曳引式电梯轮槽磨损及检验检测
电梯曳引轮轮槽磨损和检验分析

电梯曳引轮轮槽磨损和检验分析摘要:曳引式电梯主要是通過曳引驱动方式来升降电梯,提高运输的便利性,因此,在人们的生活中经常利用曳引式电梯.。
但是,长时间使用曳引式电梯,轮槽很容易産生磨损问题,如果没有采取维护措施和处理措施,将会影响电梯使用的安全性.。
关键词:电梯;曳引轮;轮槽;磨损;检验措施1电梯曳引轮轮槽磨损原因1.1正常工作原因(1)磨粒磨损:因为钢丝绳表面存在硬微凸的结构,或者存在锈蚀産物等,因此,在运动摩擦阶段将会挤压轮槽表面,引发轮槽材料损失.。
(2)表面疲劳磨损:在高应力作用下,曳引轮和钢丝绳接触表面之间反复摩擦变形,从而産生疲劳裂纹,经過长时间的拓展,将会剥落轮槽表面的小块材料,産生麻点状的损伤.。
1.2材料质量不合格应用电梯曳引轮的過程中轮槽发生磨损问题,主要是因为材料质量不合格,同时,将会增加处理难度.。
因为电梯曳引轮轮槽工作环境比较复杂,再加上轮槽使用频率比较高,如果无法保障材料质量,不利于满足长久磨损要求,因此增加了安全隐患.。
电梯曳引轮轮槽发生磨损问题,并且超過了承载值,将会引发安全隐患,例如,发生冲顶或者溜车等问题.。
1.3钢丝绳受力不均匀在电梯曳引轮轮槽运行阶段,如果没有保障钢丝绳受力的均匀度,将会引发电梯曳引轮轮槽磨损问题.。
首先,对比电梯曳引轮轮槽数量,钢丝绳布置数量比较少,将会影响钢丝绳受力的均匀性.。
一些高层建筑在建设過程中,为了降低整体施工成本,减少电梯曳引轮的钢丝绳数量,从而影响钢丝绳受力的均匀性,引发严重的磨损问题.。
此外,钢丝绳选用类型不合理,或者电梯维保工作不合理,将会保障钢丝绳在前期受力的均匀性,但是,无法保障后期受力的均匀性,最终引发电梯曳引轮轮槽磨损问题,同时无法解决这一问题,需要更换新的电梯曳引轮.。
电梯曳引轮轮槽磨损的检验2.1目视法目视法是比较常用的检查方法,主要是根据检查人员的工作经验判断电梯曳引轮轮槽的磨损程度,分析电梯曳引轮轮槽表面的光滑性,确定电梯曳引轮轮槽磨损问题是否导致钢丝绳接触到槽底部,可以判断钢丝绳工作面的高度差异.。
曳引式电梯轮槽磨损及其检验检测研究

图1 曳引式电梯工作原理
曳引轮轮槽的磨损分类
曳引电梯由于其使用年限的增加,其内部部件的寿命不可避免地会有损伤,其中曳引轮的轮槽就是其中最容易发生磨损失效的部件。
特别是它的磨损形式有三种。
第一,均匀磨损,也就是曳引轮的普通磨损,它的磨损厚度、角度和半径完全相同;第二,非均质性,也就是曳引轮各部分的磨耗状况差别很大,严重时还会产生凹凸性、麻花状磨料等;第三,表层脱落,也就是工人在拖轮工作面上所涂的黄漆破损,暴露了球形墨铸铁材料的基本颜色。
在日常操作中,不论是常规的摩擦,或后两者的不合理磨耗,都会导致曳引轮和曳引钢线松动、滑动、异响等问题,从而导致曳引器的总体性能有一些问题。
若有关的检验与保养工作不能对其进行及时的处置,不仅会极大地提高工程的后期维护费用,而且可能造成冲顶、蹲下等意外,危及电梯机组的寿命。
曳引式电梯轮槽磨损的原因
曳引绳拉伸
范围就会增大,从而使缆线的磨损变得更为厉害。
总之,曳引绳凹陷的主要因素是曳引绳的凹陷,滑动状态与摩。
电梯曳引轮轮槽磨损与检验检测的分析

电梯曳引轮轮槽磨损与检验检测的分析电梯曳引轮是电梯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功能是通过带动轿厢的行动,保证乘客的安全与顺畅运行。
长期使用后,曳引轮的轮槽可能会出现磨损,这不仅会影响电梯的正常运行,还可能会带来安全隐患。
对电梯曳引轮轮槽的磨损进行检验和测试显得尤为重要。
