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物理测量平均速度习题带答案 (1)

合集下载

八年级物理上册--测量平均速度练习(含答案)《测量平均速度》同步练习

八年级物理上册--测量平均速度练习(含答案)《测量平均速度》同步练习

八年级物理上册--测量平均速度练习(含答案)一、选择题1.2003年8月10日,第8届世界田径锦标赛女子200m短跑决赛中,美国选手琼斯荣获冠军,这表明在比赛全过程中:().A.琼斯用的时间最短B.琼斯跑的路程最长C.琼斯平均速度最大D.琼斯始终一马当先2.为了实现全球快速、简捷地通信,人类发射了各种各样的通信卫星,同步通信卫星是其中最重要的一种.同步通信卫星:().A.在高空静止不动 B. 相对于地球静止C.相对于月亮静止D.相对于太阳静止3.在公路上行驶的大货车与小轿车的速度之比是3:5,它们通过的路程之比是1:3,大货车与小轿车所用的时间之比是:().A.9:5 B.3: 2 C.2:3 D.5:94.下列物体运动速度最大的是().A.百米世界纪录是9.84sB.手扶拖拉机每分钟行驶300mC.某学生骑车速度20km/hD.城区汽车10min行驶6km5.判断下述几个运动以地面为参照物的是( ).A.太阳从东方升起B.月亮躲进云里C.客车里的乘客看到路旁的树木向后退D.飞机里的飞行员看到大地向北运动6.某同学参加百米赛跑,跑前24m用了4s,跑完100m用了12s,该同学百米跑的平均速度是().A .6m/s B.8. 3m/s C.7. 15m/s D. 7.75m/s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根据v=s/t可知,运动的路程越长,运动的速度越大B.根据v=s/t可知,运动的时间越短,运动速度越大C.物体在相等时间内,运动路程越长,运动的速度越大D.物体通过相同的路程,所用的时间越短,运动的速度越大二、填空题1.袋鼠妈妈把小袋鼠放在育儿袋中后,在草地上跃进.相对于______,它们都在运动,相对于______,小袋鼠是静止的.2.钢球沿20m长的斜面滚下后,又在水平地面上滚动25m距离才停止.钢球在斜面和地面上滚动时间分别是5s和10s,则钢球在斜面上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m/s,在水平地面上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m/s,在整个路程上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m/s.3.运动会进行100m决赛时,同学们测量了运动员到达距离起点20m、80m、100m时各自所用的时间.其中三名同学的时间如表格所示.算出这三位同学分别在0— 20m、20— 80m、80— 100m区间内的平均速度,设计表格将计算结果填入其中(不要求有计算过程).三、计算题野兔在草地上以18m/s的速度向前方50m处的树洞奔逃,秃鹰在野兔后方110m处以45m/s的速度贴着地面飞行追击野兔.问野兔能否安全逃进树洞?(要求至少两种方法)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AC2、B3、D4、A5、A6、B7、CD二、填空题1.地面袋鼠妈妈2.4,2.5,33.三、计算题方法一、野兔逃进树洞需用时间:t1=s1/v1= 50m/ 18m/s=2.8s秃鹰追上野兔所用时间:t2=(s2+s1)/v2=( 110m+ 50m)/ 45m/s=3.5st2>t1,所以秃鹰不能追上野兔.方法二、秃鹰在2.8s内飞行的路程:s3=v2t1= 45m/s×2.8s= 126m<( 110m+ 50m)= 160m 所以秃鹰追不上野兔.方法三、秃鹰要追上野兔,最小的速度为:v3=(s1+s2)/t1=( 110m+ 50m)/2.8s= 57.1m/sv2<v3,所以秃鹰追不上野兔.。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第4节测量平均速度练习题(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第4节测量平均速度练习题(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第4节测量平均速度练习题第4节测量平均速度一、选择题1、一个物体正常运动的平均速度约为5m/s,该物体可能是()A.乌龟B.老虎C.自行车D.飞机2. 运动会上,100m决赛,中间过程张明落后于王亮,冲刺阶段张明加速追赶,结果他们同时到达终点.关于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张明的平均速度比王亮的平均速度大B.张明的平均速度比王亮的平均速度小C.二者的平均速度相等D.不是匀速直线运动,无法比较3、在龟兔赛跑中,兔子睡觉醒来后,发现乌龟已悄悄地爬到了终点。

