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iz(发明问题解决)理论及矛盾矩阵表

合集下载

TRIZ矛盾矩阵表

TRIZ矛盾矩阵表

39项技术参数01、运动物体的重量15、运动物体作用时间29、制造精度02、静止物体的重量16、静止物体作用时间30、物体外部有害因素作用的敏感性03、运动物体的长度17、温度31、物体产生的有害因素04、静止物体的长度18、光照度32、可制造性05、运动物体的面积19、运动物体的能量33、可操作性06、静止物体的面积20、静止物体的能量34、可维修性07、运动物体的体积21、功率35、适应性及多用性08、静止物体的体积22、能量损失36、装置的复杂性09、速度23、物质损失37、监控与测试的困难程度10、力24、信息损失38、自动化程度11、应力或压力25、时间损失39、生产率12、形状26、物质或事物的数量13、结构的稳定性27、可靠性14、强度28、测试精度TRIZ 理论 ----40 种基本措施40种基本措施这里来研究一下消除技术矛盾钓40 种基本措施及其原则与用例.1.分割原则a.将物体分成独立的部分。

b.使物体成为可拆卸的。

c.增加物体的分割程度。

例:货船分成同型的几个部分,必要时,可将船加长些或变短些.2.拆出原则从物体中拆出 "干扰 '部分 ("干扰 "特性 )或者相反,分出唯一需要的部分或需要的特性。

与上述把物体分成几个相同部分的技法相反,这里是要把物体分成几个不同的部分.例,一般小游艇的照明和其他用电是艇上发动机带动发电机供给的.为了停泊时能继续供电,要安装一个由内燃机传动的辅助发电机.发动机必然造成噪音和振动。

建议将发动,机和发电机分置于距游艇不远的两个容器里,用电缆连接.3.局部性质原则a.从物体或外部介质 (外部作用 )的一致结构过渡到不一致结构。

b.物体的不同部分应当具有不同的功能c.物体的每一部分均应具备最适于它工作的条件。

例:为了防治矿山坑道里的粉尘,向工具 (钻机和料车的工作机构 )呈锥体状喷洒小水珠。

水珠愈小,除尘效果愈好.但小水珠容易形成雾,这使工作困难.解决办法:环绕小水珠锥体外层再造成一层大水珠。

triz矛盾矩阵表原理

triz矛盾矩阵表原理

triz矛盾矩阵表原理TRIZ矛盾矩阵:创新解码器,挑战与机遇的奇妙碰撞在创新的海洋里遨游,我们常常遭遇各式各样的问题瓶颈,仿佛站在科技树的一个棘手节点,进退维谷。

此时,一种名为“TRIZ”的强大工具——矛盾矩阵表便犹如神秘的航海图,以其独特且富有创意的方式引导我们破浪前行,揭示出问题解决的新路径。

TRIZ(发明问题解决理论)的核心之一便是这个矛盾矩阵表,它可不是寻常的表格那么简单,而是由俄国发明家阿利赫舒列尔精心研发的一套系统化创新方法论。

就如同武侠小说中的武学秘籍,矛盾矩阵表以其独特的矛盾对立体和40个发明原理,为我们在设计、研发乃至生活中的种种难题提供了破解之道。

矛盾矩阵表,顾名思义,其核心在于识别并解决技术系统的矛盾。

当我们的创新之旅遇到“鱼与熊掌不可兼得”的困境时,比如想要提高产品质量却又想降低成本,或者希望产品更小巧但性能却要求提升,这些看似无法调和的矛盾就是矩阵表大展身手的地方。

在这个神奇的矩阵中,矛盾被分为39种功能对立和1种物理矛盾,每一对矛盾都对应着一套针对性的创新原理。

如同侦探解开谜团一般,工程师们只需将问题对立项定位到矩阵中,就能找到一系列可能的解决方案。

这就是TRIZ矛盾矩阵的独门秘诀,既直观又高效,让你忍不住惊叹:“哇塞!原来还可以这样解决问题!”矛盾矩阵的魅力不仅体现在它的实用性上,更在于它激发创新思维的独特方式。

