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肪肝的诊断与治疗指南
《脂肪性肝病指南》

NAFLD
• 至今尚缺乏特效的治疗,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采 取个体化的三阶梯疗法。
• 第一阶梯为基础治疗,适用于各种类型的NAFLD 病例,包括:
①改变生活方式,如节食、运动、禁酒、戒烟; ②去除病因和诱因,停用肝毒性药物和避免接触肝
毒物质,以及纠正肠道菌群紊乱; ③控制原发基础疾病或伴随疾病,旨在经过上述措
为酒精性肝病伴病毒性肝炎
.
(二)临床分型标准
符合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临床诊断标准者,其临床 分型如下 • 轻症酒精性肝病:肝脏生物化学指标、影像学和 组织病理学检查基本正常或轻度异常 • 酒精性脂肪肝:影像学诊断符合脂肪肝标准,血 清ALT、AST或GGT轻微异常 • 酒精性肝炎:血清ALT、AST升高和TBiL明显升 高,可伴有发热、外周血中性粒细胞升高;出现 肝衰竭表现则为重症酒精性肝炎 • 酒精性肝硬化:有肝硬化的临床表现和血生物化 学指标改变。
.
(三)影像学诊断
B超规定具备以下3项腹部 超声表现中的两项者为弥 漫性脂肪肝: (1)肝脏近场回声弥漫性 增强(“明亮肝”),回声 强于肾脏 (2)肝内管道结构显示不 清 (3)肝脏远场回声逐渐衰 减
.
诊断标准
CT诊断脂肪肝的依据为 • 肝脏密度普遍减低,肝/脾CT值<1.0。 • 轻度:1.0>肝/脾CT值>0.7 • 中度:0.7≥肝/脾CT值>0.5 • 重度: 0.5≥肝/脾CT值
施减少肝内脂肪含量,从而促进脂肪消退
.
• 第二阶梯为保肝药物辅助治疗,主要用于NASH ,以防止肝内炎症、坏死和纤维化,以阻止慢性 肝病进展,
• 第三阶梯为失代偿期肝硬化和肝功能衰竭及并发 症的防治,此时肝移植可能是抢救生命唯一有效 的选择。
2024代谢相关(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防治指南(全文)

2024代谢相关(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防治指南(全文)《代谢相关(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防治指南(2024年版)》是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防治指南(2018更新版)》进行的修订,主要针对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的筛查和监测、诊断和评估、治疗和随访等临床问题提出了指导性建议。
指南推荐意见一览推荐意见1: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MAFLD)是我国最常见的慢性进展性肝病,应该加强筛查和防治(B,1)。
推荐意见2:肥胖、2型糖尿病(T2DM)、代谢综合征(MetS)组分、过量饮酒、无症状性转氨酶增高等高风险人群应该筛查脂肪肝和纤维化(B,1)。
推荐意见3:MAFLD 患者应该筛查并监测肝纤维化(B,1)。
推荐意见4:合并进展期纤维化的MAFLD 患者应该筛查肝细胞癌( HCC),明确诊断肝硬化时还应筛查食管静脉曲张和肝脏失代偿事件(B,1)。
推荐意见5:MAFLD 患者应该筛查并监测MetS 组分和T2DM(B,1)。
推荐意见6:MAFLD 患者应该筛查慢性肾脏病(CKD)和亚临床动脉硬化,并评估心血管病(CVD)风险(B,1)。
推荐意见7:MAFLD 患者应该坚持参加基于年龄分层的各种常见恶性肿瘤的筛查(C,1)推荐意见8:诊断MAFLD 基于以下 3 个标准:(1)影像学诊断脂肪肝和/ 或肝活检发现≥5% 肝细胞大泡性脂肪变性;(2)存在 1 项及以上MetS 组分;(3)排除过量饮酒、营养不良、肝豆状核变性等可能导致脂肪肝的其他原因(B,1)。
推荐意见9:酒精性肝病(ALD)和其他原因脂肪肝患者有肥胖和/或T2DM、MetS 时需要考虑合并MAFLD(C,1)。
推荐意见10:MAFLD 可以与慢性病毒性肝炎等其他类型肝病合并存在(B,1)。
推荐意见11:超声显像是影像学诊断脂肪肝以及筛查和监测HCC 的首选方法(B,1)。
