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条件对建筑施工的影响分析
天气原因影响工程施工

天气原因对工程施工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
无论是雨季、酷暑还是强风、冰雹等恶劣天气条件,都会给工程施工带来诸多不便,甚至导致工程进度延误。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天气原因对工程施工的影响。
首先,雨季对工程施工的影响尤为显著。
在雨季,降雨量大,地面湿润,施工场地变得泥泞不堪,这给施工机械和材料的运输带来极大困扰。
此外,雨季还可能导致施工现场的排水系统不畅,形成积水,进而影响工程进度。
更为严重的是,连续的降雨还可能引发山体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危及施工现场的安全。
因此,在雨季施工,必须做好防水、排水等措施,确保工程顺利进行。
其次,酷暑天气也对工程施工产生不利影响。
在高温环境下,施工人员的体力消耗加快,容易出现中暑等症状,影响施工效率和质量。
同时,高温还可能导致建筑材料变形、强度降低等问题,从而影响工程结构的安全性。
为了应对酷暑天气,施工单位需合理安排施工时间,加强施工现场的通风、降温等措施,确保施工人员的身体健康和工程质量。
再者,强风、冰雹等恶劣天气条件对工程施工同样具有较大影响。
强风可能导致施工现场的临时建筑物、脚手架等设施倒塌,危及人员安全。
冰雹则可能对施工现场的设备、材料造成损坏,增加工程成本。
针对这些恶劣天气,施工单位应提前做好应急预案,加强施工现场的安全防护,降低天气因素带来的风险。
此外,极端天气现象的出现频率逐渐增加,也给工程施工带来了诸多不确定性。
如全球变暖导致的极端高温、干旱、洪涝等天气事件,可能导致施工进度延误,甚至影响工程质量。
因此,施工单位需关注气象预报,提前做好应对措施,确保工程在恶劣天气条件下仍能顺利进行。
总之,天气原因对工程施工的影响不容忽视。
施工单位应充分认识到天气因素带来的风险,提前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加强施工现场的管理和防护,确保工程进度和质量。
同时,政府、相关部门和企业也应关注气候变化问题,积极参与应对极端天气,为工程施工创造良好的气候条件。
暴雨对工程施工影响(3篇)

第1篇一、工程进度延误1. 暴雨可能导致施工现场道路积水,影响材料运输和设备进出场。
道路不畅使得工程车辆无法正常通行,从而影响工程进度。
2. 暴雨过后,施工现场的排水设施可能受损,导致场地积水。
这会影响土方开挖、地基处理等工序的进行。
3. 暴雨可能导致施工现场的临时设施(如工棚、围挡等)受损,需要重新搭建或加固,影响工程进度。
二、施工人员安全风险1. 暴雨可能导致施工现场的临时设施(如工棚、围挡等)受损,对施工人员造成安全隐患。
2. 暴雨可能导致施工现场的排水设施受损,使得场地积水,增加施工人员滑倒、触电等风险。
3. 暴雨可能导致施工现场的施工设备受损,影响施工进度,增加施工人员的工作强度。
三、工程质量问题1. 暴雨可能导致施工现场的排水设施受损,使得场地积水,影响地基处理、混凝土浇筑等工序的质量。
2. 暴雨可能导致施工现场的临时设施(如工棚、围挡等)受损,影响施工人员的休息和施工环境,进而影响工程质量。
四、经济损失1. 暴雨可能导致施工现场的临时设施(如工棚、围挡等)受损,需要重新搭建或加固,增加工程成本。
2. 暴雨可能导致施工现场的施工设备受损,影响工程进度,增加工程成本。
3. 暴雨可能导致施工现场的排水设施受损,需要修复或更换,增加工程成本。
为应对暴雨对工程施工的影响,施工单位应采取以下措施:1. 加强施工现场的排水设施建设,确保排水畅通。
2. 优化施工方案,合理安排施工进度,尽量避开暴雨期间进行关键工序施工。
3. 加强施工现场的临时设施建设,提高抗风险能力。
