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CG和(或)pHCG在睾丸精原细胞瘤中的价值

合集下载

什么是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及作用

什么是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及作用

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就是在受精后第6日开始分泌,受精后第7日,就能在孕妇血清中和尿中测出,可用于早期妊娠的诊断。

至妊娠8~10周血清浓度达到高峰,约50-100kU/L,持续10日后迅速下降,中、晚妊娠时血浓度仅为高峰时的10%,持续至分娩,一般于产后1-2周消失。

(1)但α-亚单位为垂体前叶激素所共有。

(2)β-亚单位是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所特异的。

完整的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全部是由胎盘绒毛膜的合体滋养层产生。

正常参考值:(1) 血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的正常值<10μg/L,(2) β-HCG的正常值<3.1μg/L。

一、检测方法1.胶乳集抑制试验和血凝抑制试验2.放射免疫试验(RIA)3.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4.单克隆抗体胶体金试验二、参考值妊娠不同时期以及各孕妇之间血清HCG绝对值变化大,一般非孕妇女血HCG<100IU/L,妊娠期间血清HC****平见下表。

在妊娠最初3个月,HC****平每(2.2±0.5)天约升高一倍,尿HCG(HCG 半定量法)非孕妇女<25 IU/L,孕40天>5000 IU/L,孕60~70天>(8~32)×104 IU/L(清晨尿HC****平最高,接近血清水平)。

表妊娠期间血清HC****平三、临床意义HCG的检查对早期妊娠诊断有重要意义,对与妊娠相关疾病、滋养细胞肿瘤等疾病的诊断、鉴别和病程观察等有一定价值。

1.诊断早期妊娠:孕后35~50天HCG可升至大于2500 IU/L。

60~70天可达80000 IU/L,多胎妊娠者尿HCG常高于一胎妊娠。

2.异常妊娠与胎盘功能的判断:① 异位妊娠:如宫外孕时,本试验只有60%的阳性率,在子宫出血3天后,HCG仍可为阳性,故HCG检查可作为它与其它急腹症的鉴别。

HCG常为312~625 IU/L。

② 流产诊断与治疗:不完全流产如子宫内尚有胎盘组织残存,HCG检查仍可呈阳性;完全流主或死胎时HCG由阳性转阴性,因此可作为保胎或吸宫治疗的参考依据。

肿瘤标志物在睾丸癌中的应用

肿瘤标志物在睾丸癌中的应用

肿瘤标志物在睾丸癌中的应用睾丸癌是常见的男性恶性肿瘤之一,尤其在15岁至35岁年龄段中,是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

睾丸肿瘤分为生殖细胞肿瘤、非生殖细胞肿瘤和睾丸继发性肿瘤,其中以生殖细胞肿瘤最多见,占90%~95%。

生殖细胞肿瘤分为精原细胞瘤(35%)、非精原细胞瘤(胚胎癌、畸胎瘤、绒毛膜上皮癌等)及混合性生殖细胞瘤。

甲胎蛋白(AFP)、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和乳酸脱氢酶(LDH)是在睾丸癌管理中常见的指标组合,在睾丸癌的诊断分期、预后评估、疗效评价及转移复发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AFP、HCG、LDH检测在睾丸癌诊断中的应用NACB睾丸癌专家组建议,当怀疑睾丸癌时,应在治疗前检测血清AFP、HCG、LDH的浓度。

血清肿瘤标志物的浓度与肿瘤类型和肿瘤阶段等密切相关,多数非精原细胞性生殖细胞肿瘤(NSGCT)患者血清中有一种或多种标志物水平升高,而LDH和HCG常在精原细胞瘤患者血清中升高。

AFP、HCG、LDH检测在睾丸癌预后评估中的应用血清AFP、HCG、LDH浓度升高提示预后不良,血清高浓度HCG是预后不良的一个强有力因素,若浓度持续升高,复发的危险也相应增加。

国际生殖细胞肿瘤合作小组( IGCCCG) 已将血清HCG、AFP、LDH浓度联合检测作为转移性生殖细胞肿瘤分类的依据,根据标志物的浓度可将肿瘤分为预后较好、一般、较差,原发性肿瘤及有无肺脏转移(如下表)。