电梯曳引轮轮槽的磨损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磨损、沟槽深度不均匀、刮痕、裂纹等。
我们可以通过目视检查来观察曳引轮轮槽是否存在这些磨损情况。
如果出现以上问题,就需要进行进一步检验和测试。
曳引轮轮槽的检验和测试主要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法来进行:1. 用尺寸测量工具测量轮槽的尺寸和深度。
根据电梯制造商提供的规格进行测量,以确定轮槽是否超出规定的磨损范围。
通常情况下,轮槽磨损的深度不应超过曳引绳直径的10%。
2. 使用金属探伤方法来检测曳引轮轮槽中是否存在裂纹。
通过将探测器放置在曳引轮表面上,再用磁性粉末覆盖轮槽部分,可以快速发现裂纹。
3. 进行材料的化学成分分析。
通过对曳引轮的材料进行分析,可以了解其材质的硬度和抗磨性能。
如果发现材料性能不符合要求,就说明轮槽容易磨损。
4. 利用专业仪器测试曳引轮轮槽的磨损程度。
可以使用三坐标测量仪来测量曳引轮轮槽的几何形状,进一步了解轮槽是否满足规范要求。
电梯曳引轮轮槽的磨损需要及时进行检验和测试,以确保电梯的安全运行。
在检测过程中,可以使用多种方法,如尺寸测量、金属探伤、化学成分分析和仪器测试等。
这些方法的综合运用可以准确地了解曳引轮轮槽的磨损情况,及时做出维护和更换的决策,保证电梯的正常运行。
曳引式电梯轮槽磨损及其检验检测探析

曳引式电梯轮槽磨损及其检验检测探析曳引式电梯是一种常见的垂直交通设备,广泛应用于高层建筑物中。
电梯的安全性是至关重要的,而电梯轮槽的磨损是可能引起电梯故障的重要因素之一。
对电梯轮槽的磨损进行检验和检测是十分必要的。
一、曳引式电梯轮槽磨损的原因电梯轮槽磨损会对电梯的运行安全性和寿命造成严重影响,常见的磨损原因有以下几点:1. 润滑不良:电梯运行时,轮槽和钢丝绳之间的接触处会产生摩擦,而润滑不良会导致摩擦增大,进而引起轮槽磨损。
2. 轮槽设计不合理:轮槽的设计尺寸、材料以及表面硬度不合理都会导致轮槽磨损。
3. 钢丝绳损坏:钢丝绳的损坏会导致在轮槽与钢丝绳之间的摩擦增大,进而加剧轮槽的磨损。
曳引式电梯轮槽磨损的检验和检测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进行:1. 目测法:通过裸眼观察轮槽表面,如果出现明显的磨损痕迹,如凹陷或磨平等,就可以判断轮槽存在磨损现象。
3. 声音法:通过电梯运行时产生的声音判断轮槽磨损。
如果电梯运行时出现异常的噪音或者刺耳的声音,就可能是轮槽磨损引起的。
4. 测量法:利用测量工具对轮槽进行测量,并与原始设计尺寸进行对比。
如果测量结果与设计尺寸有明显差异,就可以判断轮槽存在磨损。
1. 加强润滑:合理选用润滑剂,确保润滑剂的粘度和使用周期的合理配比,加强对轮槽的润滑维护,减少轮槽的摩擦磨损。
2. 检查和更换钢丝绳:定期检查钢丝绳的损坏情况,发现问题及时更换,避免钢丝绳的损坏对轮槽造成进一步磨损。
4. 定期检测和维护:定期进行曳引式电梯的轮槽磨损检测,及时发现和解决轮槽的磨损问题,保障电梯的正常运行和乘客的安全。
曳引式电梯轮槽磨损会对电梯的运行安全性和寿命造成严重影响,对轮槽磨损进行检验和检测是非常必要的。
只有通过合理的润滑措施、钢丝绳的检查和更换、合理设计轮槽以及定期检测和维护等措施,才能减少轮槽磨损,提高曳引式电梯的安全性和寿命。
电梯曳引轮轮槽磨损与检验检测的分析

电梯曳引轮轮槽磨损与检验检测的分析电梯曳引轮轮槽是电梯运行过程中承担载重的组件之一,其质量和状态直接影响电梯的安全运行。
