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性氟中毒的危害与流行特
地方性氟中毒

【摘要】在世界上中国是一个地方性氟中毒(简称地氟病)病情十分严重的国家疾病类型复杂病区分布广泛。
受威胁人口众多。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对地方病防治工作高度重视建立了地方病防治领导机构和专业单位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开展地氟病的研究与防治。
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地氟病危害程度显著降低。
时至今日中国实行改革开放30年经济从一度濒于崩溃的边缘发展到总量跃至世界第三。
人民生活从不足温饱发展到总体小康社会面貌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
在这种形势下中国的地氟病病情是一个什么样的水平?其防治状况如何?今后对其控制目标怎样考虑?采取什么样的控制机制? 上述问题构成了国家地氟病防治策略的主要技术内容,在本文中将对这些问题予以论述。
【关键词】氟化物中毒地方病防治策略一地域分布地方性氟病是一种世界性的地方病在我国主要流行于贵州、陕西、甘肃、山东、河北、辽宁、吉林、黑龙江等省。
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发现可分为浅层高氟地下型深层高氟地下水型、高氟温泉水型、高氟岩矿水型和高氟茶水型等。
二人群分布1年龄由于乳牙和恒牙以及各个牙齿的造釉细胞的发育时期不同所以对氟斑牙发病也存在有明显的年龄特征。
乳牙氟斑牙乳牙钙化始于胚胎期生后11个月内已完全发育成熟所以乳牙氟斑牙发生在11年月以前的婴儿。
恒牙氟斑牙7~8岁以前在高氟区出生的儿童均可受到氟的影响发生恒牙氟斑牙一旦形成终生不能消退。
当恒牙萌出以后迁入病区的儿童不会再发生氟斑牙。
氟骨症主要发生在成年人特别是20岁以后患病率随年龄增加而升高。
儿童也可发病但很少。
重病区出现氟骨症的年龄可以提前。
2性别在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氟斑牙和氟骨症发病一般无性别差异。
但在氟骨症的类型中男女间有所不同一般来说女性骨质疏松软化型较多男性硬化型较多。
3. 人群在病区居住年限氟斑牙与在病区居住年限无关。
而与在高氟区出生及生活的年龄有关。
恒牙萌出以后迁入病区的儿童基本不受影响。
氟骨症与在高氟区居住的年龄有关因为居住时间越长接触高氟环境的时间就越长。
地方性氟中毒防治知识

地方性氟中毒防治知识1
——饮用高氟水的危害
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是人们生活在高氟环境中,主要通过饮水摄入过量的致病因子——氟而导致的全身慢性蓄积性中毒。
高氟水指在饮用水中氟含量大于1.0mg/L,饮用高氟水很容易引起氟中毒。
地方性氟中毒是因为人们生活在这种高氟环境中,长期过量摄入氟引起机体慢性中毒的改变,主要影响人体的硬组织,包括牙齿、骨骼,临床表现最明显的是氟斑牙和氟骨症。
氟对于牙齿的损伤不仅仅是影响美观,而且会影响到咀嚼和消化功能。
氟斑牙在牙齿表面出现白色不透明的斑点,斑点扩大后牙齿失去光泽,明显时呈黄色、黄褐色或黑褐色斑纹。
严重者牙面出现浅窝或花样缺损,牙齿外形不完整,往往早期脱落。
氟骨症一般多发于成年人,引起肢体运动障碍,严重的可以致残。
氟骨症表现为腰腿痛、关节僵硬、骨骼变形、下肢弯曲、驼背,甚至瘫痪。
妇女因骨盆变形而造成难产。
——地方性氟中毒的预防
(一)第一级预防:减少氟的摄入量是根本性的预防措施。
饮水型氟中毒应以改水降氟为原则。
做好预防不仅能控制新发,而且对原有的氟骨症患者也可起到一定治疗作用。
常用的方法有:人工降氟(沉降)法有明矾法、三氯化铝法、过磷酸法及骨炭法等;改用低氟水源,如引用江、河、水库的地面水,打低氟的深井以及收集、储备天然降水等;进行防氟健康教育;改变不良生活习惯;改善营养;增强体质等。
(二)第二级预防:结合环境监测和人体健康检查早期发现和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咨询电话:6736120
2010年3月20日
凤阳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地方病氟中毒

结合环境社会学有关建构主义理论思考: 结合环境社会学有关建构主义理论思考: 在上述环境问题的初步建构过程中主要 强调了哪些社会设置? 强调了哪些社会设置? 要进一步成功地建构这一环境问题需注 意哪些因素? 意哪些因素?
