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体切割联合后巩膜加固术治疗高度近视眼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
玻璃体切割与内界膜剥离术联合治疗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的效果观察

玻璃体切割与内界膜剥离术联合治疗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的效果观察作者:臧冬晓来源:《中国实用医药》2018年第09期【摘要】目的分析与评价玻璃体切割术(PPV)与内界膜剥离术(ILMP)联合治疗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MHRD)的效果。
方法 82例(82眼)MHRD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 组,各41例(41眼)。
A组给予PPV与ILMP联合治疗, B组给予PPV单纯治疗。
观察比较两组治疗效果。
结果 A组视网膜复位成功35例,视网膜复位成功率为85.37%;B组视网膜复位成功26例,视网膜复位成功率为63.41%;两组视网膜复位成功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为MHRD患者行PPV与ILMP联合治疗,可显著提高患者的视网膜复位成功率,促进其视力恢复,且无明显并发症发生,临床可推广。
【关键词】玻璃体切割术;内界膜剥离术;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DOI:10.14163/ki.11-5547/r.2018.09.042黄斑裂孔在临床眼科中较为常见,其是高度近视的高发并发症。
高度近视会导致眼部后虹膜出现葡萄肿或促使眼轴变长等现象[1]。
所以,黄斑裂孔多会合并周围视网膜裂孔或是视网膜脱离等疾病。
MHRD的致病原因是玻璃体视网膜严重牵引,主要采用手术疗法保护患者视力。
临床中采用PPV治疗该病,可促进患者的视力改善,但总体疗效欠佳。
本文旨在分析PPV与ILMP联合治疗MHRD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1 一般资料选取本院2015年8月~2017年8月收治的82例(82眼)MHRD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41例(41眼)。
A组中男11例(11眼),女30例(30眼);年龄39~69岁,平均年龄(42.55±8.82)岁;左眼13眼,右眼28眼。
B组中男10例(10眼),女31例(31眼);年龄37~68岁,平均年龄(45.51±7.50)岁;左眼15眼,右眼26眼。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玻璃体切割联合不同术式治疗高度近视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的疗效及对视觉相关生存质量的影响比较

玻璃体切割联合不同术式治疗高度近视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的疗效及对视觉相关生存质量的影响比较马成;茅彦;孟泽兰;马英鹏;曹金芳;马雅玲【期刊名称】《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年(卷),期】2022(21)10【摘要】目的探讨玻璃体切割联合联合内界膜剥除术或内界膜覆盖术治疗高度近视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MHRD)的疗效及对视觉相关生存质量的影响。
方法回顾性收集2015年1月至2020年6月在宁夏银川市解放军第942医院诊治的76例MHRD患者,按手术方式不同分组,其中40例(40只眼)行玻璃体切割联合内界膜剥除术(剥除组),36例(36只眼)行玻璃体切割联合内界膜覆盖术(覆盖组)。
比较两组末次随访时黄斑裂孔闭合情况、最佳矫正视力(BCVA)和视觉相关生存质量表(CVRQOL-25)评分。
结果末次随访时,覆盖组黄斑裂孔完全闭合率为88.89%,显著高于剥除组(1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覆盖组视网膜再脱离发病率为5.56%,低于剥除组(15.0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末次随访时,两组患眼BCVA均和CVRQOL-25评分均显著提高,且覆盖组BCVA和CVRQOL-25评分为1.05±0.3、(75.68±8.97)分,均显著优于剥除组[21.24±0.39、(1.25±9.36)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均无严重并发症。
结论与内界膜剥除术相比,玻璃体切割联合内界膜覆盖术可提高黄斑裂孔完全闭合率,一定程度上减少视网膜再脱离发生,并可提高术后视力,改善视功能相关生存质量。