对于曳引轮轮槽的磨损和检验检测非常重要。
本文将对电梯曳引轮轮槽的磨损原因、检验检测方法以及常见问题进行分析。
一、磨损原因分析电梯曳引轮轮槽的磨损主要是因为以下原因:1. 摩擦磨损:电梯曳引轮与曳引绳之间发生的摩擦会导致轮槽磨损。
曳引绳的直径、材质和张力都会对轮槽的磨损产生影响。
2. 轮槽形状不合理:如果轮槽设计不合理,例如角度太小、曲率半径太小等,会导致轮槽磨损加剧。
3. 曳引轮材质问题:曳引轮轮槽材质选择不当,硬度过低或过高都会加速轮槽的磨损。
二、检验检测方法1. 目视检查:通过肉眼观察曳引轮轮槽的表面,看是否有明显的磨损、裂纹或变形等情况。
同时还需检查曳引轮与曳引绳之间是否有缠绳现象。
2. 尺寸测量:使用测量工具,测量曳引轮轮槽的宽度、深度和直径等尺寸,与设备要求进行对比,看是否超出限定范围。
3. 清洁检查:将轮槽清洁干净后,使用显微镜或放大镜观察轮槽表面,检查是否有磨损痕迹、划痕等。
三、常见问题分析1. 轮槽磨损过大:当轮槽磨损过大时,会增加曳引绳与轮槽之间的摩擦,导致轮槽和曳引绳的寿命缩短,并可能引发卡滞或断绳等事故。
此时,应及时更换曳引轮或维修修复轮槽。
2. 轮槽形状不合理:如果轮槽的角度太小,曳引绳容易偏离轮槽,造成轮槽边缘磨损严重;如果曲率半径太小,会造成轮槽切削曳引绳,引发断绳事故。
在设计和制造中要合理选择轮槽的角度和曲率半径。
3. 曳引轮材质选择不当:如果曳引轮轮槽材质硬度过低,容易被曳引绳切削,导致轮槽磨损加剧;如果材质硬度过高,则会增加曳引绳与轮槽之间的摩擦,增加能耗。
在选择曳引轮材质时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选择。
电梯曳引轮轮槽的磨损与检验检测是确保电梯安全运行的重要环节。
只有及时发现磨损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修复或更换,才能保证电梯的正常运行和乘客的安全。
曳引式电梯轮槽磨损及其检验检测探析

曳引式电梯轮槽磨损及其检验检测探析曳引式电梯是一种常见的垂直运输设备,其安全性和可靠性对于使用者而言至关重要。
而在电梯的日常运行中,轮槽磨损是影响电梯运行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
对曳引式电梯轮槽磨损及其检验检测进行探析,有助于保障电梯的安全运行。
一、轮槽磨损的影响曳引式电梯的轮槽磨损是由于钢丝绳在轮槽中来回运动而产生的,长时间的摩擦会导致轮槽表面磨损。
轮槽磨损会直接影响到电梯的运行安全和乘坐舒适度。
其主要影响有以下几点:1. 减少电梯使用寿命。
轮槽磨损过大会导致电梯使用寿命减少,影响电梯的正常使用和安全运行。
2. 增加电梯故障率。
轮槽磨损会导致轮槽表面不平整,增加了钢丝绳在轮槽内的摩擦力,加速了钢丝绳的磨损和劣化,从而增加了电梯的故障率。
3. 影响电梯的平稳性。
轮槽磨损会导致电梯运行时出现轮槽跳丝、抖动等现象,影响电梯的平稳性和乘坐舒适度,甚至可能产生异响。
二、检验检测方法为了及时发现轮槽磨损并进行维修,需要对轮槽进行定期检验检测。
目前常用的轮槽磨损检验检测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1. 目视检查法。
通过目视检查轮槽表面是否有明显的磨损痕迹、变形、裂纹等表面缺陷,来判断轮槽是否需要更换或修复。
2. 触摸检测法。
用手摸轮槽表面,判断其平整度和表面硬度,以及是否存在明显的磨损痕迹。
3. 超声波检测法。
使用超声波探伤仪对轮槽进行超声波探测,发现轮槽内部的裂纹、变形等隐蔽缺陷。
