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版《脂肪肝防治指南》解读(5)——中医治疗及随访

合集下载

全球首部“科普版”《脂肪肝防治指南》关键词(三)

全球首部“科普版”《脂肪肝防治指南》关键词(三)

《脂肪肝防治指南》关键词(三)范建高(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教授)庄辉(北京大学医学部基础医学院院士)黄薏(《大众医学》杂志社副主编)权威解读:全球首部“科普版”专家解读:由于肥胖的脂肪毒性和酒精中毒的危害并不仅仅限于肝脏,故治疗脂肪肝需要有兼顾肝脏和全身疾病的整体观。

改善代谢紊乱的药物治疗对“一胖生百病”的脂肪肝患者而言,在长期服用控制代谢紊乱的多种药物的同时,加用保肝药物,可提高基础治疗的顺从性及安全性。

采用控制饮食、增加运动、修正不良行为等非药物治疗3~6个月后,血压、血脂、血糖等代谢指标未能达到理想范围的脂肪肝患者,需及时使用相关药物,减少糖尿病和心脑血管疾病及其并发症的发生风险。

常用药物包括:血管紧张素转化酶受体拮抗剂(降低血压)、他汀类药物(降胆固醇)、贝特类药物和n-3脂肪酸(降低甘油三酯)、二甲双胍(改善胰岛素抵抗和降血糖),以及阿司匹林(抗血小板聚集)。

保肝抗炎药物治疗对脂肪性肝炎和肝硬化患者而言,改变生活方式的非药物治疗与药物治疗同等重要,针对代谢综合征的药物治疗与抗炎保肝药物治疗同等重要。

抗炎保肝药物是脂肪性肝炎患者综合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不可缺少的治疗选择,可起到抗炎、保肝、防治肝纤维化的功效。

抗炎保肝治疗的意义在于促进肝组织病理学的改善和延缓肝纤维化的进展,减少肝硬化和肝癌的发生。

由于肝组织病理学的变化普遍滞后于血液生化学指标的改善,故在生化指标改善后,不能立即停用抗炎保肝药物。

事实上,在肥胖、嗜酒等损肝因素持续存在的情况下,“治标”的保肝药物可能需要长期,甚至终身使用。

抗炎保肝药物品种繁多,各种抗炎保肝药物的药理作用存在差异且各有特点和优势,应结合各种病因肝脏炎症的特点和不同药物的功能特性进行适当选择。

合理选用抗炎保肝药物,不仅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抗炎保肝作用,还能提高基础治疗的顺从性及治疗效果。

通常,医生会根据脂肪肝的病因、分型、分期、合并症,以及药物效能和患者的经济承受能力,合理选用保肝药物。

2024代谢相关(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防治指南(全文)

2024代谢相关(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防治指南(全文)

2024代谢相关(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防治指南(全文)《代谢相关(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防治指南(2024年版)》是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防治指南(2018更新版)》进行的修订,主要针对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的筛查和监测、诊断和评估、治疗和随访等临床问题提出了指导性建议。

指南推荐意见一览推荐意见1: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MAFLD)是我国最常见的慢性进展性肝病,应该加强筛查和防治(B,1)。

推荐意见2:肥胖、2型糖尿病(T2DM)、代谢综合征(MetS)组分、过量饮酒、无症状性转氨酶增高等高风险人群应该筛查脂肪肝和纤维化(B,1)。

推荐意见3:MAFLD 患者应该筛查并监测肝纤维化(B,1)。

推荐意见4:合并进展期纤维化的MAFLD 患者应该筛查肝细胞癌( HCC),明确诊断肝硬化时还应筛查食管静脉曲张和肝脏失代偿事件(B,1)。

推荐意见5:MAFLD 患者应该筛查并监测MetS 组分和T2DM(B,1)。

推荐意见6:MAFLD 患者应该筛查慢性肾脏病(CKD)和亚临床动脉硬化,并评估心血管病(CVD)风险(B,1)。

推荐意见7:MAFLD 患者应该坚持参加基于年龄分层的各种常见恶性肿瘤的筛查(C,1)推荐意见8:诊断MAFLD 基于以下 3 个标准:(1)影像学诊断脂肪肝和/ 或肝活检发现≥5% 肝细胞大泡性脂肪变性;(2)存在 1 项及以上MetS 组分;(3)排除过量饮酒、营养不良、肝豆状核变性等可能导致脂肪肝的其他原因(B,1)。

