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制革废水
环境监测管理知识点-环境监测管理知识点-12大行业废水典型工艺流程图汇总

12大行业废水典型工艺流程图汇总
▼
屠宰废水典型工艺流程
预处理/UASB/MSBR/混凝沉淀处理屠宰废水
UASB+A/O组合工艺处理屠宰废水工程技术改造
气浮-UASB-接触氧化组合工艺处理屠宰废水
▼
医院废水典型工艺流程
医院废水处理工艺
水解酸化+生物接触氧化+消毒工艺处理医院废水
▼
垃圾渗滤液典型工艺流程
UASB+外置MBR系统+NF+RO工艺处理垃圾发电厂渗滤液
中温厌氧-MBR-NF/RO工艺处理垃圾渗滤液
A/O-两级Fenton-BAF组合工艺深度处理垃圾渗滤液
“厌氧发生器UBF+ 膜生物反应器+ 超滤+ 纳滤+ 反渗透”工艺“
▼
养殖废水典型工艺流程
UASB—曝气吹脱—混凝—五段Bardenpho组合工艺处理养猪废水工程案例
预处理/沼气池/两级AO工艺处理养殖废水
预处理/沼气池/两级AO工艺处理养殖废水
中恒温厌氧-多级生化氧化工艺协同处置养殖污废
▼
制药行业废水典型工艺流程
▼
造纸行业废水典型工艺流程
造纸黑液提取木质素制水煤浆
浅层气浮—氧化塘
混凝气浮—A/O工艺
氧化沟工艺处理碱法草浆废水
水解酸化—厌氧—生物接触—混凝沉淀
气浮处理纸机白水
▼
制革行业废水典型工艺流程
▼
电镀废水典型处理工艺
电镀废水处理工艺(后台回复“电镀废水”可获取高清大图)
离子交换法处理电镀废水
塑胶电镀废水处理工艺
含铬废水处理工艺电镀废水处理工艺
电镀废水处理工艺
▼
冶金废水典型处理工艺
印染废水典型处理工艺
▼
食品加工废水典型处理工艺
生物法处理食品加工废水。
制革工业废水处理的工艺流程

制革工业废水处理的工艺流程制革工业是一种以动物皮革为原料进行加工的行业,废水处理是制革工业中非常重要的环节。
由于制革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含有大量的有机物和重金属离子,如果不经过有效的处理,将对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
因此,制革工业废水处理的工艺流程非常关键。
制革废水处理的工艺流程主要包括预处理、生化处理和深度处理三个阶段。
下面将详细介绍每个阶段的处理过程。
首先是预处理阶段。
预处理主要是对废水中的固体杂质进行去除,以减少后续处理过程中的负担。
预处理通常包括粗格栅、细格栅和沉砂池等工艺。
粗格栅可以去除较大的固体杂质,细格栅则可以进一步去除较小的固体杂质。
沉砂池是利用重力沉降原理,将废水中的沉积物沉入池底,从而进一步净化废水。
通过预处理,可以有效地去除废水中的固体杂质,为后续的生化处理提供良好的条件。
接下来是生化处理阶段。
生化处理是利用微生物将废水中的有机物进行降解,将其转化为较为稳定的无机物。
生化处理通常采用活性污泥法或厌氧消化法。
活性污泥法是将废水与含有大量微生物的活性污泥进行接触,通过微生物的代谢作用将有机物分解。
厌氧消化法则是在无氧环境下,利用厌氧菌将有机物进行降解。
生化处理可以显著减少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降低化学需氧量(COD)和生化需氧量(BOD)等指标。
最后是深度处理阶段。
深度处理主要是对生化处理后的废水进行进一步处理,以达到排放标准。
常用的深度处理工艺有吸附、氧化、膜分离等。
吸附是利用吸附剂吸附废水中的有机物和重金属离子,从而达到净化的目的。
氧化是利用氧化剂对废水中的有机物进行氧化反应,进一步降解有机物。
膜分离则是利用特殊的膜材料对废水进行过滤,将废水中的溶解物质和微生物分离出来。
通过深度处理,可以将废水中的有机物和重金属离子进一步降低,使废水达到国家排放标准。
制革工业废水处理的工艺流程包括预处理、生化处理和深度处理三个阶段。
预处理主要是去除废水中的固体杂质,生化处理通过微生物降解有机物,深度处理则进一步净化废水以达到排放标准。
