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素材:中国人的十大心理矛盾

合集下载

中国父母身上的十大矛盾

中国父母身上的十大矛盾

中国父母身上的十种矛盾一、逼着孩子上学读书考高分,自己一年却读不了两本书,甚至还是“读书无用论”的拥护者。

二、教育孩子要诚实守信,自己却屡屡在孩子面前撒谎。

三、总是急切地要求孩子成长、成材,却一直包办着孩子的成长不肯放手,也不知先帮助孩子成人,更不知“先成人才能成材”的道理。

四、表面上视孩子为珍宝,却常常带着孩子闯红灯,轧黄线,翻护栏。

五、常常标榜自己为人父母的责任有多高,而一旦孩子出现问题总是把原因推到孩子身上,很难正视自己在教育上的缺陷和失误。

六、危急时刻可以为孩子付出生命,平常日子却舍不得多拿出些时间陪伴孩子,自己玩手机、电脑的时间一点儿不比孩子少。

七、总是爱说“一切为了孩子”,其实有很多做法是从自己的角度出发,间接补偿自己又忽视了孩子的真正需求。

八、喜欢信口许诺,喜欢拿物质诱导孩子,又特别善于食言,而且食言之后总是用谎言来掩盖,在孩子面前很难做到真诚。

九、背地里总忍不住骂学校、骂老师,另一面却教育孩子要尊师重道,逢年过节还给老师送红包,不幸的是这两种表现往往都被孩子看在眼里。

十、心里热切盼望着孩子“成龙”、“成凤”,却总是管不住自己的嘴巴,爱揭孩子的短,喜欢用“人家谁谁谁”来打压孩子,容易把孩子说成虫,渐渐地有很多孩子就真的成了“虫”。

孩子的成长最需要稳定和一致。

所谓稳定,一是物质环境的稳定,二是心理状态的稳定。

所谓一致,一是事物在时间上的一致,二是父母家人在思想和观点上的一致。

稳定和一致结合起来,就形成了一种安全的成长状态。

大家都知道,缺乏安全感对一个孩子的成长来说是毁灭性的。

在《家教笔记》里,我说中国的父母也许是最具矛盾性格的一群人。

上述这些矛盾描述的是一种类似于人格分裂的状态。

这种状态恰恰就制造了极大的“不安全”,它会让孩子感到无所适从,它会让孩子长期处于紧张、焦虑和迷茫之中,它会使孩子无从判断你的真意,也会使孩子失去坚持学习某种品德的理由和毅力。

这些矛盾不仅撕裂了我们这些父母的人格,也慢慢撕裂孩子的人格,于是等孩子变成父母的时候,他们还会延续这样的恶性循环。

中学生的十大心理问题范文

中学生的十大心理问题范文

中学生的十大心理问题范文中学生的十大心理问题范文“郁闷”、“无聊”等词飘散在大学校园的角落里,成为个别人的口头禅。

然而,在这看似具有解嘲意味的字眼背后却隐藏着颇受关注的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

今天小编就来分享中学生的十大心理问题范文,请各位读者好好欣赏和借鉴。

中学生的十大心理问题范文 (一)人逢盛世精神爽,但现如今国人的精神压力很大,甚至连稚气未脱的中学生也充满了各种压力。

好多家长带孩子找我前来咨询。

依据我接触到的病例和所学知识,我把当今中学生的心理问题概括为十个方面,今录于此,希望引起教育者、家长和莘莘学子的注意,更希望大家以此为切入点,进行全面思考,共同关爱祖国的未来。

十大心理问题具体为:一、心理困扰:1、适应问题,2、应激问题,3、人际关系问题,4、学习问题;二、心理障碍:5、神经症(a、神经衰弱,b、强迫症,c、恐惧症,d、疑病症),6、人格障碍(a、偏执型人格,b、强迫型人格,c、冲动型人格)7、性心理障碍;三、精神疾病:8、精神分列症,9、情感性精神病,10、偏执性精神病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老先生很早很早以前就预测:二十一世纪是矛盾最尖锐的世纪。

