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17课《触摸春天》

合集下载

小学四年级语文《触摸春天》教案

小学四年级语文《触摸春天》教案

小学四年级语文《触摸春天》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盲女孩对春天的热爱和对生命的热爱。

2.过程与方法: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感知课文语言的美,提高朗读感悟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命的美好情感。

二、教学重点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体会盲女孩对春天的热爱和对生命的热爱。

三、教学难点1.理解盲女孩内心的感受,感受她对春天的独特体验。

2.学习作者细腻的描写,提高写作水平。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同学们,春天来了,你们知道春天是什么样的吗?2.是啊,春天是美丽的,是充满生机的。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描写春天的课文——《触摸春天》。

(二)朗读课文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请同学们再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什么?(三)学习课文第1自然段1.请同学们齐读第1自然段,思考:这一段主要写了什么?2.指导学生理解“supreme、生意盎然”等词语的意思。

3.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春天的景象。

(四)学习课文第2自然段1.请同学们默读第2自然段,思考:盲女孩对春天有什么样的感受?2.指导学生理解“触摸、柔软、温暖”等词语的意思。

3.请同学们想象一下,盲女孩是如何触摸春天的?(五)课堂小结1.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知道了课文主要写了什么,也感受到了盲女孩对春天的热爱。

2.请同学们回家后,向家人分享你对春天的认识和感受。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触摸春天》的第一部分,谁能告诉我,课文主要写了什么?2.那么,盲女孩是如何感受春天的呢?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课文。

(二)学习课文第3自然段1.请同学们齐读第3自然段,思考:这一段主要写了什么?2.指导学生理解“飘逸、欢快”等词语的意思。

3.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盲女孩在春天的快乐时光。

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下册17、触摸春天

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下册17、触摸春天
小学语文四年级教学
17、触摸春天
梧州市藤县埌南小学:吴秀群
学生质疑:
读了课文的题目,你们 有什么疑问?
按要求,初读课文
1、标出自然段。 2、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是谁触摸到了春天?
浓郁 流连 小径 穿梭 流畅 引导 悄然 灵性 扑腾 经历 瞬间 扑闪 弧线 飞翔 概念 权利 缤纷 花繁叶茂 磕磕绊绊 多姿多彩 清香袅袅
再读课文,了 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是什么?概括Fra bibliotek文主要内容的方法:
题目扩展法
段意合并法 问题回答法
要素归纳法
摘录句段法
课文的主要内容: 春天来了,盲童安静在 花丛中捉蝴蝶、放蝴蝶的事 情,表现了盲童对生活的热 爱。
课后作业:
写本课生字,在课文中画 出你喜欢的句子并写上自己的 体会。
浓郁 流连 小径 穿梭 流畅 引导 悄然 灵性 扑腾 经历 瞬间 扑闪 弧线 飞翔 概念 权利 缤纷 花繁叶茂 磕磕绊绊 多姿多彩 清香袅袅
理解词语
流连 小径 灵性 张望 一瞬间
流畅 缤纷 磕磕绊绊
理解词语的方法: 1、拆词理解 2、换词理解 3、联系上下文理解 4、查字典理解 5、动作演示
流连:舍不得离去。 你最帮! 小径:小路。 流畅:动作协调。 灵性:本文指安静那灵敏的感觉 和悟性。 张望:向四周或远处看。 缤纷:丰富多彩。 一瞬间:转眼之间,形容极短的 时间。 磕磕绊绊:形容路不好或腿脚有 毛病而行走不方便。

《触摸春天》教案

《触摸春天》教案

《触摸春天》教案《触摸春天》教案合集五篇《触摸春天》教案篇1【教材分析】《触摸春天》是人教版实验教材四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

这篇简短的抒情散文真切描写了一个盲童在花丛中用手、用心灵来感受美好春天的故事,表达了盲童热爱生活,珍爱生命的强烈追求。

【教学目标】1、认识七个生字,会写九个生字;正确读写“浓郁、流连、多姿多彩”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摘录,积累好词佳句。

3、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揣摩其中蕴含的道理。

4、体会盲童对生活的热爱,感受作者对生命的关爱,懂得热爱生活,珍惜生命。

【教学重点】深入体会一些关键语句的含义。

【教学难点】感悟作者揭示的深刻道理。

【设计思路】教学本课时,先指导学生从整体把握课文的内容。

整体把握课文既是阅读理解的中国,又是阅读理解的归宿。

初读课文时,要引导学生弄清楚文章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说一说文中的小女孩安静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鼓励学生把自己最先的感知表达出来。

细读课文之后,再回到整体,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再次讨论:安静是一个怎样的女孩。

