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化学 物质的鉴别专题
初中化学鉴别物质的方法

初中化学鉴别物质的方法初中化学是一门探索物质结构与性质的学科,鉴别物质的方法是其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本文将从化学实验中常用的鉴别物质的方法入手,详细介绍其原理和实施步骤,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些方法。
一、溶解性鉴别法溶解性是物质的重要性质之一,通过观察物质在溶剂中的溶解现象可以初步鉴别物质的特性。
常用的溶解性鉴别法包括:1.溶解性试验:将待鉴别物质分别与水、酸、碱等溶剂接触,观察其是否溶解或反应产生气体、沉淀等变化。
2.溶解度试验:在已知溶液中逐渐加入待鉴别物质,观察其溶解度的变化。
根据溶解度的大小,可以初步判断物质的性质。
二、颜色鉴别法物质的颜色是其吸收和反射特定波长光线的结果,通过观察物质的颜色可以初步鉴别其成分。
常用的颜色鉴别法包括:1.火焰颜色鉴别法:将待鉴别物质分别放入火焰中加热,观察火焰颜色的变化。
不同的元素或化合物在火焰中燃烧时产生的颜色是不同的,可以根据颜色的差异初步判断物质的成分。
2.试剂颜色反应法:使用适当的试剂与待鉴别物质反应,观察反应后产生的颜色变化。
不同物质与试剂反应时常会出现颜色变化,通过对比颜色的差异可以初步鉴别物质的性质。
三、气味鉴别法物质的气味是其挥发性和化学性质的表现,通过嗅闻物质的气味可以初步鉴别其成分。
常用的气味鉴别法包括:1.嗅闻法:将待鉴别物质接近鼻部,轻轻吸气,观察气味的特点和变化。
不同的物质具有不同的气味,可以根据气味的特征初步判断物质的性质。
四、燃烧鉴别法物质的燃烧性质是其化学性质的重要表现,通过观察物质在燃烧时的现象可以初步鉴别其成分。
常用的燃烧鉴别法包括:1.燃烧试验:将待鉴别物质放入火焰中加热,观察其燃烧特点和产物变化。
不同的物质在燃烧时会产生不同的火焰、气味和残余物,可以根据这些特征初步判断物质的性质。
五、沉淀鉴别法物质的溶解度是其化学性质的表现,通过观察物质在溶液中是否产生沉淀可以初步鉴别其成分。
常用的沉淀鉴别法包括:1.沉淀试验:将待鉴别物质与适当试剂混合,观察是否产生沉淀。
九年级化学专题复习物质的检验和鉴别

专题复习物质的检验和鉴别复习目标:初步学会根据某些性质检验和区分一些常见的物质(考试标准要求:理解)知识要点:1、物质的检验和鉴别方法和思路:根据特征选试剂、分析现象定结论。
2、物质的检验和鉴别的原则:①操作简便:能用物理方法鉴别的不用化学方法。
能用一种试剂鉴别的不用多种试剂。
②现象明显:使待检物质的现象对比度较大。
③防止干扰:鉴别Cl-和SO42-时,只能用BaCl2溶液不能用AgNO3溶液。
3、物质检验和鉴别的步骤:①取少量样品(有时固体样品需配成溶液);②加入试剂;③观察实验现象;④得出结论。
4、常见物质的主要物理特性(1)固体物质的颜色①白色固体:CuSO4、CaCO3、KClO3、NaCl、Ca(OH)2、CaO、MgO、P2O5等。
②红色固体:Cu、Fe2O3。
③黑色固体:木炭、CuO、MnO2、Fe3O4、铁粉。
④黄色固体:S(硫黄)。
⑤蓝色固体:CuSO4·5H2O。
(2)溶液的颜色①蓝色溶液:含Cu2+的溶液。
②黄色溶液:含Fe3+的溶液。
③浅绿色溶液:含Fe2+的溶液。
④紫红色溶液:高锰酸钾溶液。
(3)沉淀的颜色①不溶于水也不溶于酸的白色沉淀是:AgCl、BaSO4。
②不溶于水的蓝色沉淀是Cu(OH)2。
③不溶于水的红褐色沉淀是Fe(OH)3。
(4)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SO2、NH3、HCl。
5、常见可燃物燃烧的主要现象①在氧气中:a.硫—蓝紫色火焰,产生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b.铁—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c.木炭—发出白光。
