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性饮水型氟中毒预防知识
饮水型氟中毒防治知识

(二)氟骨症
• 疼痛 是最常见症状,首先从腰背部开始,逐渐累及四肢 大关节一直到足跟。疼痛一般呈持续性,多为酸痛,活动 后可缓解,静止后加重,尤其早晨起床后常不能立刻活动
• 神经症状 因锥孔缩小变窄,使神经根受压引起一系列症 状 如肢体麻木、蚁走感、知觉减退、感觉异常等。
• 其它 不少患者可有头疼、头晕、心悸、乏力、恶心、食 欲减退、腹胀腹泻等胃肠功能紊乱的症状。
二 流行病学概况
• (一)地域分布
• 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是一种世界性的地方病,在我国主要 流行于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山西、山东、河北、 陕西、甘肃、宁夏、青海、贵州等省
• 陕西省饮水型氟中毒病区主要分布于咸阳、宝鸡、渭南、 铜川。
• 渭南较集中的病区为大荔、蒲城、富平、临渭、合阳澄城 等县(区)。我市现症病人主要表现为氟斑牙和氟骨症两 种症状。
四、治疗
• 地方性氟中毒并无特效疗法,当前治疗原则是补 充钙,减少氟的吸收并增加氟的排出。供给合理 平衡的膳食,适当地补充钙、维生素D和维生素 BC的摄入量,对防治氟中毒有比较明显的效果。 其中典型临床表现氟斑牙可用药物脱色、冷光美 白、烤瓷牙、可见光复合树脂修复。氟骨症的治 疗有疼痛者给予适量非甾体类镇痛剂,如阿司匹 林0.3~0.6g/次,1~2次/d,也可给予吲哚美辛 ,25mg/次,2~3次/d;抗骨质增生丸、抗氟药 有骨骼畸形者应局部固定或行矫形手术防止畸形 加剧;一旦出现椎管梗阻或截瘫时,应及早手术 ,解除神经压迫。
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防治知识
• 一 概念 • 二 流行病学概况 • 三 临床表现 • 四 治疗 • 五 预防
一 概念
• 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是在特定的地理环境中发生的一种生物地球化 学性疾病。它是在自然条件下,人们长期生活在高氟环境中,主要是 通过饮水摄入过量的氟而导致的全身慢性蓄积性中毒。不仅影响牙齿 和骨骼,而且还累及心血管、中枢神经、消化、内分泌、视器官、皮 肤等多系统的全身性疾病。
地方性氟中毒防治知识

地方性氟中毒防治知识1
——饮用高氟水的危害
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是人们生活在高氟环境中,主要通过饮水摄入过量的致病因子——氟而导致的全身慢性蓄积性中毒。
高氟水指在饮用水中氟含量大于1.0mg/L,饮用高氟水很容易引起氟中毒。
地方性氟中毒是因为人们生活在这种高氟环境中,长期过量摄入氟引起机体慢性中毒的改变,主要影响人体的硬组织,包括牙齿、骨骼,临床表现最明显的是氟斑牙和氟骨症。
氟对于牙齿的损伤不仅仅是影响美观,而且会影响到咀嚼和消化功能。
氟斑牙在牙齿表面出现白色不透明的斑点,斑点扩大后牙齿失去光泽,明显时呈黄色、黄褐色或黑褐色斑纹。
严重者牙面出现浅窝或花样缺损,牙齿外形不完整,往往早期脱落。
氟骨症一般多发于成年人,引起肢体运动障碍,严重的可以致残。
氟骨症表现为腰腿痛、关节僵硬、骨骼变形、下肢弯曲、驼背,甚至瘫痪。
妇女因骨盆变形而造成难产。
——地方性氟中毒的预防
(一)第一级预防:减少氟的摄入量是根本性的预防措施。
饮水型氟中毒应以改水降氟为原则。
做好预防不仅能控制新发,而且对原有的氟骨症患者也可起到一定治疗作用。
