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内感染与护理职业防护新进展(答案)

合集下载

护理院感考试答案

护理院感考试答案

护理院感考试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护理院感控制中,下列哪项措施不属于标准预防措施?A. 手卫生B. 穿戴个人防护装备C. 呼吸道卫生D. 使用一次性医疗器械答案:D2. 护理人员在接触病人前后,应执行哪项操作?A. 洗手B. 更换手套C. 消毒双手D. 以上都是答案:D3. 护理院感控制中,下列哪项是正确的隔离措施?A. 将疑似感染病人与确诊感染病人隔离B. 将所有病人混合安置C. 将感染病人安置在通风良好的房间D. 以上都是答案:A4. 护理院感控制中,下列哪项是正确的个人防护措施?A. 佩戴口罩B. 佩戴手套C. 佩戴防护眼镜D. 以上都是答案:D5. 护理院感控制中,下列哪项是正确的手卫生操作?A. 接触病人前后洗手B. 接触不同病人之间洗手C. 接触病人环境后洗手D. 以上都是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1. 护理院感控制中,下列哪些措施属于呼吸道卫生?A. 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或肘部捂住口鼻B. 及时丢弃使用过的纸巾C. 接触呼吸道分泌物后立即洗手D. 定期清洁和消毒可能被污染的表面答案:ABCD2. 护理院感控制中,下列哪些措施属于标准预防措施?A. 避免针刺伤B. 使用个人防护装备C. 正确处理锐器D. 定期进行环境清洁和消毒答案:ABCD三、判断题1. 护理人员在接触病人前后不需要洗手。

(错误)2. 护理院感控制中,所有病人都应该混合安置。

(错误)3. 护理人员在接触病人环境后不需要洗手。

(错误)4. 护理院感控制中,疑似感染病人应与确诊感染病人隔离。

(正确)5. 护理人员在接触病人前后不需要更换手套。

(错误)结束语:通过以上试题及答案的复习,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掌握护理院感控制的相关知识,提高护理质量和病人安全。

院感与职业防护

院感与职业防护

医院环境卫生状况差
医院内环境不清洁、消毒不彻底,容 易滋生细菌、病毒等微生物,导致院 感的传播。
院感的影响和后果
增加患者治疗时间和医疗费用
01
发生院感后,患者需要接受额外的治疗和护理,增加了治疗时
间和医疗费用。
影响患者康复和生命安全
02
严重的院感可能导致患者病情恶化,甚至危及生命安全。
影响医院声誉和形象
提高职业防护意识和技能
医疗机构应加强对医护人员的职业防护培训,提高其防护意识和技能水平,确保在 工作中能够正确使用防护用品、遵守操作规程等。
医护人员应积极主动学习职业防护知识,掌握相关技能,增强自我保护能力,减少 职业暴露的风险。
医疗机构应建立完善的职业暴露报告和监测体系,及时发现和处理职业暴露事件, 为医护人员提供必要的支持和保障。
案例一:某医院院感事件
总结词
管理不善导致院内感染爆发
详细描述
某医院因管理不善,导致院内感染爆发,多名患者和医务人员受到感染。调查发现,医院在日常清洁消毒、隔离 措施等方面存在严重漏洞,导致病毒在院内传播。
案例二:某医生职业防护意识强
总结词
严格遵守职业防护规定
详细描述
某医生在工作中严格遵守职业防护规定,每次接触患者后立即进行手部消毒,穿戴口罩、手套等防护 用品。该医生在长时间工作中未发生院内感染,有效保障了自己和患者的安全。
加强院感和职业防护的宣传和教育
医疗机构应加强对院感和职业防护的宣传和教育,提高医护人员和患者 的安全意识。
宣传和教育的内容应包括但不限于:院感和职业防护的重要性和意义、 常见感染病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个人防护用品的使用和注意事项等。
宣传和教育的方式可以多样化,如开展专题讲座、制作宣传资料、设置 宣传栏等,确保信息传递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护理院感知识试题及答案

