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下册语文文言文翻译汇总
文言文句子翻译+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5.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 鱼肉,何辞为?
做大事不必顾及细枝末节,行大礼不回避小的责备。现在 人家正是菜刀和砧板,我们好比是鱼和肉,告辞干什么呢 6.?沛公不胜杯杓,不能辞。谨使臣良奉白璧一双, 再拜献大王足下。
一个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夹在大国之间,有军队来攻打它,接 着又遇上饥荒;如果让我治理这个国家,等到三年功夫,就可以使 人人勇敢善战,而且还懂得合乎礼义的行事准则。
3.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 则曰:‘不吾知也!’ 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因为我年纪比你们大一点,(你们)不要因我(年长)就不敢说话了。 (你们)平日说:‘没有人了解我呀!’假如有人了解你们,那么 (你们)打算怎么做呢?”
文言 句子翻译
传 统
壹 《子路、曾皙、冉 有、公西华侍坐》
1.非曰能之,愿学焉。宗庙之事,如会同,端 章甫,愿为小 相焉。
我不敢说我能胜任,但愿意在这方面学习。宗庙祭祀的事或者是诸 侯朝见天子的时候,我愿意穿着礼服戴着礼帽 做一个小小的司仪 官。
2.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 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现在抛弃百姓使之去帮助敌国,拒绝宾客使之去侍奉诸侯,使天下 的贤士退却而不敢西进,停止脚步不进入秦国,这就叫做“借武器 给敌寇,送粮食给盗贼”啊。
3.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现在它已经在东边使郑国成为它的边境,又想要向西扩大边界。 如果不使秦国土地亏损,它从哪里去夺取土地?
4.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 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
假如没有秦国国君的力量,就没有我的今天。依靠别人的力量而 又反过来损害他,这是不仁义的;失掉自己的同盟者,这是不明 智的;用混乱相攻取代联合一致,是不符合武德的。我们还是回 去吧!
高一年级语文文言文原文及译文

【导语】⾼中学习容量⼤,不但要掌握⽬前的知识,还要把⾼中的知识与初中的知识溶为⼀体才能学好。
在读书、听课、研习、总结这四个环节都⽐初中的学习有更⾼的要求。
⾼⼀频道为莘莘学⼦整理了《⾼⼀年级语⽂⽂⾔⽂原⽂及译⽂》,希望对你有所帮助!1.⾼⼀年级语⽂⽂⾔⽂原⽂及译⽂ 班超投笔从戎 原⽂:班超字仲升,扶风平陵⼈,徐令彪之少⼦也。
为⼈有⼤志,不修细节。
然内孝谨,居家常执勤苦,不耻劳辱。
有⼝辩,⽽涉猎书传。
永平五年。
兄固被召诣校书郎,超与母随⾄洛阳。
家贫,常为官佣书以供养。
久劳苦,尝辍业投笔叹⽈:“⼤丈夫⽆它志略,犹当效傅介⼦、张骞⽴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研间乎?”左右皆笑之。
超⽈:“⼩⼦安知壮⼠志哉!” 译⽂:班超为⼈有远⼤的志向,不计较⼀些⼩事情。
然⽽在家中孝顺勤谨,过⽇⼦常常⾟苦操劳,不以劳动为耻辱。
他能⾔善辩,粗览了许多历史典籍。
公元62年(永平五年),哥哥班固被征召做校书郎,班超和母亲也随同班罟到了洛阳。
因为家庭贫穷,班超常为官府抄书挣钱来养家。
他长期抄写,劳苦不堪,有⼀次,他停下的⼿中的活⼉,扔了笔感叹道:“⼤丈夫如果没有更好的志向谋略,也应像昭帝时期的傅介⼦、武帝时期的张骞那样,在异地他乡⽴下⼤功,以得到封侯,怎么能长期地在笔、砚之间忙忙碌碌呢?”旁边的⼈都嘲笑他,班超说:“⼩⼦怎么能了解壮⼠的志向呢!”2.⾼⼀年级语⽂⽂⾔⽂原⽂及译⽂ 宗悫(què)乘风破浪 原⽂:宗悫字元⼲,南阳涅阳⼈也。
叔⽗炳⾼尚不仕。
悫年少时,炳问其志。
悫⽈:“愿乘长风破万⾥浪。
”炳⽈:“汝若不富贵,必破我门户。
”兄泌娶妻,始⼊门,夜被劫,悫年⼗四,挺⾝与拒贼,⼗余⼈皆披散,不得⼊室。
时天下⽆事,⼠⼈并以⽂艺为业,炳素⾼节,诸⼦群从皆好学,⽽悫任⽓好武,故不为乡曲所称。
译⽂:宗悫,字元⼲,是南阳涅阳⼈。
他的叔⽗宗炳,学问很好但不肯做官。
宗悫⼩的时候,宗炳问他长⼤后志向是什么?他回答:“希望驾着⼤风刮散绵延万⾥的巨浪。
高一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文言文翻译

高一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文言文翻译1.劝学荀子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君子说:学习是不可以停止的。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靛青是从蓝草里提取的,可是比蓝草的颜色更深;冰是水凝结而成的,却比水还要寒冷。
木材直得符合拉直的墨线,用煣的工艺把它制成车轮,那么木材的弯度就合乎圆的标准了。
即使又被风吹日晒而干枯了,木材也不会再挺直,是因为经过加工使它成为这样的。
所以木材用墨线量过再经辅具加工就能取直,刀剑在磨刀石上磨过就能变得锋利,君子广博地学习并且每天检验反省自己,那么他就会智慧明达而且行为没有过失了。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君子生通:性) 我曾经整天思索,却不如片刻学到的知识多;我曾经踮起脚远望,却不如登到高处看得广阔。
登到高处招手,胳膊没有加长,可是别人在远处也能看见;顺着风呼叫,声音没有变得洪亮,可是听的人在远处也能听得很清楚。
借助车马的人,并不是脚走得快,却可以达到千里之外;借助舟船的人,并不善于游泳,却可以横渡江河。
君子的资质秉性跟一般人没有不同,只是君子善于借助外物罢了。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堆积土石成了高山,风雨从这里兴起;汇积水流成为深渊,蛟龙从这儿产生;积累善行养成高尚的道德,精神得到提升,圣人的心境由此具备。
高一语文文言文原文及翻译

高一语文文言文原文及翻译【导语】高一新生要根据自己的条件,以及高中阶段学科知识交叉多、综合性强,以及考核的知识和思维触点广的特点,找寻一套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