常用的方法有:人工降氟(沉降)法有明矾法、三氯化铝法、过磷酸法及骨炭法等;改用低氟水源,如引用江、河、水库的地面水,打低氟的深井以及收集、储备天然降水等;进行防氟健康教育;改变不良生活习惯;改善营养;增强体质等。
(二)第二级预防:结合环境监测和人体健康检查早期发现和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咨询电话:6736120
2010年3月20日
凤阳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地方病氟中毒宣传知识

地方病氟中毒宣传知识
地方病氟中毒是一种由环境中氟含量过高引起的全身慢性蓄积性中毒。
这种疾病主要通过饮水、空气或食物等介质摄入过量的氟而引发。
在儿童中,氟斑牙是主要的临床表现,表现为牙齿表面粗糙、没有光泽,出现白垩、缺损、着色,并呈现出浅黄、黄褐、深褐或黑色等不同程度的颜色。
在成人中,氟骨症是主要的临床表现,表现为四肢、脊柱关节持续性酸痛,功能障碍,即氟骨症,俗称“糠骨症”、“大黄牙”或“干勾牙”。
地方病氟中毒的预防措施主要包括:
1. 改换水源:如果更换水源有困难,可采用饮用水除氟的方法来降低氟的摄入量。
集中式供水可用混凝沉淀法和活性氧化铝法,分散式供水可直接加入碱式氯化铝0.5g/L,其它明矾法、骨灰法、电渗法也可以降低水中氟含量。
2. 改良炉灶:少用或不用含氟高的煤作为室内燃料,改进室内燃煤方式,加强排烟措施,减少室内空气污染。
3. 控制食物氟污染:改良食物干燥方法,避免烟气直接接触食物。
4. 综合措施:改造盐碱土壤、疏通河道、植树造林,减少氟化物积蓄。
改善饮食结构,多摄入蛋白质和新鲜蔬菜,增强体质和抗氟能力。
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患者健康教育处方

避免长久站立、跪位、蹲位和盘腿。 □ 经常进行关节的屈伸活动,充分舒展关节;经常做勾脚抬腿、侧抬腿等动作,锻炼肌肉
力量。 □ 关节情况良好时,在医生指导下适当进行缓慢步行、原地踏步或拉伸肌肉等运动。 □ 可利用手杖、步行器等协助活动。活动时应小心谨肿胀、疼痛等症状急性加重时,应及时休息,减少行走、提重物等活动,可以 进行勾脚抬腿锻炼,可以冰敷、外用消炎止痛软膏,必要时可遵医嘱用药,如果病情加 重应及时就医。
其他指导建议
医生 / 指导人员签名:
咨询电话:
日期: 年 月 日
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患者健康教育处方使用说明
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患者健康教育处方
姓名:
性别:
年龄:
诊断:
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是 因 长 期 饮 用 含 氟 量 高 的 水(由 地 理 环 境 造 成)引 起 的 慢 性 中 毒。该病主要损害牙齿和骨关节。早期以儿童牙齿受损为主,引起氟斑牙,表现为牙齿 变 色 或 缺 损 ,中 老 年 患 者 牙 齿 磨 损 严 重 ,影 响 对 食 物 的 咀 嚼 。 随 着 年 龄 增 长 ,骨 关 节 受 损程度逐渐加重,导致氟骨症,表现为颈、腰和四肢大关节疼痛、变形、活动受限,重者可 瘫痪。
采取健康生活方式,可防止病情加重,避免后代发病。对症治疗可缓解症状,改善生活 质量。
健 康指导建议(请关注“ □”中 打“ √”条 目)
●健康生活方式
