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结核的典型临床表现都有什么
肠结核的诊断与治疗

应重视早期诊断 、早期治疗 。其治疗原则应强调抗结核药 物治疗和全身支持疗法相结合的综合性治疗措施 。 811 营养与休息 给予充分的休息和合理的营养以增强机 体的抵抗力 。 812 抗结核治疗 合理选用抗结核药物 , 且保证充足的剂 量 、维持足够的疗程是决定预后的关键 。抗结核药物应根据药 物敏感试验选择 ,一般同时采用 2~3 种抗结核药物联合应用 , 以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 。若出现耐药 ,应及时改换药物、PAS(对氨基水杨 酸) 、乙胺丁醇 、利福平等 。 813 对症治疗 腹痛者可给予阿托品等药物缓解疼痛 , 亦可 选择胃肠平滑肌钙离子阻滞剂治疗 。因腹泻或摄入不足而引 起脱水者 ,给予补充液体 、维持水与电解质平衡和酸碱平衡 。 814 手术治疗 只限于伴有合并症者 ,如肠梗阻 、肠穿孔 、形 成肠瘘者 。
肠结核应该做哪些检查,有什么常见的检查方法?

肠结核应该做哪些检查,有什么常见的检查方法?肠结核常见的检查方法结核菌素皮内试验、粪便性状、大便颜色、十二指肠钡餐造影、乙状结肠镜检查肠结核一般都有哪些检查方法一、实验室检查1.血象溃疡型肠结核可有中度贫血。
无并发症者白细胞计数正常,但淋巴细胞增多。
90%的患者血沉明显增快。
2.粪便检查溃疡型肠结核粪便外观糊状,无黏液脓血,镜检可见少量脓细胞和红细胞。
粪便浓缩找到MTB同时痰菌阳性具有诊断意义。
合并肺结核者痰菌可阳性,对诊断有参考意义。
3.结核菌素试验可为阳性或强阳性,强阳性对增生型肠结核诊断意义较大。
4.聚合酶链式反应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又称DNA体外扩增技术。
PCR技术在基因水平上为结核病原学快速、敏感、特异诊断开辟了新的途径。
影像学检查1.X线检查X线钡餐造影包括双重对比或钡剂灌肠检查对肠结核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鉴于钡餐检查除可明确胃肠的器质性病变外,还可了解其功能性障碍,故应属首选。
对有并发肠梗阻者,最好进行钡剂灌肠,因为钡餐可以加重肠梗阻,往往促使部分性肠梗阻演变为完全性肠梗阻;对病变累及结肠的患者宜加用钡剂灌肠检查,常可更满意地显示结肠器质性病变。
在溃疡型肠结核,病变的肠段多有激惹现象,钡剂进入该处排空很快,充盈不佳,病变上下两端肠曲钡剂充盈良好,称为X线钡影跳跃征象。
在回盲结核,由于盲肠和其邻近回肠有炎症、溃疡,该处往往不显影或显影极差,回肠末段则有钡剂潴留积滞。
病变的肠段如能充盈,可因黏膜遭破坏而见皱襞粗乱,肠的边缘轮廓不规则,且由于溃疡,而显锯齿状征象。
当病变发展过程中纤维组织增生,有时可见肠腔变窄,肠段收缩变形,回肠盲肠正常角度丧失,回盲瓣硬化并有盲肠内侧压迹。
此外,伴有肠功能紊乱常使钡餐在胃肠道运动加快,于12h内几乎全部排空,小肠有分节现象,并见钡影呈雪花样分布。
病变广泛并涉及各段结肠者,其X线征象可酷似溃疡性结肠炎的表现,但结肠结核多同时累及回肠末端,病变则以结肠近段为主,下段即使累及,病变较轻。
