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性氟中毒最新版本

合集下载

地方性氟中毒1

地方性氟中毒1

饮水型氟中毒的地域分布特征

通过饮用高氟水而引起氟中毒的病区为饮水型
氟中毒病区,是我国地方性氟中毒最主要的病区类 型。病区主要分布在北方广大的平原地区。

饮水型氟中毒的流行程度与饮水含氟量之间有 高度的相关性,水氟含量越高,饮用时间越长,病 情就越重。

按高氟水的来源和成因不同,饮水型氟中毒病 区又可分为以下四种类型。
饮茶型地方性氟中毒地域分布

饮茶型氟中毒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在我国四川 省阿坝州壤塘县发现的一种特有的呈地方性流行的 氟中毒类型,近年来逐渐受到重视。 这类病区的特点是饮水氟和粮食、蔬菜氟含量 不高,也没有明显的氟工业污染。高氟砖茶和特殊 的饮食砖茶习惯(奶茶、酥油茶、砖茶水、糌粑等) 是导致病区牧民氟摄取过量而发生氟中毒的原因。 主要分布在西藏、四川、内蒙、甘肃、宁夏、 青海和新疆等省(区)少数民族居住的地区。



在相同暴露条件下,氟骨症也无种族差异。
地方性氟中毒的时间分布特征

地氟病的发生主要与氟对人体的作用机制、机体 内蓄积量、生长发育规律、个体易感性及生活习惯等 有关,而与季节、年份没有明显关系。

该病的发生与气候关系密切,气候炎热高水氟地 区,人们饮水量大,摄氟量多,病情重于水氟含量相 同的气温较低地区;燃煤型地氟病恰相反,在高海拔、 气温低的地区病情重,这与当地燃煤量多,户外活动 少,从食物、空气摄氟量较多有关。
我国地氟病的类型与分布



在我国,除上海市和海南省外,其他省(直辖 市、自治区)均有病区。 我国病区类型复杂,不仅有饮水型病区,还有 我国独有的燃煤污染型和饮茶型病区。我国地氟病 重病区主要集中在中、西部地区。 饮水型病区主要分布在北方地区。 燃煤污染型病区主要分布在西南地区及湘、鄂 两省。 饮茶型病区主要分布在西部地区。

地方性氟中毒临床表现

地方性氟中毒临床表现

地方性氟中毒临床表现中毒是很常见的,自身出现中毒后,需要及时的缓解,中毒对生命威胁很大,而且有这样现象后,要立即送患者要医院接受治疗,使得对中毒问题得到解决,地方性氟中毒是很多人不熟悉的,这样中毒也是有一些表现,那地方性氟中毒临床表现都有什么呢,下面就详细介绍下。

地方性氟中毒:临床表现1.氟斑牙⑴牙釉面光泽改变釉面失去光泽,不透明,可见白垩样线条、斑点、斑块,白垩样变化也可布满整个牙面。

一经形成,永不消失。

⑵釉面着色釉面出现浅黄、黄褐色、深褐色或黑色。

着色范围可由细小斑点、条纹、斑块、直至布满大部釉面。

⑶釉面缺损可表现为釉面细小的凹痕,小的如针尖,深的较大面积剥脱。

2.氟骨症⑴症状:①疼痛是最常见的自觉症状。

疼痛部位可为1~2处,也可遍及全身。

首先从腰背部开始,逐渐累及四肢大关节一直到足跟。

疼痛一般呈持续性,多为酸痛,无游走性,局部无红、肿、热现象,活动后可缓解,静止后加重,尤其是早晨起床后常不能立刻活动。

受天气影响不明显。

②神经症状因椎孔缩小变窄,使神经根受压或营养障碍,而引起一系列的神经症状,如肢体麻木、蚁走感、知觉减退等感觉异常;肌肉松弛,有脱力感,握物无力,下肢躯干的力量减弱。

