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工厂电气照明设计
电气照明课程设计报告

课程设计报告课程名称: 电气照明课程设计题目名称: 某食堂三楼电气照明设计年级专业及班级:姓名:学号:指导教师:评定成绩:教师评语:指导老师签名:2013年1月17日电气照明课程设计任务书一、设计课题某建筑(指定)电气照明施工图设计二、工程概况详各建筑图建筑说明。
三、原始资料1.各工程土建施工图纸一套(另附)2.国家标准及相应设计规范。
四、课题要求1.设计原则: 国家现行有关电气设计规范及主管部门规定等。
2.设计范围: 电气照明平面布置、照明电气设计、接地与电气安全等3、设计成果: 课程设计报告(设计说明书及计算书等)电气施工图(系统图、平面图等)4.设计要求: 按工程施工设计深度要求设计、出图, 全部图纸要求采用计算机绘制。
五、日程安排本次课程设计时间共1.5周, 进度安排如下:设计准备, 熟悉有关电气设计规范, 熟悉本工程土建图及其它所提条件, 绘制电气设计条件图。
(1天)照明平面布置、电气初步设计。
(2天)照明计算、负荷计算。
(1天)电气施工图设计、绘图, 要求采用计算机绘制电气施工图。
(3天)整理计算书及图纸、写课程设计报告。
(1天)六、主要参考书1.GB50052—2009 《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国标 2009年2.GB50054—2011 《低压配电设计规范》国标 2011年3.GB50034—2004 《建筑照明设计标准》国标 2004年4.JGJ16—2008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行业标准 2008年5、吕光大主编《建筑电气安装工程图集》(第2版)1.2、3集中国电力出版社6.照明设计手册(第二版) 北京照明学会中国电力出版社7、《工厂常用电气设备手册》(第2版)上、下册中国电力出版社8、《民用建筑电气设备手册》上、下册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9、《国家标准电气制图应用示例图册》(建筑电气分册)中国标准出版社10、电气设备生产厂家产品样本及其它资料等七、课程设计指导书《电气照明设计指导》刘介才主编机械工业目录一. 工程概况与设计依据 (5)1.1工程概况 (5)1.2设计依据 (5)二. 照明光照设计 (6)2.1照明方式和照明种类确定 (7)2.2 照明系统 (8)2.3 灯具布置原则: (8)2.4 灯的控制方式 (10)2.5照度标准及计算 (10)三. 照明电气设计 (11)3.1照明配电设计负荷确定 (12)3.2照明负荷计算 (13)3.3线路敷设及导线选择 (14)课程设计总结 (15)参考文献 (15)附录 (15)一.工程概况与设计依据1.1工程概况项目名称: 某食堂三层电气照明系统的设计项目概况:某食堂电气照明施工平面图以及配电干线图的设计, 该工程为砖混结构, 分为三层, 建筑标高为17.4米, 一、二层层高为4.9米, 第三层层高为6米, 建筑总面积为6189.57平方米。
工厂电气系统设计大全

工厂电气系统安装项目1 工厂电气动力系统安装3.1.1施工技术准备1.识图1)设计说明(1)设计依据按照国家标准GB50052~95 《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3—94《1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GB50054—95《低压配电设计规范》等的规定,进行工厂供电设计必须遵循以下一般设计原则:a遵守规程、执行政策必须遵守国家的有关规程和标准,执行国家的有关方针政策,包括节约能源、节约有色金属等技术经济政策。
b安全可靠、先进合理应做到保障人身和设备的安全,供电可靠,电能质量合格,技术先进和经济合理,采用效率高、能耗低和性能较先进的电气产品。
c近期为主、考虑发展应根据工程特点、规模和发展规划,正确处理近期建设与远期发展的关系,做到远、近期结合,以近期为主,适当考虑扩建的可能性。
d全局出发、统筹兼顾必须从全局出发,统筹兼顾,按照负荷性质、用电容量、工程特点和地区供电条件等,合理确定设计方案。
(2)设计范围工厂供电设计包括变配电所设计、配电线路设计和电气照明等。
a变配电所设计无论工厂总降压变电所或车间变电所,设计的内容都基本相同。
工厂高压配电所,则除了没有主变压器的选择外,其余的设计内容也与变电所设计基本相同。
变配电所的设计内容应包括:变配电所负荷的计算和无功功率的补偿,变配电所所址的选择,变电所主变压器台数和容量、型式的确定,变配电所主结线方案的选择,进出线的选择,短路计算及开关设备的选择,二次回路方案的确定及继电保护的选择与整定,防雷保护与接地和接零的设计,变配电所电气照明的设计等。
