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英语说明文阅读专题教案
高三复习英语说明文教案课件

①了解题干以及各个选项所包含的信息 ②针对性地对文章进行扫读、快速定位 ③分析对比有根有据地排除干扰项
最后做
根据上下文、因果关系、同义反义词、破折号、同从、定从、插入句 等具有解释说明作用的成分、句法功能、描述、构词法...
04
链接高考题
30.〖题点〗推理判断题(细节推理) 〖关键能力〗本题考查考生根据文本进行推理判断的能力 〖解题思路〗定位到最后一段的最后一句话,细节推理,题干中的expect与原
说明方法
常用的说明方法:举例子、作比较、分类别、析 因果、列数字、作诠释、打比方、下定义、列图 表、作引用、作假设、对比说明相异、类比说明 相似等。
基本结构
(1)总体叙述+细节或过程说明+概括评述; (2)现象+原因+后果 /启示/措施; (3)研究发现/调查结果+研究/调查过程
新生 事物
社会 现象
牛
刀
小
试
加油我的兵
文中的hope呼应,答案选项中的consumer与原文中的market呼应。
31.〖题点〗推理判断题(文章出处推理) 〖关键能力〗本题考查考生根据文本进行推理判断的能力 〖解题思路〗根据本文的话题“智能键盘”及第二段中的researchers, low-
cost device 等来推断,这篇文章是一篇科研报道,最有可能出现在杂志上。
阅读
说明文
阅读专项—说明文
2020.06.03
01 lead-in
人与自我
人与社会
主题语境
人与自然
what?
人与自我
人与社会
人与自然
应用文
记叙文
语篇类型
说明文 议论文
how?
高考英语专题解析课件-阅读理解说明文教研课

(2)短文略,见资料书P88
6. All that aren’t considered cold in Mediterranean countries are mentioned EXCEPT ____.
A. Touching someone’s arm when talking to him. B. Saying hello to somebody with a warm hug. C. Giving someone a greeting with kisses. D. Not to touch someone’s arm when meeting him.
【难句理解】
The 1, 718 incoming students — nearly half of whom arrive intending to major in the sciences or engineering — listened to a lecture organized by the College of Humanities and Arts, where famous author and physician Abraham Verghese praised the meaning, and opportunities, of a liberal arts education.
结构特点:说明文的大体结构有: (1)总体叙述+细节或过程说明+概括评述
(总—分—总); (2)现象或变化+细节或原因阐述+引发的后果和相 关启示。
语言特点:高考英语阅读理解中的说明文多为科 普知识方面的题材, 文中常包含有结构复杂、句意 深奥的长句难句。因学术性强、抽象度高, 解题的 难度相对较大,在高考阅读中多为最后一篇。
高考英语 说明文阅读复习学案 新人教版 学案

说明文阅读复习学案复习目标:1、熟悉说明文相关知识与中考考点2、掌握说明文答题思路与解题技巧复习重难点:目标2复习过程:一、我回忆、我快乐说明文按照说明对象可以分为说明文和说明文按照说明语言可以分为说明文和说明文说明顺序有:---------------、-----------------、-----------------。
说明文语言特点------------、------------。
二、说明文考点再现1.对说明对象及其特征的把握;2.对文章内容的整体理解,信息的筛选与概括;3.对说明方法及其作用的辨别与分析;4.对说明结构及其顺序的理解与分析;5.对说明语言的把握及对关键词、句的辨析;6.对所涉及的科学、生活现象的阐述与解说;7.对材料中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和思想方法的感悟与评价;8.对材料中所涉及的科学、生活现象提出建议。
三、近几年中考经典题回顾(2010年某某市中考题)6、阅读全文回答:人类改造火星的目的和方法是什么?(4分)目的:方法:7、第(2)段中,“目前,在火星上仍然可能存在着二氧化碳”,一句中的“可能”能否删去?为什么?(4分)8、进年来,人类加快了探火星的步伐,然而对改造火星计划的可行性,还存在着争议。
你认为改造火星的计划是否可行?请依据文中内容,说说你的看法。
(2009年某某市中考题)6.阅读全文回答:“城市空中森林”在环境保护方面有哪些作用?(4分)7.第④段中,“这种建筑……不会占用太多宝贵的城市土地”一句中的“太多”能否删去?为什么?(4分)8.有人认为,兴建“城市空中森林”摩天大楼,还不如在地面上多种树。
请联系文中相关内容,说说你对这个观点的看法。
(4分)(08年某某市中考题)7.通读全文后,请为本文拟一个恰当的标题。
(2分)8.第②段中,为什么说“这是一块孕育着财富和梦想却一直被自然掖藏着的新大陆?(4分)9.结合语境,说说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4分)①通过非并网技术使风电快速进入特定高耗能产业,使“垃圾电”变成“黄金电...”.。
高中英语 阅读能力提升——巧妙应对说明文教学案

阅读能力提升——巧妙应对说明文高考英语阅读题材有说明文,论述文,记叙文和应用文。
在全国卷和各省高考试卷中说明文常常有一至两篇,所占的分值在8~16分。
可见掌握说明文的阅读和解题技巧很重要。
