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肪肝的诊断和治疗
脂肪性肝病的诊断与治疗进展

美国等发达国家NAFLD患病率达20%-30%
Prevalence of NAFLD
40% 30% 20% 10% 6%
35% 28% 19% 10%
0% ≤18.5 18.5-24.9 25-29.9 30-34.5 ≥35
BMI
18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流行病学
中国NAFLD患病率在10%~20%左右
24
脂肪肝的常见病因
病毒性肝炎:慢性HBV、HCV、HDV感染均 有导致肝细胞脂肪变性,其中HCV引起肝细 胞脂变性最为明显,而明显的肝细胞脂肪 变性在病理上即为脂肪肝。国外学者观察 148例HCV患者肝活检病理改变,结果肝细 胞脂肪变性检出率为61%,其中重度9%, 中度11%,轻度41%,其原因是HCV感染 后诱发低β脂蛋白血症有关。
2、原发病及伴随疾病表现。如代谢综合征所引 起的糖尿病,高脂血症。胰岛素抵抗及相关的心 脑血管病表现。急性脂肪肝所引起并发肝性脑病, 肾衰、DIC及脑水肿。
3、脂肪性肝炎,肝硬化、肝癌及肝功能衰竭和 门脉高压表现。
35
典型慢性脂肪肝表现:右上腹不适,隐痛或 胀痛。可食欲减退,恶心,腹胀。肝肿大, 为轻度中度肿大,表面光滑,边缘圆钝, 质正常或稍硬。若已发生脂肪性肝炎和肝 硬化,可有腹水、下肢浮肿、蜘蛛痣、男 性乳房发育、睾丸萎缩、闭经或月经过多, 体重下降等。
※ 病变主体在肝小叶,以肝细胞脂肪变性为主的 广谱的临床病理综合征
※ 相关综合征包括:代谢综合征,胰岛素抵抗综 合征,肥胖综合征,多危险因素综合征等
7
脂肪性肝病(fatty liver disease)
脂肪性肝病(fatty liver disease ,FLD)
为一种临床概念,指病变主体在肝小叶,以弥 漫性肝细胞大泡性脂肪变性为病理特征的临床 综合症。病理上包括单纯性脂肪肝、脂肪性肝 炎、脂肪性肝硬化三种类型。临床上根据患者 有无过量饮酒史,分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简称 为酒精性肝病,AFLD)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NAFLD)。
急性脂肪肝的诊断标准

急性脂肪肝的诊断标准急性脂肪肝是一种常见的肝脏疾病,临床上常见于酗酒、肥胖、短期高脂饮食或病毒感染等情况下。
由于急性脂肪肝的症状不明显,因此诊断起来相对困难。
在进行急性脂肪肝的诊断时,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以及影像学检查等多方面因素。
本文将详细介绍急性脂肪肝的诊断标准,帮助临床医生更好地诊断和治疗该疾病。
一、临床表现。
急性脂肪肝的临床表现并不特异,常见症状包括乏力、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右上腹不适等。
少数患者可出现黄疸、腹水、肝性脑病等症状。
需要注意的是,急性脂肪肝患者的肝功能常常轻度异常,且肝酶水平并不一定很高,因此在诊断时需警惕。
二、实验室检查。
1. 血清生化指标,AST、ALT、GGT、碱性磷酸酶等肝酶水平升高,ALT/AST比值通常小于1。
2. 凝血功能检查,PT、INR延长。
