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间隔离度及天线间距计算举例
天线隔离度

CDMA系统:两发射天线之间以及发射和接收天线之间,隔离度至少30dB;天线垂直布置:Lh=28+40log(k/λ)(dB)天线水平布置:Lv=22+20log(d/λ)-(G1+G2)-(S1+S2)(dB)其中k为两天线的垂直距离,d为两天线的水平距离;G1,G2分别为两天线的增益;S1,S2分别是两天线的夹角方向的副瓣电平.以上天线隔离度公式中,λ为载波的波长,k为垂直隔离距离,d为水平隔离距离,G1 、G2分别为发射天线和接收天线在最大辐射方向上的增益(dBi),S1、S2分别为发射天线和接收天线在90°方向上的副瓣电平(dBp)。
通常65°扇形波束天线S约为-18dBp,90°扇形波束天线S约为-9dBp,120°扇形波束天线S约为-7dBp,这可以根据具体的天线方向图来确定。
全向天线的S为0。
关于直放站收发天线的隔离度天线隔离度即信号从直放站前向输出端口至前向输入端口(或者从反向输出端口至反向输入端口)的路径衰减值,与直放站设备本身没有关系,它取决于施主天线和重发天线的安装位置,与垂直及水平的距离、相向的角度有关。
其大小直接影响直放站的增益配置,关系到直放站系统的稳定。
施主天线和重发天线之间隔离度较大,才能提高主机增益,获得较大的输出功率。
天线之间的隔离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主要包括空间隔离(水平隔离度和垂直隔离度)及建筑物隔离。
按照工程设计要求,天线隔离度L(dB)应大于直放站最大工作增益Gmax 约10dB~15dB,若取值12dB,考虑通常情况下Gmax为90 dB,故L一般应不小于102 dB。
●水平隔离度Lh是收发信天线在水平间隔距离上产生的空间损耗,表示公式如下:Lh=22.0+20lg(d/λ)-(Gt+Gr)+(Dt+Dr)(1)其中:22.0为传播常数;d为收发天线水平间隔(m);λ为天线工作波长(m);Gt、Gr分别为发射和接收天线的增益(dB);Dt、Dr分别为发射和接收天线的水平方向性函数造成的损耗,具体数值可以在天线方向图中查得,当上下行天线夹角为180°时,方向性损耗即为天线的前后比。
天线隔离度

5G NR天线隔离度5G NR(2.6GHz频段)与其它无线系统共址时,需预留足够的干扰隔离距离规避干扰,同时多系统共址时需要预留不同天馈系统间的安装和维护空间,因此建议:(1)5G NR(2.6GHz)系统与D频段TD-LTE系统邻频,需要时隙对齐避免交叉时隙干扰。
(2)5G NR大规模天线阵与GSM/NB-IoT(900MHz)CDMA 1X/NB-IoT(800MHz)/FDD LTE(900MHz和1.8GHz)/WCDMA/FDD LTE(2.1GHz)/TD-SCDMA(A频段)/TD-LTE(F频段)/5G NR(3.5GHz)/5G NR(4.9GHz)定向天线之间间距要求:并排同向安装时,水平隔离距离≥0.5m;垂直距离≥0.3m。
(3)5G NR大规模天线阵与DCS定向天线之间间距要求:并排同向安装时,水平隔离距离≥0.9m;垂直距离≥0.3m。
(4)如果安装空间有限,可以适当缩减隔离距离,以不影响天馈系统安装和维护为宜。
同时隔离距离不应该小于下表所示数值:表 10.1-1 5G NR(2.6GHz频段)与其它移动通信系统共站站时的隔离距离要求1.15G NR(2.6GHz频段)与其他无线电台(站)的干扰协调根据中国人民共和国无线电频谱划分方案,在5G NR系统使用的2600MHz频段(2500~2690MHz)附近,有低端和高端无线系统存在。
(1)低端:2483.5~2500MHz频段,分配给移动、固定、无线电定位、卫星移动(空对地)、卫星无线电测定(空对地)使用。
(2)高端:2690~2700MHz频段,分配给卫星地球探测、射电天文以及空间研究业务;2700~2900MHz频段,分配给航空无线电导航、无线电定位业务使用。