今天作者为各位同学整理了《高一语文文言文原文及翻译》,期望对您的学习有所帮助!高一语文文言文原文及翻译(一)原文: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举酒属客,诵之诗,歌窈窕之章。
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纵一苇之所知,凌万顷之茫然。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
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
”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
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作甚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
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挟飞仙以漫游,抱而长终。
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情风,与山间之,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
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客喜而笑,洗盏更酌。
肴核既尽,杯盘狼藉。
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翻译:壬戌年秋天,七月十六日,我和客人荡着船儿,在赤壁下游玩。
清风渐渐吹来,水面波浪不兴。
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一单元翻译必考部分

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一单元翻译必考部分《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1、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
居则曰:‘不吾知也。
’如或知尔,则何以哉?”2、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3、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
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4、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
5、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
6、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7、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
8、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齐桓晋文之事》1、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
以小易大,彼恶知之?2、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
3、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4、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5、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庖丁解牛》1、文惠君曰:“嘻,善哉!技盖至此乎?”2、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
3、方今之时,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
4、依乎天理,批大郤,导大窾,因其固然,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5、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
6、虽然,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动刀甚微。
《烛之武退秦师》1、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
2、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
3、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4、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5、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
《鸿门宴》1、今入关,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此其志不在小。
高中语文全册文言文原文及翻译

高中语文全册文言文原文及翻译《高中语文全册文言文原文及翻译》本文将提供高中语文全册文言文原文及翻译,以便学生和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学习文言文。
以下是一些经典文言文原文及其翻译。
【1】《论语·学而篇》原文: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翻译:孔子说:“学以致用,不是很令人愉快吗?有朋友从远方来,不是很开心吗?人们不了解我却不生气,难道这不是君子的品质吗?”【2】《孟子·尽心下》原文: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矣。
其练有故也,得之则喜,不得则忧。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翻译:内心的职责是思考,思考就能自然地得之。