注: ①推荐强度(SOR):A=高( 进一步研究不可能改变专家组评估结果的可信度) ;B=中等( 进一步研究可能对专家组评估结果的可信度产生重要影响,可能会改变结果) ;C=低( 进一步研究非常可能对专家组评估结果的可信度产生重要影响,可能会改变结果) ;D=非常低( 任何一个评估结果均不确定)。

AFP、HCG、LDH在睾丸癌患者疗效评价中的应用若治疗前血清标志物( AFP、HCG和/或LDH) 浓度升高,应每周检测其浓度直到浓度降到参考范围内。

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在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在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在肿瘤中的研究进展邵文华;曾思恩【摘要】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主要用于检测妊娠及其相关疾病,同时也作为胎盘和滋养细胞肿瘤的极其敏感和特异的重要标记物.因此,临床上可以通过检测HCG水平的高低辅助诊断绒毛膜癌的术后复发,并帮助指导睾丸生殖细胞肿瘤的术后治疗.尽管大多数肿瘤自分泌产生的主要是由α亚基(αHCG)和β亚基(βHCG)共同构成的异二聚体激素,但是仍有一部分非滋养细胞肿瘤仅分泌含β亚基的βHCG.βHCG在血清中的水平高低与肿瘤的侵袭转移及不良预后密切相关,如卵巢癌,宫颈癌,乳腺癌,睾丸生殖细胞肿瘤患者的血清中HCG的水平明显升高,胆管癌、胰腺癌、膀胱癌患者血清中的βHCG水平亦有不同程度的升高.笔者就近几年国内外对HCG与肿瘤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期刊名称】《华夏医学》【年(卷),期】2018(031)003【总页数】5页(P180-184)【关键词】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亚基-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肿瘤【作者】邵文华;曾思恩【作者单位】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病理科,广西桂林541001;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病理科,广西桂林5410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977.1HCG由合体滋养层细胞产生,受精后10 d,母体血液中可检测到显著的HCG水平,在妊娠7~10周时,血清HCG浓度迅速上升达到峰值,在第12周稳定,并参与介导黄体酮的持续正常分泌[1]。

胎盘与其他滋养细胞肿瘤均可高表达HCG,因此,HCG可以作为一个非常敏感的诊断标记。

此外,研究发现在许多非滋养细胞肿瘤患者的血清中也可检测到HCG水平增高,βHCG水平亦有不同程度的升高。

因此,βHCG,HCG在血清,尿液或肿瘤组织表达升高可作为提示该肿瘤不良预后的有力指标。

由于βHCG和HCG在正常组织中表达量较低,本综述主要通过对男性和非妊娠女性的血清和尿液运用敏感和特异性低浓度检测,来归纳总结HCG对诊断癌症的作用及研究进展。

肿瘤标志物人绒毛膜性腺激素Hcg指标解读

肿瘤标志物人绒毛膜性腺激素Hcg指标解读

一、指标意义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是由胎盘合体滋养层细胞分泌的一种糖蛋白激素,具有维持妊娠黄体,促进胎儿发育及免疫抑制的作用。

其分子量达390,000,由α和β两个亚基构成,其α亚基与LH、TSH、FSH共用,而β亚基是特异性的。

最初β-hCG被用作怀孕、怀孕相关失调症及妊娠滋养细胞疾病的检测标志物。

后来研究发现,在其他非滋养层恶性肿瘤中也可见β-hCG的高表达,如卵巢癌、膀胱癌、结肠癌等。

肿瘤细胞中分泌的这类异位β-hCG 与正常的β-hCG的生理功能有很大区别,对肿瘤细胞的生长调控、转移分化等有密切联系。

β-hCG有游离和结合形式,free-β-hcG由于稳定性好、灵敏度高,故更常被使用。

二、free-β-hcG的临床应用1.妊娠及绒毛膜相关良恶性疾病诊断free-β-hcG联合AFP及血清游离雌三醇、抑制素A等被用于临床上产前筛查,包括唐氏综合症、18-三体综合症及神经管缺陷等。

此外,血清free-β-hcG也常用于异位妊娠的辅助诊断。

严玮等的研究中,异位妊娠组的血清β-HCG 浓度显著低于正常妊娠对照组,分别为(3254.85±945.65)mlU/ml和(9215.23±2125.26)mIU/ml(P<0.05)。

(血清中β-HCG、孕酮、癌抗原125及子宫内膜厚度在早期异位妊娠诊断中的价值严玮)free-β-hcG在恶性滋养细胞肿瘤中显著高于正常妊娠和葡萄胎,因此Kardana和Cole认为free-β-hcG是良、恶性区分的指标。