3. 血脂代谢检查,血清甘油三酯、胆固醇水平升高。
4. 血糖代谢检查,血糖水平升高。
5. 血清乳酸水平升高。
三、影像学检查。
1. B超,肝脏可见弥漫性脂肪浸润,肝脏大小正常或轻度肿大。
2. CT/MRI,肝脏密度减低,脂肪密度明显增加。
四、病理学检查。
肝脏穿刺活检可见肝细胞内脂肪变性及脂肪小泡形成,肝细胞肿胀、坏死等改变。
五、其他相关检查。
1. 排除其他原因所致的肝功能异常,如病毒性肝炎、自身免疫性肝病、药物性肝损伤等。
2. 了解患者的病史,包括酗酒史、肥胖史、高脂饮食史等。
综上所述,急性脂肪肝的诊断需要综合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以及病理学检查等多方面因素。
在诊断时需排除其他原因所致的肝功能异常,同时注意患者的病史,以便更准确地诊断和治疗该疾病。
希望本文能对临床医生在急性脂肪肝的诊断上提供一定的帮助。
脂肪肝标准

脂肪肝标准脂肪肝是一类常见的肝脏疾病,按照肝指数(liver index)的标准,脂肪肝指数在5%-10%之间,就能确诊出脂肪肝。
由于脂肪肝的特殊性,国内日趋重视它的诊断和治疗,尤其是《脂肪肝标准》,是当前脂肪肝诊断和治疗的确定性依据。
脂肪肝标准一般包括定义、检测、诊断和治疗中几部分内容:一、定义:脂肪肝是指肝脏内脂肪含量超过正常范围的病态现象,又称脂肪性肝病。
在肝脏的脂肪含量增加大于正常的5%以上,且在超声波检查中表现为肝脏的反射率大于正常,也就是肝脏的反射率在25%以上,这样的情况就称之为脂肪肝。
二、检测:检测脂肪肝的途径有多种,最常见的是实验室检测,检测项目有血清总胆固醇(TC)、血清甘油三酯(TG)、血清低密度脂蛋白(LDL)、血清高密度脂蛋白(HDL)以及肝功能检测(AST、ALT、γ-GT)。
此外,也可根据肝脏影像学检查,如:超声波、CT等,对肝部的各种病理变化形成准确的诊断。
三、诊断:脂肪肝的诊断分为两种:定量诊断法和定性诊断法,其中定量诊断法是指通过检测肝脏脂肪含量,根据《脂肪肝标准》,只要肝脏脂肪含量达到5%以上,就可确诊脂肪肝。
定性诊断法是指,肝脏脂肪含量在3%和5%以下时,也可能出现脂肪肝,这时就要根据病史和肝功能检查等综合检查进行诊断。
四、治疗:脂肪肝的治疗主要有药物治疗和营养改善治疗两种。
药物治疗的目的是调节脂质代谢,通过抑制肝细胞脂质的合成,降低血清甘油三酯,有利于恢复肝细胞损伤,减少肝脏脂肪含量,调节脂肪代谢,进一步改善脂肪肝。
营养改善治疗主要是以正常营养摄取为基础,主要是控制脂肪摄入量,低脂肪饮食是脂肪肝治疗的重要措施,每日摄取必须低于规定值,同时调节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摄入,降低血脂,维持脂肪代谢稳态,增加肝功能的维持和恢复。
总的来说,《脂肪肝标准》是一种现代医学的概念,其作用在于指导脂肪肝的诊断和治疗,能够使脂肪肝患者及时确诊和按照规范进行治疗,进而达到缓解病情、恢复肝脏功能的目的。
脂肪肝的标准

脂肪肝的标准
脂肪肝是一种肝脏疾病,其特征是肝脏组织中积累了异常多的脂肪。
脂肪肝的程度可以分为不同的阶段,通常使用影像学检查和生化检查来进行评估。
以下是一般性的脂肪肝的标准:
1.超声检查:
•超声检查是最常用的诊断脂肪肝的方法之一。
医生可以通过超声图像来评估肝脏中脂肪的程度。
•结果通常分为三个等级:轻度、中度和重度脂肪肝。
2.肝脏生化检查:
•血清生化检查可以包括检测肝功能指标和脂质代谢指标。