它鼓励我们打破常规思维框架,从新的视角审视旧问题,让那些看似无解的僵局瞬间变得柳暗花明。

这就像是一位智慧的老者,以平易近人的口吻,通过生动的案例,教诲我们如何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总而言之,在创新探索的路上,TRIZ矛盾矩阵就像是一个充满魔力的指南针,引领我们在问题丛林中披荆斩棘,不断挖掘潜在的可能性。

每一次成功应用,都是人类智慧与科技力量的巧妙结合,也是挑战与机遇的一次奇妙碰撞。

让我们手握矛盾矩阵这张创新解码器,勇往直前,共同绘制科技创新的美好蓝图吧!。

TRIZ创新理论阿奇舒勒矛盾矩阵课件

TRIZ创新理论阿奇舒勒矛盾矩阵课件
• 3.矛盾元素是非工程参数,不同的工况条件对它有着不同的要求。 • 例如,冰箱的门既要经常打开,又要经常保持关闭; • 道路上既要有十字路口,又要没有十字路口; • 歌咏比赛的奖项既要设立得多,又要设立得少等。
TRIZ创新理论阿奇舒勒矛盾矩阵
12
例1:土地爷的哲学
• 这是古时候的一个神话故事。有一次土地爷外出,临行前嘱咐他的儿子替他在土地 庙“当值”,并且一定要把前来祈祷者的话记下来。他走后,前前后后来了四个祈 祷者——
TRIZ(萃智)理论
阿奇疏勒矛盾矩阵
创新操作方法
2012.7
TRIZ创新理论阿奇舒勒矛盾矩阵
1
物理矛盾与技术矛盾的解决原理
• 1.矛盾的概念及分类 • 2.物理矛盾及其解决原理 • 3.技术矛盾及其解决原理 • 4.矛盾矩阵及其应用
• 4.1矛盾矩阵的构造 • 4.2矛盾矩阵的应用 • 4.3技术矛盾解决方法实际应用举例
• 5.TRIZ法技术矛盾和物理矛盾解的基本思路 • 6.40条发明创新原理的使用窍门
TRIZ创新理论阿奇舒勒矛盾矩阵
2
1.矛盾的概念及其分类
矛盾普遍存在于各种产品或技术系统中。 技术系统进化过程就是不断解决系统所存在矛盾的
过程。
矛盾的类型:
TRIZ创新理论阿奇舒勒矛盾矩阵
3
2.物理矛盾及其解决原理
• 第j使,三用该步。矩,阵按元照素相值矛表盾示的40通条用发工明程创参新数原编理号的i序和号j,,在按矛照盾该矩序阵号中找找出到相相应应的的原矩理阵供元下素一M步i-
• 第四步,根据已找到的发明创新原理,结合专业知识,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案。一般情 况下,解决某技术矛盾的发明原理不止一条,应该对每一条相应的原理作解决技术矛 盾方案的尝试。