当经过充分练习之后,得到了就会感到喜悦,不得到则会忧虑。
道德的实践,与老师的教导紧密相关。
老师的作用在于传承知识,接受教育,解决困惑。
【3】《红楼梦·第五十五回》原文:此处更觉他不可思议:(甄)夫人自念:“幸而老爷即日起病,倘拖到明日,他老人家病即小好,明日问题就难办了。
”翻译:这一切更让人觉得难以置信:甄夫人心中想道:“幸亏老爷今天生病,如果拖到明天,他老人家就不会那么有精力,问题就无法解决了。
”【4】《鲁迅文集·狂人日记》原文:一种苍凉的东西在我额上一碰,便似乎烫手,使我不得安然,在那短促的热烈中走来走去,似乎碾一声骨碎,还得仰面无辜地笑。
翻译:一种深深的沧桑感触触及我的额头,仿佛火热的触感让我不安,我在短暂而激烈的情感中徘徊,仿佛骨头被碾碎的声音,还必须仰天无辜地笑。
【5】《史记·项羽本纪》原文:项王被困垓下,弟项梁、项籍皆自杀。
王自刭,死者八万馀人,不胜其忧。
翻译:项王困守垓下时,他的弟弟项梁和项籍都自杀了。
王自己割脉自尽,死去的人有八万多,为此他痛不欲生。
以上是几个文言文原文及其翻译示例,希望能对学习者和读者有所帮助。
通过阅读和理解这些古文,我们可以更好地领略文化的博大精深,提升自己的语文水平。
高一语文文言文原文及翻译

高一语文文言文原文及翻译高一新生要作好充分思想准备,以自信、宽容的心态,尽快融入集体,适应新同学、适应新校园环境、适应与初中迥异的纪律制度。
这里给大家整理了一些有关.高一语文文言文原文及翻译,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高一语文文言文原文及翻译1文言文《兰亭集序》原文及翻译原文: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kuài)稽山阴之兰亭,修禊(xì)事也。
群贤毕至,少长(zhǎng)咸集。
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摆布,引觉得流觞(shāng)曲水,列坐其次。
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仰不美观宇宙之年夜,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
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虽趣舍万殊,静躁分歧,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伤系之矣。
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痕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前人云:“死生亦年夜矣”(41),岂不痛哉!每览前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jiēdào),不能喻之于怀。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shāng)为妄作。
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译文:永和九年,时在癸丑之年,三月上旬,我们会集在会稽山阴的兰亭,为了做禊事。
众多贤才都汇聚到这里,春秋年夜的小的都聚积在这里。
兰亭这处所有高峻的山岳,强大的树林,高高的竹子。
又有清亮湍急的溪流,(如同青罗带一般)环抱在亭子的四周,引(溪水)作为流觞的曲水,枚举坐在曲水旁边,虽然没有吹奏音乐的盛况,喝点酒作点诗,也足够来酣畅论说幽深内藏的激情了。
这一天,天色晴朗,空气清爽,和风暖和,仰首不美观览到宇宙的浩荡,俯看不雅察看年夜地上万物的繁多,用来伸展视力眼光,坦荡襟怀胸襟,足够来极尽视听的欢娱,其实很欢愉。
高一语文必背古诗词文言文加翻译

高一语文必背古诗词文言文加翻译高一语文必背的古诗词和文言文,通常包括了中国古代文学中的一些经典作品。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古诗词和文言文,以及它们的基本翻译:1. 《诗经·关雎》- 原文: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 翻译:雎鸠在河洲上鸣叫,声音悠扬。
美丽的少女,是君子所追求的伴侣。
2. 《离骚》(节选)- 屈原- 原文: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 翻译:我深深地叹息,掩面而泣,哀叹人民的生活充满了艰难。
3. 《滕王阁序》(节选)- 王勃- 原文: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 翻译:落日的余晖与孤独的野鸭一同飞翔,秋天的江水与天空融为一色。
4. 《岳阳楼记》(节选)- 范仲淹- 原文: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 翻译:先于天下人忧虑,后于天下人欢乐。
5. 《赤壁赋》(节选)- 苏轼- 原文:对海而唱,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
- 翻译:面对大海歌唱,声音呜咽,如同怨恨,如同渴望,如同哭泣,如同诉说。
6. 《出师表》(节选)- 诸葛亮- 原文: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
- 翻译:我本是平民,亲自在南阳耕种。
7. 《桃花源记》(节选)- 陶渊明- 原文: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 翻译:土地平坦开阔,房屋整齐,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塘和桑树竹子等。
8. 《醉翁亭记》(节选)- 欧阳修- 原文: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
- 翻译:滁州周围都是山,特别是西南方向的山峰,森林和山谷特别美丽。
9. 《琵琶行》(节选)- 白居易- 原文: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 翻译:大弦的声音嘈杂如同急促的雨声,小弦的声音细腻如同低声私语。
10. 《滕王高阁临江渚》(节选)- 王之涣- 原文: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 翻译:太阳依偎着山峦落下,黄河流入大海。
这些古诗词和文言文不仅体现了中国古代文学的美学特色,也蕴含了丰富的哲理和情感。
