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羊肉市场调研报告

牛羊肉市场调研报告
牛羊肉市场调研报告

牛羊肉市场调研报

1

对新疆牛羊肉生产供应现状及问题的调研报告

牛羊肉是我区城乡居民主要的肉食消费品,是1000多万穆斯林群众的生活必须品。稳定增加牛羊肉生产供应是关乎农牧民增收和城乡居民“菜篮子”的重大民生和民心工程。改革开放以来,我区牛羊养殖业快速发展,牛羊肉产量持续增长。但牛羊肉消费的刚性增长更快。特别是近年来,受制于草原生产能力下降、畜牧业发展方式转变缓慢、牛羊养殖成本上升比较效益下降等多种因素影响,牛羊肉生产增速趋缓,有些年份甚至下降,导致牛羊肉供给偏紧,价格持续走高,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和焦点问题,引起了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的高度关注。

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多次召开会议研究部署、制定政策、完善规划、明确目标,各地州市也相继出台了实施意见或方案,多措并举加快了肉牛肉羊生产发展。总体看,政策效应初步显现,牛羊肉生产供应趋紧状况已有所改进,价格涨幅趋缓,近期内还有所回落。但从长远看,牛羊肉供需矛盾依然突出,实现预期目标还有较大差距。

为了全面了解和掌握我区牛羊肉生产供应现状和问题,课题组赴相关部门和地州开展了专题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新疆牛羊肉生产供应现状及特点

(一)牛羊肉生产逐渐恢复,供给逐步增加

受牧区草原长期超载过牧难以为继、自然灾害频发和农区棉花、林果等经济作物比较效益高等原因影响, - 我区羊牛养殖一度急剧下降,以后生产逐渐恢复,牛羊存栏、出栏和产肉量开始全面回升。据国家统计局新疆调查总队统计,全区羊存栏3633.2万只,出栏3107.5万只,羊肉产量49.7万吨,同比分别增长4.6%、3.54%、3.54%;牛存栏371.1万头,出栏230.3万头,牛肉产量37.8万吨,同比分别增长1.41%、3.62%、4.42%。上半年,羊存栏、出栏和产肉量继续稳步增长,牛存栏、出栏和产肉量因 - 调运出疆活牛(近20万头)、母畜减少而略有下降。

(二)牛羊肉价格涨幅明显回落

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我区牛羊肉价格在经历了近几年的“疯涨”以后,上半年涨幅明显收窄。商务部生活必须品监测系统数据显示, 5月,我区鲜羊肉批发均价为57.07元/公斤,同比上涨1.66%,环比下降0.9%;鲜牛肉批发均价为58.19元/公斤,同比上涨6.61%,环比下降0.05%。据国家统计局新疆调查总队统计,上半年我区羊肉价格上涨3.5%,涨幅同比缩小19.4个百分点,

为以来最低涨幅(、、和上半年羊肉价格涨幅分别为

18.1%、12.7%、8.3%、22.9%);牛肉价格上涨9.3%,涨幅较上年同期缩小34.66个百分点。

图1 近年我区牛羊肉价格走势图

(三)牛肉产量近六成来自北疆,南疆羊肉生产占据半壁江山

我区牛羊养殖按南、北、东疆三个区域看,北疆的牛肉产量、牛存栏量一直处于全疆之首,南疆的羊肉产量和羊存栏量持续高于北疆和东疆。总体看,牛羊肉生产主要集中在伊犁州、喀什地区、昌吉州、阿克苏地区、和田地区,该五个地州的牛肉和羊肉产量分别占到全疆的80.6%和85.7%,其中伊犁州是新疆最大的牛羊养殖基地。乌鲁木齐市、昌吉州、哈密地区、吐鲁番地区、塔城地区、喀什地区牛羊肉产量增长较快,对提升全区牛羊肉总产量贡献大。

(四)牧区仍处于牛羊肉生产的主体地位

长期以来,牧区都是我区牛羊肉生产、供给的主要区域,承担着牧区牛羊繁育、饲养及为农区育肥提供架子牛、架子羊的重任。尽管近年来农区牛羊育肥业逐渐发展壮大,农区牛羊肉生产比例有所提高,逐步形成了牧区、半农半牧区、农牧区相结合的多元养殖结构,但牧区的主体地位并未改变,全区牛羊肉产量的70%左右来自牧区。

(五)肉羊养殖仍以农牧户散养为主

近几年,在国家和自治区的大力扶持下,我区羊的规模化养殖比重逐渐加大,但以农牧户散养为主的局面并未改变。统计资料显示,全区肉羊养殖场(户)中,年出栏1-29只和30-99只肉羊的场(户)占比82.33%和14.51%,年出栏量占肉羊总出栏量的比重分别为36.61%和30.63%;出栏100-499只和500-999只肉羊的场(户)分别占比0.22%和0.03%,年出栏量占肉羊总出栏量的比重分别为6.01%和3.50%[1]。说明我区肉羊养殖还主要以户均十几只、二三十只规模的散养为主,规模化养殖占比仅为35%。

(六)羊的种群结构仍以肉皮毛兼用的本地种群为主,专用肉羊品种占比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