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器械行业分析报告

医疗器械行业分析报告

摘 要

一、规模稳步增长

到2009年底,全国医疗器械工业产值已突破900亿元,较2008年增长约18%;2009年1-11月医疗器械行业总资产达到786.83亿元,同比增长20.96%。我国医疗器械行业已经成为一个产品门类比较齐全、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市场需求十分旺盛的朝阳产业。

329.90514.47

738.92

448.45

901.59

0.18

0.21

0.21

0.25

0.270

100200300400500600700800900

10002005

20062007

2008

2009

00.050.10.150.2

0.250.3工业总产值

工业总产值占GDP比重

亿元

%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图1 2005-2009年医疗器械行业工业产值及其占GDP 比重

二、供需分析及预测 (一)需求不断扩大

由于庞大的消费群体和政府的积极支持,我国医疗器械行业销售收入增长迅速。2005-2009年医疗器械行业的销售收入增长率均在18%以上,其中2009年1-11月的销售收入达到793.54亿元,同比增长18.53%。从销售收入的增长趋势来看,我国医疗器械市场发展空间广阔。

02004006008001000亿元0

5

1015202530%销售收入325.03 427.71 493.18 636.49 793.54 增长率

23.09

22.85

22.17

28.48

18.53

200520062007.1-112008.1-112009.1-11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图2 2005-2009年11月医疗器械行业销售收入情况

医疗器械子行业发展较不平衡。作为传统医疗器械两大子行业,医疗诊断、监护及治疗设备制造子行业与医疗、外科及兽医用器械制造子行业,占据我国医疗器械行业市场份额的69.4%;其他医疗设备及器械制造子行业占15.4%;口腔科用设备及器具制造、实验室及医用消毒设备和器具制造、机械治疗及病房护理设备制造、假肢人工器官及植(介)入器械制造四个子行业在全行业中占比较少。

368133.39%

36821.62%

36834.37%

368436.00%

36855.47%

36863.76%

368915.38%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图3 2009年1-11月我国医疗器械各子行业工业销售收入比重

(二)供给稳定增加

医疗器械行业近几年发展稳定,行业供给能力逐年提高。从2005至2009年,行业的总产值逐年稳步提高,增幅也保持在较高的水平。2009年1-11月,医疗器械行业工业总产值达到826.46亿元,同比增长17.93%。

2004006008001000亿元

5101520253035%

工业总产值329.90 448.45 514.47 677.35 826.46 增长率

22.41

27.44

21.42

32.53

17.93

200520062007.1-112008.1-112009.1-11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图4 2005-2009年医疗器械行业工业总产值及增速变化

从行业结构上看,作为传统医疗器械两大子行业,医疗诊断、监护及治疗设备制造子行业与医疗、外科及兽医用器械制造子行业工业总产值累计占据我国医疗器械行业工业总产值约70%;口腔科用设备及器具制造、实验室及医用消毒设备和器具制造、机械治疗及病房护理设备制造、假肢人工器官及植(介)入器械制造等子行业工业总产值在全行业中则占比较少。

368133.29%

36821.76%

36834.19%

368436.08%

36856.20%

36863.20%

368915.28%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图5 2009年1-11月我国医疗器械各子行业工业总产值比重

(三)供需平衡分析及预测

从医疗器械行业的库存变化情况可以看出,2009年行业的产品供给并没有出现明显过剩。这与行业环境改善,相关企业质量不断提高有关,行业产能仍有不断扩大的空间。同时,2009年的新医改促使各类医疗机构新添或者更新现有医疗设备,激发了市场需求,未来行业将出现供需两旺的形式。

近几年来,我国医疗器械行业需求旺盛。在旺盛需求带动下,医疗器械行业一直保持高速发展,其行业收入和利润平均增速远高于医药工业收入和利润增速。高技术医疗设备更是以每年14%左右的速度递增。预计未来几年,医疗器械行业仍将保持高速发展趋势。

