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思特公司企业标准酸奶饮料
奶茶企业标准

Q/ABC有限公司企业标准Q/ABC01S-2010奶茶(普通型固体饮料)2010-01-01发布2010-02-01实施有限公司发布Q/ABC01S—2010前言本标准由公司提出并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本标准自2010年01月01日首次发布。
Q/ABC01S—2010奶茶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本公司生产奶茶的技术要求、食品添加剂、生产加工过程中的卫生要求及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标签、包装、运输、贮存要求和保质期。
本标准适用于本公司生产以植脂末、奶粉、白砂糖、茶粉为主要原料,经粉碎、混合、包装工艺加工而成的、水分含量不高于4.0%的奶茶产品。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7101 固体饮料卫生标准GB/T21733 茶饮料GB317 白砂糖GB5410 全脂乳粉Q/YLC002 植脂末GB/T13738.2 第二套红碎茶GB/T13738.4 第四套红碎茶GB2760 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GB/T4789.21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冷冻饮品、饮料检验GB/T5009.3 食品中水分的测定方法GB/T5009.11 食品中总砷的测定GB/T5009.12 食品中铅的测定GB/T5009.140 饮料中乙酰磺胺酸钾的测定GB12695 饮料企业良好生产规范GB7718 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JJF1070 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计量检验规则国家质检总局令第75号(2005)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管理办法3 要求3.1 原料要求3.1.1 白砂糖应符合GB317的规定。
3.1.2 植脂末应符合Q/YLC002的规定。
3.1.3 全脂乳粉应符合GB5410的规定。
乳味饮料(食品安全企业标准)

乳味饮料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乳味饮料的技术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及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以净化后的生活饮用水、鲜牛奶或乳粉为原料,辅以白砂糖,添加食品添加剂(L-苹果酸、甜蜜素、安赛蜜、阿斯巴甜、山梨酸钾、柠檬酸、柠檬酸钠、乳酸、三聚磷酸钠、三氯蔗糖、羧甲基纤维素钠、食用香精),经调配、均质、灭菌、灌装等工序制成的乳味饮料。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GB 1886.2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柠檬酸钠GB 1886.37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环己基氨基磺酸钠(甜蜜素)GB 1886.39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山梨酸钾GB 1886.4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 L-苹果酸GB 1886.47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天门冬酰苯丙氨酸甲脂(阿斯巴甜)GB 1886.17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乳酸GB 1886.23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羧甲基纤维素钠GB 1886.23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柠檬酸GB 276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76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 4789.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总则GB 4789.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菌落总数测定GB 4789.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大肠菌群计数GB 4789.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沙门氏菌检验GB 4789.1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金黄色葡萄球菌检验GB 4789.1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霉菌和酵母计数GB 4806.7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接触用塑料材料及制品GB 5009.