护理院感知识试题及答案

护理院感知识试题及答案一、单选题1. 院内感染的主要传播途径是什么?A. 空气传播B. 接触传播C. 飞沫传播D. 食物传播答案:B2. 护理院中常用的消毒方法有哪些?A. 紫外线消毒B. 热力消毒C. 化学消毒D. 以上都是答案:D3. 护理院中预防院内感染的首要措施是什么?A. 定期消毒B. 隔离感染患者C. 增强个人卫生意识D. 穿戴个人防护装备答案:C4. 护理院中常用的手卫生方法包括哪些?A. 洗手B. 酒精消毒C. 戴手套D. 以上都是答案:D5. 护理院中,哪些情况下需要进行手卫生?A. 接触患者前后B. 接触不同患者之间C. 接触患者周围环境后D. 以上都是答案:D二、多选题6. 护理院中,哪些是院内感染的高风险因素?A. 患者免疫力低下B. 长期卧床C. 频繁使用抗生素D. 护理人员手卫生不当答案:ABCD7. 护理院中,哪些措施可以降低院内感染的风险?A. 定期对环境进行消毒B. 严格隔离感染患者C. 护理人员定期培训D. 限制访客数量答案:ABCD8. 护理院中,哪些是护理人员在进行护理操作时应采取的预防措施?A. 穿戴一次性手套B. 使用无菌技术C. 保持个人卫生D. 定期更换口罩答案:ABCD三、判断题9. 护理院中,所有患者都应该使用一次性医疗器械。

答案:错误。

一次性医疗器械的使用应根据具体情况和医疗规范来决定。

10. 护理院中,护理人员在接触患者前后都应该进行手卫生。

答案:正确。

四、简答题11. 请简述护理院中如何进行环境消毒?答案:护理院中进行环境消毒通常包括定期使用消毒剂擦拭表面,使用紫外线灯进行空气消毒,以及对地面、墙壁等进行定期清洁和消毒。

12. 请简述护理院中护理人员如何进行个人防护?答案:护理人员在进行个人防护时,应穿戴适当的工作服、口罩、帽子和手套,避免直接接触患者的体液和分泌物,同时定期更换个人防护装备,保持个人卫生。

五、案例分析题13. 假设护理院中出现了院内感染病例,请分析可能的原因及应采取的措施。

感染科护理试题及答案

感染科护理试题及答案

感染科护理试题及答案为了提高护理人员在感染科工作中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以下是一些关于感染科护理的试题及答案。

这些试题将涵盖感染控制、常见感染病例处理、防控措施以及医疗废物管理等方面的知识。

希望对你的学习和进一步提升专业能力有所帮助。

试题部分:1. 哪个环节是感染的传播途径?A. 人员B. 环境C. 物品D. 动物答案:A、B、C2. 哪个是无菌操作的基本要求?A. 操作者双手无菌、无菌物品接触B. 操作者戴无菌手套、无菌物品接触C. 使用无菌物品、操作者衣着清洁整洁D. 操作者戴口罩、戴无菌手套答案:B3. 下面哪种情况下洗手是必须的?A. 接触任何患者前后B. 触摸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后C. 触摸污染的物体后D. 感觉手脏了时答案:A、B、C4. 护理机构产生的医疗废物应如何处理?A. 交由环卫部门处理B. 与生活垃圾一起处理C. 专门分类收集、封存、交由医疗废物处理单位集中处理D. 直接排放到下水道答案:C5. 下面属于医院感染的局部措施有哪些?A. 患者护理手法的改进B. 消毒灭菌操作的规范化C. 使用个人防护用品D. 防止交叉感染答案:A、B、C、D答案部分:1. 因为感染的传播途径有多种,包括人员、环境以及物品等。