4. 磨损测量仪检测法。
使用磨损测量仪对轮槽磨损的深度和范围进行精确测量,从而判断轮槽的磨损程度。
以上几种检验检测方法各有优缺点,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轮槽磨损检验检测。
三、预防和维护措施为了延长曳引式电梯的使用寿命,降低故障率,保障电梯的安全运行,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预防和维护措施:1. 加强轮槽的润滑。
定期对轮槽进行润滑保养,减少钢丝绳在轮槽内的摩擦力,延缓轮槽磨损。
2. 严格控制电梯的运行速度。
降低电梯的运行速度,减少钢丝绳在轮槽内的摩擦次数,延长轮槽的使用寿命。
电梯曳引轮轮槽磨损与检验检测的分析

电梯曳引轮轮槽磨损与检验检测的分析电梯的曳引轮是电梯的重要部件之一,起到了安全、舒适运行的作用。
曳引轮通过绳索传递电梯的重量和运动力,同时还能支持重量和方向的变化。
曳引轮轮槽磨损是电梯使用过程中一个常见的问题,一旦发现曳引轮轮槽磨损,就需要进行相应的检验检测分析,以保障电梯的安全运行。
一、曳引轮轮槽磨损的原因1.使用寿命耗尽:曳引轮使用寿命的长短主要取决于制造和使用材料的质量。
2.制造缺陷:如果曳引轮存在制造缺陷,例如明显的表面不平整,轮缝大,轮边磨损等,则会导致短期内轮槽磨损。
3.过度使用:如果电梯的负载超过了曳引轮的额定载荷,或使用次数过于频繁,则容易导致曳引轮的轮槽磨损。
4.过度悬挂:如果电梯的绳索张力太大或不均匀,或悬挂方式错误,也会导致曳引轮轮槽磨损。
曳引轮轮槽磨损的判断主要通过以下两个方面进行:1.外观检查:将曳引轮取下并进行外观检查,观察轮边是否有裂缝、磨损现象等。
2.测量检查:利用直尺、刻度尺等测量工具,将曳引轮轮缘槽进行测量,以判断轮缘槽的深度、宽度是否合格。
1. 利用显微镜:通过显微镜观察曳引轮轮槽的磨损情况,以判断其是否符合规范要求。
2. 磁粉探伤法:利用磁探仪对曳引轮进行检测,以判断轮边是否有裂纹缺陷。
1. 对于轮边磨损的曳引轮,应立即更换。
2. 对于轮缘槽深度超过规定要求的曳引轮,应对其进行修补或更换。
3. 应按照生产厂家的规定,定期对曳引轮进行保养,检查曳引轮的磨损情况,并确定是否需要更换。
4. 应严格按照安全规定,对电梯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电梯安全运行。
综上所述,曳引轮轮槽磨损是电梯运行过程中常见的问题,对电梯性能和安全都存在重要的影响。
因此,及早发现并检测曳引轮轮槽磨损,采取相应的措施,保证电梯安全稳定地运行,是非常重要的。
曳引式电梯轮槽磨损与检验检测的分析

曳引式电梯轮槽磨损与检验检测的分析158研究与探索Research and Exploration ·智能检测与诊断中国设备工程 2023.06 (上)就会选择一些强度不高的材料,这样就会使得轮槽的质量大大降低,进而使得整个轮槽的使用寿命被极大地缩短。
2.3 配套设施材料存在质量问题对于曳引式电梯的轮槽而言,不但自身材料的质量会对其磨损程度造成影响,一些外部的因素也同样会对其造成影响。
具体来说,在电梯实际运行的过程中,因为曳引钢丝绳与轮槽是直接接触的,所以其会对轮槽的磨损造成直接的影响。
若是想使轮槽磨损减少,那么就一定要高度重视曳引钢丝绳的材料质量,并且还应该要对其进行合理设计,这样才可以有效降低轮槽的磨损程度,进而有效延长轮槽的使用寿命。
2.4 滑移量与张紧力在曳引式电梯实际运行的过程中,曳引钢丝绳需要承担的压力很大,并且在滑移状态下,就会使得曳引轮槽的磨损程度增大。