最后需编制设计说明书、设备材料清单及工程概(预)算,绘制变配电所主电路图、平剖面图、二次回路图及其它施工图纸。
b配电线路设计工厂配电线路设计分厂区配电线路设计和车间配电线路设计。
厂区配电线路设计,包括厂区高压供配电线路设计及车间外部低压配电线路的设计。
其设计内容应包括:配电线路路径及线路结构型式的确定,负荷的计算,导线或电缆及配电设备和保护设备的选择,架空线路杆位的确定及电杆与绝缘子、金具的选择,防雷保护与接地和接零的设计等。
工业厂房电气设计规范

工业厂房电气设计规范篇一:厂房电气设计说明电气设计说明一. 设计依据:1.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16-20082.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3.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20104. <<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955. <<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20096. <<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047.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988. <<1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GB50053-949. <<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GB500343-200410. 建设单位的有关意见和各专业所提供的工艺要求11. 其它有关国家及地方的现行规程,规范标准.二. 工程概况:本工程xxxxxxx厂房,总建筑面积为20600平方米,其中地上18600平方米,地下2000方米,本工程结构型式为框架结构.建筑高度为米.变配电所设在地下一层,消防中心设在一层(具有直接对外的出口),弱电机房设置在地下一层。
三. 设计范围:1. 强电部分: a). 10KV变配电系统. b) 220V/380V配电系统.c) 电气照明系统.d) 防触电安全保护系统. e)建筑物防雷接地系统2. 弱电部分: a) 通信系统(宽带,电话). b) 有线电视系统(CATV). c).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d). 视频安防监控系统(CCTV)四. 10KV/0.4KV变配电系统:1. 本工程用电负荷分级如下:一级负荷为: 火灾报警及联动控制设备,消防泵,喷淋泵,消防电梯,排烟风机,加压风机,保安监控系统,应急照明,弱电用电、生活泵,普通电梯、排污泵三级负荷为: 一般照明及普通动力用电.2. 供电电源及电压等级本工程采用4路10kV电源供电;1#变压器、2#变压器电源分别引自上一级不同的35KV变电所,满足本工程一级负荷的要求,负责工厂非生产用电;3#变压器、4#变压器电源引自上一级的35KV变电所,负责工厂生产用电。
电气照明课件

根据不同的激活方式,电气照明 可分为气体放电灯、荧光灯、 LED灯等。
电气照明发展历程
早期阶段
早期的电气照明主要使用白炽灯 ,其发光原理是利用电流通过灯 丝产生热能,从而激发出可见光
。
发展阶段
随着科技的发展,荧光灯、LED灯 等新型照明技术逐渐普及,它们具 有更高的发光效率和更长的使用寿 命。
公共设施照明
公共设施如道路、桥梁、隧道 等需要良好的照明以确保交通
安全。
Hale Waihona Puke 工业照明工厂、仓库等工业场所需要高 亮度的照明设备以满足生产和
存储需求。
02
电气照明系统组成与原理
电源及电源控制设备
01
02
03
电源
提供电能,通常为交流或 直流电源。
电源控制设备
用于控制电源的通断,如 开关、插座等。
电源保护设备
智能化阶段
现代的电气照明不仅追求高效、节 能,还注重智能化控制,如通过手 机APP控制灯光开关、亮度等。
电气照明应用领域
01
02
03
04
家庭照明
家庭中的照明是电气照明最广 泛的应用领域,包括客厅、卧
室、厨房等空间的照明。
商业照明
商业场所如商场、办公室、酒 店等需要大量的照明设备,以
营造舒适、明亮的环境。
高效节能技术
研发更高效、更节能的照明产品,降低能源消耗 和运营成本。
智能化控制