地方病氟中毒
氟是一种化学元素,适量为人体所必需,有防齿作用, 氟是一种化学元素,适量为人体所必需,有防齿作用,过量摄入会对人的牙 骨骼、神经系统等造成损害,导致氟中毒。氟中毒轻者牙齿变黄变黑, 齿、骨骼、神经系统等造成损害,导致氟中毒。氟中毒轻者牙齿变黄变黑 , 成为氟斑牙;重者骨骼变形,成为氟骨症。 成为氟斑牙;重者骨骼变形,成为氟骨症。严重的氟骨症最终导致人的瘫痪 和死亡。贵州西部贫困山区是我国氟中毒最为严重的地方。 和死亡。贵州西部贫困山区是我国氟中毒最为严重的地方。 2003年 新闻调查》 2003年7月,《新闻调查》记者赶赴贵州氟中毒重灾区织金县普翁乡化落村进 行调查了解。据初步调查,织紧全县或多或少都受到氟中毒的影响, 行调查了解。据初步调查,织紧全县或多或少都受到氟中毒的影响,其中重 灾区有23个村3万左右的人。化落村地处国家级贫困县织金县最偏远的山区, 23个村 灾区有23个村3万左右的人。化落村地处国家级贫困县织金县最偏远的山区, 村民年人均收入不足500 500元 2003年新发现的重灾区 该村40 年新发现的重灾区, 40岁以上的人都 村民年人均收入不足500元,是2003年新发现的重灾区,该村40岁以上的人都 有不同程度的氟斑牙、氟骨病,甚至发生腿部弯曲的症状。走在村里, 有不同程度的氟斑牙、氟骨病,甚至发生腿部弯曲的症状。走在村里,到处 都可以看到牙齿变黑、身体变形的村民。 都可以看到牙齿变黑、身体变形的村民。氟中毒不仅使他们的身体受到了危 而且使他们的家庭走到了崩溃的边缘, 害,而且使他们的家庭走到了崩溃的边缘,因病致贫又因贫致病导致许多家 庭生活十分艰难。 庭生活十分艰难。 氟中毒给病人及家庭带来极大的痛苦,当地老百姓称氟中毒为“氟魔”缠身, 氟中毒给病人及家庭带来极大的痛苦,当地老百姓称氟中毒为“氟魔”缠身, 谁一旦染上了“氟魔” 健康的躯体会逐渐变形,无力行走,最后将被“ 谁一旦染上了“氟魔”,健康的躯体会逐渐变形,无力行走,最后将被“ 氟 吞噬。 氟魔”是怎样侵入人体的呢? 魔”吞噬。“氟魔”是怎样侵入人体的呢? 化落村的村民大都牙齿一换过,就逐渐变黄变黑, 化落村的村民大都牙齿一换过,就逐渐变黄变黑,大多数老年人五六十岁背 就会驼,身体变形,不能劳动。村民们并不知道自己得的是什么病, 就会驼,身体变形,不能劳动。村民们并不知道自己得的是什么病,他们中 有些人找过正规医院的医生给自己看病,效果不大, 有些人找过正规医院的医生给自己看病,效果不大,再说住医院一天要一两 百元,家庭也承受不起。也有人就找农村中的土医生来治, 百元,家庭也承受不起。也有人就找农村中的土医生来治,人家检查算什么 病就什么病,有的当风湿一类病来治,当然没什么效果。 病就什么病,有的当风湿一类病来治,当然没什么效果。村里的年轻人猜测 这病可能和水土有关系,但上了年纪的人把这一切归于自己的命不好。 这病可能和水土有关系,但上了年纪的人把这一切归于自己的命不好。
预防氟中毒

整理课件
3
氟斑牙
整理课件
4
饮 水 型 地 氟 病
整理课件
5
整理课件
6
敞灶做饭
敞火取暖、烘烤粮食
整理课件
7
整理课件
8
燃煤污染型氟中毒
整理课件
9
整理课件
砖茶水熬煮过程(一般砖茶氟
含量超过300mg/kg,高者达 1000mg/kg以上。砖茶水氟 含量一般超过3mg/L)
10
饮茶型氟中毒病区居民习
省。 饮茶型病区主要分布在西部地区。