②在空气中:a.镁带—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固体;b.红磷—产生大量的“白烟”;c.硫、CO、CH4—蓝色火焰;d.H2—淡蓝色火焰。
6、常见气体的检验方法及现象物质检验试剂或方法或装置反应现象结论或化学方程式O2带火星的木条木条复燃氧气能支持燃烧H2O无水CuSO4无水CuSO4由白色变成蓝色CuSO4+5H2OCuSO4·5H2OH2氧化铜由黑色变成红色,无水CuSO4变成蓝色H2+CuO H2O+CuCuSO4+5H2OCuSO4·5H2OCO2澄清石灰水澄清石灰水变浑浊Ca(OH)2+CO2CaCO3↓+H2OCO 氧化铜由黑色变成红色,澄清石灰水变浑浊CO+CuO Cu+CO2Ca(OH)2+CO2CaCO3↓+H2OCH4点燃,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冷而干燥的烧杯一会儿,迅速把烧杯倒过来,向杯内注入澄清石灰水烧杯内壁有水珠,石灰水变浑浊CH4+2O2CO2+2H2O7、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及现象物质检验试剂、方法反应现象结论或化学方程式酸(H+)紫色石蕊试液紫色石蕊试液变成红色加入锌粒产生大量气泡,气体能燃烧Zn+H2SO4ZnSO4+H2↑2H2+O22H2O碱(OH-)无色酚酞试液无色酚酞试液变成红色铵盐(N)加入熟石灰,研磨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产生2NH4Cl+Ca(OH)2CaCl2+2NH3↑+2H2O碳酸盐(C)加入BaCl2[或CaCl2或Ca(OH)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BaCl2+Na2CO3BaCO3↓+2NaCl[或CaCl2+Na2CO3CaCO3↓+2NaCl或Ca(OH)2+Na2CO3CaCO3↓+2NaOH]加入稀盐酸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CaCO3+2HCl CaCl2+CO2↑+H2O8、其他离子的检验方法及现象离子检验方法现象化学方程式Ba2+滴入稀硫酸再滴入稀硝酸产生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BaCl2+H2SO4BaSO4↓+2HClCu2+滴入氢氧化钠溶液产生蓝色沉淀CuCl2+2NaOHCu(OH)2↓+2NaClFe3+滴入氢氧化钠溶液产生红褐色沉淀FeCl3+3NaOHFe(OH)3↓+3NaClCl-滴入硝酸银溶液和稀硝酸产生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AgNO3+HClAgCl↓+HNO3S 滴入Ba(NO3)2溶液,再加入稀硝酸产生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Ba(NO3)2+H2SO4BaSO4↓+2HNO39、日常生活中一些物质的特定检验方法棉织品燃烧产生棉花燃烧的气味,没有熔珠毛织品燃烧,有烧焦羽毛的气味,没有熔珠化纤燃烧,产生与石油燃烧相同的气味,有熔珠(坚硬)②硬水和软水的鉴别——用肥皂水,产生泡沫较多的是软水;泡沫较少,浮渣较多的是硬水。
初中化学鉴别专题教案

教案:物质的鉴别专题教学目标:1. 理解物质鉴别的概念和意义;2. 掌握常用的物质鉴别方法;3.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物质的鉴别实验;4.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教学重点:1. 物质鉴别的概念和意义;2. 常用物质鉴别方法的掌握;3. 物质的鉴别实验的操作和观察。
教学难点:1. 物质的鉴别方法的选取;2. 鉴别实验的操作和观察。