利用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实现照明系统的 智能化控制和管理。
新型材料应用
探索和应用新型材料,提高照明产品的性能和寿 命。
市场需求变化趋势分析
定制化需求
消费者对个性化、定制化的照明产品需求增加,要求企业提供多 样化的产品选择。
工厂车间照明灯光节能控制系统解决方案

工厂车间照明灯光节能控制系统解决方案工业厂房依据作业环境所需要的照明要求进行科学设计,保证工人的舒适度和安全性,提高工作效率和产品质量;同时工业照明节能是一种降低成本的途径,也是一种发展趋势和社会责任;因此要引入光效高的照明灯具,还要求由控制技术提高照明效果,减少能耗;既要满足生产所需的亮度,同时使工作环境舒适,以达到增加产量、减少事故、节能降耗的目的;车间环境不仅要有足够的工作照明,更应营造一个舒适的视觉环境,减少光污染;现代车间的照明已经成为直接影响车间效率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做好照明设计,加强照明控制设计,已成为现代智能车间大楼的一个重要内容;据国内外有关资料介绍,车间照明用电量占整幢大楼能耗的约1/3,车间照明的设备费用包括照明器件和配布线工程费约占电气工程费用的10%以上,因此选择合理的照明方案,配置先进的控制系统,不仅能大大简化穿管布线的工作量,而且能有效地节约能源,降低用户运行费用,提高大楼管理水准,具有极大的经济意义和社会效益;在一些欧美发达国家,照明系统的智能化控制已成为智能化大楼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而且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智能照明控制系统的技术,随着现代建筑技术的发展而不断更新以适应各种建筑结构布局,不同灯具的选配,实现多样化的控制模式;由于这是一个开放式的系统,采用标准接口可以方便地与其它系统诸如BA、安保、消防等相互连接完成系统集成功能;同时利用系统配备的监控软件,大楼管理工作人员借助“友好”的用户界面,能极其方便地遥控、监控大楼所有控制设备的工作状态;现代化高层车间大楼照明的特点:当前,各类车间不断涌现,无论是工作内容、空间,还是建筑本身都具有许多不同的特征;现代化的工厂车间是由多种视觉效果组成的工作环境,工厂车间视觉环境的舒适性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虑:◆选择合适的照度;◆减少光源的直接眩光、反射眩光;◆室内装饰和光源的显色性;◆室内亮度的合理分布;◆设计一个良好的建筑空间环境;车间大楼按照功能区域划分,通常会有车间区域、门厅、经理室、会议室、多功能厅等,各个功能区域的照明具有不同的特点;车间区域照明使用的光源主要是荧光灯与白炽灯,其中荧光灯多用于一般照明,白炽灯多用于局部照明,照度水平的设计主要取决于视觉作业的需要及经济条件的状况;车间区域的工作时间主要是在白天,可以考虑利用窗外入射的大量自然光进行照度补偿,不仅能节约大量能源,更能维持室内舒适的视觉环境;门厅是车间大楼的进出口大厅,给人以最初印象,因此十分重要;经理室是进行重要商谈与发号施令的地方,整个房间的照明不要求有均匀的照度,设计时应创造出一个既庄重典雅,又积极进取的气氛;会议室的整个中心是会议桌,因此必须重视会议桌的照明,在会议桌区域照度值应达到500Lux,并要设法使桌子表面的镜面反射减到最少;另外照明设计还应考虑会议室各种演示设备的应用问题,如对书写板的照明,还有在使用投影仪、幻灯、录相机时室内照明设备的控制等;在以上多种重要场合,灯光效果在整个环境中起到十分关键的作用;因此,照明的设计就显得尤为重要,通常会采用多种光源,气派而且富有层次,通过调光和场景预设置功能营造多种灯光效果,变换出不同的光的空间,给人以舒适完美的视觉享受;现代高层车间大楼的照明控制系统应该具有:(1)通过合理管理在需要的时候,需要的区域把灯点亮到合适的照度以节约能源和降低运行费用,同时便于操作和管理,提高大楼管理水平;(2)给用户提供一个舒适的工作环境,以保证工作人员具有较高的工作效率;作为一个真正有效的照明控制系统,以上两方面都应该满足;(3) XXXX智能照明控制系统的组成和特点XXXX智能照明控制系统的“模块化结构”和“分布式控制”是有别于目前国际上所有照明控制系统的最大特点;XXXX智能照明控制系统,通常可以由调光模块、开关模块、控制面板、液晶显示触摸屏、智能传感器、编程插口、时钟管理器、手持式编程器和PC监控机等部件组成,将上述各种具备独立功能的控制器件用一根5类数据通信线4对双绞线连接起来,就组成一个DyNet控制网络,其典型系统如图1所示;与主干网相连,每个子网最多可连接64个模块,主干网至少可连接64个以上子网;信息在子网的传输速率为9600波特,主干网的传输速率则可根