锡矿矿床时空分布及成矿规律

合集下载

锡山寨锡矿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浅析

锡山寨锡矿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浅析

锡山寨锡矿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浅析通过分析区域地质特征、矿体地质特征,阐述了锡山寨锡矿矿床成因,认为矿床属岩浆热液裂隙充填型矿床,矿体受构造控制明显,为矿区的导矿、容矿构造,矿体形态主要为脉状,金属矿物为锡石、黑钨矿,少量的毒砂、闪锌矿、磁黄铁矿、黄铁矿、黄铜矿等。

标签:锡矿地质特征矿床成因1区域地质背景矿区处于紫金-惠阳凹褶断束(Ⅳ9)、北东向河源深断裂带与莲花山深断裂带之间,该区域为内生热液锡多金属矿产为主的成矿远景区。

出露地层主要为侏罗系下统金鸡组(J1j)浅海相碎屑岩;构造发育有北东向紫金大断裂及次级构造;褶皱主要呈现为一系列小型的背斜、向斜,本区岩浆活动频繁,是成矿热液迁移活动的地区。

岩浆岩主要为燕山二至三其侵入的花岗闪长岩及花岗岩。

2矿区地质2.1地层区内出露的地层主要为侏罗系下统金鸡组(J1j)地层及第四系冲积层(Q4al)。

侏罗系下统金鸡组(J1j):广泛出露于矿区内,地层产状总体走向为北东向,倾向南东,倾角一般40~60°,岩性主要为深灰-灰黑色粉砂质页岩夹细粒长石石英砂岩;黑色炭质页岩夹粉砂岩;灰色中粒长石石英砂岩夹灰色-灰绿色泥质页岩,紫红、土黄色泥质页岩与砂质页岩互层;紫红色页岩夹粉砂岩、砂岩;中粒长石石英砂岩。

其中锡矿带主要与灰色中粒长石石英砂岩夹灰色—灰绿色泥质页岩有关。

第四系冲洪积层(Q):主要分布于河流或沟谷两侧,主要由砂、砾石、粘土等冲洪积物组成。

2.2构造矿区内构造以断裂构造为主,属区域性紫金大断裂的次级构造。

主要表现为构造破碎带,可分为NNE、NEE向两组断裂构造,其中NNE向组断裂是矿区内锡多金属矿控矿和容矿构造,特征如下:NNE向组断裂:该组断裂总体走向为16~23°,一般延长610~680m,宽约1.2~1.8m,倾向SE,倾角一般为58~71°。

构造破碎带内充填有糜棱岩、破碎角砾岩、碎裂岩等,局部较破碎,呈松散土状,见有锡石、黄铁矿等硫化物矿物,蚀变主要有云英岩化、绿泥石化、高岭土化等,在断层面上可见到擦痕。

大义山锡矿田矿床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

大义山锡矿田矿床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

独居石、 锐钛矿、 电气石、 黄玉, 次为钛铁矿、 板钛矿、 金红石、 锡石、 黑钨矿、 磷钇矿、 毒砂、 方铅矿、 闪锌矿、 黄铜矿、 黄铁矿等, 属锆石 % 独居石 % 钛铁矿型。
!
,,
华 南 地 质 与 矿 产! ! !
! ! ! ! ! ! ! ! ! ! ! ! ! ! "##$ 年!
(%) 岩石化学特征: !"#" 含量大于 &% $ , 而且具 有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的特征, 属铝过饱和偏酸性花岗岩类。与 ’(#、 ./# 偏低, 岩石更偏酸性, 铝更趋饱和。各单 元岩石氧化物含量平均值见表 " 。
, 2 "( + 2 $, * 2 *) * 2 +’ &2 ) !
$ 2 (’ $ 2 *) # 2 *, # 2 *’ "!
" 2 ,, ’ 2 $, + 2 ") & 2 $’ ,!
$ 2 ,* $ 2 +) $ 2 *" # 2 $’ $2 ’ !
’ 2 ’) ’ 2 &" + 2 ++ & 2 +* ,!
维氏值 &$ ! #$$ !
! ! 注: 微量元素由湖南省地勘局物勘院化验室测试, "$$$ , "$$# ; 稀土元素据湖南省地勘局区测队 #- + 万阳嘉洲幅地质图说明书, "$$$ 。
8 2 !" 主要地球化学特征 区内 #- + 万水系沉积物测量 #$ 综合异常达 "$ 处, 主要相关异常元素为 ", )*, /0, . 等。异常呈 东、 中、 西三个 6" 向带密集成群分布。自东至西, 异常带的规模、 异常个数、 异常强度、 异常规模均依 次减小, 元素组合由复杂变简单, 异常分布由连续 密集变为分散零星。单个异常为椭圆状、 长条状、 不规则状, 长轴方向 6" 向、 6"" 向, 面积 $ 2 + . "# 2 ( A8" , #$ 峰值 ( ++$ . , $$$ )/ #$ % & , 浓集中心 明显, 浓度分带清楚。元素组合具水平分带现象, 自岩体向外由 ", #$, ’(, /0, . ! +,, -$。由高温元 素至中低温元素。土壤和岩石测量对不同矿床类 型有不同反映。蚀变花岗岩体型锡矿分布地段, 在 平面上, 有介头单元出露的地段形成环带形 #$ 异 .(B2 #! C45(4D(&$ E*5F1 &G #$ 4$7 . E&$D1$D0 G&5 4HD1517 B54$(D1 D=I1 D($ 71I&0(D0 常; 在剖面上形成中间低缓、 两侧突起的 “ %” 形异 常曲线 ( 图 #) 。在脉型锡矿分布地段, 异常形态为 狭长条 ( 带) 状, 其展布与矿脉走向一致。