•肝酶(ALT、AST)水平的升高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的降低可能是脂肪肝的指标之一。
3.肝组织活检(在一些情况下):
•在一些情况下,为了确诊和评估脂肪肝的程度,医生可能会建议进行肝组织活检。
这是通过在手术中获取一小块肝
脏组织进行实验室分析来完成的。
4.脂肪肝的分级:
•根据脂肪肝的病理学特征,一般可分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两类。
NAFLD
包括简单脂肪肝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
总体而言,脂肪肝的确切标准可能因医疗机构和国家而异。
如果您担心自己可能患有脂肪肝,建议咨询专业医生,他们可以根据您的
具体情况进行详细的评估和诊断。
脂肪肝的诊断治疗指南

• 病毒性肝炎
• 非酒精性脂肪肝
• 酒精性肝病
• 代谢性肝病
• 药物性肝病
• 免疫性肝病
2024/4/20
1
脂肪肝(fatty liver disease FLD)定义
*肝内甘油三酯储积>肝脏湿重的5% *光镜下每单位面积>30%的肝实质细 胞出现脂变
2024/4/20
2
脂肪肝的基本概念
影像学表现符合脂肪肝诊断标准
肝脏组织学表现符合单纯性脂肪肝诊断标准
。
2024/4/20
11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诊断标准
具备第1-4项和第5或第6项中任何一项者即可诊断
无饮酒史或饮酒折合乙醇量每周<140g(男)<70g(女)
除外病毒性肝炎、药物性肝病、全胃肠外营养等可导致脂 肪肝的特定疾病
NASH • BMI>40为肝移植禁忌症,需先减肥(III)
2024/4/20
40
治疗监测
• 自我验效与监测:饮食控制、运动(III) • 原发病和相关症状、体征评估:每月体重下降
>5kg,导致脂肪肝加重,肝衰竭(III) • 代谢综合征的组成及程度评估(III) • 肝酶和肝功能储备评估(Child-pugh分级,
94-96% 40-52% 23-24% 12-13% 6-7% 6% 3-4% 1-2%
2024/4/20
37
多烯磷脂酰胆碱在脂肪肝的作用
• 肠胆固醇吸收↓ • 胆固醇排泄↑ • HTGL(肝甘油三酯脂酶)和LPL(脂蛋白
脂肪酶)活性↑ • ACAT(肝酰基- 胆固醇- 酰基- 转移酶)在
肝的活性(by DLPC) ↓ • 细胞氧化酶活性 / 线粒体功能↑ • 脂质代谢↑
中医治疗脂肪肝

• 川楝子10g 元胡10g 炒土元10g 川牛膝 10g 炒白术10g 焦山楂60g 炙甘草6g
• 主治:肝炎后脂肪肝、酒精中毒性脂肪肝 。
精品pp
• 4.痰湿阻络型 • 主症:形体肥胖,面有油脂,胸胁隐痛,
脘腹胀满,汗出,乏力,纳呆食少,口 • 粘,大便油滑,小便混浊,舌质红,舌苔
白腻,脉弦滑。 • 治法:理气化痰,祛湿泄浊 • 方药:涤痰汤合胃苓汤加减:
精品pp
脂肪肝的治疗
• 分钟,每日1-2次。 • 运动量:中等量的运动时间每次约45分,每周运
动不少于3次,
精品pp
脂肪肝的治疗
• 药物: • 1.减少肝脏脂肪沉积的药物:如多烯磷脂胆
碱(易善复)、熊去氧胆酸。 • 2.抗氧化剂:还原型谷胱甘肽、水飞素。 • 3.改善胰岛素抵抗的药物:罗格列酮等。
精品pp
脂肪肝中医病因病机
• 1.饮食不节 • 暴饮暴食,喜食油腻肥甘或酒酪之品,胃
