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上古诗词默写(含答案)
(完整)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古诗文理解性默写(附答案)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古诗文理解性默写(一)《三峡》(郦道元)1、从视觉角度描写两岸连山的句子是:,。
,。
2、《三峡》中极尽夸张,从侧面烘托出三峡山的高峻险要、壮丽绚美的句子是:,。
3、《三峡》中描写三峡夏水洪大凶险的句子是:,。
4、《三峡》中描写三峡夏水湍急、行船极快的句子是:,,,,。
5、《三峡》中用夸张、侧面烘托江水流速极快的句子是:,。
6.朝发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这使我们想到,。
7.有一句话把三峡春冬季节山水草木的秀丽景色概括无遗,这句话是:。
8、《三峡》中描写春冬之景时,采用动静结合的写法,先写了“,”的静景,然后写了“,”的动景。
9.烘托三峡秋景凄凉的语句是:,。
10、举世瞩目的三峡工程成功实现“蓄水315米”,高峡出平湖的壮观景象晨现在世人面前,郦道元描述的昔日“渔者歌曰”的“,。
”的凄异景状一去不复返了。
(二)答谢中书书(陶弘景)1、统领全文,充当本文引子的句子是:,。
2、运用仰观俯察两种视角,写白云高山流水三重风物的对偶句是“,”。
(表现山水相映之美)3、讲究色彩搭配,表现一年之美,呈现出一派绚烂辉煌的气象景象的对偶句是,。
,。
4、将听觉、视觉结合,由静入动,表现一日之美,传达了生命气息的对偶句是,。
,。
5、找出文中的议论句最能体现作者思想感情的“。
,。
”6、表现晨昏变化之美的句子是:,。
7、表现色彩配合之美的句子是:,。
(三)记承天寺夜游(苏轼)1、《记承天寺夜游》中以凝练的笔墨,点染出一个空明澄澈、疏影摇曳、似真似幻的美妙境界的句子是(庭院月下美景):,,。
2、点明主旨,抒发作者感慨,表达作者旷达情怀的语句:。
3、《记承天寺夜游》中表露作者复杂而又旷达心境的句子是:? ? 。
(四)与朱元思书(吴均)1、文中从侧面表现江水清澈的句子是:,。
2、文中与“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有异曲同工之妙的(比喻、夸张)句子是:,。
3、文中描述作者乘船自富阳至桐庐沿途所见,历历如画,令人有同行亲见之感。
2023年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学期全册古诗词理解性默写练习含答案

2022年中考语文理解性默写强化训练4:八年级上学期篇目《野望》理解性默写1.王绩在《野望》中,描写秋意正浓的山野景色的诗句是:,。
2.王绩在《野望》中,举目四望,树林和山峦一片秋色,在夕阳的余晖中越发显得萧瑟的诗句是:,。
3.王绩在《野望》中,与朱自清《荷塘月色》中“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意思相似的诗句是:,。
4.王绩在《野望》中,写诗人想追怀伯夷叔齐那样隐逸高士的诗句是:,。
5.王绩在《野望》中,点明时间地点和事件,并表现诗人百无聊赖的彷徨心情的句子:,。
6.王绩在《野望》中,运用对偶手法描写傍晚时分,遥望山野,满目浓浓秋意的写景句是:,。
7.王绩在《野望》中,以动写静,衬托出秋日晚景的安详与宁静,也写出了放牧和打猎的人各自随愿而归的句子是:,。
8.王绩在《野望》中引用典故,追古怀伤,在萧瑟恬静的景色描写中表现诗人身处乱世,前途无望,孤独抑郁心情的句子是:,。
9.王绩《野望》中最能表现诗人孤独抑郁的心情的诗句是:,。
10.王绩在《野望》中,写傍晚时分人的活动,从而反衬诗人郁闷孤独心境的诗句是:,。
11.王绩在《野望》中,表达心念仕途却又自知难以显达的内心的苦闷和怅惘的诗句是:,。
12.王绩在《野望》中,写从美好而热闹的场景中回过神,又回到了起始的心境之中了,更加平添了一种茫然若失心绪的诗句是:,。
《黄鹤楼》理解性默写1.崔颢在《黄鹤楼》中记述神话传说,抒发诗人对于岁月流逝,世事沧桑的感慨的句子:,。
2.崔颢在《黄鹤楼》一诗中用对偶的描写在黄鹤楼上所见之景的句子:,。
3.崔颢在《黄鹤楼》一诗中情景交融,抒发了游子思乡之情的诗句是:,。
4.人崔颢在《黄鹤楼》中直抒胸臆,表现乡愁的诗句“,”与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中“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意境相仿。
5.《黄鹤楼》中抒发怀乡思乡之情的诗句是:,。
6.《黄鹤楼》中以写景出名的诗句是:,。
7.《黄鹤楼》中,作者登楼远眺,引起无限乡愁的景象的诗句是:,。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默写古诗文附答案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默写古诗文(1)中原乱,簪缨散,几时收?__________________。
(朱敦儒《相见欢》)(2)结庐在人境,__________________。
[陶渊明《饮酒》(其五)](3)__________________,似曾相识燕归来。
(晏殊《浣溪沙》)(4)__________________,徙倚欲何依。
(王绩《野望》)(5)__________________,去年天气旧亭台。
(晏殊《浣溪沙》)(6)折戟沉沙铁未销,__________________。
(杜牧《赤壁》)(7)杜甫《春望》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移情于物,因时伤怀,表达诗人深切的爱国情怀。