教学准备:1. 实验室用具:试管、烧杯、滴定管等;2. 实验试剂:硫酸、盐酸、氢氧化钠、氯化铁等;3. 实验样品:未知溶液、固体样品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物质鉴别?为什么需要进行物质鉴别?2.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物质鉴别是通过观察物质的性质差异,采用特定的方法区分不同物质的过程。
物质鉴别对于化学实验、工业生产、医学诊断等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二、新课内容(15分钟)1. 教师讲解常用的物质鉴别方法,如物理方法(颜色、密度、熔点等)和化学方法(反应产物的形成、气体产生等);2. 举例说明各种鉴别方法的适用范围和操作步骤;3.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选择合适的鉴别方法?三、实验操作(15分钟)1. 教师演示物质的鉴别实验,如硫酸与盐酸的鉴别、氢氧化钠与氯化铁的鉴别等;2.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实验操作,观察实验现象;3.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现象,得出鉴别结果。
四、练习与讨论(10分钟)1. 学生分组进行练习,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物质的鉴别实验;2. 学生互相讨论实验结果,分析鉴别方法的优缺点;3.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问题。
五、总结与评价(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强化对物质鉴别方法的理解;2. 学生评价自己在实验中的表现,反思实验操作中的不足;3. 教师对学生的实验操作和思考能力进行评价,给予鼓励和建议。
教学延伸:1. 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进行讲座,介绍物质鉴别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2. 组织学生进行实验竞赛,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人教版中考化学专题《物质的检验鉴别》(含答案)

《物质的检验鉴别》1.下列物质可将氢氧化钠溶液与石灰水区分开的是()A.氧气 B.二氧化碳C.紫色石蕊试液 D.酚酞2.下列化肥中,利用其物理性质即可与其他化肥区别开来的一种是()A.硫酸铵B.磷矿粉C.尿素D.硝酸钾3.下列试剂中,能把稀硫酸、KOH溶液、CaCl2溶液一次性鉴别出来的是()A.KCl溶液 B.稀盐酸C.Na2CO3溶液 D.NaNO3溶液4.下列四组溶液,只用紫色石蕊溶液就能鉴别的一组是()A.NaOH KOH HCl B.NaCl NaOH HClC.H2SO4HCl NaOH D.NaCl Na2CO3Na2SO45.只用一种试剂就可鉴别NaCl、NH4Cl、Na2SO4三种溶液。
该试剂是()A.KCl溶液 B.Ba(OH)2溶液C.NaOH溶液 D.NaNO3溶液6.使用下列试剂能将氯化钠、碳酸钠、氯化钡三种溶液鉴别出来的是()A.稀硫酸B.氯化钠溶液C.铁片D.氢氧化钠溶液7.下列各组常见的固体物质中,用水不能区分的是()A.NaOH和 NH4NO3B.CuSO4和 Na2SO4C.Na2CO3和 CaCO3D.NaCl和 KCl8.只用水一种试剂不能将下列各组固体物质鉴别出来的是()A.CuSO4和MgSO4B.CaCO3和CaCl2C.NH4NO3和NaC1 D.K2SO4和Na2SO49.鉴别下列各组物质,所选用的试剂不正确的是()A.CO2和CO:氢氧化溶液 B.NaOH固体和NH4NO3固体:水C.硬水和软水:肥皂水 D.NaCl溶液和NaNO3溶液:AgNO3溶液10.用括号内的物质不能区分的一组是()A. NaCl、NaOH、NH4NO3三种固体 (水)B. K2CO3、Na2SO4、BaCl2三种溶液 (稀硫酸)C.