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古诗词积累运用方法

合集下载

初中语文中考古诗词鉴赏的六种题型及答题技巧

初中语文中考古诗词鉴赏的六种题型及答题技巧

初中语文中考古诗词鉴赏的六种题型及答题技巧2015中考古诗词鉴赏的六种题型及答题技巧诗词鉴赏表达技巧包括:表达方式、语言艺术(修辞方法、语言风格)、结构形式、写作技巧等四个方面。

例题:下面这首诗从哪些角度入手,可以体会到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天净沙·秋思(元XXX)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参考答案:从题目(秋思)、意象(枯藤……夕阳……)、关键词句(断肠人在天涯)体会到了了天涯沦落人的孤寂、愁苦之情以及对家乡亲人的思念。

一、品味炼字类[题目形式](1)诗歌中的“某”字或词有什么表达效果?(2)“某”个字或词用得好,好在哪里?(3)“某”字能否改为“某”字?(4)你最欣赏哪个字或词?请赏析。

[应对策略]抓住诗歌中关键词语理解词语的表层义和深层义,可以从词性、色彩、词的准确性、生动性以及词的丰富内容和意境、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等方面去把握它的内涵。

解答修辞的效果时,(炼字和赏析句子时都)先指出用了xx修辞方法。

分析时要结合全诗的意境和作者的情感去回答,不能孤立地谈这个词的作用。

[炼字的答题步骤]a、析词语的表层义和深层义;b、找修辞写其表达效果;c、绘画面,即烘托了xx的意境;(4)写感情:表达了xx感情、传达了xxx的思想。

[品味词语答题格式:]这个词在诗句中的意思是……,运用了……的修辞,生动、准确、形象地写出了……的景象或情态,表达了诗人……的思想感情。

[题型示例]浏览上面这首古诗,回覆后面的问题。

渡汉江宋之问岭外音书断,经XXX。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问题:首句中的“断”字有什么表达效果?解析:“断”字面上是“断绝、隔绝”的意思,结合“音书”一词,可以理解为诗人与亲朋音讯隔绝的含义,再联系诗歌的写作背景,这首诗是作者从被贬之地岭南逃回洛阳途经汉江所作,突出了自己久居蛮荒之地的孤寂、苦闷及对家里人的思念之情,故答案应为:写出了诗人与亲朋音讯隔绝的境况,更突出了诗人的思家之情。

初中语文古诗文学习背诵方法总结

初中语文古诗文学习背诵方法总结

初中语文古诗文学习背诵方法总结
背诵古诗文是中学语文学习的重要内容之一。

以下是一些初中语文古诗文学习背诵的
方法总结:
1. 阅读理解:在开始背诵之前,先通读全文,理解诗文的意思和内涵。

可以辅助阅读
一些课外资料,了解作者的背景和创作背景,有助于理解诗文的深层含义。

2. 分段背诵:将整篇古诗文分成若干段落,逐段进行背诵。

可以从容易的段落开始,
逐渐增加难度。

每段背诵完成后,可以进行默写或朗读,加深记忆。

3. 注意把握诗歌节奏:古诗文往往有韵律和节奏感,背诵的时候要注意句子的起伏和
抑扬顿挫。

可以通过朗读和模仿作者的语调来记忆。

4. 运用联想和图像:将诗句和篇章中的关键词或形象与具体的情境相联系,形成图像
记忆。

可以用画画、做手势等方式加深记忆。

5. 反复复习:背诵不是一次性的事情,需要反复复习才能巩固记忆。

可以制定合理的
复习计划,每天花一定时间背诵和复习。

6. 讲解和讨论:可以请教老师或同学,讲解和讨论古诗文的背景、意义、表达方式等。

在交流中加深对古诗文的理解和记忆。

7. 创新记忆方式:可以将古诗文中的关键词、句子或段落用自己熟悉的方式进行记录
和记忆,例如做卡片、编歌曲等,使记忆更加生动和有趣。

8. 多方位理解:除了背诵,还可以通过赏析、默读、写作等方式来进一步理解和运用
古诗文。

通过不同的角度和方式来学习,能够更加深入地领会古诗文的内涵。

总之,背诵古诗文需要有耐心和坚持,采用有效的方法和策略,加上合理的复习和理解,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古诗学习方法