4. 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培训,提高安全意识和应对暴雨等自然灾害的能力。
5. 建立应急预案,一旦发生暴雨等自然灾害,能够迅速采取应对措施,降低损失。
第2篇一、施工进度影响1. 暴雨导致施工现场积水,影响施工机械和人员出入,延误施工进度。
例如,道路施工、桥梁施工等,暴雨会导致施工现场道路中断,影响材料运输和施工人员出行。
2. 暴雨造成施工材料损坏。
气象条件对建筑施工的影响分析

气象条件对建筑施工的影响分析摘要:本文主要分析了温度、湿度、降水、大风等天气现象对建筑施工的产生的各类影响及危害,并对各类天气条件下建筑施工适宜度进行了测评,从而阐明建筑施工与气象条件关系紧密,建筑施工行业本身无不受到天气条件的巨大影响。
关键词:天气条件;建筑施工;影响温度波动、湿度、降水、大风等天气现象的发生往往带有突然性、不确定性。
会对室外建筑施工的设备安装、材料储存运输、人员健康安全等方面造成影响,拖延施工进度、影响施工质量,从而导致施工方经济利益受损。
伴随着全球气候变化,极端天气事件的发生强度和频率也持续增加。
因此,必须明确各类典型天气条件对建筑施工的具体影响。
1.温度对建筑施工的影响温度是用来表示大气冷热程度的物理量,通常所说的是指距地面1.5米高处所设百叶箱测量的气温。
温度是建筑施工中重要影响条件之一。
1.1温度对施工人员的影响夏季的炎热高温和冬季的寒冷冰冻都会让室外施工人员感到不适,因此温度也是能否提高施工人员工作效率的主要气象因素。
根据有关材料显示,人体最适宜的户外活动温度是20℃,睡眠温度是24℃。
考虑室外施工阳光、机械运转散热等因素,可确定在施工期间,室外环境温度在16~23℃为最适宜,工人工作效率值最高。
1.2温度对混凝土工程的影响控制混凝土的最适合温度,是提高混凝土耐久性的一个关键因素,温度与混凝土的水化密不可分。
当温度低于4℃时,水化作用变得迟缓,气温低于0℃时,混凝土中的水分发生冻结,水化作用处于停滞。
这时混凝土表层温度偏低,内部温度相对较高,形成内外温差,从而产生混凝土内应力,且由于内部水分冻结后体积发生膨胀,极易有裂缝产生。
如果混凝土在灌注完成后一昼夜间就遭遇冻结,其自身强度会骤降50%以上。
为此,在搅拌过程中加入混凝剂,可以促进凝结硬化过程,提高强度。
在灌注工作完成后,采取蓄热法或铺盖草帘对混凝土进行养护,也可以避免因收缩产生的裂缝。
温度过高时,混凝土内水分被大量蒸发,致使砂石的含水量减少,在拌合时适量增加水量,若气温达到30℃以上时,需要添加缓凝剂,以防止高温削弱混凝土抗拉强度,导致混凝土构件出现裂缝。
恶劣 天气 建筑施工方案

恶劣天气建筑施工方案恶劣天气对建筑施工方案的影响恶劣天气是指一些极端天气条件或恶劣的气象现象,如大风、暴雨、暴雪、台风等,这些天气条件对建筑施工方案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
在建筑施工过程中,恶劣天气会造成多种问题,包括施工进度延误、工作效率降低、安全风险增加等。
因此,在设计施工方案时,必须考虑和应对恶劣天气的影响,以确保施工的顺利进行。
首先,恶劣天气会导致施工进度延误。
比如,暴雨天气会造成工地积水,影响土方开挖和基坑施工;大风天气会使得高空作业危险,延迟施工进度;暴雪天气会阻碍道路通行,导致物资运输受阻等。
如果没有充分考虑恶劣天气带来的不确定性,施工方案可能无法按时完成,给整个工程造成延误和额外成本的增加。
其次,恶劣天气对施工人员的工作效率会产生负面影响。
在高温天气下,施工人员易受到中暑或脱水等健康问题的困扰,从而影响工作效率和质量;在低温或恶劣天气条件下,施工人员难以正常操作工具和设备,工作效率也会降低。
因此,施工方案应该合理安排工作时间,避免恶劣天气对工作效率的不利影响。
此外,恶劣天气还会增加施工安全风险。
在暴雨或冰雪天气下,地面容易湿滑,增加了工人摔倒的风险;大风天气会对高空作业造成威胁;雷电天气会增加电击风险等。