简述制革废水的水质特征

简述制革废水的水质特征一、引言制革废水是指在制革过程中产生的含有机物、氮、磷等有害物质的废水。
由于其水质特征的复杂性,治理难度较大。
本文将从水质特征方面对制革废水进行全面详细的简述。
二、COD和BOD5COD(化学需氧量)是指在强氧化剂存在下,有机物被完全氧化所需的化学氧量。
BOD5(五日生化需氧量)是指在自然条件下,有机物被微生物分解所需的氧量。
制革废水中COD和BOD5浓度较高,分别可达到1000mg/L和500mg/L以上。
这是由于制革过程中使用了大量的有机溶剂和助剂,这些溶剂和助剂未被充分利用,导致其浓度较高。
三、PH值PH值是指溶液中酸碱程度的指标。
制革废水pH值通常在3~12之间变化,且呈现出不稳定性。
这是由于制革过程中使用了酸碱等化学药品进行处理,在处理过程中未能完全去除或转化掉。
四、悬浮物悬浮物是指在水中悬浮的固体颗粒,通常包括有机质、无机盐和微生物等。
制革废水中悬浮物含量较高,可达到500mg/L以上。
这是由于制革过程中使用了大量的化学药品和助剂,这些化学药品和助剂未被充分利用,导致其残留在废水中。
五、氨氮和总磷氨氮是指制革废水中的氨态氮含量,通常与BOD5一同考虑。
总磷是指制革废水中的磷含量,通常与COD一同考虑。
制革废水中氨氮和总磷含量较高,分别可达到100mg/L和10mg/L以上。
这是由于制革过程中使用了大量的有机溶剂和助剂,在处理过程中未能完全去除或转化掉。
六、难降解有机物难降解有机物是指在自然条件下难以被微生物分解或者化学反应降解的有机物质。
制革废水中含有大量的难降解有机物,如苯酚、酚类、醛类等。
这些难降解有机物对环境造成较大的危害,需要采用高级氧化技术进行处理。
七、结论制革废水的水质特征十分复杂,包括COD和BOD5、pH值、悬浮物、氨氮和总磷以及难降解有机物等。
治理制革废水需要采用多种技术手段,如生物处理、化学处理和高级氧化技术等。
同时,也需要加强环保意识,推广清洁生产技术,减少废水排放。
制革厂废水处理流程

1.预处理:将原始废水通过格栅、沉砂池等设备进行初步的固体物质去除,以减少后续处理过程中的堵塞和损坏。
2.中和调节:将预处理后的废水通过中和池或中和反应器进行调节,以调整废水的酸碱度。
这有助于后续的处理步骤,以及减少对环境的不良影响。
3.气浮处理:将经过中和调节的废水进入气浮池。
在气浮池中,通过注入气体(通常是空气)和搅拌来形成气浮,使废水中的悬浮颗粒、油脂和其他浮性物质浮起来,形成浮渣。
浮渣可以通过刮泥机或其他装置进行去除。
4.活性污泥法处理:将气浮后的废水进一步处理。
这一步骤使用活性污泥工艺,其中废水与含有微生物的活性污泥混合。
微生物会降解废水中的有机物,从而减少有机物的浓度。
处理后的废水会进入沉淀池或次生沉淀池,以沉淀和去除悬浮物。
5.深度处理:经过活性污泥法处理后的废水,可能仍然含有一定浓度的有机物和其他污染物。
为了进一步降低这些污染物的浓度,可以采用生物滤池、沿程沉淀、纳滤等深度处理技术。
6.除盐处理:在某些情况下,废水中可能含有高浓度的盐分。
为了降低盐分的浓度,可以采用逆渗透、电渗析等除盐技术。
7.消毒处理:最后一步是对处理后的废水进行消毒,以杀灭残留的细菌和病原体。
常用的消毒方法包括紫外线辐射、臭氧处理等。
制革废水基本资料

6.1 前处理主要技术参数和设备
6.1.1 含铬废水
1.格栅
设计流量:80m3/hr
设计过栅流速:0.8m/s
设两道粗细格栅,栅条间隙分别为20mm和10mm
格栅井大小为:1500×500×800mm
2.集水井
集水井设提升泵两台,
水泵型号为:CP-53.7-100
进水
出水
去除率
格栅预沉格网到调节池 3000 2100 30% 1500 1050 30%
初沉池 2100 1470 30% 1050 630 40%
厌氧池 1470 588 60% 630 315 50%
曝气池二沉池 588 117.6 80% 315 47.3 85%