【总页数】4页(P1099-1102)【作者】马成;茅彦;孟泽兰;马英鹏;曹金芳;马雅玲【作者单位】宁夏银川市解放军第942医院眼科;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眼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相关文献】1.玻璃体切割联合重硅油眼内填充术治疗高度近视黄斑裂孔视网膜脱离的疗效评估2.玻璃体切割联合重硅油眼内填充术治疗高度近视黄斑裂孔视网膜脱离的疗效评估3.玻璃体切割联合内界膜剥除术治疗高度近视黄斑劈裂的疗效及与视觉相关生存质量的评估4.吲哚青绿染色联合25G微创玻璃体切割术治疗高度近视眼黄斑裂孔视网膜脱离的疗效观察5.玻璃体切割联合内界膜翻转覆盖及改良式后巩膜加固术治疗高度近视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的临床效果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玻璃体切割联合内界膜剥离何双术治疗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落的疗效

玻璃体切割联合内界膜剥离何双术治疗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落的疗效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 610072【摘要】目的研究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落患者采用玻璃体切割联合内结膜剥离术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择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78例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落患者,通过随机分组法分成对照组(39例)和治疗组(39例)。
对照组单纯采用玻璃体切割术进行治疗;治疗组采用玻璃体切割联合内结膜剥离术进行治疗。
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治疗总有效率、术后并发症情况、手术操作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
结果治疗组患者手术治疗总有效率达到92.3%,高于对照组的71.8%,有统计学意义(P<0.05);仅有1例术后并发症,少于对照组的6例,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操作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落患者采用玻璃体切割联合内结膜剥离术进行治疗,可以减少术后并发症,缩短手术操作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使治疗的总有效率水平提高。
【关键词】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落;玻璃体切割术;内结膜剥离术;有效率近视患者的数量近年来在我国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
高度近视者最为常见的一种并发症是黄斑裂孔,且程度较为严重,合并视网膜脱落等相关病变的可能性较大,最终会导致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落病变的形成[1、2]。
本次研究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落患者采用玻璃体切割联合内结膜剥离术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
汇报如下。
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2017年4月-2019年4月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78例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落患者,通过随机分组法分成对照组(39例)和治疗组(39例)。
对照组中男性23例,女性16例;左眼病变15例,右眼病变24例;黄斑裂孔病史1-9个月,平均3.2±0.5个月;视网膜脱离发生时间1-8天,平均2.7±0.8天;患者年龄19-47岁,平均27.4±3.1岁;治疗组中男性25例,女性14例;左眼病变17例,右眼病变22例;黄斑裂孔病史1-10个月,平均3.5±0.4个月;视网膜脱离发生时间1-8天,平均2.6±0.8天;患者年龄19-48岁,平均27.1±3.2岁。
后巩膜加固术治疗高度近视眼黄斑视网膜劈裂

像并测 量视 网膜平 均厚 度 ( 素上皮 层 至神 经纤 维 色 层 间距 离 ) 。视 力 提 高 >2行 者 为 视 力 明显 改 善 。 术后 13 6 1 、 、、2个月 随访 。 以末次 随访 时 的检查 结 果作 为疗效评价 指标 。
采用后巩膜加 固术治疗 高度
近视眼黄斑视网膜劈裂 2 8例( 8眼) 2 。结果 度较术前下降( 0 0 ) P< .5 。结论
中图 分 类 号 :7 8 1 1 7 . 1
术后 2 4例最佳矫正视力较术前明显提高 、 近视屈光度和眼轴长较术
前减少( P均 < .5 。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技术( C ) 00 ) O T 检查显示术后视 网膜 劈裂 腔消失 2 4眼、 缩小 4眼 , 网膜厚 视 后巩膜加固术治疗高度近视眼黄斑视 网膜劈裂疗效 良好。