③肢体变形。

④其它不少患者可有头痛、头昏、心悸、乏力、困倦等神经衰弱症候群表现。

也可有恶心、食欲缺乏、腹胀、腹泻或便秘等胃肠功能紊乱的症状。

⑵体征轻者一般无明显体征;重者可常出现关节功能障碍及肢体变形。

⑶X线表现①骨结构改变密度增高或密度减低。

②骨周改变主要表现为软组织钙化,包括韧带、肌腱附着处和骨膜、骨间膜及关节周围软组织的钙化或骨化,有骨棘形成,是该病的特征性表现之一。

③关节改变。

在对地方性氟中毒临床表现认识后,出现这样中毒情况,需要及时的进行治疗,而且治疗地方性氟中毒,要根据患者疾病表现进行,这样对控制地方性氟中毒有很好效果,同时家属要配合医生做法,使得患者问题能够快速缓解。

地方性氟中毒防治PPT课件

地方性氟中毒防治PPT课件

新技术应用
随着新技术的发展,如基因编辑、人工智 能等,其在地方性氟中毒防治领域的应用 前景广阔。新技术将有助于提高防治工作 的精准度和效率,为解决地方性氟中毒问 题提供更多可能性。
国际合作与交流
国际合作
加强国际间的合作与交流,共同研究和应对地方性氟中毒问题。通过分享经验和资源,可以加速防治 工作的进展,提高全球范围内的地方性氟中毒防治水平。
案例概况
简要描述案例的基本情况,如涉及的地域、人群、氟暴露情况等。
案例分析
氟暴露途径分析
分析案例中人群氟暴露的主要途径, 如饮水、食物、空气等。
健康影响分析
分析案例中氟中毒对人群健康的实际 影响,如牙齿、骨骼、神经等方面的 损害。
案例总结与启示
案例总结
总结案例的主要发现和特点,如氟中毒的流行病学特征、影响因素等。
治疗原则与方法
治疗原则
治疗地方性氟中毒的原则是减少氟摄入量、促进体内氟的排 泄和对症治疗。
治疗方法
治疗方法包括改变饮食习惯、使用降氟药物、进行口腔卫生 保健等。对于严重病例,需要进行综合治疗,包括药物治疗 、营养支持和康复训练等。
04
地方性氟中毒的案例分析
典型案例介绍
案例来源
介绍案例的来源和背景,如某地区、某时间段内的调查数据或实际案例。
可能出现消化系统症状, 如恶心、呕吐、腹痛等。

中度氟中毒
可能出现肾脏损伤、骨质 疏松等症状,同时伴有神 经衰弱、记忆力下降等表 现。
重度氟中毒
可能导致肾功能衰竭、骨 折、瘫痪等严重后果,甚 至危及生命。
03
地方性氟中毒的诊断与防 治
诊断标准与方法
诊断标准
根据《地方性氟中毒病区划分标准》,当饮水氟含量超过1.0mg/L,或粮食、 蔬菜等摄入的氟含量超过3.5mg/天时,即可判定为地方性氟中毒。