(8)《雁门太守行》中渲染了敌军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形势,写出了守城将士威武雄壮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相顾无相识,__________________。
(王绩《野望》)(10)几处早莺争暖树,__________________。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11)____________,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12)______________,学诗谩有惊人句。
(李清照《渔家傲》)(13)一切景语皆情语。
李白的“月下飞天镜,____________”洋溢着远游的浪漫与喜悦;王维慰问边塞守军,用“______________,归雁入胡天”抒发漂泊无定、抑郁激愤之情;刘祯的“风声一何盛,______________”借松柏之刚劲明志向之坚贞。
(1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自将磨洗认前朝。
(杜牧《赤壁》)(15)几处早莺争暖树,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16)王维在《使至塞上》一诗中描绘奇特壮美的大漠风光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上语文古诗文理解性默写精选题含答案

八上语文古诗文理解性默写精选题含答案第一组1、王绩《野望》中以动写静,衬托出秋日晚景的安详与宁静,也写出了放牧和打猎的人各自随愿而归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野望》中写诗人在现实当中难觅知音,孤苦无依,只好追念感怀古代的高士贤人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崔颢的《黄鹤楼》由周边景色引出羁旅思乡愁绪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4、崔颢在《黄鹤楼》中直抒胸臆,点明自己思乡之情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5、王维在《使至塞上》中把自已比作“蓬草”,暗示远行,同时流露出孤独之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
6、王维《使至塞上》中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清晰的线条、鲜明的色彩勾勒出一幅雄奇壮丽的塞上风光图。
7、在《渡荆门送别》中,李白用移动的视角写群山的渐渐远去,江水向广阔的平原奔腾而去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渡荆门送别》中侧面表现江水平静,展现江岸辽阔、天空高远,充满浪漫主义色彩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白居易在《钱塘湖春行》中抓住早春特点从仰视角度描写禽鸟的优美诗句是: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钱塘湖春行》中描绘春花初绽,春草吐绿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答案:1、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2、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3、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4、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5、征蓬出汉塞6、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7、山随平野尽江人大荒流8、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9、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10、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第二组1、《庭中有奇树》中抒写女子执花在手,无法相赠而愁苦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部编版八年级上语文古诗文默写【含答案】]
![[部编版八年级上语文古诗文默写【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89516434431b90d6c85c7e7.png)
[部编版八年级上语文古诗文默写【含答案】]部编版八年级上语文古诗文默写一、直接型默写。