于平等研究显示,free-β-hcG在正常妊娠、葡萄胎、恶葡及绒癌依次上升,相邻组间P值均<0.01差异显著,对临床上鉴别诊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而这是β-hcG所不能及的。

(良、恶性葡萄胎及绒毛膜癌病中-hcG及游离-hcG的变化)2.恶性肿瘤的辅助诊断free-β-hcG对生殖肿瘤的辅助诊断具有较高的价值。

据文献报道,血清free-β-hcG或其尿液降解产物β核心片段的阳性率在卵巢癌中达68%,在子宫内膜癌和宫颈癌中的阳性率分别为51%和46%。

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稀释经验分享和临床应用介绍

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稀释经验分享和临床应用介绍
性率,在子宫出血3天后,HCG仍可为阳性, 故 HCG检查可作为与其它腹症的鉴别。HCG常为 312-625IU/L。 如果用HCG难以确认,还可用血孕酮来做辅助性 诊断。宫外孕患者的血孕酮水平低,这是公认的 。故可作为早期诊断方法之一。临界值为 63nmol/L. 异位妊娠引起腹腔内出血时,腹腔血β-HCG均大 于正常值,且明显高于静脉血β-HCG。
定量检测HCG现状
由于HCG在体内的变化很快,个体差异极大。而且在妊娠期 的不同时间(平均2.2天,HCG上翻一倍)HCG水平差异极大 。特别是对于葡萄胎,恶性葡萄胎,绒毛膜癌等疾病,血清 HCG极高。这样就有一些极高值的HCG标本,无法准确报告 结果。但临床又要求一个准确的检验结果,以便采取适当的 治疗方法。这样,有的实验室盲目地选择稀释倍数,必定浪 费试剂和时间。如果稀释倍数选择太小,稀释后仍大于仪器 分析范围,必然要试着增加稀释倍数后重新测定。如果稀释 倍数过大,会造成过度稀释后的标本中HCG含量极微量而测 不出,或者不在仪器的线性范围内造成很大的误差,必然要 缩小稀释倍数再进行测定。虽然该仪器有机内稀释功能,但 是固定为某一稀释倍数如2、3、5、10、20、50、100。而且 只有在第一次测试超线。才会采用机内稀释。这样就有两个 问题:第一,不稀释或稀释倍数过小必然会浪费试剂。第二 ,在大多数情况下,固定高稀释倍数,会造成稀释后的标本 ,不在测试线性范围内,造成很大的测定误差,影响临床的 判断。
钩状效应
钩状效应是指免疫检测中由于抗原、抗体浓度比例不合适 而致检测结果呈假阴性的现象。1929年Heidelberger利用等 量抗体检测浓度递增抗原,当抗原浓度较低,抗体浓度相 对较高时,沉淀反应不明显;当抗原浓度增加到与抗体浓 度比例合适时,沉淀反应明显;继续增加抗原浓度时,沉 淀反应反而减弱。据此绘出双相应答曲线,曲线高峰区域 ,抗体、抗原浓度呈最适比,沉淀反应明显,称等价带。 高峰区域左侧,由于抗体浓度过高,沉淀反应不明显,称 前带;高峰区域右侧。由于抗原浓度过高,沉淀反应也不 明显,称后带。抗体浓度过高所致结果称前带现象,抗原 浓度过高所致结果称后带现象,统称为带现象。1977年 Green把此现象称为钩状效应(hook effect),包括了前后 带现象。

肿瘤外科主治医师《专业实践能力》模拟试卷一(精选)

肿瘤外科主治医师《专业实践能力》模拟试卷一(精选)

肿瘤外科主治医师《专业实践能力》模拟试卷一(精选)共享题干题患者男性,52岁,近2个月来大便次数增多,有肛门坠胀感及里急后重(江南博哥),大便变细,常有黏液血便,经抗生素治疗症状可缓解,但不久又复发,且呈进行性加重。

[单选题]1.最可能的诊断是()。

A.直肠癌B.直肠息肉C.肛瘘D.内痔E.肛裂参考答案:A参考解析:凡成年人出现原因不明的大便次数或性状的改变,特别是发现黏液血便,且经多次常规治疗不能改善者或反复者,均应考虑直肠癌可能性。