评价地方性氟中毒防控效果的唯一标准——地方性氟中毒病区控制标准(GB17017-2010)解读

评价地方性氟中毒防控效果的唯一标准——地方性氟中毒病区控制标准(GB17017-2010)解读

推 动作 用 。随 着氟 中毒 防治 工作 的持 续深 入 ,非 常有必 饮茶 型 氟 中毒 流行 特 征 的特 殊 性 ,儿 童氟 斑 牙患 病 率较 要 在 原 标准 的 基础 上 重新 制 定 新标 准 ,以适 应我 国 目前 低 ,而 成人 氟 骨症 患病 率较 高 ,因此 ,儿童 氟斑 牙 患病 地 方性 氟 中毒 防治 形势 的需 要 ,更 好 地促 进 各种 类 型地 率只作参 考指标 ,病 情判 定应 以成人 氟骨症 为主 。
方 性氟 中毒 防治工作 健康协 调开 展 。
氟 骨 症
从 200 开 始 , 地 方 性 氟 中 毒 等 重 点 地 方 病 4年
的 防 治 ,取 得 了 非 常 显 著 的 成 果 :一 是 我 国 落 实 了
氟 骨症是 反 映地 方性氟 中毒病情 ,特别 是骨与 骨关节
“ 一 五 ”农 村 安 全 饮 用 水 规 划 ,饮 水 型 氟 中 毒 病 区 改变 的客观 、特异指标 。氟 骨症患病 率随饮水 含氟量 或摄 十 的 改 水 进 程 明 显加 快 ;二 是 全 国 燃 煤 污 染 型 氟 中 毒 病 氟量 增 加 而升 高 。但 采 取 防治 措 施后 ,需较 长 时 间能 看 区 改 炉 改 灶 工 作 已 接 近 尾 声 ;三 是 通 过 全 国饮 茶 型 氟 出效 果 ,氟 骨 症 的好 转 是 复杂 的 ,需 要 较 长 的过程 ,特 中毒 的 流 行 病 学 调 查 ,结 合 多 年 的典 型 调 查 ,饮 茶 型 别 是x线 改变 的逆转 需几 年到 几十年 的 时间 ,且 有 的病 人 氟 中毒 流 行 特 征 、流 行 范 围及 流 行 强 度 已基 本 清 楚 。 很 难逆 转 ;另外 ,在实 际工作 中拍 摄大 量人群 x线片很 困

2021年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监测报告

2021年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监测报告

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监测报告根据《2021年XX市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监测方案》的工作要求,县疾控中心组织开展了监测工作,现将监测结果报告如下。

一、内容与方法(一)监测范围全县所有的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病区村。

(二)监测内容及方法1.监测村的基本情况。

包括乡(镇)、村名、病区村常住户数、常住人口数、历史(改水之前)水氟含量等;2.生活饮用水氟含量监测。

如果监测村已经改水,则调查改水工程运转情况,并采集1份末梢水水样测定水氟含量;3.氟斑牙病情监测。

检查全村当地出生并居住的8-12周岁儿童氟斑牙患病情况,检查率不低于XX%。

(三)病例诊断及样品检测方法1.氟斑牙诊断。

采用氟斑牙诊断标准(WS/T 208)进行检查和判定。

2.水样采集与保存。

按照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水样的采集与保存(GB/T 5750.2)。

3.水氟检测。

按照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无机非金属指标(GB/T 5750.5)执行,并按照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进行水氟含量超标与否的评价。

二、监测结果(一)生活饮用水氟含量监测结果全县共有病区村XX个,分布于XX镇、XX镇、XX镇,常住居民XX户,共有XX人。

各病区村均已改水,工程改水率XX%,工程正常运转率XX%。

历史监测水氟含量为(1.1-2.3)mg/L,最近一次监测水氟合格率XX%。

2021年以行政村为单位,各自然村所在行政村采一份末梢水。

(二)氟斑牙病情监测结果本年度在全县XX个病区村共检查当地出生并居住的8-12周岁儿童XX人,其中氟斑牙患者XX人,氟斑牙患病率XX%。

三、主要结论(一)各病区村均已改水,居民全部饮用自来水。

饮水氟含量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

8-12周岁当地出生并居住儿童氟斑牙患病率为XX%,各病区村出生并居住的8-12周岁儿童氟斑牙患病率均≤30%,所有病区村达到控制标准。

根据以上结论我县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达到控制标准。

(二)氟斑牙患者主要集中在XX村和XX村XXXX年X月改水,居民全部饮用自来水从XXXX年下半年开始,氟斑牙患病率与当地常住居民饮用自来水的年限有关。

山东省地方性氟中毒监测方案

山东省地方性氟中毒监测方案

自 然 村 名
常 住 均 人 东 西 南北 中
说明:1.水源类型:井水填1;地表水(湖河水)填2;泉水填3;其他填4。 2.工程规模:大型集中供水(日供水在1000m3及以上或供水人口在1万人及以上) 填1;小型集中供水(日供水在1000m3 以下或供水人口在1万人以下)填2。 3.除氟处理:活性氧化铝吸附法除氟处理填1;电渗析法除氟处理填2;混凝沉淀 法除氟处理填3;未除氟处理填4。 4.运转情况:正常供水(除正常检修外,一年所有时间都能供水)填1;间歇供 水(一年累计有4个月及以上不能正常供水)填2;报废(完全停止供水)填3。