据网络的大小调节,最大可达57600波特,由于Dynet网络能通过对网桥编程和设置,有效地控制各子网和主干网之间的信息流通、信号整形、信号增强和调节传输速率,大大提高了大型照明控制网络工作的可靠性;Dynet系统避免了中央集中控制的缺点;在Dynet系统中,各模块只响应网络对该模块的随机“呼叫”,这就意味着在各种状态下,每个模块互不影响,保证系统具有高可靠性;系统的每个功能都独立地贮存于相应的模块中,这就意味着,若某个模块出现故障,只是与该模块相关的功能失效,而不影响网络其它模块正常运行,从维护的观点来看这种“独立存贮”的概念,既有利于快速故障定位,又提高了大型照明控制系统的“容错”水平;Dynet系统是一种“事件驱动式”网络系统,其优点是显而易见的,电气工程师无须专门训练就能设计大型照明控制系统;通常控制模块安装于配电间位置,既可挂墙明装,也可机柜内安装;控制面板及其它控制器件安装在便于操作的地方,该系统可在任何时候进行扩展,不必进行重新配置或更改原有线路,只需将增加模块用数据线接入原有网络系统便可;XXXX分布式照明控制网络的规模可灵活地随照明系统的大小而改变,若将图2所示的典型系统视作一个子网,每个子网都可以通过一台网桥BridgeDyNet网络的接线方法:网络通信线采用带屏蔽层的5类4对双绞线1对备用电缆;部件间的连接采用菊花形连接方式,即每个部件上只有一进一出两根电缆的引线端头第一个部件和最后一个部件除外,只有一根引线端头,依次将三对不同颜色的双绞线分别接到+12V、D-、D+和GND的端子排上,如此就连成了一个调光控制网络见表1;3车间楼智能照明控制系统方案说明见表2、表34 DALI荧光灯单灯单控系统一般工厂车间安装大量的荧光灯,荧光灯采用何种控制方式,选择怎样的控制荧光灯的控制部件将取决于业主的投资预算;可寻址DALI荧光灯镇流器的诞生,使得荧光灯光源可作为空间动态元件分别控制每个照明灯,工厂车间的照明可实现分别或者对其中一部分进行自由的控制;DALI是数字可寻址灯光接口的简称,是一种可以在一个控制器输出的各个镇流器之间进行寻址的控制方式,不同于0~10V和DSI,是在一条连接多达64个镇流器的控制线上各个荧光灯可分别寻址并赋予不同调光亮度的控制形式;许多公司在运作了一段时间后,经常发生部门重组,用DALI电子镇流器控制方式就可以实现对每个灯和区域的重新组合控制,避免发生区域重新分隔后,照明不能合理控制的尴尬;随着合理利用能源的意识和对于人类工程学的认识增强,工厂车间采用可调光照明将越来越普及,因为调光直接影响建筑空间的审美和舒适,而且对节能更有显着的经济意义;5智能照明控制系统应用效果1实现照明控制智能化采用XXXX智能照明控制系统后,可使照明系统运行在全自动状态,系统将按预先设置切换若干基本工作状态,通常为“白天”、“晚上”、“安全”、“清洁”、“周末”和“午饭”等,根据预设定的时间自动地在各种工作状态之间转换;例如,上班时间来临时,系统自动将灯打开,而且光照度会自动调节到工作人员最合适的水平;在靠窗的房间,系统能智能地利用室外自然光,当天气晴朗,室内灯会自动调暗;天气阴暗,室内灯会自动调亮,以始终保持室内恒定的亮度按预设定要求的亮度;当每一个工作日结束,系统将自动进入“晚上”工作状态,自动地极其缓慢地调暗各区域的灯光;同时,系统的动静探测功能将自动生效,让没有人的工厂车间的灯光自动关掉;相反,动静探测能保证有员工加班的车间区灯光处于合适的亮度;系统还能使公共走道及楼梯间等公共区域的灯协调工作,当车间区有员工加班时,楼梯间、走道等公共区域的灯就保持基本的亮度,只有当所有车间区的人走完后,才将灯调到“安全”状态或关掉;此外,还可用手动控制面板或遥控器等,随意改变各区域的光照度;对于高级车间大楼的接待大厅、餐厅、会议室、休息室和娱乐场所,则可根据一天中的不同时间,不同用途精心地进行灯光的场景预设置,使用时只需调用预先设置好的最佳灯光场景,使客人产生新颖的视觉效果;(2)改善工作环境,提高工作效率在大楼工厂车间,配以可调光电子镇流器的日光灯在智能照明控制系统控制下与传统的日光灯照明系统相比具有显着的优点;因为配有传统镇流器的日光灯以100Hz的频率闪动电网频率的2倍,这种频闪使工作人员头脑发胀,眼睛疲劳,降低了工作效率;而可调光电子镇流器则工作在很高的频率40KHz~70KHz,不仅克服了频闪,而且消除了由于使用START而造成起辉时的亮度不稳定,给员工提供了比精良的房间装饰和高档车间用具更为重要的有利于健康的舒适环境,同时也提高了工作效率,而这一点却给业主带来预想不到的巨大经济回报;3照度的一致性一般照明设计师在对新的车间用房进行照明设计时,照度均比要求照度高,通常是700Lux,而标准照度为400Lux;这是考虑到随着时间的推移,灯的效率和房间墙面反射率不断衰减的缘故;如果设计师在初期就按标准照度设计,那么,无须多长时间房间照度就会低于标准,而不符合车间照度要求