在感染控制工作中,必须对这些传播途径实施有效的控制措施,以降低感染风险。

2. 无菌操作是指在无菌环境下进行的操作。

操作者应该戴上无菌手套,避免双手直接接触无菌物品,以防止细菌的传播。

3. 洗手是护理工作中最基本的感染控制措施之一,许多疾病的传播可以通过手部传播。

因此,在接触任何患者前后、触摸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后以及触摸污染的物体后,都要进行洗手。

4. 医疗废物是指护理机构产生的废弃物,包括被感染的医疗废物、化学药品废物、废弃的医疗器械等。

这些废物需要经过专门分类收集、封存,并交由医疗废物处理单位进行集中处理,以防止感染的扩散。

5. 护理工作中的局部措施包括患者护理手法的改进、消毒灭菌操作的规范化、使用个人防护用品以及防止交叉感染等。

院内感染与职业暴露防护.

院内感染与职业暴露防护.



急救病房或车上均应备一次性鼻导管或急救氧气袋代替 口对口人工呼吸。
不提倡口对口人工呼吸,但在确实需要情况下,可用一 块薄纱布或过滤性材料覆盖患者的口。

穿一次性围裙或防水隔离衣

预料会有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溅 出污染衣服时,特别是气管内插管、气管 切开、支纤镜、内窥镜检查、侵袭性手术、 牙科治疗等。
伤口污染 6% 利器伤 9%
皮肤粘膜破损 6%
针刺伤 79%
静脉切开者 8% 实验室技师 10%
呼吸科医师 2%
家政人员 3%
医师(包括内 、外、口腔、 实习同学) 14%
护士 63%
职业暴露的主要危害:
1.使受伤者感染经血液传播的感染性疾 病 2.对受伤者的心理伤害:心理压力和精 神负担
职业暴露常见原因

标准预防的主要措施
该概念于1995年由美国CDC提出,基本预防又可以称普遍预防 或标准预防,防护措施包含了一些基本的医院感染控制措 施。 对于医务人员最有效的基本预防措施: 是正确洗手 应用防护用具(戴手套、口罩、防护眼罩、防水围裙) 正确处理锐器 正确清理血渍 正确处理血标本 正确处理医疗废物及意外暴露后处理等
医院感染与职业暴露 防护
神外重症 高珂
一、背景
(一)从医院感染暴发事件看
医院感染防控工作
1、我国历史上若干医院感染暴发事件
1991年11月:某医院发生新生儿鼠伤寒沙门氏菌暴发流行,

55人发病,23名死亡;

1992年9月:某医院发生志贺氏痢疾杆菌暴发,26人感染, 10名死亡; 1993年:某市妇儿医院44名新生儿柯萨奇B型病毒感染,15 名死亡; 2001年:某医院儿科心脏术后18例肺炎克雷柏杆菌血液感染 。 2005年:某妇幼保健院发生20多名新生儿沙门氏菌感染。