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蛋白质的测定GB 5009.1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铅的测定GB 5009.28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苯甲酸、山梨酸和糖精钠的测定GB 5009.97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环已基氨基磺酸钠的测定GB/T 5009.140 饮料中乙酰磺胺酸钾的测定GB 5009.25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多种磷酸盐的测定GB 5749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710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饮料GB 7718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B 9683 复合食品包装袋卫生标准GB/T 10789 饮料通则GB/T 12143 饮料通用分析方法GB 1310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糖GB 1930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生乳GB 1964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乳粉GB/T 22254 食品中阿斯巴甜的测定GB 2225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三氯蔗糖(蔗糖素)的测定GB 2553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三氯蔗糖GB 2554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乙酰磺胺酸钾GB 2556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三聚磷酸钠GB 2992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致病菌限量GB 306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用香精JJF 1070 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计量检验规则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令第75号《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管理办法》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令第123号《食品标识管理规定》3 技术要求3.1 原料和辅料3.1.1 原料3.1.1.1 生产用水:应符合GB 5749的规定。
乳清酸镁企业标准

乳清酸镁企业标准
乳清酸镁的企业标准主要包含以下内容:
1.外观:产品应为白色或类白色结晶性粉末。
2.乳清酸镁含量:应为98.0-101.0%(按干燥品计算)。
3.镁含量:应为17.0-19.0%(按干燥品计算)。
4.重金属:应不大于10ppm。
5.含水量:应不大于0.50%。
6.灼烧残渣:应不大于0.20%。
这些标准仅供参考,具体标准可能会因企业不同而有所差异。
请注意,在选购或使用乳清酸镁时,应遵循相关法律法规和安全规范,确保产品质量和安全。
另外,在使用任何新的补充剂或改变饮食习惯之前,最好先咨询医生或营养师的建议。
酸奶企业抽检方案

酸奶企业抽检方案摘要本文旨在制定一种适用于酸奶企业的抽检方案,以确保产品质量和安全性。
抽检方案将包括抽检的样本数量、频率以及抽检的主要步骤。
通过执行此抽检方案,酸奶企业将能够及时发现和解决可能存在的质量问题,提高产品质量和客户满意度。
1. 引言酸奶作为一种受欢迎的乳制品,其品质和安全性对于消费者至关重要。
为了确保生产的酸奶符合相关的质量标准和法规要求,酸奶企业需要制定一个有效的抽检方案。
该方案应确保在生产过程中对酸奶产品进行全面的检测,以预防潜在的问题,并确保仅高质量的产品进入市场。
2. 抽检样本数量和频率2.1 样本数量抽检的样本数量应基于酸奶企业的生产规模和销售数量来确定。
通常情况下,样本数量应该足够大以代表生产批次或一定时间段内的产品。
例如,在生产批次中,可以按照以下公式计算抽检样本数量:样本数量 = (生产批次总数 / 每批次样品数量) x 每批次抽检样本数量这样可以确保抽检样本的数量足够大以保证可靠的结果。
2.2 抽检频率抽检的频率应根据生产规模、产品特性以及质量控制的要求来确定。
通常情况下,建议酸奶企业将抽检作为日常质量控制的一部分,以确保持续的产品质量。
在每个生产批次中,应该至少进行一次抽检。
对于大型酸奶企业,可以每小时或每天对生产线上的酸奶产品进行抽检。
对于小型酸奶企业,可以每天或每周从存储库中随机选择一些产品进行抽检。
3. 抽检步骤3.1 样品选择在进行抽检之前,需要从生产批次或存储库中选择合适的样品。
样品选择应随机进行,以确保样本的代表性。
3.2 样品准备在进行抽检之前,需要对所选样品进行准备。
根据需要,可以将酸奶样品放入标准的抽检容器中,并确保样品标签清晰可读。
3.3 抽检测试抽检测试应依据酸奶产品的质量标准和法规要求来进行。
通常情况下,抽检测试应包括以下方面:•外观检查:检查酸奶的颜色、气味、质地等方面,确保无明显异常。
•pH值测量:使用pH计对酸奶样品的酸碱度进行测量。
乳味饮料(食品安全企业标准)

乳味饮料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乳味饮料的技术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及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以净化后的生活饮用水、鲜牛奶或乳粉为原料,辅以白砂糖,添加食品添加剂(L-苹果酸、甜蜜素、安赛蜜、阿斯巴甜、山梨酸钾、柠檬酸、柠檬酸钠、乳酸、三聚磷酸钠、三氯蔗糖、羧甲基纤维素钠、食用香精),经调配、均质、灭菌、灌装等工序制成的乳味饮料。