纳过盛,超过运化能力,以致肥脂湿浊内 停,积于肝内,肥气积盛,酿成斯疾。
2.气郁湿阻: • 七情所伤,气机不畅,或外感湿浊或湿邪
内蕴,气郁湿阻,正常脂肥之气转运欠畅, 遂积而发病。
精品pp
脂肪肝的中医病因病机
3.瘀血内阻: 外伤或久病瘀血内停,瘀血阻于肝经,气机不畅,
精品pp
• 陈皮15g 清半夏10g 云茯苓10 g 淡竹茹 15g 炒枳实10g
• 炒苍术15g 制厚朴10g 青皮10g 泽泻10g 柴胡10g 萆薢10g
• 木香10g 明矾3g 海浮石15g (先煎) 胆南 星6g
• 主治:肥胖性脂肪肝、肝炎后脂肪肝
精品pp
❖ 5.肝肾阴虚型 ❖ 主症:形体虚胖,肤粗,毛发从生,
医学专题讲座:脂肪肝的诊断与治疗PPT课件

课件
目录 诊断脂肪肝的方法 脂肪肝的治疗方法 预防脂肪肝的方法 结论
诊断脂肪肝的 方法
诊断脂肪肝的方法
脂肪肝的定义:指肝脏中脂肪含量 超过正常范围的一种疾病。 临床表现:脂肪肝患者可能出现疲 劳、上腹部不适等症状。
诊断脂肪肝的方法
体格检查:脂肪肝患者可能出 现肝大、肝硬、肝区压痛等体 征。
影像学检查:超声、CT、MRI等 影像学检查可用于诊断脂肪肝 。
诊断脂肪肝的方法
实验室检查:血液生化指标如 ALT、AST、GGT、血脂等可辅助 诊断。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脂肪肝的治疗 方法
脂肪肝的治疗方法
生活方式干预:合理饮食、适 度运动、戒酒等可以改善脂肪 肝。
药物治疗:针对不同病因和病 情,医生可以选择使用药物进 行治疗。
脂肪肝的治疗方法
并发症治疗:对于脂肪肝合并其他 疾病的患者,需针对并发症进行治 疗。 随访管理:定期随访患者,监测病 情变化,调整治疗方案。
预防脂肪肝的 方法
预防脂肪肝的方法
合理饮食:控制热量摄入,减 少高脂、高糖食物的摄入。
适度运动:保持适量的体力活 动,促进脂肪代谢。
预防脂肪肝的方法
戒酒限酒:酒精是导致脂肪肝 的重要原因之一,需戒酒或限 制饮酒。
避免药物滥用:某些药物对肝 脏有损害作用,需慎用或避免 滥用。
结论
谢谢您的 观赏聆听
脂肪肝怎么治好得快

脂肪肝怎么治好得快脂肪肝是由于肝细胞内积累大量脂肪而引起的肝脏疾病。
早期脂肪肝症状不明显,但如果得不到及时治疗,会发展为肝纤维化,甚至肝硬化。
因此,及时治疗脂肪肝至关重要。
下面,本文将为您介绍脂肪肝的治疗方法和注意事项,以便帮助您更好地了解和应对这种疾病。
脂肪肝的治疗方法1. 生活习惯调整饮食方面:脂肪肝患者应避免暴饮暴食,减少肉类、油腻食物和高热量食物的摄入,多吃蔬菜、水果,适度增加蛋白质的摄入,如鱼、瘦肉、豆制品等。
运动方面:适当的运动可以有效减轻体重、降低血脂和胆固醇,有利于缓解脂肪肝。
建议选择轻度运动如散步、慢跑、太极拳等,可有效降低患者的胰岛素敏感度,帮助脂肪排泄。
2. 药物治疗目前,临床上常用的药物治疗主要包括类脂质调节药和抗氧化剂。
其中,较常用的降脂药物包括他汀类药物、贝特类药物和非甾体类抗炎药物等,可有效降低血脂水平。
而抗氧化剂如维生素E、N-乙酰半胱氨酸等,能够减轻肝细胞受损程度,并减少脂肪肝病变程度,有助于保护肝脏。
3. 中医药治疗中医药治疗脂肪肝主要从整体上调理脏腑阴阳平衡,改善肝胆功能,目前主要利用中药的清热、活血、利水、固肾和促进胆汁排放等功能治疗脂肪肝。
具体中药方剂如龙胆泻肝汤、苦参丸、枇杷叶等。
4. 手术治疗如果患者的脂肪肝已经发展到肝硬化或肝癌等严重程度,非手术治疗效果不明显,可能需要考虑手术治疗。