在高中语文学习中,背诵这些经典作品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和语言表达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一下册语文文言文翻译汇总文言文翻译是高中语文必考的重要题型,多做文言文翻译练习对语文考试是很有帮助的。
以下是店铺为大家收集整理的高一下册语文文言文翻译大全,请考生认真练习。
高一下册语文文言文翻译总结:《指南录后序》德佑二年二月十九日,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都督诸路军马。
北邀当国者相见,众谓予一行为可以纾祸。
予自度不得脱,则直前诟虏帅失信,数吕师孟叔侄为逆。
予分当引决,然而隐忍以行。
昔人云:“将以有为也”。
不得已,变姓名,诡踪迹,草行露宿,日与北骑相出没于长淮间。
经北舰十余里,为巡船所物色,几从鱼腹死。
以小舟涉鲸波出,无可奈何,而死固付之度外矣!而境界危恶,层见错出,非人世所堪。
痛定思痛,痛何如哉!将藏之于家,使来者读之,悲予志焉。
所求乎为子,以父母之遗体行殆,而死有余责。
向也使予委骨于草莽,予虽浩然无所愧怍,然微以自文于君亲,君亲其谓予何?诚不自意返吾衣冠,重见日月,使旦夕得正丘首,复何憾哉!复何憾哉!《五人墓碑记》激于义而死焉者也即除魏阉废祠之址以葬之;且立石于其墓之门,以旌其所为凡富贵之子,慷慨得志之徒,其疾病而死,死而湮没不足道者,亦已众矣吾社之行为士先者,为之声义于是乘其厉声以呵,则噪而相逐。
中丞匿于溷藩以免。
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按诛五人。
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素不闻诗书之训,激昂大义,蹈死不顾,亦曷故哉?大阉亦逡巡畏义,非常之谋难于猝发,待圣人之出而投缳道路,不可谓非五人之力也。
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而又有剪发杜门,佯狂不知所之者,其辱人贱行,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凡四方之士无不有过而拜且泣者,斯固百世之遇也。
人皆得以隶使之,安能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发其志士之悲哉?故余与同社诸君子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亦以明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
《烛之武退秦师》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
吾其还也。
”亦去之。
《谏太穿宗十思疏》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望国之治,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将崇极天之峻,永保无疆之休,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德不处其厚,情不胜其欲,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者也。
莫不殷忧而道著,功成而德衰,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
盖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
竭诚则吴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
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
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
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则智者尽其谋,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
《廉颇蔺相如列传》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
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
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
”卒廷见相如,毕礼而归之。
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
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
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
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曰:“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鸿门宴》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素善留侯张良。
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以事秦时与臣游,项伯杀人,臣活之;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
”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
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
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秋水》以为天下之美为尽在己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
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季氏将伐颛臾》无乃尔是过与何以伐为?”陈力就列,不能者止。
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是谁之过与?”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