相对于旺盛的行业需求,医疗器械行业并不能有效满足该需求,行业缺口较大;此外,医疗器械行业的供给结构不能很好的满足具体子行业的需求增长,行业调整很有必要。在结构以及总量上,国内医疗器械行业供给将会稳步增长并自我合理调整,以更有效迎合需求。

三、进出口分析及预测

(一)出口状况分析及预测

2009年我国医疗器械出口额为122.45亿美元,同比增长10.61%。

2009年,我国向214个国家或地区出口医疗器械产品。在出口目标市场中,美国、日本、德国、香港和英国排在前五位,五大市场的出口额占医疗器械出口总额的55.44%,与去年同期相比,五大市场份额提高了1.89个百分点,出口市场格局基本保持稳定。

2009年,我国医疗器械出口的主要产品是医用敷料、按摩器具、导管等高分子制品、医用仪器、医用家具等,其中,敷料类产品出口增幅最大。现阶段,我国医疗器械出口仍以敷料、低值耗材及中低端设备为主,部分高端产品的出口主体主要是在华跨国企业。前10种产品的市场份额占到60.03%。

由于我国是中低端诊治设备、医用敷料、中低值耗材类产品的生产和出口大国,许多品种在国际市场上占有相对优势,已经占据了一定份额,短时间内不可能被其它国家替代。欧、美、日等成熟市场通常要选择符合注册上市标准、具有更高安全和性价比的产品,这也为我国医疗器械的达标产品提供了机遇,使发达或发展中国家选购我国产品成为可能。我国医疗器械企业在应对危机中,采取了加大对新兴国家市场的开拓力度、转变营销模式和加大研发资金投入等措施,在一定程度上为我国医疗器械产品2010年的出口继续保持稳定增长提供了帮助。

预计2010年我国医疗器械产品的出口仍将保持在20%左右的增长幅度。

(三)进口情况分析及预测

2009年我国医疗器械进口额为61.05亿美元,同比增长17.04%,医疗器械进口额增幅低于同期我国医药产品进口增幅近5个百分点,进口额占我国医药产品进口总额的30.17%。

2009年,我国从99个国家或地区进口医疗器械产品。在进口目标市场中,美国、德国、日本、瑞士和荷兰排在前五位,市场比重为71.47%,与上年同期相比,份额提高了0.67个百分点。

从进口产品来看,2009年我国进口的主要产品为X射线应用设备、彩超诊断仪、弥

补生理缺陷残疾穿戴或植入人体的器具、导管、插管、X射线断层检查(CT)仪、核磁共振成像装置等,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增幅最大的产品为CT仪。原因是我国一些三甲医院的设备更新换代,且随着生活质量不断提高,人们对一些高端医用耗材及人造弥补产品需求旺盛。

我国医疗器械产业的发展尚不能满足国内卫生健康事业的需求。目前国内生产的医疗器械90%以上为中、低档常规产品,其他无论是手术器械类还是设备类产品均主要依赖进口。我国对中高档医疗器械的进口需求在未来的几年内仍将维持较高水平,随着我国国产医疗器械质量、技术水平的提高,国内外产品的竞争将更加激烈,因此进口产品在我国国内的份额很有可能会下降。

四、财务状况分析

2009年医疗器械行业的盈利能力比2008年有所提高,销售毛利率、利润率以及资产报酬率三项指标都比2008年出现增加。行业利润提高的主要原因是激烈的竞争环境下企业加大了成本方面的控制,提高了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

营运能力主要是行业的生产经营管理水平,管理经营水平的高低对于行业应对外部环境的变化有重要的作用。从2009年1-11月的综合表现看,医疗器械行业的营运能力出现增长。

行业偿债能力说明企业运行过程中抵御风险的能力。五年来,我国医疗器械行业的负债率一直呈下降趋势;由于宏观经济形势的因素,2008年行业亏损面比2007年上升了大约4.4个百分点,2009年在形式好转的情况下又出现下降;从利息保障倍数来看,2009年利息保障倍数为21.18倍,为2005年以来的最高值,有力证明企业具有较强的利息偿还能力。