在2.6GHz频段低端,主要是5G NR与北斗一代导航系统的干扰。
在2.6GHz 频段高端,主要是5G NR与航空无线电导航系统的干扰。
(1)5G NR与北斗一代导航系统的干扰协调5G NR与北斗一代导航系统的干扰主要是5G NR基站和终端对北斗系统终端的干扰。
隔离度计算

直放站建设中隔离度问题的几点考虑深圳市国人通信有限公司张学工丁天文摘要:隔离度是无线同频直放站应用中非常重要的工程调整参数,在不同的应用中有着不同的调整,如果不注意,会对网络造成很大影响。
本文根据实际应用的情况,总结了几种对隔离度调整的概念及方法,希望对使用直放站有所帮助。
关键词:直放站建设隔离度调整方法隔离度定义为直放站输入端口信号对输出端口信号的衰减度,是功率之比,单位dB。
隔离度是同频无线直放站建设中极为关键的因素,也是其它直放站调试中所必需注意的指标。
针对在不同应用中的隔离度问题,本文将从四个方面进行分析,以求得到关于隔离度参数调整的一般方法。
1.无线同频直放站的隔离度问题无线同频直放站采用同频放大转发的技术,施主天线和重发天线之间收到和发送的信号频率是一致的,又在开放的环境下收发信号,必然存在着信号的空间耦合。
如果这种耦合度不控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就有可能引起直放站设备的自激,这将对整个网络造成影响。
降低耦合的重要方法是提高隔离度。
因此也可以说隔离问题是用好同频无线直放站的关键问题。
1.1 无线同频直放站的隔离度的定义及测试无线同频直放站的隔离度是指直放站的信号输入端口对信号输出端信号的抑制度(或衰减度),它取决于施主天线和重发天线间的相对位置,也同天线的方向角、前后比等参数有关,由于直放站的上行频率和下行频率之间差别不大,所以上行隔离度和下行隔离度可以近似看成相同。
在工程现场,多采用信号源加上频谱分析仪的方法现场测试,可以很方便的得到两个天线间的隔离度。
1.2自激的产生及同隔离度的关系图1 同频无线直放站产生自激原理图无线同频直放站在应用中最容易出现的问题就是自激,当系统内出现正反馈环路时,就会出现自激,如图1所示。
这是自激产生原理图,施主天线从施主基站接收频率为f1的下行信号,经增益为G的直放站放大后,由重发天线发射出去(同频信号f1)。
一部分信号再经过转发天线的后瓣(旁瓣)耦合到施主天线的后瓣(旁瓣),再由直放站放大。
天线隔离度

1.各系统之间的干扰分析1.1. 需考虑的干扰类型由于各系统需要共址建设,为了保证各系统间不至于互相影响,需要对各系统间的干扰情况进行分析。
从形成机理的角度,系统之间的干扰可以分为杂散辐射、接收机互调干扰和阻塞干扰(由于一般系统之间的间隔频率可以大约工作带宽数倍,所以系统间一般不容易出现邻频干扰)。
1)杂散辐射(Spurious emissions)由于发射机中的功放、混频、滤波等器件工作特性非理想,会在工作带宽以外较宽的范围内产生辐射信号分量(不包括带外辐射规定的频段),包括电子热运动产生的热噪声、各种谐波分量、寄生辐射、频率转换产物以及发射机互调等。
3GPP 将该部分信号通归为杂散辐射,因为其分布带宽很广,也有文献称为宽带噪声(Wideband Noise)。
邻频干扰和杂散辐射不同,邻频干扰中所考虑的干扰发射机泄漏信号指的是:被干扰接收机所处频段距离干扰发射机工作频段较近,但尚未达到杂散辐射的规定频段的情况;根据3GPP TS25.105,杂散辐射适用于指配带宽以外、有效工作带宽2.5倍以上的频段;当两系统的工作频段相差带宽2.5倍以上时,滤波器非理想性将主要表现为杂散干扰。
2)接收机互调干扰包括多干扰源形成的互调、发射分量与干扰源形成的互调(TxIMD)、交叉调制(XMD)干扰3种。
多干扰源形成的互调是由于被干扰系统接收机的射频器件非线性,在两个以上干扰信号分量的强度比较高时,所产生的互调产物。
发射分量与干扰源形成的互调是由于双工器滤波特性不理想,所引起的被干扰系统发射分量泄漏到接收端,从而与干扰源在非线性器件上形成互调。
交叉调制也是由于接收机非线性引起的,在非线性的接收器件上,被干扰系统的调幅发射信号,与靠近接收频段的窄带干扰信号相混合,将产生交叉调制。