整理课件
15
据2011年全国地方病统计报表数据显示:
全国有饮水型氟中毒病区县1136个,病区村 12.36万个,受威胁人口约8907万;
全国有燃煤污染型氟中毒病区县173个,病区村 3.36万个,病区村人口3319万。
还有饮茶型氟中毒病区县219个,覆盖3246个乡 镇,涉及人口3105万。
深层高氟地下水地区 主要分布在辽河平原、华北 平原中东部和滨海平原,水深一般在60m以上,水氟 一般在2~6mg/L,高者可达数十毫克每升。
地热水和温泉高氟水地区 从东北到南方沿海地区 散在分布,水氟可达4~10mg/L。
富氟岩矿地区 主要分布在萤石矿、磷灰石矿和冰晶 石矿等富氟岩矿的出露区或开采区。
在相同暴露条件下,氟骨症也无种族差异。
整理课件
23
地方性氟中毒的时间分布特征
地氟病的发生主要与氟对人体的作用机制、机体内 蓄积量、生长发育规律、个体易感性及生活习惯等有 关,而与季节、年份没有明显关系。
该病的发生与气候关系密切,气候炎热高水氟地区, 人们饮水量大,摄氟量多,病情重于水氟含量相同的 气温较低地区;燃煤型地氟病恰相反,在高海拔、气 温低的地区病情重,这与当地燃煤量多,户外活动少, 从食物、空气摄氟量较多有关。
地方性氟中毒防治PPT课件

新技术应用
随着新技术的发展,如基因编辑、人工智 能等,其在地方性氟中毒防治领域的应用 前景广阔。新技术将有助于提高防治工作 的精准度和效率,为解决地方性氟中毒问 题提供更多可能性。
国际合作与交流
国际合作
加强国际间的合作与交流,共同研究和应对地方性氟中毒问题。通过分享经验和资源,可以加速防治 工作的进展,提高全球范围内的地方性氟中毒防治水平。
案例概况
简要描述案例的基本情况,如涉及的地域、人群、氟暴露情况等。
案例分析
氟暴露途径分析
分析案例中人群氟暴露的主要途径, 如饮水、食物、空气等。
健康影响分析
分析案例中氟中毒对人群健康的实际 影响,如牙齿、骨骼、神经等方面的 损害。
案例总结与启示
案例总结
总结案例的主要发现和特点,如氟中毒的流行病学特征、影响因素等。
治疗原则与方法
治疗原则
治疗地方性氟中毒的原则是减少氟摄入量、促进体内氟的排 泄和对症治疗。
治疗方法
治疗方法包括改变饮食习惯、使用降氟药物、进行口腔卫生 保健等。对于严重病例,需要进行综合治疗,包括药物治疗 、营养支持和康复训练等。
04
地方性氟中毒的案例分析
典型案例介绍
案例来源
介绍案例的来源和背景,如某地区、某时间段内的调查数据或实际案例。
可能出现消化系统症状, 如恶心、呕吐、腹痛等。
中度氟中毒
可能出现肾脏损伤、骨质 疏松等症状,同时伴有神 经衰弱、记忆力下降等表 现。
重度氟中毒
可能导致肾功能衰竭、骨 折、瘫痪等严重后果,甚 至危及生命。
03
地方性氟中毒的诊断与防 治
诊断标准与方法
诊断标准
根据《地方性氟中毒病区划分标准》,当饮水氟含量超过1.0mg/L,或粮食、 蔬菜等摄入的氟含量超过3.5mg/天时,即可判定为地方性氟中毒。
地方性氟中毒汇总

▪ 3、严重的颈、腰、上肢、下肢关节运动障碍、 肢体变形、生活、劳动能力显著降低或消失, 瘫痪。
X线诊断及分布
▪ 轻度:1、骨小梁结构异常,2、骨小梁变 细,3、桡骨脊增大 4、边缘硬化,表面粗 糙、前壁或小腿骨间膜钙化呈幼芽破土症。
演讲:杨希 PPT制作:李超男 资料查找:胡雪莲,黄金月,梁光虹, 肖雅雯。
地方性氟中毒
(一)概念:
