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岛金矿(床)点信息成果一览表
海南岛抱伦金矿区发现微古植物化石_符国祥

本文是1∶5万千家幅、黄流幅的成果之一,参加工作的有王大英、蔡道冠、云平、李孙雄、林义华等。
本文于1997年12月25日收到。
作者简介,符国祥,男,1941年生,高级工程师,1966年毕业于成都地质学院,从事地层学工作。
广东省地矿局区调队,1964,1∶20万海南岛区测报告。
海南岛抱伦金矿区发现微古植物化石符国祥 符策锐(海南地质综合勘察院 海口 570206)抱伦金矿区位于海南省乐东县抱伦农场豪岗岭,又叫豪岗岭金矿。
自1989年发现以来,民采金常年不衰。
已探明储量接近大型规模。
今年开始规模勘探,可望取得突破性进展。
矿区地层过去定为寒武系陀烈群 。
本次完成两条实测剖面和1∶5万区域地质填图,并首次发现丰富的微古植物化石,两条剖面岩层和化石可比性良好。
据此进行了区域地层对比,把抱伦金矿区这套浅变质岩划归陀烈群,时代为早志留世。
1 剖面层序以乐东县千家镇高园村—南寨剖面为例。
陀烈群中段(厚610~849m )未见顶(向斜核部)12.灰黑色薄层状炭质绢云母千枚岩。
岩石中微层理发育,炭质条带细而密集,与绢云母条带相间平行分布,组成层纹状构造。
产丰富的微古植物化石:Leiops ophosphaera inornata Zhong ,L .Solida Liu et Sin ,L .minorS chep .,L .flava Schep .,L .clara (And r .)Zhong ,Trac hysphaeridium m inor Liu et Sin ,T .c oncellatumZhong ,T .Plan um Sin ,T .r ugosum Sin ,Baltisphaer idium polygonale Eis ,B .cf .papillos u m (Tim .)Volkova ,B .didym um Zhong ,B .stipiforme (Tim .)Zhong ,B .cf .quadrirne (Tim .)Zhong ,Micrhytr idium crassumZhong ,M .haikouense Zhong ,M .cf .astroideum Zhong ,Mu ltiplicisphaerid ium ornatum Pothe et Baldis ,M .cf .imitatum (Deflandre )Lister ,Cymtiosphaera cristata Janka ,S yns phaeridium conglu tinatu m Tim .,Lei o fus abic or num Sin et Liu ,Macroptycha unip licata Tim .,M .biplic a ta Tim .,Favos osphaerid iu m sp .,Nucel -l osphaer idium sp .,Lophos phaeridium sp .,Buedingiisphaeridium sp .,Deun ffia cf .brevinospinos a Dowie ,Navifus a anc epsipuncta Loebl ich ,Lignum sp .271m 11.褐黄色薄层状含铁炭质绢云母千枚岩84~91m 10.灰黑色薄层状含炭绿泥石绢云母千枚岩92~324m 9.灰黑色薄层状绢云母炭质千枚岩。
海南省黄金矿产资源概况

海南省黄金矿产资源概况海南省北隔琼州海峡与广东省相望,是我国第二大岛,面积3.4万平方公里。