现如今费老的肺腑之言得到了应验。

国际上经济竞争、领土争端、军备竞争,在逐渐走向一体化的今天日趋激烈;国内形势伴随着经济结构的调正走向了经济新常态,转型期给人们带来阵阵疼痛。

升学压力、就业压力的日趋增大加剧了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的矛盾,使不少人的心理处于一种亚健康的状态,不得不引起人们的思考。

我多么希望人人关爱心理健康,个个争做自己的心理医生,时时刻刻保持一个健康向上的良好心态。

中学生的十大心理问题范文 (二)孩子的教育是一门大学问,家长和老师们都要格外的注意相关的问题,一切为了孩子的成长,下面是我们学大教育精心为大家准备的青春期中学生的十种心理矛盾,快跟着我们学大教育一起来看看这篇文章的内容吧。

第一:美好的愿望与心理准备脱节几乎每个中学生都有美好的愿望,对未来充满着憧憬和向往。

青春期中学生十种心理矛盾

青春期中学生十种心理矛盾

青春期中学生十种心理矛盾作者:来源:《科教创新》2014年第02期中学阶段是中学生长身体、长知识、长智慧的时期,也是其道德品质与世界观逐步形成的时期。

在这一时期,中学生面临着生理、心理上的急剧变化,加上紧张的学习和陌生的环境,很容易产生心理上的不适应,引起心理矛盾。

其心理矛盾归纳起来,大概有十种:第一,美好的愿望与心理准备脱节的矛盾几乎每个中学生都有美好的愿望,对未来充满着憧憬和向往。

他们幻想做一个有学问、受人尊重的作家、工程师、医生、企业家、领导干部等等,而实际上他们当中有一些学习不是很努力的,他们过一天算一天,虽然他们的愿望是美好的,但他们追求的全是实现理想后的种种荣誉与享受,而对实现理想需要从现在做起,需要付出艰苦的劳动,却想得不多,做得不够,形成了美好的愿望与心理准备脱节的矛盾。

解决这一矛盾的有效方法,就是教育学生处理好理想与现实的关系,使他们明白,美好的理想需要艰苦奋斗才能实现。

第二,浓厚的享受意识与劳动观念淡薄的矛盾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一些中学生越来越讲究“实际”,加上一些家长对子女娇生惯养,在孩子身上花钱大手大脚,使得中学生的消费欲望与日俱增。

据我们的抽样调查,绝大部分学生每天都买零食吃,同学过生日,除礼尚往来外,还要摆酒宴。

男生中“烟君子”、“小酒民”大有人在:女生中讲究穿着打扮的比比皆是,有的女生还随身带着高档化妆品,不断更换时髦的服饰。

但这些学生中有相当多的人劳动观念淡薄,他们轻视劳动,甚至认为劳动是多余的,就连平时学校组织的大扫除也讨厌,可以说对劳动采取消极态度、厌恶劳动的思想在一些中学生中是相当普遍的。

因此,教师要教育学生懂得爱劳动是人类的美德,通过劳动得来的享受是正当的、光荣的,不劳而获是一种可耻的行为。

第三,心理闭锁与渴求理解的矛盾由于自我意识的发展,中学生开始把注意力集中在自己的内心世界上,从而意识到自己的思想、情感和其他许多不同于他人的心理特点。

你曾经在内心深处经历过怎样的冲突或挣扎?

你曾经在内心深处经历过怎样的冲突或挣扎?

你曾经在内心深处经历过怎样的冲突或挣扎?一、社交与个性之间的冲突社交需求和个性特点往往会在我们的内心产生冲突。

有些人喜欢独处,但又渴望社交;有些人性格内向,但又需要在团体中表现自己。

这种矛盾让我们感到无所适从,不知道应该选择哪一方。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需要找到平衡点,既可以满足自己的个性需求,又能够在社交中找到快乐。