推荐意见12:瞬时弹性成像检测的受控衰减参数/超声衰减参数( CAP/ UAP)和肝硬度值(LSM)可以用于慢性肝病患者脂肪肝和肝纤维化的无创诊断与评估(B,1)。
脂肪肝病理诊断标准

脂肪肝病理诊断标准
一、肝细胞脂肪变性
肝细胞脂肪变性是指肝脏内肝细胞脂肪蓄积,是脂肪肝的主要病理特征。
在病理学上,肝细胞脂肪变性被视为一种可逆性损伤,可以通过改善生活习惯、治疗原发病等方式逆转。
二、肝细胞损伤
脂肪肝患者常常伴有不同程度的肝细胞损伤,包括肝细胞水肿、炎症细胞浸润、肝细胞凋亡等。
这些损伤进一步加重了脂肪肝的病情,并可能导致肝功能异常。
三、纤维化和肝硬化
长期严重的肝细胞损伤和脂肪变性可导致肝脏纤维化
和肝硬化。
肝脏纤维化是指肝脏内纤维组织增生和沉积,是肝脏对损伤的一种修复反应;肝硬化则是肝脏纤维化的进一步发展,导致肝脏结构和功能发生严重改变。
四、病因学评估
脂肪肝的病因多种多样,包括酗酒、肥胖、糖尿病、高血脂、药物等因素。
在病理诊断中,医生会评估患者的病因,以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五、病理学评估
病理学评估是脂肪肝诊断的重要环节,包括肝组织活检、细胞学检查等。
通过病理学评估,医生可以了解肝脏病
变的范围和程度,判断脂肪肝的类型和分期,并对患者预后进行评估。
总之,脂肪肝的病理诊断标准涉及多个方面,包括肝细胞脂肪变性、肝细胞损伤、纤维化和肝硬化、病因学评估以及病理学评估等。
医生需要根据这些标准综合判断患者的病情,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脂肪肝ct诊断标准

脂肪肝ct诊断标准脂肪肝CT诊断标准。
脂肪肝是一种常见的肝脏疾病,其诊断需要依靠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
CT(computed tomography)是一种常用的影像学检查手段,对于脂肪肝的诊断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下面将介绍脂肪肝CT诊断的标准。
1. 脂肪肝的CT表现。
脂肪肝在CT上的表现主要是肝脏密度的改变。
正常肝脏的CT值约为40-60 HU,而脂肪肝患者的肝脏CT值明显降低,通常在-10 HU以下。
此外,脂肪肝患者的肝脏在CT上呈现出密度均匀的特点,肝实质与腹壁脂肪之间的密度差异较小。
2. 脂肪肝的CT诊断标准。
根据肝脏CT值的改变和密度均匀性,脂肪肝的CT诊断可分为以下几个等级:Ⅰ度脂肪肝,肝脏CT值下降,但仍高于-10 HU,肝脏密度不均匀。
Ⅱ度脂肪肝,肝脏CT值明显下降至-10 HU以下,但肝脏密度仍不均匀。
Ⅲ度脂肪肝,肝脏CT值明显下降至-10 HU以下,肝脏密度均匀。
3. 脂肪肝CT诊断的注意事项。
在进行脂肪肝的CT诊断时,医生需要注意以下几点:结合临床资料,脂肪肝的诊断不仅依靠CT表现,还需要结合患者的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等资料进行综合分析。
与其他肝脏疾病鉴别,脂肪肝的CT表现与其他肝脏疾病有时会有一定的相似之处,需要与肝脏脂肪变性、肝硬化等进行鉴别诊断。
4. 结语。
脂肪肝的CT诊断标准主要依据肝脏CT值的改变和密度均匀性进行判断,医生在进行脂肪肝的CT诊断时需要结合临床资料,并与其他肝脏疾病进行鉴别诊断,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希望本文对脂肪肝CT诊断有所帮助。
总之,脂肪肝的CT诊断标准是非常重要的,对医生进行准确诊断、制定合理治疗方案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希望本文能够帮助医生更好地掌握脂肪肝的CT诊断标准,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医学专题讲座:脂肪肝的诊断与治疗PPT课件

课件
目录 诊断脂肪肝的方法 脂肪肝的治疗方法 预防脂肪肝的方法 结论
诊断脂肪肝的 方法
诊断脂肪肝的方法
脂肪肝的定义:指肝脏中脂肪含量 超过正常范围的一种疾病。 临床表现:脂肪肝患者可能出现疲 劳、上腹部不适等症状。
诊断脂肪肝的方法
体格检查:脂肪肝患者可能出 现肝大、肝硬、肝区压痛等体 征。
影像学检查:超声、CT、MRI等 影像学检查可用于诊断脂肪肝 。
诊断脂肪肝的方法