黄金资源现状海南省金矿地质工作始于1985年,几年来由于各系统地质工作者的共同努力及群采业的发展,在海南岛陆续发现了一些金矿。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1989年底,全省已发现金矿床(点)41处一分布在16个县(市)境内,其中金矿床6处,均为岩金矿床(中型5处,小型1处)。
截至1989年底,全省累计探明金矿储量16.955吨(其中上平衡表储量12.005吨),占全国累计探旺储量的0.35 9/5,居第25位。
全省保有储量为16.056吨(其中上平衡表储量11.106吨),占全国保有储量的0.40 9,6,居第25位。
保有储量均为岩金矿,均未被利用。
据目前正在勘查的6个矿床预测,可获金矿储量37吨,其中“八五”期间新增金矿储量可达20吨,主要由土外山、抱板、富文、不磨等金矿提供。
黄金生产概况全省目前无正式生产矿山,均为群采,对金矿资源破坏较严重。
“八五”期间拟建矿山3处,技改配套1处,生产规模350吨/日,新增生产能力684公斤/年。
1989年全省产金72公斤,居全国第27位,矿产金产量72公斤,居全国第24位。
1987年金产量最高,达到89.62公斤。
“八五”末期矿产金产量预计达到333公斤。
金矿地质特征海南省地处环太平洋构造带,出露地层主要为古生界变质岩系和中生界白垩系,岩浆活动强烈,分布有海西、印支、燕山和喜山等四个旋回的侵入岩和喷出岩。
东西向构造和北东向构造构成了海南岛的构造格架。
岛内古生代地层及中生代断陷盆地及琼中、儋县两大岩体均呈北东向展布,但主要褶皱构造和断裂构造多为近东西向,其次是北东向。
海南岛金矿分布广泛,主要产在混合岩和古生界变质岩中,其次是中生界白垩系红色岩系及印支、燕山期花岗岩中,与断裂构造关系密切,多数金矿点出现在东西向及北东向主干断裂旁侧的次一级构造裂隙中。
现已发现的金矿床其成因类型主要是变质热液和岩浆热液两类,工业类型为破碎带蚀变岩型、石英脉型及砂金。
海南省黄金矿产资源概况

海南省黄金矿产资源概况海南省北隔琼州海峡与广东省相望,是我国第二大岛,面积3.4万平方公里。
黄金资源现状海南省金矿地质工作始于1985年,几年来由于各系统地质工作者的共同努力及群采业的发展,在海南岛陆续发现了一些金矿。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1989年底,全省已发现金矿床(点)41处一分布在16个县(市)境内,其中金矿床6处,均为岩金矿床(中型5处,小型1处)。
截至1989年底,全省累计探明金矿储量16.955吨(其中上平衡表储量12.005吨),占全国累计探旺储量的0.35 9/5,居第25位。
全省保有储量为16.056吨(其中上平衡表储量11.106吨),占全国保有储量的0.40 9,6,居第25位。
保有储量均为岩金矿,均未被利用。
据目前正在勘查的6个矿床预测,可获金矿储量37吨,其中“八五”期间新增金矿储量可达20吨,主要由土外山、抱板、富文、不磨等金矿提供。
黄金生产概况全省目前无正式生产矿山,均为群采,对金矿资源破坏较严重。
“八五”期间拟建矿山3处,技改配套1处,生产规模350吨/日,新增生产能力684公斤/年。
1989年全省产金72公斤,居全国第27位,矿产金产量72公斤,居全国第24位。
1987年金产量最高,达到89.62公斤。
“八五”末期矿产金产量预计达到333公斤。
金矿地质特征海南省地处环太平洋构造带,出露地层主要为古生界变质岩系和中生界白垩系,岩浆活动强烈,分布有海西、印支、燕山和喜山等四个旋回的侵入岩和喷出岩。
东西向构造和北东向构造构成了海南岛的构造格架。
岛内古生代地层及中生代断陷盆地及琼中、儋县两大岩体均呈北东向展布,但主要褶皱构造和断裂构造多为近东西向,其次是北东向。