中国锡矿成矿规律概要

中国锡矿成矿规律概要
陈 郑辉 ¨, 王 登红 , 盛 继 福¨, 应立 娟 ¨, 梁 婷 , 王 成辉 ¨, 刘丽 君 , 王 永磊 D
1 ) 中 国地 质科 学 院矿产 资源研 究所 , 国土 资源部 成矿 作用 与资源 评价 重点 实验 室 , 北京 , 1 0 0 0 3 7 ;
2 ) 长安 大学 地球科 学与 资源 学 院 , 西部 矿产资 源与地 质工 程教 育部 重点实 验室 , 西安 , 7 1 0 0 5 4 ;
总 了全 国 8 7 3处 锡 矿 产 地 ( 王登红 等 , 2 0 1 4 ) 资 料
的基 础上 , 提 出 了我 国锡 矿 预 测 类 型 , 划 分 了 成 矿 带, 提 出了找 矿 方 向 。
要 集 中在 桂 北 、 滇东等地 , 矽 卡 岩 型 集 中 分 布 在南 岭 中 段 湘 南 等 矿 集 区 、 石 英 脉 型 则 主 要 集 中 在 华 南 地 区 的 闽成 矿 时代 以 中生 代 最 为 重 要 ; 成 矿大 地 构 造 背 景 以造 山运 动 之 后 的大 陆环 境 为 主 , 构 造 变 动 剧烈 , 深 大 断裂 纵 横 交 错 , 岩浆活动频繁 , 特 别 是 与 锡 成 矿 作 用 关 系 密 切 的 中生 代 花 岗 岩 类 非 常 发 育 , 最 具特 色 。
本次在对全 国 8 7 3处 锡 矿 矿 产 地 资 料 进 行 系 统 梳 理 的基 础 上 , 深 入 总 结 了 全 国锡 矿 的成 矿 规 律 , 厘定 出 2 O个 以锡
为 主或 锡 较 为 重 要 的矿 床 成 矿 系 列 , 认 为 锡 石 一硫 化 物 型 、 矽 卡岩 ( 一云英 岩型 ) 、 石 英 脉 型 和 岩 体 型 4类 锡 矿 类 型, 应该 作 为 重点 预测 类 型 , 并划分出 4 4个 成 锡 带 , 提 出了 1 9个 重 要 工 作 部 署 区 , 并编制 了中国成锡带 图、 中 国锡 矿 成 矿 规 律 图等 系列 图件 , 为潜 力 评 价 预 测 工 作 提 供 了理 论 依 据 。