引导学生把自己最深的感受表述出来。

【教学准备】1、提前阅读整组课文,初步感知本组课文内容,自学生字。

2、师生共同搜集热爱生命的感人故事、图片及影像资料。

【课时安排】二个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1、师:同学们,你们已经度过了多少个春天,谁能描述一下你心目中的春天?同学们谈得真好,春天真是多姿多彩,那么,有谁知道双目失明、失去视觉的盲人心目中的春天又是什么样的呢?2、对,没有视力繁荣盲人虽然不能用眼睛去观察春天,但他们心目中的春天同样也是多姿多彩、生机勃勃的,因为他们是在用心灵触摸春天。

(板书课题)3、读了课题,你想到些什么?引导学生抓住“触摸”一词,谈谈自己的感受。

二、自主读文,认写生字1、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碰到生字及不理解的词语作上记号并多读几遍。

2、指名分读课文,读后师生共同评价。

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十七课触摸春天课文

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十七课触摸春天课文

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十七课触摸春天课文
党妈妈要带领智慧和孤独去触摸春天,她带领他们穿过一条条田园小径,来到了春天
的王国。

一大早,党妈妈带领智慧和孤独来到了一片嫩绿的田野。

田野上开满了各种各样的花朵,五彩缤纷,香气扑鼻。

智慧和孤独不禁兴奋地探头看着花儿,仿佛在和它们对话。

党妈妈带着智慧和孤独来到了一片花海。

花海里有一片湖水,湖水清澈见底,鱼儿在
水中欢快地游来游去。

智慧和孤独都感到了春天的活力和美丽。

智慧和孤独沿着湖边散步,不知不觉中走进了一片草地。

这里的草地绿得发亮,春风
吹过,草地像波浪一样起伏。

不远处,有孩子们在放风筝,他们笑得很开心。

智慧和
孤独无比羡慕他们,他们也想放风筝,和这片草地一起起舞。

智慧和孤独继续往前走,前方是一片樱花林。

樱花盛开的时候,像一片粉红的云彩,
仿佛置身于仙境。

智慧和孤独被樱花的美景所震撼,他们感受到了春天的温暖和柔美。

党妈妈带着智慧和孤独来到了一座山上。

山上有一片桃花林,桃花盛开时,像一片红
色的海洋。

智慧和孤独感受到了桃花的热情和奔放,他们也想成为一朵桃花,给春天
带来更多的色彩和生机。

通过触摸春天,智慧和孤独对春天有了更深的理解。

春天给我们带来了生机与活力,
春天让世界充满了美丽与欢乐。

智慧和孤独深深被春天的魅力所吸引,他们决心要用
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创造更美好的春天。

四年级语文《触摸春天》教案

四年级语文《触摸春天》教案

一、教材分析《触摸春天》是四年级语文(上)的课文之一,是一篇感人的散文。

本篇散文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色和生活点滴,引导孩子们感受春天的美好和生命的力量,激发孩子们对春天的向往和热爱之情。

二、教学目标1.了解散文的特点,培养学生阅读散文的兴趣。

2.通过阅读散文,使学生感受春天的美好和生命的力量,培养对春天的热爱。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描写能力,通过在校园的观察及感悟,进行创作。

三、教学重点1.理解散文《触摸春天》的内容,体会散文的优美描写。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发现身边春天的美好。

四、教学难点1.培养学生的描写能力,通过观察细节描写春天的景色。

2.引导学生体会春天的美好与生命的力量。

五、教学方法通过讲解、示范、练习、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六、教学过程一、导入(15分钟)教师与学生进行互动,展示一幅春天的图片。

教师:同学们,这是一幅春天的图片,你们看它给你们什么感觉?学生:美丽、温暖、生机勃勃。

二、阅读教材(20分钟)(1)请学生大声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

(2)解读课文。

1.朗读整篇散文,让学生感受散文的韵律和意境。

2.分段导读,让学生理解每段内容。

3.引导学生找出散文的主要内容和特点,如描写春天的景色、生活中春天的点滴等。

(3)教师提问1.散文的内容主要包括哪些方面?三、感受春天(15分钟)学生们就自己所见所闻,用自己最熟悉的语言,描述自己所观察到的春天景色。

四、继续阅读教材(10分钟)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将自己观察到的春天景色,写成语句。