海南岛金矿分布广泛,主要产在混合岩和古生界变质岩中,其次是中生界白垩系红色岩系及印支、燕山期花岗岩中,与断裂构造关系密切,多数金矿点出现在东西向及北东向主干断裂旁侧的次一级构造裂隙中。
现已发现的金矿床其成因类型主要是变质热液和岩浆热液两类,工业类型为破碎带蚀变岩型、石英脉型及砂金。
海南戈枕金矿带成岩与成矿特征

矿2002 年床地质第 21 卷 增刊MINERAL DEPOSITS海南戈枕金矿带成岩与成矿特征Diagenesis and Mineralization of Gold Deposits in Gezhen Gold Ore Belt, Hainan 肖 力 李汉光 周遗军 张慧玉 潘爱军065000)(武警黄金地质研究所,河北 廊坊Xiao Li, Li Hanguang, Zhou Yijun, Zhang Huiyu, Pan Aijun(Gold Geological Institute of Armed Police Forces, Langfang 065000, Hebei, China)摘要海南戈枕金矿带中金矿床成岩成矿作用受戈枕韧性剪切带的控制,剪切带中岩石类型可以分为两大类,相应的金矿类型也可分为两大类,两者具有紧密联系;剪切带中成岩成矿受构造变形、原岩的物质成分与性 质的控制,岩石糜棱岩化作用过程中物理化学反应释放出的H2O和SiO2为糜棱岩型金矿、石英脉型金矿和碎裂型 金矿成矿提供了成矿流体和物质基础; 糜棱岩型金矿成矿作用流体系统为微观的“管道系统” ,石英脉型金矿成 矿流体系统为剪应裂+微观“管道系统” ;成岩成矿同营力、同步、同位、同构造。
关键词 构造岩 金矿床类型 微观“管道系统” 同构造 海南海南戈枕金矿带是 80 年代中期以后被发现的与韧性剪切带有关的金矿床(化)带,由北而南有土外 山金矿床、抱板金矿床、北牛金矿床、红甫门岭金矿床、不磨金矿床及众多金矿(化)点组成。
金矿带中 剪切变形—构造岩—矿石关系密切,成岩、成矿与戈枕韧性剪切带构造变形是在相同宏观地质环境下和不 同微观地质条件下产出的相互统一的产物。
1 地质概况戈枕韧性剪切带位于琼中地槽褶皱区西部(涂绍雄等,1992) ,介于东西向的昌江—琼海与尖峰—万 宁深大断裂之间,于抱板—尧文隆起带中。
主要分布的地层为中元古代抱板群长英质的片岩和片麻岩;晚 元古代石碌群;古生代南碧沟群。
海南岛陵水县南平农场银金矿区物化探特征及找矿前景

223
鳧金矿点囚等一批矿化点,成矿潜力较好。本文通
过化探、物探和槽探验证方法,对九所-陵水深大断
东段陵水县南平农场银金矿
合分析评
价,探讨
矿前景,推动
的相关商业
性勘查。
1
地质背景
矿区地 南褶皱系五指山褶皱带和南海地台
结合部位,属于九所-陵水构造带东侧。
地质
矿产调查,发现三亚市南田农场红星发现2个金矿 化点,在保亭县发现4处金矿化点、陵水县英州镇有
海南岛九所-陵水深大断裂带是海南重要的成 矿构造带1,从海南成矿系列划分上属于燕山期五 指山褶皱带与南海地台与花岗岩侵入和陆相中酸性
火山活动有关的金、k、银等多金属矿床的成矿系 列与其相关的有大型的抱伦金矿3和六罗金银 矿点、雄岭及落马咋金矿点、牙日金矿点4、南改-雅
收稿日期:2021-05-12
责任编辑:赵奎涛
图1 矿区地质简图 Fig. 1 Geological sketch map of the mining area
3)岩浆岩。区内岩浆岩发育,遍及全区。主要
有早白垩世的细中
云母花岗闪长岩
(320)、细中粒含斑角闪黑云二长花岗岩(312=)
和细中粒斑状(角闪)黑云母二长花岗岩(312g),
中 垩世的细中粒含斑
云二长花 f
(312=)和细中粒斑状(角闪)黑云母二长花 扌