矿床学—锡矿调查报告

矿床学—锡矿调查报告

矿床学--锡矿调查报告班级:姓名:学号:“有色精灵”——锡矿锡是人类最早发现并得到广泛应用的金属之一,早在商代,我们的祖先就能用锡生产青铜器皿。

作为世界上的稀有金属之一,锡在地壳中的含量为0.004%,全球锡储量约480万吨,基础储量约为1100万吨。

在自然界中锡主要以自然元素、金属互化物、氧化物、氢氧化物、硫化物、硫盐、硅酸盐、硼酸盐等形式存在。

目前已发现锡矿物和含锡矿物五十余种,其中具有工业价值的主要矿物为:锡石、黄锡矿、圆柱锡矿、硫锡铅矿和辉锑锡铅矿。

有时黑硫银锡矿、黑硼锡矿、马来亚石、水锡石、水镁锡矿等也可以相对富集,形成工业价值。

锡矿价格走势1.锡矿国内外资源分布,储量锡矿呈带状分布,太平洋地区是主要蕴藏区,主要分布在东南亚和东亚两大锡矿带。

东南亚锡矿带北起缅甸的掸邦高原,沿缅泰边境向南经马来半岛西部,延伸到印度尼西亚的邦加岛和勿里洞岛。

伴生有钨,故有“锡钨地带”之称。

其储量占世界总储量的60%。

锡矿在全球主要分布在中国、印度尼西亚、秘鲁、巴西、玻利维亚、马来西亚、俄罗斯、澳大利亚、泰国等国。

其他地区共计约18万吨。

美国地质调查局2015年发布的数据显示,全球锡储量共约480万吨。

中国拥有150万吨,印尼80万吨,巴西70万吨,玻利维亚40万吨,澳大利亚37万吨,具体如下图:1.1中国锡资源分布,储量,供应量中国是世界上锡矿资源最为丰富的国家。

锡资源储量位居全球第一,探明储量约150万吨,占全球探明储量的28.85%,储量基础350万吨。

总保有储量407万吨,居世界第2位。

我国共探明矿产地293处,分布于15个省(区),以广西、云南两省(区)储量最多。

云南、广西和湖南是中国最大的产锡基地,目前三个省(区)锡精矿产量合计约占全国总产量的90%。

广西南丹的大厂是我国特大型锡矿基地之一,也是世界少有的特大型多金属锡矿床。

云南锡矿保有储量略低于广西,居全国第二位,而产量居全国之首。

个旧锡矿位于云南省南部边陲,自古享有“锡都”之誉,是我国最大的锡矿,个旧的锡开采历史悠久,现已形成采、选、炼生产体系。

云岭锡矿区成控矿规律分析

云岭锡矿区成控矿规律分析

永德县云岭锡矿区成控矿规律分析及找矿方向1.前言云岭锡矿区是永德县境内锡矿最丰富的矿区,在该成矿带上主要矿床(点)有轻木林锡矿、云岭锡矿、杨梅山锡矿、芭蕉林铅锌矿、忙回锑矿、垭口锡矿、中山锡矿等,目前控股公司在该区内已经整合二个矿山和一个探矿权,因此,加强区内地质资料的收集、整理、综合分析、综合研究,总结区内的成控矿规律,厘定出找矿靶区,对于下一步开展地质找矿及矿山生产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和现实意义。

2.矿区地质简况矿区位于冈底斯~念青唐古拉褶皱系,福贡~镇康褶皱带,保山~永德褶皱束之南段,秀塘山与水磨河两大断裂之间,区内构造比较复杂,以断裂构造为主,构造线总体呈北东向,控制了全区构造格局,次为北西向和近南北向及近东西向,南北向和北西向及近南北向,其中北东向蚀变花岗岩带与成矿关系密切,在带内多组构造交汇部位常形成富锡矿体;区内岩浆活动强烈,形成了以云岭岩体为代表的酸性花岗岩,该岩体主要岩石类型为片麻状花岗岩及少量的二长花岗岩等,在岩体内接触带和岩体接触带形成以高温矿产为主的锡多金属矿。

2.1 地层矿区出露地层主要有下古生界寒武系?储家山组(∈?C)和侏罗系及第四系地层。

下古生界寒武系?储家山组(∈?C):分布在矿区西部,原岩为一套砂泥质岩石一碎屑岩,经区域变质作用,形成一套微晶片岩、硅质岩、绢云二云微晶片岩组合为主的地层,呈北东向展布,以向东倾。

厚度>200米。

中生界侏罗系中统(J):分布在矿区南东部,呈北东向展布,向东倾为主,2岩性为灰白色、紫红色砾岩、砂岩夹粉砂岩,粉砂质泥岩、石英砂岩夹灰岩。

2花岗岩呈角度不整合接触,厚度大于100米。

与γ5第四系:由砾石、砂土、粘土和腐植土层等散堆积物组成,厚度一般厚0.5~2米,个别厚达20米。

2.2 构造区内断裂构造主要有北东、近东西向这二组断裂构造(如图1)。

北东向组:是区内的主要断裂构造,总体倾向东,断裂产状一般为120°∠50~85°,带宽约4~80米,走向长度超过3000米,矿山控制带长已经超过2000米,在该断裂带内出现大量的毒砂矿化、电气石化、硅化、黄铁矿化、钠长石化、深褪色蚀变等,在该带内如果有其它组的次级构造的配合极容易形成锡矿体,是区内的主要含矿构造,目前矿山发现和开采的地质储量的90%以上是产于其中。