铁粉、碳粉、氧化铜粉末 (稀盐酸)D. NaOH、NaCl、Na2SO4三种溶液 (酚酞)11.下列实验方案合理可行的是()选项实验目的所用试剂或操作方法A鉴别稀盐酸、Na2CO3溶液和蒸馏分别滴加无色酚酞溶液,观察颜色水B除去生石灰中少量的碳酸钙加水溶解,过滤C验证Zn、Cu、Ag的金属活动性将铜片分别放入到Zn(NO3)2溶液、AgNO3溶液中,观察现象D除去CO2中混有少量的HCl气体A.A B.B将气体通入足量的NaOH溶液C.C D.D12.下列实验操作、现象与结论相对应的关系中,正确的选项是()选项操作A B C D向碳酸钠溶液中滴入酚酞溶液向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稀盐酸用燃着的木条伸入某瓶气体中向稀硫酸中滴入氯化钡溶液A.A B.B现象溶液变红色无明显现象木条熄灭有白色沉淀生成C.C结论碳酸钠是碱氢氧化钠与盐酸不反应该气体一定是二氧化碳硫酸与氯化钡反应D.D13.下列鉴别物质的方法中错误的是()A.用水鉴别硝酸铵和氢氧化钠两种固体B.用二氧化锰鉴别水和过氧化氢溶液两种液体C.用熟石灰粉末鉴别硝酸钾和尿素两种化肥D.用紫色石蕊溶液鉴别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两种气体14.下列鉴别方案正确的是()A. NH4NO3和(NH4)2SO4固体:加熟石灰混合研磨后闻气味B.稀硫酸和稀盐酸:加入 Na2CO3溶液观察是否生成气体C.氢氧化钠和碳酸钠固体:加水后滴加酚酞试液观察颜色变化D.黄铜片(铜锌合金)与纯铜:相互刻划比较硬度《物质的检验鉴别》参考答案1.下列物质可将氢氧化钠溶液与石灰水区分开的是(B)A.氧气 B.二氧化碳C.紫色石蕊试液 D.酚酞2.下列化肥中,利用其物理性质即可与其他化肥区别开来的一种是(B)A.硫酸铵B.磷矿粉C.尿素D.硝酸钾3.下列试剂中,能把稀硫酸、KOH溶液、CaCl2溶液一次性鉴别出来的是(C)A.KCl溶液 B.稀盐酸C.Na2CO3溶液 D.NaNO3溶液4.下列四组溶液,只用紫色石蕊溶液就能鉴别的一组是(B)A.NaOH KOH HCl B.NaCl NaOH HClC.H2SO4HCl NaOH D.NaCl Na2CO3Na2SO45.只用一种试剂就可鉴别NaCl、NH4Cl、Na2SO4三种溶液。
初三化学物质的检验方法知识点

初三化学物质的检验方法知识点初三化学物质的检验方法 (一) 、气体的检验1、氧气:带火星的木条放入瓶中,若木条复燃,燃起火:上红下蓝,则是氧气.2、氢气:在玻璃尖嘴点燃气体,罩一干冷小烧杯,观察杯壁是否有水滴,往烧杯中倒入澄清的石灰水,若不变浑浊,则是氢气.3、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的石灰水,若变浑浊则是二氧化碳.但二氧化碳过量浑浊的石灰水又会变回澄清4、氨气:将氨气通入酚酞溶液中若溶液变红,则是氨气.5、水蒸气:通过无水硫酸铜,若白色固体变蓝,则含水蒸气.(二)、离子的检验.6、氢离子:滴加紫色石蕊试液/加入锌粒7、氢氧根离子:酚酞试液/硫酸铜溶液8、碳酸根离子/碳酸氢根离子:先滴稀盐酸再滴澄清的石灰水(也可不滴入澄清石灰水)9、氯离子:硝酸银溶液和稀硝酸,若产生白色沉淀且不溶于稀硝酸,则是氯离子10、硫酸根离子:先滴加硝酸钡溶液再滴入稀盐酸/先滴加稀盐酸再滴入氯化钡(注:此处加入钡盐溶液后不能滴入硝酸,因为若溶液中含有SO3离子,也会生成BaSO3沉淀,滴入硝酸,沉淀会被氧化成BaSO4,不会溶解,无法检验) 11、铵根离子:氢氧化钠溶液并加热,把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试管口,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证明是铵根离子12、铜离子: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若产生蓝色沉淀则是铜离子13、铁离子: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若产生红褐色沉淀则是铁离子(三)、相关例题14、如何检验NaOH是否变质:滴加稀盐酸,若产生气泡则变质15、检验生石灰中是否含有石灰石:滴加稀盐酸,若产生气泡则含有石灰石16、检验NaOH中是否含有NaCl:先滴加足量稀硝酸,再滴加AgNO3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则含有NaCl。