常见的手术治疗方法包括肝移植、门脉血流分流手术、腹腔动脉介入手术等。
脂肪肝治疗注意事项1. 饮食要注意脂肪肝患者必须注意饮食习惯,避免过度摄入热量和脂肪,保证适量摄入蛋白质、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等营养素。
同时,应尽量选择清淡、易于消化的食物,并且避免喝酒。
2. 控制体重与肥胖者相比,体重较轻的脂肪肝患者,病情会有明显改善。
因此,控制体重是治疗脂肪肝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
戒烟、戒酒,平衡饮食,同时进行适量的锻炼,对控制体重有益。
3. 切忌过度劳累脂肪肝患者要注意休息,避免长时间久坐或站立,减轻肝脏负担,避免劳累加重病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 凡具备下列第1~2项和第3或第4项任一项
者即可诊断。
1.具备临床诊断标准1~3项; 2.血清ALT水平高于正常值上限的2倍,持
续性时间大于4周;、 3.影像学表现符合脂肪肝诊断标准; 4.肝脏组织学表现符合脂肪性肝炎诊断标
准。
(三)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硬化 凡具备下列第1项和第2或第3项任一项者即
三、肝移植治疗终末期肝病
当NASH发展至晚期肝硬化时,进行原位肝 移植是唯一可行的方法。但临床发现NASH 患者在移植后又发生肝脂肪化,部分甚至 因NASH复发导致移植肝无功能。
结语
谢谢大家!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5.肝脏影像学表现符合弥漫性脂肪肝的影 像学诊断标准;
6.肝脏组织学改变符合脂肪性肝病的病理 学诊断标准。
二、临床分型标准
符合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临床诊断标准者, 其临床分型如下。
(一)非酒精性单纯性脂肪肝 凡具备下列第1~2项和第3或第4项任一项
者即可诊断。 1.具备临床诊断标准1~3项; 2.肝功能检查基本正常; 3.影像学表现符合脂肪肝诊断标准; 4.肝脏组织学表现符合单纯性脂肪肝诊断
二、阻止慢性肝病进展
2.抗氧化剂: ①维生素E:为抗氧化剂,可抑制脂质过氧
化。对其疗效及安全性,尚需观察。 ②还原性谷胱甘肽及前体物质:可抗自由
基的攻击、抗脂质过氧化,保护肝细胞膜 等。可用于各种原因所致的肝损伤,包括 脂肪性肝炎的治疗。必需磷脂是细胞膜的 重要组成部分,其含量及其与胆固醇的比 例决定了细胞膜的稳定性,且可修复已损 伤的肝细胞膜。可用于NAFLD的治疗。
可诊断。 1.具备临床诊断标准1~3项; 2.影像学提示脂肪肝伴肝硬化; 3.肝脏组织学改变符合脂肪性肝硬化诊断
标准。
三、影像学诊断
1.脂肪肝:B超诊断依据为: (1)肝区近场弥漫性点状高回声,回声强 度高于脾脏和肾脏,少数表现为灶性高回 声; (2)远场回声衰减,光点稀疏; (3)肝内管道结构显示不清;
脂肪肝的诊断和治疗
正常肝内脂肪占肝重的2—4%,其中 包括磷酯、甘油三酯、脂肪酸、胆固 醇及胆固醇酯。当肝内脂肪含量超过 肝湿重的5%,或肝活检30%以上肝细 胞有脂肪变且弥漫分布于全肝,称为 脂肪肝(fatty liver)。
