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人际信任危机产生原因及对策探索
人际关系中的信任危机

人际关系中的信任危机在人际关系中,信任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
它是建立和维护健康、稳定关系的基础。
然而,如今,我们可以看到信任危机的存在。
在个人层面和社会层面,信任的缺失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许多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探讨人际关系中的信任危机原因以及应对方法。
一、信任危机的原因1.1 信息爆炸与虚假信息如今,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的快速发展给我们带来了大量的信息,但同时也带来了虚假信息的泛滥。
人们在获取信息时往往难以分辨真假,这导致了信任危机的产生。
不少人曾因信任虚假信息而受到经济损失或身心伤害,这进一步削弱了他们对他人的信任。
1.2 个人利益的优先在现代社会,个人利益往往被放在首位。
为了追求自身利益,人们可能会不择手段地欺骗、背叛他人,这使得信任变得脆弱。
个人的自私行为削弱了人们对他人的信心,阻碍了良好的人际交往。
1.3 社会不公与道德缺失社会的不公平现象和道德的缺失也是导致信任危机的原因之一。
当人们面临不公平待遇和道德背离时,他们往往会失去对他人的信任。
这种信任危机在组织、政治和社会层面尤为明显,阻碍了社会的和谐与进步。
二、应对信任危机的方法2.1 加强教育与培养道德意识教育是改善人际关系中信任危机的重要途径之一。
通过加强道德教育和培养公民意识,可以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
只有在这样的教育背景下,人们才能够认识到诚信和信任的重要性,并应用于实际行为中。
2.2 建立透明公正的制度和机制在组织和社会层面,建立透明公正的制度和机制可以有效提升人们对组织和社会的信任。
这包括揭露信息、规范运作流程、建立问责机制等。
只有通过这样的改革,人们才能够相信组织和社会对他们的公正对待。
2.3 培养自身的信任价值个人在人际关系中也可以通过一些方式来增强他人对自己的信任。
首先,要保持真诚和诚实,避免说谎和欺骗。
其次,要尊重他人的权益和隐私,注重保护他人的利益。
此外,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树立自己的社会形象,也有助于建立他人对自己的信任。
当代社会中的信任危机及其原因分析

当代社会中的信任危机及其原因分析信任是现代社会中的核心价值之一,它对于个人和社会的稳定和发展都具有重要作用。
然而,当代社会中却存在着越来越严重的信任危机。
在这样一个信任危机的背景下,人们开始怀疑他人的诚信,对社会、政府和机构的信任降低,这不仅影响到了社会的正常运转,也对人们的生活和发展产生了负面影响。
本文就当代社会中的信任危机及其原因展开分析。
一、信任危机对社会的危害信任是社会的灵魂,它是人们合作的基础和桥梁。
在当代社会中,信任危机的存在导致了社会变得更加疏离和冷漠,人们开始不再相信他人的诚信和善意,这将极大地阻碍人们之间的合作和互动,让社会变得不和谐和不稳定。
在信任危机的背景下,人们对政府和机构的信任也会降低。
政府和机构的诚信是社会的基础和保障,它们承担着许多基本的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职责。
然而,在当前的社会中,人们对政府和机构的信任降低,认为这些机构不够公正和透明,不够负责任和效率。
这会导致人们对政府和机构的合法性和权威性产生怀疑,影响到社会治理和公共事务的有效开展。
二、信任危机的原因分析1.经济转型带来的信任危机当代社会的经济转型和社会变革是信任危机的主要原因。
随着市场经济和新兴产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变得越来越复杂和多元化,人们之间的合作关系和社会网络也变得更加缺乏确定性。
同时,经济转型也带来了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人们对未来和不确定因素的担忧会影响到人们对他人和机构的信任。
2.信任缺失的社会价值观念和文化当代社会的信任危机也与信任缺失的社会价值观念和文化有关。