;正是由于这种新房间照度的偏高设计,不仅造成车间用房使用期或两次装饰的间隔期的照度不一致性,而且由于照度偏高造成不必要的能源浪费;采用XXXX智能照明控制系统,由于可以智能调光,尽管照度还是偏高设计,但系统将会按照预先设置的标准亮度使工厂车间在使用期内保持恒定的照度,而不受灯具效率降低和墙面反射系数衰减的影响,这是安装智能照明控制系统又一个不易被人们察觉的好处;如图3所示,传统照明系统的房间照度曲线呈锯齿状,使用智能控制系统以后,呈水平直线,阴影部分为节约的能源;(4)可观的节能效果现代高级自用或租用型车间大楼除了给员工提供舒适的环境外,节约能源和降低运行费用是业主们关心的又一个重要问题;按国际标准,工厂车间的最佳光照度为400Lux不是越高越好,智能照明控制系统能利用智能传感器感应室外光线,自动调节光照度,即室外自然光强,室内灯光变弱;室外自然光弱,室内灯光变强,以保持工厂车间恒定的标准照度,既创造了最佳的工作环境,又达到节能的效果见图4;由于XXXX系统能够通过合理的管理:利用智能时钟管理器可以根据不同日期、不同时间按照各个功能区域的运行情况预先进行光照度的设置,不需要照明的时候,保证将灯关掉;在大多数情况下很多区域其实不需要把灯全部打开或开到最亮,Dyanlite系统能用最经济的能耗提供最舒适的照明;在一些公共区域如会议室、休息室等,利用动静探测功能在有人进入的时候才把灯点亮或切换到某种预置场景;XXXX系统能保证只有当必需的时候才把灯点亮,或点到要求的亮度,从而大大降低了大楼的能耗;5延长灯具寿命灯具损坏的致命原因是电网过电压;灯具的工作电压越高,其寿命则成倍降低;反之,灯具工作电压降低则寿命成倍增长;因此,适当降低灯具工作电压是延长灯具寿命的有效途径;XXXX智能照明控制系统能成功地抑制电网的冲击电压和浪涌电压,使灯具不会因上述原因而过早损坏;还可通过系统人为地确定电压限制,提高灯具寿命;XXXX系统采用了软启动和软关断技术,避免了灯丝的热冲击,使灯具寿命进一步得到延长;XXXX系统能成功地延长灯具寿命2~4倍;不仅节省大量灯具,而且大大减少更换灯具的工作量,有效地降低了照明系统的运行费用,对于难安装区域的灯具及昂贵灯具更具有特殊意义;6提高管理水平,减少维护费用XXXX智能照明控制系统,将普通照明人为的开与关转换成了智能化管理,不仅使大楼的管理者能将其高素质的管理意识运用于照明控制系统中去,而且同时将大大减少大楼的运行维护费用,并带来极大的投资回报;。
部分)工厂电气照明设计PPT课件

图10-13 均匀布置的灯具可排列成正方形或矩形或菱形
10.2.2 灯具 2)事故照明的布置
供继续工作用的事故照明,其在主要工作面上的照度,应尽可能保持 原有照度的30%~50%。一般做法为:若为一列灯具,可采用事故照明和 工作照明相间布置,或与两个工作灯具相间布置;若为两列灯具,可选其 中一列为事故照明,或每一列均相间布置事故照明;若为三列灯具,可选 其中一列为事故照明或在边旁两列相间布置事故照明。
(2)室内灯具的悬挂高度 室内灯具不宜过高或过低。过高,降低工作面上的照度且维修不方
便;过低,容易碰撞且不安全,另一方面要产生眩光,降低人眼的视力。 表10-3给出了一般照明灯的悬挂高度最小值。
10.2.2 灯具 表10-3 室内一般照明灯具距地面的最低悬挂高度
10.3 照度计算
10.3.1 照度标准 照度是决定照明效果的重要指标。在一定范围内,照度增加会使视觉能力
向上投射的光通量极少。 2)半直接照明型 灯具向下投射的光通量占总光通量的60%~90%,向
上投射的光通量只有10%~40%。
10.2.2 灯具
3)均匀漫射型 灯具向下投射的光通量和向上投射的光通量差不多相等, 各为40%~60%之间。
4)半间接照明型 灯具向上投射的光通量占总光通量60%~90%,向下 投射的光通量只有10%~40%。
10.2.2 灯具 2.灯具的布置 (1)室内布置方案 布置要求:保证最低的照度及均匀性;光线的射向适当,无眩光、阴影;安 装维护方便;布置整齐美观,并与建筑空间协调;安全、经济等。 1)一般照明的布置
通常有两种,即均匀布置(灯具布置与设备位置无关)和选择布置 (灯具布置与设备位置有关)。其中均匀布置比较美观均匀,所以一般照 明用得较多。
工业厂房的供电和配电设计

工业厂房的供电和配电设计摘要:工业厂房供配电设计是现代工业中将电力系统的电能合理分配到工厂中重要环节, 电力系统是现代工业生产的动力, 离开了电力系统的现代工业是不可想象的。
所以工业厂房输配电的设计是整个工业区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针对工业厂房的输配电设计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 希望能给输配电从业人员提供参考。