龟兔赛跑的全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乌龟的速度始终大于兔子的速度B.兔子的速度始终大于乌龟的速度C.乌龟的平均速度大于乌龟的平均速度D.乌龟的平均速度大于兔子的平均速度4.一辆汽车沿平直公路行驶,路程s与运动时间t的关系如图所示,汽车运动平均速度最大的是()A.ab段B.bc段C.cd段D.de段5. 李伟同学百米赛跑的成绩是12 s,如果他前6 s的平均速度是8 m/s,那么他在后6 s的平均速度为()A. 8.5 m/sB. 9 m/sC. 10 m/sD. 8.7 m/s6.短跑运动员在100m竞赛中,测得7s末的速度是9m/s,10s末到达终点时的速度是10.2m/s,则运动员在全程内的平均速度为()A.9 m/sB.9.6 m/sC.10 m/sD.10.2 m/s7.某辆汽车启动后,经过20 s,速度表的指针指在如图所示的位置,由表可知()A.此时汽车的速度是90 km/hB.此时汽车的速度是90 m/sC.启动后20 s内汽车的平均速度是90 km/hD.启动后20 s内汽车的平均速度是90 m/s8. 一辆列车经过一座1800m长的大桥,列车长200m,列车以10m/s的速度行驶,汽车全部驶过大桥所需要时间()A.20s B.200s C.18s D.180s9. 甲乙两物体通过的路程之比为是4:1,速度之比为2:1,则两物体行驶时间之比为()A.1:2B.2:1C.1:1D.1:410.对一辆在平直公路上做直线运动的小车进行观测研究.他们记录了小车在这段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与所用的时间,并根据记录的数据绘制了路程与时间的关系图像,如图所示。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 测量平均速度》同步练习题含答案(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 测量平均速度》同步练习题含答案(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测量平均速度》同步练习题含答案(人教版)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如图所示,在“测量平均速度”的实验中,小车从带有刻度的斜面由A处静止下滑,运动到C点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斜面应保持较大坡度,以便于测量小车运动时间B.小车在AC段的平均速度大于在AB段的平均速度C.如果小车过了B点才停止计时,则所测量出AB段的平均速度vAB会偏大D.为了测量小车在BC段的平均速度vBC,可以将小车从B点静止释放2.把带有墨水装置的小车放在水平桌面上的纸带上,小车每隔相等的时间滴一滴墨水。