3)阻塞干扰阻塞干扰并不是落在被干扰系统接收带宽内的,但由于干扰信号功率太强,而将接收机的低噪声放大器(LNA)推向饱和区,使其不能正常工作。
wdm隔离度计算

wdm隔离度计算摘要:1.WDM 隔离度的概念2.WDM 隔离度的计算方法3.WDM 隔离度的重要性4.WDM 隔离度的应用实例正文:一、WDM 隔离度的概念WDM(Wavelength Division Multiplexing,波分复用)隔离度是指在WDM 系统中,各个波长的光信号之间的干扰程度。
WDM 系统是一种光通信技术,它利用光波长的不同将多路光信号进行复用,从而提高光纤的传输容量。
在WDM 系统中,隔离度是一个重要的性能参数,它直接影响到系统的传输质量和通信可靠性。
二、WDM 隔离度的计算方法WDM 隔离度的计算方法通常有两种:一种是根据系统传输的损耗来计算,另一种是根据系统传输的信噪比来计算。
1.根据系统传输的损耗计算WDM 隔离度可以通过计算各个波长之间的损耗差异来得到。
损耗差异越小,隔离度就越高,系统的性能就越好。
在实际应用中,损耗差异可以通过测量各个波长的输出功率来确定。
2.根据系统传输的信噪比计算WDM 隔离度也可以通过计算各个波长之间的信噪比来得到。
信噪比越高,隔离度就越高,系统的性能就越好。
在实际应用中,信噪比可以通过测量各个波长的信号强度和噪声强度来确定。
三、WDM 隔离度的重要性WDM 隔离度是WDM 系统性能的一个重要参数,它直接影响到系统的传输质量和通信可靠性。
高隔离度可以有效降低各个波长之间的干扰,提高系统的传输容量和通信效率。
四、WDM 隔离度的应用实例WDM 隔离度在WDM 光通信系统中有广泛的应用。
例如,在DWDM (Dense Wavelength Division Multiplexing,密集波分复用)系统中,由于波长之间的间隔很窄,WDM 隔离度对系统的性能影响尤为重要。
此外,在CWDM(Coarse Wavelength Division Multiplexing,粗波分复用)系统中,WDM 隔离度也是一个重要的性能参数。
系统间隔离度及天线间距计算举例

系统间隔离度及天线间距计算举例WLAN系统中2.4GHz和5.8GHz共址时天线之间的最小间距计算(版权所有)我们选取以下模型来计算WLAN系统隔离度和室内分布中2.4GHz和5.8GHz共址时天线之间的最小间距在这个模型中,从干扰源基站的功放输出的信号首先被发送滤波器滤波,然后因两个基站间有一定的隔离而得到相应的衰减,最后被受干扰基站的接收机所接收。
到达被干扰基站的天线端的杂散干扰功率可以表示:Ib=Ptxamp-Pattenution-Iisolation+10*lg(BW1/BW2) 变形得:Iisolation=Ptxamp-Pattenution-Ib+10*lg(BW1/BW2) 其中:Iisolation:天线隔离度(dB)Ptxamp:干扰源功放输出杂散功率指标(dBm)Pattenuation:限带滤波器带外衰减Ib:允许最大杂散干扰(杂散干扰不应该大于带内总的热噪声Pn)BW1:被干扰基站信号带宽BW2:干扰信号可测带宽(1)计算WLAN 2.4G频段和5.8G频段工作信道带宽内总的热噪声功率。
WLAN 2.4G频段工作信道带宽为22MHz,因此WLAN 2.4G频段工作信道带宽内总的热噪声功率:Pn=-174dBm+10lg(22×106Hz)=-101dBmWLAN 5.8G频段工作信道带宽为20MHz,因此WLAN 5.8G频段工作信道带宽内总的热噪声功率:Pn=-174dBm+10lg(20×106Hz)= -101dBm(取值四舍五入,实际计算值均小于-101dBm)则Ib= Pn=-101dBm(2)根据我国无委型号核准测试标准,WLAN杂散指标为-30dBm/MHz;则:干扰源功放输出杂散功率指标:Ptxamp(2.4)=22 MHz ×(-30dBm/MHz)=(10lg22-30)dBm=-17 dBm Ptxamp(5.8)=20 MHz ×(-30dBm/MHz)=(10lg22-30)dBm=-17 dBm(取值四舍五入,实际计算值均小于-17 dBm)则Ptxamp=-17 dBm(3)常用WLAN设备的限带滤波器带外衰减Pattenuation为80dB(4)10*lg(BW1/BW2)WLAN 2.4G频段工作信道带宽为22MHz,WLAN 5.8G频段工作信道带宽为20MHz。