五、描写春天景色(25分钟)(1)教师给学生展示几个描写春天景色的句子。

(2)指导学生观察身边的春天景色,尽量描写出春天的美好。

(3)组织学生互相交流,分享自己的描写。

六、回归课文(15分钟)(1)学生进行课文朗读,将自己的描写与课文中的描写相对比。

(2)请几名学生再次朗读散文,表演出散文中的描写。

七、课堂总结(10分钟)复述散文的内容,让学生复述散文的特点和描写。

人教版小学语文《触摸春天》课文原文及赏析

人教版小学语文《触摸春天》课文原文及赏析

人教版小学语文课《触摸春天》课文原文及赏析《触摸春天》课文原文:
春天来了,小区里的草坪上,桃花、梨花竞相开放,蝴蝶在花间飞舞。

盲女孩安静每天都会来这儿,她用手去触摸那些花朵,感受它们的形状和温度。

一天,安静在草坪上走着,突然,她的手停在了一朵菊花上。

原来,一只蝴蝶刚好落在了她的手上。

安静没有惊动它,只是静静地感受着这个小生命的跳动。

她仿佛能看见这只蝴蝶,看见它翅膀上的花纹,看见它在阳光下闪闪发光的样子。

过了一会儿,蝴蝶飞走了。

安静微笑着,她知道,她已经触摸到了春天。

赏析:
《触摸春天》这篇课文以盲女孩安静为主人公,通过描绘她在春天里触摸花朵、感受蝴蝶的故事,展现了她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大自然的敏感感知。

首先,课文的语言简洁而富有诗意,生动地描绘了春天的景象和盲女孩安静的独特体验。

如“桃花、梨花竞相开放,蝴蝶在花间飞舞”,这些词语既描绘了春天的美丽景色,也营造出一种生机勃勃的氛围。

其次,课文通过盲女孩安静的视角,引导读者重新审视和感知世界。

尽管安静看不见,但她通过触摸和感知,能够深入体验到花朵的形态和蝴蝶的生命力,这种独特的感知方式让读者深感震撼。

最后,课文的主题深远,寓意丰富。

盲女孩安静虽然失去了视觉,但她却通过触摸和感知,找到了与世界连接的方式,感受到了生命的美好和春天的气息。

这不仅展示了人类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大自然的敬畏,也鼓励我们要用心去感受生活,珍惜每一个瞬间。

总的来说,《触摸春天》是一篇富有情感和哲理的课文,它以生动的故事和深刻的主题,启发我们对生活和世界的深入思考。

《触摸春天》教案(最新5篇)

《触摸春天》教案(最新5篇)

《触摸春天》教案(最新5篇)《触摸春天》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2.过程与方法运用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式,利用电视媒体、网络媒体等资源使课程由封闭走向开放,突破教学重难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盲童对生活的热爱,感受作者对生命的关爱,懂得热爱生活,珍惜生命。

教学重点:深入体会课文中关键语句的含义,揣摩其中蕴含的道理。

教学难点:体会安静对生命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渴望;感受作者对生命的关爱,懂得热爱生活、珍惜生命。

教学准备:1.提前阅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自学生字。

2.师生共同搜集热爱生命的感人故事、图片及影像资料。

3.多媒体教学课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叩解课题1.春天已经来到我们的身边,你留心观察了吗?说一说你的发现吧。

(学生畅谈发现) 同学们都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啊。

2.请同学们细细欣赏一组美丽的春景(展示;配轻音乐—“清晨”) 同学们,春天是多么美好啊!我们又是多么幸运,能够看到这万紫千红的春天。

可是在我们身边也有一些特殊的人,他们看不见这湛蓝的天,这清澈的水,更看不见那些芬芳的花。

他们眼前永远是无边无际的黑暗,那么他们的内心世界是否也是无边无际的黑暗呢?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一位盲女孩的心灵。

她有一个美丽的名字— 安静,让我们看看她是怎样用独特的方式感受这绚丽多彩的春天。

——(板书:触摸春天)【美丽的春天的画面及轻柔的音乐背景,配上老师诗意的独白,创设诗意的课堂情境,师生共同融情入境。

这一环节多媒体的使用对实现情感目标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3.(齐读课题)轻轻的触摸,轻轻地读,再读一次。

二、感知课文,引入情境1.现在就让我们打开书,小声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课文,思考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2.(出示词语,指导学生读正确)3.这篇课文讲述了一个怎样动人的故事呢?(指名回答)三、品析语言,透析“奇迹”(一)细读课文,感受奇迹安静,这个盲女孩,却拢住了在月季花上扑腾的一只花蝴蝶,真是一个(板书奇迹)。