推荐意见9:酒精性肝病(ALD)和其他原因脂肪肝患者有肥胖和/或T2DM、MetS 时需要考虑合并MAFLD(C,1)。

推荐意见10:MAFLD 可以与慢性病毒性肝炎等其他类型肝病合并存在(B,1)。

推荐意见11:超声显像是影像学诊断脂肪肝以及筛查和监测HCC 的首选方法(B,1)。

推荐意见12:瞬时弹性成像检测的受控衰减参数/超声衰减参数( CAP/ UAP)和肝硬度值(LSM)可以用于慢性肝病患者脂肪肝和肝纤维化的无创诊断与评估(B,1)。

脂肪肝的中医药防治及调护方法

脂肪肝的中医药防治及调护方法

脂肪肝的中医药防治及调护方法随着我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富贵病”出现在人们身边。

多坐少动的工作方式,吃吃喝喝的社交应酬,使很多人尤其是中年人营养过剩的现象日益严重。

脂肪肝的患病率在节节攀升,严重威胁人们的健康。

日前国内脂肪肝的发病率为10%—15%。

脂肪肝是个隐藏在我们身边的“杀手”,由于脂肪肝早期不被人们重视,拖延到中重度脂肪肝,出现肝功能异常和肝纤维化,甚至演变成肝硬化。

脂肪肝患者往往同时伴有肥胖、血脂异常、高血压等,比常人更容易发生糖尿病、冠心病。

从临床发现引起脂肪肝的危险因素有不合理的膳食结构,不良的饮食习惯,长期大量饮酒,多坐少动的生活方式,有肥胖相关疾病的家族史,滥用药物有关等。

而发生肥胖性脂肪肝,酒精性脂肪肝,肝炎后脂肪肝,糖尿病性脂肪肝,药物性脂肪肝等。

一、中医药防治要辨体质1、痰湿内停:此类体质的人群比例最高,这类人外表有丰满的体型,不仅不愿意运动,嘴里总是“黏黏的”,不喜欢喝水,咽部好像有东西堵着,周身困重,胸喘憋闷,头晕恶心,舌苔又白又厚,可以用陈皮、苍术、茯苓、厚朴、泽泻中药等进行防治。