□ 注意保暖,减少寒冷刺激。 □ 饮用改水后的低氟水。 □ 在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流行区,使用不含氟的牙膏。 □ 吃足量鱼、禽、蛋、瘦肉、奶类、豆制品等富含优质蛋白质的食物及富含维生素的蔬菜、
氟砷中毒防治基本知识

氟砷中毒防治基本知识氟砷中毒概述地方性氟砷中毒是一种世界性的地方性疾病,目前国内外学者公认分为两类,一是饮水型氟砷中毒,二是燃煤污染型氟砷中毒;氟砷的地球化学背景:氟、砷是自然界中水迁能力很强的活波非金属元素,也是对人体健康极为敏感的必需生命微量元素。
人体每日需氟量约1.0-1.5mg。
我国饮用水含氟的卫生标准为0.5-1.0mg/L。
氟参与人体骨骼、牙齿生物矿化作用,环境氟缺乏可导致龋齿发生;砷参与人体表皮的角质形成过程,过量的砷可导致皮肤角质层的角化过度。
氟、砷又是一个中等毒性元素,氟和砷对机体的毒理作用是多方面的,主要表现为破坏体内钙磷代谢平衡,影响硬组织及皮肤组织的正常矿化(角化)过程,破坏骨组织的晶体结构,损害细胞膜和原生质,损害神经元以及抑制一些酶的活性等,人和动物长期通过外环境(饮水、空气、食物等介质)摄入过量的氟、砷,在体内产生蓄积可引起以牙齿、骨骼和皮肤损害为主的全身慢性中毒,即地方性氟中毒、砷中毒。
地方性氟砷中毒是富氟富砷地球化学环境对生物体作用的结果,而富氟富砷地球化学环境是在地带性因素的生物-气候-土壤条件和非地带性因素的地质、地形条件共同作用下形成的,安康市的富氟富砷地球化学环境可以分作两种成因类型。
(1)古生代石煤分布的高氟高砷污染环境:该区内广泛分布的早古生代寒武系、寒武-奥陶系、志留系变质岩地层中有较为丰富的石煤资源,这种石煤属腐泥无烟煤,具有矿化程度较高、灰分高、杂质多、发热量较低的特点,同时煤中含有大量的伴生元素,如氟、砷、硒、钒、钼、锗、镓等,当地或其它县域居民多以此煤作为生活燃料,在不合理的敞炉中燃烧,燃烧时石煤中的大量挥发性氟砷化合物被释放出来,严重污染室内空气和食物,从而造成对人体的危害。
测定石煤氟含量在760.5-3763㎎/㎏;几何均值达809.66±1.96mg/kg,砷含量检出值介于26.12-271.5mg/kg之间,几何均值为107.99±73.63mg/M;室内空气氟浓度日平均为0.1841㎎/m3;砷浓度日平均为2.119㎎/m3。
饮水型氟中毒宣传手册

饮水型氟中毒宣传手册第一章: 什么是氟中毒?氟中毒是因长期、过量摄入氟化物而引起的中毒症状,主要表现为骨骼病变和牙齿病变。
目前最常见的氟中毒类型是饮水型氟中毒,主要是由于饮用水中氟化物含量过高而引起的中毒症状。
氟中毒对人体健康造成的影响是严重的,因此加强宣传和预防十分必要。
第二章: 饮水型氟中毒的症状1. 骨骼病变:长期过量摄入氟化物会导致骨骼病变,如骨质疏松、骨折等。
2. 牙齿病变:氟中毒会导致牙釉质发生病变,造成牙齿变黄、斑点、龋齿等问题。
3. 其他症状:长期摄入氟化物还可能导致甲状腺功能异常、生殖系统疾病等问题。
第三章: 饮水中的氟化物含量饮水中的氟化物含量是造成饮水型氟中毒的主要原因之一。
一般情况下,饮用水中氟化物含量的合理范围是0.5-1.0mg/L,高于这一范围就有可能引发氟中毒。
定期检测饮用水的氟化物含量,对水质进行合理处理是非常重要的。
第四章: 如何预防氟中毒?1. 合理饮水:选择含氟化物含量合理的饮用水,避免长期饮用氟化物超标的水源。
2. 适量摄入氟化物:避免长期摄入过量的含氟化物产品,注意口腔卫生,避免用含氟牙膏过量刷牙。
3. 关注饮水质量:定期检测家中饮用水的氟化物含量,如有超标情况要及时处理。
第五章: 社区宣传活动1. 开展健康讲座:邀请专业人士就氟中毒的危害和预防措施进行健康讲座,提高居民的防范意识。
2. 发放宣传资料:制作宣传手册、海报等宣传资料,通过社区、学校、医院等途径进行广泛发放。
