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挥中心集中控制系统建设方案

合集下载

综合指挥中心建设方案整体设计说明

综合指挥中心建设方案整体设计说明

综合指挥中心是一个集预案、视频、图片、语音、地理位置等信息为一体,以信息网络为基础,各系统有机互动为特点的城市信息化基础设施。

通过集成的视频监控系统、GIS信息系统、网络通讯系统和应急联动系统将公安、消防、卫生、交通等应急指挥与调度集成在一个管理体系中,通过共享指挥平台和信息平台,实现集中接警、及时研判、快速响应、统一指挥和联合行动。

建设方案整体说明项目背景目前某旅游局为解决行业监管、公众服务、对内管理等诸多业务需求,并结合智慧旅游平台的落地与实施,因此欲建设一个地级指挥中心,地点为某地,面积大约为800平左右。

实现全国各景区人流动态、游客密度、景区进出游客数量等常态化经营数据及时准确上报,信息资源共享以及突发事件实时监控调取、现场处置情况实时反馈、远程督导管理、视频会商决策等应急指挥管理功能实现。

整体规划指挥大厅规划及基础硬件指挥大厅效果模型指挥大厅功能区划说明指挥大厅建设方案主要建设、改造内容大屏及其他硬件设备改造新建大屏幕系统;新建功放系统;新建集中控制系统;设置专业监控坐席及操作维护座席;其他显示、监控、维护设备等;设置独立会商决策区,建设相关玻璃幕墙和会商办公设备等。

指挥调度系统通过指挥调度平台实现与显示系统、会议讨论系统、信号切换、集中控制、音响扩声等系统对接。

指挥中心内部及机房工程拆除部分墙壁及地面、吊顶;主电源、弱电系统改造;消防、空调、照明、综合布线等系统的改造工作;门禁、安防监控系统改造;网络、通信线路改造。

基础硬件列表网络交换、路由及安全设备中心调度管理服务器组监控服务器视频会议服务器音频控制管理数据存储设备设备机房建设部分说明设备机房建设部分总示意图设备机房建设部分内容指挥调度中心功能组件说明指挥调度中心功能组件明细指挥调度功能系统对大屏显示、视频会商、语音通话等资源数据进行调度管理;可提前设置调度预案,进行预寀管理实现大屏联动。

