化;
III度:损伤直径大于1cm深溃疡,无软骨下骨暴露;
IV度:全厚撕裂合并软骨下骨暴露。

(2)国际软骨修复协会软骨损伤分级系统(ICRS)
I度:表浅的、钝性的缺口和表浅的开裂;
II度:损伤<软骨厚度一半;
III度:损伤≥软骨厚度的一半但未达到软骨下骨;
IV度:全厚撕裂合并软骨下骨暴露。

肩关节评分及分级

肩关节评分及分级

肩关节不稳定的分类Bankart1923年最早使用肩关节不稳定(shoulder instabili-ty,SI)一词,并首次描述了复发性肩关节脱位后盂唇或关节囊自盂缘撕脱现象,即Bankart损伤。

传统的肩关节不稳定只表示前方或后方脱位。

随着肩关节外科临床及基础研究的进展,SI内涵逐渐扩大。

Cofield将SI定义为:创伤或非创伤引起的向前方、前下、下方、后下、后方及前上方单向或多向脱位、半脱位.最早SI分为创伤性及非创伤性。

之后又被分为急性、慢性、复发性及前方、后方不稳定。

Thomas将复发性SI分两大类:(1)TUBS(Trauma、Unidirectional、Bankart、Surgery)此类肩关节有明确创伤史,为单向不稳定,Bankart损伤存在,手术治疗效果满意。

(2)AMBRI(Atrauma、Multidirectional、Bilateral、Rehabilitation、Inferior)此类无明显创伤史,具有双肩多向不稳定特点,康复治疗尤其增强肩袖力量锻炼效果可观,手术将松弛的关节囊前下部上移亦能获得良好效果.现在人们倾向于将SI按照原因、程度、方向、随意性及急慢性进行综合分类,Silliman提出如下分类:随意性SI:多发生于青少年,男女之比为2∶1,无明确创伤史,不存在Bankart及Hill -Sachs损伤。

伴有情感、性格障碍,并常以脱位引起别人注意,心理治疗有效,康复及手术治疗效果差.非随意性SI中ASI发生率为95%,PSI发生率只有2%~4%,其中96%由创伤引起,4%由积累性劳损或关节囊过度松弛引起.近年来复发性肩关节半脱位及MDI引起人们广泛兴趣。

Rockwood将前者分4类:Ⅰ.无脱位史的创伤性半脱位;Ⅱ.有脱位史的创伤性半脱位;Ⅲa.非创伤性随意性半脱位,伴有心理障碍;Ⅲb.非创伤性随意性半脱位,不伴有心理障碍;Ⅳ.非随意性半脱位。

MDI多发于青年女性,分前下、后下及前后下3组,肩峰下撞击综合征(shoulder impingement syndrome)可以是MDI的首发症状。

关节 分类

关节 分类

关节分类
关节是指骨与骨之间连接的地方,起到连接、支持和运动的作用。

根据关节的运动方式和结构特点,可以将其分为以下几类:
1. 纤维关节:又称不动关节,由致密结缔组织连接相邻的骨,没有关节腔,活动范围很小或不能活动。

例如头颅骨之间的连接。

2. 软骨关节:又称微动关节,由软骨组织连接相邻的骨,有一定的活动范围。

这种关节常见于幼年时期,随着年龄的增长,部分软骨关节会逐渐骨化,成为纤维关节。

例如胸骨和肋骨之间的连接。

3. 滑膜关节:又称可动关节,是骨连接的最高分化形式,由关节囊和关节腔包裹,关节面上有关节软骨覆盖。

滑膜关节具有较大的活动范围,是人体最常见的关节类型。

滑膜关节根据其运动轴的数量和关节面的形态可以进一步分类:
- 单轴关节:只能在一个平面上做前后或左右的运动,包括滑车关节(如指间关节)和车轴关节(如桡尺近侧关节)。

- 双轴关节:可以在两个相互垂直的平面上运动,包括椭圆关节(如腕关节)和鞍状关节(如拇指腕掌关节)。

- 多轴关节:可以在多个平面上做复杂的运动,包括球窝关节(如肩关节)和平面关节(如骶髂关节)。

关节的分类有助于理解关节的结构和功能,对于医学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不同类型的关节在运动和保护方面也有其特点,了解这些特点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保护和锻炼关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DDH的分型1. Crowe分型目前国外有关DDH的文献中引用最多的分型标准是1979年由Crowe等提出来的,他们认为正常髋关节的股骨头颈交界的下缘与两泪滴点下缘连线的垂直距离接近0,当此垂直距离为骨盆高(髂棘最高点至坐骨结节下缘的高度)的10%时,就可以认为髋关节不全脱位50%。