肠结核病理

肠结核病理肠结核是一种结核菌感染引起的疾病,主要侵犯肠道,其病理变化主要表现为幽门肠道、回盲部和升结肠的溃疡、瘘、狭窄等病理改变。
肠结核的病理特点有以下几个方面:1. 组织学变化肠结核的组织学变化主要包括肠管壁肉芽组织增生、幽门回盲部瘤样结核肉芽肿、溃烂形成溃疡等。
•肉芽组织增生:结核杆菌侵入肠壁后,引起局部炎症反应,肉芽组织增生,形成结核结节。
•瘤样结核肉芽肿:在幽门回盲部可出现肿瘤样结核肉芽肿,病变严重时可引起瘘管形成。
•溃疡形成:结核病变在肠壁深部形成溃疡,严重时可导致肠道梗阻、出血等症状。
2. 幽门回盲部病变肠结核最常侵犯的部位是幽门回盲部,病理变化主要包括幽门炎、回盲部溃疡和瘘管形成。
•幽门炎:结核杆菌感染引起幽门炎症,导致局部溃疡和狭窄。
•回盲部溃疡:在回盲部形成溃疡病变,病变深层组织破坏,瘘管形成。
•瘘管形成:病灶深入肠壁,可引起瘘管形成,导致肠道脓肿或肛周瘘。
3. 升结肠病变肠结核还可侵犯升结肠,病理变化主要表现为升结肠肉芽肿和溃疡形成。
•肉芽肿:升结肠肉芽组织增生形成结节,病变范围广泛。
•溃疡形成:肠结核引起升结肠溃疡,病变深及肠壁,严重时可引起腹膜炎。
4. 免疫病理肠结核的发病机制与宿主的免疫状态密切相关,免疫病理变化主要表现为炎症细胞浸润和坏死组织清除。
•炎症细胞浸润:在病变部位可见大量炎症细胞浸润,包括巨噬细胞、淋巴细胞等。
•组织坏死:结核杆菌感染导致组织坏死,病变区域组织逐渐被清除。
5. 诊断与治疗肠结核的诊断主要依靠组织活检和病理学检查,同时结合临床表现和影像学检查。
治疗方面,抗结核药物是主要治疗手段,结合手术治疗可获得更好的疗效。
综上所述,肠结核的病理变化主要表现为肉芽组织增生、溃疡病变、狭窄和瘘管形成等,患者在接受规范治疗的同时要重视免疫状态的调节和全面护理,以提高治疗效果和预后。
肠结核

高热伴有明显毒血症者, 主要见于渗出型、干酪型,或 见于伴有粟粒型结核、干酪样 肺炎等严重结核病患者。疾病 后期有营养不良,表现为消瘦、 浮肿、苍白、舌炎、口角炎、 维生素A缺乏症等。
二、腹痛
早期腹痛不明显,以后可以出 现持续性隐痛或钝痛,也可始终 不出现腹痛。疼痛部位多位于脐周、 下腹,有时表现为全腹痛。腹痛除 由腹膜炎引起外,常与活动性肠结 核、肠系膜淋巴结结核或盆腔结核 有关。
临床 表现
发病年龄主要见于青状年,女性略 多于男性。
腹痛
病变多位于回盲部,疼痛部 位多在右下腹。上腹痛和脐周痛是由于 回盲部病变牵涉痛所致。疼痛一般为隐 痛或钝痛,可由进餐诱发,也可出现腹 痛与排便,排便后腹痛有不同程度的缓 解。增生型肠结核或并发肠梗阻时,临 床上可出现肠梗阻的相应的临床表现。
腹泻 与便秘
四、X线检查
腹部 X 线平片检查, 可见到 钙化影, 提示钙化的肠系膜淋巴结 结核。胃肠 X 线检查可发现肠粘连 、肠结核、肠腔外肿块等征象,必 要时可行CT检查,对诊断有辅助 价值。
五、腹腔镜检查
一般适用于有游离腹水的 患者,可窥见腹膜、网膜、内脏 表面有散在或积聚的灰白色结节 ,浆膜失去正常光泽,呈混浊粗 糙。取活组织检查有确诊意义。 腹膜广泛粘连者禁止腹腔镜检查。
腹水的葡萄糖含量降低, <3.4mmol/L,pH值<7.35都有 助于诊断细菌感染; 腺苷脱氨酶(ADA)活性 增高时,可能是结核性腹膜 炎。 腹水细胞学检查是为排 除癌性腹水.