视频会商功能系统可召集各个调度指挥中心之间各个双向可视调度点之间的视频会商,可进行便捕的点对点会商,也可进行多点会商或全网广播,支持多级会商。

指挥中心设计方案

指挥中心设计方案

指挥中心设计方案一、设计方案的背景和目标:指挥中心是一个高度集中的指挥、协调与监控系统,可以对各种事件和情况进行实时监控和反应。

其设计目标是提供高效、精准的指挥与协调功能,使得各个部门和岗位之间能够快速、准确地传递信息和指令,并能够对重大突发事件进行快速、科学的决策和响应。

二、指挥中心的布局和功能:1.中央控制区:设有大型投影屏幕和操作台,负责实时监控和控制整个指挥中心的各个区域和设备。

中央控制区的主要功能包括指挥员的工作区域、指挥员信息接收区、指挥员通讯工具、指挥员工作时钟等。

2.呼叫接待区:设有呼叫接待员工作区和接待大厅,负责接听和处理来电、外访、指挥中心内部的呼叫等。

3.事件监控区:设有多个监控屏幕和操作台,负责实时监控和分析各类事件和情况的发展趋势、实施跟踪管理、下发指令等。

4.数据分析区:设有数据分析师工作区域和数据分析屏幕,负责对收集到的各类数据进行分析和整理,提供决策支持信息。

5.协调指挥区:设有协调员工作区和指挥屏幕,负责对各类事件和情况进行协调与指挥,包括资源调度、下发指令、信息交流等。

6.通讯与联络区:设有通讯员工作区和联络屏幕,负责与各类单位和部门进行信息交流与通联工作。

三、指挥中心的设备和技术支持:2.大屏幕显示器和投影设备:将各类指挥信息实时显示在大屏幕上,以方便指挥员实时监控和掌握各种事件和情况的发展。

3.数据分析软件和工具:采用先进的数据分析软件和工具,对收集到的各类数据进行实时分析和整理,提供决策支持信息。

4.自动化调度设备:采用自动化调度设备进行资源调度和指令下发,以提高响应速度和准确度。

5.安全监控系统:安装安全监控设备,包括视频监控、入侵报警和火灾报警等,以保障指挥中心的安全运行和数据安全。

四、指挥中心的软件系统和功能:1.系统集成软件:将各类设备和系统进行集成,建立全面的监控指挥系统,实现各类信息的实时共享和互通。

2.信息发布系统:负责发布各类信息和指令,并保证信息的准确性和快速传递。

指挥中心建设方案

指挥中心建设方案

指挥中心建设方案山南边防支队指挥中心建设技术方案冠林电子有限公司2011-5目录第一章概述 (9)第二章需求分析 (10)第三章总体设计 (11)3.1 指挥中心平面布局图 (11)3.2 系统示意图 (12)第四章方案设计 (14)4.1 机房工程 (14)4.1.1系统概况 (14)4.1.2需求分析 (14)4.1.3设计依据 (15)4.1.4机房装饰工程 (17)4.1.4.1 平面布局和功能的划分 (17)4.1.4.2 施工工艺及材料选择 (18)4.1.5供配电系统 (20)4.1.5.1 设计范围 (20)4.1.5.2 配电柜系统 (20)4.1.6照明系统 (22)4.1.7防雷系统 (22)4.1.7.1 概述 (22)4.1.7.2 设计说明 (22)4.1.8接地系统 (24)4.1.8.1 接地种类 (24)4.1.8.2 各种接地间关系 (25)4.1.8.3 设计说明 (25)4.1.8.4 地网改造 (26)4.1.9 UPS电源系统 (26)4.1.9.1 需求分析 (27)4.1.9.2设计说明 (27)4.1.10空调系统 (34)4.1.11机柜及操作台 (34)4.1.12监控系统 (35)4.1.12.1 需求分析 (35)4.1.12.2 前端设计 (35)4.1.12.3传输设计 (36)4.1.12.4 后台设计 (36)4.1.12.5 系统配置说明 (36)4.1.13门禁系统 (38)4.1.13.1 需求分析 (38)4.1.13.2 系统结构 (39)4.1.13.3 前端设计 (39)4.1.13.4 传输设计 (40)4.1.13.5 管理设计 (40)4.1.13.6 系统配置说明 (44)4.1.14消防系统 (53)4.1.14.1 需求分析 (53)4.1.14.2 火灾自动报警控制系统 (53)4.1.12.3 气体灭火系统 (55)4.2 显示系统 (57)4.2.1 DLP显示系统 (57)4.2.1.1 需求分析 (57)4.2.1.2 设计说明 (58)4.2.1.3 系统配置说明 (61)4.2.2 LED显示系统 (72)4.2.2.1 需求分析 (72)4.2.2.2设计说明 (72)4.2.3桌面显示系统 (74)4.2.3.1 概述 (74)4.2.3.2 需求分析 (75)4.2.3.2 设计说明 (75)4.3 视频系统 (76)4.3.1需求分析 (76)4.3.2视频监控系统 (77)4.3.2.1 设计标准 (77)4.3.2.2 设计原则 (77)4.3.2.3 前端设计 (78)4.3.2.4 传输设计 (78)4.3.2.5监控平台设计 (79)4.3.3视频会议系统 (87)4.3.3.1 概述 (87)4.3.3.2 设计原则 (87)4.3.3.3 系统网络结构 (91)4.3.3.4 系统特点 (91)4.3.3.5 业务流程 (92)4.3.3.6 会议功能 (93)4.3.3.7 系统配置说明 (93)4.3.4信号切换系统 (106)4.3.4.1 概述 (106)4.3.4.2 信号切换系统功能 (106)4.3.4.3 配置说明 (107)4.3.5数字直播系统 (109)4.3.5.1 概述 (109)4.3.5.2 需求分析 (109)4.3.5.3 系统组成 (110)4.3.5.4 系统结构 (111)4.3.5.5 功能说明 (111)4.3.5.6 系统配置说明 (114)4.4 音频系统 (123)4.4.1需求分析 (123)4.4.2音响扩声系统 (123)4.4.2.1 系统示意图 (124)4.4.2.2 设计说明 (124)4.4.2.3 配置说明 (125)4.4.3智能会议系统 (126)4.4.3.1 概述 (126)4.4.3.2 智能会议功能 (126)4.4.3.3 设计说明 (128)4.4.3.4 配置说明 (130)4.5 集中控制系统 (132)4.5.1系统概述 (132)4.5.2需求分析 (132)4.5.3总体设计 (132)4.5.4设计说明 (133)4.5.4.1 控制系统的应用 (133)4.5.4.2 控制系统的功能实现 (135)4.5.4.3 控制分析 (136)4.5.5配置说明 (137)4.6 可视指挥调度系统 (142)4.6.1引言 (142)4.6.2系统概述 (143)4.6.3系统组成 (144)4.6.4设计说明 (144)4.6.4.1 设计依据 (144)4.6.4.2 组网拓扑图 (145)4.6.4.2 组网说明 (145)4.6.4.3 系统功能 (146)4.6.4.3 系统特点 (147)4.7 电子触控沙盘系统 (147)4.7.1概述 (148)4.7.2沙盘功能及应用 (148)4.7.3沙盘实现方式 (149)4.7.4沙盘拓扑图 (149)4.7.5系统结构 (150)第一章概述指挥中心是边防部队各机关实施日常值班、指挥调度、处突指挥的重要场所。