1.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郦道元《三峡》) 2.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3.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吴均《与朱元思书》)4.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王绩《野望》)5.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崔颢《黄鹤楼》)6.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崔颢《黄鹤楼》)7.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王维《使至塞上》)8.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王维《使至塞上》)9.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李白《渡荆门送别》)10.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11.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12.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
(《庭中有奇树》)13.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曹操《龟虽寿》)14.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刘桢《赠从弟》(其二)]15.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刘桢《赠从弟》(其二)]16.柴门何萧条,狐兔翔我宇。
(曹植《梁甫行》)17.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18.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19.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陶渊明《饮酒》(其五)]20.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杜甫《春望》)21.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杜甫《春望》)22.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李贺《雁门太守行》)23.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杜牧《赤壁》)24.九万里风鹏正举。
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李清照《渔家傲》)25.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晏殊《浣溪沙》)26.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小园香径独徘徊。
(晏殊《浣溪沙》)27.芳草长堤,隐隐笙歌处处随。
(欧阳修《采桑子》)28.金陵城上西楼,倚清秋。
部编版八年级上语文古诗文默写【含答案】

部编版八年级上语文古诗文默写【含答案】-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部编版八年级上语文古诗文默写一、直接型默写。
1.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郦道元《三峡》) 2.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陶弘景《答谢中书书》)3.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吴均《与朱元思书》)4.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王绩《野望》)5.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崔颢《黄鹤楼》)6.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崔颢《黄鹤楼》)7.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王维《使至塞上》)8.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王维《使至塞上》)9.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李白《渡荆门送别》)10.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11.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12.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
(《庭中有奇树》)13.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曹操《龟虽寿》)14.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刘桢《赠从弟》(其二)]15.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刘桢《赠从弟》(其二)]16.柴门何萧条,狐兔翔我宇。