流砂过滤器 117.6 94.1 20% 47.3 37.8 20%
调节池有效容积108m3
调节池大小:7.0×5.0×3.5米
调节池设提升泵两台,一用一备,型号CP-50.75-50
4.第一次板框压滤机
;h?取第一次板框压滤水滤速V=0.8M3/M2
板框压滤机一天工作时间6hr
板框压滤机面积=80/0.8×6=16.7m2
设计选XM20/600-U箱式压滤机两套,一用一备,每台箱式滤机过滤面积20m2,功率1.5KW。
关于制革废水
废水水质特性分析:
制革生产一般分为准备、鞣制、整理三个工序。准备工序有浸水、浸灰、脱灰、软化、浸酸等几道工序,浸水工序将已晒干或用防腐剂处理过的原皮用水浸泡回软并清除皮上沾染的血污、泥砂、油脂等,浸灰工序用石灰及硫化钠的混合液浸泡、脱毛工序使原皮成为裸皮并用流水清洗30-45分钟,脱灰工序是用铵盐、盐酸的混合液中和皮上残碱,使PH值下降到7.5左右。软化工序是将皮放在转鼓中用酶液软化,再用温水漂洗,浸酸工序是用硫酸和食盐的混合液浸泡,得到呈酸性的生皮。鞣制工序是用鞣料处理生皮,使皮的蛋白质与鞣料结合,将生皮转变成皮革,皮革有轻革与重革之分,轻革较薄,一般用铬盐鞣制,重革较厚,一般用植物鞣制剂鞣制,常用的铬盐有红矾(重铬酸钾、重铬酸钠)和明矾(钾明矾、钠明矾、铵明矾),用红矾配制鞣液时,要用还原剂将Cr6+转化成Cr3+,鞣制时,先往转鼓中注入一些清水,再加3-5%的食盐,放进生皮,开动转鼓,然后从转鼓的轴眼分批注入鞣液,鞣制数小时后注入碱液,待生皮在95%的热水中不收缩,表明鞣制完成,然后水洗、染色,植物鞣料称为单宁,有效成分是具有多元酚基和羧基的有机物质,纯植物鞣制的生产周期一般为数十天到一百多天。整理工序是把鞣制好的皮革进行机械加工,以增进其物理性能及感观性能。
制革废水特点及处理工艺

制革废水特点及处理工艺制革废水是制革生产过程中排出的废水,通常动物皮用盐腌或用水浸泡,使其膨润,加石灰、去肉、脱碱,然后用丹宁或铬,鞣制加脂软化,最后染色加工制成皮革。
制革废水主要来源于准备、鞣制及染色工段,其中含有大量的蛋白质、脂肪、无机盐类、悬浮物、硫化物、铬及植物鞣剂等有毒、有害物质,生化需氧量高、毒性大。
制革废水分类含硫废水:指制革工艺中采用灰碱法脱毛是产生的浸灰废液及相应的水洗工序废水。
脱脂废水:指在制革及毛皮加工脱脂工序中,采用表面活性剂对生皮油脂进行处理所形成的废液及相应的水洗工序废水。
含铬废水:指在铬鞣及铬复鞣工序中产生的废铬液及相应的水洗工序废水。
综合废水:指制革及皮毛加工企业或集中加工区产生的与生产直接或间接的排往综合废水处理工程内的各种废水的统称(如生产工艺废水、厂区生活污水等)。
制革废水特点从化学组成上看,制革废水的主要污染物是油脂和蛋白质,及铬鞣剂、硫化钠、氯化钠等制革生产所使用的化工原料。
其特点如下:制革废水的特点是成分复杂、色度深、悬浮物多、耗氧量高、水量大。
悬浮物:为大量石灰、碎皮、毛、油渣、肉渣等。
CODcr:在皮革加工过程中使用的材料大多为助剂、石灰、硫化钠、铵盐、植物鞣剂、酸、碱、蛋白酶、铬鞣剂、中和剂等,故COD含量大。
BOD5:可溶性蛋白、油脂、血等有机物。
硫:主要是在浸灰过程中使用硫化钠所产生的硫化物。
铬:是在铬鞣制中所排出的铬酸废水液。
制革废水处理工艺排入集中加工区废水处理厂的企业根据集中加工区要求选用:预处理+一级处理工艺;排入城镇污水处理厂的企业根据污水处理厂接管要求选用:预处理+一级处理或预处理:一级处理+二级处理工艺;直接排入自然水体的企业应根据排放标准要求选择:预处理+一级处理+二级处理或预处理+一级处理+二级处理+深度处理工艺。
常用的预处理、一级处理及深度处理工艺有:混凝沉淀法、吸附法、电化学法、高级氧化技术、气浮法、催化氧化法等。
常用的生化工艺有:SBR、生物接触氧化法、氧化沟、A/O等工艺。
制革工业废水处理设计说明

制革工业废水处理设计说明1.制革工业废水的产生和特点皮革加工是以动物皮为原料,经化学处理和机械加工而完成的。
加工工艺大致由浸水、去肉、浸灰脱毛、脱毛软化、浸酸鞣制、复鞣、中和染色、加脂等工序组成。