2、湿热内虚:年轻人中湿热蕴虚体质较多,表现在平常性情急躁易怒,易于激动、口干口黏、口苦、肋易胀痛,小便发黄,大便不爽,舌苔又黄又腻。

可以用薏米仁、通草、滑石、蔻仁、杏仁、青蒿、茵陈等中药进行防治。

3、肝郁脾虚:这类人相对内向,心情容易抑郁不舒,情绪易波动,工作时易感疲乏,气短胸闷,不想说话,自身免疫力低下,易感冒,食欲较差,舌泛边有齿痕。

可以用柴胡、白术、白芍、当归、茯苓等中药进行防治。

4、气滞血瘀:这类体质也较常见,表现为胸部胀闷,好像有东西压着不舒服,面色偏黑,常伴有各种疼痛,女性朋友则出现痛经,舌和唇色紫暗。

可以用绿萼梅、八月札、香附、郁金、丹参、桃仁等中药进行防治。

二、餐桌上防止脂肪肝的食物1、芹菜炒香菇:芹菜400克,香菇50克、食盐、醋、酱油、味精等调料适量。

该方具有清肝热、调气血的作用。

脂肪肝的中医治疗概况

脂肪肝的中医治疗概况

合 四君子汤加减 、 导痰 汤合 活络效 灵丹 、 失笑散 。疗效 确 切 。罗军 将本病分为 五型 , 脾虚 痰湿 型 : 参苓 白术 散或
二陈平 胃散加减 , 肝郁气滞 型 : 柴胡疏肝 散加减 , 热蕴结 湿
型 : 胆 泻 肝 汤 加 减 , 血 阻 络 型 旋 覆 花 汤 或 复 元 活 血 汤 龙 瘀
朱 耀 群 等 将脂 肪肝 分 为 3型 , 气 郁 滞 型 : 以 疏 肝 解 肝 治
目前关于脂肪 肝病 因病机 的探 讨很 多 , 归纳 起来 , 有 如下共识 : 认为饮食不节 , 嗜食肥 甘或饮酒无 度 , 导致脾失 健运 , 肝失疏 泄 , 热蕴结 脾 胃, 湿 痰浊 ( ) 湿 内生 , 气滞 血瘀 最终导致气滞 、 湿 、 痰 瘀血 互结 , 于胁 下。病位 在肝 脾 , 积 与肾有关 。脂 肪肝与痰浊 、 湿热 、 血 、 滞等病理 因素有 瘀 气 关, 尤其以痰瘀最为关键 。 潘智敏 等 认 为酒 食 不 节 、 志 内伤 是 主要 原 因, 情
子 2 , 0g 枳实 、 茵陈 、 芍 药 、 贞子 、 赤 女 黄芩 、 当归 、 胡 各 柴
1 , 甘 草 4 g 每 日 t剂 , 煎 服 分 2次 ; 服 益 肝 灵 0g 生 ) 水 配 1 g 每 日 3次 ; 合 维 生 素 B每 次 2片 , 日 3次 ; 酸 0m , 复 每 叶
的常见隐患 , 因此也越来越 引起人 们的重视 。临床流行病 学研究表 明, 国脂肪肝 的发病率 在 5 2 一1 . %之间 , 我 .% 14 所处地 区经济越 发达 , 病率也 越高 , 且发病 年龄 有越 发 并 来越小 的趋势 …。 目前 西药 治疗脂 肪肝 大致 分为 降脂性 药 和保肝性药两类 , 缺乏 理想 的针对 性治疗 药物 , 但 且 停药后常会反弹而影响疗效 。 脂肪肝 临床表 现主要为胁痛 、 胁胀 , 脘腹痞 闷 , 倦怠乏

中医治疗脂肪肝

中医治疗脂肪肝
精品pp
• 川楝子10g 元胡10g 炒土元10g 川牛膝 10g 炒白术10g 焦山楂60g 炙甘草6g
• 主治:肝炎后脂肪肝、酒精中毒性脂肪肝 。
精品pp
• 4.痰湿阻络型 • 主症:形体肥胖,面有油脂,胸胁隐痛,
脘腹胀满,汗出,乏力,纳呆食少,口 • 粘,大便油滑,小便混浊,舌质红,舌苔
白腻,脉弦滑。 • 治法:理气化痰,祛湿泄浊 • 方药:涤痰汤合胃苓汤加减:
精品pp
脂肪肝的治疗
• 分钟,每日1-2次。 • 运动量:中等量的运动时间每次约45分,每周运
动不少于3次,
精品pp
脂肪肝的治疗
• 药物: • 1.减少肝脏脂肪沉积的药物:如多烯磷脂胆
碱(易善复)、熊去氧胆酸。 • 2.抗氧化剂:还原型谷胱甘肽、水飞素。 • 3.改善胰岛素抵抗的药物:罗格列酮等。
精品pp
脂肪肝中医病因病机
• 1.饮食不节 • 暴饮暴食,喜食油腻肥甘或酒酪之品,胃
纳过盛,超过运化能力,以致肥脂湿浊内 停,积于肝内,肥气积盛,酿成斯疾。
2.气郁湿阻: • 七情所伤,气机不畅,或外感湿浊或湿邪
内蕴,气郁湿阻,正常脂肥之气转运欠畅, 遂积而发病。
精品pp
脂肪肝的中医病因病机
3.瘀血内阻: 外伤或久病瘀血内停,瘀血阻于肝经,气机不畅,
精品pp
• 陈皮15g 清半夏10g 云茯苓10 g 淡竹茹 15g 炒枳实10g
• 炒苍术15g 制厚朴10g 青皮10g 泽泻10g 柴胡10g 萆薢10g
• 木香10g 明矾3g 海浮石15g (先煎) 胆南 星6g
• 主治:肥胖性脂肪肝、肝炎后脂肪肝
精品pp
❖ 5.肝肾阴虚型 ❖ 主症:形体虚胖,肤粗,毛发从生,

吴明志运用柴胡郁金汤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经验

吴明志运用柴胡郁金汤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经验

吴明志运用柴胡郁金汤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经验1. 引言1.1 引言非酒精性脂肪肝是一种常见的肝脏疾病,主要是由于长期不良的生活习惯和饮食结构导致。

吴明志是一位在中医领域具有丰富经验的医师,他在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方面取得了一定的临床经验。