▪ 是生活在高氟环境中的居民通过饮水, 摄食或空气接触等,摄入体内过量的氟 而引起的以氟斑牙和氟骨症为主要临床 症状表现的慢性全身性疾病。
▪ 也称地方性氟水型:引用含氟量过高的水而引起的 1、浅层高氟区、长白山以西和长江以北广
皮质骨松化、密度增高伴骨 变形。3、多处骨周软组织明 显骨化4、肘屈伸肌肌腱明显 骨化或大关节明显退行性改
4、饮茶型病区
▪ 应降低砖茶中的含氟量、使之不 超过国家标准(≦300mg/kg)。 或者用低氟茶代替砖茶
▪ 中度:1、骨小梁结构明显异常2、普遍性 骨疏松并有前臂或小腿骨间膜骨化3、四肢 骨干骺端骨小梁结构明显紊乱、模糊并旋 前圆肌附着处骨皮质松化。4、前臂、小腿 骨间膜或盆骨等肌腱、韧带附着处明显变 化。
重度:1、明显的骨质硬化、 骨质疏松或骨质软化并有前 臂或小腿骨间膜骨化、2、破 毯样骨小梁或棉絮样结构、
大地区(吉林白城、辽宁朝阳) 2、深层高氟区、河北沧州等。 3、高氟岩高层区、河南方城、新疆温宿等 4、地热和温泉高氟区、辽宁兴城和熊岳、河
北遵化等、 二;燃煤型:采用落后燃煤方式,燃烧含氟量高
的劣质煤污染了室内空气和实物所致。 三:饮茶型:砖茶含氟量很高,居民习惯引用
地方性氟中毒(ZS)

病因
饮水型(北方) 燃煤污染型(南方) 饮砖茶型(中西部和内蒙)
饮水型(主要)
以地下水氟含量过高为特征,形成东起 山东半岛、西至新疆南天山山脉病区
温泉含氟量较高,病区主要散在于北方
燃煤污染型
主要分布于陕西、四川、湖北、贵州、 云南、湖南和江西等地,以西南地区为 主
与饮水区交界大致在长江以北、秦岭淮 河以南
主要是减少氟的摄入和吸收,促进氟的 排泄,拮抗氟的毒性,增强机体抵抗力 及适当的对症处理
治疗
1.合理调整饮食和推广平衡膳食 2.药物治疗(钙剂、VC/VD、蛇纹石等) 3.氟斑牙治疗(涂抹覆盖法、药物脱色法
等) 4.其他
生理作用
1.是构成骨骼和牙齿的重要成分(羟基磷 灰石)
2.促进生长发育和生殖功能 3.对神经肌肉的作用(胆碱酯酶)
构成骨骼的重要成分
人体骨骼60﹪为骨盐,其主要成分为羟 磷灰石,氟能与骨盐形成氟磷灰石而成 为骨盐的主要组成部分,骨盐中氟多时, 骨质坚硬。
构成牙齿的重要成分
氟是人体的必需微量元素。适量的氟 (0.5~1.0 mg/L)可取代牙釉质中的羟磷 灰石的羟根而形成氟磷灰石,它是牙齿 的基本成分,可使牙质光滑坚硬、耐酸 耐磨并具有抗酸作用,也可抑制口腔中 的乳酸杆菌,降低碳水化合物分解产生 的酸度,从而具有预防龋齿作用。
对造血有一定刺激作用
流行病学特征
地方性氟病是地球上分布最广的地方病之一。 世界五大洲的50多个国家都有本病的存在,我 国除上海市外全国各省、市、自治区都有不同 程度的流行。我国的长白山以西、长江以北广 大区域为浅层高氟地下水病区;渤海湾滨海平 原和河北泥州等地为深层高氟地下水病区;北 京小汤山、广东丰顺、福建龙溪等地是高氟泉 水病区;河南的方城、云南的昆明、贵州的贵 阳、新疆的温宿等地区为高氟岩矿病区;另外 四川、广西、湖南及湖北等12个省150个县中 的病区主要为生活燃煤污染型病区,其中湖北 省的鄂西自治州、四川的彭水、陕西的安康等 地区病情较为严重。我国病区人口约3.3亿, 氟斑牙现患4000万,氟骨症现患260万。
地方性氟中毒流行因素、病理损害及防治措施研究

4 采 用抗 氧 化和 驱 除体 内蓄 积 氟 等 综 合 药 物 治 .