(31 2g)各 半,二者接触界线呈北西向,而
垩世的细中 矿区的东
云母花岗闪长岩(320^ )仅在 面积分布。
3化探异常特征 在矿区开展了 1m 10 000 土壤地球化学测量工
作,面积为18. 42 km2。网度为100 mX 40 m,化探
AP-Ag3
3
海南岛中生代金矿找矿新方向

海南岛中生代金矿找矿新方向
彭晓秋;郭锋
【期刊名称】《地质地球化学》
【年(卷),期】1996(000)001
【摘要】海南岛中生代大地构造发展处于地洼初动期与激烈期。
燕山晚期地洼激烈期强烈的岩浆活动和块断构造作用,在良好的金成矿地质基本条件下形成了多种类型的若干金矿床(点)。
出露于岛上的几个面积较大的中生代火山盆地成为金矿研究和找矿勘探的重点地区,而新近才被认识的岛上爆破角砾岩型金矿则是首选的新类型金矿,围岩边界条件造成了与爆破角砾岩型金矿不论在时空上,还是在成因上存在一系列有联系的其它几种类型的金矿。
岛上地洼构
【总页数】5页(P11-15)
【作者】彭晓秋;郭锋
【作者单位】不详;不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618.510.8
【相关文献】
1.海南岛中生代金矿成矿特征及成矿类型 [J], 彭晓秋;郭峰;侯威
2.黑龙江省北部中生代火山岩分布区砂金矿床地质特征及其找矿标志 [J], 孙国璋
3.辽西地区中生代火山岩型金矿成矿地质条件与找矿方向 [J], 马建德;刘殿忠
4.胶东中生代盆地边缘区金矿成矿特征和找矿方向 [J], 张丕建;刘殿浩;李国华;丁正江;李勇;杨国福;李平
5.黑龙江东安-汤旺河地区中生代岩浆作用有关钼铁金矿找矿方向 [J], 李树才;韩振哲;李永玲;张明超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海南岛金找矿远景区信息成果表

海南岛金找矿远景区信息成果表海南地质综合勘察院二○○二年十一月十五日附表四:海南岛金找矿远景区信息(第一批)注:A类:成矿条件十分有利,预测依据充分,资源潜力大或较大,可望发现大型、超大型矿床。
B类:成矿条件有利,有预测依据,有一定资源潜力,可望发现中、小型矿床。
C类:具成矿条件,有可能发现资源,可作为探索的地区,为资源潜力较小的地区。
续上表注:A类:成矿条件十分有利,预测依据充分,资源潜力大或较大,可望发现大型、超大型矿床。
B类:成矿条件有利,有预测依据,有一定资源潜力,可望发现中、小型矿床。
C类:具成矿条件,有可能发现资源,可作为探索的地区,为资源潜力较小的地区。
续上表注:A类:成矿条件十分有利,预测依据充分,资源潜力大或较大,可望发现大型、超大型矿床。
B类:成矿条件有利,有预测依据,有一定资源潜力,可望发现中、小型矿床。
C类:具成矿条件,有可能发现资源,可作为探索的地区,为资源潜力较小的地区。
续上表注:A类:成矿条件十分有利,预测依据充分,资源潜力大或较大,可望发现大型、超大型矿床。
B类:成矿条件有利,有预测依据,有一定资源潜力,可望发现中、小型矿床。
C类:具成矿条件,有可能发现资源,可作为探索的地区,为资源潜力较小的地区。
续上表注:A类:成矿条件十分有利,预测依据充分,资源潜力大或较大,可望发现大型、超大型矿床。
B类:成矿条件有利,有预测依据,有一定资源潜力,可望发现中、小型矿床。
C类:具成矿条件,有可能发现资源,可作为探索的地区,为资源潜力较小的地区。
续上表注:A类:成矿条件十分有利,预测依据充分,资源潜力大或较大,可望发现大型、超大型矿床。
B类:成矿条件有利,有预测依据,有一定资源潜力,可望发现中、小型矿床。
C类:具成矿条件,有可能发现资源,可作为探索的地区,为资源潜力较小的地区。