实验室检查:血液生化指标如 ALT、AST、GGT、血脂等可辅助 诊断。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脂肪肝的治疗 方法
脂肪肝的治疗方法
生活方式干预:合理饮食、适 度运动、戒酒等可以改善脂肪 肝。
药物治疗:针对不同病因和病 情,医生可以选择使用药物进 行治疗。
脂肪肝的治疗方法
并发症治疗:对于脂肪肝合并其他 疾病的患者,需针对并发症进行治 疗。 随访管理:定期随访患者,监测病 情变化,调整治疗方案。
预防脂肪肝的 方法
预防脂肪肝的方法
合理饮食:控制热量摄入,减 少高脂、高糖食物的摄入。
适度运动:保持适量的体力活 动,促进脂肪代谢。
预防脂肪肝的方法
戒酒限酒:酒精是导致脂肪肝 的重要原因之一,需戒酒或限 制饮酒。
避免药物滥用:某些药物对肝 脏有损害作用,需慎用或避免 滥用。
结论
谢谢您的 观赏聆听
脂肪肝怎么治好得快

脂肪肝怎么治好得快脂肪肝是由于肝细胞内积累大量脂肪而引起的肝脏疾病。
早期脂肪肝症状不明显,但如果得不到及时治疗,会发展为肝纤维化,甚至肝硬化。
因此,及时治疗脂肪肝至关重要。
下面,本文将为您介绍脂肪肝的治疗方法和注意事项,以便帮助您更好地了解和应对这种疾病。
脂肪肝的治疗方法1. 生活习惯调整饮食方面:脂肪肝患者应避免暴饮暴食,减少肉类、油腻食物和高热量食物的摄入,多吃蔬菜、水果,适度增加蛋白质的摄入,如鱼、瘦肉、豆制品等。
运动方面:适当的运动可以有效减轻体重、降低血脂和胆固醇,有利于缓解脂肪肝。
建议选择轻度运动如散步、慢跑、太极拳等,可有效降低患者的胰岛素敏感度,帮助脂肪排泄。
2. 药物治疗目前,临床上常用的药物治疗主要包括类脂质调节药和抗氧化剂。
其中,较常用的降脂药物包括他汀类药物、贝特类药物和非甾体类抗炎药物等,可有效降低血脂水平。
而抗氧化剂如维生素E、N-乙酰半胱氨酸等,能够减轻肝细胞受损程度,并减少脂肪肝病变程度,有助于保护肝脏。
3. 中医药治疗中医药治疗脂肪肝主要从整体上调理脏腑阴阳平衡,改善肝胆功能,目前主要利用中药的清热、活血、利水、固肾和促进胆汁排放等功能治疗脂肪肝。
具体中药方剂如龙胆泻肝汤、苦参丸、枇杷叶等。
4. 手术治疗如果患者的脂肪肝已经发展到肝硬化或肝癌等严重程度,非手术治疗效果不明显,可能需要考虑手术治疗。
常见的手术治疗方法包括肝移植、门脉血流分流手术、腹腔动脉介入手术等。
脂肪肝治疗注意事项1. 饮食要注意脂肪肝患者必须注意饮食习惯,避免过度摄入热量和脂肪,保证适量摄入蛋白质、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等营养素。
同时,应尽量选择清淡、易于消化的食物,并且避免喝酒。
2. 控制体重与肥胖者相比,体重较轻的脂肪肝患者,病情会有明显改善。
因此,控制体重是治疗脂肪肝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
戒烟、戒酒,平衡饮食,同时进行适量的锻炼,对控制体重有益。
3. 切忌过度劳累脂肪肝患者要注意休息,避免长时间久坐或站立,减轻肝脏负担,避免劳累加重病情。
脂肪肝的ct诊断标准

脂肪肝的ct诊断标准脂肪肝是指肝脏组织中脂肪含量增多,而导致肝细胞病理性改变的一种疾病。
CT(计算机断层扫描)是一种常用的无创检查手段,对于脂肪肝的诊断也有很高的准确性。
以下是关于脂肪肝的CT诊断标准的详细解释。
1.脂肪肝的CT表现主要包括肝脏密度降低、肝脏纹理变粗、腹腔脂肪附近血管清晰可见以及肝脏体积增大等。
脂肪肝在CT上的具体表现可以分为三个阶段:轻度脂肪肝、中度脂肪肝和重度脂肪肝。
轻度脂肪肝:在CT上表现为肝脏密度略低,肝实质纹理变粗糙,但是肝脏边缘仍然清晰锐利。
此阶段脂肪肝的CT值大多数在-40HU到-90HU之间。
中度脂肪肝:在CT上表现为肝脏密度明显降低,肝实质纹理变得更加粗糙,但是肝脏边缘仍然清晰锐利。
此阶段脂肪肝的CT值多数在-90HU到-120HU之间。
重度脂肪肝:在CT上表现为肝脏密度明显降低,肝实质纹理变得非常粗糙,且肝脏边缘模糊。
此阶段脂肪肝的CT值一般小于-120HU。
2.此外,CT还可以评估脂肪肝的程度和分布范围。
对于脂肪肝的程度评估,可以使用CT值和脂肪肝面积比例两种指标。
CT值指的是肝脏组织在CT图像上的密度值,通常以HounsfieldUnit(HU)为单位。
CT值通常表示肝脏组织的脂肪含量。
脂肪肝的CT值较低,而正常肝脏的CT值较高。
脂肪肝的CT值可以通过测量肝脏其中一区域的平均CT值来进行评估。