当小车向左做直线运动时,在纸带上留下了一系列墨滴,其分布情况如图所示。

设小车滴墨水的时间间隔为t,那么小车从图中第一滴墨水至最后一滴墨水的运动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小车的速度逐渐增大B.小车的速度逐渐减小C.小车的运动时间是8t D.小车在做匀速直线运动3.小红同学在“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实验中,将斜面的一端用木块垫起,使小车从斜面的A 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分别到达位置B和位置C,记录下小车在米尺上对应的位置及对应的时刻,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小车经过AB段的路程s AB为40.0cmB.小车在AC段的平均速度约为0.27m/sC.根据图示测量数据,可测出小车在BC段的平均速度D.小车在AB段的平均速度大于其在BC段的平均速度4.如图是小亮在测量物体的运动速度时,拍摄的小球从A点沿直线运动到F点的频闪照片,每隔0.2s闪拍一次。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该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cmB.小球从B点运动到D点通过的路程为4.50cmC.小球从C点运动到E点的平均速度为0.15m/sD.小华在测量AF之间距离时,连续测量三次是为了避免偶然性,得出普遍规律5.在学校运动会上,小明参加的项目是百米赛跑。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1.4测量平均速度》同步练习题(带参考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1.4测量平均速度》同步练习题(带参考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1.4测量平均速度》同步练习题(带参考答案)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龟兔赛跑中,乌龟和兔子同时从起点跑出,兔子在中途睡起了大觉,醒来以后,飞速跑到终点,却发现乌龟早已到达终点.在整个赛跑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乌龟的平均速度大,运动快B .兔子的平均速度大,运动快C .兔子比乌龟运动的路程长D .乌龟比兔子运动的路程长2.用高速频闪照相机拍摄正在做直线运动的甲、乙两个小球,得到一张频闪照片,如图所示若照相机每次曝光的时间间隔相等,比较甲、乙两小球通过AB 过程中的平均速度A .v v >甲乙B .v v <甲乙C .v v =甲乙D .无法判断3.某运动员参加百米赛跑时,起跑的速度为7m/s ,中途的速度为9m/s ,最后冲刺的速度为10m/s ,若他的成绩为12.5s 。

则他跑完全程的平均速度为( )A .9m/sB .8.67m/sC .8m/sD .12m/s4.一运动员在一百米赛跑中,测得他在7s 内的平均速度为7m /s ,10s 到达终点,则他在全程的平均速度为( )A .15m /sB .11m/sC .10m /sD .9.7m /s5.“频闪摄影“是研究物体运动时常用的一种实验方法。

摄影在暗室中进行,闪光灯每隔相同的时间闪亮一次,底片就记录下这时刻物体的位置。

如图是甲,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从a 到b ,甲、乙两球运动的时间相同B .从a 到b ,甲球的平均速度比乙球小C .甲球可能做匀速直线运动D .乙球的运动速度越来越小6.如图为“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的实验,图中停表的示意图分别表示小车通过斜面A 、B 、C 三点的时刻,B 点是全程AC 的中点.小车从A 点运动到C 点的过程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以木块为参照物,小车是静止的B .小车对斜面的压力就是小车的重力C .小车AB 段运动所用时间与BC 段运动所用时间相等D .小车AC 段的平均速度大于AB 段的平均速度7.小枫同学在“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测得小车从斜面的顶端A 处由静止开始滑到B 处所用时间为t ,小车长为s 1,斜面长s 2,下列对这个实验的分析和说法错误的是( )A .小车由静止下滑,下滑的过程中在做变速运动B .小车从A 到B 的平均速度的数学表达式为 21s s v t-= C .为了延长小车在斜面上运动时间,可减小倾斜程度D .图象乙能准确反映小车在斜面上运动的情况8.课外活动时,小明和小刚在操场上沿直线跑道跑步,如图所示是他们通过的路程s 随时间t 变化的图像,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前2s 内,小明跑得较快B.小刚前一半路程的平均速度比后一半路程大C.两人的速度一直相同D.小刚全程的平均速度大于小明的平均速度9.小明家距学校1.5Km,一天,小明骑自行车上学,他以4m/s的速度行驶到刚好一半路程时,车扎带他只好停下来,补胎用了5min,接着又以6m/s的速度到达学校,则小明骑车从家到学校的平均速度约为()A.4.8m/s B.5m/s C.2.45m/s D.4.8km/h10.甲、乙两人相距18m,同时沿同一直线开始做匀速运动,其中甲的s-t图象如图所示。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一章 第4节:测量平均速度课后习题检测(包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一章 第4节:测量平均速度课后习题检测(包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一章第4节:测量平均速度课后习题检测(含答案)1.小明乘电梯上升的过程中,若以地面为参照物,小明是的;若电梯在10s内从一层直达八层,且每层楼高为3m,则电梯从一层直达八层的平均速度为m/s。