施工方案应考虑并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如增加保护设施、加强培训和监督等,以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性。
为了应对恶劣天气的影响,建筑施工方案应充分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 根据当地的气象条件和历史天气数据进行分析,预测可能出现的恶劣天气,并合理安排施工时间和进度。
2. 对于暴雨天气,可以采取措施加快积水排泄,如设置抽水设备或加大排水管直径,以保证施工进度不受影响。
3. 针对高温天气,应提供充足的饮水和休息场所,确保施工人员的身体健康,并合理安排工作时间,避免中午高温时段的户外工作。
4. 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他们对恶劣天气下安全事故的防范意识,确保安全生产。
总之,恶劣天气对建筑施工方案有着重要的影响。
工程施工预计大风天气

工程施工预计大风天气
一、大风天气对施工的影响
大风天气对施工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塔吊、脚手架等高空设备存在倾覆风险,严重影响施工进度;
2. 轻质材料易被大风吹走,导致安全隐患;
3. 大风容易带来刮沙现象,对施工质量造成影响;
4. 高层建筑易受大风风力影响而使建筑物转向或倾斜。
二、预测大风天气的方法
1. 依托气象部门提供的大风天气预警;
2. 观察天气变化,及时调整施工计划;
3. 定期检查建筑和设备的受风情况。
三、大风天气施工安全措施
1. 及时停止高空设备的使用;
2. 加强固定建筑材料,防止被大风吹走;
3. 加强建筑物支撑,防止倾倒。
四、大风天气施工应急预案
1. 预先制定大风天气下的应急预案;
2. 指定负责人负责应急处理;
3. 做好紧急疏散和安全防护工作。
五、大风天气下的施工指导
1. 严格遵守气象部门的预警,根据预警级别做好施工准备;
2. 遇到大风天气,立即停止高空设备的使用,并采取安全措施;
3. 注意观察周围环境,预防风险情况的发生。
建议,在大风天气施工中,应根据实际情况,科学合理的安排施工进度,保证工程的质量和进度。
同时,加强监督和管理,做好安全防护,确保施工过程中不发生安全事故。
工程施工克服天气

工程施工克服天气一、怎样评价天气对施工影响1. 天气对施工影响的具体表现(1) 雨水:雨水是天气对施工影响最直接的因素之一。
雨水会导致土方施工的停滞,混凝土、沥青、石材等材料无法正常施工,施工现场容易积水等问题。
(2) 雪、冰雹:对于北方地区的施工单位来说,雪、冰雹的天气更是个难题,会导致施工现场被冰雪覆盖,施工设备无法正常使用,较大的雪灾还有可能导致施工现场被完全封闭。
(3) 高温、低温:夏季高温会导致工人中暑、水泥凝结速度加快、机械设备易损坏等问题,而冬季低温则可能导致混凝土凝固慢、机械设备起动困难等。
(4) 风:大风天气容易导致脚手架、塔吊等设备倒塌,施工材料和工具易受损。
2. 天气对施工影响的程度(1) 对工期的影响:天气因素是影响工期的重要原因之一,在施工中要根据天气情况灵活调整计划,避免因为天气原因延误工期。
(2) 对成本的影响:恶劣的天气条件会导致施工所需材料的浪费增加,施工设备的维护成本增加等问题,从而增加了整个工程的施工成本。
(3) 对安全的影响:恶劣的天气条件容易导致施工现场的安全隐患增加,施工人员易受伤、设备易受损等问题,严重时还可能导致事故发生。
二、如何克服天气对施工的影响1. 制定科学合理的施工计划(1) 充分考虑天气因素,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和计划。
(2) 灵活调整工程进度,确保在恶劣天气条件下也能够有序施工。
2. 加强施工现场管理(1) 做好防水、排水等措施,避免施工现场积水。
(2) 加固建筑物和设备,确保能够抵抗恶劣天气的影响。
3. 使用合适的施工材料(1) 在恶劣的天气条件下,选择具有抗水、抗冻、抗高温等性能的施工材料。