续上表注:A类:成矿条件十分有利,预测依据充分,资源潜力大或较大,可望发现大型、超大型矿床。
B类:成矿条件有利,有预测依据,有一定资源潜力,可望发现中、小型矿床。
海南省金矿采选行业企业排名统计报告

机构简介:
中国产业洞察网创立于2005年,总部设在北京。目前拥有专职研究人员50多人,拥有分布在全国200多个城市的负责产业数据监测及研究工作的合作伙伴1200多人,专注于细分产业研究。累积服务过千余家国内外知名企业及机构,在1000多个细分产业领域拥有丰富的多年数据库基础及广泛的数据/信息调研渠道。
海南省
金矿采选
企业排名
图表
包括指标:企业排名、企业名称、主营业务、成立年份、人员规模
中国产业洞察网
2014
第一节
图表1:海南省金矿采选行业企业排名
排名
企业名称
主营业务活动
开业年份
人员(人)
1
海南金昌金矿有限公司
黄金
1994
208
2
海南金
海南武华矿业有限公司
3
数据来源:中国产业洞察网
如果您需要针对该行业更加全面的数据及研究报告,我们还可以为您提供:
(1)产业政策研究
(2)产业链及产业生命周期研究
(3)行业产销规模
(4)行业细分市场分析
(5)行业发展预测及趋势分析
(6)行业竞争格局研究分析
(7)行业内标杆企业研究
(8)行业发展机遇及挑战
联系方式:网址:
金矿采选
1998
121
4
海南剑龙实业有限公司王下金矿
金矿
1999
17
5
海南金脉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金矿开发
2001
10
6
海南金淼矿产投资咨询有限公司
勘探矿产
2008
9
7
海南金汇盛矿业有限责任公司(筹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J—K
工作程度:踏勘
5
定安县翰林金矿化点
位于屯昌县城附近
翰林地区出露地层为寒武—震旦系混合片麻岩,云母石英片岩,石英岩等变质岩。其上不整合复盖有三迭系上统复矿砾岩、砂岩、泥质、砂质页岩等,并有燕山期花岗岩侵入。含金石英脉产于混合片麻岩中。
区内有褐铁矿—黄铁矿石英脉7条,产状一般为330°~344°/NE∠53°~81°,脉长50~120m,宽0.3~3.8m。据7条脉的38个样品分析,少数样Cu0.28~1.28%,Pb0.28~1.98%,S3.97~19.23%,Au0.96~2.25g/t。
10
陵水县英州金矿点
11
东方市居便金矿点
3
12
琼海市东太金矿点
附表二:
海南岛金矿床(点)信息(第一批)
编号矿床(点)名称来自位置矿区地质矿体特征
矿物成分
矿床类型
成矿时代
备注
矿业权设置
1
澄迈县金岭金矿化点
位于澄迈县金江镇
矿化点出露地层为石炭系上统青天峡组地层变质片岩与海西—印支期花岗岩接触。接触带走向35°。
⑴蚀变糜棱岩型金矿体1个(V1),总体走向70°,倾向北西,倾角60°~80°,矿体长度249m,厚度0.78~1.68m,矿石品位Au1.17~6.73g/t,平均3.10g/t。
⑵石英蚀变岩型金矿体1个(V2)与V1矿体平行产出,相距13m,走向70°,倾向北西,倾向75°,矿体呈透镜状,长度80m,厚度0.48m,矿石(单样)金品位21.9g/t。
含金石英脉一条,产于片岩中,脉长约100m,宽1.2m,产状:走向340°,倾向250°,倾角85°。局部含金可达13g/t,其余含金在0.5g/t以内。
石英脉型金矿
C—P
工作程度:踏勘
2
白沙县河叉岭金矿床(小型)
位于白沙县帮溪镇