1.1. 内向与外向的矛盾内向和外向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性格特点。

内向的人更喜欢独处,思考问题,而外向的人则更善于与他人交流,喜欢社交活动。

当内向的人想要参加社交活动时,他们往往会感到焦虑和不适应,这时就会产生内心的矛盾。

1.2. 独处与团体的挣扎有些人更喜欢独处,享受孤独的时光,而有些人则渴望在团体中融入,享受人际关系带来的快乐。

这种矛盾让人感到困扰,不知道应该选择独处还是社交。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需要认识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需求,找到自己的平衡点。

1.3. 社交焦虑和自我表现有些人在社交场合中会感到焦虑和紧张,担心自己表现不佳,无法与他人建立良好的关系。

这种内心的挣扎会影响他们的情绪和行为,导致社交能力的下降。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需要学会放松自己,接受自己的不完美,努力改善自己的社交能力。

二、理想与现实的矛盾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经常会困扰着我们。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想和期望,但实现这些理想却需要面对现实的挑战。

当理想与现实发生冲突时,我们往往会感到沮丧和挫折。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需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既可以追求理想,又能够接受现实的残酷。

2.1. 理想职业和现实工作很多人有自己心中理想的职业,但实际工作中却往往需要妥协和牺牲。

当我们发现理想职业与现实工作之间存在巨大落差时,我们需要考虑如何在现实中实现自己的理想,或者调整自己的期望,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方式。

2.2. 理想爱情和现实关系很多人对于爱情有着理想化的幻想,但实际的恋爱关系却往往充满挑战和磨炼。

当我们发现理想爱情与现实关系之间的差距时,我们需要学会与伴侣沟通,解决问题,共同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实现理想爱情的美好。

中国人的心理

中国人的心理

据说,有两个叫化子在那儿“各言尔志”,一 个说,假使我发了财,我买它五百石米,我睡在 米堆里;饿的时候左边吃一口,右边吃一口,多 么快活!另一个说,假使我发财,我一定买它一 大堆棉絮,我睡在棉絮上头,左边冷了,向右边 堆里钻钻,右边冷了,向左边堆里滚滚,岂不温 暖一世!——这是一件。
又有人说:有一大群虾蟆在池塘里商量,说
中国人的心理 马相伯
中国人有一个最大的毛病,就是不肯努力,
说白些,就是好吃懒作。从这一种心理发展下去, 便是亡国亡种的心理。大家都是各顾其私,只要 自己过得衣食饱暖,什么国家社会,什么公共福 利,皆一概不管。就是对于国家现状抱着忧虑, 表示不满的,也只是在那里嗟叹或希望“天生圣人” 来替他们打江山。这里我要说件故事——
蚂蚁有王,蜜蜂也有王,为什么我们不要一个王, 于是大家就朝着天乱叫,叫得上天不安,从天空 里降下一个大木板下来!落在水面上,把这一群 虾蟆吓得屁滚尿流,个个都伏在水底,不敢出头。 其中有一个胆大的跑出水面,跳在木板上,以为 很得意,大叫起来,其余的虾蟆也都相继跳到板 上,乱叫起来,上天听得不耐烦,道,这些东西 真讨厌,它们要个“王”,好!就降了一条赤练蛇 下来。这条赤练蛇下来以后,便把那一群虾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吞 得干净。凡事之不能自救,不肯牺牲,而只希望 外力来拯救者,皆虾蟆之流,叫化子之续也!

心理矛盾范文

心理矛盾范文

心理矛盾范文心理矛盾是指一个人在心理上存在着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相互矛盾的情绪、态度或行为倾向,这种矛盾会给人带来不适和困扰。

下面是一个心理矛盾的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心理矛盾。

我是一个大学生,大学生活对我来说是充满了挑战和机遇的。

但是,最近我发现自己存在着一种心理矛盾,让我感到很困扰。

一方面,我非常渴望在大学里取得好成绩,因为我知道这对我的未来非常重要。

我每天都会花很多时间在学习上,努力地完成作业和准备考试。

我也会参加各种课外活动,比如参加学术竞赛、加入社团等等,以此来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另一方面,我也非常渴望在大学里拥有自己的社交圈子。