三、腹部超声检查 可发现少量腹水,可提示 腹水穿刺的部位。对腹部肿块性 质鉴别有一定意义。近年来通过 超声检查,发现增厚的腹膜和大 网膜,在超声探头引导下行局部 穿刺活检,对结核性腹膜炎有确 诊意义。
临床执业医师各章考点——内科学11

临床执业医师各章考点——内科学11第二十四章腹腔结核【考纲要求】1.肠结核的病因和发病机制、病理改变、临床表现、实验室和其他检查、诊断、鉴别诊断、治疗。
2.结核性腹膜炎的病因和发病机制、病理改变、临床表现、实验室和其他检查、诊断、鉴别诊断、治疗。
【考点纵览】1.肠结核在回盲部引起结核病变的可能有关因素。
肠结核的病理类型。
2.腹泻是溃疡型肠结核的主要临床表现。
增生型肠结核多以便秘为主要表现。
3.肠结核的患者粪便检查找结核杆菌时只有痰菌荫性者,粪便阳性才有意义。
4.肠结核X线的特征性表现。
5.肠结核手术治疗的适应证。
6.结核性腹膜炎的病理特点。
7.腹壁柔韧感是结核性腹膜炎查体的特点,但不可仅凭腹壁柔韧感来诊断结核性腹膜炎。
腹水的化验特点。
8.结核性腹膜炎手术治疗的适应证。
【历年考题点津】1.用抗酸染色法染色后,结核杆菌在光学显微镜下的典型形态是A.为紫色的栅栏状排列杆菌B.为红色的粗大杆菌C.为紫色的略带弯曲的细长杆菌D.为红色的略带弯曲的细长杆菌E.为红色的竹节状排列杆菌答案:D2.肠结核最好发的部位是A.直肠、乙状结肠B.降结肠C.横结肠D.升结肠E.回盲部答案:E3.对肠结核最有诊断价值的检查是A. X线钡餐检查发现肠腔狭窄B.结肠镜检查示回盲部炎症C.结肠镜下活检找到干酪性上皮样肉芽肿D.结核菌素试验强阳性E.大便中查到结核杆菌答案:C(4~5题共用备选答案)A.经口B.经淋巴管道C.腹腔病变直接蔓延D.经血液循环E.腰椎病变直接蔓延4.结核性腹膜炎的主要感染途径是答案:D5.肠结核的主要感染途径是答案:A(6~7题共用题干)女性,25岁,低热,便秘腹泻交替3年。
查体:右下腹5cm×5cm肿块,质中等,较固定,轻压痛。
6.最具诊断意义的检查是A.血沉B.血常规C.结肠镜检查D. X线钡剂透视E.诊断性腹腔穿刺答案:C试题点评:结肠镜可以对全结肠及回肠末端进行直接观察,如能发现病变,对诊断有重要意义;活检如能找到干酪坏死性肉芽肿或结核分枝杆菌具有确诊意义。
肠结核表现及诊治

肠结核表现及诊治作者:吴智勇来源:《现代养生·上半月》2020年第08期肠结核指的是人体肠道受到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引发的一种慢性疾病。
结合当前我国肠结核患者的发病情况来看,有一小部分患者是因为饮用未经消毒的含菌牛奶以及乳制品,被其中的牛型结核分枝杆菌导致肠结核,但是90%的情况下,肠结核都是由人型结核分枝杆菌引起。
该病症多发于中青年人,女性患者稍微多于男性。
肠结核病症是机体与结核菌相互作用的结果,一般情况下,就算人体中有少数的结核菌入侵,只要没有达到一定限度,就不会引发疾病,若超出界限或是人体抵抗力较弱时,患者才会发病。
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肠结核患者有哪些表现,又该怎么诊治呢?肠结核患者有哪些表现肠结核患者在早期阶段的表现并不明显,通常情况下这一疾病起病慢、病程长,并且会与肠外结核病症共存,进而导致肠结核病症的临床表现被遮盖。
具体来看,肠结核病症的主要临床表现有以下几种。