每5年开展一次。对监测村25岁以上人群按 照25岁~、35岁~、45岁~、55岁~、65 岁及以上划分5个年龄段,在每个年龄段随 机抽取10人,男女各半,共计50人,进行 氟骨症X线检查,结果填入表5。 X光拍片工作由省或县级有资质的技师承 担,阅片工作由省级专家组集体诊断。
Page 11
⑶氟骨症病情监测:氟骨症病情监测
方病防治项目管理方案确定的监测县
数,采用单纯随机抽样方法抽取监测
县。
Page 7
二、内容与方法
县级疾病预防控制(地方病防治) 机构,根据每年水利部门提供的已竣工 的病区改水工程累计数,每年随机抽取 10个降氟改水工程,调查改水工程运行 情况(如不足10个工程者,全部调查); 同时每个工程在枯水期和丰水期各采集1 份末梢水水样测定水氟浓度(每份水样 平行测定2次,计算平均值),结果填入 表2。
Page 21
四、职责与分工
㈡疾病预防控制(地方病防治)机构 1.省地方病防治研究所 承担监测人员的 培训;指导监测工作,评估监测工作质量; 负责监测数据的汇总、分析、报送。 2.市级疾病预防控制(地方病防治)机 构 参与和指导监测县开展监测工作;汇总 、分析监测信息和形成监测报告。 3.县级疾病预防控制(地方病防治)机 构 承担监测工作;负责监测数据的收集、 汇总、分析、报送。

地方性氟中毒汇总

地方性氟中毒汇总
▪ 2、中度:除上述关节疼痛症状外,伴有腰、 颈、上肢、下肢关节运动功能障碍体征。生活 劳动能力降低。
▪ 3、严重的颈、腰、上肢、下肢关节运动障碍、 肢体变形、生活、劳动能力显著降低或消失, 瘫痪。
X线诊断及分布
▪ 轻度:1、骨小梁结构异常,2、骨小梁变 细,3、桡骨脊增大 4、边缘硬化,表面粗 糙、前壁或小腿骨间膜钙化呈幼芽破土症。
演讲:杨希 PPT制作:李超男 资料查找:胡雪莲,黄金月,梁光虹, 肖雅雯。
地方性氟中毒
(一)概念:
▪ 是生活在高氟环境中的居民通过饮水, 摄食或空气接触等,摄入体内过量的氟 而引起的以氟斑牙和氟骨症为主要临床 症状表现的慢性全身性疾病。
▪ 也称地方性氟水型:引用含氟量过高的水而引起的 1、浅层高氟区、长白山以西和长江以北广
皮质骨松化、密度增高伴骨 变形。3、多处骨周软组织明 显骨化4、肘屈伸肌肌腱明显 骨化或大关节明显退行性改
4、饮茶型病区
▪ 应降低砖茶中的含氟量、使之不 超过国家标准(≦300mg/kg)。 或者用低氟茶代替砖茶
▪ 中度:1、骨小梁结构明显异常2、普遍性 骨疏松并有前臂或小腿骨间膜骨化3、四肢 骨干骺端骨小梁结构明显紊乱、模糊并旋 前圆肌附着处骨皮质松化。4、前臂、小腿 骨间膜或盆骨等肌腱、韧带附着处明显变 化。
重度:1、明显的骨质硬化、 骨质疏松或骨质软化并有前 臂或小腿骨间膜骨化、2、破 毯样骨小梁或棉絮样结构、
大地区(吉林白城、辽宁朝阳) 2、深层高氟区、河北沧州等。 3、高氟岩高层区、河南方城、新疆温宿等 4、地热和温泉高氟区、辽宁兴城和熊岳、河
北遵化等、 二;燃煤型:采用落后燃煤方式,燃烧含氟量高
的劣质煤污染了室内空气和实物所致。 三:饮茶型:砖茶含氟量很高,居民习惯引用