2009年1-11月,医疗器械行业应收帐款增长率为18.77%,较2008年同期上升了4.96个百分点。行业利润总额增长率较2008年同期上升了10.81个百分点。行业资产增长率为20.96%,是2005年以来的最高水平,这说明行业规模增长趋势明显。销售收入增长率为18.53%,比2008年同期下滑了9.95个百分点。总体来说,行业发展能力较好。

表12005-2009年11月医疗器械行业主要财务指标对比分析

2009年11月2008年11月2007年11月2006年2005年

盈利能力

销售毛利率(%) 24.37 23.91 25.56 24.84 25.35 销售利润率(%) 11.11 9.99 10.67 9.75 8.87 资产报酬率(%) 12.82 12.06 12.31 10.90 9.04

偿债能力

负债率(%)42.31 45.04 45.86 47.19 47.47 亏损面(%)17.81 21.86 17.49 19.22 18.38 利息保障倍数(倍)21.18 19.19 17.35 15.43 17.03

发展能力

应收帐款增长率(%)18.77 13.81 20.30 7.62 11.18 利润总额增长率(%)31.87 21.06 42.51 26.37 -0.01 资产增长率(%)20.96 17.45 16.53 16.00 12.81 销售收入增长率(%)18.53 28.48 22.17 22.85 23.09

营运能力

应收帐款周转率(次)7.15 7.07 6.10 6.40 5.32 产成品周转率(次)13.01 11.12 11.02 10.90 9.69 流动资产周转率(次) 1.92 1.96 1.76 1.71 1.60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五、区域特点分析

随着我国医疗器械产业的发展,全国已形成了几个医疗器械产业聚集区和制造业发展带;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及京津环渤海湾三大区域成为本土三大医疗器械产业聚集区。据不完全统计,三大区域医疗器械总产值之和及其销售额之和均占全国总量的80%以上。因为本身所具有的条件不同,这三大产业聚集区又呈现出明显的地域特点。

分省市来看,行业的主要资产集中于广东、江苏、北京、上海、浙江等省市,五省市总资产比重接近70%。其中,广东省资产比重达到了18.38%,第二位的江苏省资产比重也达到了16.56%。按销售收入排名,江苏、广东、山东、上海、北京排名前五位,五地区销售收入比重达到了67.20%。广东省和江苏省排名前两位,所占比例分别为19.98%与16.45%。从利润来看,利润分布的前四个区域分别是北京、广东、江苏和上海,利润

所占比重分别为20.70%、20.26%、17.33%和9.59%,四个区域的利润所占比重总合达到

67.88%。

六、子行业对比分析及预测

医疗诊断、监护及治疗设备制造子行业、医疗、外科及兽医用器械制造子行业与其他医疗设备及器械制造子行业是医疗器械子行业中的三个主要行业,三者在整个行业的总资产、销售收入以及总利润等方面都处于重要的地位。

医疗诊断、监护及治疗设备制造行业是我国医疗器械行业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其工业总产值约占医疗器械行业的30%。资产规模增速较快,2005年-2009年行业资产规模增速平均在15%左右,2009年1-11月行业总资产为287.43亿元,同比增长17.49%。

医疗、外科及兽医用器械制造行业也是我国医疗器械行业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其工业总产值约占医疗器械行业的33%。资产规模增速较快,2005年-2009年行业资产规模增速平均在15%左右,2009年1-11月行业总资产为234.27亿元,同比增长26.17%。

2005-2009年其他医疗设备及器械制造业行业的资产增长非常明显,年均增速在20%左右,2009年1-11月的行业资产达到145.35亿元,同比增长24.32%。