患者男性,52岁,近2个月来大便次数增多,有肛门坠胀感及里急后重,大便变细,常有黏液血便,经抗生素治疗症状可缓解,但不久又复发,且呈进行性加重。

[单选题]2.确诊依靠的检查是()。

A.大便常规化验B.钡剂灌肠检查C.直肠指检D.乙状结肠镜取活组织病理检查E.粪便潜血试验参考答案:D参考解析:A项,大便常规化验只能做普通筛查,不能确诊;B项,钡剂灌肠检查可排查结肠多发癌和息肉病,不能做直肠癌的确诊依据;C项,直肠指检是诊断直肠癌最重要的检查方法,80%的病人可用手指扪到肿瘤,如触及肿块,应注意肿块的部位、形态、大小、范围及指套上有无黏液、脓血等,但仍不能做确诊依据;D项,对所有大便隐血阳性找不到原因,而指检触及肿块的病人,均应做直肠镜或乙状结肠镜检查,并可取肿瘤组织作病理检查以确诊;E项,大便隐血实验可作为对中老年病人直肠癌的筛选检查。

[单选题]3.该患者进行直肠癌手术能否保留肛门主要取决于()。

A.肿瘤距肛门缘的距离B.患者的性别、年龄C.患者胖瘦D.肿瘤的大小E.肿瘤占据直肠的周径比参考答案:A参考解析:低位直肠癌(即癌肿下缘距肛门口5cm以内)需经腹会阴切口行直肠癌根治性手术(Miles手术),并在左下腹作乙状结肠造口(永久性人工肛门)。

癌肿距肛门口5cm以上的中、高位直肠癌,应在确保疗效的基础上,尽量争取保留肛门,以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患者男性,27岁,因“左下颌部肿痛3个月余”入院,查体:左下颌角肿胀,左面部浅静脉怒张,皮肤表面温度升高;X线片示左下颌骨质破坏,血液碱性磷酸酶升高。

睾丸精原细胞癌

睾丸精原细胞癌

(二)创伤 睾丸肿瘤患者有局部创伤史者较多,但创 伤不是宜接因素,而是诱因、动物实验证 明创伤是促癌因素。 (三)遗传因素 统计资料显示睾丸肿瘤有一定的家族倾向。
(四)内分泌功能障碍 有些睾丸肿瘤伴有内分泌功能异常,如男 性乳腺发育、性早熟等,说明两者间有关。 (五)感染 病毒性疾病如流行性腮腺炎,常并发睾丸 炎,是否引致睾丸癌、目前尚有争议。
实验室及辅助检查

肿瘤标志物: AFP、HCG在睾丸生殖细胞瘤 的诊断、 预后、治疗和随诊中起非常重要的作用; LDH是晚期生殖细胞瘤的重要预后因素,
生殖细胞瘤的血清标志物 ——————————————————————— AFP HCG LDH ——————————————————————— 精原细胞瘤 阴性 15-25% 80% 非精原细胞瘤 Ⅰ期 10-20% 10-20% Ⅱ期 20-40% 20-30% Ⅲ/Ⅳ期 40-60% 40-60% 60% ———————————————————————
睾丸精原细胞瘤
睾丸恶性肿瘤来源于睾丸生殖细胞及其支 持细胞. 95%的睾丸肿瘤为恶性,且绝大部分来
源于生殖细胞.睾丸精原细胞瘤占全部生殖细胞肿 瘤的50%。 占男性恶性肿瘤1-2%,发病率为1-2/10万男 性人口,是20-35岁男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肿 瘤位于体表易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及早期治疗, 早期精原细胞瘤治愈率可达95%,非精原细胞生 殖细胞瘤5年生存率约50%。由于放疗、化疗,特 别是综合治疗的迅猛发展,晚期和复发病人仍有 治愈的机会。
2.隐睾患者,表现为盆腔内或腹股沟区逐 渐增大的肿块。 盆腔原发病灶侵犯邻近器官和结构时,会 产生特有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如下肢水肿、 尿频、尿急和尿痛等。 3.转移症状 背痛、腰痛、腹内肿块、锁骨上淋巴结肿 大等。转移到各部位会引起相应的症状。