Triz(发明问题解决)理论及矛盾矩阵表

Triz(发明问题解决)理论及矛盾矩阵表
3.1.3 搜索已有的解决方法
Altshuller 研究了超过1,500,000世界级的专利,发现了39个标准技术特性能引
起冲突。它们被称作39个工程参数见表二 ,查找矛盾的工程方法是先找变化的参数, 再找引起不需要的参数。 实例:要使饮料罐的壁厚减小的工程参数是“#3 移动物体的长度“,在TRIZ里,标 准工程参数的含义是非常多样的,在这里“长度”可以指任何线性的尺寸,如长度、 宽度、高度,直径等。若我们减小壁厚就会引起罐体承载力的减小,这个工程参数 就是“#14,强度”,那么标准的技术冲突就是:我们要减小“移动物体的长度” 就会引起“强度”的降低。
计算机鼠标用一个球体来传输X和Y两个轴方向的运动。 利用发明原则14 a., 与罐体焊在一起的唇口原来是垂直于侧壁的,现在变成带一个 弧度。如下图
发明原则 #35 改变物体的物理和化学状态 改变物体的集合状态、密度分度、灵活度、温度
采用强度更高的的金属合材料来增加饮料罐的承载能力。 在不到一周时间内,该发明人Jim Kowalik 就为美国软饮料工业提出了超过二十个 有用的解决方案,其中有几个便被采纳了。
表二 39个工程参数 1. 移动物体的重量 2. 静止物体的重量 3. 移动物体的长度 4. 静止物体的长度 5. 移动物体的面积 6. 静止物体的面积 7. 移动物体的体积 8. 静止物体的体积 9. 速度 10. 力 11. 张力,压力 12. 外形 13. 物体的稳定性 14. 强度 15. 移动物体的耐久性 16. 静止物体的耐久性 17. 温度 18. 光亮度 19. 移动物体消耗的能量 20. 静止物体消耗的能量 21. 动力 22. 能量损失 23. 物质损失 24. 信息损失 25. 时间损失 26. 物质总和 27. 可靠性 28. 测量精度 29. 制造精度 30. 作用物体的有害因素 31. 有害面效果 32. 可制造性

TTRIZ矛盾矩阵表

TTRIZ矛盾矩阵表

TTRIZ矛盾矩阵表
39项技术参数
01、运动物体的重量 15、运动物体作用时间 29、制造精度 02、静止物体的重量 16、静止物体作用时间 30、物体外部有害因素作用的敏感性 03、运动物体的长度 17、温度 31、物体产生的有害因素 04、静止物体的长度 18、光照度32、可制造性 05、运动物体的面积 19、运动物体的能量 33、可操作性 06、静止物体的面积 20、静止物体的能量 34、可维修性 07、运动物体的体积 21、功率35、适应性及多用性 08、静止物体的体积 22、能量损失 36、装置的复杂性 09、速度 23、物质损失 37、监控与测试的困难程度 10、力 24、信息损失 38、自动化程度 11、应力或压力 25、时间损失 39、生产率 12、形状 26、物质或事物的数量
13、结构的稳定性 27、可靠性
14、强度 28、测试精度。

整理TRIZ的九大理论体系

整理TRIZ的九大理论体系

TRIZ理论在社会中受到很多企业的青睐,TRIZ理论包含着许多系统、科学而又富有可操作性的创造性思维方法和发明问题的分析方法。

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TRIZ理论已经成为一套解决新产品开发实际问题的成熟的九大经典理论体系。

(一)40个发明原理.阿奇舒勒对大量的专利进行了研究、分析和总结,提炼出了TRIZ中最重要的、具有普遍用途的这40个发明原理,分别是:1、分割;2、抽取;3、局部质量;4、非对称;5、合并;6、普遍性;7、嵌套;8、配重;9、预先反作用;10、预先作用;11、预先应急措施;12、等势原则;13、逆向思维;14、曲面化;15、动态化;16、不足或超额行动;17、一维变多维;18、机械振动;19、周期性动作;20、有效作用的连续性;21、紧急行动;22、变害为利;23、反馈;24、中介物;25、自服务;6、复制;27、一次性用品;28、机械系统的替代;29、气体与液压结构;30、柔性外壳和薄膜;31、多孔材料;32、改变颜色;33、同质性;34、抛弃与再生;35、物理/化学状态变化;36、相变;37、热膨胀;38、加速氧化;39、惰性环境;40、复合材料等。

(二)最终理想解(IFR)。

TRIZ理论在解决问题之初,首先抛开各种客观限制条件,通过理想化来定义问题的最终理想解(ideal final result,IFR),以明确理想解所在的方向和位置,保证在问题解决过程中沿着此目标前进并获得最终理想解,从而避免了传统创新涉及方法中缺乏目标的弊端,提升了创新设计的效率.如果将创造性解决问题的方法比作通向胜利的桥梁,那么最终理想解(IFR)就是这座桥梁的桥墩。