地方性氟中毒(ZS)

地方性氟中毒(ZS)

病因
饮水型(北方) 燃煤污染型(南方) 饮砖茶型(中西部和内蒙)
饮水型(主要)
以地下水氟含量过高为特征,形成东起 山东半岛、西至新疆南天山山脉病区
温泉含氟量较高,病区主要散在于北方
燃煤污染型
主要分布于陕西、四川、湖北、贵州、 云南、湖南和江西等地,以西南地区为 主
与饮水区交界大致在长江以北、秦岭淮 河以南
主要是减少氟的摄入和吸收,促进氟的 排泄,拮抗氟的毒性,增强机体抵抗力 及适当的对症处理
治疗
1.合理调整饮食和推广平衡膳食 2.药物治疗(钙剂、VC/VD、蛇纹石等) 3.氟斑牙治疗(涂抹覆盖法、药物脱色法
等) 4.其他
生理作用
1.是构成骨骼和牙齿的重要成分(羟基磷 灰石)
2.促进生长发育和生殖功能 3.对神经肌肉的作用(胆碱酯酶)
构成骨骼的重要成分
人体骨骼60﹪为骨盐,其主要成分为羟 磷灰石,氟能与骨盐形成氟磷灰石而成 为骨盐的主要组成部分,骨盐中氟多时, 骨质坚硬。
构成牙齿的重要成分
氟是人体的必需微量元素。适量的氟 (0.5~1.0 mg/L)可取代牙釉质中的羟磷 灰石的羟根而形成氟磷灰石,它是牙齿 的基本成分,可使牙质光滑坚硬、耐酸 耐磨并具有抗酸作用,也可抑制口腔中 的乳酸杆菌,降低碳水化合物分解产生 的酸度,从而具有预防龋齿作用。
对造血有一定刺激作用
流行病学特征
地方性氟病是地球上分布最广的地方病之一。 世界五大洲的50多个国家都有本病的存在,我 国除上海市外全国各省、市、自治区都有不同 程度的流行。我国的长白山以西、长江以北广 大区域为浅层高氟地下水病区;渤海湾滨海平 原和河北泥州等地为深层高氟地下水病区;北 京小汤山、广东丰顺、福建龙溪等地是高氟泉 水病区;河南的方城、云南的昆明、贵州的贵 阳、新疆的温宿等地区为高氟岩矿病区;另外 四川、广西、湖南及湖北等12个省150个县中 的病区主要为生活燃煤污染型病区,其中湖北 省的鄂西自治州、四川的彭水、陕西的安康等 地区病情较为严重。我国病区人口约3.3亿, 氟斑牙现患4000万,氟骨症现患260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方性氟中毒的临床表现与诊断
4、轻度 牙齿釉质白色不透明区更广泛,但不超过牙 齿 面的1/2。有时牙齿边缘可带有少量淡黄色斑块。
5、中度 牙齿的全部牙面受损害,明显磨损。牙面 有黄 色或棕褐色着色和黑色,有的可见细小浅窝状缺损。
6、重度 全部牙面受损害,有分散或融合坑凹状缺 损以 至影响牙齿外形。着色广泛,呈棕褐色或黑色,可出现腐蚀 状变化。
磷灰石矿或冰晶石矿分布有关的。如辽宁、河南、 内蒙、山东、四川、河南、内蒙、山东、四川、云 南的昆明市,贵州、新疆等地区。
包括我们浙江分布在义乌、武义、德清、新昌等 地区。
地方性氟中毒
④ 地热和温泉高氟水地区 主要是地壳环境中的地热和温泉水含氟量超 标。在我国呈散在性的分布。
如辽宁、河北、山东、内蒙、陕西、新疆 、湖北、广东、福建、西藏等。
2、可疑: 釉质正常的半透明度有轻微改变,从少量的白斑纹到 偶 见的白斑点,多发生在门齿或第一恒齿磨牙冠尖端,即不能诊断为正 常也不符合极轻者。
3、极轻: 小的不透明的纸白色区不规则地散在于牙面上,但面 积 不超过牙齿面面积的1/4,常见于双尖齿或第二磨牙齿的顶端,白色 不透明区直径小于l~2mm。
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
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