天线隔离度

1.各系统之间的干扰分析1.1. 需考虑的干扰类型由于各系统需要共址建设,为了保证各系统间不至于互相影响,需要对各系统间的干扰情况进行分析。
从形成机理的角度,系统之间的干扰可以分为杂散辐射、接收机互调干扰和阻塞干扰(由于一般系统之间的间隔频率可以大约工作带宽数倍,所以系统间一般不容易出现邻频干扰)。
1)杂散辐射(Spurious emissions)由于发射机中的功放、混频、滤波等器件工作特性非理想,会在工作带宽以外较宽的范围内产生辐射信号分量(不包括带外辐射规定的频段),包括电子热运动产生的热噪声、各种谐波分量、寄生辐射、频率转换产物以及发射机互调等。
3GPP 将该部分信号通归为杂散辐射,因为其分布带宽很广,也有文献称为宽带噪声(Wideband Noise)。
邻频干扰和杂散辐射不同,邻频干扰中所考虑的干扰发射机泄漏信号指的是:被干扰接收机所处频段距离干扰发射机工作频段较近,但尚未达到杂散辐射的规定频段的情况;根据3GPP TS25.105,杂散辐射适用于指配带宽以外、有效工作带宽2.5倍以上的频段;当两系统的工作频段相差带宽2.5倍以上时,滤波器非理想性将主要表现为杂散干扰。
2)接收机互调干扰包括多干扰源形成的互调、发射分量与干扰源形成的互调(TxIMD)、交叉调制(XMD)干扰3种。
多干扰源形成的互调是由于被干扰系统接收机的射频器件非线性,在两个以上干扰信号分量的强度比较高时,所产生的互调产物。
发射分量与干扰源形成的互调是由于双工器滤波特性不理想,所引起的被干扰系统发射分量泄漏到接收端,从而与干扰源在非线性器件上形成互调。
交叉调制也是由于接收机非线性引起的,在非线性的接收器件上,被干扰系统的调幅发射信号,与靠近接收频段的窄带干扰信号相混合,将产生交叉调制。
3)阻塞干扰阻塞干扰并不是落在被干扰系统接收带宽内的,但由于干扰信号功率太强,而将接收机的低噪声放大器(LNA)推向饱和区,使其不能正常工作。
mimo通道间的隔离度

mimo通道间的隔离度摘要:一、引言1.MIMO技术的背景和基本概念2.MIMO通道间的隔离度在通信系统中的重要性二、MIMO通道间的隔离度定义及计算方法1.通道隔离度的定义2.通道隔离度的计算方法三、影响MIMO通道间隔离度的因素1.天线间距2.天线方向图3.信道条件4.系统参数配置四、提高MIMO通道间隔离度的方法1.优化天线布局2.采用空间分集技术3.调整系统参数4.信道编码技术五、MIMO通道间隔离度在实际应用中的案例分析1.案例背景及需求2.隔离度不足导致的通信问题3.提高隔离度后的通信效果六、总结1.MIMO通道间隔离度的重要性2.提高隔离度的技术发展方向正文: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MIMO(多输入多输出)技术已成为提高无线通信系统性能的重要手段。
在MIMO系统中,多个发射和接收天线被用来实现更高的数据传输速率和更好的信道性能。
然而,多天线之间的干扰问题也不容忽视,尤其是在密集的城市环境和高频谱利用率的场景下。
因此,研究MIMO通道间的隔离度对于提高通信系统的性能具有重要意义。
MIMO通道间的隔离度是指在多天线系统中,不同通道之间的信号干扰程度。
理想的隔离度应达到无穷大,但在实际应用中,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很难达到完全隔离。
通道隔离度的计算方法通常是通过测量各个天线端口之间的互干扰程度来实现的。
影响MIMO通道间隔离度的因素有很多,主要包括天线间距、天线方向图、信道条件和系统参数配置。
首先,合理的天线间距可以降低天线之间的互耦,从而提高通道隔离度。