一、定义用平实的语言客观地解释或探讨各种问题,如科技前沿、新的发明创造、自然或社会现象产生的原因等等,介绍自然科学、社会科学领域的最新成果,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生事物等等。
作者的目的就是让读者获得知识、信息,对说明对象有所了解,并获得某些方面的启示。
二、题材内容文章中会牵涉到实验、研究者、研究方法、在某项主题上的不同意见和争鸣,有时会出现读者还不熟悉的前沿性的科学题材,但作者一般持客观的态度,不显示自己的褒贬之意。
三、说明方法1. 定义法:definition2. 举例法:illustration3. 分类法:classification4. 比较法:comparison5. 数字法:statistics无论采用什么说明方法,作者都是为了说明事物的本质特征、清晰地展现所说明的事物。
因此,阅读说明文的关键是:抓住事物的特点,即抓住说明对象的本质特征。
四、结构1. 总体叙述+细节或过程说明+概括评述。
2. 现象或变化+细节/原因阐述+引发的后果和相关启示。
3. 此类文章语篇模式一般比较固定、整洁,主题句通常位于段首,多使用平行结构。
五、语言语法1. 时态多为一般现在时;条理十分清晰;多为被动语态,表达客观的事物。
2. 此类文章为了做到通俗易懂,在语言上尽量避免使用专业性词汇,对于动词,做到这一点较轻易,但是有些专有名词则无法避免,不过,作者通常会对较难的专有名词进行解释,甚至举例说明,这往往也是出题的地方;3. 在语法上,此类文章长句使用较多,主从复合句、同位语、插入语、非谓语动词形式和被动语态使用率较高。
By the end of the century, if not sooner, the world’ s oceans will be bluer and greener thanks to a warming climate, according to a new study.At the heart of the phenomenon lie tiny marine microorganisms(海洋微生物)called phytoplankton. Because of the way light reflects off the organisms, these phytoplankton create colourful patterns at the ocean surface. Ocean colour varies from green to blue, depending on the type and concentration of phytoplankton. Climate change will fuel the growth of phytoplankton in some areas, while reducing it in other spots, leading to changes in the ocean’s appearance.Phytoplankton live at the ocean surface, where they pull carbon dioxide(二氧化碳)into the ocean while giving off oxygen. When these organisms die, they bury carbon in the deep ocean, an important process that helps to regulate the global climate. But phytoplankton are vulnerable to the ocean’ s warming trend. Warming changes key characteristics of the ocean and can affect phytoplankton growth, since they need not only sunlight and carbon dioxide to grow, but also nutrients.Stephanie Dutkiewicz, a scientist in MIT’s Center for Global Change Science, built a climate model that projects changes to the oceans throughout the century. In a world that warms up by 3℃, it found that multiple changes to the colour of the oceans would occur. The model projects that currently blue areas with little phytoplankton could become even bluer. But in some waters, such as those of the Arctic, a warming will make conditions riper for phytoplankton, and these areas will turn greener. “Not only are the quantities of phytoplankton in the ocean changing.”she said, “but the type of phytoplankton is changing.”And why does that matter? Phytoplankton are the base of the food web. If certain kinds begin to disappear from the ocean, Dutkiewicz said, “it will change the type of fish that will be able to survive.” Those kinds of changes could affect the food chain.Whatever colour changes the ocean experiences in the coming decades