脂肪肝面积比例是指脂肪肝在肝脏总面积中所占比例。
通过测量脂肪肝所占的肝脏横断面积和总肝脏横断面积,可以计算出脂肪肝面积比例。
3.在CT扫描过程中,还可以使用不同的CT重建技术来进一步评估脂肪肝的特征。
例如,常用的技术包括肝脏窗宽窗位的选择、多平面重组(MPR)、最大密度投影(MDP)和体积渲染(VR)等。
综上所述,脂肪肝的CT诊断标准主要是根据肝脏密度降低、纹理变粗、肝脏体积增大等表现来判断。
此外,通过测量CT值和脂肪肝面积比例,还可以评估脂肪肝的程度。
CT重建技术可以进一步展示脂肪肝的特征。
新版中国非酒精性脂肪肝病诊疗指南解读

新版中国非酒精性脂肪肝病诊疗指南解读近年来,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AFLD)在中国的患病率逐渐增加,成为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
为了规范和统一诊疗标准,中国肝病学会于近期发布了新版的非酒精性脂肪肝病诊疗指南。
本文将对该指南进行详细解读,以便更好地了解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一、诊断标准在新版指南中,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的诊断标准主要根据影像学或组织学检查结果来确定。
影像学检查包括超声、CT和MRI,而组织学检查则是通过肝脏活检来确定。
此外,患者还需排除其他引起脂肪肝的疾病,如乙肝、丙肝、药物性肝病等。
二、分级和分期根据病情严重程度,非酒精性脂肪肝病可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
轻度病情一般表现为简单脂肪肝,中度病情则为脂肪肝伴有轻度炎症和不同程度的纤维化,而重度病情则可能进一步发展为肝硬化。
三、治疗原则针对不同分级和分期的非酒精性脂肪肝病,新版指南提出了相应的治疗原则。
对于轻度非酒精性脂肪肝病,主要通过改变生活方式,如合理饮食、增加体力活动等来控制病情。
对于中度和重度病情,则需要采取药物治疗和其他干预措施,以降低脂肪肝的进展和并发症的风险。
四、药物治疗在新版指南中,药物治疗被视为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的重要治疗手段之一。
常用的药物包括抗糖尿病药物、降脂药和抗氧化剂等。
其中,利用抗糖尿病药物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病已取得较好的效果,如二甲双胍等。
五、其他干预措施除了药物治疗,新版指南还强调了其他干预措施的重要性。
这包括减肥、戒酒、戒烟以及避免饮食中的高糖、高脂等不健康饮食习惯。
此外,适量的体力活动和定期监测肝功能指标也是非酒精性脂肪肝病治疗中不可忽视的环节。
六、预防和健康教育为了预防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的发生和发展,新版指南还强调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通过开展健康教育,提高公众的健康意识,引导人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有助于减少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的患病率。
总结:新版中国非酒精性脂肪肝病诊疗指南的发布,对于规范和统一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脂肪肝的诊断与治疗指南
脂肪肝是指脂肪(主要是甘油三酯)在肝脏中的过渡沉积, 即肝脏脂肪含量超过肝脏总重量的5%或者光镜下30%以上的肝细胞含脂肪滴。
在大体上可分为均匀型与不均匀型,显微镜下可分为大泡型与小泡型两类。
一、脂肪肝的病因
长期大量饮酒是造成脂肪肝的最重要原因。
一般认为每日饮酒在50-80克以上,发生酒精性肝病的危险性较大。
在非酒精性脂肪肝肝炎中,肥胖是最常见和较肯定的危险因素。
研究表明脂肪肝的发生与肥胖有关,75%的重度肥胖者有非酒精性脂肪肝。
糖尿病与脂肪肝之间的关系也十分重要。
脂肪肝在肥胖的II型糖尿病人中十分常见,约为50-80%。
有研究表明有21-78%的糖尿病患者患有脂肪肝,脂肪肝患者中有4%-46%发生糖耐量减退或显性糖尿病[1]。