17、检验三瓶试液分别是稀HNO3,稀HCl,稀H2SO4?向三只试管中分别滴加Ba(NO3)2 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则是稀H2SO4;再分别滴加AgNO3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则是稀HCl,剩下的是稀HNO318、淀粉:加入碘溶液,若变蓝则含淀粉。
九年级化学专题复习:物质的鉴别

第十一页,共41页。
• 方案二:
CaCO3 、 CuSO4、 NaCl 、 NaOH、 BaCl2
不溶 CaCO3
变蓝 CuSO4
取样(qǔyà ng)加足
量水
形成无色溶液
放热
(ró ngyè ),且无其
NaOH
NaCl
、
他现象
BaCl2
无现象
加CuSO4溶液 (ró ngyè ) 白色沉淀
NaCl
③若待检测物质中含有相同的阴离子,可加碱溶液来检验
第二十一页,共41页。
拓展方舟
只给你酚酞请鉴别出NaOH、 H2SO4、NaCl三种无色(wú sè) 溶液? 只用一种试剂及其相互反应鉴别 物质的试题(shìtí),具有一定的 综合性。
第二十二页,共41页。
无色(wú sè) 酚酞
结论:
A: NaCl B: H2SO4 C:NaOH
装入C试管(shìguǎn)内的 液体是NaOH
A
B
C
A
B
第二十三页,共41页。
装入A试管 (shìguǎn)内的 液装体 入B是试N管aC内l 的液 体是H2SO4
实战演练
•下列各组物质,只用一种试剂(括号内物质) 及相互之间的反应不能鉴别开来的是 •A.固体:食盐(shíyán)、硝酸铵、烧碱(水) •B.固体:硫酸铜、熟石灰、碳酸钙(稀盐酸) •C.溶液:纯碱、食盐(shíyán)、盐酸(酚酞 试液) •D.溶液:NaCl、KCl、K2SO4(AgNO3溶液)
第九页,共41页。
不限试剂(shìjì)的 鉴别
实验室有五瓶失去标签的白色固体药品 (yàopǐn),分别是NaOH、CuSO4、NaCl、 CaCO3、BaCl2。请你任选试剂,设计实验 方案,把五种药品(yàopǐn)区分开。
2022-2023学年中考化学《物质的鉴别、推断与分离、提纯》专项测试题(含答案)

D.若A和C都是单质,B和D都是化合物,则该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
8.除去下列物质中含有的少量杂质(括号内的物质),所选试剂不合理的是
A.CO2(CO):灼热的氧化铜
B.KOH溶液[Ca(OH)2]:碳酸钾溶液
C.CaO(CaCO3):高温煅烧
D.CuSO4溶液(FeSO4):铁粉
(1)写出物质 B、C 的化学式:B_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 D 与 E 反应的实验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 ;
(3)写出 E 与 C 相互转化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21.A、B、C三种物质之间有如下图所示的转化关系(部分物质和反应条件已经略去)。
(4)请写出铁与硫酸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
24.某班同学在实验室进行了“酸的性质”实验,使用过的试剂有:①铁屑②氧化铁③盐酸④氢氧化钠溶液⑤碳酸钠溶液。
(1)实验结束,他们将废液全部废液倒入废液缸。为了使废液能无害排放,需要用__________测定废液的酸碱度,测定废液的pH=1,废液呈______性。
A.AB.BC.CD.D