原料加工和加工工艺均会对环境产生不同的污染。
总体来看,制革工业的污染之——是来自于其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废水。
在皮革加工的过程中,大量的蛋白质、脂肪转移到废水、废渣中。
在加工过程中采用的大量化工原料,如酸、碱、盐、硫化钠、石灰、铬鞣剂、加脂剂、染料等,其中有相当一部分进入废水之中。
制革废水主要来自于鞣前准备、鞣制和其他湿加工工段,这些加工过程产生的废液多是间歇排出,其排出的废水是制革工业污染的最重要来源。
皮革生产中,为防腐败,新鲜的原皮都是要用食盐裸存,在浸皮时食盐溶入废水中。
在生皮的预处理中,生皮中蛋白质和油脂也成为污染物而进入废水。
为了使毛皮和生皮分离。
浸灰脱毛大量使用了石灰和硫化钠,结果是使大量碱性化合物,硫化物,毛皮和蛋白质进入废水。
脱灰使用弱酸盐,如氯化铵和硫酸铵来中和石灰,又使大量氨进入废水。
浸酸和铬鞣对环境的直接危害是大量硫酸和Cr3+进入废水。
在加脂、染色等工艺又将有机溶剂、偶氦染料和金属铬合染料等合成有机会带入废水。
制革废水的特性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水量水质波动大:水量总变化系数达到2左右,而水质的变化系数更大,达到10左右。
2.可生化性好:废水中含有大量原皮上可溶性蛋白、脂肪等有机会和甲酸等低分子添加有机物,BOD5/COD比值通常在~之间。
3.悬浮物浓度高,易腐败,产生污泥量大。
大量原皮上的去肉和渣进入废水,废水中悬浮固体浓度高达数千毫克/升。
4.废水含S2-和总铬等无机有毒化合物。
Cr3+会对微生物带来抑制作用;硫化物进入生物处理还会影响活性污泥的沉降性能,使固液分离效果下降。
2.数据及工艺流程数据牛皮制革厂间歇性排放废水排放量:1800m3/d(其中70%为高浓度废水,30%为低浓度废水)进水水质COD:600~15000mg/L、BOD5:60~3000mg/L、Ph:~10、Cr3+:2~800mg/L、SS:300~3000mg/L、色度:300~1200倍、S2-:2~300mg/L出水水质:COD:300mg/L、BOD5:30mg/L、Ph:6、Cr3+:L、SS:200mg/L、色度:30倍、S2-:L处理工艺比选、确定制革废水处理工艺制革废水的处理主要为物化法和生化法。
制革废水处理

污水处理,就到污水宝!制革废水处理制革废水由强碱性的浸灰脱毛废水和弱酸性的鞣革废水组成,废水中含有高浓度的鞣料、氯化物、硫化物、表面活性剂、化学助剂、油脂、蛋白质及SS 等污染物;混合废水呈碱性,外观浑浊,有难闻气味, 水质水量随时间变化很大。
一般情况下,综合废水的COD 3000~4000 mg/L、BOD 1500~2000 mg/ L、SS 2000~4000 mg/L、S2-50~100 mg/L、Cr3+80 ~100 mg/L。
一、制革废水处理技术传统的制革废水处理技术是将各工序废水收集混合,采用物理、化学、生物等手段集中处理,把废水中的油脂、蛋白质和各种化工材料作为废物处理掉,浪费资源,投资高,且生皮加工过程中脱毛浸灰工段产生的高浓度含硫废水和铬鞣工段产生的废铬液,对处理废水是非常不利的。
故比较合理的是“原液单独处理、综合废水统一处理”,工艺路线,将脱脂废水、浸灰脱毛废水、铬鞣废水分别进行处理并回收有价值的资源,然后与其他废水混合统一处理。
但对于小型制革厂采用这种方法,工艺流程长、费用高,仍可进行集中处理。
1 单项处理技术1.1 脱脂废水脱脂废液中的油脂含量、CODcr和BOD5等污染指标很高。
处理方法有酸提取法、离心分离法或溶剂萃取法。
广泛使用的是酸提取法,加H2SO4调pH值至3~4进行破乳,通人蒸汽加盐搅拌,并在40~60 t下静置2—3 h,油脂逐渐上浮形成油脂层。
回收油脂可达95%,去除CODcr90%以上。
一般进水油的质量浓度为8—10g/L,出水油的质量浓度小于0.1 g/L。
回收后的油脂经深度加工转化为混合脂肪酸可用于制皂。