从而根据髋关节不全脱位的程度将发育不良的髓关节分成四型I型:不全脱位小于50%;II型:不全脱位50%一75%;III型:不全脱位75%-100%;IV型:不全脱位大于100%,即完全脱位.2.Hartofilakidis分型将成人DDH分为三型I型:发育不良,虽有不同程度的不全脱位,但股骨头仍包含在真臼中;II型:低位脱位,股骨头已位于假臼中,但假臼仍有部分与真臼相接,术中真臼很容易被忽略;III型:高位脱位,股骨头向后上方移位,假臼位于真臼后上方骼骨翼上且真假臼不相接。

此分类方法在临床运用中较Crowe分型实用3.Campbell’s骨科手术学将髋关节发育不良分为三型,股骨头半脱位(部分脱位)、髋臼发育不良和股骨头完全从真臼脱位。

♣ A半脱位股骨头上移,部分仍在真臼;♣ B髋臼发育不良髋臼变浅,斜度变大,但股骨头仍在真臼内;♣ C完全脱位股骨头脱位上移,形成假臼。

4.Perner分型成人先天性髋臼发育不良的Perner分型♣ I度:轻度髋臼发育不良。

股骨头覆盖虽不完全,但仍位于轻度不良髋臼的中心,CE 角在11-35度之间♣ II度:中度髋臼发育不良。

股骨头尚位于中心,CE 角在0-10度之间。

♣ III度:重度髋臼发育不良。

股骨头向上外侧移位,病损髋臼相应变浅变平,CE角成负角。

♣ IV度:完全性髋关节脱位。

股骨头位于髋臼外缘,患肢明显短缩。

该分型仅是对头臼的对应关系进行分度,而对髋臼的倾斜、股骨近端的发育畸形以及头臼的继发病理改变未能体现。

5吕厚山等编著的《人工关节外科学》依据X 片中CE角将DDH 分为四度。

♣Ⅰ:轻度髋臼发育不良,股骨头覆盖虽不完全,但仍位于轻度发育不良髋臼的中心,CE 角11o ~35o之间;♣Ⅱ:中度髋臼发育不良,股骨头尚位于中心,CE 角在0o~10o之间;♣Ⅲ:重度髋臼不良,股骨头向上外侧脱位,病损髋臼相应变浅变平,CE 角呈负角;♣Ⅳ:完全性髋关节脱位,股骨头位于髋臼外缘,患肢短缩.6. a.同心圆型轻型:CE角>10度或AHI≥75%;中型:CE角<10度、>0度或AHI<75%、>65%;重型:CE角≤0度,AHI≤65%。

b.非同心圆型外翻型:中立位关节面对应不良,内翻位关节面对应良好,病理形态在内翻位可得到明显改善,股骨头实际上处于外翻位;内翻型:中立位关节面对应不良,外展位关节面对应良好,病理形态在外展位可得到明显改善,股骨头实际上处于内翻位;不定型:任何肢位时对应关节面接触不良或均无改善。

该分型方法对髋关节静态和动态的X线表现进行分型,较以往的分型更加符合该病的病理,较为实用。

但对继发的病理改变如OAH缺乏分期描述。

7.Staheli病理分型根据股骨头、髋臼的形态和相容性分为4型:Ⅰ型:髋臼和股骨头均失去正常形态,但其大小和形态相符,包容良好;Ⅱ型:股骨头变宽变扁平,髋臼塑形能力差,仍保持球窝形;Ⅲ型:球形相容,指正常发育的髋关节;V型:球形不相容,股骨头向外上方移位,髋臼直径大于股骨头直径,髋臼外上缘应力过于集中。

8.OAH分期1.津山直一将DDH继发OAH分为4期:前期:髋臼角异常增大,CE角<20度,关节间隙正常,负重区硬化;初期:髋关节间隙变窄,负重关节面硬化,骨刺形成,髋臼与股骨头匹配差;进展期:关节面增生,关节间隙明显狭窄,股骨头向外移位,负重区骨硬化、囊性变;晚期:髋关节间隙消失,股骨头塌陷、变形、磨损、向外上移位,髋臼外侧缘明显增生、硬化。