(一)腹痛在肠结核患者的临床治疗中,腹痛是肠结核病症的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多数患者会出现右下腹疼痛症状,这一现象也说明了肠结核病症好发于人体的回盲部,但是腹痛也可能会出现在患者的上腹部位或者脐周。
患者的腹痛特征一般为钝痛或者隐痛,并且极易在进食过程中出现疼痛感,经过详细检查最终可以发现,发生该症状是因患者回盲部发生病变,导致患者胃回肠或者结肠部位亢进,进而在患者进食过程中,肠道发生痉挛现象或者肠道蠕动增强,导致患者腹部疼痛与排便。
通常情况下患者排便后疼痛症状可以缓解。
患有增生型肠结核患者或者并发肠梗阻患者,可能也会发生腹绞痛症状,该症状一般情况下位于患者右下腹部位,并且还伴有肠鸣音亢进、腹胀等。
(二)腹泻溃疡型肠结核会导致患者肠壁发生溃疡或者炎症,进而导致患者肠道蠕动速度加快,患者肠排空速度也会变快,长此以往可导致患者发生继发性吸收不良症状。
基于此,腹泻症状也是肠结核患者常见的临床症状之一。
患者腹泻时的粪便一般呈糊样,粪便中包含脓血、黏液等,随着病情的发展,患者腹泻的次数也会增加。
什么是肠结核

肠结核知识精简简短摘要本知识文档详细介绍了肠结核的核心概念和系统知识,涵盖临床表现及特征、常用术语解释、病理全过程、病因、发病机制、类型及其概念、并发症及其概念、详细诊断方法及其确诊标准、鉴别诊断、治疗及预防等内容。
适合医学生和患者阅读理解,提供了详细的例子和案例,内容严谨准确。
目录1.临床表现及特征2.常用术语解释3.病理全过程4.病因5.发病机制6.类型及其概念7.并发症及其概念8.详细诊断方法及其确诊标准9.鉴别诊断10.治疗11.预防12.例子和案例1. 临床表现及特征肠结核的临床表现多样,早期症状不明显,随着病情进展,患者可表现为:•腹痛:多为间歇性,位于下腹部或脐周。
•腹泻和便秘交替:大便性状改变。
•腹部肿块:常在右下腹可触及。
•消瘦、乏力:慢性病程中的常见表现。
•低热、盗汗:结核感染的特征性表现。
典型病例赵先生,35岁,因间歇性腹痛、腹泻伴有低热、消瘦3个月就诊。
腹部CT提示回盲部壁厚,肠镜检查取活检确诊为肠结核。
2. 常用术语解释•肠结核: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肠道慢性特异性感染。
•回盲部:小肠末端与大肠起始部分的连接处,是肠结核的好发部位。
•结核性溃疡:肠结核病变部位形成的溃疡。
•肠镜检查:通过内窥镜直接观察肠道内情况,并取组织进行活检。
•抗结核治疗:使用抗结核药物治疗结核病。
3. 病理全过程肠结核的病理过程包括以下几个阶段:初始感染结核分枝杆菌通过消化道或血行传播进入肠道黏膜。
急性期细菌在肠道内繁殖,引起局部炎症反应,形成小结节和溃疡。
慢性期炎症持续,形成纤维化和瘢痕,导致肠腔狭窄或肠梗阻。
恢复期病变部位愈合,可能遗留纤维化和狭窄。
病例分析刘女士,40岁,有肺结核病史,近半年出现间歇性腹痛、腹泻,体重减轻。
肠镜检查发现回盲部多发性溃疡,活检病理提示肠结核。
4. 病因肠结核的主要病因是结核分枝杆菌感染。
结核分枝杆菌通过以下途径进入肠道:•血行传播:来自肺部或其他器官的结核病灶。
•吞咽传播:咳痰后吞咽含有结核菌的痰液。
肠结核的X线诊断及病理对照

肠结核的X线诊断及病理对照肠结核是结核杆菌侵犯肠道引起的慢性特异性感染。
近年来,由于耐药菌株的产生,发病呈上升趋势。