1.2 浸灰脱毛废水浸灰脱毛废水中含蛋白质、石灰、硫化钠、固体悬浮物,含总CODcr的28%、总S2-的93%、总SS的70%。
处理方法有酸化法、化学沉淀法和氧化法。
生产中多采用酸化法,在负压条件下,加H2SO4调pH值至4—4.5,产生H2S气体,用NaOH溶液吸收,生成硫化碱回用,废水中析出的可溶性蛋白质经过滤、水洗、干燥变成产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制革废水处理设计方案1 引言1.1 背景与意义制革行业是我国轻工行业中的支柱产业,近年来,随着制革工业的快速发展,我国正在成为全球制革生产大国,以及皮革贸易最活跃、最有发展潜力的市场之一。
制革业同时又是产生大量污水的行业,制革污水不仅量大,而且是一种成分复杂、高浓度的有机废水,其中含有大量石灰、染料、蛋白质、盐类、油脂、氨、硫氮、硫化物、铬盐以及毛类、皮渣、泥砂等有毒有害物质。
COD、Cr、BOD5化物、氨氮、悬浮物等非常高,是一种较难治理的工业废水。
据调查统计,目前只有30%的制革企业不同程度的简单处理了废水,其余的70%产生的废水未经任何处理,自然排放。
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对生态带来破坏。
所以为了使制革工业可持续发展,减轻制革工业对环境的危害,对制革废水的处理已经刻不容缓。
根据国家颁布的综合废水排放标准(GB8978-88),中国制革工业的废水和污染物排放标准分为二级。
一级标准用于新建、扩建和改建的制革企业,二级标准针对现有制革企业。
随着环境形势的日益严峻,为了适应我国工业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国家环保局和国家技术监督局于1996年颁布了新的污水综合排放国家标准GB8978-96,并于1998年起开始执行。
新标准提出了年限制标准,用年限制代替了原标准以现有企业和新扩改企业分类。
以1997年12月31日起划分为两个时间段。
同时代替了包括制革行业在内的其它17个行业的污染物排放的行业国家标准。
国内制革业现有的污水处理设施,95%的都是达到国家《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中的二级排放标准,达到一级排放标准且正常运行的为数不多,大都是因为处理工艺不合理、运行费用太高(处理水越多,企业背的包袱越大)、运行管理麻烦,而不能正常运行,有一定数量的制革厂废水未经处理或只经过简单沉淀后直接排入河流或湖泊,有的甚至渗坑排放。
1.2设计的任务与目标1.2.1设计任务按照国家环境污染企业“三同时”的文件精神,为了改善环境,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完成对温州市长远制革有限公司治理要求,为企业发展留足后劲。
参照浙江工商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的相关要求,并且依据温州市长远制革有限公司的实际情况,处理水量4200m3/d,COD3000mg/l,BOD1200mg/l,SS2000mg/l 通过与指导老师进行反复讨论研究,结合近年来全国制革废水处理工程方面的经验,提出本设计方案。
本废水处理工程方案供温州市长远制革有限公司的领导审定。
1.2.2设计目标按照浙江工商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的相关要求,同时结合近几年来全国关于制革废水治理的实际工程经验,采用先进、成熟工艺和可靠设备,设计一套切实可行的废水处理工艺,保证处理效果,使公司的废水出水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的一级标准,COD100mg/l,BOD20mg/l,SS70mg/l。