(曹植《梁甫行》)17.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18.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19.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陶渊明《饮酒》(其五)]20.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杜甫《春望》)21.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杜甫《春望》)22.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李贺《雁门太守行》)23.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杜牧《赤壁》)24.九万里风鹏正举。
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李清照《渔家傲》)25.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晏殊《浣溪沙》)26.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小园香径独徘徊。
(晏殊《浣溪沙》)27.芳草长堤,隐隐笙歌处处随。
八年级上册语文古诗文默写专题(附答案)

八年级上册语文古诗文默写专题(附答案)专题七古诗文默写与鉴赏1.(1)似曾相识燕归来(2)黄鹤一去不复返(3)长河落日圆(4)山随平野尽(5)几处早莺争暖树(6)绿叶发华滋(7)志在千里壮心不已(8)终岁常端正(9)狐兔翔我宇(10)采菊东篱下(11)国破山河在(12)塞上燕脂凝夜紫(13)铜雀春深锁二乔(14)学诗谩有惊人句(15)隐天蔽日不见曦月(16)望峰息心窥谷忘反(17)亲戚畔之天下顺之(18)沉醉不知归路误入藕花深处2.(1)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2)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3)此物何足贵但感别经时3.(1)举目四望,树林和山峦一片秋色,在夕阳的余晖中越发显得萧瑟。
整个画面萧瑟恬静。
(2)抒发了作者孤独抑郁的心情和避世退隐的愿望。
4.(1)清晨,在茫茫的大海上,云雾弥漫,波涛汹涌,海风呼啸,从颠簸的船舱中仰望天空,天上的银河似乎在转动一般,无数的船只在风浪中飞舞前进。
(2)比喻。
词人把自己比作大鹏,乘风高飞,叫风不要停止,把她的轻快小舟吹到仙山去,使她过上那自由自在的生活。
表现了词人有大鹏高飞之志,也表达了她对现实的不满,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5.(1)诗作以“愁”字收篇,准确地表达了日暮时分诗人登临黄鹤楼的心情,同时又照应开头,以起伏辗转的文笔表现缠绵的乡愁。
(2)《黄鹤楼》前两联均是先写神话传说,再写眼前景物的格局,虚中有实,抚今追昔,写出诗人对世事变化难以预料的感慨;以神话传说起笔,则增添了黄鹤楼的神异色彩,大大丰富了诗歌的内容。
首联从神话传说落笔,起笔高远,回到现实情境,又仿佛黄鹤从天而降一样,神妙莫测,鬼斧天工。
颔联先写黄鹤之杳然不见,在远望天际,寻觅黄鹤踪影之时,顺势转换为对天际白云的描绘,转换自然,毫无痕迹。
从句中两个“空”字可以体会到诗人吊古伤今,无限怅惆的情感。
(3)B(该项“对家乡的热爱之情”表述有误,应该是“思念之情”)。
八上古诗文默写及答案(最全面)

八年级语文(上)课内外古诗默写复习题一、根据上下句默写1、,朝露待日晞。
2、常恐秋节至,。
3、,徙依欲何依。
4、少壮不努力,。
5、,铁马冰河入梦来。
6、晴川历历汉阳树,。
7、,波撼岳阳城。
8、,我言秋日胜春朝。
9、,云外一声鸡。
10、,潇潇暮雨子规啼。
11、?门前流水尚能西。
12、,林空鹿饮溪。
13、欲济无舟楫,。
14 ?烟波江上使人愁。
15、,千山高复低。
16、僵卧孤村不自哀,。
17、,遥隔楚云端。
18、迷津欲有问,。
19、,带月荷锄归。
20、道狭草木长,。
21、,归雁入胡天。
22、,;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23、存者且偷生,24、无丝竹之乱耳,。
25、予独爱,。
26、香远益清,,。
27.晴空一鹤排云上,。
28.好峰随处改,。
29.夜阑卧听风吹雨,。
30.,落日故人情。
31.,松间沙路净无泥。
32、.尚思为国戍轮台。
33. ,徙倚湖山欲暮时。
34. ,老木沧波无限悲。
35.洞庭之东江水西,。
36、,三年多难更凭危。
37 ,云生结海楼。
38. ,万里送行舟。
二、理解性默写39、《桃花源记》中描写桃花林的语句是:,,,。
40、《桃花源记》中描写桃花源中人们安居乐业的句子是:。
41、《陋室铭》中与“时人莫小池中水,浅处无妨有卧龙”意思相近的句子是:,。
42、《陋室铭》中以“交往之雅”表明“陋室”不陋的语句是:,。
43、人说“近墨者黑”,但“近墨者未必黑”,正如周敦颐在《爱莲说》中所说的:,。
44、《陋室铭》中描写“陋室”环境恬静、雅致,令人赏心悦目的句子是,。
45、《爱莲说》比喻君子美名远扬的语句是:。
46、《爱莲说》最能概括莲花高贵品质的句子是:。
47、陶渊明的《归园田居》最能表现诗人摒弃尘俗,躬耕自食,返归自然愿望的诗句是:,。
48、陆游的《游山西村》历经“山重水复”让人怀疑无路可走,却又意外地呈现出光明前景的诗句是:,。
49、通过《春望》中的,。
两句,我们可以想见杜甫忧国、伤时、思家而造成的苍老之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上古诗词默写(含答案)古诗词默写专项训练1.默写。
(1) 东皋薄暮望,。
(王绩《野望》)(2) ,都护在燕然。
(王维《使至塞上》)(3) 《庭中有奇树》中写女子执花在手,无语凝伫,感慨天长地远的句子是:,。
(4) 一切景语皆情语。