古诗学习方法

怎样掌握学习古诗的技巧初中语文课本中,每册教材都有一个古诗单元,加上每周一诗,一学期要学二十多首古诗。

掌握学习古诗的技巧,对于主动感受中国古代文学瑰宝、积淀古典文化、提高鉴赏古诗能力很有意义。

那么如何掌握学习古诗的技巧呢?可以从这几个方面入手:朗读古诗、了解诗人、体悟意境、把握鉴赏要领。

一、朗读古诗学习古诗先要读准字音,读出节奏,读出韵味。

可事先设置情境,在一定的情境中读,这个情境可以是喜境,也可以是悲境,在喜境中读婉约诗歌,在悲境中读豪放诗歌或山水田园诗歌。

读的目的就是要读出诗歌的韵律节奏,读出诗歌的意境,读出诗人的情感。

如南唐后主李煜的《虞美人》一词,只有通过读,才能把握其语气节奏的轻重缓急,了解词人的心绪。

尤其是“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与“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两句,非读无以把握运气之长短,非读无以知晓情感之悲喜。

同时,通过读,还可以牢牢抓住诗歌中的关键词语——诗眼或词眼,以及特定的意象。

如“小楼昨夜又东风”中的“又”(关键词),“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中的“明月”(意象)。

“读”能让同学们初步感知到诗歌意境、作者情感等方面的轮廓,虽是模糊、朦胧,却给诗歌的深层鉴赏奠定了基础,导明了方向。

二、了解诗人了解诗人的人生经历,诗歌风格,写作背景。

诗人的经历不同,所创作诗的内容也不同。

我国诗歌可分为借景抒情诗、咏史怀古诗、羁旅行役诗、山水田园诗、托物言志诗、边塞征战诗、赠友送别诗、闺怨诗等多种类型。

各个诗人都有自己的独特风格,如李白的清新飘逸,苏轼、辛弃疾的豪放,柳永、姜夔、李清照的婉约,李煜、刘禹锡的隽永,谢朓、谢灵运的自然,杜甫的沉郁顿挫,屈原的雄浑悲壮,王安石的雄健高峻,陶渊明的淡远闲静,王维的恬淡优美等等。

理解诗歌的写作背景,能更好地感受诗歌内容。

如读李白的《早发白帝城》,先了解当时李白因受政治牵连被流放夜郎,就在诗人行至夔州白帝城时,忽然传来皇帝大赦天下的消息,所有的罪人都免罪,当时诗人的心情真是欣喜若狂的背景,再理解“千里江陵一日还”就不难了。

初中语文中考常见名句默写与备考方法

初中语文中考常见名句默写与备考方法

初中语文中考常见名句默写与备考方法1.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诗经》)2.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王湾《次北固山下》)3.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李白《行路难》)4.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5.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苏轼《水调歌头》)6.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范仲淹《渔家傲》)7.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论语》)8.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周敦颐《爱莲说》)9.年岁虽老而壮心不减,这样的情怀古诗词里常有体现。

比如诗句: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

/古来有老马,不必取长途。

10.明代书法家文徵明有诗句“乌啼不复当时境,依旧钟声到客舟”,这是化用了张继《枫桥夜泊》中的诗句月落乌啼霜满天(或者“夜半钟声到客船”)(写出相关的一句即可)11.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诗经·周南》)12.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王之涣《登鹳雀楼》)13.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李白《行路难》)14.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杜甫《望岳》)15.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王维《使至塞上》)16.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王安石《登飞来峰》)17.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龚自珍《己亥杂诗》)18.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 (《〈孟子〉两章》)19.刘禹锡在《陋室铭》中说:“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这表明他所交往的都是有修养的饱学之士。