智慧城市指挥总控中心建设方案

智慧城市指挥总控中心建设方案

智慧城市指挥总控中心建设方案目录一、项目概述 (2)二、指挥中心办公场所建设 (2)(一)场地及功能区域划分 (2)(二)装饰装修工程 (3)1、接待门厅及展示区 (4)2、指挥中心大厅 (6)3、8890热线呼叫中心 (8)4、会议室 (8)5、指挥中心办公区域 (10)6、公安技防办公室 (12)7、更衣室 (12)8、供配电系统 (13)9、空调及新风系统 (15)10、采暖系统 (17)11、消防系统 (17)一、项目概述根据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批示,2014年11月我区启动了智慧城市战略发展顶层设计与规划工作。

经过几个月的努力,通过一系列调研、分析、设计与研讨,《智慧城市建设总体规划与三年行动计划》文稿形成(以下简称“《规划》”),并与相关部门进行了若干次的专题讨论。

根据各方意见修改后,《规划》于2015年4月中旬经区长办公会研究原则通过。

《规划》中指出,优先建设智慧城市城市运行管理中心信息技术基础设施,作为智慧城市的运行枢纽,提供全面动态的信息展示、综合协调的指挥平台、安全可靠的基础设施和兼容联动的信息纽带。

作为智慧城市首期项目中的核心工程,城市运行管理指挥中心选址位于城市开发区津塘路与五经路交口处的“帝达东谷国际—东谷中心2号楼2层”,占用楼层面积接近2200平方米。

工程共包括指挥中心场所装饰装修工程建设、电气智能化系统建设、城市运行管理平台及数字城管指挥中心系统建设四个组成部分。

二、指挥中心办公场所建设(一)场地及功能区域划分城市运行管理指挥中心选址位于城市开发区津塘路与五经路交口处的“帝达东谷国际—东谷中心2号楼2层”,占用楼层面积接近2200平方米,其中接待门厅及展示区约180平方米,指挥中心大厅约300平方米,8890呼叫中心约100平方米,大会议室约120平方米,小会议室80平方米,指挥中心办公区约260平方米(含三个领导办公室及一个会议接待室),数据中心办公区约80平方米,数据中心机房约300平方米,预留场地约120平方米,其余面积为更衣室、走道、楼梯、电梯间、卫生间等。

消防总队指挥中心系统建设方案

消防总队指挥中心系统建设方案

消防总队指挥中心系统建设方案目录1.建设背景 (3)2.建设指导思想 (3)3.建设依据 (4)4.系统建设概述 (4)5.系统现状 (5)6.建设原则 (5)7.建设内容 (7)7.1.**省消防指挥中心系统 (9)7.2.省、市、地消防通信调度指挥系统划分 (10)7.3.城市消防通信指挥系统 (11)7.4.119接处警主要性能指标: (13)7.5.灭火救援信息综合管理系统 (13)7.6.消防数据库的维护与查询 (14)7.7.火灾档案管理 (15)7.8.消防培训演练子系统 (16)7.8.1.指挥系统模拟训练 (17)7.8.2.消防指挥业务的培训 (17)7.8.3.模拟演练信息管理 (17)7.8.4.业务信息管理 (18)附件1 四卡CDMA无线网络视频服务器 (19)附件2:消防火灾现场安全监控 (24)1. 建设背景为进一步规范全省消防中队指挥调度建设,加快灭火救援指挥调度实时化建设进程,确保消防信息通信快速、准确、畅通,提高消防中队灭火救援快速反应能力,按照公安部消防局的部署和要求,根据公安部、建设部颁布的《消防通信指挥系统设计规范》的规定,结合**消防总队和**消防中队实际情况,建设一个覆盖全省、集中监控、集中联合调度的省级消防总队指挥中心势在必行。