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速和社会变革的推进,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人际关系发生了巨变,原有的社会道德和伦理规范逐渐淡化或被取代。
同时,文化多元化和价值选择的个性化也使得人们之间更加难以共同认同和信任,这会影响到人们的福利和社会公平的实现。
3.信息传播的不确定性和不透明性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的普及带来的信息传播的快速和广泛,也是当代信任危机的原因之一。
如何解决人际关系中的信任危机

如何解决人际关系中的信任危机在社会生活中,人际关系是非常重要的,它关系到我们的情感、交往、合作以及发展等方面。
因此,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对于我们的生活和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但是,人际关系中的信任危机也是我们需要重视和面对的问题。
如何解决人际关系中的信任危机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需要思考的重要问题。
一、什么是人际关系中的信任危机?在人际关系中,信任是关系互动的重要前提,它不仅体现了对别人的尊重、认可和支持,也体现了自己的责任和信用。
如果在人际关系中,出现信任危机,就会直接影响到人际关系的稳定和健康发展。
信任危机,指的是人际关系中,因为某些原因或者经历,使得人们之间的信任感觉被破坏或者降低。
这些原因可能是个人心理原因、社会环境原因、经济利益原因、文化差异原因等等。
二、什么是信任?信任,是指一个人在进行一种行为或行动时,其他人会相信该人不会背离其中的诺言、保证或者承诺,或者说,一个人基于一些信息、经验以及感觉,而相信另一个人无论是否监管、管理、评估等等,都不会损害该信任。
信任是建立在某种依据、信息或者原则上,它是基于人际交往中,通过一定的信息交流、了解、预期得出的结果。
三、如何解决人际关系中的信任危机?1. 坦诚相待在人际交往中,坦诚相待非常重要,它是建立信任的基础条件。
如果我们在人际关系中,始终保持着真诚的态度和坦白的沟通,那么我们就能够建立较为稳定和健康的关系。
相反,如果我们在人际关系中,心怀鬼胎,隐瞒真实情况和感受,那么我们的关系也就很难达到理想的状态。
2. 减少谎言谎言,是破坏信任的重要因素之一,它容易让人在交往中产生误解和猜疑,让人们的信任感受出现危机。
因此,在人际关系中,减少谎言成为非常关键的一步。
但是,减少谎言不仅仅是停止说谎,更需要我们的思维、行动、言语、态度等等的改变。
3. 尊重他人尊重他人,可以让人们在交往中更加互相信任。
如果我们在人际关系中,能够理解对方的感受、信仰、价值观,尊重彼此的选择和决定,那么我们的关系就会更加健康和平衡。
我国人际信任危机产生原因及对策探索

、
引 言
R o t t e r J . B . 最 早在 社 会学 理论 范 畴中 提出 了人 际 信庄 的概 念 , 他 指 出, 这是 在互动 过程 中建立 起来 的 、 个 人对 互动 对象 的言谈 、 承 诺 以 及其 他 由书 面或 口头 形式 所 陈述 的可 靠程 度 的一 种概 括 化的 期望 。 人 际信任 , 实际上是 个人在 无法 了解或充 分意识 到对 方动机 、 意 图 时所做 出的继 续交 往的认 知判 断 , 是维 系人与 人之 间关 系的基 本 要素 , 也是 当今 社会发 展 的重要 条件 。人 际信任 在社 会的 各个层 面都有 一定 的作 用 , 尤其 在社 会交 往的 过程 中更是 起着 无法 忽视 的 作 用 。人 际信任 的 必要 性渗 透 在社 会 的各 领域 , 微 观 而言 , 它 维系 着 人 和人 之 间的关 系 , 促进 沟 通和 人 际交 往 , 从 而 提高 个人 的 工作 而言 , 在 政治 经济 等 各种 社会 活动 中 , 人际 信任 促 进各 社会 关 系之
2 、 社会 热点 问题威胁 基本诉 求
效率和 工作 态度 , 使个人 能 更好地 投入 到物质 生产 活动 之中 。宏观 上 , 成 为导 致人际信 任脆 弱性 的直接原 因 。