3. 开展义诊活动:组织义诊活动,为居民提供免费口腔健康检查和指导,增强民众的健康意识。
第六章: 政府相关政策和法规政府应当严格监管饮用水质量,制定相关标准,并加大对饮用水水源的监测力度。
加强对饮水型氟中毒的宣传教育,提倡健康饮水理念,保障公众的饮水安全。
结语:氟中毒是一种严重的健康问题,关乎人民的身体健康。
只有加强宣传教育,提高民众的预防意识,同时政府应当采取有效的措施,确保饮用水的安全和质量,才能有效预防和控制饮水型氟中毒的发生。
地氟病防治知识

地氟病防治知识一、什么是地氟病?氟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
正常成人体内共含氟2. 6克,占体内微量元素的第三位,仅次于硅和铁。
适量的氟对哺乳类动物的生长发育和繁殖是十分必要的。
一定的摄入量对身体有益,但是人体氟摄入量每天超过 6毫克,就能引起氟中毒。
在一定地区为地方性氟中毒,也叫地氟病。
二、摄入途径:地氟病根据摄入途径分为二型:一为饮水型,即长期饮用含氟量高的水而患病,多数患者属此型;另一型为燃煤型,即在特定地区煤中含氟量过多,当地居民习惯敞开燃煤、烘烤粮食,致使室内空气和烤干食物中氟含量增加而导致本病发生。
燃煤型病区比饮水型少,但病情较为严重,平均氟斑牙患病率高达 52.2%,氟骨症患病率高至 4.32%。
三、分布情况:地氟病分布很广,除上海外,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几乎都有流行区。
威信是地氟病重病区,遍布全县10各乡镇,全县有氟斑牙患者32万人,氟骨症患者10万人,发病率高,危害严重。
四、危害:地氟病不仅损害牙齿,轻者出现氟斑牙(黑牙齿),而且损害骨骼(摄入过多氟可影响体内氟、钙及磷的正常比例,形成较易沉积的氟化钙,引起骨密度增加、骨质变硬、骨质增生,肌肉、肌腱及韧带附着部位特别明显,骨皮质及骨膜增厚,表面凹凸不平,韧带钙化、椎间管变窄),引起骨关节的疼痛,较重者呈现关节僵硬及运动功能障碍,严重者呈现躯干变形和瘫痪(氟骨症),以致造成终生残废。
氟中毒还能引起心血管、中枢神经、内分泌、视器官、皮肤等各组织器官的全身性疾病。
五、地氟病可防不可治。
1、预防地氟病一定要改良炉灶,做到灶体坚固不漏烟,炉圈之间搭配严密,烟囱垂直通畅伸出屋顶两尺以上(从侧面伸出时烟囱高度在3.5米以上),取暖铁炉烟管必须伸出室外。
不要敞烧炉灶;损坏的炉灶、烟囱要及时维修更换,有效避免室内煤烟污染。
2、在改良炉灶的基础上,还要改变食物的干燥和储存方法,玉米、辣椒等收割后应放在室外晒干和晾干,阴雨天急需干燥时可用烤烟房干燥。
地方性氟中毒防治知识

表现症状
氟中毒最突出的表现是骨骼和牙齿受损害。
骨骼损害引起氟骨症,出现全身关节疼痛, 四肢或躯干麻木,手足抽搐、僵硬,严重时 还有关节活动困难,弯腰驼背,胸廓变形, 甚至不能直立行走,丧失劳动能力。
表现症状
氟斑釉齿
居住于高氟区(水氟高于
1.0mg/L,或食物中氟高)排除其他原因,
牙齿发生斑釉改变,即可定为氟斑釉齿。它
预防措施
7、饮茶型地方性氟中毒病区形成的原因是,
当地居民长期饮用含氟高的砖茶,使人体摄 入过多的氟,引起饮茶型地方性氟中毒。
8、地氟病区儿童应避免使用含氟牙膏。 9、提倡喝淡茶水、多喝牛奶、多吃新鲜蔬菜、
多食用汤菜,减少高氟砖茶水的摄量,改善 营养。
氟化物经消化道和呼吸道吸收入血。 氟是组成人体和形成牙齿釉质所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 缺氟 容易患龋齿及骨质疏松症,适量氟可预防儿童龋齿、老年人 骨质变脆, 但是, 过量氟可致地方性氟中毒。
什么是地方性氟中毒?