矿区出露的地层有下古生界奥陶系南碧沟组,下志留统大干村组;上古生界下石炭统南好组,下二迭统峨查组、鹅顶组及南龙组等。其中南好组为矿区的主要含矿层位。岩性主要为石英质砾岩,含砾砂岩,含红柱石绢云母千枚岩、粉砂质千枚岩等。金矿赋存于该层底部的石英质砾岩和砂砾岩中。矿区断裂构造发育,其中与金矿化关系密切的F3断裂,沿大干村组与南好组地层界面发育,走向北西,倾向南西,倾角37°~60°,断裂带宽40~80m。该破碎带为矿区主要的含矿破碎带。
矿体走向近东西,倾向北,倾角50°,推测长度大于100m。矿化较强地段含Au0.25~4.35g/t,平均1.86g/t;Ag2.5~24.0g/t,平均7.107g/t。
矿石矿物主要为褐铁矿,含有氯砷铅矿,软锰矿、赤铁矿。脉石矿物主要为石英、长石、云母和少量绢云母、高岭土、电气石、绿泥石等。
蚀变岩型金矿
K
工作程度:普查
续上表
编号
矿床(点)名称
位置
矿区地质
矿体特征
矿物成分
矿床类型
成矿时代
备注
矿业权设置
11
东方市居便金矿点
位于东方市大田乡
矿点处于戈枕韧性剪切带的西侧,地层均为中元古界长城系抱板群,岩性主要为混合岩、混合片麻岩及混合岩化片岩。矿区西部出露印支期花岗岩(大田岩体),与抱板群呈侵入接触。矿区断裂构造较发育,与金矿关系较密切的北东向韧性断裂破碎带(MI1号糜棱岩带),总体走向70°,倾向北西,倾角60°~80°,宽度3.5~10m,长度大于320m。带内有硅化糜棱岩,长英质糜棱岩、硅化碎裂岩、夹硅化岩,岩石硅化强烈,此外黄铁矿化、绿泥石化、碳酸盐化较发育,该断裂破碎带是矿区金矿的主要控矿构造。
矿点有11个矿脉,共有25个矿体(其中表内矿体19个,表外矿体6个)。矿体走向50°~75°,倾向北西,个别倾向南东,倾角30°~75°,长度5~40m,厚度0.2~3.00m,表内矿体平均品位5~17.80g/t,表外矿体平均品位1.05~2.83g/t。
矿石矿物主要有自然金、黄铁矿、方铅矿,少量闪锌矿、锆石和白钨矿,脉石矿物主要为石英,含量大于95%。自然金呈金黄色,主要呈粒状、树枝状、长条状和片状,粒度一般为0.05~0.8mm,个别为1.0~2.2mm。
石英脉型金矿
R
工作程度:踏勘
9
三亚市雅亮金银矿点
位于三亚市雅亮
区域岩浆岩大片分布,地层出露较差,仅残留有下志留统空列村组第一段为块状石英岩,第二段绢云母石英粉砂岩、板岩。
矿区未见地层出露,岩浆岩为一个大的二长花岗岩体,属早白垩世雅亮元。局部出露花岗闪长岩和少量煌斑岩脉。矿区断裂构造发育,主要为近南北向断裂共有5条(F1—F5),倾向253°~285°,倾角35°~80°,长度400~800m,宽0.50~5m,个别大者(F1)长1900m,宽8~37m。断裂带内有硅化碎裂花岗闪长岩、绢英岩、构造角砾岩等,断裂带内岩石普遍具硅化绢云母化、绿泥石化等蚀变。
矿点位于化探金异常(Au-100-B8)上,异常分布面范围约6km2,最高峰值230PPb。
金、银矿产于北西向石英脉中,受北西向断裂控制,含矿石英脉走向350°,倾向东,倾角40°,脉宽3~4m,长约500m。
拣块化学分析:Au18.3g/t,Ag131.59g/t,Cu0.01%,Pb 0.006%,Zn0.005%。
矿区矿体呈脉状,似层状主要赋存南好组地层中,严格受F3断裂带控制。矿区有13个矿体呈大体平行产出。产状:走向北西,倾向174°~250°,倾角42°~70°。矿体长度38~340m,厚度0.59~3.31m。4个表内矿体平均品位为4.82~7.66g/t,个别为13.60g/t,其余表外矿体平均品位为1.20~2.80g/t。
蚀变糜棱岩型和石英蚀变岩型金矿石的特征基本相同,矿石矿物主要有自然金、自然银、黄铁矿、黄铜矿、方铅矿、闪锌矿等,脉石矿物主要为石英,少量长石、绢云母等。
蚀变糜棱岩型金矿和石英蚀变岩型金矿
T
工作程度:普查
(工作程度低)
12
琼海市东太金矿点
位于琼海市加积镇