运动 2.12.10.正在修建的杭瑞高速公路通车后,铜仁到思南鹦鹉溪段的里程是162km。

汽车按规定时速行驶,从铜仁到鹦鹉溪需1.5h,则汽车的平均速度是km/h,合m/s。

108 303.在我市“双创─巩固”活动中,许多学校开展了“小手牵大手”的活动,同学和家长们利用周末在人行横道处争当“文明监督员”。

若行人闯红灯就吹哨笛提醒,那么哨笛声传到闯红灯的行人耳中的传声介质是;某人行横道宽25m,亮绿灯的时间为25s,则行人至少要以m/s的速度才能安全穿过该人行横道。

空气14.今年4月21日,义乌原老铁路改造暨快速通道建设工程正式开工。

该工程是省内迄今为止建设标准最高、投资规模最大的省道干线公路改造工程。

一期工程主要在城区,城区路段全长16km,设计速度80km/h。

根据设计速度驾车横穿城区需分钟。

12 5.一辆汽车以25m/s的速度匀速行驶,该车在20s内行驶的路程是m。

5006.特种兵体能测试要求中有一条规定;“负重15kg越野跑5km所用时间不超过20min”,达标时的速度至少为_______km/h。

157.长吉城际铁路正式运营。

早上6点50分CHR5型“和谐号”列车由长春开往吉林。

列车运行的平均速度约为201km/h,全程约为110km,全程运行时间大约是;乘客看到窗外的树木向后运动,他是以为参照物。

8.小李在一次体育考试中,50m米跑的成绩是8.0s,他跑步的平均速度是;在4×100m接力赛中,为了保证交接棒的顺利进行,交接棒时两运动员要尽可能做到。

6.25m/s;相对静止9. “神舟”七号载人飞船的圆满成功,标志着我国跻身世界航天大国!航天员翟志刚随“神七”载人飞船一起以7.8km/s的速度绕地球高速运动,并实施出舱活动。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1.4测量平均速度》同步练习-带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1.4测量平均速度》同步练习-带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1.4测量平均速度》同步练习-带答案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如图是甲、乙两车从同一地点向东运动的s-t图像,由图像可知()A.0~5s,甲车的速度是4m/s B.10~25s,乙车做匀速直线运动C.10~15s,甲车处于静止状态D.0~15s,甲、乙两车运动的路程都是30m2.一辆摩托车做直线运动,1s内走1m,2s内走2m,3s内走3m…,则此车的运动是() A.一定是匀速直线运动B.一定是变速直线运动C.可能是匀速直线运动D.以上答案都不正确3.关于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svt,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通过路程越长,速度就越大B.物体时间越短,速度就越大C.物体的速度与路程成正比,而与时间成反比D.速度与路程、时间无关,但可由路程和时间的比值求出4.甲、乙两小车运动的s t 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像可知()A.甲、乙两车都做匀速直线运动B.甲车的速度为10米/秒,乙车的速度为2米/秒C.经过6秒,甲、乙两车相距12米D.经过5秒,甲、乙两车通过的路程均为10米5.甲、乙两个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甲的速度是乙的速度的1/3,则()A.甲通过的路程是乙通过路程的1/3B.乙所用时间是甲所用时间的1/3C.通过相同的路程,乙所用的时间是甲所用时间的3倍D.在相同的时间内,乙通过的路程是甲通过路程的3倍6.下列物理量估算不合理的是()A.一个中学生的重力约500N B.人步行速度约10m/sC.人体正常体温约37℃D.人体平均密度约1×103kg/m37.如图a,在平直高速公路上的某时刻,甲、乙两车相距s,经过时间t后,两车距离变为s1(s1<s).两车的s﹣t图象如图b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图b中的图线℃表示的是甲车的运动情况B.图b中的t0时刻表示甲乙两车此时的速度相等C.t时刻一定在图b中的t0时刻之前D.t时刻可能在图b中的t0时刻之前8.寓言《龟兔赛跑》中说:乌龟和兔子同时从起点跑出,兔子在远远超过乌龟时,便骄傲地睡起大觉,它一觉醒来,发现乌龟已悄然地爬到终点,后悔不已。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第四节测量平均速度练习题含答案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第四节测量平均速度练习题含答案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测量平均速度练习题1.公路上,一辆汽车以72km/h的速度匀速行驶,它用30s追上了它前方450m处的一辆匀速行驶着的自行车,这辆自行车的速度是()A.5m/s B.10m/s C.15m/s D.20m/s2. 小明在班上给同学们讲了新的“龟兔赛跑”故事:乌龟和兔子由起点出发后,兔子很快把乌龟落在后面。