地方性氟中毒又称地方性氟病,地方性氟中毒是在特定 的地理环境中发生的一种地球化学性疾病。它是由于环 境中氟含量过高,由于人们通过空气、食物、饮水长期 摄入过量的氟,引起以骨骼和牙齿损害为主的全身慢性 蓄积性中毒。在儿童主要表现为牙齿出现斑釉,即氟斑 牙,成人表现为四肢、脊柱关节持续性酸痛,功能障碍, 即氟骨症,俗称“糠骨症”、“大黄牙”或“干勾牙”。 发病人群轻者牙齿黄黑,裂碎脱落,重者背驼腰弯,丧 失劳动力和生活自理能力。对牙齿损伤的表现叫氟斑牙, 对骨骼损伤的表现叫氟骨症,上述统称为地方性氟中毒。
地方性氟中毒人群分布的特点:
1、年龄
乳牙氟斑牙:乳牙钙化始于胚胎期,生后11个月内 已完全发育成熟,所以乳牙氟斑牙发生在11个月以 前的婴儿。 恒牙氟斑牙:7~8岁以前在高氟区出生的儿童,均 可受到氟的影响,发生恒牙氟斑牙,一旦形成,终 生不能消退。当恒牙萌出以后迁入病区的儿童不会 再发生氟斑牙。 氟骨症:主要发生在成年人,特别是20岁以后患病 率随年龄增加而升高。儿童也可发病,但很少。重 病区出现氟骨症的年龄可以提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方性饮水型氟中毒防治常识
地方性饮水型氟中毒就是由于人们通过饮水长期摄入过量的氟,引起以骨骼和牙齿损害为主的全身慢性蓄积性氟中毒。
一、引起原因
地方性饮水型氟中毒,就是当地群众长期饮用含氟较多的泉水、沟水或井水所致;摄入了过量的氟,长期如此,即发生氟中毒。
二、表现症状
氟中毒最突出的表现是骨骼和牙齿受损害。
骨骼损害引起氟骨症,出现全身关节疼痛,四肢或躯干麻木,手足抽搐、僵硬,严重时还有关节活动困难,弯腰驼背,胸廓变形,甚至不能直立行走,丧失劳动能力。
牙损害发生氟斑牙,也叫氟牙症,表现为牙齿表面粗糙、没有光泽,出现白垩、黄色、棕黑色的花纹、斑点或缺损,尤以门牙损害最严重。
7-8岁以前摄入氟过多就会引起氟斑牙,8岁以后摄入氟过多就会引起氟骨症。
氟斑牙一旦形成,可遗留终生。
此外,摄入过多的氟还会损害身体其他许多重要器官并影响一些重要的代谢活动,致使体力、脑力和抗病力等功能下降,身体发育较差。
三、预防措施
地方性氟中毒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手段,关键在于预防。
减少机体对氟的摄入,增加对氟的排泄,改善生活条件,增加机体抵抗力。
目前主要是针对饮水型氟中毒病区,以改换饮用低氟水,如打建新的低氟水源井、引用低氟的河、水溪、泉水以及物理化学方法除氟。
主要的除氟剂有硫酸铝、氯化铝、碱式氯化铝、骨炭、羟基磷灰石等。
提倡喝淡茶水、多喝牛奶、多吃新鲜蔬菜、多食用汤菜,改善营养也不失为有效的防治方法。
四、小学生应该掌握的常识
1.我们这里流行的地方性饮水型氟中毒的原因是:饮用水中的氟含量较高。
2.地方性饮水型氟中毒的人体造成的危害是:氟斑牙、氟骨症。
3.预防饮水型氟中毒最好措施是:改水。
4.自己掌握的氟中毒防治常识应该向父母和邻居讲,主要讲引起地方性饮水型氟中毒的原因、主要表现、预防方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