1.3 设计的基本思路一般来说,对于大中型制革厂,应尽量利用前处理回收有用物质。
一则能产生经济效益;二则可以减少对混合废水处理系统的压力。
对于小型制革厂,由于废水量小,可以采用间隙式物化处理技术,在同一反应器中,一次性地充满废水后,在不同的时间段内进行催化氧化、混凝沉淀、混凝气浮等,也可采用间歇式活性污泥、氧化沟、生物滤池法等生物处理方法。
国内制革生产废水的处理多采用物化加生化的方法,前期的一级处理采用物化处理,后期二级处理则采用传统的生化处理工艺。
本设计处理工艺的选择主要是物化加生化的处理方法,使出水水质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的一级标准。
2 设计水量和水质2.1 工程概况温州长远皮革有限公司创建于2002年10月份,是一家专业生产各种样式猪皮革、服装革、水染革、二层反绒革、猪皮手套革等皮革制品的中外合资经营企业。
公司位于中国皮都-浙江省温州市水头镇金塔制革工业园区,东接省道通104国道,距温州市区90公里、敖江深水港30公里、温州机场85公里,交通非常便捷。
现有职工200余人,厂区占地面积15000平方米。
主要从事皮革深加工及皮革制品生产和销售。
主要产品为猪皮革,生产规模:240万张/a,废水产生量为4200m3/d。
生产过程产生的脱脂、浸灰脱毛、软化、鞣制、染色等废水若不经处理直接排放对周围环境将造成很大的污染。
按照国家环保总局“三同时”的文件精神,对该厂进行废水处理工程方案设计,以保证其达标排放。
2.1.1 生产工艺与废水排放情况温州长远皮革有限公司生产工艺与废水排放情况如下:原皮→浸水→脱脂→水洗→拔毛→浸灰→水洗→粗片→水洗→↓↓↓↓↓废水废水废水废水废水脱灰→软化→水洗→浸酸→鞣制→静置→挤水伸展→剖层→削匀→↓↓↓↓废气废水废水废水废水↑水洗→中和→水洗→复鞣、染色加脂→绷板→干燥→磨革→后整理→量皮→↓↓↓↓废水废水废水废水包装入库准备工段包括:回软去肉,水洗,脱脂,脱毛,膨胀,片皮,浸灰,脱碱,水洗,软化,浸酸等工序。
鞣制工段包括:预鞣,铬鞣,复鞣,染色加脂,固色等工序。
整理工段包括:晾皮,滚软,拉皮,修边,量皮等工序[1]。
2.1.2 废水水量与水质(1)废水产生量为4200m3/d(2)废水水质:废水水质数据如表2-1所列。
-12.2 设计依据及范围2.2.1 设计依据(1)《国务院关于环境保护若干问题的决定》(国发[1996]31号)(2)《关于印发浙江省工业废水处理前期设计编制内容和深度格式暂行规定的通知》(浙江控[1999]282号)(3)GB8978-1996《废水综合排放标准》(4)GBJ14-87《室外排水设计规范》(5)GBJ15-88《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6)温州市长远制革有限公司提供的有关资料2.2.2 设计范围本设计方案范围为废水处理工程内的废水、污泥处理工艺、总图布置、构筑物、环保设备、配套装置、电气、自控、给排水、绿化及必要的辅助设施。
废水处理工程外的废水进水、处理废水外排、供电、供水管路不包括在内。
2.3 设计规模根据废水处理工程设计原理和厂方提供的废水平均日流量确定该废水处理工程的设计规模。
设计规模5500m3/d。
2.4 设计水质及标准(1)设计水质废水设计水质见表2-2。
表2-2设计水质(单位:mg•L-1)(2)处理后排放水质指标污水排放执行国家《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一级标准,见表2-3。
-13 处理技术现状和工艺选择3.1 处理技术现状制革废水的最终工艺的流出污水在目前很难向经济废物处理工艺转变[5]。
由于不同的制革工段排放的废水水质有很大差别,为降低水处理难度,加强有用物质(例如铬和油脂)的回收利用,制革废水一般是进行分质处理(即一级处理),它包括物理处理和化学处理2方面。
一般的物理处理包括过滤、重力沉降和气浮等方法,而化学处理则包括絮凝、化学沉淀等。
然后再进行综合处理(即二级处理),主要是生物法处理。