关键词:工业厂房;供配电;设计前言我国改革开放以来, 工业生产的高速发展使得电力的消耗日益增长, 各个工业生产企业要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获得优势, 取决于企业在生产中的工业生产成本的降低, 降低耗电是工业生产的最为重要的环节。
合理的工业输配电设计方案能为企业带来竞争优势, 电力的节能降耗是输配电的设计方向。
1 工业厂房输配电设计的基本原则工业厂房输配电的设计环节最基本的是遵守国家的相关设计技术规范《供配电系统设计》, 这是输配电设计的重要依据和政策支撑。
工业输配电设计是整个工业设计中的重点, 首先是保证电力系统的供电质量, 供电效率要符合先进的技术规范。
其次, 保证输配电系统设计的人身安全和设备安全。
第三, 输配电的设计要结合企业的发展规划, 正确处理现在发展和未来的发展, 加强设计与厂房设计的结合, 根据企业生产的电力负载来制定厂房供配电的设计方案, 以便满足工业厂房供配电的用电需求。
1.1 国家标准指导下的设计原则众所周知,国家制定的标准是通过调查分析,结合工业厂房供电实际情况制定的,国家标准对电厂规划设计具有权威性。
因此,工业厂房的供电规划设计必须以国家有关技术标准为指导。
只有在国家标准供电系统指导下的工业厂房的电源规划设计达标,使电力系统发挥作用,使企业的设备的正常运行,使企业的生产计划和电源设计的贡献;只有在国家标准安全性能的指导下是必需的,这是为了让员工在一个安全的工作环境,可以放心的去工作,努力提高企业的绩效。
1.2 以企业发展为导向的设计原则工业厂房的设计应是长期的,应满足企业战略发展的需要,工业厂房的供电规划必须具有长期性。
10.工厂的电气照明

Iα I cosα I L= = = A Acosα A α
由上式可以看出,发光 由上式可以看出, 体的亮度值实际上与视 线方向无关。 线方向无关。
(10-3)
图10-2 亮度说明图
(四) 物体的光照性能
10-8
回去, 被物体所吸收, 回去,一部分光通 Φα 被物体所吸收,而余下的一部分光通 Φτ 则透过物体,如图 所示。 则透过物体,如图10-3所示。 所示
3. 光源的显色性
10-12
光源的显色性( 光源的显色性(colour rendering)是指光源对被照物体 ) 颜色显现的性能。 颜色显现的性能。物体的颜色以日光或与日光相当的参考光 源照射下的颜色为准。 源照射下的颜色为准。 为表征光源的显色性,特引入光源的显色指数。 为表征光源的显色性,特引入光源的显色指数。 一般显色指数(符号为 )是指由国际照明委员会( 一般显色指数(符号为Ra)是指由国际照明委员会(CIE) ) 规定的8种试验色样,在由被测光源照明时与由参考光源照明 规定的 种试验色样, 种试验色样 时其颜色相符程度的度量。被测光源的 越高 越高, 时其颜色相符程度的度量。被测光源的Ra越高,说明该光源 的显色性越好,物体颜色在该光源照明下的失真度越小。 的显色性越好,物体颜色在该光源照明下的失真度越小。以 日光的Ra=100为基准,白炽灯的Ra=95~99,而普通直管形 为基准,白炽灯的 日光的 为基准 ~ , 荧光灯的Ra=60~72,这说明普通荧光灯的显色性比白炽灯 ~ , 荧光灯的 的显色性差得多。 的显色性差得多。
第十章 工厂的电气照明
第一节 照明技术的基本概念
一. 概 述
10-1
照明( 照明(lighting)按其光源方式分,有自然照明(自然采光) )按其光源方式分,有自然照明(自然采光) 和人工照明两大类。 和人工照明两大类。 电气照明由于它具有灯光稳定、色彩丰富、 电气照明由于它具有灯光稳定、色彩丰富、控制调节方便和 安全经济等优点, 安全经济等优点,因而成为现代人工照明中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 照明方式。 照明方式。 实践证明,工业生产的产品质量和劳动生产率与照明质量有 实践证明, 密切的关系。良好的照明是保证安全生产、 密切的关系。良好的照明是保证安全生产、提高劳动生产率和产 品质量、保障职工视力健康的必要措施。 品质量、保障职工视力健康的必要措施。因此电气照明的合理选 择设计对工业生产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择设计对工业生产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这里必须强调指出:合理的电气照明, 这里必须强调指出:合理的电气照明,必须达到绿色照明的 要求。所谓“绿色照明” 是指节约能源,保护环境, 要求。所谓“绿色照明”,是指节约能源,保护环境,有益于提 高人们生产、工作、学习效率和生活质量,保护身心健康的照明。 高人们生产、工作、学习效率和生活质量,保护身心健康的照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0.3.2 照度的计算 3.计算工作面上的平均照度