间的交 往 , 对 于社 会发展 的和 谐稳 定也有 着不 同一 般的 意义 。但是 我 国 的 当 今社 会 在 发 展 的 同时 , 也 暴 露 出相 当 数 量 的 热 点 问 根据 相关 调 查显 示 , 近年 来中 国社 会 的人 际信 任 问题 不 断涌现 , 导 题 , 威 胁到 人们 的 另外 两项 更 为基 本 的需 求 : 生理 上 的需 求和 安 全 致中 国社会的发 展暴露 出一 系列的 问题 。 上 的需求 。 二、 中国人 际信任 的现状 2 0 0 8 年9 月 的三鹿 奶粉掺 加三聚 氰胺 事件 , 到双 汇集 团的 “ 瘦 “ 倒 在路边 的老 人是 否应该 扶 起 ?”这 个本 不应 该成 为 问题 的 肉精 ”事件 、 肯 德基 的 苏丹 红事 件 , 一次 次 名企 的 食 品质 量安 全 事 问题 是我 国人 际 信任 危机 的 重要 表现 之一 。耳熟 能详 的 几件 因救 件让 消费 者变 成受 害者 , 尤其 是知名 企业 被爆 出的 各种 食品 安全 问 助路边 摔倒 的老年 人而 被敲 诈勒 索的案 件 , 使 原本 应该 被赞许 的助 题 , 更使公 众对 食 品安 全抱 以怀疑 和不信 任 的态度 。食 品安 全关 系 人为乐 的行 为被恶 意利 用 , 这 种现 象破 坏了 社会 的正义 感和人 际信 到人 民群众 的 根本 利 益 , 这 些 事件 已经 危 害到 公众 的 基 本生 活 , 应 任 。此 外 , 频频 发 生 的医疗 事 故引 发 的医 患关 系纠 纷 、 甚 至发 生命 当 引起重视 。 案; 企业 产 品质 量等 问题 使 人与企 业之 间的 信任程 度下 降 ……人 际 同时 , 由于 医患 间的 “ 潜规 则 ” 、 乱开 药 、 看病难 等 问题 , 使 医生 信 任在 各个层面 面临危 机 。 不 受患 者信 任 , 医 患关 系紧 张 , 甚至 出现 专 业 “ 医闹” 、 数次 发 生 病 1 9 9 0 年, 美 国学 者 英格 雷 哈 特 ( R . I n g l e — h a r t )主持 的 世 界价 人挥 刀砍 向无 辜的 医生 、 导致伤 亡 事件 。以及 社会 上 出现 的许 多 诈 值研究 计划 调查 的结果 表明 , 在 中国认 为大多 数人 值得 信任 的占 到 骗手 段 , 骗 取钱财 甚至生 命 。 被调查 总数 的 6 0 %。但是 1 9 9 6 年, 当 英格雷 哈特 再次调 查 后发现 , 频 频 曝光 的食 品 质 量安 全 事件 、 不 断涌 现 的 医患 纠纷 、 花 样 百 认为 大多 数 人值 得信 任 的仅 占被 调 查总 数 的 5 0 %。到 1 9 9 8 年, 我 出 的诈 骗 案件 , 使 人们 的最 基 本诉 求 受到 威胁 , 无 法 满足 最基 本 的 国学者 王绍 光进行 了类 似的调 查 , 其 结 果显示这 个 数字 在两年 之 中 生理 需 求 。根 据马 斯洛 的需求 理论 , 当人 较低 层次 的需 求无 法得 到 已经跌 至 3 0 %。目前 , 尤其 是近 几年 , 这 一 比例还在 不断 下滑 , 显示 满足 日 寸 , 自然 而 然不 易 产生 对较 高 层次 的 需求 , 而 生理 需 求未 能 满 当 前我 国人 与人之 间存在 着普遍 的不信任 心理 , 且 情况 日渐严 重 。 足之时, 也 容易 产生 社交 需求无 法满 足 的感受 。这极 大程 度地 影 响 三、 人际信任危 机 的原 因分析 了人们之间的信任程度, 导致多数人产生对陌生人的不信任感加
个人人际关系问题的原因剖析及整改措施

个人人际关系问题的原因剖析及整改措施引言个人人际关系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
然而,有时我们可能会遇到一些人际关系问题,这可能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困扰和压力。
本文将分析个人人际关系问题的原因,并提出一些整改措施,帮助我们改善和维护良好的人际关系。
原因剖析个人人际关系问题的出现往往有多种原因。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原因剖析:1. 沟通不畅:沟通是良好人际关系的基础。
如果我们在与他人交流时存在问题,如语言障碍、不善表达、缺乏倾听等,就可能导致人际关系的破裂。
2. 自我中心主义:过度关注自己的需求和利益,而忽视他人的感受和需求,容易引起他人的不满和冲突,破坏人际关系的和谐。
3. 缺乏尊重和理解:缺乏对他人的尊重和理解,容易导致误解、争吵和不信任的产生。