2023年九月份院感试题及答案

2023年九月份院感试题及答案

2023年九月份院感试题及答案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10题)1. 院内感染最常见的传播途径是:A. 空气传播B. 食物传播C. 接触传播D. 水源传播答案:C2. 下列哪项不是院内感染的预防措施?A. 手卫生B. 隔离感染患者C. 定期消毒D. 减少患者探视答案:D3. 院内感染监测的主要目的是:A. 提高患者满意度B. 提高医院收入C. 预防和控制感染D. 增加医院知名度答案:C4. 院内感染的报告时间通常是:A. 24小时内B. 48小时内C. 72小时内D. 一周内答案:A5. 院内感染的预防措施中,以下哪项是错误的?A. 定期更换床单B. 保持病房通风C. 共用注射器D. 定期清洁医疗设备答案:C6. 院内感染的高发科室通常是:A. 内科B. 外科C. 儿科D. 眼科答案:B7. 院内感染的常见病原体包括:A. 细菌B. 病毒C. 真菌D. 所有以上答案:D8. 院内感染的预防措施中,以下哪项是不必要的?A. 限制不必要的侵入性操作B. 使用一次性医疗用品C. 定期更换口罩D. 患者之间共用毛巾答案:D9. 院内感染的监测和控制工作通常由以下哪个部门负责?A. 财务部门B. 后勤部门C. 感染控制部门D. 人力资源部门答案:C10. 院内感染的预防措施中,以下哪项是有效的?A. 定期进行手卫生培训B. 减少患者与医护人员的接触C. 使用过期消毒剂D. 忽视环境卫生答案:A二、多选题(每题3分,共5题)1. 院内感染的预防措施包括:A. 手卫生B. 隔离感染患者C. 定期消毒D. 限制不必要的侵入性操作答案:ABCD2. 院内感染的常见病原体包括:A. 细菌B. 病毒C. 真菌D. 寄生虫答案:ABCD3. 院内感染的监测内容包括:A. 感染率B. 感染类型C. 感染源D. 感染控制措施的执行情况答案:ABCD4. 院内感染的预防措施中,以下哪些是有效的?A. 定期更换床单B. 保持病房通风C. 使用过期消毒剂D. 定期清洁医疗设备答案:ABD5. 院内感染的高发科室可能包括:A. 内科B. 外科C. 儿科D. 重症监护室答案:BCD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5题)1. 院内感染的预防措施中,定期更换口罩是不必要的。

护理院医院感染管理部分培训试题及答案

护理院医院感染管理部分培训试题及答案

1. 医院感染答:2. 医院感染暴发答:3. 手卫生答:1. 医院感染中,无明显潜伏期的感染,规定病人入院小时以后发生的感染属于医院感染。

2. 医院感染中,有明显潜伏期的感染,规定自病人入院时算起,超过期后发生的感染属于医院感染。

3. 手卫生为医务人员、和的总称。

4. 根据污染后导致的危害程度,可将医院物品分为物品、物品和物品三类。

5. 医院高度危(wei)险性物品使用后应采用方法处理。

6. 医院中度危(wei)险性物品使用后应采用方法处理。

7. 医院低度危(wei)险性物品使用后应采用或者方法处理。

8. 医疗废物中病原体的培养基、标本和菌种、毒种保存液等高危(wei)险废物,应当首先在产生地点进行或者处理,然后按性废物采集处理。

1. 床位总数在多少张以上的医院应当设立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和独立的医院感染管理部门? ( )A .50 张以上B .100 张以上C .150 张以上D .200 张以上E .250 张以上2. 发生医院感染暴发,临床应在多长期内向感染管理科报告: ( )A .12 小时B .24 小时C .48 小时D .72 小时E.即将3. 医院发现5 例以上疑似医院感染暴发情形时,应当于多长期内向所在地县级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并同时向所在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 ( )A .2 小时B .6 小时C .12 小时D .24 小时E .48 小时4. 下面有关WHO 提出的手卫生的“五个重要时刻”正确的是? ( )A .清洁(无菌)操作前、清洁(无菌)操作后、接触体液后、接触患者后、接触患者环境后。

B.接触患者前、清洁(无菌)操作前、接触体液后、接触患者环境前、接触患者环境后。

C.接触患者前、清洁(无菌)操作前、接触体液后、接触患者后、接触患者环境后。

D.清洁(无菌)操作前、接触体液前、接触体液后、接触患者后、接触患者环境后。

E.接触患者前、清洁(无菌)操作前、接触体液前、接触体液后、接触患者后。

院内感染防护知识检测题及答案

院内感染防护知识检测题及答案

院内感染防护知识检测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哪项不是预防院内感染的主要措施?A. 定期对医院环境进行消毒B. 加强患者入院前的筛查C. 提高医务人员的无菌操作意识D. 允许患者在医院内自由走动答案:D. 允许患者在医院内自由走动2. 下列哪种情况最容易导致院内感染?A. 患者免疫力正常B. 患者接受过手术治疗C. 患者免疫力低下D. 医院环境干净整洁答案:C. 患者免疫力低下3. 下列哪项属于无菌操作?A. 手术过程中佩戴一次性手套B. 手术过程中使用消毒液进行皮肤消毒C. 手术过程中用纱布擦拭患者伤口D. 手术过程中未经处理的器械接触患者伤口答案:B. 手术过程中使用消毒液进行皮肤消毒二、判断题1. 院内感染是指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患者在住院期间和出院后的感染。