其中,他尤其擅长运用柴胡郁金汤进行治疗,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柴胡郁金汤是一种具有清热解毒、疏肝理气的经典方剂,对于调理肝气郁结、肝火上升、脾胃失调引起的脂肪肝有一定的疗效。

吴明志在临床实践中发现,通过辨证施治,结合个体情况进行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可以更好地帮助患者减轻脂肪肝的症状,改善肝功能。

在本文中,我们将结合吴明志在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方面的临床经验,对柴胡郁金汤的具体运用进行介绍,总结其治疗方法、疗效观察、副作用及安全性等方面的内容,以期为临床医师提供参考,并为更多患有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患者带来希望和帮助。

2. 正文2.1 临床经验总结吴明志运用柴胡郁金汤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经验总结如下:1. 患者选择:经过严格筛选,选择符合治疗条件的患者进行治疗,避免不必要的风险或治疗失败。

2. 个性化治疗方案: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身体状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包括药物配方、剂量和治疗周期等。

3. 严密观察病情:在治疗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和体征反应,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以保证治疗效果。

4. 综合治疗手段:除了药物治疗外,结合健康饮食、适量运动等综合治疗手段,提高治疗效果。

5. 密切随访管理:在治疗结束后,通过定期随访和复查,评估治疗效果并及时发现并处理复发风险,确保患者的健康。

吴明志医生在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实践中,注重个性化治疗、综合治疗、严密观察和随访管理,取得了一定的治疗效果,为患者带来了健康和希望。

2.2 治疗方法吴明志运用柴胡郁金汤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经验表明,该方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

在治疗过程中,首先要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来确定用药剂量和疗程。

一般来说,柴胡郁金汤的剂量为每天3次,每次服用150ml左右,疗程为1个月。

脂肪肝的中医辨证治疗

脂肪肝的中医辨证治疗

脂肪肝的中医辨证治疗肝脏是人体最大的实质性器官,也是人体内最大的、功能很多的腺体器官。

它参与体内消化、排泄、解毒以及代谢等过程,其中以代谢机能最为重要。

据研究,肝脏中发生的化学反应约有500种以上。

这表明肝脏是维持生命活动的一个必不可少的重要器官。

肝脏对脂类的消化、吸收、氧化、分解、转化等起着重要的作用,并使其保持平衡。

当某些异常情况下,肝脏内的脂肪含量增加,当其脂肪含量超过肝脏重量(湿重)的10%时即为脂肪肝。

超过10%~25%为中度脂肪肝,超过25%~50%为重度脂肪肝。

脂肪肝可以由肝脏本身原因所致,是肝脏脂质代谢异常的病变,还有一些脂肪肝则是因其他疾病影响脂肪代谢的结果。

脂肪肝并非临床上一个独立性的疾病,而是各种原因引起的肝脂肪蓄积过多的一种病理状态,可以说脂肪肝纯属于一种病理诊断。

中医学中无脂肪肝的病名,但根据其临床表现大多归属于“积证”、“痞满”、“胁痛”、“痰瘀”等病证范围,与肝郁、痰湿有关。

关幼波先生治疗脂肪肝有很多宝贵的临床经验,刘华宝主任又将既往经验联系实际,进一步提高了疗效。

病因病机经研究表明,脂肪肝的病因病机主要是:肝气郁结,疏泄失常,以致气机阻滞,横逆犯胃,气病及血,血流不畅而成本证;当肝病传脾,脾失运化,水湿稽留,日久生痰,以致痰湿互结,内郁肝胆而成本证。

某些胁痛(如肝火)病人,因过食肥甘厚味,过分强调休息,滋生痰浊;又因胁痛日久,肝脾肾功能虚弱,痰浊不能及时排泄,积留体内,痰阻血瘀形成本病。

辨证施治辨证论治是中医学的一大特色。

脂肪肝虽具有特定的部位,但要注意结合原发病,找出辨证要点,现根据我们多年的临床体会把其分成如下几个证型。

1.痰湿阻络型临床表现:形体肥胖,面有油脂,喜食肥甘,胸胁隐痛,腹部胀满,困倦乏力,纳呆口黏,大便油滑,或黏腻不爽,小便浊,舌苔白腻,脉弦滑。

治法:理气化痰,祛湿泄浊。

方药:涤痰汤合胃苓汤加减。

处方:陈皮10克,清半夏10克,茯苓10克,竹茹10克,枳实10克,苍术10克,厚朴10克,泽泻10克,醋柴胡10克,萆薢10克,木香10克,明矾10克,生山楂15克,草决明10克。