(2) 保证施工材料的质量,在恶劣的天气条件下也能够正常使用。
4. 加强施工设备的维护(1) 做好施工设备的防护工作,避免因为恶劣天气条件导致设备损坏。
(2) 定期对施工设备进行检修和保养,确保设备能够在任何天气条件下正常使用。
5. 做好安全防范工作(1) 增加施工现场的安全防护设施,加强施工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
暴雨天气施工措施与风险评估

暴雨天气施工措施与风险评估一暴雨天气对施工的影响暴雨天气是建筑施工中常见的自然灾害之一,它不仅会给施工过程带来不便,而且还会给施工现场带来安全隐患。
在这种特殊的气象条件下,施工单位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来确保施工的安全和顺利进行。
二施工现场防水措施在暴雨天气下,施工现场的防水工作变得尤为重要。
施工单位需加强现场排水系统的建设和维护,确保施工现场的排水通畅。
此外,还可以采取使用防水涂料、铺设防水膜等措施来增强施工地面和建筑物的防水能力,降低水灾风险。
三施工设备的防护和保养暴雨天气下,施工设备容易受到损坏,从而影响施工的进行。
施工单位应加强对设备的防护措施,例如,设立防雨篷、加装防护罩、提前关闭设备等,以防止设备遭受水淹或损坏。
同时,还需定期对设备进行维护保养,确保设备在恶劣天气下的稳定运行。
四施工场地的安全管理随着暴雨天气带来的安全风险增加,施工单位需要加强对现场安全的管理。
首先,制定合理的安全预案,并确保施工人员彻底理解和执行。
其次,加强现场巡查,及时发现和排除安全隐患。
此外,还需提供必要的防护设施和个人防护装备,确保施工人员在雨中的工作安全。
五施工工序的灵活调整暴雨天气可能会导致施工计划的延误,施工单位应具备灵活的调整能力以适应这种情况。
合理调整工序顺序,并与相关部门进行沟通协调,确保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
同时,及时更新和调整项目进度计划,保证工期的紧张和施工目标的实现。
六施工材料的储存和保护暴雨天气对施工材料的储存和保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施工单位应规划好材料的储存位置,并采取措施防止材料受到水淹、潮湿等损坏。
对于易受潮、易腐蚀的材料,使用防潮剂、防水袋等进行储存保护。
同时,加强材料的监测和检验,确保材料的质量和可用性。
七暴雨天气下施工的风险评估在暴雨天气下施工,施工单位应加强对风险的评估和预测。
通过分析天气数据和地质条件,确定可能出现的风险,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和措施。
同时,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培训,提高其对风险的识别能力和应对能力。
天气预报对建筑施工的影响及应对措施

天气预报对建筑施工的影响及应对措施天气一直以来都是建筑施工过程中不可控制的因素之一,不同的气象条件会对建筑项目产生不同的影响。
因此,准确的天气预报以及合理的应对措施对于建筑施工至关重要。
一、影响1.1 雨水对施工进度的影响雨水是影响建筑施工进度的主要因素之一。
降雨会使得施工现场泥泞,容易造成设备和材料的损坏,同时也会使得工人难以施工。
特别是在户外的工程中,雨水会使得地基施工和铺设道路等工程受阻。
1.2 高温对施工人员的影响夏季高温天气会给施工人员的健康带来威胁。
高温容易导致中暑和疲劳,进而影响工人的工作效率,甚至危及生命安全。
在高温天气下,施工单位需要加强对工人的防暑措施,保障员工的身体健康。
1.3 强风对施工安全的影响强风不仅容易造成建筑材料和设备的受损,还会对高楼建筑的施工安全造成威胁。
强风天气下,施工单位需要采取相应的防风措施,确保施工现场的安全。
二、应对措施2.1 提前获取天气预报信息在天气对建筑施工的影响较大时,施工单位应提前获取天气预报信息,并根据天气预报调整施工计划。