而对于曳引钢丝绳而言,其在电梯运行的过程中,若是受到了滑动的影响,那么就会造成曳引轮两边的张紧力出现变化,进而导致比例失调问题的发生。
针对这种情况,在电梯使用的过程中,就需要对两者的关系及时进行调整,并在调整后采取正反比例的方式对其进行验证,这样就可以使得曳引轮槽的磨损最大限度地减少,进而使得轮槽的使用寿命得以延长。
3 曳引式电梯轮槽磨损检验检测的内容和方式3.1 检验曳引式电梯的钢丝绳就曳引钢丝绳而言,这是电梯整个曳引系统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发挥着承载和牵引方面的作用,并且还可以直接通过钢丝绳的磨损程度来反映出轮槽的磨损程度。
基于此,在针对曳引式电梯轮槽开展检验检测工作时,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首先,采用观察法来对曳引钢丝绳的外观情况进行观察,再用游标卡尺测量钢丝绳的直径,以此判断曳引钢丝绳是否有异常情况或者是存在较为严重的磨损。
其次,在检测的过程中采取拉力检测法,一般来说,对于曳引钢丝绳的拉力偏差量都会设置一个合理的范围,在检测时,一旦发现曳引钢丝绳的拉力超过了这个标准值,那么,就证明轮槽是存在磨损问题的,这也同样将钢丝绳的问题排除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曳引式电梯轮槽磨损及检验检测
摘要:曳引式电梯是一种常用的电梯,在高层建筑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曳引式电梯在使用中,由于多种原因,会产生轮槽磨损,要解决这个问题,就必
须积极地开展相关的试验,完成检验任务。
关键词:曳引式电梯;轮槽磨损;检验检测;
引言
曳引式电梯主要采用曳引来驱动电梯,能够有效地改善电梯的安全性、舒适性、对电梯的速度进行有效地控制,从而降低电梯的制约因素,但在实际应用中,由于外界因素的作用,比如选用不合理的材料或加工质量,以及钢丝绳受力不均,都会造成轮槽的磨损,然而,在电梯运行过程中,轮槽出现磨损,又没有得到及
时的维护,将严重影响电梯的运行品质,降低其安全性,并埋下安全隐患。
1.电梯曳引轮结构
曳引轮是电梯中常用的一种零件,与减速器、制动器等组成了电梯的整体结构,曳引轮在电梯工作中起到引动装置的作用,可以通过曳引钢丝绳或者曳引轮
周围位置摩擦、传递力等,因为曳引轮要经受各种形式的动静负载,所以它的强
度要求很高,韧性要求很高,在使用中,只有选用具有良好耐磨和抗冲击性能的
材质,才能确保产品的使用品质。
曳引轮的直径一般应大于40倍于钢索的直径,在特定条件下可大于60倍,
曳引轮轮槽有 U型槽和 V型槽两种形式,通过对两种槽型进行对比,U形槽型具
有较大的摩擦因数,而曳引绳的磨损量较少,这也是常用U型槽的一个关键。
2.曳引式电梯轮槽磨损原因分析
2.1轮槽材料不符合要求
在曳引式电梯运行过程中,曳引轮的轮槽需要与钢丝绳接触,并在相互运动过程中产生摩擦,为了避免曳引轮轮槽过度磨损,电梯生产商通常需要选择耐磨性优异的材料来制作曳引轮轮槽,并确保曳引轮轮槽具有较强的耐腐蚀性,不易引起腐蚀反应,对腐蚀部件造成更严重的磨损。
此外,电梯生产商还需要选择机械强度高、抗冲击能力强的曳引轮槽材料,以避免曳引轮槽受到钢丝绳施加的压力时变形、损坏等问题,影响电梯的运行安全,然而,一些电梯生产商可能会在电梯制造过程中偷工减料,以获得更多的不正当利益,曳引轮槽选用的材料力学性能、耐磨性和耐腐蚀性较差,导致曳引轮槽在电梯设备使用初期磨损严重,大大缩短了曳引轮的使用寿命,容易造成性能故障,引发电梯安全事故。