该分型对头臼的静态及继发的病理改变分期较为详细,为多数学者所接受,但缺乏动态和股骨近端的病理改变的描述。

Anderson骨科研究所骨缺损分型(AOR I分型)Ⅰ型缺损:股骨远端及胫骨近端干骺端骨皮质完整,仅有轻度骨缺损,股骨及胫骨假体均无下沉。

不需要填充块,结构植骨等,在缺损< 10 mm时,可以用骨水泥或自体骨填充。

Ⅱ型缺损:干骺端骨皮质缺损,股骨假体下沉,胫骨假体下沉至腓骨头或低于腓骨头水平。

Ⅲ型缺损:干骺端节段性缺损累及大部分股骨髁或胫骨平台,股骨假体下沉至内外上髁水平,胫骨假体下沉至胫骨结节水平,有时还可累及侧副韧带或髌腱的附着处。

膝外翻分型Krackow分型Krackow KA et al. Primary total knee arthroplasty in patients with fixed valgus deformity. CORR, 1991, 273:9-18Type I was defined as valgus deformity secondary to bone loss in the lateral compartment and soft-tissue contracture with medial soft tissues intact;Type II was defined as obvious attenuation of the medial capsular ligament complex;Type III was defined as severe valgus deformity with valgus malpositioning of the proximal tibial joint line after overcorrected proximal tibial osteotomy.Keblish分级正常5°~7°;轻度<15°;中度15°~ 30°;重度>30°Emerson异体骨板整合X线分期Emerson将组织学研究与X线表现相对应,提出了异体骨板整合的X线分期,从而指导临床医师判断异体骨整合情况。

根据X线表现分为5期:1、磨圆期(Roundoff):此期开始于7个月时,异体皮质骨板近端和远端变圆钝。

虽然此时在异体骨与宿主骨间已有新骨形成,但此期主要是骨吸收的表现。

骨板长度无明显改变。

2、扇边期(Scakkoping):此期开始于7.7个月时,其表现大致与磨圆期相同,但发生在异体骨软组织一侧,可看到不规则局部骨丢失。

此期骨板宽度无改变。

3、桥接期(Bridging):当出现50%以上或完全桥接,即可肯定已有骨愈合。

可分为部分桥接期——8个月时可看到不完全桥接,在宿主骨和异体骨介面局部区域模糊,是桥接的骨小梁所致;完全桥接期——12.5个月时可看到完全桥接,宿主骨和异体骨介面广泛模糊,只要近端或远端出现肯定的桥接,即可说明异体骨已愈合。

4、松质骨化期(Cancekkization):即异体骨内开始出现骨小梁,此期影像学表现为异体骨内广泛密度减低。

26.8个月时可有22%异体骨被松质骨化。

宿主骨与异体骨之间已没有界线。

松质骨化虽不能作为完全整合的标志,但至少可表明已有再血管化发生。

5、吸收期(Resorption):此期吸收程度各异,但骨板长度无明显丢失。

骨关节炎Kellgren-Lawrence影像学分级0级正常Ⅰ级和Ⅱ级看有无骨赘Ⅱ级和Ⅲ级看有无关节间隙狭窄Ⅲ级和Ⅳ级看有无关节畸形假体周围骨折Vancouver分型A型:骨折位于假体近端,大粗隆)或小粗隆骨折。

对于假体无松动的A型骨折,要根据骨折的病因选择治疗方法。

如为单纯的撕脱骨折,骨折线未延伸到近端股骨皮质,不影响假体的稳定性,可以采用卧床、限制活动并密切观察。

如骨折是因为严重骨溶解造成的,应行翻修术,必要时可同时翻修髋臼假体。

Mont等对26篇文献的487例病人进行总结,证明此型骨折非手术治疗预后良好。

B型:骨折发生在假体柄周围或刚好在其下端。

B1型:假体固定牢固。

最理想的治疗是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一般可采用钢丝钢缆、钢板螺丝钉、异体皮质骨板。

B2型:假体松动,无明显骨量丢失。

B3型:当假体松动并有严重的骨量丢失,不论是由全身性骨质减少或骨溶解引起,还是由严重的粉碎性骨折引起,都归为此型。

对于B2、B3型骨折(假体松动),宜选用长柄非骨水泥型远端固定型假体联合异体皮质骨板来处理。

C型:骨折发生于距假体尖端较远的部位。

对于假体稳定的C型骨折,因骨折距假体比较远隆可同一般骨折的处理方法。

可以采用的治疗方法包括髋人字石膏固定、牵引、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考虑到现在处理一般股骨干骨折和髁上骨折的原则,建议对此型骨折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

如果假体已松动,可先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处理骨折,待骨折愈合后再行翻修术。

慢性支气管炎分期慢性支气管炎是由于感染或非感染因素引起气管、支气管粘膜及其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一)慢性支气管炎可分为单纯型和喘息型两型。

1、单纯型主要表现为咳嗽、咳痰;2、喘息型除有咳嗽、咳痰外尚有喘息,伴有哮鸣音,喘鸣在阵咳时加剧,睡眠时明显。

(二)慢性支气管炎按病情进展可分为三期:1、急性发作期指在一周内出现脓性或粘液脓性痰,痰量明显增加,或伴有发热等炎症表现,或咳、痰、喘等症状任何一项明显加剧。

2、慢性迁延期指有不同程度的咳、痰、喘症状迁延一个月以上者。

3、临床缓解期经治疗或临床缓解,症状基本消失或偶有轻微咳嗽少量痰液,保持两个月以上者心功能分级一、美国纽约心脏病学会(NYHA)分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