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五组第17课《触摸春天》同步训练

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五组第17课《触摸春天》同步训练

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五组第17课《触摸春天》同步训练一、基础题 (共21题;共217分)1.(12分)看拼音,写汉字。

liú chàng xiǎo jìng shùn jiānliú lián bīn fēn kē bàn2.(12分)比一比,组词。

经径;孤弧;伴拌;3.(12分)多音字组词。

悄qiǎo qiāo;奇jīqí;划huáhuà4.(8分)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小径—扑闪—竟然—流畅—5.(12分)给画线的字注音。

权利弧形磕绊飞翔流畅小径6.(6分)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入横线上。

扑闪闪动闪烁①她的眼中着晶莹的泪花。

②蝴蝶着翅膀飞走了。

③晴朗的夜空中,群星。

7.(6分)根据解释写出相应的词语。

①香气缭绕不觉。

②转眼之间。

③留恋不止,舍不得离去。

8.(12分)试着仿写词语:清香袅袅(ABCC)、、津津有味(AABC)、、9.(8分)写反义词。

流畅—瞬间—合拢—浓郁—10.(16分)选出正确读音,并选择恰当的解释,将序号填在横线上。

传:A、传布B、传授C、传导D、解释经文的传记E、传记①读了伟大的传(chuán zhuàn)记,我受益匪浅。

、②木雕艺术经历代传(chuán zhuàn)承,至今已有千年的历史。

、载:A、记载B、年C、又,且D、装载E、充满③中国申奥代表团体从莫斯科载(zǎi zài)誉归来。

、④《青年文摘》上刊载(zǎi zài)的《世界杯,我们来了》这篇文章很有可读性。

、11.(8分)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骨如柴梦以求狼吞虎神采12.(5分)照样子,写句子。

例:谁都有生活的权利,谁都可以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缤纷世界。

谁都……谁都……13.(16分)加偏旁,变新字。

宾——、又——、半——、瓜——、14.(10分)查字典。

①“翔”字共画,第二笔画的名称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触摸春天》
教材简析:
这篇课文真切的描写了一个叫安静的盲童在春天充满花香的早晨竟然捉住了一只蝴蝶,并将蝴蝶放飞的故事,表达了盲童热爱生活,珍爱生命的强烈追求。

本课所在的第五组课文都是围绕“生命”这一专题展开的,所选的4篇课文从不同角度反映了对生命的思考,抒写了对人生的感悟。

编排这组教材的目的,一是引导学生通过读书感受生命的美好,激发对生命的思考,从而更加珍爱生命。

二是学习体会课文中含义深刻词句的意思,发现并总结体会句子含义的方法。

教学目标:
1、学会生字新词,并能正确、美观、规范地书写。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摘录、积累好词句。

3、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揣摩其中蕴含的道理。

4、体会盲童对生活的热爱,感受作者对生命的关注,懂得热爱生活,珍爱生命。

教学重难点:
怎样引导学生从盲童的角度,体会小女孩安静对生命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渴望,是本课教学的难点,因为学生缺少体验。

教学重点是让学生体会课文中的优美语句所表达的情感。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生字新词,并能正确、美观、规范地书写;理解词语的意思,如“花繁叶茂、流连、穿梭、流畅、磕磕绊绊、弧线、曲线、清香袅袅”。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欣赏春色美景图,让学生描述自己心目中的春天,由此引入新课,揭示课题,并引导学生对课题质疑。

二、初读课文。

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读课文,要求读准生字词语,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不理解的地方作上记号;想想安静是怎样触摸春天的。

2、了解自读情况:
指名学生读课文,随机出示词语,引导学生结合语境、联系上下文初步理解;对学生在朗读中出现的读有困难的句子,将作及时指导,引导学生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三、再读课文。

引导学生进一步读课文,知道课文主要讲了什么事,并谈谈对安静的初步印象;初步了解安静是怎么触摸春天的,用什么触摸。

引导学生选择课文中自己感兴趣的段落再读,方式可多样,使学生进一步熟悉课文,能正确、流利地朗读。

四、学生提出不理解的地方,从而使第二课时能作及时而相应的调整。

五、指导识记、书写生字。

重点提醒学生注意“磕”(上下结构)、“瞬”“翔”(左右的比例)
学生用钢笔在书上描红。

一、授课导入:
读课题。

课文中讲的是谁触摸春天?(安静)她是一个——(盲童)
当美丽的春天到来,我们在用明亮的双眼欣赏桃红柳绿的时候,双目失明的安静又用什么来感受春光呢?
(鼻、手、心……)
过渡:海伦·凯勒曾说:“世上除了用眼睛看世界,还有一种内在视觉,那可能是更真实的,那就是用心去看这个世界。