最终理想解(IFR)有四个特点:1、保持了原系统的优点;2、消除了原系统的不足;3、没有使系统变得更复杂;4、没有引入新的缺陷等.(三)TRIZ的技术系统八大进化法则。

阿奇舒勒的技术系统进化论可以与自然科学中的达尔文生物进化论和斯宾塞的社会达尔文主义齐肩,被称为“三大进化论”。

TRIZ的九大经典理论体系

TRIZ的九大经典理论体系

TRIZ的九大经典理论体系TRIZ理论包含着许多系统、科学而又富有可操作性的创造性思维方法和发明问题的分析方法。

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TRIZ理论已经成为一套解决新产品开发实际问题的成熟的九大经典理论体系。

TRIZ解决问题过程中,将问题的通解具体化是一个难点,这需要有深厚的领域背景知识。

TRIZ理论认为,一个成功的设计可由如下公式描述:S=Pc×Pkn×(1+M)×(1+T)其中:S——成功的设计;Pc——个人解决问题的能力;Pkn——领域知识的水平与经验;M——TRIZ方法论与哲学思想的运用;T——TRIZ工具的运用。

在公式中,Pc和Pkn 都与领域知识有关。

因此,尽管TRIZ理论的创始人阿奇舒勒否认了经验知识在TRIZ 理论中的重要性,但从上述公式可以看出经验知识依然对TRIZ理论的应用构成了重要的支持。

所以,在TRIZ 理论中融入经验思维模式,应是TRIZ理论在应用中的一个发展方向。

(一)TRIZ的技术系统八大进化法则。

阿奇舒勒的技术系统进化论可与达尔文生物进化论和斯宾塞的社会达尔文主义齐肩,称为三大进化论。

TRIZ的技术系统八大进化法则分别是:1、技术系统的S曲线进化法则;2、提高理想度法则;3、子系统的不均衡进化法则;4、动态性和可控性进化法则;5、增加集成度再进行简化法则;6、子系统协调性进化法则;7、向微观级和场的应用进化法则;8、减少人工进入的进化法则。

技术系统的这八大进化法则可应用于产生市场需求、定性技术预测、产生新技术、专利布局和选择企业战略制定的时机等。

它可用来解决难题,预测技术系统,产生并加强创造性问题的解决工具。

(二)最终理想解(IFR)。

TRIZ理论在解决问题之初,首先抛开各种客观限制条件,通过理想化来定义问题的最终理想解(ideal final result,IFR),以明确理想解所在的方向和位置,保证在问题解决过程中沿着此目标前进并获得最终理想解,从而避免了传统创新涉及方法中缺乏目标的弊端,提升了创新设计的效率。

TRIZ矛盾矩阵标准表格

TRIZ矛盾矩阵标准表格

1 / 3439项技术参数01 、运动物体的重量15、运动物体作用时间29 、制造精度02 、静止物体的重量16、静止物体作用时间30、物体外面有害要素作用的敏性03 、运动物体的长度17、温度31 、物体产生的有害要素04 、静止物体的长度18、光照度32 、可制造性05 、运动物体的面积19、运动物体的能量33 、可操作性06 、静止物体的面积20、静止物体的能量34 、可维修性07 、运动物体的体积21、功率35 、适应性及多用性08 、静止物体的体积22、能量损失36 、装置的复杂性09 、速度23、物质损失37 、监控与测试的困难程度10 、力24、信息损失38 、自动化程度11 、应力或压力25、时间损失39 、生产率12 、形状26、物质或事物的数目13 、构造的稳固性27、靠谱性14 、强度28、测试精度TRIZ 理论 ----40 种基本举措40 种基本举措40 种基本举措及其原则与用例.这里来研究一下除去技术矛盾钓1.切割原则a.将物体分红独立的部分。

b.使物体成为可拆卸的。

c.增添物体的切割程度。

例:货船分红同型的几个部分,必需时,可将船加长些或变短些.2.拆出原则从物体中拆出 "扰乱 '部分(" 扰乱 "特征 )或许相反,分出独一需要的部分或需要的特征。