作为省总队的消防通信指挥中心,应该从实战出发,建成后的指挥中心需具备全省消防信息管理中心、能够适应跨区域联合作战、抢险救援需求及通过远程火场图像传输,供领导会商、决策等功能。

2. 建设指导思想在省总队统一领导下,统筹规划,依靠科技,面向大型紧急事件、重大灾害事故、灭火救援现场,高起点,高质量,达到实用、先进、快速、可靠效能为指导思想。

通过消防通信指挥平台建设全面提升消防管理水平、消防指挥水平和灾害事故现场处置能力。

面向各地市消防中队和上级指挥机关及交通,急救,水电相关单位,以协调指挥跨区域火灾扑救及各类灾害事故抢险救灾行动为主要目的,并完成日常监督管理任务。

指挥中心建设实施方案

指挥中心建设实施方案

山南边防支队指挥中心建设技术方案冠林电子有限公司2011-5目录第一章概述 (8)第二章需求分析 (9)第三章总体设计 (10)3.1 指挥中心平面布局图 (10)3.2 系统示意图 (11)第四章方案设计 (13)4.1 机房工程 (13)4.1.1系统概况 (13)4.1.2 需求分析 (13)4.1.3 设计依据 (14)4.1.4 机房装饰工程 (16)4.1.4.1 平面布局和功能的划分 (16)4.1.4.2 施工工艺及材料选择 (17)4.1.5 供配电系统 (19)4.1.5.1 设计范围 (19)4.1.5.2 配电柜系统 (19)4.1.6 照明系统 (20)4.1.7 防雷系统 (21)4.1.7.1 概述 (21)4.1.8 接地系统 (22)4.1.8.1 接地种类 (23)4.1.8.2 各种接地间关系 (23)4.1.8.3 设计说明 (24)4.1.8.4 地网改造 (24)4.1.9 UPS电源系统 (25)4.1.9.1 需求分析 (25)4.1.9.2设计说明 (26)4.1.10 空调系统 (32)4.1.11 机柜及操作台 (32)4.1.12 监控系统 (33)4.1.12.1 需求分析 (33)4.1.12.2 前端设计 (33)4.1.12.3传输设计 (34)4.1.12.4 后台设计 (34)4.1.12.5 系统配置说明 (34)4.1.13 门禁系统 (37)4.1.13.1 需求分析 (37)4.1.13.2 系统结构 (37)4.1.13.3 前端设计 (37)4.1.13.4 传输设计 (38)4.1.13.6 系统配置说明 (42)4.1.14 消防系统 (50)4.1.14.1 需求分析 (51)4.1.14.2 火灾自动报警控制系统 (51)4.1.12.3 气体灭火系统 (53)4.2 显示系统 (55)4.2.1 DLP显示系统 (55)4.2.1.1 需求分析 (55)4.2.1.2 设计说明 (56)4.2.1.3 系统配置说明 (59)4.2.2 LED显示系统 (69)4.2.2.1 需求分析 (70)4.2.2.2设计说明 (70)4.2.3 桌面显示系统 (72)4.2.3.1 概述 (72)4.2.3.2 需求分析 (72)4.2.3.2 设计说明 (73)4.3 视频系统 (74)4.3.1 需求分析 (74)4.3.2 视频监控系统 (74)4.3.2.1 设计标准 (75)4.3.2.3 前端设计 (76)4.3.2.4 传输设计 (76)4.3.2.5监控平台设计 (77)4.3.3 视频会议系统 (85)4.3.3.1 概述 (85)4.3.3.2 设计原则 (85)4.3.3.3 系统网络结构 (88)4.3.3.4 系统特点 (89)4.3.3.5 业务流程 (90)4.3.3.6 会议功能 (91)4.3.3.7 系统配置说明 (91)4.3.4 信号切换系统 (103)4.3.4.1 概述 (103)4.3.4.2 信号切换系统功能 (103)4.3.4.3 配置说明 (104)4.3.5 数字直播系统 (106)4.3.5.1 概述 (107)4.3.5.2 需求分析 (107)4.3.5.3 系统组成 (107)4.3.5.4 系统结构 (109)4.3.5.5 功能说明 (109)4.3.5.6 系统配置说明 (112)4.4 音频系统 (120)4.4.1 需求分析 (120)4.4.2 音响扩声系统 (121)4.4.2.1 系统示意图 (121)4.4.2.2 设计说明 (122)4.4.2.3 配置说明 (123)4.4.3 智能会议系统 (123)4.4.3.1 概述 (123)4.4.3.2 智能会议功能 (124)4.4.3.3 设计说明 (125)4.4.3.4 配置说明 (127)4.5 集中控制系统 (129)4.5.1 系统概述 (129)4.5.2 需求分析 (129)4.5.3 总体设计 (129)4.5.4 设计说明 (130)4.5.4.1 控制系统的应用 (130)4.5.4.2 控制系统的功能实现 (132)4.5.4.3 控制分析 (133)4.5.5 配置说明 (134)4.6 可视指挥调度系统 (139)4.6.1 引言 (139)4.6.2 系统概述 (140)4.6.3 系统组成 (140)4.6.4 设计说明 (141)4.6.4.1 设计依据 (141)4.6.4.2 组网拓扑图 (142)4.6.4.2 组网说明 (142)4.6.4.3 系统功能 (143)4.6.4.3 系统特点 (144)4.7 电子触控沙盘系统 (144)4.7.1 概述 (144)4.7.2 沙盘功能及应用 (145)4.7.3 沙盘实现方式 (146)4.7.4 沙盘拓扑图 (146)4.7.5 系统结构 (146)第一章概述指挥中心是边防部队各机关实施日常值班、指挥调度、处突指挥的重要场所。