最新脂肪肝的诊断治疗指南

最新脂肪肝的诊断治疗指南
生活习惯(III) 避免加重肝损害:防止体重急剧下降,
滥用药物和其他损肝因素
2024/6/10
32
治疗对策:减肥(II 1-3, III)
适用于所有超重、肥胖(内脏性)和体重迅速 增加者
控制饮食,运动,改变生活方式 减肥药物(BMI>27):西布曲明(诺美亭,抑制
食欲),奥利司他(赛尼可,减少吸收)等 病态性肥胖(BMI>40):外科手术 体重下降每月<0.45kg(防止出现亚急性
NASH和肝衰竭)
2024/6/10
33
治疗对策:胰岛素增敏剂(II 1-3)
适用于2型糖尿病, 糖耐量损害,内脏性肥 胖者
选用双胍类:二甲双胍(降糖片),苯乙双胍 (降糖灵)和噻唑烷二酮类(吡格列酮等胰 岛素增敏剂)等药物
2024/6/10
34
治疗对策:降血脂药( II 1-3)
适用于血脂紊乱经基础和减肥、降糖药3-6月无效者及 有2个以上危险因素者
肝区近场弥漫性点状高回声(强于脾脏和肾脏), 远场回声衰减(光点稀疏) (-必备项-)
肝内管道结构显示不清 肝脏轻度或中度肿大,前缘变钝 彩超:肝内血流减少,血管走向正常 肝右叶包膜和横隔不清或不完整
2024/6/10
14
脂肪肝的B超诊断
2024/6/10
15
脂肪肝的CT诊断标准
弥漫性肝密度降低
94-96% 40-52% 23-24% 12-13% 6-7% 6% 3-4% 1-2%
2024/6/10
37
多烯磷脂酰胆碱在脂肪肝的作用
肠胆固醇吸收↓ 胆固醇排泄↑ HTGL(肝甘油三酯脂酶)和LPL(脂蛋白
脂肪酶)活性↑ ACAT(肝酰基- 胆固醇- 酰基- 转移酶)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科普版《脂肪肝防治指南》解读(5)——中医治疗及随访
转自《大众医学》
由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脂肪肝酒精性肝
病学组、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肝病与代谢
学组、中国医师协会脂肪肝专家委员会,以及
《大众医学》编辑部共同编制的全球首部“科
普版”《脂肪肝防治指南》曾于2015年3月
“全国爱肝日”前后正式发布。

为帮助大家充分认识脂肪肝的“真相”,
提高脂肪肝防治意识,维护自身健康,《大众
医学》曾特邀《中国脂肪肝防治指南(科普
版)》指南主编庄辉院士和范建高教授,就
“科普版指南”中的关键点,作详细解读。


头条号将予以连载。

关键词13:中医治疗
专家解读:脂肪肝是一种复杂的、整体性的代谢性疾病,中药治疗的整体观念与脂肪肝发病的复杂机制相吻合,可在改善脂肪肝的同时,部分改善其相关疾病。

中医药在脂肪肝的临床治疗中,具有独特的优势。

脂肪肝在祖国医学中涉及“痰症”“湿阻”“胀满”“积
症”“胁痛”等病证。

总体认为,脂肪肝的发病与饮食失章,损伤脾胃;情志内伤,肝脾不调;久病失调,精血亏损等有关。

发病机制主要包括:肝失疏泄,气机不畅,肝血瘀滞;脾失健运,湿邪内生,痰浊内蕴;肾精亏损,阴伤气弱,痰瘀凝滞。

病理基础为痰凝、气滞、血瘀。

涉及的脏腑主要为肝(胆)、脾、肾。

证候特征为本虚(脾气虚、肝肾亏损)、标实(痰、气、血瘀结)。

中医治病讲究辨证论治,不同的脂肪肝患者有不同的证型类别,需要采用不同的方药进行治疗。

方药是根据中药的四气(寒、热、温、凉)、五味(酸、苦、甘、辛、咸),以及功效决定的。

因此,很难说哪些中药对某一类型的脂肪肝患者有益。

也就是说,对某一证型有益的中药,在另一证型中,可能无效,甚至适得其反。

比如,湿热内蕴证者,常表现为胁肋胀痛、恶心、便秘或秽而不爽、小便黄、口干、口苦、舌红、苔黄腻、脉弦滑,治宜疏肝利胆,清热利湿,方用茵陈、大黄、桅子、虎杖、黄芩、姜半夏、黄连、枳壳、泽泻、决明子等。