4. 情绪管理不当:情绪爆发、暴怒或过度敏感等情绪管理问题可能导致人际关系的不稳定和破裂。
整改措施改善个人人际关系需要付出一些努力,以下是一些整改措施的建议:1. 提升沟通技巧:研究有效的沟通技巧,如倾听、表达清晰、尊重他人等,能帮助我们更好地与他人交流,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2. 关注他人需求:培养关注他人需求的惯,学会倾听和关心他人的感受,能增加他人对我们的信任和满意度。
3. 培养尊重和理解:尊重他人的观点、文化和感受,努力理解他人的立场和情感,能够为人际关系的和谐做出贡献。
4. 情绪管理:研究有效的情绪管理技巧,如冷静思考、寻求支持、调整态度等,有助于处理冲突和保持稳定的人际关系。
结论个人人际关系问题的原因多种多样,但通过提升沟通技巧、关注他人需求、培养尊重和理解以及有效的情绪管理,我们可以改善和维护良好的人际关系。
我们需要意识到个人人际关系对于我们的幸福和生活质量的重要性,并付诸行动来持续改进我们的人际交往能力。
当代中国信任危机产生的原因及对策[权威资料]
![当代中国信任危机产生的原因及对策[权威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23693bd15ebfc77da26925c52cc58bd6318693cf.png)
当代中国信任危机产生的原因及对策摘要:巴尔扎克曾经说过:“遵守诺言就像守卫你的荣誉一样”。
信任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是道德守则。
人与人之间必不可少的是相互信任,一个人失信于一人,那么将在社会很难立足。
在当代中国有着眼中的信任危机,究其原因是什么,面对出现的信任危机,我们应如何应对,才能有效建立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信任。
关键词:信任危机;原因;对策信任在字典中的解释是:信任,只是一种关系,然而却有极大的价值,也可以说它是一种资产。
在社会科学中,信任被认为是一种依赖关系。
在心里学中的含义是:人际信任的经验是由个人价值观、态度、心情及情绪、个人魅力交互作用的结果,是一组心理活动的产物。
信任是社会影响概念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一、信任危机信任危机,作为近几年来频繁出现的一个新词,是一个伦理学术语。
表示社会人际关系产生了大量虚伪和不诚实,人与人的关系发生了严重危机的用语,指一定社会或群体的道德原则和规范不被人们所遵守,人与人之间缺乏一种道德的联系和约束,彼此都无法相信对方的真诚和忠诚,因此不敢委以对方以重任的现象。
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信任危机地定义,而信任危机地英语是:crisis of confidence;可见,欧美国家把信任危机当作是一种犯罪。
随着人们的生活越来越优越,但是人与人之间的人情味却越来越淡,人们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逐渐丢失了对他人信任,这是信任危机突出的社会现象。
二、中国信任危机现状在当代中国,很多人都感受到了当下地信任危机,弥散在整个社会的各个方面,不仅存在在不同人群、阶层和行业之间,也不同程度地存在于每个社会细胞内部。
但中国的社会信任危机并是一个当代独有的问题。
许多欧洲学者在17世纪就认为“中国是世界上缺乏“诚信”的一个国度”。
(一)企业信任危机从2008年爆出的三鹿奶粉掺加三聚氰胺事件,到近期出现的“瘦肉精”事件以及“染色馒头”事件。
一次次食品质量安全事件让消费者变成受害者,很多消费者正遭受着所谓品牌食品的“侵蚀”。
中国社会信任危机的根源及对策

司机所驾驶车辆前置摄 像头成为有力证据。
以“毒奶粉”为例,现在中国每年都有好几 起全国性的食品药品安全事故,而且“无良奸商” 似乎是越压越起,防不胜防。于是,出现了一方 面国内消费不足,另一方面中产阶级“出国扫货” 的滑稽现象。除此之外,还有大量的商业欺诈、 信用欺诈、就业陷阱和传销组织。如果说政府和 民众间的不信任主要是出于权力缺乏有效的内外 制衡,那么商业方面信任缺乏的直接根源就是利 益的失衡。 利益失衡是造成信任危机的最强有力 的冲击波。利益主体的多元化,利益关系不协调, 各利益主体之间的差距迅速拉大,非理性致富手 段盛行。非理性致富手段是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 营以外的一切致富手段。这导致金钱与权力的寻 租活动肆意横行。这些助长了社会上的无责任化 倾向和加深了信任危机。