中国锡矿成矿规律概要

中国锡矿成矿规律概要

中国锡矿成矿规律概要
,要求有行文结构
中国锡矿成矿规律概要
锡是一种重要的有色金属,在国内外市场上均有广泛应用,但锡矿资源极不稳定,因此分析中国锡矿成矿规律显得无比重要。

从形态学上而言,中国锡矿有液态脉状矿、凝状矿和沉积矿等形态,而大多数
锡矿主要分布于云南、四川、贵州、湖南、广西、江西等地。

液态脉状矿主要有分配于碱性玄武质岩体中,大多数脉状矿主要为硫酸盐矿,有较少的金属矿物,王宝森脉、绿九寨脉以及四川等处的湛江脉属于其中。

凝状矿多分布浅滩、山溪等低引力区,形态主要以低温熔融沉积形式出现,凝状矿多为金属矿,炎黄山、大安溪等属于其中。

沉积矿的成矿规律则是以沉积变质、活动晶体及熔融凝固作用为主,出现范围最广,以陕西、湖北、湖南等省的锡矿为代表性。

此外,锡矿的成矿规律还需遵循热液传输成矿作用,其实质是大量热液和物质
从分界带、断层、火山和可热可裂性岩石中渗入,使锡矿被输移到新的构造组合中,同时热液被升温及被负重节制,导致矿体产出及表面晶体熔化等形式的热流作用。

综上所述,中国锡矿成矿规律既涉及形态、分布,又涉及热液传输成矿作用,
这些复杂的成矿规律必须在勘探、开采中充分做到遵循,才能保证锡矿的稳定开采。

青河县红柳沟一带锡矿成矿地质特征及成矿规律分析

青河县红柳沟一带锡矿成矿地质特征及成矿规律分析

124地质勘探G eological prospecting青河县红柳沟一带锡矿成矿地质特征及成矿规律分析李 庚,师新艳(新疆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二区域地质调查大队,新疆 昌吉 831100)摘 要:青河县红柳沟一带处于东准噶尔古生代弧盆系的谢米斯台-库兰卡孜干晚古生代岛弧中,属谢米斯台-库兰卡孜干金、铜、稀有金属成矿带及贝勒库都克—黄羊山锡铜成矿远景区。

在该成矿带内已发现多个锡矿点,显示出较好的成矿背景条件。

为此,下文中主要对青河县红柳沟一带锡矿成矿地质特征及成矿规律进行分析,以期能为区内找矿工作提供一些借鉴与参考。

关键词:红柳沟一带;锡矿;地质特征;成矿规律中图分类号:P618.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65(2023)21-0124-3Analysis of the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ore-forming laws of tin depositsin the Hongliugou area of Qinghe CountyLI Geng, SHI Xin-yan(The Second Regional Geological Survey Brigade of Xinjiang Geological and Mineral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Bureau,Changji 831100,China)Abstract: The area around Hongliugou in Qinghe County is located in the late Paleozoic island arc of the Xiemistai Kulankazi Gan in the East Junggar Paleozoic arc basin system. It belongs to the Xiemistai Kulankazi Gan gold, copper, and rare metal mineralization belt and the Beilekuduk Huangyangshan tin copper mineralization prospect area. Multiple tin mineralization points have been discovered within the mineralization zone, indicating good mineralization background conditions. Therefore, the following text mainly analyzes the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ore-forming laws of tin deposits in the Hongliugou area of Qinghe County, in order to provide some reference and reference for the exploration work in the area.Keywords: Hongliugou area; Tin ore;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Metallogenic laws收稿日期:2023-09作者简介:李庚,男,1990年,汉族,山东泰安人,本科,地质矿产工程师(中级),研究方向:地质矿产勘查。

云浮市九曲岭锡矿矿床地质特征及成矿地质条件探讨

云浮市九曲岭锡矿矿床地质特征及成矿地质条件探讨

云浮市九曲岭锡矿矿床地质特征及成矿地质条件探讨[摘要]云浮市九曲岭锡矿是一个目前正在开采的中型矿床,处于四会-吴川断褶束中的大绀山旋转构造的南西端,北东向灯心垌断裂与东西向塘犁断裂的复合交汇区,属裂隙充填交代脉状矿床。