20.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21.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陶渊明《饮酒(其五)》)22.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李白《行路难(其一)》)23.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24.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初中语文古诗词默写与赏析

初中语文古诗词默写与赏析

初中语文古诗词默写与赏析在初中语文的学习中,古诗词是一颗璀璨的明珠。

它不仅承载着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和文化,还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和深刻的哲理。

古诗词默写与赏析作为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综合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古诗词默写是对学生基础知识和记忆能力的考查。

通过默写,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古诗词中的字词、句式和韵律,从而加深对诗词的理解和记忆。

在默写的过程中,学生需要认真书写每一个字,注意笔画和结构的规范,这有助于培养他们的书写能力和认真细致的学习态度。

要想在古诗词默写中取得好成绩,首先要多读多背。

只有通过反复诵读,才能熟悉诗词的韵律和节奏,从而更容易记忆。

同时,要理解诗词的含义,将诗词中的意象、情感和意境与自己的生活经验相结合,这样才能真正理解诗词的内涵,记忆也会更加深刻。

例如,李白的《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这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

我们在背诵时,可以想象自己身处一个寂静的夜晚,看着床前的月光,心中涌起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这样,不仅能够快速记住这首诗,还能体会到诗人的情感。

除了多读多背,还可以采用一些有效的记忆方法。

比如,将诗词进行分类整理,按照朝代、作者、题材等进行归类,这样有助于系统地记忆。

还可以制作一些记忆卡片,将诗词的题目、作者、名句等写在上面,随时拿出来复习。

而古诗词赏析则是对学生理解能力和审美能力的提升。

通过赏析古诗词,学生能够感受诗人的情感世界,领略诗词的艺术魅力,提高自己的文学鉴赏水平。

在赏析古诗词时,要从多个方面入手。

首先是诗词的意象。

意象是诗词中用来寄托诗人情感的具体事物,如月亮常代表思乡之情,梅花常象征高洁的品质。

通过分析意象,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诗人的情感。

其次是诗词的语言。

古诗词的语言往往简洁凝练,富有韵味。

诗人通过巧妙地运用修辞手法、表现手法等,使诗词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比如,“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运用了夸张和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描绘出庐山瀑布的雄伟壮观。

初中古诗词教学的方法及策略

初中古诗词教学的方法及策略

摘要:在《语文课程标准》中,要求初中生对古诗词“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

”因此,提高学生阅读古诗词能力是教师教学中的重点,笔者在古诗词教学实践中,摸索出一些有效的方法和策略。

关键词:古诗词教学策略古典诗词是我国传统文化的宝贵遗产,我们要继承并发扬广大。

在《语文课程标准》中,对古诗词教学就提出了这样的要求:“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

”近些年来各省市的语文中考题型中对于古诗词的赏析考查也一直稳固不变。

无形中老师们对古诗词的教学都非常重视。

整个初中语文教学,古诗词教学贯穿始终。

但即使如此,在古诗词考查中,还依然出现很多问题:①学生默写诗句时,别字偏多;②理解性默写张冠李戴;③运用型默写,学生往往选择句子不恰当;④在古诗词阅读上,理解不正确,赏析角度有偏差。

究其原因,学生记忆古诗词是死记硬背,对内容理解不透彻,对诗词的赏析技巧掌握不牢固。

这与当前教师的教法有直接的关系。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重于让学生背诵,而在赏析时过多的以“教师”为主体,学生被动的接受。