2.2钢丝绳的受力不均匀
电梯曳引轮磨损失效的主要原因是轮槽与钢丝绳之间的相互磨损,在重力的影响下,电梯轿厢的在重力影响下通过钢丝绳,钢丝绳牵引曳引轮会对曳引轮轮槽带来压力,不同接触部件上的压力存在显著差异,在正常情况下,接触压力由曳引轮在钢丝绳曳引下所带来的压力,与U形槽相比,轮槽上的比压与钢丝绳的直径、曳引轮节圆的直径、钢丝绳的数量以及槽下切口的角度有关,合适的比压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防止钢丝绳在轮槽中打滑,但过大的压力会加速钢丝绳与曳引轮之间的磨损,也会缩短钢丝绳的使用寿命,导致过度疲劳的问题,比压在一定程度上表示钢丝绳施加在轮槽上的压力大小,可以理解为一个性能参数,此参数可用于评估轮槽的磨损状态,当钢丝绳的数量或直径增加时,曳引轮与钢丝绳之间的比压冗余度增加,可以应对超压引起的轮槽磨损问题,钢丝绳的张力与轮槽表面形成的比压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两者成正比,一些电梯在过度装修的影响下,为了满足电梯运行过程中的平衡系数要求,在驱动机构中添加结块,然而,这会导致钢丝绳的张力超过阈值,导致轮槽的比压增加,从而加剧轮槽的磨损,此外,钢丝绳的均匀张力也会影响轮槽的磨损,钢丝绳表面状态也与轮槽的磨耗速度有关,如果电梯间环境恶劣,或者有灰尘粘附在轮槽表面,会加速轮槽表面状况的恶化,从而加速磨损。
2.3曳引轮和钢丝绳选型因素
在更换电梯曳引轮的过程中,需要选择与设计尺寸和型号相匹配的零件,如果组装部件与原曳引轮的性能存在差异,将导致曳引能力达不到要求,从而增加轮槽与钢丝绳之间的摩擦,加剧轮槽的磨损。
2.4其他因素
除上述原因之外,还有一些原因导致轮槽的严重磨损,比如,在负荷较大的情况下,电器装置常在负荷较大的情况下工作,从而造成了轮槽磨损,带来了很大的安全隐患,随着曳引式电梯的运行距离越远,轮槽磨损越严重,要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对运行环境进行有效的改进,对运行条件进行优化。
3.电梯曳引轮轮槽磨损检验检测技术
3.1钢丝绳检验技术
在曳引式电梯中,钢丝绳起着支撑、曳引等作用。
在实际使用中,通过对钢丝绳的特定磨损量进行检测,就能对曳引式电梯轮槽的实际磨损状况做出正确的判断,对钢丝绳的各项性能进行检查,具体可采取如下方式:一是观察法,通过对钢丝绳断丝情况的目视观察,并根据以往的工作经验,对钢丝绳的磨损情况进行了正确的判断,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其次,拉力检测方法,如果钢丝绳的拉力检测结果超过规定的标准要求,则表明电梯轮槽存在磨损,可以排除钢丝绳的问题,通过采用这种检测方法,可以进一步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3.2曳引轮磨损检验技术
一般情况下,根据曳引轮槽中钢丝绳下沉量对曳引轮磨损情况进行判断,当下沉量越大,曳引轮的磨耗越大,反之,曳引轮的磨耗越小,下沉量有一个明确的范围,如果实际的下沉量超出了所需的标准,则可判定为曳引轮的严重磨损,在这种情况下,必须及时地派出维护人员,及时地对故障进行处理,才能最大限度地降低故障带来的负面影响。