本文主要介绍了九曲岭锡矿床的成矿地质背景及矿床地质特征,分析、探讨了成矿地质条件,认为本区矿床是受构造控制非常明显的高温热液充填型矿床。

[关键字]锡矿矿床地质特征成矿条件九曲岭矿区位于粤西华夏系构造带的四会—吴川断褶束中的大绀山旋卷构造区内带,区内断裂发育,以北东向为主,东西向次之。

区内有色金属矿产丰富,以锡、钨为主,兼有铅、锌,稀有金属、贵金属及其它非金属矿产,共有各类矿床、矿点、矿化点三十二处之多。

1 矿区地质特征1.1 地层矿区出露地层简单,仅见有震旦系a组及三叠系上统小云雾山群,第四系分布不广(图1)。

震旦系a组:出露于矿区西半部,走向北东,倾角一般为40~70°,为一套浅—深度变质岩系,主要由云母石英片岩、石英云母片岩、斜长角闪片岩、黑云母变粒岩组成。

受后期混合岩化作用,已形成各类混合岩或混合岩化岩石,主要岩石类型有条痕状混合岩和条带—肠状混合岩。

三叠系上统小云雾山群:出露于矿区东侧,与震旦系呈角度不整合接触或断层接触。

主要由石英砂岩、含炭质页岩杂砂岩、砂砾岩组成。

第四系:矿区内分布不广,为残坡积冲积物,散布在山坡岭地,厚度一般0.5~4m。

1.2 构造矿区主要构造线方向为北东向,走向40°~60°,表现在岩层和主要断裂的走向、混合花岗岩体长轴的展布方向均呈北东走向,为矿区的主导构造。

北东向断裂主要有F1和F4(图1),其中F1断裂为区域灯心垌断层的北东段。

此外,较晚期的东西向断裂构造及与其配套的北西向(为主)和北东向裂隙带也相当发育,东西向断裂横亘矿区中部,穿切F1断层,以F2、F8、V1、V5、V1支、V19、V20为代表,呈斜列状,具波状扭曲,为矿区主要控矿储矿构造,其中F2断裂为区域塘犁断层的西段;北西向裂隙带为矿区南细脉带的主体构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立志当早,存高远
锡矿矿床时空分布及成矿规律
中国锡矿床受大地构造控制十分明显,其往往沿特定大地构造部位呈带状分布。

这些大地构造部位是:塔里木-中朝地块与西伯利亚板块之间的晚古生代天山-大兴安岭褶皱区;扬子地块东南侧的古生代华南褶皱系;中新生代西太平洋板块对亚洲大陆俯冲形成的滨太平洋褶皱系;印度板块与古亚洲板块之间聚敛、碰撞形成的特提斯-喜马拉雅褶皱带。

在这些构造带的控制下形成8 个锡矿床成矿带:①康滇地轴锡矿床成矿带;②江南台隆锡矿床成矿带;③右江锡矿床成矿带;④南岭锡、钨矿床成矿带;⑤邓柯-义敦锡、多金属成矿带;⑥滇西-藏中锡矿床成矿带;⑦黄岗-甘珠尔庙(大兴安岭)锡多金属成矿带;⑧小兴安岭-张广才岭锡(钨)多金属成矿带。

岩浆活动是控制中国锡矿床分布的又一重要因素。

中国各锡矿成矿带主要锡矿床皆分布于改造型花岗岩带,许多大、中型锡矿床大都产在燕山晚期阶段的重熔-再生岩浆作用形成的小岩株、岩枝(群) 内外接触带。

例如我国两个最大的锡矿床云南个旧锡矿和广西大厂锡矿所在的右江锡矿成矿带,矿床皆产于经过充分分异演化的燕山晚期黑云母花岗岩接触带和围岩的容矿构造中。

拥有众多的锡矿床及有锡伴生的钨、铜、铅锌、钨钼铋、铌钽或稀土矿床的南岭锡钨矿床成矿带,锡矿床成矿作用自加里东期即有初始富集,以后各旋回逐步加强,至燕山旋回锡、钨成矿作用达到高峰。

我国又一个重要的滇西-藏中锡矿床成矿带,其东亚带,与锡矿床有关的花岗岩多属印支构造旋回;西亚带与锡矿有关的主要为晚白垩世至始新世的花岗岩,矿体多产于岩体突起的冠部或外接触带容矿构造中。

黄岗-甘珠尔庙(大兴安岭)锡多金属成矿带,与成矿有关的花岗岩为燕山期钾长岩花岗岩,矿床产于花岗岩接触带附近。

小兴安岭-张广才岭锡(钨)多金属成矿带,与锡多金属成矿作用有关的花岗岩为海西-燕山旋回各期侵入体,主要有花岗闪长岩、碎裂花岗岩等,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