与上述把物体分红几个同样部分的技法相反,这里是要把物体分红几个不一样的部分.例,一般小游艇的照明和其余用电是艇上发动机带动发电机供应的.为了停靠时能持续供电,要安装一个由内燃机传动的协助发电机.发动机必定造成噪音和振动。

建议将发动,机和发电机分置于距游艇不远的两个容器里,用电缆连结.3.局部性质原则a.从物体或外面介质(外面作用 )的一致构造过渡到不一致构造。

b.物体的不一样部分应该拥有不一样的功能c.物体的每一部分均应具备最适于它工作的条件。

例:为了防治矿山坑道里的粉尘,向工具 (钻机和料车的工作机构 )呈锥体状喷洒小水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 TRIZ历史
人们通常面临两类问题:一类是知道一般的解决方法,一类是不知道解决方法。 有解决方法的通常可以通过查找书籍、技术文献或相关专家提供信息来解决。假定 我要设计一种车床,但只要低速100rpm的电机就够了,但大多数的交流电机都是高 速3600rpm的,那么问题就是如何降低电机的速度,解决方案是用齿轮箱或变流器, 于是就设计特定尺寸、重量、转速、扭矩的齿轮箱等等,来解决问题。
表三 40个发明原则 1. 分割 a. 把一个物体分成几个独立的部分 b. 把物体变成可组合的 c. 增加物体的自由度 实例:
组合式家俱, 模块化计算机组件, 可折叠木尺 花园里浇水的软管可以接起来以增加长度。 2. 抽取
3.1.2 公式化的问题: TRIZ棱镜
在客观矛盾下重申问题并识别可能存在的问题。会不会存在改善了一种技术特 性而导致其他技术特性的性能下降或其他问题出现了,会不会有技术冲突存在而进 行折衷处理。 实例: 我们无法控制饮料罐的高度,由于原材料的价格使我们要降低成本,这样罐 体的厚度要薄,但是这会引起罐体强度不够。这就是一对客观矛盾,如果我们解决 了这对矛盾,我们就会得到一个理想的工程系统。
发明问题解决理论(TRIZ)
1.0 介绍
二战以后,美国品质优良、技术先进的产品充实了全世界,但是二十世纪七十 年代的石油危机,使得美国在许多与石油相关的廉价产品上,输给了欧洲和亚洲的 竞争对手。美国的创新技术不再具有优势。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后美国的工业开始复苏,尤其在汽车工业,这主要得益于 这些工业受到了许多日本质量控制方法的影响,这些质量控制方法使帮助美国的工 业产品提高了质量、降低了成本,并重新赢得了客户,随着美国产品质量的差距和 日本产品越来越小,美国就开始寻找新的方法来增加客户满意度、提高产品质量、 降低成本、加快产品面市时间,在美国被称为“更快、更好、更便宜”。
Altshuller 以新颖的方式对专利进行分类,而不是传统的分类方法,并把主题 词去掉以使发明问题解决的过程展现在世人面前。他也发现经常同一个问题被一次 又一次地解决,用的是四十条基本发明原则中的一条。如果以后的发明家具有这种 方法以后,就可以更快更有效地进行发明。
在1960s和1970s, 他将解决方法分为五级: 一级 常规设计问题,由专业领域有名的方法进行解决,无需发明,大约有32% 的方法是在这一级。 二级 对现有系统进行改进,由工业领域知名的方法加以解决。 三级 对现有系统进行根本性改造,由工业领域以外的知名方法加以解决,主 要是解决矛盾,大约有18%的方法在这一级。 四级 利用新的方法对现有的系统功能进行升级换代,这类方法往往在更多的 是在科学领域而非技术领域。大约有4%的方法在这一级。 五级 以科学发现或独创的发明为基础的全新的系统,这一级方法只占1%。 他也指出了在每一级成功的方法上,当每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找到前,都需要大 量的知识及更多的相应的解决方法。他的方法总结在一个表一中 表一 发明方法的级别