尽管老师讲的面面俱到,学生也没有通过自己的大脑真正思考,导致接纳为自己的东西很少,对诗词是一知半解。

即使老师讲的内容学生会背,也是短时记忆,没有与学生的认知融为一体。

为了使学生提高对古诗词的阅读能力,领悟先贤们的伟大精神和高尚情操,我在教学实践中逐渐摸索出一些有效的方法和策略。

一、激发学生对古诗词学习的兴趣古诗词的教学不同于现代文阅读教学。

诗词中词语的深邃、意境的深远、意象与思想的关联等等,初中学生理解有一定的难度,从而导致学生看到古诗就失去学习兴趣。

那么如何激活学生对古诗词的兴趣呢?运用多媒体的画面、声音调动学生的感官。

如配乐朗读李白的《行路难》,展示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中九种意象组合的画面,让学生的情感融入到诗的内容之中;利用诗词中的典故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如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闻笛赋”、“烂柯人”的典故,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中“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的典故,让学生在故事的引导下产生对诗词的兴趣;还可以由教师范读,学生闭眼想象来激发学习兴趣。

初中必背古诗词文言文记忆法速记

初中必背古诗词文言文记忆法速记

初中必背古诗词文言文记忆法速记学习古诗词和文言文是初中语文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掌握一些记忆技巧可以帮助学生更高效地记忆这些内容。

以下是一些记忆古诗词和文言文的方法:1. 理解记忆法:首先,要理解诗词或文言文的含义和背景。

只有理解了作品的深层含义,才能更好地记忆。

2. 分段记忆法:将长篇幅的文言文或诗词分成若干段落,逐段进行记忆。

每段记忆熟练后再进行下一段,逐步推进。

3. 关键词记忆法:在每句或每段中找出关键词,通过关键词来回忆整句或整段的内容。

4. 图像联想法:将诗词或文言文的内容转化为图像,比如描绘场景、人物等,通过视觉记忆来加强记忆。

5. 反复诵读法:通过反复诵读来加深记忆。

可以大声朗读,也可以默读,但要注意语速和语调,以帮助记忆。

6. 故事串联法:将诗词或文言文的内容串联成一个故事,通过故事情节来帮助记忆。

7. 首尾记忆法:先记住每句的开头和结尾,然后再填充中间的内容。

8. 对比记忆法:将相似的诗词或文言文进行对比记忆,找出它们的异同点,加深记忆。

9. 音乐记忆法:将诗词或文言文配上旋律,通过唱歌的方式来记忆。

10. 定期复习法:记忆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定期复习来巩固记忆。

可以制定复习计划,比如每周复习一次,每月复习一次等。

11. 应用记忆法:在写作或日常对话中尝试使用所学的古诗词和文言文,实际应用可以加深记忆。

12. 分组学习法:与同学一起学习,相互测试和讨论,通过交流来提高记忆效果。

13. 利用工具:使用记忆卡片、手机应用等工具辅助记忆。

14. 情感投入法:在记忆时,尽量投入情感,体会作者的情感变化,这样更容易记住内容。

15. 睡前复习法:在睡前进行复习,因为睡眠可以帮助巩固记忆。

通过这些方法,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习惯和记忆特点,选择适合自己的记忆策略,从而更有效地记忆初中必背的古诗词和文言文。

初中古诗文阅读技巧

初中古诗文阅读技巧

古诗文阅读技巧(一)、解题入格1、诗歌形象:身份+性格2、诗歌意象、含义:表层含义+深层含义(即解释诗句)3、所抒感情:通过什么内容+抒发(寄寓/揭露)什么感情4、体会意境:客观形象+主观感受+交融了什么意境5、品味关键词句:含义+手法+表达作用(句意+文意+主旨情感)6、赏析修辞方法:揭示手法+分析表达作用(句意+文意+主旨情感)7、赏析表达方式:怎样叙(描写)+叙(描写)什么+抒什么情8、赏析表现手法:手法+表达作用(句意+文意+主旨情感)9、体会诗歌情感:忧国忧民之感慨、国破家亡之痛楚、游子逐客之凄凉、征夫思妇之幽怨、怀才不遇之寂寞、报国无门之激愤、建功立业之豪迈、自由悠闲之恬淡、秀美山河之热爱、亲情友情之真挚、归耕隐居之乐、黑暗官场之苦、离别思念之绪、贬官谪居之恨、时光易逝韶光不再之感慨等。