疗慢 性氟 中毒患 者 和 实 验性 氟 中毒 动 物 获 得 明显 疗 效, 特别 是针 对 氧化应 激学 说 的理 论体 系进 行药 物 开 发研 究 , 获得 肯定 效 果 ; 局部 对 地 氟 病 综 合 治 理 所 获 得 的“ 降低 总 摄氟 量 、 高 机体 抗 氟 能 力 、 合治 理 ” 提 综 的指导思 想 目前 仍 为地 氟 病综 合 防治 措 施 的核 心 内
主要 在我 国 、 印度 、 孟加 拉 、 南 、 洛哥 、 越 摩 阿尔 及 利亚
等发 展 中国 家流 行 。我 国地 方 性 氟 中毒 主要 分 为饮
水 型和燃 煤 型 两 类 , 病 区 ( 、 和 旗 ) 达 10 总 县 市 多 38
2 全 面 系统地 检 查 了实 验 性 氟 中毒 动 物 和燃 煤 .
人, 氟骨 症患 者 高达 1 1万人 。 5
2 O世纪 初 , 国牙 科 医生 和 化学 家 发 现 美 国科 美 罗 拉多 州氟 斑牙 流行 与饮水 含 氟量 过高 有关 。此 后 ,
亚洲、 州、 非 南美 等相 继有地 方性 氟 中毒 流行 的报 道 。
14 9 6年 O i y l eL t v h在 L ne 杂 志 上 报 道 了 题 为 “ 国 a ct 中
式 对机 体 的危 害均 有重 要作 用 。
3 对 地 方性 氟 中毒 的发 病 机制 进行 了全 面 的探 .
贵州 的地 方 性 氟 中毒 ” 病 因 是 水 氟 高 。 17 , 9 6年 , 本
院在基 层单 位 反 映 农 村 存 在 牙 齿 、 关 节 受 损 害 的 骨 “ 疑似 氟病 ” 的启 发下 , 成 科 研 协作 组 , 该 地 区 进 组 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方性氟中毒的危害与流行特征
云中杰山东省地方病防治研究所副主任医师
边建朝山东省地方病防治研究所副所长,主任医师,山东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硕士生导师
一、地方性氟中毒的概念
地方性氟中毒是在特定的地理环境中发生的一种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
它是在自然条件下,人们长期生活在高氟环境中,主要是通过饮水、空气或食物等介质,摄入过量的氟而导致的全身慢性蓄积性中毒。
它是以侵犯牙齿和骨骼为主的全身性疾病,对于牙齿的损伤叫氟斑牙,对于骨骼的损伤叫氟骨症。
统称为地方性氟中毒,简称地氟病。
二、地方性氟中毒的危害
地方性氟中毒是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地方病之一。
它是一种慢性全身性疾病,主要表现在牙齿和骨骼上。
过量的氟不仅对牙齿、骨骼等硬组织有损伤作用,还可损伤其他软组织器官。
氟对牙齿的损害主要表现为氟斑牙,氟离子可破坏牙釉质的正常结构,使牙齿表面失去光泽,呈现粉笔样的白色,称为白垩;或出现着色,牙釉质呈黄色或褐色;牙质变脆,出现缺损或过早脱落。
氟斑牙是在牙釉质形成期摄入过量的氟引起的。
主要危害7~8岁以下的婴幼儿,一旦形成残留终生,轻则影响牙齿的美观,重则由于严重缺损、磨损或过早脱落,影响咀嚼消化功能,危害健康。
氟离子对骨骼损害的主要表现是骨硬化、骨疏松、骨软化和骨周软组织及关节韧带骨化,引起氟骨症,使骨及骨关节麻木、疼痛、变形,出现弯腰驼背等功能障碍,严重者丧失劳动能力乃至瘫痪。
氟离子可使神经细胞及神经纤维变性,脊髓和椎管内韧带异常骨化,致椎管狭窄压迫脊髓,可引起疼痛或瘫痪。
氟可使肌肉蛋白合成受到障碍,造成肌纤维数减少,肌肉萎缩,也可因骨质增生压迫神经系统,引起继发性肌肉损伤。
氟可使钙调节激素发生紊乱,血钙降低,引起甲状腺及甲状旁腺激素分泌增高,使骨代谢紊乱。
体内的氟主要通过肾脏排出,故可对肾脏产生损伤,使肾功能降低。
高氟还可引起动脉血管中层钙化,可发生动脉硬化性心脏病。
高氟能抑制许多酶的活性,影响机体的正常代谢,特别是对抗氧化物和自由基的影响使抗氧化能力降低,加重机体损伤。
由于地氟病至今尚无特效疗法,不仅给病人造成精神和肉体上的痛苦,也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使病区形成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局面,严重制约着病区的经济发展,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障碍。