可爱的小姑娘安静虽然无法用眼睛看见多姿多彩的春天,却能够用心灵触摸到。

让我们随着课文的作者一起来走近安静,看看她是怎样触摸春天、感受春光的。

二、研读课文:
1、出示第1、2自然段,学生齐读。

(1)指名再读第2自然段。

春天来了,同学们,你们能想象到小区的绿地上是什么情形吗?
(学生有可能一下子就很会具体描述,那就根据学生的交流,点出“这可真称得上花繁叶茂啊!”学生也可能很简单地说“花繁叶茂”,就接口:“是呀,你看小区里各种花都开了,散发着浓郁的花香。

”)
(2)引读“浓郁的花香吸引着安静。

这个小女孩整天在花香中流连。


从中你体会到什么?
请同学们想象一下,整天在花香中流连的安静可能会做些什么呢?
是呀,她就是这样整天在花香中流连。

从这里你可以看出些什么?
小结:是呀,双目失明的安静是那么开朗、乐观、活泼、快乐,充满了对大自然的热爱。

(3)感情朗读第2自然段。

2、一天早晨,“我”在绿地里面的小径上做操,看到了什么情形呢?学生自由读第3—5自然段。

交流:
(1)我首先看到了什么?
随着学生的交流,出示第3自然段的一、二两句,并指名读。

可这是一个双目失明的女孩啊,她怎么能走得这么流畅,没有一点儿磕磕绊绊呢?引导学生联系第2自然段说说,并读“这个女孩,整天在花香中流连。


感情朗读第3自然段的一、二两句。

(2)接着我又看到什么了呢?
a、出示3、4自然段。

指名读“安静在一株月季花前……女孩神奇的灵性抓住了。


b、安静是怎么抓住这只蝴蝶的?
(学生默读课文,用笔划划有关句子,如关键句“在花香的引导下,极其准确地伸向月季花。

”和“手指悄然合拢,拢住了蝴蝶。

”)
c、引读“安静的手指悄然合拢,竟然……,睁着眼睛的……女孩神奇的灵性抓住了。

”这真是一个——(奇迹)
d、你觉得这是一个怎样的女孩呀?(学生说理由并读有关句子。

)
小结:是的,这就是安静“神奇的灵性”,我们正常人都抓不住蝴蝶,可安静,她凭着聪明,凭着对大自然的热爱,凭着对这块绿地的熟悉,让自己的心里有了一双明亮的眼睛,睁着眼睛的蝴蝶就这样被盲女孩安静那神奇的灵性抓住了,这可真是一个奇迹啊!
感情朗读“安静的手指悄然合拢,竟然……,睁着眼睛的……女孩神奇的灵性抓住了。


e、引读“蝴蝶……扑腾,安静……惊讶。

”安静怎么会这么惊讶呀?(引导学生感悟到“这是一次全新的经历。

”)
此时的安静会怎么想呢?
此时的安静除了惊讶,心里一定还怎么样?
(如果学生有说到害怕,我就“我想,此时的安静一定惊讶与开心多过害怕吧,因为——)引出”安静的心……地方。

”)
在安静的心里,除了浓郁的花香,还体验到了什么?(扑腾的蝴蝶。

)是啊,在安静的心里春天充满了生机,就连静静站在一旁看着安静的我,都仿佛看到了她多姿多彩的内心世界,一瞬间,我深深地感动着。

f、来,把“课文”拿起来,让我们再把4、5自然段读一读(配乐)。

3、引读第6自然段中的第一句,许久,我又看到了怎样一幕动人的情景?学生自由读第6自然段。

出示第6自然段,学生交流作者看到的。

指名读“许久,……张望。

”安静怎么把蝴蝶给放了呢/
盲童安静能张望到吗?
是的,安静的眼睛看不见,可她什么地方能看见?(心里)因为她的心里有一双——(明亮的眼睛)那么,她心中那双明亮的眼睛张望到了些什么呢?她可能又在想什么?
引读第三句。

感情朗读第6自然段(配乐)。

4、看着这动人的一幕,我怎么做了?引出第7自然段。

当时我可能怎么想的?引出并读第二句。

(1)这里的“谁”指?包括课文中的——?
(2)总结:文中的安静是个双目失明的女孩,她的眼睛虽然看不到桃花的粉红,小草的碧绿,可她用心触摸着春天,感受着春天那浓郁的花香,扑腾的蝴蝶,飞翔的快乐,为自己创造了一个属于自己的缤纷世界。

(板书:创造缤纷世界)
(3)同学们,你们听说过海伦凯勒的故事吗?
三、作业:
1、你想对安静说什么话?
2、课外阅读书籍
板书设计:
触摸春天创造缤纷世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