七、行业风险分析

(一)宏观经济波动风险

2009年,我国医疗器械行业的出口额增幅仍然保持两位数,高于同期我国医药产品出口增幅近7个百分点;国内市场医疗器械行业的资产增长率保持在20%以上,销售收入增长率也在15%以上,利润总额增长率更是高达30%以上。2009年是风险与机遇并存的一年,国际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造成重大影响,中国等新兴市场成为全球竞争的焦点,竞争空前激烈,但是国家拉动内需的政策使市场迅速增量,新医改也促进了医疗器械市场的快速发展。总体来说,医疗器械行业没有因为宏观经济的严峻形势受到很大影响,因此,医疗器械行业的宏观经济风险不大。

(二)技术风险

在高端产品上,我国医疗器械行业存在较高的技术风险;低端产品已经基本能够满足需求,技术风险相对较小。

(三)政策风险

随着国家医疗卫生改革深入,政府持续加大医疗卫生事业投入,未来五年医疗设备制造业将保持稳定增长;同时,随着政府积极支持龙头企业发展,预计未来五年公司外部环境将保持较好形势。2010年,新医改政策继续向基层医疗投入,中低端医疗设备将获得较快发展。总体来说,医疗器械行业的政策风险较小。

(四)供求风险

2009年行业的产品供给并没有出现明显过剩。这与行业环境改善,相关企业质量不断提高有关,行业产能仍有不断扩大的空间。同时,2009年的新医改促使各类医疗机构新添或者更新现有医疗设备,激发了市场需求,未来行业将出现供需两旺的形式。综合判断未来供需基本保持平衡,供需风险影响等级低。

(五)区域风险

我国医疗改革进一步深化,在经济大环境前景良好基础上,医疗保障制度的完善和城镇化的进程使长期抑制的二、三线城市和农村市场极大释放,目前此类地域的产品供应量远远不能够满足未来市场的需求,未来投资机会巨大。

(六)产品结构风险

医疗诊断、监护及治疗设备制造子行业是第一子行业,但是其规模比重总体来说有下降趋势,存在一定的风险;其他医疗设备及器械制造子行业是迅速发展的子,该子行业自2004年起迅速崛起,在整个医疗器械行业中的规模越来越大。

八、行业授信建议

(一)总体授信建议

可保持并适当扩大对医疗器械行业授信总规模,增加一些拥有研发项目和国家支持类项目的医疗器械企业授信,以及一些大型医疗器械集团的授信;坚持有进有退原则,进一步优化客户结构,重点支持优势企业。

(二)鼓励类信贷建议

在新医改的推动下,基层医疗市场将得到快速发展,银行在信贷时可侧重于基层医

疗设备的制造。同时,银行在信贷时可以多考虑国内企业。国内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近年来发展迅速,尤其在中低端市场更是占有一定优势。迈瑞、新华、万东、鱼跃等企业作为国内企业的佼佼者,已经在医疗器械市场小有所成,这一方面和自身发展良好相关,另一方面也与外资跨国企业关注重点在高利润的高端市场而形成的市场空白有关。

(三)允许类信贷建议

江西、辽宁、四川、吉林等省份市场需求增长较快,银行的授信应予以允许,对这些地区中部分经营效益好,竞争优势明显的企业还可以加大授信力度。从企业规模来看,中小型企业中有不少企业属于成长型企业,虽然资产规模不高,且易受经济环境的影响,盈利状况不佳。但这些中小企业里,也有部分企业的发展值得关注。这些企业由于具备某些优势,这些优势可能是成本优势,或者技术优势,未来发展潜力较大。对这类企业,银行应该给予适当的关注力度。

(四)限制类信贷建议

对于产品同质化严重的企业,银行授信应有所限制。一些企业产能盲目扩大,导致出现企业产能过剩,经营效益有所下降。对于这些产能盲目扩大,盈利水平下降,且短期内产能尚无法消化的企业,银行的授信应持谨慎态度,信贷规模应有所限制。

(五)推出类信贷建议

对于生产技术落后、能耗大、污染严重、产品缺乏竞争力、经营恶化、管理混乱的企业,银行应坚决退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