表10-4 顶棚、地面和墙壁的反射系数近似值
图10-14 室空间高度示意图
10.3.2 照度的计算
当已知房间的长宽、室空间高度、灯型及光通量时,可按下式计算平均 照度:
E′av=unΦ/A
(10-10)
式中,u为利用系数;n为灯的个数;Φ为每盏灯的光通量;A为受照 工作面面积(矩形房间即为长宽乘积)。
5-深照型
10.2.2 灯具
2)广照型 最大光强分布在500~900之间,可在较广的面积上形成均 匀的照度。如GC3-A、B-1广照型工厂灯。
3)漫射型 各个角度的光强是基本一致的。如JXD1-2乳白色玻璃圆球灯。
4)配照型 光强是角度的余弦函数,且当θ=00时光强为最大。如GC1-A、 B-1配照型工厂灯。
高度为0.75m。采用GC1-A-1型工厂配照灯(电光源型号为PZ220-150)作车
间的一般照明。车间的顶棚有效反射比ρc为50%,墙壁的有效反射比ρw为
30%.试确定灯具的布置方案,并计算工作面上的平均照度和实际平均照度。该
车间的照度标准为75lx。
解:(1)确定布置方案 查表10-3可知,150W~200W的白炽灯最低距地悬挂高度为3m,故可设 灯具的悬挂高度为0.5m,则室空高度为
向上投射的光通量极少。 2)半直接照明型 灯具向下投射的光通量占总光通量的60%~90%,向
上投射的光通量只有10%~40%。
10.2.2 灯具
3)均匀漫射型 灯具向下投射的光通量和向上投射的光通量差不多相等, 各为40%~60%之间。
4)半间接照明型 灯具向上投射的光通量占总光通量60%~90%,向下 投射的光通量只有10%~40%。
10.2.2 灯具 2.灯具的布置 (1)室内布置方案 布置要求:保证最低的照度及均匀性;光线的射向适当,无眩光、阴影;安 装维护方便;布置整齐美观,并与建筑空间协调;安全、经济等。 1)一般照明的布置
通常有两种,即均匀布置(灯具布置与设备位置无关)和选择布置 (灯具布置与设备位置有关)。其中均匀布置比较美观均匀,所以一般照 明用得较多。
(2)新气体放电灯
1)无电极放电灯泡 2)氩气灯泡 3)电子灯泡
(3)半导体节能灯
10.2.2 灯具
光源与其配用的灯具(这里主要指灯罩)统称为照明器。灯具的作用 是固定和保护光源,以及装饰和美化环境。
1.工厂常用灯具的类型 (1)按灯具的配光特性分类 裸露的灯泡所发出的光线是射向四周的,为了充分利用光能,加装灯罩后使 光线重新分配,称为配光。按灯具的配光特性来进行分类的方法有两种:一 是传统的分类法;一是国际照明委员会(CIE)提出的分类法。
提高,同时使经济性下降。
10.3.2 照度的计算 当工业企业照明用的灯具形式、光源类型等已初步确定后,就需要计算各 工作面的照度,从而来确定灯泡的容量和数量,或对已确定了容量的某点进行 照度校验。
1.利用系数的概念 利用系数(用u表示)是指照明光源投射到工作面上的光通量与全部光源发出 的光通量之比。它可用来表征光源的光通量有效利用的程度。 利用系数的计算公式为:
(2)室内灯具的悬挂高度 室内灯具不宜过高或过低。过高,降低工作面上的照度且维修不方
便;过低,容易碰撞且不安全,另一方面要产生眩光,降低人眼的视力。 表10-3给出了一般照明灯的悬挂高度最小值。
10.2.2 灯具 表10-3 室内一般照明灯具距地面的最低悬挂高度
10.3 照度计算
10.3.1 照度标准 照度是决定照明效果的重要指标。在一定范围内,照度增加会使视觉能力
均匀布置的灯具可排列成正方形或矩形或菱形,如图10-13所示。
图10-13 均匀布置的灯具可排列成正方形或矩形或菱形
10.2.2 灯具 2)事故照明的布置
供继续工作用的事故照明,其在主要工作面上的照度,应尽可能保持 原有照度的30%~50%。一般做法为:若为一列灯具,可采用事故照明和 工作照明相间布置,或与两个工作灯具相间布置;若为两列灯具,可选其 中一列为事故照明,或每一列均相间布置事故照明;若为三列灯具,可选 其中一列为事故照明或在边旁两列相间布置事故照明。
第10章 工厂电气照明
§ 10.1 电气照明概述 § 10.2 常用照明光源和灯具 § 10.3 照度计算 § 10.4 照明供电系统
小结
10.2.1 照明光源 表10-1 常用照明光源的主要技术特性比较
10.2.1 照明光源
(1)新固体放电灯
1)陶瓷灯泡 2)塑料灯泡 3)回馈节能灯泡 4)冷光灯泡 5)储能灯泡
10.3.2 照度的计算
h RC =5-0.75-0.5=3.75m 又查表10-4可知,该种灯具的最大距高比为1.25,即l / h RC =1.25,
则灯具间的合理距离为
l ≤1.25 h RC=1.25×3.75=4.688m
初步确定灯具布置方案如图10-15所示。 该布置方案的实际灯距为