现将我院自2006年7月至2010年7月胃肠道造影诊断,并经过病理证实的12例肠结核病例,从X线诊断及病理方面对照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男性8例,女性4例。
年龄21岁-56岁,临床表现以慢性腹痛10例,发热7例,排便习惯性改变9例,腹部肿块5例;辅助检查:12例均做血沉检查,8例增快;12例全部摄胸片检查,其中7例肺部有结核钙化灶,但无明显结核病史。
合并活动性肺结核3例,肾结核1例。
12例行结核菌素试验,强阳性者为7例。
2 方法使用万东80kw数字胃肠X光机,用钡餐造影和结肠双对比造影方法。
其中2例小肠结核是用钡餐造影检出的,结肠及回盲部结核10例是用结肠双对比造影检出的,均做了病理检查并证实。
3 结果本组12例肠结核病中:发病部位小肠2例,回盲部10例;肠道运动加快者9例,基本正常者3例。
肠结核的病理改变可分为溃疡型和增殖型,以溃疡型多见:①溃疡型肠结核:本组溃疡型9例,早期是肠壁集合淋巴结和孤立淋巴滤泡受侵,以后融合成干酪病灶,粘膜糜烂,溃疡形成,严重者溃疡向下形成脓肿及瘘管,产生疤痕组织,引起肠腔狭窄,大体病理均见病处浆膜不光滑,可见多个粟粒结节,肠管充血水肿,肠壁增厚。
切开后粘膜紊乱破坏,多个糜烂及溃疡形成。
镜下见肠组织粘膜腺体部分坏死消失,其下及肌层可见多核巨细胞(Langhan细胞)、类上皮细胞、淋巴细胞形成的结核结节;发生于小肠者,早期X线表现为肠系膜对侧的多个小龛影,随着病变范围的逐渐扩大和病程延长,这种改变逐渐呈全周性分布,轮廓线呈锯齿状。
病变后期,管壁增厚,管腔不规则狭窄,多呈略偏于肠系膜对侧的狭窄段,这种表现多呈节段性。
两狭窄段之间的肠管可正常或扩张;发生于回盲部者,表现为升结肠短缩,回盲部失去常态,回盲瓣变形,盲肠陷窝变浅、变小或萎陷,称“萎陷征”。
严重者升结肠与回肠末段在一条直线上,呈“一字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肠结核的典型临床表现都有什么
导语:肠结核是很多人不了解的疾病,这类疾病对身体健康影响很大,自身患有肠结核疾病后,要及时的进行治疗,否则疾病严重后,在治疗的话也是会很
肠结核是很多人不了解的疾病,这类疾病对身体健康影响很大,自身患有肠结核疾病后,要及时的进行治疗,否则疾病严重后,在治疗的话也是会很麻烦,而且这类疾病本身治疗时间就比较长,因此患者要耐心的进行治疗,那肠结核的典型临床表现都有什么呢,也是有很多方面的。
肠结核的典型临床表现:
1.腹痛
多位于右下腹,因肠结核好发于回盲部。
常有上腹或脐周疼痛,系回盲部病变引起的牵涉痛,但此时体检仍可发现压痛点位于右下腹。
疼痛多为隐痛或钝痛。
有时进餐可诱发腹痛伴便意,排便后即有不同程度缓解,并发肠梗阻时有腹绞痛,常位于右下腹或脐周,伴有腹胀、肠鸣音亢进、肠型与蠕动波。
2.腹泻与便秘
腹泻是溃疡型肠结核的主要临床表现之一。
排便次数因病变严重程度和范围不同而异,一般每日2~4次,重者每日达10余次。
不伴有里急后重。
粪便呈糊样,一般不含黏液或脓血,重者含少量黏液、脓液,但便血少见。
有时患者会出现腹泻与便秘交替,这与病变引起的胃肠功能紊乱有关。
增生型肠结核多以便秘为主要表现。
3.腹部包块
常位于右下腹,一般比较固定,中等质地,伴有轻度或中度压痛。
腹部包块主要见于增生型肠结核,也可见于溃疡型肠结核合并有局限
预防疾病常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