城市运行指挥中心整体建设方案

城市运行指挥中心整体建设方案
信息安全
建立严格的信息安全管理制度,确保数据的保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采用加密技术、访问控制等措施,防止 信息泄露和滥用。
场地安全保障措施
场地选址
选择地理位置安全、交通便利的场地,确保场地周边环境良好,无安全隐患。
安全设施
在场地上安装监控摄像头、消防设施、应急照明等安全设施,确保场地内的安全监控和应急处置能力 。
根据中心业务需求,采 购先进的硬件设备,如 服务器、网络设备等。
软件系统开发
开发适合城市运行指挥 中心的软件系统,提高 工作效率和数据处理能 力。
物资维护与更新
定期对硬件设备和软件 系统进行维护和更新, 确保物资资源的可用性 根据中心业务需求、物资资源采购和人力资源安排,编制详细的预算计
前期准备阶段
需求分析
对城市运行指挥中心的需求进行深入调研,明确 中心的功能定位、业务需求和技术要求。
资源整合
整合城市运行指挥中心所需的人力、物力、财力 等资源,确保项目的可行性。
风险评估
对城市运行指挥中心建设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风险 和挑战进行评估,制定应对措施。
方案设计阶段
系统架构设计
根据需求分析结果,设计城市运行指挥中心的系统架构,包括硬 件和软件架构。
施工质量控制
对施工过程进行全面质量控制,确保每一道工序符合规范和设计要 求。
调试与验收阶段
系统调试
在施工完成后,对城市运行指挥中心的各系统进行调试,确保系统 的稳定性和性能。
验收准备
制定验收计划和标准,准备相关资料和报告,确保验收的顺利进行 。
项目验收
邀请专家或第三方机构进行项目验收,对项目成果进行评估和审核, 确保项目符合预期要求。
建立完善的组织架构,明 确各部门职责和分工,确 保城市运行指挥中心的各 项工作得以顺利开展。