膜缘剪 除角膜 组 织 , 除眼 内容 及色 素 。将 巩膜 浸 去 入 7 %酒 精 中脱水 2 , 5 4h 然后放 人 9 % 乙醇 中密封 5 保存 于 6~ 8℃ 。用 前 2 4 h取 出 , 入含 有 庆大 霉 放
直肌止点稍后的鼻侧巩膜上 , 二者的夹角仍为 4 。 5,
片夹在 巩膜条带 与 后巩 膜葡 萄 肿 之间 。调 整 、 平 展
巩膜条 带 , 向鼻 下端拉 紧 , 条带所 经处 巩膜 出现 并 使 轻度压 痕 。检查 黄斑 区垫 压 之巩 膜 片是 否合 适 , 当 确定其位 置正 确后 , 80线 将条 带 鼻 下 端缝 于下 用 -
12 巩膜植 片 的制备 取巩 膜健 康 的 同种异 体 眼 . 球 ( 鲜眼球 或 冷冻眼球 , 存时 间不应 超过 2 新 保 周 ) 剪除残 留的视 神 经及 眼球外 的筋 膜 组织 , , 沿角
玻璃体切割联合内界膜剥除治疗高度近视黄斑裂孔视网膜脱离疗效

后 最佳矫a T - 视力 、 术 后 半 年 黄 斑 区正 常率 均 优 于对 照 组 , 差异均有统计 学意义( P < 0 . 0 5 ) : 两 组 患者 术后 并发 症 发 生率 比 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 P > 0 . 0 5 ) 结 论
1 7 0 0 ・
现代 医 药 卫 生2 0 1 7年 6月 第3 3卷 第 1 1期 J No d Ne d He a l t h , J u n e 2 0 1 7 , V o 1 . 3 3 , N o . 1 1
好, 胎 儿 的情 况 也 比较 好 , 也 肯定 了胎盘 边 缘 切 口手 术 的治疗 效果 。 综 上 所述 。 相对 于 子宫 下 段 切 口行 剖 宫 产 而言 , 中 央 型 前置 胎 盘产 妇 选 择胎 盘 边缘 切 口行 剖宫 产 的手术
f 1 2 1江碧薇 , 王筑 , 黄 臣. 卡前列 素氨丁三醇联合改 良式补丁缝合术在前
置 胎 盘产 后 出血 中 的应 用 叨 . 中 国基 层 医药 , 2 0 1 3 , 2 0 ( 4 ) : 5 3 3 — 5 3 5 .
( 收稿 日期 : 2 0 1 6 . 1 2 . 1 9 )
幼 临床 医学 杂 志 : 电子 版 , 2 0 1 4 , 1 0 ( 3 ) : 8 2 — 8 5 .
f 4 ] 胡路琴 , 刘正平 , 刘雁. 凶 险型 前 置胎 盘 剖 宫 产 术 中采 用 胎 盘 边 缘 切
口的 2 6例 临 床 分 析 Ⅲ. 现代妇产科进展 , 2 0 1 3 , 2 2 ( 8 ) : 6 8 5 — 6 8 6 . 『 5 1 刘 红霞. 产前 检查在孕产妇 围产期保 健工作 中的应用分 析Ⅲ. 北 方
玻璃体切割联合内界膜翻转覆盖术治疗高度近视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

玻璃体切割联合内界膜翻转覆盖术治疗高度近视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邢怡桥;周晶;李拓【摘要】目的:观察玻璃体切割(pars plana vitrectomy,PPV)联合内界膜(internal limiting membrane,ILM)覆盖术治疗高度近视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macular hole retinal detachment,MHRD)的疗效.方法:回顾性病例研究.收集2013-07/2017-11在我院就诊,屈光度数≥-6.00D,眼轴长度≥26mm,经眼底检查确诊为高度近视MHRD的患者27例27眼,其中男9例9眼,女18例18眼,年龄41~70(平均53.69±7.23)岁,最佳矫正视力(best-corrected visual acuity,BCVA)为1.41±0.28(LogMAR).所有患者均行经睫状体平坦部23 G玻璃体切割术,伴有晶状体混浊影响手术者同时行晶状体咬切术.术中彻底切除玻璃体后皮质,亮蓝G染色黄斑区ILM,环形剥除黄斑中心凹周围血管弓内ILM,残留黄斑裂孔(MH)边缘少量ILM,将其反转覆盖于MH上,并行C3 F8或硅油填充.平均随访时间6mo以上.观察所有患者末次随访时BCVA、MH闭合、视网膜复位和眼部并发症情况.结果:患者术后BCVA提高21眼(78%),视力不变4眼(15%),视力下降2眼(7%).平均BCVA 为0.84±0.40(LogMAR),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32,P<0.05).术后MH 闭合24眼(89%),视网膜解剖复位25眼(93%),所有患者无严重眼部和全身并发症.结论:PPV联合ILM覆盖术治疗高度近视MHRD安全有效,可改善视力,裂孔闭合率、视网膜复位率高.【期刊名称】《国际眼科杂志》【年(卷),期】2018(018)010【总页数】3页(P1912-1914)【关键词】近视;视网膜穿孔;视网膜脱离;玻璃体视网膜手术【作者】邢怡桥;周晶;李拓【作者单位】430060 中国湖北省武汉市,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眼科;430060 中国湖北省武汉市,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眼科;445000 中国湖北省恩施市,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中心医院眼科;445000 中国湖北省恩施市,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中心医院眼科【正文语种】中文0引言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macular hole retinal detachment,MHRD)是高度近视患者的常见并发症,如治疗不及时,往往导致不可逆性视网膜损伤,严重影响视力[1]。