l = 4 4 =4m<4.688m
⑤计算平均照度
E′av=
unΦ A
=
0.722 40 2920 32 20
=131.77lx
⑥计算实际平均照度
Eav=
uKnΦ = A
0.722 0.7 40 2920 30 20
=92.24lx
计算结果满足照度要求。
10.3.2 照度的计算 图10-15 例10-1的灯具布置方案
10.4 照明供电系统 10.4.1 照明供电网络
光通量 (lm)
110
220
350
630
1250
2090
2920
4610
8300
1860 0
平均寿 命(h)
1000
10.3.2 照度的计算 3)确定反射系数(查表10-4); 4)确定利用系数u(由RCR值和反射系数查手册或附录表20-4); 5)根据有关手册或表10-6查出布置灯具的光通量Φ; 6)根据有关手册或表10-5查出减光系数K; 7)计算平均照度和实际平均照度。 例10-1 有一机械加工车间长为32m,宽为20m,高为5m,柱间距4m。工作面
u=Φ/nΦ
(10-8)
式中,Φ为投射到工作面上的总光通量;Φ为每盏灯发出的光通量;n为 灯的个数
10.3.2 照度的计算
利用系数值的大小与很多因素有关,灯具的悬挂高度越高、光效越高,
则利用系数越高;房间的面积越大,形状越接近正方形,墙壁颜色越浅,则
利用系数就越高。
2.利用系数的确定 利用系数的值可按墙壁和顶棚的反射系数ρ及房间的室空间比(受
5)深照型 光通量和最大光强值集中在00~300间的立体角内。如GC5-A、 B-2深照型工厂灯。
6)特深照型 光通量和最大光强值集中在00~150的狭小立体角内。如 JS300镜面深照型工厂灯。
CIE分类是根据灯具向下和向上投射光通量的百分比进行分类: 1)直接照明型 灯具向下投射的光通量占总光通量的90%~100%,而
照明供电网络由馈电线、干线和分支线组成。如图10-16。
图10-16 照明线路的基本形式
10.4.2 照明供电方式的选择
我国照明供电一般采用380/220V三相四线中性点直接接地的交流网络供电。 1.正常照明 一般由动力与照明共用的变压器供电,如图10-17a,在照明负荷较大
的情况下,照明也可采用单独的变压器供电。当生产厂房的动力采用“变 压器-干线”供电,对外有低压联络线时,照明电源接于变压器低压侧总开 关之后;对外无低压联络线时,照明电源接于变压器低压侧总开关之前, 如图10-17b;当车间变电所低压侧采用放射式配电系统时,照明电源接于 低压配电屏的照明专用线上,如图10-17c。对电力负荷稳定的厂房,动力 与照明可合用供电线路,但应在电源进户处将动力与照明线路分开,如图 10-17d。
5)间接照明型 灯具向上投射的光通量占总光通量的90%~100%,而向 下投射的光通量极少。
(2)按灯具的结构特点分类
1)开启型 光源与外界空间直接接触(无罩)。如GC3-A、B-1广照型工厂 灯。
2)闭合型 灯罩将光源包合起来,但内外空气仍能自由流通。如JDD1-1圆 球吊灯。
3)封闭型 灯罩固定处加以一般封闭,内外空气仍可有限流通。如投光灯。 4)密闭型 灯罩固定处加以严密封闭,内外空气不能流通。如GC35防潮灯。 5)防爆型 灯罩及其固定处均能承受要求的压力,符合《防爆电气设备制 造检验规程》的规定,能安全使用在有爆炸危险性介质的场所。防爆型又分 成隔爆型(如B3e-1-30隔爆式荧光灯)和增安型两种。
4.室外照明 应与室内照明线路分开供电,道路照明、警卫照明的电源宜接至有人值班的 变电所低压配电屏的专用回路上。当室外照明的供电距离较远时,可采用由 不同地区的变电所分区供电。
10.4.3 照明供电系统图
常用的照明供电系统有图10-17所示几种。 对正常照明,一般情况下都采用图10-17a的动力与照明共用电力变 压器供电的照明供电系统,其二次侧的电压为380/220V。若动力负荷会引 起对照明不容许的电压偏移或波动,在技术经济合理的情况下,可采用有 载调压电力变压器、调压器或照明专用变压器供电;在负荷较大时(如高 照度的多层厂房,大型体育设施等),照明也可采用单独的变压器供电。
10.3.2 照度的计算
5.利用系数法的计算步骤 1)根据灯具的布置,确定室空间高度; 2)计算室空间比RCR;
表10-5 减光系数值
环境污染 特征
类别
灯具每年擦 洗次数
仪器仪表的装配车间,电子
清洁 元器件的装配车间,实验室,
办公室,设计室
一般
机械加工车间,机械装配车 间,织布车间
2
污染严重
锻工车间,铸工车间,碳化 车间,水泥厂球磨车间
照空间特征)RCR来确定(查有关设计手册,附录表20-4给出了GC1-A、B-1型 配照灯的利用系数,供参考)。ρ值可直接查表10-4,RCR的值可按下式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