10、概括诗歌内容:这是一首什么样的诗+诗歌各句分别写了什么+通过什么手法+抒发什么情感+评价(总分总式)(二)、答题程式一“写什么”方面:写景抒情,咏物言志(情),怀古咏史,即事感怀,边塞征战,山水田园,意象,意境,背景,主旨。

如何确定写了什么内容?(1)注意诗歌的题目诗歌地题目往往告诉我们诗歌的内容。

,确定了诗的内容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诗的主题以及作者的情感。

如《题李凝幽居》思考:从这个诗题中可以看出什么内容?【提示】说明诗的内容是描写李凝的僻静居处。

(2)仔细推敲关键词句。

(3)注意词语的隐含信息。

诗歌表达一个比较大的特点是含蓄,往往表面是一个意思,而实际讲的是另一个意思。

(4)调动知识积累。

例:提到王维和岳飞你会想到什么?“怎样写”方面:浪漫主义,现实主义,诗眼,借景抒情,融情于景,直抒胸臆,虚实相济,绘形绘声绘色,动静结合,化静为动,炼字,起承转合,赋比兴。

(二)、答题程式二“为何写”方面:抒发……的思想感情,反映……的社会现实,表现……的情趣,寄托……的情怀(爱慕、愁绪、惆怅、苦闷等),表达……的追求,流露……的倾向,发出……的感慨,袒露……的心迹,造就……的情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古诗词积累与运用的方法
摘要:提高学生积累、运用古诗词的能力,不仅需要充分利用语文课堂教学,还要以多种形式进行课外积累,教给学生积累的方法,更要以各种生动有趣的形式运用古诗词。

关键词:古诗词积累运用方法
苏东坡曾说过:“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

”著名学者邓拓曾说:“古今中外有学问的人、有成就的人,总是十分注意积累。

”古诗词是中华民族一份宝贵的文化遗产,以其精练的语言、丰富的想象、真挚的情愫,传唱千年不衰。

因此,积累古诗词可以让孩子们继承中华文化遗产,陶冶情操,更可以发展他们的想象力,体会情感,提高欣赏能力。

《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地规定:“7~9年级学生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

背诵优秀诗文80篇。

”近几年来,古诗词的积累与运用,在中考中所占的比重也越来越大,要求也在不断提高,以绵阳市中考为例,古诗词积累运用的考核,分值为10分。

再看得分较高的中考作文,往往是文才飞扬,气韵灵动,古诗词被那些学生运用得灵活自如,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吸引了判卷教师的目光,成为满分作文或高分作文。

由此可见,古诗词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地位正日益增强。

因此,教师要把古诗词的积累运用当做教学中的一大重点。

但古诗词的积累与运用,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需要把工夫放在平时,教师指导得法,学生无论是做题还是运用都会驾轻就熟。

一、积极拓展课外阅读,实现古诗词的突破
回顾初中所学的全部古诗词,按写人、记事、写景、抒情等归类,使学生对所学的古诗词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加深对古诗词内容中心的感悟。