指挥中心综合指挥调度系统解决方案

指挥中心综合指挥调度系统解决方案

数据可视化展示
通过图表、报表等可视化手段 ,直观展示数据分析结果,便 于指挥人员快速理解和决策。
人工智能辅助决策支持
智能预警预测
基于历史数据和实时数据, 构建预警预测模型,提前发
现潜在问题和风险。
智能方案推荐
根据指挥人员的需求和 偏好,智能推荐最优的
指挥调度方案。
智能资源调配
根据实时需求和资源状况 ,智能优化资源调配计划 ,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核心功能模块介绍
指挥调度模块
数据分析模块
实现指挥调度的核心功能,包括任务分配 、资源调度、实时监控等,支持多种指挥 调度方式和自定义流程。
对指挥调度过程中产生的数据进行分析和 挖掘,提供数据可视化展示和报表生成功 能,为决策提供数据支持。
通讯协作模块
系统管理模块
提供多种通讯协作方式,如语音通话、视 频会议、即时消息等,满足指挥调度过程 中的沟通协作需求。
07 后期运维服务保障体系建设
运维团队组建和职责划分
01
02
03
专业运维团队
组建具备专业技能和丰富 经验的运维团队,负责系 统的日常运维和紧急故障 处理。
明确职责划分
制定详细的职责划分表, 明确每个运维人员的岗位 职责和工作范围,确保运 维工作的高效进行。
技能培训与提升
定期对运维团队进行技能 培训和提升,使其能够熟 练掌握新技术和新方法, 提高运维水平。
定制化功能开发需求梳理
业务需求调研
深入了解指挥中心业务需求,梳理出定制化功能开发需 求点。
原型设计与评审
根据业务需求和技术可行性分析结果,设计定制化功能 原型,并组织相关人员进行评审。
ABCD
技术可行性分析
对定制化功能进行技术可行性分析,评估开发难度和成 本。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指挥中心集中控制系统建设方案1.1 系统概述为方便控制设备,需要建设一套集中控制系统。

本系统遵循“功能强大、稳定可靠、操作方便、经济实惠、集成性高、兼容性和扩展升级性强、体现设计方案精神”的原则及要求,编写本设计方案。

集中控制系统作为作战指挥中心系统最高控制层,对其稳定性有非常特殊的要求,采用国际知名品牌的优质产品,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化配置,将对整个系统的构建与运作产生巨大的影响。

通过计算机软件编程后,形成一套整体的多媒体系统,轻松实现对投影显示系统、音频扩声系统、会议系统、灯光环境、窗帘等设备进行全面、自动化、智能化控制,实现各子系统的独立操作或模式化操作。

1.2 需求分析新指挥中心系统建成后,设备繁多、控制复杂、操作不便,为解决这些问题,需建设一套智能化集中控制系统,包括大屏幕相关控制、音频系统相关控制、灯光、窗帘相关控制等。

1.3 总体设计采用一个ITAV的5.7寸触摸屏ITCW57控制厅内的所有电气设备,包括控制投影机开关、屏幕升降、影音设备、信号切换,以及会场内的灯光照明、系统调光、音量调节等。

简单明确的中文界面,只需用手轻触触摸屏上相应的界面,系统就会自动帮你实现你所想做的功能。

采用中央集成控制系统大大简化了操作过程。

所有音、视频信号通过质量可靠、技术先进的ITAV的矩阵切换器进行选择。

1.4 设计说明1.1.1 控制系统的应用现代化多功能会议室,智能化程度在不断的提高,虽然会议室因功能不同而产生了配套设备的差异,但总的来说,现在的智能会议室配套设备一般都包括中央控制系统,来实现对会议室周边设备的集中控制。

在会议室工程中,中央控制系统的身份就相当于会议室配套设备的“总管”、“沟通桥梁”,现代化的会议系统产品,在功能设计上,一直以围绕着中控系统来展开,除了满足一般会议系统的功能,保证会议系统的高性能、高品质外,特别强调“摄像跟踪功能”和“会议系统+中控系统完美搭配”,也就是说在功能上与中控系统进行完美的整合。

本方案在会议系统的摄像跟踪功能的设计,取消了一般会议系统在完成摄像跟踪功能时所配套的繁杂而功能单一的配置,不需要传统的控制键盘,不需要多摄像头跟踪时所必需的摄像跟踪切换台。

取而代之的是通过一般会议室都会用到的中控系统来实现这一功能。

在会议室里,一套完整的中控系统里包括控制主机、触摸屏操作界面、矩阵切换器,充分利用了现有的资源来实现摄像跟踪功能,无需增加其它任何设备。

实现会议系统摄像跟踪功能的方式,采用了中控主机作为“会议系统主机”与“摄像头”之间的沟通桥梁即信息处理中心,触摸屏作为用户的操作界面。

中控主机可以处理各种控制信号并实现对相关设备的控制,触摸屏则提供给用户一个相当友好的操作界面,可以实现摄像头的云台和镜头控制,并根据会场环境存储预置位。

这样设计极大程度的提高了会议室配套设备的集成度,充分体现了现代会议室的智能化。

传统的会议系统管理都是依赖主机直接操作,再进一步就是通过后台管理软件由专业的机务员来操作,这样的操作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有违会议室智能化的发展方向。