will probably be too gradual and unnoticeable, but they could mean significant changes “It’ll be a while before we can statistically show that the changes are happening because of climate change, ”Dutkiewicz said, “but the change in the colour of the ocean will be one of the early warning signals that we really have changed our planet.”1. What are the first two paragraphs mainly about?A. The various patterns at the ocean surface.B. The cause of the changes in ocean colour.C. The way light reflects off marine organisms.D. The efforts to fuel the growth of phytoplankton.2. What does the underlined word“vulnerable”in Paragraph 3 probably mean?A. SensitiveB. BeneficialC. SignificantD. Unnoticeable3. What can we learn from the passage?A. Phytoplankton play a declining role in the marine ecosystem.B. Dutkiewicz’s model aims to project phytoplankton changes.C. Phytoplankton have been used to control global climate.D. Oceans with more phytoplankton may appear greener.4. What is the main purpose of the passage?A. To assess the consequences of ocean colour changes.B. To analyse the composition of the ocean food chain.C. To explain the effects of climate change on oceans.D. To introduce a new method to study phytoplankton.1. B【解析】主旨大意题。
高三英语说明文教学设计

高三英语说明文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本教学设计旨在帮助高三学生提高英语说明文的阅读和写作能力,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和文学欣赏能力。
具体目标如下:1. 学生能够正确理解和分析英语说明文的结构、语言特点和表达方式;2.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和技巧,准确理解和解答说明文中的问题;3. 学生能够根据所学知识和技巧,独立撰写一篇合格的英语说明文;4. 学生能够通过阅读和写作英语说明文,培养自己的逻辑思维和文学欣赏能力。
二、教学内容与方法1. 阅读理解:引入一篇经典的英语说明文,让学生通过熟读文段,了解说明文的结构、语言特点和表达方式。
通过问题导向的讨论与分析,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文中的意义和信息,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 阅读技巧训练:介绍和练习一系列阅读技巧,如标题预测、关键词标记、段落概括、逻辑推理等,帮助学生培养快速定位和正确理解说明文的能力。
3. 写作技巧训练:通过阅读优秀的英语说明文和模板,讲解说明文的基本结构和语言要求。
通过引导学生进行分类讨论、集体写作和个人写作,帮助学生熟悉写作流程,提高写作水平。
4. 个性化指导:针对学生不同的写作需求和水平,提供个性化的指导和辅导。
该环节可结合一对一的辅导或小组讨论形式,通过反馈和点评,帮助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写作能力。
三、教学流程及时间安排1. 第一课时:阅读理解导入(20分钟)- 选择一篇生活类的英语说明文,进行整体导读,展示说明文的结构、语言特点和表达方式;- 提问学生,介绍文中的关键信息和问题;- 合作讨论,回答问题并理解文段意义。
2. 第二课时:阅读技巧训练(30分钟)- 练习学生的标题预测和关键词标记技巧;- 分享练习结果,讨论解题思路和方法;- 针对学生的困难和错误,进行解释和指导,讲解正确的技巧和方法。
3. 第三课时:写作技巧训练(40分钟)- 介绍英语说明文的基本结构和语言要求;- 分享优秀的英语说明文和模板,分析其特点;- 分组讨论,选择一个话题,共同撰写一篇说明文;- 互评和点评,对每个小组的作品进行评价和改进建议。
英语说明文写作课教案

英语说明文写作课教案【篇一:高三英语写作课教学设计】高三英语写作课教学设计(时间:2009-3-11 15:04:26 )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明确高考书面表达的要求,学会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审题、确定文体、抓住要点、组织语言、书写修改等一系列工作。
2、学会内容表达的完整性、行文的连贯性、遣词造句的准确性。
能力目标:提高学生写作水平和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