三、地方性氟中毒的流行概况
地方性氟中毒是全世界分布最广的地方病之一,在全球五大洲的50多个国家有不同程度的流行,如印度、中国、朝鲜、前苏联、保加利亚、西班牙、摩洛哥、阿尔及利亚、南非、美国、加拿大、阿根廷、澳大利亚等。
在美国的新泽西州水氟含量高达30mg/L,是西半球水氟含量最高的,其次澳大利亚南部水氟也高达20mg/L,并且发现有绵羊氟中毒。
全球大约有地氟病人7000多万。
我国是世界上地方性氟中毒分布最广、病情及其严重的国家之一,除上海市与海南省外,其他各省(市、区)均有不同程度的流行。
病区类型复杂,有饮水型、燃煤污染型、饮茶型。
我国自上世纪30年代发现地方性氟中毒,60年代开展了局部地区的调查,80年代初开始在全国进行病情普查。
截至2004年,全国统计有病区县1308个,占全国总县数的46.45%,受威胁的病区村人口1.16亿,有氟斑牙患者3950万,氟骨症患者288万(其中残废性氟骨症病人有20多万人)。
山东省是全国受地氟病危害最为严重的病区省份之一。
20世纪80年代初,我省以氟斑牙为线索进行了饮水含氟量测定和系统的定量流行病学调查,确定我省属于饮水型地氟病病区。
高氟饮用水源大多数为浅层地下井水,部分为深层地下井水,少数为温泉水。
根据水源性质和地理分布特点,我省高氟地区可分为五种类型:①盆地浅层地下水型:主要分布在鲁东地区的胶莱盆地,是全省最为严重的病区,最高含氟量为20mg/L;
②平原浅层地下水型:分布在鲁北山前倾斜平原和鲁西南冲积平原的低洼地区,病区范围较大,中毒情况严重,最高含氟量为16.4mg/L;③平原深层地下水型:主要分布在鲁北冲积平原,最高含氟量为6.2mg/L;④山区浅层地下水型:分布在鲁中南山区和鲁东丘陵的山间平原或谷地,病区散在,最高含氟量为4.5mg/L;
⑤温泉型:集中在胶东半岛地区,含氟量在2.9~14.8mg/L。
2000~2002年全省进行了一次比较全面系统的调查,统计结果显示:我省地氟病病区涉及17个市、113个县(市、区)、11 656个村,病区村总人口979
万余人,其中轻病村7102个、601万余人,中病村3840个、320万余人,重病村714个、57万余人;据推算,目前8~12岁儿童氟斑牙患者有20余万人。
我省的病区县、村和人口均占全国病区县、村和人口的1/10以上,仍属于全国受地氟病危害最为严重的病区省份,且病区有扩大、病情有上升的明显趋势。
四、地方性氟中毒的防治概况
地方性氟中毒的防治主要以预防为主,60年代开始在我国建立了地方病防治管理体系。
根据先重后轻、民办公助的原则,采取国家、集体、个人共同筹集资金的办法,在全国部分中、重病区的防治措施得到落实。
至2004年统计,全国已改水的病区村有50617个,占病区村的44.51%,受益人口达4064.55万,占病区人口的49.92%,其中中、重病区村已改水27173个,占中、重病区村的64.70%;80年代以前的改水工程由于质量、地质变化、管理不善等诸多原因,水氟含量逐渐回升,有的工程已经报废,已建改水降氟工程正常使用率比较低,仅为74.47%。
在燃煤污染型病区自1986年开展改炉改灶降氟以来,已完成203.11万户的改灶任务,占病区总数的25.42%,受益人口达806.67万,占病区人口的23.52%,但巩固率较低,为83.02%。
对饮茶型氟中毒的防治,国家也非常重视,于1999年组织专家对四川阿坝和内蒙呼盟饮茶型氟中毒病区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在此基础上制定了“砖茶含氟量卫生标准”。
山东省的改水降氟工作始于上世纪80年代初,到目前为止,已投资近5.5亿元,兴建各种类型的改水降氟工程近6000处,完成了7 800余个病村的改水任务,占全部病区村的68%,总受益人口达650余万人。
由于种种原因,仅有70%的工程运转基本正常,30%的工程已停用报废,不能发挥作用。
据调查,目前我省仍有1/3的病村尚未改水,1/3的改水工程停用报废,部分改水工程水氟严重超标,约有650余万人仍然遭受高氟的危害,我省的防治形势依然十分严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