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GB 1886.2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柠檬酸钠GB 1886.37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环己基氨基磺酸钠(甜蜜素)GB 1886.39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山梨酸钾GB 1886.4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 L-苹果酸GB 1886.47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天门冬酰苯丙氨酸甲脂(阿斯巴甜)GB 1886.17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乳酸GB 1886.23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羧甲基纤维素钠GB 1886.23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柠檬酸GB 276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76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 4789.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总则GB 4789.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菌落总数测定GB 4789.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大肠菌群计数GB 4789.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沙门氏菌检验GB 4789.1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金黄色葡萄球菌检验GB 4789.1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霉菌和酵母计数GB 4806.7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接触用塑料材料及制品GB 5009.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蛋白质的测定GB 5009.1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铅的测定GB 5009.28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苯甲酸、山梨酸和糖精钠的测定GB 5009.97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环已基氨基磺酸钠的测定GB/T 5009.140 饮料中乙酰磺胺酸钾的测定GB 5009.25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多种磷酸盐的测定GB 5749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710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饮料GB 7718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B 9683 复合食品包装袋卫生标准GB/T 10789 饮料通则GB/T 12143 饮料通用分析方法GB 1310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糖GB 1930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生乳GB 1964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乳粉GB/T 22254 食品中阿斯巴甜的测定GB 2225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三氯蔗糖(蔗糖素)的测定GB 2553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三氯蔗糖GB 2554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乙酰磺胺酸钾GB 2556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三聚磷酸钠GB 2992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致病菌限量GB 306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用香精JJF 1070 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计量检验规则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令第75号《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管理办法》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令第123号《食品标识管理规定》3 技术要求3.1 原料和辅料3.1.1 原料3.1.1.1 生产用水:应符合GB 5749的规定。
奶茶企业标准

Q/ABC有限公司企业标准Q/ABC01S-2010奶茶(普通型固体饮料)2010-01-01发布2010-02-01实施有限公司发布Q/ABC01S—2010前言本标准由公司提出并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本标准自2010年01月01日首次发布。
Q/ABC01S—2010奶茶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本公司生产奶茶的技术要求、食品添加剂、生产加工过程中的卫生要求及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标签、包装、运输、贮存要求和保质期。