我想认识更多的人,结交更多的朋友,参加更多的社交活动。

我觉得这样可以让我更好地融入大学生活,也可以让我更好地发展自己的社交能力。

但是,这两种渴望之间存在着矛盾。

因为我发现,当我花太多时间在学习上时,就会没有时间去参加社交活动,也就无法结交更多的朋友。

而当我花太多时间在社交活动上时,就会没有时间去学习,也就无法取得好成绩。

这种矛盾让我感到很困扰。

我不知道该如何平衡这两种渴望,让它们不再相互矛盾。

我也不知道该如何取舍,是选择更多地学习,还是选择更多地参加社交活动。

我曾经试图通过减少学习时间来增加社交时间,但是这样做只会让我感到内疚和焦虑,因为我知道我没有充分利用自己的时间来学习。

我也曾经试图通过减少社交时间来增加学习时间,但是这样做只会让我感到孤独和无聊,因为我没有朋友可以一起分享我的生活。

我知道,这种心理矛盾不仅仅是我一个人面临的问题。

很多人都会在学习和社交之间感到矛盾和困扰。

但是,我也相信,只要我们能够找到一种平衡的方式,就一定能够兼顾学习和社交,让它们相互促进,而不是相互矛盾。

我现在正在尝试着寻找这种平衡的方式。

我会尽量合理地安排自己的时间,让学习和社交不再相互排斥。

我也会尝试着去结交更多的朋友,让自己的社交圈子更加丰富多彩。

我相信,只要我坚持不懈地努力,就一定能够找到一种适合自己的平衡方式,让自己在大学里取得好成绩的同时,也能够拥有自己的社交圈子。

心灵的抵触作文范文

心灵的抵触作文范文

[分析]人类的心灵非常复杂,其中涵盖了有形和无形、理性和感性、理智和情感等各种因素。

在现代社会,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人们的心灵会很容易产生抵触,这种抵触可能表现为情感上的冲突、理性上的分歧或者行为上的不适应等等。