它看到乌龟跑的太慢了,就在半途的一棵树下睡了一觉,醒来时发现乌龟离终点很近了,兔子急忙去追,结果他们同时到达终点。

在小明讲的这个故事中,关于乌龟和兔子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A.在整个运动过程中,乌龟和兔子的平均速度相等B.兔子始终比乌龟跑得快C.在整个运动过程中,兔子的平均速度要大于乌龟的平均速度D. 兔子睡觉时肯定是静止的3.关于速度,以下各种说法正确的是 ( )A 运动路程越长,速度越大B 运动时间越短,速度越大C 相同时间内,通过路程越长,速度越大 D通过相同的路程,所用时间越长,速度越大4. 甲、乙是两个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

甲、乙通过的路程之比为2∶3,所用的时间之比是1∶2,则甲、乙的速度之比是()A.3∶2 B.3∶1 C.3∶4 D.4∶35.关于平均速度,有以下几种说法,其中正确的是()A. 平均速度就是速度的平均值B. 平均速度是用来精确描述做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快慢的C. 平均速度等于物体通过一段路程跟通过这段路程所用时间的比值D. 平均速度是几个物体运动速度的平均值6.某同学从甲地到乙地,前200m以4m/s的速度步行,后1000m以10m/s的速度乘车,则该同学全程的平均速度为()5 min行驶1000 m。

这位同学骑自行车前5min的平均速度是 m/s,中途8 km路程中的平均速度是______km/h=________m/s ,通过整段公路的平均速度______m/s。

小明在“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车从带刻度(分度值为)的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图中的方框内是小车到达A、B、C三处时电子表的显示。

八年级物理上册 1.4 测量平均速度课后练习1(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新版)新人教版初中八年级

八年级物理上册 1.4 测量平均速度课后练习1(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新版)新人教版初中八年级

平均速度的测量题一2013年4月20清晨,某某芦山发生强烈地震,距灾区105km的某驻军部队接到命令立即驱车赶往灾区救援。

出发50min后中途遇山体滑坡道路阻断,经2h抢通道路,继续前进40min 到达指定地点。

救援部队全程平均速度应为()A.126km/h B.70km/h C. D.30km/h题二如图所示是某实验小组做“测平均速度”实验的情形,显示时间的数字钟的时间格式是“时:分:秒”。

则小车全程中的平均速度是 cm/s。

题三如图是甲、乙两辆同方向运动小车的s﹣t图象,由图象可知()A.甲、乙两车在整个过程中都做匀速直线运动B.经过5秒钟,甲车通过的路程比乙车的大C.经过30秒钟,甲、乙两车通过的路程相等D.经过10秒钟,甲、乙两车通过的路程相等题四某人在医院做了一次心电图,结果如图所示。

如果心电图仪卷动纸带的速度为/min,图中方格纸每小格长1mm,则此人的心率为_______次/min。

题五如图所示,在“研究充水玻璃管中气泡的运动规律”实验中,(1)气泡上升过程中,若以气泡为参照物,玻璃口的塞子是(选填“运动”或“静止”)的;(2)若测得气泡从管子的底端运动到顶端的路程为56cm,所用的时间为7s,则在这个过程中气泡的平均速度为;(3)为了判断气泡是否做匀速直线运动,需要测量气泡运动的路程和时间,为便于测量,应使气泡在管内运动得较(选填”快”或“慢”)。