本标准适用于本公司生产以植脂末、奶粉、白砂糖、茶粉为主要原料,经粉碎、混合、包装工艺加工而成的、水分含量不高于4.0%的奶茶产品。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7101 固体饮料卫生标准GB/T21733 茶饮料GB317 白砂糖GB5410 全脂乳粉Q/YLC002 植脂末GB/T13738.2 第二套红碎茶GB/T13738.4 第四套红碎茶GB2760 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GB/T4789.21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冷冻饮品、饮料检验GB/T5009.3 食品中水分的测定方法GB/T5009.11 食品中总砷的测定GB/T5009.12 食品中铅的测定GB/T5009.140 饮料中乙酰磺胺酸钾的测定GB12695 饮料企业良好生产规范GB7718 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JJF1070 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计量检验规则国家质检总局令第75号(2005)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管理办法3 要求3.1 原料要求3.1.1 白砂糖应符合GB317的规定。
3.1.2 植脂末应符合Q/YLC002的规定。
3.1.3 全脂乳粉应符合GB5410的规定。
碧思特公司企业标准酸奶饮料

临沂碧思特食品饮料有限公司企业标准酸奶饮料20—06—01发布 2008—06—01实施临沂碧思特食品饮料有限公司发布前言本产品无相应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为保证产品质量,便于组织生产,特指定了本标准。
本标准中,原料要求及试验方法均引用了相应的国家标准、编辑格式及内容GB/T1.1—93、GB/T1.3—1997的规定。
本标准由临沂碧思特食品饮料有限公司提出。
本标准由临沂碧思特食品饮料有限公司起草。
本标准起草人:刘红珍,朱理华。
本标准自2008年6月1日起正式实施。
本标准有效期三年,到期复审。
临沂碧思特食品饮料有限公司企业标准酸奶饮料 QB/BHJX 001—2008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酸奶饮料的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标签、包装、运输、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以鲜牛奶或奶粉为原则,添加甜味剂、酸味剂及其他食品添加剂为辅料,经杀菌、冷却而成的酸奶饮料。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
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
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4789.2—94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菌落总数测定GB4789.3—94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大肠菌群测定GB4789.4—94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沙门氏菌检验GB4789.5—94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志贺氏菌检验GB4789.10—94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金黄色葡萄球菌检验GB4789.11—94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溶血性链球菌检验GB4789.15—94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霉菌和酵母数测定GB5009.5—85 食品中蛋白质的测定方法GB5009.11—1996 食品中总砷的测定方法GB5009.12—1996 食品中铅的测定方法GB5009.13—1996 食品中铜的测定方法GB2760—1996 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GB7718—94 食品标签通用标准GB/T10790—89 软饮料的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贮存GB/T10791—89 软饮料原辅材料的要求GB/T6914—86 生鲜牛乳收购标准GB/T12143.1—90 软饮料中可溶性固形物的测定方法,折光计法GB/T12456—90 食品中总酸的测定方法3、技术要求3.1原辅料3.1.1牛乳应符合GB/T6914的规定3.1.2原辅料应符合GB/T10791的规定3.2感官指标酸奶饮料的感官指标应符合表1的规定3.3净含量允差酸奶饮料的净含量允差为±4%,同一批产品所抽样品的平均净含量不低于标示净含量。
一种营养乳酸饮料[发明专利]
![一种营养乳酸饮料[发明专利]](https://img.taocdn.com/s3/m/a25f91f9c5da50e2524d7ff4.png)
专利名称:一种营养乳酸饮料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发明人:陈秋明
申请号:CN201110322912.7申请日:20111021
公开号:CN102405969A
公开日:
20120411
专利内容由知识产权出版社提供
摘要:本发明提供一种营养乳酸饮料,由以下组分和重量份组成:亮氨酸6.50;异亮氨酸2.8;低聚糖80;缬氨酸3.6;柠檬酸1.6;柠檬酸钠0.5;氯化钠0.35;氯化钾0.2;磷酸二氢钾0.1;碳酸氢钠0.1;赋香剂0.2;发酵乳浆800;甜叶菊苷20;咖啡20;砂糖90;维生素C0.5;维生素B0.5;水1000;所述饮料经调合、杀菌、灌装即可。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营养乳酸饮料,既有传统乳酸饮料的好处,还加入了各种必须氨基酸,美味又营养。
申请人:汕头市华馨香料有限公司
地址:515041 广东省汕头市濠江区珠浦工业区第七号厂房第四层
国籍:CN
代理机构: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江裕强
更多信息请下载全文后查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临沂碧思特食品饮料有限公司企业标准
酸奶饮料
20—06—01发布 2008—06—01实施临沂碧思特食品饮料有限公司发布