及时的天气信息能够帮助施工单位降低风险,保障施工的顺利进行。
2.2 制定合理的施工计划根据天气预报信息,施工单位需要制定合理的施工计划,避开恶劣天气条件,提高施工效率。
在施工计划中留有一定的弹性空间,以便应对突发的天气变化。
2.3 安全防护措施的加强针对不同的天气影响,施工单位需要加强安全防护措施。
如在雨季增加排水设施,保障施工现场不积水;在高温天气下,提供充足的饮水和遮阳设施,保障工人的健康。
总结天气预报对建筑施工的影响不可忽视,施工单位需要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制定合理的施工计划,加强安全防护措施,以应对不同的气象条件。
只有做好天气预警和灾害防范工作,才能确保建筑施工的顺利进行,保障工人的安全和健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气象条件对建筑施工的影响分析
发表时间:2018-06-14T14:20:13.830Z 来源:《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4期作者:安巍1 孙琪2 韩志鹏3
[导读] 极端天气事件的发生强度和频率也持续增加。
因此,必须明确各类典型天气条件对建筑施工的具体影响。
1.黑龙江省气象局机关服务中心黑龙江哈尔滨 150030;
2.黑龙江省气象台黑龙江哈尔滨 150030;
3.黑龙江省气象局机关服务中心黑龙江哈尔滨 150030
摘要:本文主要分析了温度、湿度、降水、大风等天气现象对建筑施工的产生的各类影响及危害,并对各类天气条件下建筑施工适宜度进行了测评,从而阐明建筑施工与气象条件关系紧密,建筑施工行业本身无不受到天气条件的巨大影响。
关键词:天气条件;建筑施工;影响
温度波动、湿度、降水、大风等天气现象的发生往往带有突然性、不确定性。
会对室外建筑施工的设备安装、材料储存运输、人员健康安全等方面造成影响,拖延施工进度、影响施工质量,从而导致施工方经济利益受损。
伴随着全球气候变化,极端天气事件的发生强度和频率也持续增加。
因此,必须明确各类典型天气条件对建筑施工的具体影响。
1.温度对建筑施工的影响
温度是用来表示大气冷热程度的物理量,通常所说的是指距地面1.5米高处所设百叶箱测量的气温。
温度是建筑施工中重要影响条件之一。
1.1温度对施工人员的影响
夏季的炎热高温和冬季的寒冷冰冻都会让室外施工人员感到不适,因此温度也是能否提高施工人员工作效率的主要气象因素。
根据有关材料显示,人体最适宜的户外活动温度是20℃,睡眠温度是24℃。
考虑室外施工阳光、机械运转散热等因素,可确定在施工期间,室外环境温度在16~23℃为最适宜,工人工作效率值最高。
1.2温度对混凝土工程的影响
控制混凝土的最适合温度,是提高混凝土耐久性的一个关键因素,温度与混凝土的水化密不可分。
当温度低于4℃时,水化作用变得迟缓,气温低于0℃时,混凝土中的水分发生冻结,水化作用处于停滞。
这时混凝土表层温度偏低,内部温度相对较高,形成内外温差,从而产生混凝土内应力,且由于内部水分冻结后体积发生膨胀,极易有裂缝产生。
如果混凝土在灌注完成后一昼夜间就遭遇冻结,其自身强度会骤降50%以上。
为此,在搅拌过程中加入混凝剂,可以促进凝结硬化过程,提高强度。
在灌注工作完成后,采取蓄热法或铺盖草帘对混凝土进行养护,也可以避免因收缩产生的裂缝。
温度过高时,混凝土内水分被大量蒸发,致使砂石的含水量减少,在拌合时适量增加水量,若气温达到30℃以上时,需要添加缓凝剂,以防止高温削弱混凝土抗拉强度,导致混凝土构件出现裂缝。
1.3温度对建筑物外立面装修的影响
在冬季,气温过低会导致水泥灰浆、各类涂料等装修材料的凝固、冻结,降低其凝结力,从而影响整体装修质量。
冬季低温及干燥的空气会使涂料、水泥灰浆等表面快速干结,而内层却保持潮湿,开裂、不平整等现象随之产生。
此外,有些建筑夏天气温升高后,所安装的板材会膨胀起鼓、变形或错位,也是由于最初建筑施工时,低温环境下板材处于收缩状态所引起的。
1.4温度对土方工程的影响