题六某物理兴趣小组利用带有刻度尺的斜面、小车和数值钟“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如图所示,图中显示的是他们测量过程中的小车在甲、乙、丙三个位置及其对应时间的情形,显示时间的格式是“时:分:秒”。

(1)请你根据图示完成下表;小车由甲至乙小车由乙至丙小车由甲至丙路程s/m时间t/s 4平均速度v/(m/s)(2)根据上表中的数据,小车全程的平均速度?题七如图所示,在“探究小车在斜面上下滑速度”的实验中:(1)不易操作测量的是___________(时间、长度);(2)对问题(1),你是如何操作的(或提出你对实验的改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4测量平均速度一、多选题1.如图是用照相机所拍摄的某一小球在水中下落的一张频闪照片。

已知水池壁上每块瓷砖的高度为a ,闪光灯每隔Δt 时间闪亮一次(即拍摄一次)。

观察照片,关于小球的运动,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 .小球从A 位置到D 位置的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B .小球从B 位置到D 位置的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C .小球从A 位置到C 位置的平均速度为3Δa tD .小球通过B 点时的瞬间速度为Δat2.在校田径运动会100m 决赛中,前30m 小明落后于小亮,后70m 小明加速冲刺超过了小亮领先到达终点,关于这次决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前30m ,小明的平均速度比小亮的平均速度小B .前30m ,小明的平均速度与小亮的平均速度相等C .100m 全程,小明的平均速度比小亮的平均速度大D .100m 全程,小明的平均速度比小亮的平均速度小3.兔子和乌龟看完师大一中的运动会深受启发,打算上演一场2020版龟兔赛跑,兔子与乌龟的路程﹣时间图象如图所示,根据图象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兔子与乌龟是同时、同地出发的B .兔子比乌龟先到达终点C .在0至t 6时间内兔子与乌龟的平均速度相同D .在0至t 6时间内兔子与乌龟均做匀速直线运动 二、单选题4.某学生60m赛跑的成绩是9s,如果他在前30m的速度为6m/s,到达终点冲刺的速度为8m/s,那么,他在后30m的平均速度是()A.3.3m/s B.7m/s C.7.5m/s D.8m/s5.如图是利用每秒闪光10次的照相装置拍摄到的同一个小球从左向右运动的频闪照片。

关于小球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小球在AE两点间做匀速直线运动B.小球在AE两点间做变速直线运动C.小球在AB两点间运动的平均速度小于BC两点间运动的平均速度D.小球在DE两点间运动的平均速度最大6.如图所示是测量小车平均速度的实验装置图。

小车从A点由静止释放,自由运动到达B点。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小车从A到B运动了10cmB.小车从A到B的平均速度为3m/sC.若小车到达B点时未及时停止计时,测得全程的平均速度会偏小D.测量小车在整个运动过程中CB段的平均速度,应将小车从C处由静止释放7.在如图所示的斜面上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让小车从斜面的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分别测出小车到达B点和C点的时间,且测得AC段的时间tAC=2.5s。

对上述实验数据处理正确的是()A.图中AB段的路程sAB=50.0cmB.AC段的平均速度vAC=32.0cm/sC.如果小车过了B点才停止计时,测得AB段的平均速度vAB会偏大D.为了测量小车在BC段的平均速度vBC,可以将小车从B点静止释放8.课外活动时,小明和小刚在操场上沿直线跑道跑步,如图所示是他们通过的路程s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前2s内,小明跑得较快B.小刚前一半路程的平均速度比后一半路程大C.两人的速度一直相同D.小刚全程的平均速度大于小明的平均速度9.某同学百米赛跑成绩为10s,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他每秒通过的路程是10m B.他在冲线时的瞬时速度可能大于10m/sC.他赛跑时做匀速直线运动D.他在百米内的任何一个瞬时速度为10m/s10.甲、乙两物体,同时从同一地点沿直线向同一方向运动,它们的s﹣t图像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中()①2~4s内乙做匀速直线运动①4s时甲、乙两物体的速度相等①0~4s内乙的平均速度为2m/s①5s时甲在乙的前方A.只有①①正确B.只有①①正确C.只有①①①正确D.只有①①①都正确11.如图所示甲、乙微型小车的运动记录,两小车均由左向右运动。