而肝郁脾虚证者,常表现为胁肋隐痛、心情抑郁不舒、乏力、纳差、脘腹痞闷、便溏、舌淡红、苔薄、脉弦细或沉细,治宜疏肝健脾、化瘀消导,方用柴胡、白芍、白术、茯苓、陈皮、党参、郁金、山楂、薏苡仁、薄荷等。

由此可见,证型不同,用药差异很大。

除遵循辩证论治的原则外,服用中药尚需注意以下两点:一是量,脂肪肝为慢性疾病,治疗宜细水长流,尽量少用大剂量的药物,不能急于求成;二是质,要尽量避免使用具有毒性的中药,慎用近年来的发现存在肝肾毒性的中药。

特别提醒:迄今为止,国内外还没有一种疗效确切或可使各种脂肪肝都能逆转的中药方剂。

某些广告上介绍的所谓治疗肥胖和脂肪肝的特效中成药是不可靠的,这些药方均未经过严格的临床试验验证。

同时,长期大剂量服用多种中药也会导致肝肾功能损害等药源性疾病,“中药无毒”是一种误解。

中药治疗应在中医或中西医结合专家的指导下进行,切忌自行买药或私自配制中药煎服。

关键词14:随访
专家解读:对于影像学确诊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或不明原因性
脂肪肝患者,应该常规检查并定期随访相关指标。

非酒精性肝病随访指标
每1~3个月测量体重、腰围、臀围、血压;每3~6个月检测全血细胞计数(血常规)、超敏-C反应蛋白、肝功能、血脂、血糖和血尿酸;每半年至一年,检查上腹部B超,有条件者,可同时做肝脏瞬时弹性检测(FibroScan或FibroTouch),定量检测肝纤维化和肝脂肪变程度。

经常规检查和诊断性治疗仍未能明确脂肪肝或肝酶异常的原因,以及疑似存在脂肪性肝炎,特别是进展性肝纤维化的患者,可考虑进行肝穿活检病理学检查。

空腹血糖(FPG)≥5.6毫摩/升且无糖尿病史者,应做糖耐量试验、空腹血胰岛素和糖化红蛋白检测,判断有无胰岛素抵抗、糖耐量异常和糖尿病,并明确有无代谢综合征。

另外,还需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并参照有关诊疗指南,定期筛查结直肠癌等恶性肿瘤,并判断有无代谢综合征和糖尿病相关心、脑、肾、眼病变或并发症。

肾功能、尿常规、尿微量白蛋白等检查有助于早期发现肾脏损害;颈动脉超声有助于了解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和斑块;常规或动态心电图,甚至运动平板试验和冠脉CT等,可评估有无心血管病;疑似肝硬化的患者,需定期筛查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腹水和肝细胞癌。

已存在肝功能损害或显著代谢紊乱者,需在医生指导下,动态监测相关指标的变化,及时评估病情、治疗效果及安全性,并调整治疗方案,以便最大限度获益。

酒精性肝病随访指标
轻度酒精性肝病去医院检查肝功能和上腹部B超。

若肝功能和肝脏超声检查结果基本正常,提示患者确实已经戒酒,且原先的肝损害与酒精滥用有关,可以不再随访;反之,则需考虑患者并未真正戒酒,或其肝酶学指标异常和脂肪肝还有其他因素参与,应接受进一步检查。

中度酒精性肝病无论是否完全戒酒,都应每3~6个月检查肝功能、肝脏B超和肝脏瞬时弹性检测(FibroScan或FibroT ouch),以便指导临床用药。

已经戒酒2年以上,且相关检测无阳性发现者,可
以不再随访。

重度酒精性肝病无论是否戒酒,代偿期患者每6个月(失代偿期患者每3个月)去医院检查肝功能、甲胎蛋白、肝脏B超,以及肝脏瞬时弹性检测,并通过胃镜筛查食管胃底静脉曲张,从而指导临床用药。

已经戒酒2年以上、肝功能正常,且肝脏瞬时弹性检测提示肝脏硬度不断降低者,可通过每年检查一次肝脏超声和甲胎蛋白来筛查肝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