低温致使冻土产生,会对挖掘、基坑、基槽及管沟的开挖与回填,施工场地的平整等施工开来困难,尤其是施工期地面积水的排除、清理。
2.湿度对建筑施工的影响
湿度是用来表示空气中所包含水汽的多少或者空气潮湿程度的物理量。
混凝土进行养护作业时,最佳的相对湿度为90%。
当相对湿度小于90%时,混凝土中水分蒸发速度加快,会影响其强度,需要采取加盖草帘,增加洒水。
当相对湿度大于90%则对室内装修中喷浆、粉刷、贴纸产生影响。
尤其是对水性涂料施工影响很大,一方面涂料干燥很慢,或不能干燥成膜,另外易造成流坠,泪眼状弊病。
此外,水泥具有很强的吸湿性,长期暴漏在湿度大的空气中,极易受潮,发生变质、形成硬结,导致不能正常使用。
3.降水对建筑施工的影响
地面从大气中获得的水汽凝结物,总称为降水。
通常情况下,降水对建筑施工的主要影响表现在混凝土工程施工、土方工程施工、吊装及手脚架安装施工等过程中。
并且影响不只局限于降水发生的当日,累计的降水量也是影响工程施工进度的因素。
3.1降水对混凝土工程的影响
混凝土属于结构承载材料,但其属性与钢材。
木材等不同,在施工作业时本身并没有强度,必须通过灌注成型并硬化到要求程度后才具备承载能力。
绝大多是工程施工中混凝土浇筑都是在室外露天情况下进行,因此降水会改变混凝土的水灰比。
有关资料显示:通过对不同含水率混凝土铸件的抗压、劈裂抗拉、环压抗拉三方面强度的测试,得出如下结论:
(1)增加混凝土含水率会减小其抗压强度和环抗压强度但对劈裂抗压影响很小;
(2)烘干干燥会使混凝土环压抗拉强度大幅下降,但是相应增大其抗压强度和劈裂抗拉强度。
综上所述,降水的发生降低了混凝土的抗压强度。
3.2降水对建筑物外立面装修的影响
当降水量不足10毫米时,对檐涂料、刷胶、屋顶油毡纸铺设和沥青的浇灌产生影响。
当降水量达到10~15毫米时,在砌墙工程进行时砂浆水泥会被冲刷流失,影响建筑整体质量。
当降水量达到25~50毫米时,会发生坑沟积水,并因混凝土被严重冲刷,导致离析并最总产生施工缝。
此外,秋冬季节施工期出现霜降、雪、雾凇等降水,会使道路湿滑,人员行动不便,影响工程运输。
4.风力对建筑施工的影响
在建筑施工过程中,风力大于3级时,钢筋会左右摇摆而无法进行对头焊接工作;风力大于4级时,会使砌墙所用拉线不直,吊线随风晃动,最终导致墙体出现弧度;风力大于5级时,砖瓦及毛坯墙遮盖物容易被掀开吹走。
据统计,风速随地面至高空的高度升高而加大,通常每升高30m,风速约增加2m/s,4级以上的大风天气,施工塔吊就不能转动自如,
5级以上会伴随雷雨出现,塔吊就会因吊运物体摆动幅度过大而无法作业,甚至出现塔吊出轨、侧翻的安全事故。
建筑物装修时,没有晾干的油漆和涂料极易附着尘土及杂物,因此大风扬沙天气应取消油漆施工。
通过对以上气象条件的分析可知,对建筑施工影响最大的是降水,其次是温度,湿度和风力影响相对较弱。
如果对其进行评分,“1”代表最适宜施工天气条件;“2”代表比较适宜施工天气条件;“3”代表不适宜施工天气条件;“4”代表最不适宜施工天气条件,那么,各气象条件评分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各气象条件评分
参考文献
[1]林松煌.环境温湿度变化对泉州古建筑保护的影响及其对策[J].城建保护,2005:42-45.
[2]石慧兰,周圣军,陈松.德州气候变化与建筑物防腐[J].气象科技,007,35(6):882-885.
[3]王元丰,韩冰.极端气候事件对桥梁安全性的影响分析[J].土木工程学报.2009,42(3):76-80.
[4]刘加平,杨柳.室内热环境设计[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5]张子明,周红军,赵吉坤.温度对混凝土强度的影响 [J].河海大学学报.2004,32(6):774-679.
[6]张国学,刘晓航.温度对混凝土材料性能的影响 [J].华东公路,2000,l:57-58.
[7]江见鲸,徐志胜.防灾减灾工程学[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