此外,利用红外线测量技术对曳引轮的磨损状况进行监测,此法具有操作简便、对轮槽无损伤等优点,在实际测试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另外,对轮槽的磨耗均匀度也要进行判断,在使用过程中,若发现有不均匀的磨耗,则应及时更换,以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
3.3曳引轮轮槽辅助检验方法
电梯曳引轮轮槽磨损的辅助检测方法包括以下几种:第一种方法是轮槽深度
测量方法,根据钢丝绳的直径选择不同类型的探头,可以测量钢丝绳与轮槽匹配
位置的深度,分析每个轮槽磨损程度的差异,调整钢丝绳的张力,避免某个轮槽
磨损速度过快,通过这些检测方法,可以获得电梯曳引轮轮槽磨损的数据,有助
于维护人员判断轮槽的磨损状态,也为采取科学的调整计划提供支持,然而,对
曳引轮轮槽的辅助检查方法不能取代传统的检查方法。
3.4超空载检验检测技术
在曳引式电梯运行过程中,曳引轮槽的磨损不仅与钢丝绳和曳引轮槽性能和
运行状态有关,还与电梯所受的重力和压力密切相关。
电梯运行的极限条件分为
空载运行和过载运行两种,技术人员需要检测在这两种状态下的电梯操作,首先,技术人员需要将电梯置于空载和过载两种运行状态,然后紧急切断电梯制动电源,以检测曳引式电梯是否能在突然停电时紧急制动并迅速停止,以确定曳引轮轮槽
区域是否因过度磨损而难以处理电梯紧急事故,如果电梯在突然停电时未能及时
制动停下,说明曳引轮槽磨损严重,降低了电梯的制动能力,难以平稳安全运行,针对这一现象,技术人员需要及时维修电梯,更换不符合质量和性能要求的曳引
轮槽部件,以提高曳引式电梯的安全性。
4.轮槽使用与维护注意事项
为避免曳引式电梯轮槽出现严重磨损,相关人员在日常维护工作中应科学维护,确保电梯轮槽处于稳定运行状态,防止异常磨损。
具体内容如下:
(1)在曳引式电梯安装完毕后,因其自身重量而产生的拉长不均匀,在实际
工作中,钢丝绳张力差显著增加,造成了轮槽不均匀的磨耗,所以,维修工必须
定期对曳引电梯进行检测,并针对不同的检测结果做出相应的调整,以保证电梯
轮槽的磨损得到更好的控制。
(2)为防止电梯内粉尘堆积,维护人员应在电梯外表面使用洁净的棉布,将
电梯制动轮及曳引轮的工作面擦拭一遍,并做一次彻底的检测,在电梯的制动轮、曳引轮的表面出现损坏现象时,要立即更换。
结束语
综上所述,曳引式电梯设施是应用广泛的公共设施,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
或缺的一部分,但是,如果电梯设施的曳引轮槽磨损严重,将对电梯设施的运行
安全产生限制性影响,并对电梯使用者的人身安全构成威胁,因此,要加强对轮
槽磨损问题的分析,明确磨损原因,采用有效的检查和维护方法,对轮槽进行有
效检查和维护,确保曳引式电梯设施在实际运行中的安全、稳定和可靠性。
参考文献
[1]刘斌.曳引式电梯轮槽磨损及其检验检测探析[J].设备管理与维
修,2022(10):140-141.DOI:10.16621/ki.issn1001-0599.2022.05D.70.
[2]周晓林.曳引式电梯轮槽磨损及其检验检测探析[J].中国高新科
技,2021(21):155-156.
[3]李喆.曳引式电梯轮槽磨损及其检验检测探析[J].中国设备工
程,2021(09):174-176.
[4]李海鹏.曳引式电梯轮槽磨损与检验检测分析[J].中国设备工
程,2020(06):134-135.
[5]张小丽,王泽京.曳引式电梯轮槽磨损与检验检测的分析[J].装备维修技术,2019(01):21-23.DOI:10.16648/ki.1005-2917.2019.0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