33. 使用方便性 34. 可维护性 35. 适应性 36. 设备的复杂性 37. 控制的复杂性 38. 自动化水平 39. 生产力
3.1.4. 查找类似的解决方法
Altshuller 从世界专利中抽取了40个发明原则,这些提示可以帮助工程师找到 一种更好的发明或专利解决方法,而这个过程就是从专利技术中总结出的40个发明 原则,参见表三。 为了找到相应的发明原则,Altshuller制定了一个矛盾表,他把39 个工程参数列在了表的X轴和Y轴上,X轴表示不期望的参数,Y轴表示要改进的参 数,XY轴相交的单元上列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 实例:饮料罐的工程冲突参数是“#4 静止物体的长度”和“#11 强度”,那么Y轴 就是罐体的壁厚,即“#4 静止物体的长度”,X轴就是“#11 强度”,于是查找出 来的发明原则号就是1、14、35。 发明原则#1 分割法 a. 把一个物体分成独立的几个部分 b. 把物体做成可组合的 c. 增加一个分割物体的自由度 实例:
级别 1 2 3 4 5
发明程度 方法明显 小的改进 大的改进 新概念 新发现
解决方法% 32% 45% 18% 4% 1%
知识来源 个人知识 公司知识 行业知识 行业以外知识 所有的知识
考虑的问题 10 100 1000 10000 100000
例如,用人造金刚石来做刀具时会存在一些肉眼看不见的裂缝,这个问题是由 于传统的金刚石切割方法就会导致这些裂缝的产生,这些看不见的裂缝要到使用中 才能被发现。那么需要解决的是沿着金刚石的自然裂缝进行切割,而不产生新的破 坏的方法。新的方法取自于一种在食品罐装行业中去除辣椒籽的方法,辣椒首先被 放在密封容器中,加压至8个大气压,辣椒皮在茎干处被压破,接着急速减压,辣椒 籽就会从压破的喷出来。这种方法被用到金刚石上就把它沿着自然裂缝处分割开。
3.1 TRIZ 的过程
Altshuller感到一个可行的发明方法论是大多数发明家所熟悉,它解决问题的方 法如下图 。
3.1.1 第一步确定问题
Boris Zlotin 和 Alla Zusman,是研究TRIZ的科学家,他们是Altshuller的学生, 开发了一种创新情况调查表来识别已有工程系统的操作环境、资源消耗、有利因素、 有害因素、理想情况。 实例:饮料罐。是一个装软饮料的工程系统;承担贮存作用是其操作环境;资源包 括罐体的重量、罐体所承受的内部压力、罐体结构的刚度;有利因素装饮料;有害 因素原材料消耗、罐体生产、存贮空间浪费;理想的情况是一种一人高的饮料罐, 并能承受自身和饮料的重量而不破坏。
Rockwell汽车分部面临一个大问题,他们在设计高尔夫手推车的刹车时要输给 日本的竞争对手了,由于Rockwell和日本的对手都是汽车行业,他们都在重新设计 一种运用更小的零件来组装的刹车系统。在TRIZ,这种解决方案是在一种被称为“心 理惯性”的物场内,这很自然就会让人们用他们的经验去解决,而不会超越这种局 限。利用TRIZ方法,这个问题的解决方法是重新设计两轮车的刹车系统,用更大的 零件,但整个产品的零件数量由十二个降为四个,成本降低50%。
2.1 发明问题
另一类问题是没有解决方法的,这被称为发明问题,也许有矛盾对立体的要求。 早在四世纪时,一个埃及的科学家提出要建立一种启发式科学来解决发明问 题,在现代,发明问题的解决被归入与洞察力和创新能力相关的心理学,通常用到 的方法就是头脑风暴、尝试法。由于问题非常复杂,那么尝试的次数就要很多,如 果解决方法是某一领域的经验的话,则尝试的次数就会少一些,但是如果在某一领 域找不到解决方法的话,发明者就要到其他领域支找了,那么这种尝试的数量就很 大了,并且要求发明者掌握心理学知识象头脑风暴、直觉知识和创造力。紧接着问 题就来了,直觉和经验是很难在一个组织中传授给别人的。 这就导致了被称为心理惯性的现象,发明被局限在某种经验,在新概念设计时