8旬老人摔倒致死群众围观无人施 救
血抢 去 小 敢 倒 岁 堵救 医 时 上 后 的 塞时 院 以 前 , 李 年 呼间 救 后 搀 众 大 吸, 治 , 扶 人 爷 月 道李 。 才 一 围 在 日 窒大 因 被 把 观 商 , 息爷 错 急 , , 场 武 死终 过 救 一 却 楼 汉 亡因 最 车 个 无 梯 市 。鼻 佳 送 半 人 摔 2011 9 2 88
人们信任观念的变化是与自己的道德底线紧密联 系的。当代最基本的社会信任所面临的道德困境:要 维持最基本的信任,就需要双方遵守一定道德底线, 但如果一方认为基本道德底线相对于货币化的经济利 益不划算,那么陌生人之间信任的基础也就彻底没有 了。当一个人的道德底线收到冲击,已经被完全颠覆 的时候,他就会对于陌生人产生最强烈的反感,从而 导致其对于某些事情唯恐避之不及,又何谈信任与互 相信任。南京“彭宇案”就体现了最基本的道德义务 所面临的困局:一方主动的善良可能被另一方利用, “不想救”和“不敢救”在这里产生了极其强烈的冲 突,极大的影响了大部分人的道德观念,受此影响, 后来发生了多起老人倒地无人搀扶以至死亡的惨剧。
现代社会信任问题研究

现代社会信任问题研究现代社会中,信任问题一直备受。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信息的爆炸,人们的生活越来越便捷,但与此信任危机也逐渐凸显。
本文将探讨现代社会信任问题的成因、影响以及解决方案。
一、现代社会信任问题的成因1、信息爆炸互联网的普及使得人们可以轻松地获取各种信息。
然而,也使得虚假信息、不实言论在网络上流传,让人难以分辨真假。
一些不法分子利用网络散播谣言、诈骗,使得人们对陌生人的信任度降低。
2、社会转型随着中国社会的快速转型,社会价值观也在发生巨变。
传统的信任体系受到冲击,而新的信任体系尚未建立,使得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度下降。
3、个人隐私泄露近年来,个人隐私泄露事件频发,如银行卡信息、信息等被不法分子获取。
这使得人们对个人信息的保护意识增强,对他人信任度降低。
二、现代社会信任问题的影响1、社会冷漠化由于信任危机,人们对于陌生人的求助、街头乞讨等行为持怀疑态度,甚至选择无视。
这使得社会冷漠化现象愈发严重,人际关系疏离。
2、经济风险增加信任危机会导致人们在经济活动中产生疑虑,不愿意轻易借贷或者投资。
这不仅影响了企业的融资,也增加了经济风险。
3、社会形象受损频繁的诈骗、造假等不良行为使得人们对整个社会的信任度降低,这对社会的形象造成了极大的损害。
三、现代社会信任问题的解决方案1、建立完善的信息审核机制政府和大型互联网平台应建立完善的信息审核机制,对发布的信息进行严格把关,防止虚假信息的传播。
同时,应加强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对散播虚假信息者给予严厉惩罚。
2、强化对个人隐私的保护应加强个人信息保护立法,严格惩处泄露个人信息的行为。
同时,提高个人隐私保护意识,让人们学会如何保护自己的个人信息。
3、建立诚信社会体系政府应推动建立诚信社会体系,包括完善诚信制度、健全信用法律法规等。
同时,积极开展诚信教育,提高公民的诚信意识,倡导诚信文化。
企业也应该加强内部管理,建立完善的信用评估机制,防范内部风险。
4、加强社会监督与参与鼓励公众积极参与社会监督,对不诚信行为进行曝光和谴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人际信任危机产生原因及对策探索
本文阐述了中国人际信任现状,分析了人际信任危机产生的原因,提出了缓解我国人际信任危机的相关对策。
要保障人民基本需要;提高公众对信任的认识;构建强有力的社会控制体系。
标签:人际信任危机;社会问题;产生原因;对策
一、引言
Rotter J.B.最早在社会学理论范畴中提出了人际信任的概念,他指出,这是在互动过程中建立起来的、个人对互动对象的言谈、承诺以及其他由书面或口头形式所陈述的可靠程度的一种概括化的期望。
人际信任,实际上是个人在无法了解或充分意识到对方动机、意图时所做出的继续交往的认知判断,是维系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基本要素,也是当今社会发展的重要条件。