前言
本产品无相应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为保证产品质量,便于组织生产,特指定了本标准。
本标准中,原料要求及试验方法均引用了相应的国家标准、编辑格式及内容GB/T1.1—93、GB/T1.3—1997的规定。
本标准由临沂碧思特食品饮料有限公司提出。
本标准由临沂碧思特食品饮料有限公司起草。
本标准起草人:刘红珍,朱理华。
本标准自2008年6月1日起正式实施。
本标准有效期三年,到期复审。
临沂碧思特食品饮料有限公司企业标准
酸奶饮料 QB/BHJX 001—2008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酸奶饮料的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标签、包装、运输、
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以鲜牛奶或奶粉为原则,添加甜味剂、酸味剂及其他食品添加剂为辅
料,经杀菌、冷却而成的酸奶饮料。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
本标准出版
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
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
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4789.2—94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菌落总数测定
GB4789.3—94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大肠菌群测定
GB4789.4—94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沙门氏菌检验
GB4789.5—94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志贺氏菌检验
GB4789.10—94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金黄色葡萄球菌检验
GB4789.11—94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溶血性链球菌检验
GB4789.15—94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霉菌和酵母数测定
GB5009.5—85 食品中蛋白质的测定方法
GB5009.11—1996 食品中总砷的测定方法
GB5009.12—1996 食品中铅的测定方法
GB5009.13—1996 食品中铜的测定方法
GB2760—1996 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
GB7718—94 食品标签通用标准
GB/T10790—89 软饮料的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GB/T10791—89 软饮料原辅材料的要求
GB/T6914—86 生鲜牛乳收购标准
GB/T12143.1—90 软饮料中可溶性固形物的测定方法,折光计法
GB/T12456—90 食品中总酸的测定方法
3、技术要求
3.1原辅料
3.1.1牛乳应符合GB/T6914的规定
3.1.2原辅料应符合GB/T10791的规定
3.2感官指标
酸奶饮料的感官指标应符合表1的规定
3.3净含量允差
酸奶饮料的净含量允差为±4%,同一批产品所抽样品的平均净含量不低于标示净含量。
3.4理化指标
酸奶饮料的理化指标应符合表2的规定。
3.5微生物指标
酸奶饮料的微生物指标应符合表3的规定
4、试验方法
4.1感官指标的检验
应在符合感官检验要求的实验室内,采用日测、鼻嗅、口尝的方式进行感官指标的检验。
4.2理化指标的检验
4.2.1可溶性固形物的检验按GB/T12143.1的规定执行。
4.2.2总酸的检验按GB/T12456的规定执行。
4.2.3蛋白质的检验按GB5009.5的规定执行。
4.3铅的检验按GB5009.12的规定执行。
4.3.1砷的检验按GB5009.11的规定执行。
4.3.2铜的检验按GB5009.13的规定执行。
4.3.3钙的检验按GB12398的规定执行。
4.3.4锌的检验按GB/T5009.14的规定执行。
4.3.5铁的检验按GB/T8538的规定执行。
4.4微生物指标的检验
4.4.1菌落总数的检验按GB4789. 2 的规定执行。
4.4.2大肠菌群的检验按GB4789.3的规定执行。
4.4.3致病菌的检验按GB4789.4、GB4789.5、GB4789.10、GB4789.11的规定执行。
4.4.4酵母和霉菌的检验按GB4789.15的规定执行。
4.5净含量的检验
用精度为0.5ml的量筒分别测量所取样品的体积,取其平均值为测量结果。
5、检验规测
5.1酸奶饮料应经厂质检部门检验合格,并签署合格证后才准出厂。
5.2酸奶饮料的检验分出厂检验和型式检验。
5.3出厂检验:酸奶饮料的出厂应逐批进行,检验时同一班次、同一投料、批为一批,检验项目为本标准的感官、净含量、总酸、可溶性固形物、菌落总数、大肠菌群,并随机抽取5瓶作为检验用样品。
5.4型式检验:型式检验应每季进行一次,检验项目为本标准的全部要求,检验用样品应在出厂检验的合格品中抽取,样品数量不少于6瓶。
有下列情况时,亦应进行型式检验:
(a)原料、工艺、设备有较大改变时;
(b)长期停产恢复生产时;
(c)质量监督部门提出型式检验的要求时。
5.5判定规则
5.5.1出厂检验在其全部检验项目均符合相应的指标要求时,判为产品合格,出厂检验项目有一项或一项以上不符合相应的指标要求时,判产品不合格。
5.5.2型式检验在其全部检验项目均符合相应的指标要求时,判产品型式检验合格,型式检验项目有一项或一项以上不符合相应的指标要求时,可以同批中加倍抽样,对不合格项目进行复检。
如复检仍不合格,则应判型式检验不合格。
6标志、标签
销售包坟的标志、标签应符合GB7718的规定,应注明产品名称、净含量、配料、生产日期、保质期、贮存条件、产品标准编号、厂名、厂址。
7包装、运输、贮存
7.1奶饮料的包装、运输、贮存应符合GB/T10790的规定。
7.2在常温条件下,保质期为八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