高脂血症也是引起脂肪肝的常见危险因素。
接触对肝脏有毒性的工业毒物及药物如CCL4、四环素、胺碘酮、考的松、氨甲喋呤等,长期营养不良导致蛋白质缺乏,减肥过快,实行肠旷置术后,长期静脉内营养也是引起脂肪肝的重要因素。
二、诊断
脂肪肝起病隐匿,其临床表现轻微且无特异性,少数患者可有乏力,上腹不适或肝区不适,体检可发现患者肝脏肿大。
实验室检查对于酒精性脂肪肝可发现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升高,r-谷氨酰转肽酶(r-GT)及碱性磷酸酶(AKP)升高,平均细胞体积(MCV)升高,乏唾液酸转铁蛋白/唾液酸转铁蛋白比值升高。
而非酒精性脂肪肝可有转氨酶轻度升高,可有血糖和/或血脂升高。
影像学是诊断脂肪肝的重要而实用的手段。
脂肪肝在超声声像图上的特征性改变为肝实质内弥漫细密的高回声斑点,肝静脉和门静脉分之变细变窄,显示不清,肝深部的回声衰减加重。
诊断脂肪肝首先应判定肝回声的强度,对比肝、脾、肾三者以确定回声水平正常与否。
根据超声特征将脂肪肝分为轻、中、重。
目前一般认为CT是诊断脂肪肝的最佳影像学手段,优于B超和MRI。
CT显示脂肪肝的肝实质弥漫性密度降低。
脾的CT值较恒定,取肝与脾比值衡量肝密度正常与否。
习惯以肝脾CT比值小于1作为诊断脂肪肝的标准。
一般认为MRI对于脂肪肝的诊断价值较小,且价格昂贵,但其对于显示肿瘤与血管的关系,可能有助于鉴别诊断[2]。
肝组织病理学检查对于明确诊断和判断病变程度,了解病因,估计预后均十分重要。
在组织学上将脂肪肝分为大泡性和小泡性两类。
又将其分为轻、中、重三级,脂肪变性的肝细胞在轻度占30-50%,中度占50-75%,重度占75%以上。
NASH的组织学诊断标准为:肝细胞脂肪变性,点状坏死,气球样变,炎性细胞浸润,有或无Mallory小体[3]。
脂肪肝的诊断原则:首先应根据B超,CT或MRI等影像学结果判断是否有脂肪肝;其次根据实验室检查及肝活检病理组织学检查判断是单纯脂肪肝还是脂肪性肝炎;第三,需要详细询问病史,有无饮酒,糖尿病,高血脂及药物或毒物接触史,体重如何,从而明确病因;第四,脂肪肝的诊断应排除其他疾病,如HCV感染、Wilson病、血色病、及自身免疫性肝炎。
非均匀型脂肪肝还应与占位性病变项鉴别。
四、治疗
非酒精性脂肪肝的预后相对良好,但有大约有25%的患者可能发生肝纤维化,1.5%-8%发生肝硬化。
对于脂肪肝如能早期发现,及时治疗,可以完全恢复正常[4]。
对于脂肪肝的治疗最重要的是去除病因,如戒酒,控制血糖,控制血脂,停用有肝脏毒性的药物等;
其次进行饮食调整,适当减轻体重,肥胖症的饮食疗法分为减食疗法,即每日热能摄取量为1200-1800kcal/d;低热能疗法,其热能供给为600-1200kcal/天。
体育锻炼,可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适当运动,例如游泳,骑自行车,慢跑(120步/分)等有氧运动,每次运动量大小的掌握以及运动是否坚持是运动取得满意效果的关键,一般来讲使心率达到100-160次/分(170 -年龄),每周3-5天,每次持续20-30分钟,重要的是坚持运动。
药物治疗:维生素E、多不饱和卵磷脂、腺苷蛋氨酸、熊去氧胆酸等均有一定的治疗效果,但尚需进一步临床验证。
对于血脂明显升高者,可考虑应用降血脂药物,但必须严密观察,因为降血脂药物本身也有一定的肝脏损害。
1Baig NA, Herrine SK, Rubin R. Liver disease and diabetes mellitus. Clin Lab Med 2001; 21(1):193-207
2Siegelman ES, Rosen MA. Imaging of hepatic steatosis. Semin Liver Dis 2001;21(1):71-80
3江正辉,王泰龄主编。
酒精性肝病。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1
4Angulo P, Lindor KD. Treatment of 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present and emerging therapies. Semin Liver Dis 2001;21(1):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