1. 自成体系统并程序化 2. 指导人们在很多方法中直接到理想的发明方法 3. 可重复和可靠的非心理学的方法 4. 能直接访问发明知识库 5. 能添加发明知识到知识库中 6. 熟悉足够多的发明家的发明方法的思路
此后几年中,Altshuller研究了 200,000 份发明专利,专门研究发明家解决发明 问题的方法,这其中只有40,000 份是有发明方法的,其他都是改进。Altshuller更清 晰地定义了一个发明问题的解决方法并由此引起的另外的一个问题。例如要增加金 属板的强度就要以牺牲重量为代价,一般发明家是在几个特征之间进行折衷,但这 不能得到合理的解决方案。在专利的研究中,Altshuller 发现许多发明是消除或解决 矛盾而不是去找折衷方法。
Altshuller从这些专利中抽取了问题、矛盾和解决方法放到了TRIZ中去。
3.0 TRIZ: 发明问题解决理论
TRIZ中有一系列的原则,其中一条是增加有用度,它是由所有有利于系统的所 有有利部分Ui相加除以所有对系统有害的部分Hj之和。理想的系统是存在的都是有 利的部分而无有害的部分。这一观点对于工程师而言就是要不断追求有利部分的最 大值,而降低劳动力成本、原材料成本、能源损耗等不利部分,一般而言人们总是 在有利部分和有害部分之间寻求折衷的方法来解决矛盾,而增加有用度原则则是要 求工程师去除或解决矛盾,最终的结果是对产品有益的功能都保留而有害的功能都 去除。由机械式手表向电子式手表的升级革命就是增加有用度的很好的实例。
计算机鼠标用一个球体来传输X和Y两个轴方向的运动。 利用发明原则14 a., 与罐体焊在一起的唇口原来是垂直于侧壁的,现在变成带一个 弧度。如下图
发明原则 #35 改变物体的物理和化学状态 改变物体的集合状态、密度分度、灵活度、温度
采用强度更高的的金属合材料来增加饮料罐的承载能力。 在不到一周时间内,该发明人Jim Kowalik 就为美国软饮料工业提出了超过二十个 有用的解决方案,其中有几个便被采纳了。
3.1.3 搜索已有的解决方法
Altshuller 研究了超过1,500,000世界级的专利,发现了39个标准技术特性能引
起冲突。它们被称作39个工程参数见表二 ,查找矛盾的工程方法是先找变化的参数, 再找引起不需要的参数。 实例:要使饮料罐的壁厚减小的工程参数是“#3 移动物体的长度“,在TRIZ里,标 准工程参数的含义是非常多样的,在这里“长度”可以指任何线性的尺寸,如长度、 宽度、高度,直径等。若我们减小壁厚就会引起罐体承载力的减小,这个工程参数 就是“#14,强度”,那么标准的技术冲突就是:我们要减小“移动物体的长度” 就会引起“强度”的降低。
表二 39个工程参数 1. 移动物体的重量 2. 静止物体的重量 3. 移动物体的长度 4. 静止物体的长度 5. 移动物体的面积 6. 静止物体的面积 7. 移动物体的体积 8. 静止物体的体积 9. 速度 10. 力 11. 张力,压力 12. 外形 13. 物体的稳定性 14. 强度 15. 移动物体的耐久性 16. 静止物体的耐久性 17. 温度 18. 光亮度 19. 移动物体消耗的能量 20. 静止物体消耗的能量 21. 动力 22. 能量损失 23. 物质损失 24. 信息损失 25. 时间损失 26. 物质总和 27. 可靠性 28. 测量精度 29. 制造精度 30. 作用物体的有害因素 31. 有害面效果 32. 可制造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