现利用频闪照相记录两小车的位置,频闪相机每隔0.02s 拍一次照,用字母A、B、C、D、E标记小车的位置。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做减速运动,乙做匀速运动B.从A位置运动至E位置甲的平均速度大于乙的平均速度C.乙运动至D位置时速度为1m/sD.从D位置运动至E位置甲、乙的平均速度相等12.小船在河里顺流而下,速度是6m/s,然后以2m/s的速度逆流返回原地,则来回全程的平均速度为()A.6m/s B.5m/s C.4m/s D.3m/s13.某同学上学时,1m/s 的速度走完前二分之一的路程,为了不迟到,他改以2m/s的速度走完后二分之一的路程,他上学时走路的平均速度是A.1m/s B.1. 5m/'s C.2m/s D.1.33m/s第II卷(非选择题)请点击修改第II卷的文字说明三、综合题14.在“比较纸锥下落的快慢活动”中。

(1)剪两个等大的圆纸片,其中一个圆纸片裁去的扇形的圆心角比另一个大,做成两个锥角不等的纸锥。

将两个大小不同的纸锥从同一高度同时释放,根据______(选填“大纸锥先落地”、“小纸锥先落地”)现象可以判断______(大/小)纸锥下落得快。

(2)如果将两个纸锥从不同的高度同时释放,比较纸锥运动快慢的方法是:先测出纸锥下落的时间和下落的______,计算出速度。

(3)在测量过程中,发现下落的时间较难测出,可采用的措施是______。

(4)如图甲所示两个等大的圆纸片,裁去一个扇形,做成图乙所示的A、B两个锥角不等的纸锥。

将两个锥角不同的纸锥从同一高度同时释放时,应该选择图中的______(选填“乙”或“丙”)所示的位置。

(5)小芳猜想纸锥从同一高度下落的快慢与纸锥的锥角、纸锥的质量有关,并打算继续用图乙的这两个纸锥研究纸锥下落快慢与锥角的关系,小明认为这样做不科学,你认为不科学的原因是______。

(6)下图中四个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象,能反映出该纸锥下落运动的是______。

(选填图中的选项字母)A.B.C.D.四、实验题15.在“测平均速度”的实验中:(1)本实验的原理:___________;(2)用刻度尺测出s=78cm,用停表测出t=2s,则本实验中的平均速度v=___________m/s;(3)如果小车还未到达斜面底端时就按下了停表,那么他得的小车在全程的平均速度将比真实值___________。

(选填“大”或“小”)16.在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实验中,如甲图所示把小车放到斜面的顶端,金属片放到斜面的底端,用刻度尺测出小车将要通过的路程s1,用停表测量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滑下到橦击金属片的时间t1,停表记录的时间如乙图所示,由以上测量即可算出小车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v1。

(1)小车沿斜面下滑的过程,做______(选填“匀速”或“变速”)直线运动;(2)s1=______ cm,t1=______s,v1=______m/s (保留三位小数);(3)用同样的方法可测量并计算出小车通过斜面上半段的平均速度v2,则v1______v2(选填“>”“<”或“=”)。

五、填空题17.一列长200m的列车,以20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若整列火车通过1.9km的某一大桥所用时间是______s。

若整列火车通过大桥所用时间是150s,那么这列火车的速度是______m/s。

甲、乙两物体运动的路程之比是2①3,所用的时间之比是3①2,则它们的速度之比是______。

18.如图是小球从A沿直线运动到F的频闪照片,相邻两个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为0.2 s,则AF的距离为___________cm,小球从A到F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___m/s。