后巩膜加固术在高度近视性黄斑病变手术中的应用

后巩膜加固术在高度近视性黄斑病变手术中的应用施靖容;樊莹;赵婷婷【摘要】The rate of blinding caused by high myopic maculopathy is high, vitrectomy is the most common treatment. However, the effectiveness of vitrectomy for high myopic patients who have serious posterior scleral staphyloma is not ideal. Recent years, posterior scleral reinforcement is used as a supplementary method with vitrectomy in clinical, treating for high myopic maculopathy. lt achieves a positive curative effect especially in macular foveoschisis and macular hole cases. ln this article, we introduced a review of history, current situation, material and surgery operand of scleral reinforcement. lt also makes a further discussion of its prospects used in retina surgery.%近视性黄斑病变致盲率高,常用治疗手段为玻璃体切割术,然而单纯玻璃体切割术对于已出现严重后巩膜葡萄肿的超高度近视患者疗效欠佳。
近年来临床应用玻璃体切割术联合后巩膜加固术治疗高度近视继发眼底病变,特别在黄斑劈裂及黄斑裂孔病例中,疗效肯定,前景可期。
后巩膜加固术治疗高度近视黄斑劈裂的临床疗效观察

后巩膜加固术治疗高度近视黄斑劈裂的临床疗效观察史冰洁;易允娣;刘贺婷;陶黎明【摘要】目的评价后巩膜加固术治疗高度近视黄斑劈裂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病例研究.对21例(26只眼)高度近视黄斑劈裂(其中4只眼有视网膜局限性浅脱离)的患者行后巩膜加固术,术后随访24个月.观察术前与术后最佳矫正视力(BCVA)(Log MAR)、屈光度、眼轴、OCT的变化.屈光度、眼轴的比较采用配对t 检验,BCVA(Log MAR)、黄斑劈裂腔的大小采用符号秩和检验.结果术后OCT显示26只眼中视网膜劈裂腔消失或者减小23只眼(88.46%),1只眼劈裂增大,1只眼发展为黄斑孔源性视网膜脱离,1只眼变化不明显.术后3、6、12、18、24个月BCVA均较术前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患者眼轴长度平均为(30.98±2.71)mm,术后3、6、12、18、24个月依次为(29.63±2.78)mm、(30.09±2.72) mm、(30.51±2.63) mm、(30.68±2.57)mm、(30.86±2.46) mm.术后眼轴持续增长,术后24个月眼轴虽较术前稍短,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内屈光度较术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8个月和术后24个月屈光度与术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后巩膜加固术治疗高度近视黄斑劈裂有一定效果,不仅可以有助于黄斑劈裂腔的减少,还可以稳定眼轴,改善中心视力.【期刊名称】《临床眼科杂志》【年(卷),期】2018(026)006【总页数】4页(P500-503)【关键词】后巩膜加固术;高度近视;黄斑劈裂;相干光断层扫描【作者】史冰洁;易允娣;刘贺婷;陶黎明【作者单位】230601合肥,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眼科;230601合肥,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眼科;230601合肥,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眼科;230601合肥,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眼科【正文语种】中文高度近视眼眼底病变的发生和发展与患者的病程进展有关,而高度近视眼的病程进展和后巩膜代谢异常、变性引起的扩张有关[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玻璃体切割联合后巩膜加固术治疗高度近视眼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林会儒;肖静;刘英杰【摘要】• AlM: To evaluate the efficacy of the method of vitrectomy combined with posterior sclera reinforcement for retinal detachment due to macular hole in high myopia. <br> •METHODS:From January 2012 to December 2013, in 45 eyes of 45 high myopic patients with retinal detachment due to macular hole, 28 eyes were in group A of vitrectomy with posterior sclera reinforcement and 17 eyes were in group B of vitrectomy. Preoperative examinations included visual acuity, intraocular pressure, indirect ophthalmoscopy and OCT were performed. ln follow - up 6 to 12mo, postoperative examinations of visual acuity, OCT were performed and effects of retinal reattachment and macular hole closure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 s. <br> •RESULTS: ( 1 ) Postoperative examinations: visual acuity was 1. 19±0. 39 in group A and 1. 51±0. 34 in group B.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 05). (2) The retinal reattachment rate was 100% in group A and 88. 24% in group B. There was no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between them(P>0. 05). (3) The macular hole closure rate was 82% in group A and 53% in group B.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 05). <br> • CONCLUSlON: The treatment of vitrectomy with posterior sclera reinforcement is safe and feasible, which could improve visual acuity and increase the rate of macular hole closure in treating retinal detachmentdue to macular hole in high myopia.%目的:探讨玻璃体切割联合后巩膜加固治疗高度近视眼黄斑裂孔伴视网膜脱离的方法与疗效。
<br> 方法:于2012-01/2013-12间收集高度近视性黄斑裂孔伴视网膜脱离患者45例45眼,分为玻璃体切割内界膜撕除联合后巩膜加固组( A组)28眼和玻璃体切割内界膜撕除组( B 组)17眼。
术前分别行视力、眼压、间接检眼镜、OCT检查,术后随访6~12mo,行视力、OCT检查,分别对视力、视网膜复位情况、黄斑裂孔闭合情况进行统计比较。
<br> 结果:(1)视力检查:术后视力:A 组1.19±0.39, B 组1.51±0.34,二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2)术后视网膜复位率:A组100%,B组88.24%,两者比较无统计学差异;(3)术后黄斑裂孔闭合率:A 组82%,B 组53%,两者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
<br> 结论:玻璃体切割术联合后巩膜加固术治疗高度近视眼黄斑裂孔伴视网膜脱离的手术方法安全可行,可更好的改善视力,提高黄斑裂孔的闭合率。
【期刊名称】《国际眼科杂志》【年(卷),期】2015(000)005【总页数】4页(P785-788)【关键词】玻璃体切割;后巩膜加固;高度近视;黄斑裂孔;视网膜脱离【作者】林会儒;肖静;刘英杰【作者单位】276000 中国山东省临沂市,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眼科教研室;276000 中国山东省临沂市,山东医专附属眼科医院眼科;276000 中国山东省临沂市,山东医专附属眼科医院眼科【正文语种】中文目的:探讨玻璃体切割联合后巩膜加固治疗高度近视眼黄斑裂孔伴视网膜脱离的方法与疗效。
方法:于2012-01/2013-12间收集高度近视性黄斑裂孔伴视网膜脱离患者45例45眼,分为玻璃体切割内界膜撕除联合后巩膜加固组(A组)28眼和玻璃体切割内界膜撕除组(B组)17眼。