根据肝细胞内贮存脂滴的大小,分大泡 型和小泡型脂肪肝。典型的小泡型脂肪 肝罕见,临床多呈急性经过;而大泡型 脂肪肝则呈慢性经过,常伴有脂肪囊肿、 脂肪性肉芽肿、炎症、坏死和纤维化。 通常所述脂肪肝主要指慢性弥漫大泡型 为主的脂肪肝。
2.脂肪细胞因子的应用:
包括瘦素、脂联素等,参与调节脂肪代谢、 摄食行为及胰岛素敏感性,并参与维持能 量的平衡。在动物模型中应用可降低血糖、 三酰甘油及游离脂肪酸的水平。无临床应 用报道。
3.改善胰岛素抵抗:
胰岛素抵抗时,胰岛素分泌增多而敏感性下降, 致脂肪大量分解,游离脂肪酸增加,促使 NAFLD的发展;反之NAFLD又可加剧胰岛素抵 抗,从而形成恶性循环。故提高胰岛素敏感性 理论上可阻止NAFLD的进展。有20例NAFLD患 者试用二甲双胍(1.5g/d)4个月后,肝体积 缩小、转氨酶降低。但有6例出现血清乳酸升 高。噻唑烷二酮类药物可降低血糖,提高胰岛 素敏感性、纠正血脂异常。还提高血浆脂联素 水平,有待进一步临床验证。
4.调整血脂紊乱:
20~81%的NASH患者同时合并有高脂血症,而并 存的血脂紊乱又是NAFLD进展及发生心脑血管事 件的重要危险因素。但由于许多降血脂药物可使 血脂更集中于肝脏进行代谢,并进一步损害肝功 能。目前认为不伴有高脂血症的NAFLD,原则上 不用降血脂药物,伴有高脂血症在综合治疗的基 础上可联用降血脂药物,但需适当减量和监测肝 功能,必要时加用保肝药物。可根据病情选用苯 氧乙酸类及HMG—COA还原酶抑制剂。
NAFLD为遗传—环境—代谢应激相关性疾病, 由于疾病常原发于与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R)或代谢综合症(metabolic syndrome,MS)的组成部分,NAFLD已成 为消化、遗传、营养、内分泌、心血管等 多学科共同关注的问题。NAFLD的防治不 仅是一个医学问题,同时也是一个社会问 题。
①改变生活方式,如节食、运动、禁酒、戒烟; ②去除病因和诱因,停用肝毒性药物和避免接触 肝毒物质,以及纠正肠道菌群紊乱;
③控制原发基础疾病或伴随疾病,旨在经过上述 措施减少肝内脂肪含量,从而促进脂肪肝消退。
第二阶梯为保肝药物辅助治疗,主要用于非酒精 性脂肪性肝炎(nonalcoholic steatohepatitis, NASH),以防治肝内炎症、坏死和纤维化,以阻 止慢性肝病进展。
二、阻止慢性肝病进展
对于合并肝损害的NAFLD患者(主要为 NASH)必需在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保肝抗 氧化类药物,以阻止慢性肝病进展。
1.减少肝脏脂质沉积:
熊去氧胆酸(UDCA)通过减少肝脂质含量 可能有助于NAFLD的防治。可改善胆流、 增加胆汁中脂质的分泌、稳定细胞膜、保 护肝细胞功能、抗凋亡及免疫调节。用 UDCA(10mg/kg/d)治疗13例NASH患者6 个月,结果发现肝酶学指标及肝脂肪化程 度较氯贝丁酯对照组明显改善。
脂肪性肝病(fatty liver disease)
脂肪性肝病(fatty liver disease)为一种
临床概念,指病变主体在肝小叶,以弥漫 性肝细胞大泡性脂肪变为病理特征的临床 综合症。病理上包括单纯性脂肪肝、脂肪 性肝炎、脂肪性肝硬化三种类型。临床上 根据患者有无过量饮酒史,分酒精性脂肪 性肝病(简称为酒精性肝病,alcoholic liver disease,ALD)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 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 NAFLD)。