《三峡》中“,良多趣味”一句,一字一景,隐含了作者对三峡美景的赞叹之情;《与朱元思书》通过写“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表达出作者归隐林泉、寄情山水的愿望;《黄鹤楼》中“?烟波江上使人愁”抒发了诗人的怀乡之情,李白的《渡荆门送别》中“,”也表达了同样的感情。
2.古诗文默写:(1) 王维《使至塞上》表现飘零之感的诗句是,。
(2) ,志在千里。
(曹操《龟虽寿》)(3) 山随平野尽,。
(王湾《次北固山下》)(4) ,沉鳞竞跃。
(陶弘景《答谢中书书》)(5) 同学们在班里玩起了“飞花令”。
这次的指定字是“花”,可用《钱塘湖春行》中的,来回答。
(【注】“飞花令”是古时候的一种行酒游戏。
行“飞花令”时,每次指定一个字,游戏双方轮流说出含有指定字的诗句。
)3.默写。
(1) 日暮乡关何处是?。
(崔颢《黄鹤楼》)(2) ,万里送行舟。
(李白《渡荆门送别》)(3) 人们常引用曹操《龟虽寿》中的诗句“,;,”来比喻人虽老了却仍有雄心壮志。
(4) 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
(郦道元《三峡》)(5) 把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默写完整。
,。
,。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4.请将下面诗文语句补充完整。
(1) 树树皆秋色,。
(王绩《野望》)(2) 晴川历历汉阳树,。
(崔颢《黄鹤楼》)(3) ,长河落日圆。
(王维《使至塞上》)(4) 几处早莺争暖树,。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5) 攀条折其荣,。
(《庭中有奇树》)(6) ,志在千里。
(曹操《龟虽寿》)(7) 《三峡》中写春冬三峡水的特点的句子:,。
(8) 《渡荆门送别》写诗人渡过荆门,进入楚地,看到江水浩瀚,景色壮阔的诗句是:,。
5.古诗文默写。
(1) 根据课本,下列古诗文默写正确的两项是A.水皆漂碧,千丈见底。
(吴均《与朱元思书》)B.征篷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王维《使至塞上》)C.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
(《庭中有奇树》)D.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E.盈缩之期,不旦在天。
(曹操《龟虽寿》)F.猿鸟乱鸣,晓雾将歇。
(陶弘景《答谢中书书》)(2) 根据课本,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
i 夕日欲颓,。
(陶弘景《答谢中书书》ii ,望峰息心。
(吴均《与朱元思书》)iii 孤山寺北贾亭西,。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iv ,志在千里。
(曹操《龟虽寿》)v 晴川历历汉阳树,。
(崔颢《黄鹤楼》)vi ,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3) 根据语境,在横线上填入古诗文名句。
i 崔颢在《黄鹤楼》一诗中,以游子之身登楼远眺,触景抒怀,归思难禁,继而生发出不知家在何处之愁绪的句子是:?。
ii 《渡荆门送别》中运用化静为动的手法,以移动视角来描写景物变化,表现诗人过荆门山入楚地的壮阔景象的诗句是:,。
6.默写。
(1) ,谁家新燕啄春泥。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2) ,路远莫致之。
(《庭中有奇树》)(3) ,志在千里;,壮心不已。
(曹操《龟虽寿》)(4) 王绩在《野望》中引用典故,表现诗人身处乱世,难觅知音,只好追怀古代的高士闲人的句子是:,。
(5) 《黄鹤楼》写登高所望,人去楼空景象的句子是:,。
7.《庭中有奇树》中卒章显志,点明诗旨,升华情感的句子是:?。
8.《龟虽寿》中强调了人的主观作用,表达诗人积极进取的旷达胸襟的句子是:,;,。
9.赠从弟(其二)刘桢10.庭中有奇树《古诗十九首》11.龟虽寿曹操12.梁甫行曹植答案1. 【答案】(1) 徙倚欲何依(2) 萧关逢候骑(3) 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4) 清荣峻茂;窥谷忘反;日暮乡关何处是;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知识点】使至塞上、庭中有奇树/《古诗十九首》、理解运用型默写、直接型默写、渡荆门送别、野望、与朱元思书、黄鹤楼、三峡2. 【答案】(1)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2) 老骥伏枥(3) 江入大荒流(4) 夕日欲颓(5)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知识点】答谢中书书、直接型默写、理解运用型默写、使至塞上、龟虽寿/曹操、次北固山下、钱塘湖春行3. 【答案】(1) 烟波江上使人愁(2) 仍怜故乡水(3)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4)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5)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解析】(1) 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
首先要选准诗句,生僻字平时要多写几遍。
这类试题是通过书写的方式考背诵,关键是不能错字、别字、形似字。