其他主治系列-肿瘤内科【代码:341】-专业知识-泌尿系统和男性生殖系统肿瘤

其他主治系列-肿瘤内科【代码:341】-专业知识-泌尿系统和男性生殖系统肿瘤

其他主治系列-肿瘤内科【代码:341】-专业知识-泌尿系统和男性生殖系统肿瘤[单选题]1.据统计肾癌发病占全身恶性肿瘤的()。

A.4%B.1%C.3%D.2%E.5%(江南博哥)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没有试题分析[单选题]2.在我国,泌尿系统最常见的肿瘤是()。

A.睾丸癌B.肾癌C.前列腺癌D.膀胱癌E.肾盂癌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在我国,最常见的泌尿系统肿瘤是膀胱癌,其次是肾癌、肾盂癌。

[单选题]3.最常见的膀胱恶性肿瘤的病理类型是()。

A.鳞癌B.尿路上皮癌C.黏液腺癌D.腺癌E.透明细胞癌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最常见的膀胱恶性肿瘤的病理类型是尿路上皮癌,占95%以上,且绝大多数是移行细胞乳头状肿瘤,鳞癌和腺癌各占20A~3%。

[单选题]4.膀胱癌最常见的首发症状是()。

A.无痛性血尿B.尿路刺激症状C.下腹肿块D.排尿困难E.下腹肿块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无痛性肉眼血尿和镜下血尿是最常见的症状,表明肿瘤已穿入肾盂、肾盏。

腰痛是另一常见症状,疼痛常因肿块增大、膨胀肾包膜引起,血块通过输尿管会引起绞痛。

约有1/4~1/3的患者就诊时发现肿大的肾,血尿、疼痛、肿块是“三联征”,俱全者仅占10%左右。

[单选题]5.关于肾癌的流行病学统计,下列正确的是()。

A.与摄入脂肪过高无关B.美洲发病率最高C.高发年龄以50~60岁居多D.农村高于城市E.占全身恶性肿瘤的10%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肾癌的发病率随着医学的发展和平均寿命的延长,较以往要高,城市高于农村,与摄人脂肪过高有关,占全身恶性肿瘤的3%。