[脂肪肝的诊断]
一、 临床诊断标准 凡具备下列第1~4项和第5或第6项任一项
者即可诊断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1.无饮酒史或饮酒折含乙醇量每周﹤40g; 2.除外病毒性肝炎、全胃肠外营养等可导
致脂肪肝的特定疾病; 3.除原发病临床表现外,可出现乏力、腹
胀、肝区隐痛等症状,可伴肝脾肿大;
4.血清转氨酶可升高,并以丙氨酰氨基转 移酶增加为主,常伴有γ—谷氨酸转肽酶、 三酰甘油等水平增加;
内炎症重于汇管区。
3.脂肪性肝纤维化和肝硬化: 根据肝腺泡3区纤维化、门静脉纤维化、架
桥纤维化的程度和肝硬化的有无可将脂肪
性肝纤维化分为4期。
[脂肪肝的治疗]
NAFLD的治疗,至今尚缺乏特效的治疗,根据患 者的具体病情采取个体化的三阶梯疗法。
第一阶梯为基础治疗,适用于各种类型的NAFLD 病例,包括:
第三阶梯为失代偿期肝硬化和肝功能衰竭及并发 症的防治,此时肝移植可能是抢救生命唯一有效 的选择。
一、 去除病因及诱因,治疗原发 基础疾病
从整体出发,加强原发基础疾病及合并症 的治疗,以维持理想体重和血糖、血脂水 平,而随着原发疾病的控制,脂肪肝常可 自发缓解。
1.控制体重:
肥胖是NAFLD最常见的危险因素,合并重 度肥胖的NAFLD患者发展到NASH及肝纤维 化的机率分别为25%和10%,而肥胖可加 重内毒素对肝脏的损伤,降低胰岛素敏感 性而诱发胰岛素抵抗。节制饮食、增加运 动和修正不良行为是减肥的基本方法,也 是预防和控制NAFLD进展的重要措施。建 议每周体重下降不超过1200g(儿童不超过 500g),减肥时监测体重和肝功能。
视野内30%~50%的肝细胞脂肪变者为轻 度脂肪肝;50%~75%肝细胞脂肪变者为 中度脂肪肝;75%以上肝细胞脂肪变者为 重度脂肪肝。
2.脂肪性肝炎诊断依据为: (1)肝细胞大泡性或以大泡性为主的混合
性脂肪变性; (2)肝细胞气球样变,甚至伴肝细胞不同
程度的坏死; (3)小叶内混合性炎症细胞浸润,或小叶
③牛磺酸:可引起单纯性肥胖患儿谷丙降 氨酶水平下降,体重控制满意者效果尤为 明显。
④水飞蓟素:应用其治疗NASH患者,一年 后可使肝功能明显改善,生存率提高,而
副反应较少。
二、阻止慢性肝病进展
3.防治脂肪性肝炎: 研究发现50% NASH患者小肠细菌过度生长,
血清TNFа水平也明显升高。用抗生素、乳 酯杆菌及乳果糖有可能改善肠道微环境, 促进NASH逆转。
(4)肝脏轻度或中度肿大,肝前缘变钝。 CT诊断依据为肝脏密度普遍低于脾脏或肝/ 脾CT比值≤1。
肝脏密度降低,CT值稍低于脾脏,肝/脾CT 比值≤1.0者为轻度,肝/脾CT比值≤0.7,肝 内血管显示不清者为中度;肝脏密度显著 降低甚至呈负值,肝/脾CT比值≤0.5,肝内 血管清晰可见者为重度。
三、影像学诊断
2.肝硬化:影像学诊断依据为肝裂增宽, 肝包膜厚度增加,肝表面不规则,肝内回 声/密度/信号不均匀,各肝叶比例失常,门 脉主干管径增粗,门静脉每分钟血流量参 数增加,脾脏体积指数增大,胆囊壁增厚 或胆囊形态改变等。
四、组织学诊断
1.单纯性脂肪肝诊断依据为:低倍镜下视 野内30%以上的肝细胞脂肪变性,但无其 他明显组织学改变,即无炎症、坏死和纤 维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