术前分别行视力、眼压、间接检眼镜、OCT检查,术后随访6~12mo,行视力、OCT检查,分别对视力、视网膜复位情况、黄斑裂孔闭合情况进行统计比较。
结果:(1)视力检查:术后视力:A组1.19±0.39,B组1.51±0.34,二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2)术后视网膜复位率:A组100%,B组88.24%,两者比较无统计学差异;(3)术后黄斑裂孔闭合率:A组 82%,B组53%,两者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玻璃体切割术联合后巩膜加固术治疗高度近视眼黄斑裂孔伴视网膜脱离的手术方法安全可行,可更好的改善视力,提高黄斑裂孔的闭合率。
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多发生于高度近视患者,有研究表明97.6%的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发生于屈光度>-8.25D的高度近视患者[1]。
高度近视眼黄斑裂孔伴视网膜脱离病情复杂,治疗棘手,预后较差。
单行玻璃体切割术治疗,视网膜脱离的复位率可达90% ~100%[2],但黄斑裂孔的闭合率只有11.8%[3]。
后巩膜加固术在国内外已广泛开展,被认为是有效阻止高度近视发展的方法。
本研究采用玻璃体切割内界膜剥除联合后巩膜加固术治疗高度近视眼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观察其临床效果。
为此,我们前瞻性研究分析2012-01/2013-11我院收治的高度近视眼黄斑裂孔伴视网膜脱离45例患者资料,现报告如下。
1.1 对象本研究收集2012-01/2013-12就诊于山东省鲁南眼科医院的高度近视性黄斑裂孔伴视网膜脱离患者45例45眼,其中男21例,女24例,年龄26~79(平均19.80±13.05)岁,眼轴25.14~35.35(平均27.96±2.26)mm,屈光度-7.75~-21.25(平均-13.37±3.63)D,均伴有后巩膜葡萄肿。
按手术方法分为玻璃体切割联合后巩膜加固组(A组)28眼和玻璃体切割组(B组)17眼(表1)。
资料入选标准:(1)眼底检查及OCT检查确诊为黄斑裂孔伴视网膜脱离(图1);(2)屈光度≥-6.00D;资料排除标准:(1)曾经行视网膜复位手术或玻璃体手术;(2)有眼外伤、青光眼、葡萄膜炎病史及无法矫正的角膜屈光障碍;(3)手术的全身禁忌证及玻璃体手术的眼部禁忌证。
1.2 方法A组患者行后巩膜加固联合玻璃体切割术,术中均先行后巩膜加固术,再行玻璃体切割内界膜撕除术联合硅油填充,B组只行玻璃体切割内界膜撕除术联合硅油填充。
两组患者中合并白内障者,均联合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术。
手术由同一经验丰富的医师完成。
两组患者术后均坚持面向下体位至少3wk。
1.2.1 后巩膜加固术1.2.1.1巩膜植片来源同种异体巩膜来源于角膜移植后处理保存的巩膜,大部分来源于我院角膜病科,部分来源于山东省医学科学院眼科医院,所有巩膜均浸泡于无水乙醇保存。
本研究所有行后巩膜加固术患者均知晓巩膜来源,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1.2巩膜植片制备将同种异体巩膜壳螺旋状剪成长50~60mm、宽8~10mm 大小植片,浸泡于75%乙醇中24h,再转入95%乙醇中保存。
术前取出植片,生理盐水漂洗,再浸泡于庆大霉素生理盐水中复水30min备用。
1.2.1.3 后巩膜加固术以颞下为中心沿角膜缘切开球结膜200°,两端放射状切开5~6mm,向后分离,做下直肌及外直肌牵引线,向鼻上方牵拉眼球,勾取并分离下斜肌,将同种异体巩膜条带从下斜肌腹下穿过。
在深部拉钩协助下,充分分离暴露下斜肌止端,可直视黄斑区对应的后部巩膜及后巩膜葡萄肿区域,注意保护涡静脉、睫状后动脉和视神经。
放开条带,条带下半部从眼球后极部绕过,使条带中间位于下斜肌止端与视神经之间,两端分别从下直肌、外直肌下穿过,调整条带位置,条带呈“U”形展开平贴眼球壁,兜裹眼球后极部和葡萄肿区,松紧适宜,两端分别缝合(8-0可吸收线),固定于外直肌止点上方后、下直肌止点鼻侧后巩膜表面,缝合结膜切口。
术前可根据患者眼轴、后巩膜葡萄和黄斑病变情况,设计术中使用条带的长度和宽度。
1.2.2 玻璃体切割术两组患者玻璃体手术均使用Alcon Constellation 23G玻璃体切割系统行经睫状体扁平部标准三通道闭合式玻璃体切割术,术中尽量切净玻璃体及其后皮质,亮蓝染色后环形剥除黄斑区视网膜内界膜,气/液交换后,填充Arciolane5500硅油。
术后3~6mo取出硅油。
1.2.3 检查项目手术前后最佳矫正视力、眼压、间接检眼镜、OCT。
术后随访6~12mo。
视力检查采用小数视力表,统计时转换为对数视力。
OCT对黄斑裂孔的愈合评价分为:(1)完全闭合(裸露的色素上皮完全被神经上皮覆盖,黄斑中心有神经上皮组织,但可以部分被瘢痕取代),见图2;(2)部分闭合(裂孔边缘神经上皮贴附于色素上皮表面,视网膜基本平伏,黄斑中心完全由瘢痕组织代替),见图3,4;(3)未闭合(黄斑裂孔边缘翘起或脱离)[3]。
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视力比较应用t检验,黄斑裂孔闭合情况、视网膜复位情况比较应用卡方检验,以P<0.05时为有统计学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