在地球、地质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地壳表面的元素 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着人类、动物和植物的发育。
在地球上某一个地区的自然界中的水和土壤中的某种化学 元素过多或过少:
使某一个地区的动物、植物及人群中发生特有的疾病,称 为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
在正常生活中已知有27种元素,其中已明确会引起动物和 人类得病的有10余种。
在1942年Dean对此作了适当修改,即将较重度与重度两级合并 为 一级,即为正常、可疑、极轻度、轻度、中度和重度六级。可疑者在计 算中不可例入病人。
目前为WHO推荐的分度诊断方法
地方性氟中毒的临床表现与诊断
氟斑牙Dean氏诊断法 1、正常: 釉质呈半透明和半玻璃样结构,表面光滑而有光泽,
通常 为光滑白色的或乳白色。
在亚洲地区:主要有印度、中国、朝鲜、日本 、斯 里兰卡、缅甸、泰国、越南、土耳其等。其中分布面 最广,病情比较严重的国家是印度和中国。
地方性氟中毒
中国地方性氟中毒地理分布
地方性氟中毒在我国分布非常广泛,到目前为止, 除上海市和海南省尚未见到有关地方性氟中毒的报 道 外,其他各省份均有病区分布。
地方性氟中毒
地方性氟中毒的临床表现与诊断
正常牙齿
牙面釉质呈半透明和半玻璃样结构,浅乳白色,表面光滑,有光泽。
地方性氟中毒的临床表现与诊断
可疑 牙齿面上有少量的白斑纹,有时也偶见少量白斑点;
地方性氟中毒的临床表现与诊断
极轻度
牙齿面上,存在着小的有不透明的不规则的白色区散点,但 面积没有超过牙齿面的1/4,
地方性氟中毒的临床表现与诊断
地方性氟中毒流行病学特点
通常每人每日需氟量约1.0~1.5毫克,其中65%来自饮水,35%来自食 物。 在一定范围内,饮水含氟量越高,氟斑牙发生率越高。 据文献资料显示: 水氟在0.5~1.0mg/L时,氟斑牙率为l0%~20%; 水氟在1.0~1.5mg/L时,氟斑牙率为40%~50%; 水氟大于l.5mg/L时,氟斑牙率为90%~l00%。
如我们常说的碘、氟、砷、硒、钼、钴、铜、镍、铝、硼 等。
地方性氟中毒
概念
地方性氟中毒(endemic fluorosis),简称地氟病。 古老的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在我国流行年代很久远,根据 我国考古学的资料证实,10万年前就有地氟病人存在,在 全国开展流行病调查工作将近有100多年的历史。 它是在特定的地理环境中发生的一种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 它是通过在自然条件下,长期生活在高氟环境中,主要是 通过饮水、空气或食物等介质,摄入过量的氟而导致全身 性慢性蓄积性中毒。
轻 度
牙釉质不透明区白色(点)存在广泛,但没有超过牙面的1/2 。
牙齿边缘可带有少量淡黄色斑块。可出现浅棕色着色。
地方性氟中毒的临床表现与诊断
中度
牙齿的整个牙面出现白垩,失去光泽,有磨损、有着色,有时可 见缺损。
地方性氟中毒的临床表现与诊断
重度
全部牙面受损害呈白垩,有凹状缺损,着色广泛,呈棕褐色或黑色。
乳牙氟斑牙 乳牙钙化始于胚胎期,出生后11个月内已完全发育成熟,所以乳牙 氟斑牙发 生在11个月以前的婴儿。
恒牙氟斑牙 8岁以前在高氟区出生的儿童,均可受到氟的影响,发生恒牙氟斑 牙,一旦形成,终生不能消退。当恒牙萌出以后迁入病区的儿童不会再发 生氟斑牙。
地方性氟中毒流行病学特点