本文将探讨心灵的抵触及其影响,希望对读者能够有所启发。

[正文]一、心理上的抵触1.文化差异的冲突每个国家、每个民族、每个地区都有自己的文化习俗和价值观念,而不同的文化之间会产生一定的冲突。

比如,在中国餐桌上说“吃饱了”,是表示饱足满意,而在印度,则被视为不敬之语。

同样,在西方文化里,夸奖一个人为“聪明”是褒义的,而在中国文化中,则有可能被视为无礼。

这种文化冲突会导致人们在交往中产生不适应、极端反应等现象,从而影响个体的心理健康。

2.认知上的抵触人们的认知能力是有限的,我们会根据自己的认知惯性来判断事物,这种惯性有时会让我们对新事物、新思想产生不信任和排斥。

例如,许多人对科技新品持有怀疑和抵触态度。

他们可能觉得,新品贵、容易坏,或者新品太过先进自己根本无法驾驭。

这种认知上的抵触虽然较为普遍,但是如果持续存在可能导致人的心理压力增大,进而影响身心健康。

3.情感上的抵触情感上的抵触很多时候是由于社交关系问题导致的。

比如说:有人疏远了你、朋友之间有了矛盾、家人之间发生了争吵等等。

这些都会引起人们情感上的抵触,造成痛苦和焦虑。

一些人会选择逃避、沉默或者孤独,但更多的人会选择与他人交流以求得心理上的安慰和支持。

二、社会上的抵触1. 像是异地群体之间的抵触。

在现代社会中,城乡、东西南北和不同民族之间也常常产生差距、误解和冲突。

这些抵触可能表现为不同生活方式的冲突、语言和信仰的冲突等。

2. 经济奋斗和平等的抵触。

人们在追求财富和成功的过程中,会面临许多险阻和挑战。

有的人选择投机取巧、贪污受贿来达到目的,而有的人则是通过努力工作和认真学习来打造自己的未来。

这种抵触会对整个社会的道德观念、社会秩序和人际关系产生影响。

中学生的是10种矛盾心理

中学生的是10种矛盾心理

青春期中学生的十种心理矛盾[标签:青春期中学生心理矛盾]中学阶段是中学生长身体、长知识、长智慧的时期,也是其道德品质与世界观逐步形成的时期。

在这一时期,中学生面临着生理、心理上的急剧变化,加上紧张的学习和陌生的环境,很容易产生心理上的不适应,引起心理矛盾。

其心理矛盾归纳起来,大概有十种:第一,美好的愿望与心理准备脱节的矛盾几乎每个中学生都有美好的愿望,对未来充满着憧憬和向往。

他们幻想做一个有学问、受人尊重的作家、工程师、医生、企业家、领导干部等等,而实际上他们当中有一些学习不是很努力的,他们过一天算一天,虽然他们的愿望是美好的,但他们追求的全是实现理想后的种种荣誉与享受,而对实现理想需要从现在做起,需要付出艰苦的劳动,却想得不多,做得不够,形成了美好的愿望与心理准备脱节的矛盾。

解决这一矛盾的有效方法,就是教育学生处理好理想与现实的关系,使他们明白,美好的理想需要艰苦奋斗才能实现。

第二,浓厚的享受意识与劳动观念淡薄的矛盾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一些中学生越来越讲究“实际”,加上一些家长对子女娇生惯养,在孩子身上花钱大手大脚,使得中学生的消费欲望与日俱增。

据我们的抽样调查,绝大部分学生每天都买零食吃,同学过生日,除礼尚往来外,还要摆酒宴。

男生中“烟君子”、“小酒民”大有人在:女生中讲究穿着打扮的比比皆是,有的女生还随身带着高档化妆品,不断更换时髦的服饰。

但这些学生中有相当多的人劳动观念淡薄,他们轻视劳动,甚至认为劳动是多余的,就连平时学校组织的大扫除也讨厌,可以说对劳动采取消极态度、厌恶劳动的思想在一些中学生中是相当普遍的。

因此,教师要教育学生懂得爱劳动是人类的美德,通过劳动得来的享受是正当的、光荣的,不劳而获是一种可耻的行为。

第三,心理闭锁与渴求理解的矛盾由于自我意识的发展,中学生开始把注意力集中在自己的内心世界上,从而意识到自己的思想、情感和其他许多不同于他人的心理特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文素材:中国人的十大心理矛盾
作文素材
2014-03-19 14:41

咱们中国人的十大矛盾
桑柳
1.我们鄙视“拼爹”族,却又“恨爹不成刚”。

我们身边或多或少会有这样的人:工作有爹安排,房子老爹给买,车子从爹那儿开,票子说来就来。

他们撞人了,对受害者说“我爸是李刚”;他们考挂了,对老师说“我爸是局长”。

当身边的这些人在我们面前炫耀着自己爹的威风,自己爹的厉害,有爹万事皆小菜时。

我们在心里总会严重地鄙视之:有爹有啥了不起,又不是自己的本事!其实,转过身,你心里还是会泛起这样的感慨:我怎么没有这样的爹呢?
2.我们讥讽一夜暴富,但私下里又喜欢买彩票。

现在的中国,无奇不有,一夜暴富的例子也越来越多:北京城郊的村民因为拆迁一夜成为百万富翁,浙江一个彩民摇身一变成了亿万富豪……对于这些,我们往往毫不吝啬地加以讥讽:做生意一夜暴富的,肯定是做了见不得人的勾当;炒股一夜暴富的都是走了狗屎运,根据人品守恒定律,早晚会倒大霉……但是当我们路过彩票投注站的时候,也会不由自主地走进去,或多或少地买上几注,来延续自己一夜暴富的美梦。