二、教学辅助:多媒体三、教学过程:(一)lead-in导入的任务是唤起注意,酝酿情绪,带入特定的语言交际场。
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回答问题,小组讨论。
1、要求学生回答下列问题:what is pocket money?do you have pocket money?2、四人小组讨论下列题目:how do we deal with our pocket money?通过以上提问,让学生尽快进入角色,对如何使用零花钱,说出自己的看法。
让学生分小组活动,四人一组,教师巡视,需要时给予帮助,并参与学生的讨论。
引导学生扩大词汇量和英语惯用法,指导他们掌握英语基本句型,尤其是五个基本句型和动词句型。
然后,选出某一小组的代表向全班汇报他们小组讨论的内容,再请1—2位学生发表他们的观点。
3、将“how to use our pocket money?” 写在黑板中的上方。
向学生布置接下来的任务:today we are going to discuss how to write a report on “how to use pocket money for high school student?”(二)presentation指导学生分析写作材料,找出所有内容要点,已有材料,掌握事实。
用大屏幕展示写作材料:书面表达(满分25分)(nmet2004天津卷)假设你班将举行一次英语班会,主题为“中学生应如何使用家长给的零花钱”。
请你根据提示写一篇发言稿。
使用方式好处存入银行养成节约的习惯购买书籍获取知识其他培养兴趣(音乐、体育、集邮等)注意:1、词数:100左右;2、考词汇:零用钱——pocket moneydearfriends,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要求学生认真阅读材料,读完材料后,问学生有关问题:1) what should we write?2) what expressions and sentence can we use?3) how can we organize the necessary information and the related ideas we want to write?再要求学生分小组讨论(4人1组)。
高三英语阅读教案5篇

高三英语阅读教案5篇高三英语阅读教案篇1教学目标:1、能够听、说、读、写短语:on foot, by bike, by bus, by train。
2、能够听、说、认读短语:by plane, by ship, by subway。
3、能用句子“how do you go to school? how do you go to canada/…?”来替换询问别人的出行方式;并能够用句子“i go by…”进行回答。
4、听懂、会吟唱lets chant的歌谣。
5、帮助学生了解交通规则,并在生活中自觉遵守交通规则。
教学重难点:掌握四会短语和a lets learn部分中运用某种交通工具去某地的表达法,并能替换关键词进行问答。
课前准备:1、教师准备lets start部分和主情景图的教学课件。
2、教师准备录音机和本课时的录音带。
3、教师准备a lets learn部分的单词卡片。
教学步骤:一、热身(warm-up)1、复习副词:always,usually,often,sometimes,never的读音与词义。
t: when do you get up? / when do you go to school? … (引导学生用always,usually,often,sometimes回答)2、t:today i go to school by bus. i usually go to school on foot. 教师利用肢体动作帮助学生理解句子意思。
t:what about you? do you go by bike or by bus? do you go on foot? or by car? 师生之间自由会话,引出几种常见的交通方式。
引导学生看本课lets start部分的标图并回答问题。
二、预习(preview)1、lets chant教师放本课lets chant部分的录音,唱到on foot时,全班跺跺脚;唱到by car/ bike/ bus/ plane/ train的时候,学生做出相应的动作。
高考英语阅读理解教案4篇2022

高考英语阅读理解教案4篇2022教学计划是教学活动得以顺利进行的基本保证。
好的教学设计可以为教学活动提供科学的行动纲领,使教师在教学工作中事半功倍,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以下是小编带来的高考英语阅读理解教案内容,感谢您的阅读,希望能帮助到您!高考英语阅读理解教案1一、教材分析(一)单元背景分析随着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曾经一度被忽视的环境已日益为人们所关注,从某种程度上说,环境的优劣已成为衡量生活质量高低、社会进步程度的标志。
相对文物而言,其环境的优劣同样影响文物存在的质量。
然而,在环保意识不断提升的今天,文物环境并没有得到应有的关注。
文物保存环境是指文物所在的空间及可以直接或间接影响文物保存的各种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
在我国,由于受经济条件的制约,自然环境质量的恶化,加上人文环境的影响,文物劣化速度不断加剧,由于环境造成对文物毁坏的例子屡见不鲜,如石质文物风化、金属文物腐蚀、纸张酸度增加、壁(彩)画褪色等等。
文物是祖先留给我们的无价之宝,是金钱买不到的。
日用品坏了,可以再生产制造,文物却不同,它不能再生产,再生产出的东西不是文物,是仿制品或赝品,是没有任何文物价值的。
文物一旦损坏,就永远不能复原。
没有众多的文物史迹,文明古国也就名存实亡,失去其传统的风采和内涵。