二、填空题
15.化学就在我们身边,一些物质在生产生活中有重要的用途。现有①干冰②活性炭③氮气④石油⑤金刚石⑥不锈钢,选择适当的物质填空(填序号)。
(1)可用于冰箱除味剂的是_____;
(2)用于人工降雨_____;
(3)属于化石燃料是_____;
(4)可充入食品包装袋中以防腐的是_____;
(2)要证明另外两种粒子能否加快过氧化氢分解的速率,还需要进行实验②和③:在实验②中加入稀硫酸后,无明显变化,说明___________不起催化作用;在实验③中加入_____________后,会观察到大量气泡,证明起催化作用的是_________________。
化学实验题有机物质的鉴定

化学实验题有机物质的鉴定化学实验是学习化学知识的关键环节之一,通过实验,我们可以观察化学反应的现象,探索物质性质的变化。
有机物质的鉴定是化学实验中较为常见的一种任务。
下面将介绍几个有机物质鉴定的实验方法。
一、醇的鉴定醇是一类含有羟基(—OH)的有机化合物。
常见的醇有乙醇、丙醇等。
醇的鉴定可以通过以下实验方法进行。
实验材料:1. 碘酒溶液2. 醇样品溶液3. 硫酸铜溶液实验步骤:1. 将待鉴定的醇样品溶液滴加入碘酒溶液中。
2. 观察反应。
若出现白色絮状沉淀,则表示醇存在。
二、醛的鉴定醛是一类含有羰基(—COH)的有机化合物。
常见的醛有乙醛、丁醛等。
醛的鉴定可以通过以下实验方法进行。
实验材料:1. Fehling试剂A溶液2. Fehling试剂B溶液3. 醛样品溶液实验步骤:1. 取等量的Fehling试剂A溶液和Fehling试剂B溶液混合。
2. 将待鉴定的醛样品溶液加入混合溶液中。
3. 加热反应溶液。
若出现红色沉淀,则表示醛存在。
三、酮的鉴定酮是一类含有羰基(C=O)的有机化合物。
常见的酮有丙酮、己酮等。
酮的鉴定可以通过以下实验方法进行。
实验材料:1. 2,4-二硝基苯肼溶液2. 酮样品溶液实验步骤:1. 将待鉴定的酮样品溶液加入2,4-二硝基苯肼溶液中。
2. 观察反应。
若溶液由黄色变为橙红色,则表示酮存在。
四、醚的鉴定醚是一类含有氧原子连接两个碳原子的有机化合物。
常见的醚有乙醚、甲基叔丁基醚等。
醚的鉴定可以通过以下实验方法进行。
实验材料:1. 金属钠2. 醚样品溶液实验步骤:1. 取适量的金属钠置于试管中。
2. 加入待鉴定的醚样品溶液。
3. 观察反应。
若发现有气泡生成,则表示醚存在。
通过以上实验方法,我们可以对常见的有机物质进行鉴定。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需要注意实验操作的准确性和安全性,遵守实验室的相关规定和操作规程。
同时,实验后也需要对实验装置进行正确的处理和清洗,以维护实验室的整洁和安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考专题物质和离子的鉴别一、【物质的鉴别】
二、【气体的检验原理及方法】
(1)检验水蒸气的存在所选试剂:现象:
(2)检验二氧化碳的存在所选试剂:现象:
涉及的化学方程式
(3)检验一氧化碳的存在(通常要转化为CO2检验)
对于难检验的气体,H2、CO 可先将它们转化为H2O和CO2来检验,注意:通入前若混有对后续试验带来影响的气体先除去,检验转化后的产物先检验水
所选试剂,现象
涉及的化学方程式,
除杂:CO(CO2)
CO2 (CO)。
(4)检验氢气的存在所选试剂:,现象
涉及的化学方程式
(5)检验氯化氢气体所选试剂现象
涉及的化学方程式
(6)验证氨气的存在所选试剂:现象
(7)验证淀粉的存在所选试剂:现象
(8)验证葡萄糖的存在所选试剂:现象
(9)验证蛋白质的存在所选方法:现象
三、【验证水蒸气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氢气顺序和所用试剂】
(1)顺序:水蒸气→CO2→CO →H2(先检验没有还原性的,再检验有还原性的)
(2)所用试剂:无水硫酸铜→澄清石灰水→氢氧化钠溶液→浓硫酸→灼热的氧化铜→无水硫酸铜→澄清石灰水→点燃
四、【鉴别常见离子的特征反应和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