引导让学生对照《中学生必背古诗词》以及新课程标准要求必背的古诗词进行归类,教师给予积极的指导。

如写景诗词:按季节,有春、夏、秋、冬;按景物,有风霜雨雪、日月星辰、树木花草;按情感,有爱国情、亲情、乡情、友情、爱情等;按格律,有律诗、绝句等。

通过这些方式的积累,激发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加深对祖国古代文学的热爱。

教会学生积累的方法:一是巧用周记本。

学生准备一个精美的周记本,用来记录三年来所涉及的诗词。

学生对周记本的利用主要分成固定积累和灵活积累两个版块。

固定积累主要记录课本涉及到的作家和作品,学生将通过图书馆、网络等途径搜集到的信息加工整理、分类,分版块加以保存。

如李白可以分成生平简介、文风介绍、代表作品、名言赏析、文化专题等栏目,这样,学生对李白就会有一个全面系统的了解与认识。

同时,学生通过对搜集到的信息进行归类整理,又提高了学生的信息归纳的能力。

这样,他们学习起课本来,也是有备而来,必然会取得较好的效果。

灵活积累部分主要由学生做主,把自己喜欢的一些诗词进行摘录整理。

二是运用积累卡片。

学生自行裁定,以较硬质纸张为宜,便于携带和保存,可以随意记录喜欢的诗词歌赋。

此外还可以围绕诗词的语言修辞、描写、关键词句、内容解读、写作特点、表现手法等方面积累。

三是自办手
抄报。

教师有意识地把学生分成若干学习小组,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进行手抄报创办活动,主要是围绕着一些主题来创办,如“走进诗仙李白”“诗情画意王维”等。

通过这些动手环节较强的实践活动,让学生把所学内容加以应用,学生自会油然而生一种成就感和自豪感。

四是设计成长记录袋。

学生自行设计“读诗词成长记录袋”,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①封面体现自己的特色,既美观又主题鲜明。

如我的宝藏、心灵加油站等。

②备有目录。

每学期装入的资料要明细以便翻阅。

③符合规格。

能装下周记本、诗词批注卡片、诗词手抄报等。

这些做法虽然很稚嫩,但对于农村初中生来说,能让文字在大脑里活起来,自然也是其乐无穷。

学生真正感受到了古诗词带给他们的快乐,在快乐的积累与实践中,其成长的足迹必会丰富,学生的文化底蕴自会丰厚起来,成为其受益终身的财富。

二、学以致用,培养兴趣
1.读诗写画面,走进古诗优美的意境之中。

请让我们一起来读一首孟浩然的诗《过故人庄》:“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一读到这首诗,我们的眼前会很清晰地展现出一幅画面:近处是绿树环绕一座村庄,红砖掩映在苍松翠柏中,显得那么幽静,远处是绵延的高山,一片青葱,隐隐约约能够看到一段城墙。

作者用他那淡雅的文笔、平实的语言描绘出了鲜活生动的乡村画卷。

初中教材中有许多古词语句优美、简练生动,一句诗就是一幅画。

正如苏轼所说:“诗中有画”。

通过诗写画面,能够让学生还原诗词本
身所写之景,加深学生对诗句的理解和运用。

2.品析名句,领悟诗人高尚的道德情操。

让我们走近文天祥,去感受他“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爱国豪情;让我们和陶渊明一起种豆采菊,感受“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自在和惬意;让我们沿着苏东坡被贬的足迹,去感受他“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美好心愿。

通过对诗词名句的欣赏,加深学生对诗词的理解,品味诗词的意境,学习诗人高尚的情操,学会对诗词名句的灵活运用。

3.举办诗歌朗诵会,表现诗词的音乐美。

经常以学校或班级的形式举办配乐诗歌朗诵,鼓励学生根据诗的格调选择乐曲,或是悲伤凄凉的二胡曲;或是似大珠小珠落玉盘的扬琴曲;或是似高山流水的古筝乐曲……将每一个学生心中诗的旋律拨动起来,始终激情满怀。

4.开展古诗背诵接龙活动。

人们常说:诵读古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

我们要鼓励学生根据新的课程标准指定的篇目进行积累,使人人熟读成诵,达到相当熟练的程度。

5.改写古诗,张扬个性。

如改写《十五从军征》这首诗时,学生展开合理想象,通过生动的故事,表现了古代兵役制度的不合理。

通过改写活动,可以加深学生对诗词的理解、品味,写出了自己的独特感悟。

古诗词的积累、运用、提高,是一个不断循环上升的过程,我们应激发学生在学习古诗的过程中,持之以恒、日积月累,真正达
到学好、用好古诗,为一生的文学素养的积淀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初中语文课程标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