文物受损后再修复是被动性的保护措施,而主动性的保护就是创造良好的文物保存环境,防治文物受损才是上策。
保护文物环境,实际上就是保护文物古迹本身。
整治环境不是一件小事,保护文物环境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惟其艰难,需要文物部门付出更多的努力,同时也需要政府和社会的更多支持。
所以,我们要好好爱护文物。
(二)教材内容分析本单元话题——文物古迹(Cultural relics )历来是全世界较为关注的焦点之一,尤其是在伊拉克战争中,大量代表古人类文明的文物、古迹惨遭破坏,甚至毁灭!本单元所采用话题构成了一个现代意义十足的时尚理念,能够充分唤起学生的参与欲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英语说明文阅读专题教案一、教学思路:1 . 高考阅读理解的特点是所选材料题材多样化,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应用文等特色鲜明,内容涉及科普、社会、文化、政治、经济、历史等各个方面,文章阅读量大。
主要考查考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获取信息、整理信息、理解信息以及处理信息的能力。
测试的主要要求是:①.掌握所读材料的主旨和大意,以及用以说明主旨和大意的事实和细节。
②. 既能理解具体的事实,也能理解抽象的概念。
③.既能理解字面的意思,也能理解深层的含义,包括作者的态度、意图等。
④.既能理解某句,某段的含义,也能理解全篇的逻辑关系,并据此进行推理和判断。
⑤.既能根据所提供的信息去理解,也能结合中学生应有的常识去理解。
根据这五项要求,我们可将阅读理解题归纳为以下几种题型:细节理解题,词句理解题,主题、主旨题,猜测词义题,推理判断题。
2.高考的要求就是我们平时课堂教学训练的方向。
高中英语课文内容包罗万象、题材广泛、体裁各样、语言知识丰富。
除了要让学生掌握英语基础知识外,我们更可以利用课文的教学,精心设计问题,按照高考的要求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问题解答训练,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二、教材分析:本课是第四单元综合技能部分的课文,介绍了达尔文和其他科学家关于物种的研究和他们的成果。
内容涉及到遗传学和基因学的知识,文章有一定难度。
是本单元主题绿色世界的一个延伸,又为本单元紧接的写作训练作铺垫。
三、教学法分析:1、问题教学法。
精心设计问题,以问题为主线,在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过程中,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
设疑与提问是英语教学课堂调控的常规武器。
它是促进师生之间信息交流反馈,推动教学流程迅速向前拓展的重要契机。
2、“自上而下的模式”。
这是哥德曼(Goodman)提出的阅读理论模式。
按这个模式,阅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不是逐字、逐句地去理解,而是结合自己的预测,在文章中找出有关的信息,来验证自己的预测。
由于强调整体篇章理解,在阅读时采取跳跃式搜索、猜测等方法,所以有利于培养学生快速阅读理解能力。
四、学生分析:两个班学生基础有限,学习英语有兴趣但没功底。
成绩差距较大。
尤其对文章缺乏整体感知能力,对深层次问题无从下手,信息的获取和分析能力都较弱。
五、教学目标及重难点:由于本课教学以发展学生解决问题能力为主,不设知识目标与情感目标。
能力目标亦即重难点:1、培养学生快速获取信息解决表层次问题的能力;2、培养学生深层思考,培养信息重组、推理分析判断能力。
六、教学工具:Powerpoint 课件七、教学步骤:1.Lead in: Show two pictures on the blackboard:Ask: 1. What are they?2. What ar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m? Why?Maybe we can find the answer to this question in our text.(以图片导入,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做比较,设疑并导入新课)2. Fast reading: Open the book, read through the text. Find out:How many scientist are mentioned in the text?(快速阅读查找相关表层次信息)S:There are three. They are:Charles Darwin Gregor Mendel Gote TuressonT:So how many parts can we divide the text? (划分段落,整体感知)S:Four.T: Could you find the main idea of each paragraph?