现在使用的会议系统将提供专门的接口,与中央控制系统相搭配后,可以替代管理软件,直接通过触摸屏操作界面来实现对整个会议系统的全面管理。

触摸屏界面可以根据具体的用户需求进行设计,包括功能需求、可视化效果要求、模拟会场环境等方面。

摒弃了操作繁琐的软件管理界面,最大程度的实现更友好、更人性化的人机界面。

通过中央控制系统可实现的会议系统管理功能可以全面替代软件功能,包括:1.会议模式选择:正常模式/先入先出模式/申请发言等;2.最多发言人数选择:1/2/4/6;3.会场编排功能:直接把会场环境在触摸屏上表现出来,操作员一目了然;4.指定发言:管理人员拥有最高权力,可以直接控制代表发言单元的麦克风开/关,并可以查看当前会场各发言单元的麦克风开/关状态(需要双向触摸屏支持);5.表决的进程管理:可以发起/停止表决议程,并可显示当前表决方案的结果(需要双向触摸屏支持);6.同声传译语种分配:可以将各翻译单元锁定在某一个语种通道。

通过中央控制系统来实现对会议系统全面管理的方式,会议系统与中央控制系统之间实现无缝连接,传统会议系统的管理也从来没有达到过如此高程度的智能化,开创了会议室的新的智能模式。

1.1.2 控制系统的功能实现本系统为一全自动控制系统,通过彩色触摸屏和PC控制界面,对会议室的视音频播放设备、信号切换、设备电源、投影、摄像机、门禁及对讲系统等作统一集中控制。

使用户透过单一接口,便能对整个空间的视音频设备、投影、音量等达到完全控制。

主机可实现密码设置,权限设置,双向操作系统和系统备份的强大功能;用ITIRP控制DVD、VCR、功放,实现A/V系统的自动化控制;通过主机上的RS232口控制投影机、A/V矩阵和VGA矩阵,实现投影机的功能控制及所有音视频、VGA信号的自由切换;通过ITLT8控制屏幕升降和设备电源,实现所有电源的自动控制;因为所有的设备都受到控制,所以能够实现客户所要求的对各个设备都进行控制;对灯光、影音系统进行预设及调整;通过控制A/V矩阵,可以实现将所有的音视频切换到会议室的所有音视频输出设备上;通过控制VGA矩阵,可以将多台计算机的VGA信号切换到投影机。

本系统可对以下设备作集中控制:1)、DVD、VCD、VHS录像机的播放、停止、暂停、快进、快退及录像。

控制方法 : IR 红外控制2)、摄像机的云台控制、变焦、聚焦。

控制方法 : RS-485 串行口控制3)、矩阵切换器的音视频讯号切换。

控制方法 : RS-232 串行口控制4)、投影机的电源开关、音、视频/计算器输入的选择及对投影机的高级调整。

控制方法 : RS-232 串行口控制或IR红外控制5)、各种设备的电源开关。

控制方法 : 继电器控制6)、音响系统的音量控制。

控制方法 : 总线连接的音量电平控制器7)、灯光系统的控制。

控制方法 : 专用灯光控制硅箱8)、各种电机设备(屏幕、窗帘、电动门等)的控制。

控制方法 : 继电器控制本控制系统稳定性高,可靠耐用,适合二十四小时不间断工作。

整套系统只需保持工作环境清洁、无过多灰尘。

主控制器无任何易耗件,正常使用下不需作任何维护。

1.1.3 控制分析1.5 配置说明1、中央控制主机 ITPBⅡ产品描述:ITAV品牌系列全新中央控制主机ITPBⅡ,外观上采用了富有现代化的流线型前面板设计,革新性的改变了中央控制主机单调的平面设计。