人际信任在社会的各个层面都有一定的作用,尤其在社会交往的过程中更是起着无法忽视的作用。
人际信任的必要性渗透在社会的各领域,微观而言,它维系着人和人之间的关系,促进沟通和人际交往,从而提高个人的工作效率和工作态度,使个人能更好地投入到物质生产活动之中。
宏观而言,在政治经济等各种社会活动中,人际信任促进各社会关系之间的交往,对于社会发展的和谐稳定也有着不同一般的意义。
但是根据相关调查显示,近年来中国社会的人际信任问题不断涌现,导致中国社会的发展暴露出一系列的问题。
二、中国人际信任的现状
“倒在路边的老人是否应该扶起?”这个本不应该成为问题的问题是我国人际信任危机的重要表现之一。
耳熟能详的几件因救助路边摔倒的老年人而被敲诈勒索的案件,使原本应该被赞许的助人为乐的行为被恶意利用,这种现象破坏了社会的正义感和人际信任。
此外,频频发生的医疗事故引发的医患关系纠纷、甚至发生命案;企业产品质量等问题使人与企业之间的信任程度下降……人际信任在各个层面面临危机。
1990年,美国学者英格雷哈特(R. Ingle-hart)主持的世界价值研究计划调查的结果表明,在中国认为大多数人值得信任的占到被调查总数的60%。
但是1996年,当英格雷哈特再次调查后发现,认为大多数人值得信任的仅占被调查总数的50%。
到1998年,我国学者王绍光进行了类似的调查,其结果显示这个数字在两年之中已经跌至30%。
目前,尤其是近几年,这一比例还在不断下滑,显示当前我国人与人之间存在着普遍的不信任心理,且情况日渐严重。
三、人际信任危机的原因分析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中将人类的需求分为五个层次:生理上的需求、安全上的需求、社交的需求、尊重的需求、自我实现的需求;这五个层次之间按照等级
的划分逐级递升;且当人的低层次需求被满足后,就会上升去寻求实现自身更高一层次的需要。
从这五个层次来看,社交需求是属于较高层次的需求,因此当只有满足了社交需求才能向更高层次的需求迈进;寻求社交需求的前提是低层次的需求得以满足。
“社会人”假设理论指出,人具有社会性需要,在组织中这种假设认为人需要满足的需求不只是在低层次的经济和物质方面,人更重要的是社会和心理等方面的更高层次的需求需要得到满足。
正是基于这种认识,行为科学管理思想学说认为,要调动人们的积极性,就应该使其社会和心理方面的需求得到满足。
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信任组成了良好的人际交往的重要基础。
人际关系网的和谐发展建立在正常的人际信任基础上,如果缺失了基本的人际信任,那么建立在其基础上的人际关系就是不稳定不健康的,人的社会功能也将难以得到良好体现。
导致我国当前社会的人际信任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1、人际信任本身的脆弱性
人际信任实际上是一种特殊而敏感的社会交往现象,且具有相对的脆弱性,具体表现为,人与人之间建立信任需要长期的培养,而信任被破坏却是相当轻易的。
在人际信任的培养期间,长期的值得信任的表现并不能轻易获得肯定,即使出现多次也无法被对方完全接受,而偶尔出现的破坏信任的行为则可以很快抹杀之前长期所建立的信任。
也就是说,在心理学方面,人对于负面信息的重视程度往往高于正面信息,因此破坏信任的行为容易超越于长期的信任之上,成为导致人际信任脆弱性的直接原因。
2、社会热点问题威胁基本诉求
我国的当今社会在发展的同时,也暴露出相当数量的热点问题,威胁到人们的另外两项更为基本的需求:生理上的需求和安全上的需求。
2008年9月的三鹿奶粉掺加三聚氰胺事件,到双汇集团的“瘦肉精”事件、肯德基的苏丹红事件,一次次名企的食品质量安全事件让消费者变成受害者,尤其是知名企业被爆出的各种食品安全问题,更使公众对食品安全抱以怀疑和不信任的态度。
食品安全关系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这些事件已经危害到公众的基本生活,应当引起重视。
同时,由于医患间的“潜规则”、乱开药、看病难等问题,使医生不受患者信任,医患关系紧张,甚至出现专业“医闹”、数次发生病人挥刀砍向无辜的医生、导致伤亡事件。
以及社会上出现的许多诈骗手段,骗取钱财甚至生命。
频频曝光的食品质量安全事件、不断涌现的医患纠纷、花样百出的诈骗案件,使人们的最基本诉求受到威胁,无法满足最基本的生理需求。