(正确/错误)答案:错误。

院内感染是指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患者在住院期间和出院后的感染,但出院后的感染不一定是院内感染,还需考虑其他因素。

2. 医务工作者应定期进行手卫生,以降低院内感染的风险。

(正确/错误)答案:正确。

医务工作者应定期进行手卫生,以降低院内感染的风险。

3. 医院应对所有患者进行筛查,以预防院内感染。

(正确/错误)答案:错误。

虽然筛查有助于发现潜在感染风险的患者,但并非所有患者都需要筛查。

应根据患者的病情、病史等因素综合判断。

三、简答题1. 请简述预防院内感染的主要措施。

答:预防院内感染的主要措施包括:1) 加强医院环境消毒,保持医院环境清洁;2) 提高医务人员的无菌操作意识,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3) 加强患者入院前的筛查,发现潜在感染风险的患者;4) 提高患者免疫力,如合理使用抗生素、营养支持等;5) 加强医院感染监测,及时发现和控制感染事件。

2. 请简述院内感染的风险因素。

答:院内感染的风险因素包括:1) 患者自身的因素,如免疫力低下、慢性疾病等;2) 医疗操作,如手术、插管等;3) 医院环境,如交叉感染、细菌耐药等;4) 医疗设备,如未经消毒的器械等;5) 医务人员的因素,如手卫生不规范、无菌操作不严格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医护人员职业安全防护(一) 1、下列针刺伤发生率最高的是(A)
A、注射器
B、缝合针
C、套管针
D、头皮针
E、静脉针
2、下列不属于化疗职业暴露防护的是(C)
A、建立相关的防护制度
B、严格操作规程
C、工作人员尽量与抗癌药物多接触以了解药物作用
D、使用个人防护设备
E、尽量减少抗癌药物污染环境
3、静脉针引发针刺伤发生率最高的职业是(B)
A、医生
B、护士
C、技术人员
D、学生
E、静脉输液护士
4、静脉针引发针刺伤发生率最高的地点是(B)
A、监护室
B、病房
C、实验室
D、急诊室
E、社区
5、以下不属于传染病的是(C)
A、艾滋病
B、乙型肝炎
C、胆囊炎
D、丙型肝炎
E、肺结核
医护人员职业安全防护(二) 1、关于安全装置的特性,下列叙述错误的是(D)
A、装置是无针连接的
B、安全装置要成为产品的固定部分
C、装置须有实用性且易于使用
D、安全装置启动后可以再恢复
E、操作者可以容易地区分安全装置是否被激活,有些装置会发出声响,诸如“滴”一声,提示装置已被激活。