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
既来之,则安之。
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
《寡人之于国也》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
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
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
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
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滕王阁序》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
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
山原旷其盈视,川泽纡其骇瞩。
爽籁发而清风生,纤歌凝而白云遏。
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
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秋声赋》又如赴敌之兵,衔枚疾走,不闻号令,但闻人马之行声。
此秋声也。
胡为乎来哉?盖夫秋之为状也,其色惨淡,烟霏云敛;其容清明,天高日晶;其气栗冽,砭人肌骨;其意萧条,山川寂寥。
故其为声也,凄凄切切,呼号愤发。
丰草绿缛而争茂,佳木葱茏而可悦。
草拂之而色变,木遭之而叶脱。
其所以摧败零落者,乃一气之余烈。
是谓天地之义气,常以肃杀而为心。
天之于物,春生秋实。
百忧感其心,万事劳其形,有动于中,必摇其精。
而况思其力之所不及,忧其智之所不能,宜其渥然丹者为槁木,黟然黑者为星星。
奈何以非金石之质,欲与草木而争荣?念谁为之戕贼,亦何恨乎秋声?”课外文言文阅读(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相关题目。
王祎,字子充,义乌人。
幼敏慧,及长,身长岳立,屹有伟度,以文章名世。
睹元政衰敝,为书七八千言上时宰。
危素、张起岩并荐,不报。
隐青岩山,著书,名日盛。
太祖征江西,祎献颂。
太祖喜曰:“江南有二儒,卿与宋濂耳。
学问之博,卿不如濂。
才思之雄,濂不如卿。
”太祖创礼贤馆,召置馆中。
累迁侍礼郎,掌起居注。
同知南康府事,多惠政,赐金带宠之。
太祖将即位,召还,议礼。
洪武元年八月,上疏言:“祈天永命之要,在忠厚以存心,宽大以为政,法天道,顺人心。
雷霆霜雪,可暂不可常。
浙西既平,科敛当减。
”太祖嘉纳之,然不能尽从也。
明年修《元史》,命祎与濂为总裁。
祎史事擅长,裁烦剔秽,力任笔削。
书成,擢翰林待制,同知制诰兼国史院编修官。
奉诏预教大本堂,经明理达,善开导。
召对殿廷,必赐坐,从容宴语。
五年正月议招谕云南,命祎赍诏往。
至则谕梁王,亟宜奉版图归职方,不然天讨旦夕至。
王不听,馆别室。
他日,又谕曰:“朝廷以云南百万生灵,不欲歼于锋刃。
若恃险远,抗明命,悔无及矣。
”梁王骇服,即为改馆。
会元遣脱脱征饷,胁王以危言,必欲杀祎。
王不得已出祎见之,脱脱欲屈祎,祎叱曰:“天既讫汝元命,我朝实代之。
汝爝火馀烬,敢与日月争明邪!且我与汝皆使也,岂为汝屈!”或劝脱脱曰:“王公素负重名,不可害。
”脱脱攘臂曰:“今虽孔圣,义不得存。
”祎顾王曰:“汝杀我,天兵继至,汝祸不旋踵矣。
”遂遇害。
1.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危素、张起岩并荐,不报报:答复。
B.多惠政,赐金带宠之宠:重用。
C.祈天永命之要祈:恳求。
D.法天道,顺人心法:效仿。
2.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王祎有非凡胆识的一组是( )①为书七八千言上时宰②雷霆霜雪,可暂不可常③浙西集平,科敛当减④裁烦剔秽,力任笔削⑤亟宜奉版图归职方⑥ 天兵继至,汝祸不旋踵矣A.①②⑤B.①③⑥C.②③④D.④⑤⑥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祎兼有堂堂仪表和雄健才思。
他自幼聪明而有才智,成人之后伟岸而有风度,明太祖将他与当时的名儒宋濂相提并论,还认为他在才思方面胜过宋濂。
B.王祎凭借自己的才干和政绩受到朝廷礼遇。
明太祖创建礼贤馆,将他招至馆中,后又升迁为侍礼郎;有时太祖虽不能完全听从他的建议,但也会褒奖他。
C.王祎具备很高的史学家素养和教育才能。
编撰《元史》时,他与宋濂同为总裁,书成后任国史院编修官;奉命讲授国史,能充分说明道理,善于开导学生。
D.王祎出使云南时采用了恩威并施的策略。
他先是晓谕梁王,朝廷怜惜云南百姓,不想动用武力;继之又警告梁王,若倚仗险远、抗拒朝廷,将后悔无及。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1)会元遗脱脱征饷,胁王以危言,必欲杀祎。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天既讫汝元命,我朝实代之。
汝爝火馀烬,敢与日月争明邪!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各题。
康保裔,河南洛阳人。
祖志忠,讨王都战没。
父再遇,从太祖征李筠,又死于兵。
保裔在周屡立战功,及再遇阵没,诏以保裔代父职,从石守信破泽州,又从诸将破契丹于石岭关,领登州刺史。
寻知代州,移深州,领凉州观察使。
真宗即位,召还,以其母老勤养,赐以上尊酒茶米。
诏褒之,为高阳关都部署。
契丹兵大入,诸将与战于河间,保裔选精锐赴之,会暮,约诘朝合战。
迟明,契丹围之数重,左右劝易甲驰突以出,保裔曰:“临难无苟免。
”遂决战。
二日,杀伤甚众,蹴践尘深二尺,兵尽矢绝,援不至,遂没焉,时车驾驻大名,闻之震悼,废朝二日,赠侍中。
以其子继英为六宅使、顺州刺史,继彬为洛苑使。
继英等谢曰:“臣父不能决胜而死,陛下不以罪其拏幸矣,臣等顾蒙非常之恩!”因悲涕伏地不能起。
上恻然曰:“尔父王事,赠赏之典,所宜加厚。
”顾谓左右曰:“保裔父、祖死疆埸,身复战没,世有忠节,深可嘉也。
”保裔谨厚好礼,喜宾客,善骑射,弋飞走无不中。
尝握矢三十,引满以射,筈镝相连而坠,人服其妙。
屡经战阵,身被七十创。
贷公钱数十万劳军,没后,亲吏鬻器玩以偿。
上知之,乃复厚赐焉。
方保裔及契丹血战,而援兵不至,唯张凝、李重贵率众策应,遇契丹兵交战,保裔为敌所覆,重贵与凝赴援,腹背受敌,自申至寅力战,敌乃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