矿区位于阳江盆地的西南端边缘,出露地层有奥陶系南碧沟组、白垩系报万组。岩浆岩有混合花岗岩(?)花岗闪长斑岩及闪长岩,地质构造及岩浆活动强烈,北北东向和近东西向断裂非常发育,北北东向断裂控制着矿体分布。中酸性岩浆活动与金矿的成矿有密切关系。围岩蚀变主要为黄铁矿化、硅化和绢云化等。
矿体受近南北向断裂带控制,均产于F1断裂带中,有3个矿体,倾向270°~275°,倾角60°~65°,呈脉状延伸长96~120m,厚度1.04 ~ 1.83m,平均品位:Au1.30~7.41g/t;AgV1和V2-2分别为11.71g/t和421.58g/t。
矿石类型主要有硫化物石英脉型矿石,次为蚀变岩型矿石。金属矿物主要有自然金、银金矿、辉银矿、黄铁矿、方铅矿、闪锌矿、黄铜矿等。脉石矿物有石英、绢云母、绿泥石等。矿石中硫化物多呈细脉状,部分具熔蚀或碎裂的黄铁矿中常包含自然金、银金矿。
矿点矿(化)脉3条,走向8°~25°,倾向278°~295°,倾角59°~80°。1号矿脉长33m,厚约2~3m,平均品位:Au5.99g/t,Ag2.75g/t;2号矿脉长约40m,厚0.55m,Au1.46g/t,Ag2.25g/t;3号矿脉长约10m,厚0.44m,Au1.88g/t,Ag2.00g/t。
石英脉型金矿
C—T
工作程度:矿点检查
8
乐东县荣山乡金矿化点
位于乐东县城附近
矿化点出露地层为上白垩统报万组上段,地层产状平缓,局部有平缓的小褶皱,产状80°∠30°,240°∠5°。矿化点位于光明向斜北西翼。区内构造主要为光明向斜的次级小褶皱及断裂。断裂为张性,是金矿化的容矿构造。断裂走向北北西,倾向南西西,倾角65°。
石英脉型金银矿
K
工作程度:普查
10
陵水县英州金矿点
位于陵水县英州
矿点岩石主要出露加里东期混合花岗岩、燕山期黑云母花岗岩及石英正长岩等。其中残留有下寒武统孟月组砂岩、石英质岩及石英岩。沿东西向的九所—陵水断裂带,出现2条东西向的绢云母化蚀变带,长度分别为2.6km和大于7.5km,宽数十m至1000m。金矿点位于东西向断裂带上的洋河岭仔山包上。
矿化点见两条石英脉,延长660m,厚1~2m,赋存于上白垩统报万组上段地层中,严格受近南北向断裂控制。北段为含金石英脉,长170m,厚0.91m,产状70°∠75°。含金石英脉主要由玉髓组成,并有后期细粒石英脉穿插。采2个样品,含金2.08g/t、1.81g/t,平均含Au1.95g/t。
矿石具变余隐晶结构,角砾状结构。矿石金属矿物为自然金、褐铁矿、非金属矿物为玉髓石英。
矿石呈褐红色,具褐铁矿化,可见褐铁矿、方铅矿、闪锌矿。
石英脉型金银矿
C—T
工程程度:踏勘
4
澄迈县仁兴(西达农场)金矿化点
位于澄迈县仁兴区
矿化点位于石炭系青天峡组地层与印支期黑云二长花岗岩的外接触带,新华夏系断裂带中。围岩蚀变以绿泥石化为主,并有弱的硅化。
含金的石英细脉,网脉充填于蚀变破碎带中,产状:80°/NW<75°,长400m,宽1.5~2.5m,拣块样:Au0.4~0.9g/t,Ag3g/t。
海南岛金矿(床)点信息成果一览表
海南地质综合勘察院
二○○二年十一月十五日
目录
编号
金矿床(点)名称
页数
1
澄迈县金岭金矿化点
1
2
白沙县河叉岭金矿床
3
澄迈县美合金银矿点
4
澄迈县仁兴(西达农场)金矿化点
5
定安县翰林金矿化点
6
东方市峨理赛东金矿化点
7
东方市公爱金矿点
2
8
乐东县山荣乡金矿化点
9
三亚市雅亮金银矿点
自然金:金黄色,粒状,薄片状,粒径0.08~0.2mm。
层控型金矿化(?)
S
工程程度:踏勘。
细粒石英岩中含金,且土壤化探金元素异常为5~10PPb,具有一定的找矿远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