3.我们恨贪官,却又想“当官发财”。

一提起贪官,我们大多数人都会气得眉头皱,恨得牙根痒,愤得脚跺地。

确实,当“巨贪许三多”、“五毒书记”等等这样的贪官明星冲击着这个社会的法律底线与道德底线时,我们很愤怒。

然而,我们中的大多数人又向往着当官,不仅报考公务员拼得你死我活,而且认为“当官”可以“发财”。

4.我们看不起“富二代”,但结婚又想着“傍大款”。

当下“富二代”的负面新闻不断:醉酒超速、撞飞行人、威胁记者、殴打无辜、炫富斗富……媒体一旦披露,天下皆随之愤然。

但是当我们嘲讽、鄙视富二代的同时,“傍大款”的现象也越来越多,有些地方甚至还办起了“如何嫁给有钱人”的培训班,而且异常火爆。

我们就这样,一边骂着“富二代”,一边寻思着如何“傍大款”。

5.我们讥讽不正之风,自己办事却忙找关系。

“不跑不送,原地不动;又跑又送,提拔重用”、“会干的不如会说的,会说的不如会跑的”……从这些民间顺口溜中可以听出,老百姓对用人不正之风的痛恨与无奈。

但是我们自己呢?为了给孩子选择一个好学校,为了给亲属找一份好工作,为了让家中病人得到更好的治疗,为了帮己方打赢一场官司……我们的第一念头,往往是动用关系和金钱去打通各个“关节”,而且那些会“跑关系”的常常被看作是“能人”。

6.我们痛恨收礼的,却盼着别人收下你的礼。

送礼是令人厌恶的不正之风,凡是送礼者大多是动机不纯,寄望用送礼与领导联络感情,通过送礼想办成政策规定所不能办、正常渠道所办不到的事。

然而轮到自己呢,送烟、送酒、送茶叶在无数的“看望领导”中简直是家常便饭,礼物之多,价值之高,甚至催生出礼品回收业。

别说成年人了,就是幼儿园的娃娃在教师节也得给老师“献礼”,吃的、喝的、用的、购物卡、代金券什么的那叫一个庞杂。

你说这叫行贿吗?如果你说是,可能被视为“迂腐”、“不通世故”;如果你说不是,那这叫什么呢?
7.我们痛骂“炒房团”,可一回头又四处找炒卖的机会。

温州“炒房团”曾经叱咤楼市江湖,一则夸张说法是:“温州人打个喷嚏,全国房价都要抖三抖。

”他们以亿万计的资金,扰乱了楼市秩序,许多城市的市民骂他们“没良心”;有识之士还呼吁“将炒房行为认定为犯罪”等。

由此可见广大市民对高房价的不满,对“炒房团”的痛恨。

然而,一旦我们手头有点余钱也坐不住,也捣腾起二手房来,也希望抓住机会淘上一桶金,甚至几个人一起拼钱炒房,合伙买房进行投资,大有“全民炒房”的架势。

8.我们鄙视崇洋媚外,却又总是偏爱国外品牌。

我们听到别人吹嘘外国的月亮就是比中国的圆的时候,都会特别有民族自豪感地向他投去鄙夷的眼神;我们听到别人说话总是时不时夹杂着英文单词的时候,依然会向他投去鄙夷的目光。

但是回头看看我们一些人自己的日常生活,买什么都青睐洋品牌,仿佛能够购买国外奢侈品就能证明自己身份高端。

9.我们痛恨“潜规则”,却又希望是“潜规则”的受益者。

在这个“潜规则”横生横行的时代和社会,相信每个有良知有正义感的人,都无法抑制住内心的悲愤。

不过,谁又能否认,由于事先获知了某些“潜规则”,我们在有些时候有些事情上没有成为“沉默的受益者”?我们痛恨“潜规则”,却又希望自己是“潜规则”的受益者。

这让我们很多人都是良心分裂者。

如果我们满足于某些“潜规则”而做“沉默的受益者”,迟早有一天,我们也会成为其他“潜规则”的受害者。

10.我们抨击不良价值观,但又是不良价值观的实践者。

一夜暴富、户口歧视、贪污腐败、封建迷信、拜金主义、贪图享乐、冷漠围观等等,这些不良的价值观每每随着新闻事件出现在大家的面前,我们都会口诛笔伐。

不过轮到自己成为主人公时,自己还真不一定比新闻事件里的当事人做得好。

其实我们一直很纠结,很多人愿意仰望道德星空,不过当脚踏实地时却自惭形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