高发年龄50~60岁,男:女为2:1,在瑞典和冰岛发病率最高,亚洲和非洲发病率较低。

[单选题]6.下列疾病临床分期都为Ⅱ~Ⅲ期时预后最好的是()。

A.睾丸精原细胞瘤B.肝癌C.食管癌D.胃癌E.肺癌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总体5年生存率分别为:肝癌约5%,胃癌约20%,食管癌约5%~10%,肺癌约15%,而I期睾丸精原细胞瘤中90%以上可治愈,因此其预后最好,即是Ⅱ~Ⅲ期其5年生存率也明显高于其他肿瘤。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睾丸静脉血中HCG升高,而肘静脉血中HCG升高 的比例为26%(9例)。一些患者肘静脉血中HCG
正常.但在睾丸静脉血中明显升高。因此作者认为
睾丸精原细胞瘤分泌HCG具有普遍性,外周血HCG 异常并不代表其特殊类型…。本组病例外周血HCG
异常的发生率为35.5%,但均未检测术前或术中睾 丸静脉的HCG水平。
】髓sthanl00妇andtIlo日e谢吐l elev蚰:lHeC/13一H0c倒erl00tin惜ofthellpperliⅡ血0f咖11al v日l啪.Tr七蒯with com酬n1删.in'a·
0liatlon arId7盯cl】删∞lll帆py,d堆5一year acc唧删ve 8urvivaI nltew舳92%,100%and0%for p砒ierIlBmm删HCX;/p—HcG,d礴e
关键词睾丸肿瘤精原细胞瘤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预后
Pro删cVahle The
0fItCC,/p—l瞄iⅡ&皿舢.z概A//矗ng,Wang J/nunn,Feng Fen女:y/,d a/.Peking Un/onMed/ca/白如鲈,
C.h/neseAcademy ofMed/ca/&-L-,nee,&舛昭,100021
期一些小样本的回顾性临床研究提示HCG升高的精
原细胞瘤预后不如HCG正常者【3'4j,但近年来几个 大样本的前瞻或回顾性研究表明,虽然HCG升高及 升高的程度与分期有一定的相关性(5】,但对预后无
不利影响。Schwartz等回顾性分析了191例I期精原
·9·
万方数据
·论 看·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Bdl Med Res。Aug 2004.V01.33 No.8
HCG和(或)p—HCG在睾丸精原细胞瘤中的价值
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肿瘤医院内科(100021) 周爱萍王金万冯奉仪石远凯扬林
摘要目的评价I-ICG和(或)日一ItCG在睾丸精原细胞瘤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宰丸精原细胞瘤 HCG和(或)口一HCG异常的ll例及同期20例HCG和(或)目一HCC正常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睾丸精原细胞瘤HCG异常 与患者年龄、肿瘤侧别、原发肿瘤大小、隐睾病史无关。I-ICG正常组、HCG升高小于正常值100倍和升高大于正常值100倍 患者中Ⅲ期的比例分别为5%(1/20)、11.1%(1/9)和100%(2/2)。手术联合放疗和(或)化疗,HCC正常组、HCG升高 小于正常值100倍和升高大于正常值100倍患者的累积5年生存率分别为92%、100%和O%。结论睾丸糖原细胞瘤HCC升 高小于正常值100倍对预后无不良影响。但如HCG过度升高,可能预后不好。
HCG正常的睾丸精原细胞瘤患者的5年累积生 存率为92.9%,HCG异常组总的5年累积生存率为 77.9%,P=0.19。HCG升高小于正常值100倍以下 的患者的5年累积生存率为100%,但术前HCG升 高超过正常值100倍以上的患者5年累积生存率为
0%o
讨论
HCG在睾丸精原细胞瘤中的阳性率、来源及联
约10%一20%病理诊断为纯的睾丸精原细胞瘤 中含有合体滋养叶巨细胞成分,这是肿瘤向着滋养
叶成分局灶性分化的结果。免疫组化的研究结果表 明精原细胞瘤的HCG主要由这些合体滋养叶巨细胞
产生,其次是肿瘤性巨细胞,或称桑葚细胞(Mul.
berry),另外单个核的典型精原细胞瘤细胞也偶可产 生HCGC23。
2治疗方法及随访:所有31例患者均行根治性腹股沟 睾丸切除或腹内隐睾切除术。ttCG和(或)口一ttCG正常组: I期患者中10例行木后放疗,l例行化疗,Ⅱa期1例行术 后放疗,1Ib期3例中2例行放疗.1例行化疗,lI c期4倒 均行放化疗,Ⅲ期I例行化疗。HCG和(或)口一HCC异常
万方数据
医学研究通讯2004年第33卷第8期
细胞瘤的资料,130/o患者术前HCG异常,所有患者 接受睾丸切除,中位随访50个月,HCG正常与升高 的患者的5年生存率元差别【6J。Weissbach等对德 国、瑞典和奥地利可评价的726例睾丸精原细胞瘤 进行了前瞻性研究.其中HCG异常378例,正常 348例。结果发现HCG升高组中37%的患者分期为 I期以上,而正常组只有18%(P<0.001)。所有I —11B期患者术后接受放疗,IIC—IV期患者术后化 疗,中位随访36个月,HCG正常组无病生存率为 96%,HCG升高组为93%,两者无明显差异。如按 HCG升高的程度分层分析,HCG大于和小于200U/L 的患者之间的无病生存率也无差异。作者认为HCG 异常不影响精原细胞瘤患者的预后【5J。本组病例中 HCG正常患者的累积5年生存率高于异常者(92% v8 77%)。但统计学处理无显著差异(P=0.18)。 如进一步按HCG升高的不同程度分析,HCG升高小 于正常值100倍的患者预后良好,而HCG超过正常 值100倍的2例患者不仅分期晚,且预后不好,均 因肿瘤死亡。因此我们认为。外周血HCG过度升高