2、有可能接触病人血液、体液的护理操作时,必须(B)
A、戴口罩
B、戴手套
C、穿隔离衣
D、戴防护镜
E、洗手
3、参考美国2006版INS实践洗手标准不用于手部清洁(C)
A、含有酒精的手消液
B、水
C、毛巾
D、含有酒精的洗手液
E、液体肥皂
4、下述关于合理选择输液工具的原则不正确的是(C)
A、满足输液治疗需要
B、穿刺次数最少
C、留置时间最短
D、对病人损伤最小
E、风险最小
5、下列不是必须采取防护措施的是(D)
A、手接触
B、可能飞溅面部
C、可能污染身体
D、为病人去药房取药
E、侵袭性操作
病区院内感染控制管理1、用于不耐热手术包灭菌的灭菌方法是(D)
A、下排气式压力蒸气灭菌
B、快速压力蒸气灭菌
C、预真空压力蒸气灭菌方法
D、环氧乙烷气体灭菌
E、脉动真空压力蒸气灭菌
2、下列区域属于半污染区的是(B)
A、卫生间
B、内走廊
C、处置室
D、病房
E、配餐间
3、下列关于医院污物的管理规定叙述错误的是(A)
A、废弃物分类收集处理,感染性废弃物置黑色塑料袋内密闭运送、无害化处理
B、锐器(针头、穿刺针等)用后应放入防渗漏、耐刺的容器内,无害化处理
C、医院应根据当地环保部门的规定设置焚烧炉
D、在处理过程中操作者要穿工作服,带手套、口罩、必要时穿防水围裙、隔离衣
E、医院废气排放符合国家环境保护部门颁布的标准
4、下列对于医疗废物处理原则描述错误的是(B)
A、医院污物处理的最根本原则是防止医院污物污染医院环境,防止造成交叉感染,防止污物处理不当引起社会公害
B、医院污物无需分类收集,分别处理,对可以回收利用的无需消毒后再回收
C、加强医院污物处理的管理工作,各级人员都要重视废弃物无害化处理
D、由于医院规模大小和专业分工的不同,各单位所产生的垃圾的性质和数量差别较大,对污物处理时应区别对待
E、医院污物应分类收集,分别处理,对可以回收利用的应消毒后再回收
5、下列对无菌物品描述错误的是(C)
A、保存于无菌包或灭菌容器内、不可暴露在空气过久
B、无菌物品与非无菌物品应分别放置
C、无菌包一经打开、即不能视为绝对无菌,超过48小时后必须重新灭菌,不得继续使用
D、无菌包放置要按消毒日期顺序
E、灭菌物品要定期(1个月)进行一次细菌微生物监测
手术部位感染(SSI)的预防与控制
1、切口浅部组织感染仅限于切口涉及的(A)
A、皮肤、皮下组织
B、深部软组织
C、深筋膜和肌肉
D、器官
E、腔隙
2、清洁-污染手术应在术前(B)或麻醉开始时给药
A、即刻
B、0.5h-2h内
C、1h-2h内
D、0.5h内
E、2h后
3、手术部位感染的危险因素中属于不可控因素的有(A)
A、患者肥胖
B、手卫生
C、抗生素的使用
D、环境因素
E、术后干预
4、SSI不会造成(A)
A、缩短住院时间
B、增加医疗花费
C、增加病人痛苦
D、导致手术失败
E、增加病人死亡风险
5、手术部位感染是指术后(D )内发生的浅表切口、深层切口、器官/腔隙性感染,以及有植入物置留体内的手术(D)内发生的与手术有关并涉及深层切口和器官或腔隙的感染
A、1周、1个月
B、1周、3个月
C 、30天、半年
D、30天、1年
E、30天、半年
重症监护病房内感染的合理控制与护理管理 1、下列关于加强重症监护室环境管理,控制人员流动措施错误的是(C)
A、各类人员入病室必须按规定着装
B、本科人员离开病区必须着外出服
C、家属陪床需注意手部清洁
D、控制室内人员流动,无关人员不得入内
E、严格限制探视
2、下列关于重症监护室环境特殊性的说法错误的是(D)
A、ICU危重病人多,密集
B、医务人员多
C、病人分泌物易污染环境
D、病房空间小
E、探视人员多
3、医院感染控制最简单、有效的措施是(B)
A、大剂量应用抗生素
B、注重手部清洁
C、控制探视人员
D、减少护理操作
E、合理使用抗生素
4、下列关于呼吸机管道消毒说法错误的是(C)
A、每例病人都使用经严格消毒的通气管道
B、如果管道被肉眼可见的血、呕吐物、脓痰污染,则进行更换
C、每月更换通气管道
D、可复用管道用浓度为1000mg几的含氯消毒液浸泡消毒30min,清水冲净悬挂晾干后放入戊二醛消毒柜进行3h的消毒
E、每周更换通气管道
5、ICU患者感染的危险因素不包括(D)
A、患者自身特点
B、环境特殊性
C、各种侵入性操作较多
D、患者管理
E、医务人员因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