近几年总出理解性默写题目,这种题目的难度比根据上下文默写要难,首先要根据诗歌内容选准诗句,然后不要出现错别字。
(2) 此诗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渡荆门]送别》。
诗文原句为: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综上,本题答案为“仍怜故乡水”。
(3) 本题考查名句默写,要注意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识记。
要注意“骥”“暮”等关键字词的正确写法,对于古诗词的诗名诗人要和诗文大意一起结合记忆。
(4) 本题考查名句默写,要注意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识记。
要注意“御”等关键字词的正确写法,对于文言文“御”的篇名作者要和古文大意一起结合记忆。
(5) 本题考查名句默写,要注意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识记。
要注意“贾”“燕”“啄”等关键字词的正确写法,对于古诗词的诗名诗人要和诗文大意一起结合记忆。
【知识点】理解运用型默写、三峡、渡荆门送别、黄鹤楼、龟虽寿/曹操、直接型默写、钱塘湖春行4. 【答案】(1) 山山唯落晖(2) 芳草萋萋鹦鹉洲(3) 大漠孤烟直(4) 谁家新燕啄春泥(5) 将以遗所思(6) 老骥伏枥(7) 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8)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知识点】直接型默写、钱塘湖春行、使至塞上、龟虽寿/曹操、理解运用型默写、渡荆门送别、黄鹤楼、三峡、野望、庭中有奇树/《古诗十九首》5. 【答案】(1) C;D(2) i 沉鳞竞跃ii 鸢飞戾天者iii 水面初平云脚低iv 老骥伏枥v 芳草萋萋鹦鹉洲vi 念无与为乐者(3) i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ii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解析】(1) A.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漂”应为“缥”。
B.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篷”应为“蓬”。
E.盈缩之期,不但在天。
“旦”应为“但”。
F.晓雾将歇,猿鸟乱鸣。
语序颠倒,需调整。
故选 CD。
【知识点】黄鹤楼、龟虽寿/曹操、直接型默写、使至塞上、渡荆门送别、理解运用型默写、记承天寺夜游、钱塘湖春行、答谢中书书、与朱元思书、庭中有奇树/《古诗十九首》6. 【答案】(1) 几处早莺争暖树(2) 馨香盈怀袖(3) 老骥伏枥;烈士暮年(4)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5)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知识点】理解运用型默写、钱塘湖春行、直接型默写、龟虽寿/曹操、黄鹤楼、野望、庭中有奇树/《古诗十九首》7. 【答案】此物何足贵;但感别经时【知识点】理解运用型默写、庭中有奇树/《古诗十九首》8. 【答案】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知识点】理解运用型默写、龟虽寿/曹操9. 【答案】赏析:最后两句变换句式,以有力的一问一答作结。
诗人由外而内,由表层到深层,把读者眼光从“亭亭”“端正”的外貌透视到松树内在的本性,以此表明松树之所以不畏狂风严寒,是因为有坚贞不屈的高风亮节。
;1.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2.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3.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知识点】理解运用型默写10. 【答案】赏析:诗人原极力赞花,可写到这里,突然又说“此物何足贵”,未免使人有点惊疑。
其实,对花落下先抑的一笔,正是为了后扬“但感别经时”这一相思怀念的主题。
这一抑一扬,诗的感情增强了,最后结句也显得格外突出。
1.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2.此物何足贵但感别经时3.此物何足贵但感别经时【知识点】庭中有奇树/《古诗十九首》、理解运用型默写11. 【答案】赏析:诗人原极力赞花,可写到这里,突然又说“此物何足贵”,未免使人有点惊疑。
其实,对花落下先抑的一笔,正是为了后扬“但感别经时”这一相思怀念的主题。
这一抑一扬,诗的感情增强了,最后结句也显得格外突出。
1.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2.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3.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知识点】龟虽寿/曹操、理解运用型默写12. 【答案】赏析:诗人原极力赞花,可写到这里,突然又说“此物何足贵”,未免使人有点惊疑。
其实,对花落下先抑的一笔,正是为了后扬“但感别经时”这一相思怀念的主题。
这一抑一扬,诗的感情增强了,最后结句也显得格外突出。
;1.八方各异气;千里殊风雨;2.妻子象禽兽;行止依林阻;3.柴门何萧条;狐兔翔我宇。
【知识点】梁甫行/曹植、理解运用型默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