其次,天线方向图的形状也会影响隔离度,通过优化天线阵列的方向图,可以减少不同通道间的信号干扰。
此外,信道条件对隔离度的影响也不容忽视,例如在多径衰落严重的场景下,需要采用抗干扰技术来提高通道隔离度。
最后,合适的系统参数配置也可以有效提高通道隔离度。
为了提高MIMO通道间的隔离度,可以采取多种技术手段。
例如,优化天线布局,使得天线之间的距离和方向满足一定的条件,从而降低信号干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WLAN 系统中和共址时
天线之间的最小间距计算
(版权所有)
我们选取以下模型来计算 WLAN 系统隔离度和室内分布中和共址时天
线之间的最小间距
干扰站
y y 被干扰站
图1两牛对W214扰校型 在这个模型中,从干扰源基站的功放输出的信号首先被发送滤波器滤波,然 后因两个基站间有一定的隔离而得到相应的衰减,最后被受干扰基站的接收 机所接收。
到达被干扰基站的天线端的杂散干扰功率可以表示:
lb 二Ptxamp-Patte nutio n-lisolatio n+10*lg(BW1/BW2)
变形得:
Iisolatio n=Ptxamp-Patte nutio n-Ib+10*lg(BW1/BW2)
其中:
I 旳发找火亦干
脱电平
计以法L 卜旳千祝电平 的干九毗平
isolation :天线隔离度(dB)
Ptxamp:干扰源功放输出杂散功率指标(dBm)
Patte nuation:限带滤波器带外衰减
lb :允许最大杂散干扰(杂散干扰不应该大于带内总的热噪声Pn)
BW1:被干扰基站信号带宽
BW2:干扰信号可测带宽
( 1 )计算WLAN 频段和频段工作信道带宽内总的热噪声功率。
WLAN频段工作信道带宽为22MHz,因此WLAN频段工作信道带宽内总
的热噪声功率:
Pn=-174dBm+10lg(22 ^HZ)=-101dBm
WLAN频段工作信道带宽为20MHz,因此WLAN频段工作信道带宽内总的热噪声功率:
Pn=-174dBm+10lg(20 ^HtQ二-101dBm
(取值四舍五入,实际计算值均小于-101dBm)
则lb= Pn=-101dBm
2)根据我国无委型号核准测试标准, WLAN 杂散指标为-30dBm/MHz;
则:干扰源功放输出杂散功率指标:
Ptxamp() =22 MHz &30dBm/MHz) =( 10lg22-30) dBm=-17 dBm Ptxamp ()=20 MHz x(-30dBm/MHz) = (10lg22-30) dBm=-17 dBm (取值四
舍五入,实际计算值均小于-17 dBm)
则Ptxamp=-17 dBm
(3)常用WLAN设备的限带滤波器带外衰减Pattenuation为80dB
4) 10*lg(BW1/BW2)
WLAN 频段工作信道带宽为22MHz,WLAN 频段工作信道带宽为
20MHz。
杂散干扰是相互的,所以此处我们只需计算二者比值较大的
条件——22/20,即频段对频段的干扰较大。
10*lg(BW1/BW2)=10 lg(22/20)=
5) 天线隔离度Iisolation= Ptxamp-Pattenution-Ib+10*lg(BW1/BW2)
=-17 -80 -(-101)+
6) 天线水平隔离度计算公式:
DH (dB) = 22 +20 log (S / — (Gt + Gr)
其中:
S =天线水平间距(米)。
入=中心频率对应的波长(米)。
Gt =在收发天线直线连线上发射天线增益(dBi)。
Gr =在收发天线直线连线上接收天线增益(dBi)。
此处天线按照全向吸顶天线计算,天线增益取常规的4 dBi 由于隔离度与传播波长呈负相关性,满足同意隔离度情况下,波长越长,所需要的天线间距也越大,同时,频段的带外干扰大于频段,则只需要计算频段的情况. 频段的波长为
代入计算:
=22 +20 log (S / —入(4 + 4)
S 二启x = m=
即在WLAN系统中和共址时, 天线之间的最小间距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