根据马斯洛的需求理论,当人较低层次的需求无法得到满足时,自然而然不易产生对较高层次的需求,而生理需求未能满足之时,也容易产生社交需求无法满足的感受。
这极大程度地影响了人们之间的信任程度,导致多数人产生对陌生人的不信任感加剧,于
是产生人际信任危机。
3、社会转型过快和现代监督技术的落后
放眼整个时代,21世纪在人类社会史上可以说是一个变化最快且世界日益复杂化的时代,网络信息技术的进步使世界各地之间的沟通更为便捷、信息传递更为快速广泛,而不断前行的全球化进程导致多元文化之间的相互碰撞,整个社会的进步和变迁带来了社会各领域,包括政治、经济、社会与文化等各方面的变化,也使得人类社会变的高度不稳定。
我们正处于风险社会(Beck Giddens&Lash,1994)。
中国社会的高速发展和变革无疑也是被这种时代趋势所领导的,是符合世界潮流的变化。
这样一种经历着巨大转型过程的社会背景之下,具有正确导向性的价值观尚未确立,一味重视经济利益的社会环境忽略了对人际关系和社会其他利益的诉求,无法满足需要。
而且,中国的现代化实际上是由于长期处于落后状态之后的对世界潮流的追赶,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号召下,经济与文化之间出现了明显的断层,两者的社会功能耦合较差,正是这种断层导致了各类社会问题的出现,也是导致人际信任危机出现的根源之一。
同时,现代科技的发展中,各类用于监督的技术手段却意外地导致了人们之间的不信任感加剧。
监控系统的存在向被监控者传递了他们并不被信任的信息,这种外部的强控制力使得内在的驱力反而削减。
这一点很明显的表现是,当人们感到自己的行为因为被强制而发生的时候,就会产生抵触情绪,甚至自发破坏。
四、缓解我国人际信任危机的几点对策
1、保障人民基本需要
满足人民基本需要是解决人际信任危机的基础。
从前文可看出,无法保障民众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无法促使民众自发满足自身社交需要,因此,要通过大力改善社会福利体系,加强监管机制,从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两方面满足人民基本生活需求,减少自身危机感,增强生活幸福感,才能使民众从自身意识上降低对他人的不信任感。
2、提高公众对信任的认识
公众对人际信任的认识不足导致人际信任的建立基础薄弱。
由于对人际信任危机的不了解,近年来发生的有关人际信任的事件虽然引起了公众的注意,但引发的思考和深入探究恐怕还是极为肤浅的,对此类问题的思考还仅仅停留在个人诚信和品质的问题上。
诚然,在人际信任危机的表现中确实涉及诚信问题,但人际信任的问题并不是孤立的,而是与各方面都有着密切的关系,无论是文化传统、社会结构还是经济发展,都有与它的联系。
它的产生原因是复杂的,只有从各角度多方面正确理解人际信任危机,才能形成正确的理论依据,以制定相应的解决方式。
3、构建强有力的社会控制体系
构建强有力的社会控制和监管体系是应对人际信任危机的根本。
民众已经意识到人际信任危机的严重危害,并且希望政府能出台一些政策在人际信任危机出现的时候用以保障自身利益,但这些政策和措施往往过于空泛和不成熟,无法真正实现其价值。
完善政府监督机制有利于减少不信任感的产生。
其次,社会转型期中我们尙缺乏完整的社会信用监督和失信惩戒制度,当前我国正处于一个非常复杂的社会转型过程中,在这个过程中政府起到了服务和指引的作用,因此政府的公信力在整个社会信任体系中起着重要的方向标作用,直接引导个人和企业的信用水平。
因此,政府的公信力建设应该成为健全社会信用监督的重要任务之一。
最后,人际信任危机是一种在人际交往中暴露出的社会心理,是社会现象的折射,影响到社会的各个方面。
因此,要控制现在产生的人际信任危机,应当依靠于建立和谐良好的社会互动机制,加强社会各阶层间的交流,更应该加强阶层之间的流动性。
当社会各阶层之间能够灵活沟通,群体之间能够及时有效地沟通,那么群体之间的不信任感就会减少,同理,群体之中个人之间的不信任感也会因为沟通的加强而降低,因此必须改革社会中存在的不适当的制度,建立新的合理的社会结构和社会制度,才能增强公众群体间的信任感,有效改善人际信任危机。
总而言之,人际信任危机的产生和民众的基本需要无法得到满足、对人的社会属性缺乏足够关注有一定关系,改变这种现象应当从多方面入手,也需要民众、政府、组织的共同努力,这样才能消除民众中的人际信任危机,使人际交往恢复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