材料与方法 l临床资料:1991年1月一2001年12月闻,我院共收 治睾丸精原细胞瘤126倒,其中大部分患者为外院术后转我 院行放化疗,而具有完整术前、术后ttCC和(或)B—HcG 资料的患者共31例。所有患者AFP均正常,病理证实为精 原细胞瘤。其中ItCC和(或)B—ItCC正常20例,异常11 例。异常组中,2例为B—Hcc升高而完整HCG正常。HCG
HcG/p—lice.唧not删d捌诵tIIthe咿0f刚eI-ts,咖研size and龇岬血t 0f嘲枷舳di蛐.‰呻删∞d醯孵III/lg击啪跎
惴5%(1/'20),11.1%(1/9)甜一100%(2/2)麒悱商vdyfor pad咖8埘tlltlonllttlHcG/B—HCG,吐瞄e with elev出dHCG/fl—HcG
耐tll elevatedHCC/It—HCCl嘲thanl00 6硼aIldthee witI-dw吐edHCC,/Ij—HCC吣100妇oftlle upper姗td啊l刊v蛋l啦re8tlee—
an山血v0出piq芦嘴血hct口r elev幽0f ti他Jy.C舳lmlon An
v扎is HCC,/p—HCG k韶than 100 tiI船0f tIIe 111)per liIIlit of nol圳ll
HCG异常。本组11例HCG异常患者中,2例完整 HCG正常,但口一HCG升高,因此在临床上对于睾
丸生殖细胞肿瘤的诊断及术后监测,宜同时检测 HCG和日一HCG,以免漏诊。
HCG是否可作为分期及评价预后的指标:睾丸
精原细胞瘤治疗后预后良好,但关于HCG升高对精
原细胞瘤的预后有无影响是一个有争论的问题。早
完整的HCG分子由a、B亚单位组成,此两个
亚基可以以非共价键结合的形式或游离存在。由于
HCG的a亚单位与LH、FSH、3SH的a亚单位结构 相似,因此对于滋养叶细胞疾病和肿瘤应检测完整
的HCG和游离的0亚单位。研究表明精原细胞瘤不 一定同时分泌完整的HCG和B—HCG,在HCG升高
的患者中,30%为单纯B—HCG升高,20%完整
可能与睾丸精原细胞瘤的分期和预后相关。但由于
病例数少,有待进一步积累资料。
参考文献
l Mvm",r E,№h日M.Sl Hm疵qd目一huma c}m曲“。p tmd帅in levels in∞mimm end meir clinical i吲k耐∞.J Uml.
1992.147:1041—1043.
not
in
pI鹏胛证哪,H0踟,ext眦My妇胀d HCG/I?一HCG may be llas蛐8dv∞e impact∞洲啪m. nn鳓 Key Words Testis“呷laⅫ蛐m HCC
睾丸纯精原细胞瘤是一可治愈的肿瘤。对于早 期病变,根治性睾丸切除联合术后放疗是其主要治 疗手段,预后良好。但病理为睾丸精原细胞瘤而伴 有HCG和(或)B—HcG异常的患者,临床上往往 认为可能合并有其他肿瘤成分如绒癌等,因此对术 后治疗的选择及预后判断存在争论。本文回顾性分 析了我院11例睾丸精原细胞瘤HCG和(或)8一 HCG异常患者及同期20例正常HCC和(或)B— HCG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复习文献,探讨HCG和 (或)B—HCG在睾丸精原细胞瘤中的临床价值。
pI砷删c Al硝a-aet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cB螂埘t}.rIc训HCG/fl—Ha:in吲pI般d bl∞d燥wnⅨ巾枷vdy硎ewed.R脯uh TI砖dev幽d with elevated r[cc/13一HCG and 20
value ol"ttC,G/13一ttCG in s蚰linoma.Method The ellnleal records 0f 11 s蒯a'loma∞孵
·论 誊·
组:I期6例中4例放疗,l啻if化疗,1例放化疗,Ⅱa期l 例放疗,II b期、Ⅲ期患者均行化疗。放疗主要包括腹膜后 淋巴结及同侧盆腔淋巴结.预防性照射剂量为饥’25Gy,腹 膜后发生转移的患者剂量为町35cy,化疗方案为PVB(顺 铂,长春花碱,博来霉素)或PEB(顺铂,足叶乙甙,博来 霉素)一般为4周期。随访2—12年,失随1例。
3.统计学处理: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11.5软件,两组 资料差异比较使用t检验或x2检验。用Kapl阳Meier计算生 存率,比较采用Los Rank检验。
结果 1.外周血HCG异常与临床资料的关系:从总体 看,HCG异常组患者的中位年龄、肿瘤侧别、肿瘤 大小、臆睾病史和肿瘤分期与HCG正常组无明显差 异(表1)。但对于分期,HCG异常组中,HCG升高 大于正常值100倍的2例患者均为Ⅲ期,而HCG升 高小于正常值100倍的9例和HCG正常组20例患者 中,均只有1例为Ⅲ期。
表1 临床资料与HCG异常的关系
资料
年龄(岁) 中位数
肿瘤侧别 左侧 右侧
积侧 原发肿瘤大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