学生做完这个步骤后,我总结并用幻灯打出:Part I (Pa1-3): Darwin and his research.Part II (Pa4-5): Mendel and his experiment.Part III (Pa6): Turesson and his studyPart IV (Pa7): the importance and significance of the research of the three3. Careful reading: (1) Show a slide of a table, ask the student to read the passage again, fill in the following: Scientists Research/experiment ResultCharles DarwinGregor MendelGote Turesson(用图表的形式处理文章信息,既避免问题提出的形式重复,又方便学生整体快速把握文章的重点段落)(2) (完成以上整体表层次训练后,通过幻灯片打出以下问题,再细部理解文章)Finish the following exercises:1. What led to his writing of the famous book On the Origin of species?A. The study of physics, chemistry, and botany.B. What he had observed on the voyage.C. His expedition on the Beagle to the Galapagos.2. Why did the wildlife of the Galapagos Isles deserve special attention?3. What does “these”in “of these”in Para 2 mean?4. “those”in Para 2 Line 4 refers to ________A. the different islandsB. the life formsC. differencesD. the species5. What was the purpose of Mendel’s experiments?A. His purpose was based on his love nature.B. His purpose was to support the ideas concerning the influence ofenvironment upon plants.C. His purpose was based on the influence of environment upon plants.6. The research by Darwin, Mendel and Turesson shows that______A. genetics is more important than the environment to plantsB. genetics is less important than the environment to plantsC. both genetics and the environment are importantto plantsD. neither genetics nor the environment is important to plants7.What was Darwin’s new theory according to the text?(以上问题有深有浅,既有符合高考的细节理解题(如第1题),词句理解题(如第3、4题),推理判断题(如第7题),设计时更因答案的不唯一性(如第1题BC均正确),增加了题目的灵活性和难度。
在解答过程中特别强调:第1题:选项在文章中都有出现,但未必就是答案。
题目不难,容易上当。
第2题:训练学生信息整理重组、总结归纳能力。
第3题:培养学生联系上下文准确把握词句意义,这道题目难度不大,但出奇的是学生正确率并不高。
第4题:这与第3道题是一样的,但难度较大。
这两道题的题型在高考中经常出现。
第5、6题:让学生把握主旨,抓住要领,避免断章取义。
第7题:这道题很难。
考查学生对文章事实的延伸理解,训练学生根据文章事实作出推理判断的能力。
是一道深层次理解推理判断题。
)(3) Answer the last question:What do you think i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title “Wildlife and GardenRoses”and the text?(这个问题非常难!也是整节课的精华部分,解决分析这个问题我花了十多分钟时间。
问标题和文章的关系并不新鲜,关键是这个标题用得非常好,借此我分析了高考中常考的一类题目:给文章找标题。
完成这个问题既是对整篇文章的概括理解,又是对高考常考题型解题技巧的一次传授。
)Wildlife shows the influence of environment while Garden of Roses shows thescience of genetics.八、Homework:1. Read the text.2. Learn the language points by yourselves九:板书设计:Wildlife and Garden RosesCharles Darwin Gregor Mendel Gote Turessonthe influence if the environment the science of genetics十:教后反思:1、高中英语课文应该怎么教?又要教什么?这一直让我思考。
我想很多英语老师对课文当中的语言知识是绝对不会漏的,但是不是通过课文的教学培养和训练学生的阅读技巧和阅读能力了呢?也许因为时间,也许因为方法,可能落实不太好。
尤其在高三,课文没有出现新的语法点,怎样通过课文的教学达到这一目的,以利学生高考,更值得我们思考。
2、提问是一门艺术,也是一种教学方法。
苏联教育界倡导的一种教学方法就叫问题教学法,已成为有世界影响的教学方法之一。
问题是思维的向导,合适的课堂提问,往往能把学生带入一个奇妙的问题世界,使学生积极思考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和答案,从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布鲁斯乔伊斯说过:“教会学生独立思考,我们就给了他们自我教育的能力。
”课文教学未必要设很多的问题,但要典型;其次问题分析要透彻,分析一个问题就要教会学生一种技巧或是让学生有一次能力的锻炼。
问题设计是否巧妙,问题分析是否精当,就是判断这种课好坏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