19.如图是“测量平均速度”的实验,该实验的原理是______,斜面底部金属片的作用是______;实验时让小车从斜面A点由静止下滑并开始计时,测得数据如图中所示,则BC段的平均速度vBC=______m/s。

参考答案:1.BD 【解析】 【详解】A .由题意知,小球从A 到B ,从B 到C 的运动时间相等,由图示可知,小球从A 到B ,从B 到C 的路程不相等,因此小球从A 到C 做变速直线运动,故A 错误;B .由图可知,小球从B 到C ,从C 到D 的路程相等,它们的运动时间相等,因此从B 到D 小球做匀速直线运动,故B 正确;C .由图可知,sAC =3a ,tAC =2Δt ,小球从A 到C 的平均速度3=2ΔAC AC s av t t=故C 错误;D .由图示可知,sBD =2a ,tBD =2Δt ,小球从B 到D 的速度2=2ΔΔBD BD s a av t t t== 小球通过B 点时的瞬间速度为Δat,故D 正确。

故选BD 。

2.AC 【解析】 【详解】AB .由题知,跑到30m 处时,两人跑的路程相同,小明用的时间多,小亮用的时间少,由v =st可知,此过程中小明的平均速度小,故A 正确,B 错误;CD .跑完全程,两人跑的路程相同,小明用的时间少,小亮用的时间多,由v =st可知,整个过程中小明的平均速度大,故C 正确,D 错误。

故选AC 。

3.BC 【解析】 【详解】A .由图可知兔子比乌龟晚出发了t 1,故A 错误;B .由图可知,t 7时间兔子到达终点,乌龟到达s 3处,兔子先到达终点,故B 正确;C.在0至t6时间内,兔子与乌龟通过的路程相同,总时间相同,由svt=可知,兔子的平均速度等于乌龟的平均速度,故C正确;D.在0至t6时间内,乌龟做匀速直线运动;兔子在0到t1和t3到t5两段时间处于静止状态,在t1到t3和t5到t6两段时间做匀速直线运动,故D错误。

故选BC。

4.C【解析】【分析】【详解】他在前的30m速度为6m/s,前30m所用的时间1 1130m5s 6m/sstv===后30m所用时间为219s5s4st t t=-=-=后30m的平均速度为2 2230m7.5m/s 4ssvt===故选C。

5.B【解析】【详解】A B.由频闪图可知,小球在AE两点间之内,相同时间间隔所走的路程不相等,故小球不是做匀速之直线运动,而是做变速直线运动,故A错误,B正确;C D.由题意可知,照相装置每秒闪光10次,那么拍摄到的同一个小球从左向右运动的频闪照片,邻近的两个小球时间间隔是相同的,观察题中图片可知,小球在AB两点间运动的路程最大,根据速度公式svt=可知,小球在AB两点间运动的平均速度最大,故CD错误。

故选B。

6.C 【解析】【详解】A .小车车头在A 点时,在10.00cm 刻度线处;小车车头在B 点时,在1.00cm 刻度线处,故小车从A 到B 运动距离10.00cm-1.00cm=9.00cm s =故A 错误;B .由图可知,小车在A 点时,时间为:“15:35:20”,小车在B 点时,时间为:“15:35:23”,故小车从A 到B 的用时3s 。

根据sv t=可知,小车从A 到B 的平均速度9.00cm 0.09m ==0.03m /s 3s 3ss v t == 故B 错误;C .若小车到达B 点时未及时停止计时,则测量的时间t 会偏大,根据sv t=可知,此时计算得出的全程平均速度会偏小,故C 正确;D .小车在C 点静止释放至B 点所用的时间为't ,小车在A 点静止释放,C 点至B 点所用的时间为t ,分析可得,'t t >,故测量小车在整个运动过程中CB 段的平均速度,应该将小车从A 处由静止释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