因废水中所含污染成分不同,制革废水的分质处理方法各异。
例如,铬鞣废水处理常采用沉淀回收法、直接循环回用法、萃取法处理;油脂废水常采用气浮法处理;含硫脱毛废水处理一般用化学混凝法、加酸吸收法、沉淀法、催化氧化法。
制革业的鞣革废水必须首先除铬,以防止铬的二次污染。
然后再去除水中的有机物和悬浮物等其他污染物质[2]。
目前,国内外治理工业废水的方法很多。
工艺组合日趋合理,治理水平越来越高。
处理制革废水的方法大致可分为3种:①物理法;②化学法;③生物法[3]。
综合废水常采用的处理方法有:沉淀法、混凝气浮法、活性污泥法、生物接触氧化法、生物转盘法、氧化沟等。
具体选用什么方法,要与物化处理联系起来进行选择。
选用高有机物负荷的生化处理方法(如活性污泥法、接触氧化法、A/O法等),一定要考虑调节、沉淀、气浮、脱硫等几个物化处理环节,尽可能减轻生化处理负荷。
而选用低有机负荷的生化处理方法(如氧化沟、SBR法等),物化处理只需考虑沉淀和脱硫。
因为低有机负荷的生化处理方法耐冲击能力较强,这些方法也正适合制革行业污水的特点。
目前国内制革生产废水的处理多采用物化加生化的方法.但是在去除废水中的悬浮物"有机物及脱色时,其处理工艺较复杂,投资较大,使一般的企业难于接受.针对此类情况,为了进行经济,有效的治理,经过现场调查,从实际情况出发,确定以传统的处理方法为基本手段[4]。
随着国内对脱氮、除磷要求的日益提高,低有机负荷生化处理的方法日渐流行,应用成功的工程也较多。
对于小水量的生化处理方法,推荐使用A/O法或SBR法,大水量的生化处理方法,推荐使用氧化沟法[5]。
3.2 处理工艺的选择为了降低处理成本,减少污水处理投资,目前制革废水的二级处理主要以生物好氧处理,即活性污泥处理法为主,进行各种处理方法的工艺组合。
而制革废水的生物厌氧处理正处于研究阶段,实际应用并不多。
下面介绍两种主要的处理制革废水的工艺方法。
3.2.1 一级物化处理工艺选择的依据一级物化处理工艺最常用的有混凝沉淀法、气浮法、过滤法及相关组合工艺。
但最常用的还是混凝沉淀法和气浮法。
各种不同的物理化学技术正在被研究,为了能找到适合处理制革废水的技术。
在这当中有混凝、絮凝、臭氧、反渗透、离子交换和活性碳吸附。
混凝技术显然是用的最广泛的一种去除生产废水中的浑浊物的技术[6]。
混凝沉淀法具有过程简单、操作方便、效率高、投资少等特点。
其基本原理是:在混凝剂的作用下,通过压缩微颗粒表面双电层、降低界面ζ电位、电中和等电化学过程,以及桥联、网捕、吸附等物理化学过程,将废水中的悬浮物、胶体和可絮凝的其它物质凝聚成“絮团”;再经沉降设备将絮凝后的废水进行固液分离,“絮团”沉入沉降设备的底部而成为泥浆,顶部流出的则为色度和浊度较低的清水。
通过混凝处理可除去部分P与N、色度、重金属、虫卵和有毒、有害的物质以及利用生化处理难以降解的有机物,为后续处理创造了有利条件,从而改善了出水水质。
该处理过程操作简单、维护方便、自动化程度高、处理效果稳定且不易受到水温、气温和有毒物质影响。
气浮法净化水处理技术是一种新型的水处理技术。
其原理是将空气以微小气泡形式通入废水中,同时加入絮凝剂和浮选剂,使水中杂质、絮粒等细小悬浮物与气泡互相粘附,形成整体密度小于水的水-气-颗粒三相混合体系,依靠浮力上浮至水面,并被除去,实现固液分离,从而达到净化废水的目的。
根据气泡产生的方式不同,气浮法可分为加压溶气气浮,叶轮散气气浮和射流曝气气浮等。
现在最为常用的是超效浅层气浮和涡凹气浮。
制革废水采用气浮操作可以起到给废水进行曝气的作用,去除制革废水中一部分硫化物、氨氮污染负荷,同时气浮出水含有一定量的氧,便于后工序的处理;出泥也含有一定量的氧,泥渣不易腐败。
采用气浮法可以有效的去除制革废水中分散油、乳化油和溶解油,使上述油脂污染物经气浮操作从制革废水中浮于水面而得以去除。
沉淀法、气浮法的处理效果与选用的设备、设计工艺参数、混凝剂的选择等因素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