贯穿机体的立体横条,将操作界面与品牌图标完美分隔,给予视觉一种新颖现代的冲击与享受。

功能上在原有高端中央控制系统的基础上,进行了技术上的延展,实质上解决了中央控制系统主机独立操控的单独性。

机体自带的8个轻触式按键,可编程定义按键功能指令,独立执行各种中央控制操作。

附有LED按键指示灯,显示反馈功能定义操作情况,更好地实现信号信息的反馈与操作。

与系统联动操作,完成更好的系统管理。

基于全新的中央控制系统主机ITPBⅡ自带可编程控制界面,便可更为现实的解决系统备份问题。

更加完美的保障系统的稳定运行。

强大的逻辑控制指令:ITPB II支持多达100条以上的逻辑控制指令,可以完成各种复杂的控制操作。

随着版本的不断升级,可支持的指令亦会不断增加。

红外学习及在线仿真功能:ITPB II采用电脑软件红外学习功能,用户可自行建立、维护、管理红外代码库,亦可以从网上下载常用电器设备的红外代码库。

配合软件的红外代码在线仿真功能,可进行红外代码在线检测甚至实时控制。

不断推出的功能扩展模块:ITPB II设有扩展槽,可插入各种不同的适配卡,对控制功能进行扩充。

我们会不断推出各种适配卡,以适应各种控制场合及方案。

用户无需对机器进行升级,即可完成功能的扩充。

强大的软件支持:专为ITPB II主机编写的Control System Builder编程软件,以人性化的图形界面,对ITPB进行编程操作,支持所有复杂指令的图形化编程,支持在线底层软件升级及程序下载。

产品特性:1. ITPB II中控系统配置了主频达230MHZ的32位内嵌式处理器,内置了8M内存和8M存储FLASH,可扩展至32M,能高速运算复杂的逻辑指令2. 主机前面板自带8个轻触式指示灯按键,可编程定义按键功能指令,执行各种操作,并有独特的按键指示灯,可以反馈功能定义操作,实现更好的系统管理3. 强大的内置可编程接口可以控制所有的外接设备1. 可建立自有的红外代码数据库,可实现一键发双代码等红外逻辑控制5. 可通过扩展以太网控制接口实现计算机远程控制6. 8路独立可编程RS-232控制接口,可以收发RS-232、RS-485、RS-422格式数据7. 8路独立可编程IR红外发射口8. 8路数字I/O输入输出控制口,带保护电路,支持0-5V数字输入信号9. 8路弱电继电器控制接口10. 5个网络控制接口,可任意扩展模块,可扩充至256个网络设备11. 提供2条可扩展多功能插槽,可选配扩展模块12. 支持3路IT-NET控制总线,可任意扩展控制模块,最大可支持256个网络设备13. 前、后面板具有系统软件传输接口11. 前面板具有系统硬件复位功能15. 全制式环保电源(110V-240V),适合任何地区2、6.8寸真彩触摸屏ITCW68S产品描述:ITCW68S采用6.8英寸的大屏幕真彩色TFT LCD显示屏,触摸屏解析度640 x 480的像素;随机提供的中/英文接口编辑软件,支持3D/2D按键、图形、图片、动画等界面元素,用户可通过编辑软件对触摸屏操作接口进行人性化的设计;采用USB2.0接口进行用户程序的上载接口,速度比普通的串口高出数倍。

产品特性:•6.8寸64K真彩色无线触摸屏;•640×480dpi,3级可调背光;•32位Samsung ARM微处理器,64M SDRAM内存;•32M记忆内存,可存储控制程序,方便工程后期服务;•433MHz全向无线射频控制,直线控制距离达到80米;•USB界面下载通讯端口;•内置4100mAH可充电NiMh锂电池,待机时间大于30天;•多媒体触摸键铃声;•视频画中画窗口可任意调接,PAL/NTSC制式自动转换;•全中文接口、支持图像、文字、3D/2D按键、动画3、电源管理器ITLT-8II产品描述:ITLT-8II是ITAV最新的E-BUS系列产品家族中的一员,并专属于E-BUS系统,采用机架式设计理念,产品可以直接应用于标准19u机柜中使用,独特理念的外观设计借鉴了工程使用中大量的工程经验,内部具有零地线排,尾部配置了线扁平电缆桥架,可以很好的隐藏所连接的线缆,避免了实际工程中电缆凌乱产生的线路干扰等恼人问题,且更加美观。

ITLT-8II主要应用于控制系统中的可编程开关模块,可以控制应用与会场需求的电源以及环境灯光等开关变量,通过与中控系统的连接对周边设备进行定时以及延时的闭合,起到对设备的管理和保护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