氟骨症: 氟骨症主要发生在成年人,一般都在10岁或l5岁以后发病,特
氟斑牙一旦形成永不消褪。
地方性氟中毒的临床表现与诊断
氟斑牙诊断标准(WS/T 208-2011) 方法采用WHO推荐的 Dean分度诊断法:(称分为三型六度法)。
于1934年依据病区儿童氟斑牙调查结果时提出的。第一次提出了氟斑 牙分级系统,即分为正常、可疑、极轻度、轻度、中度、较重度、重度。 (分为7个级别)随着实践过程的推移和发展。
地方性氟中毒
② 深层高氟地下水地区 这类地区特点通常是呈分散在型分布,最典型的就是
渤海湾一带。如天津、河北、山东、辽宁等一些流行省市 。
据调查发现天津市700米深的地下水氟含量仍然很高。 河南开封市、宁夏同心县等个别地区亦有深层高氟地
下水存在。
地方性氟中毒
③ 氟富岩石和氟矿床地区 这类地区主要是与当地环境中存在的萤石矿、
地方性氟中毒的临床表现与诊断
氟斑牙的鉴别诊断 1.牙面外染 牙冠上有污物和色素沉积。如牙垢、牙菌
斑、牙结石、烟渍、茶渍等。仔细观察这些外染物是粘附在牙 面上的,能被擦去。
2.非氟斑牙 常出现在一个牙面上,为孤立的,境界清 楚的一个或几个不透明的均匀白色、米黄色或桔黄色斑。
3.四环素牙 因在牙胚矿化期,四环素族药物沉积关系 ,使牙本质普遍呈黄色、灰色或褐色。釉质呈半透明、有光泽 、无缺损。
文献报道:我国地氟病流
行受威胁人口约超过3-5亿,病 人数达千万,不仅给社会带来 巨大经济负担,还成为了病区 居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主 要原因。
全国地方氟中毒患病率情况 调查数据:学生氟斑牙率为 28.00%,氟骨症率占2.00%,病 区人口占70.00%。
地方性氟中毒
我国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的水糸分布 其分可分为四个类型 即浅层潜水高氟地区 深层高氟地下水地区 氟富岩石和氟矿床地区 地热和温泉高氟水地区 ① 浅层潜水高氟区 这种高氟地区在地球分布极为广泛,在我国分布在长白 山以西,长江以北的广大区域内,包括东北西部平原、华北 平原、西北干旱盆地以及华东、中原、新疆、青海、西藏的 部分地区。
病区主要是分布在温泉的周围一带。
地方性氟中毒
浙江省氟中毒病区地理分布 全省地方性氟中毒地区分是在1984年普查
确定的氟中毒病区:其分布在9个地(市)33 个县(市、区)89个乡镇、327个村。
主要有2种类型; 即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 燃煤污染型地方性氟中毒。
地方性氟中毒
浙江省地方性氟中毒病区县(市、区分布图)
地方性氟中毒
地方性氟中毒在我国主要有3种类型:
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 燃煤污染型地方性氟中毒 饮茶型地方性氟中毒
地方性氟中毒
危害
地方性氟中毒是一种慢性全身性疾病,主要表现 在牙齿和骨骼上
牙齿损伤叫氟斑牙 骨骼损伤叫氟骨症
地方性氟中毒
氟斑牙
对牙齿的损害主要表现为氟斑牙,引起牙齿的 釉 质呈白垩、着色、缺损改变以及严重的磨损。
但在氟骨症的类型中男女间有所不同,一般来说: 女性骨质疏松,软化型较多: 男性硬化型较多。
(3)人群在病区居住年限
氟斑牙、氟骨症与在高氟区出生及生活的年龄均有着明显关系。 氟骨症:发病的潜伏期一般在10年以上。非病区迁入病区的人群(更容易 患氟骨症)潜伏期缩短,一般5年左右发病。
地方性氟中毒的临床表现与诊断
氟斑牙的临床表现 (1)临床表现及分三型 《白垩型、着色型、缺损型》 ①牙齿光泽度改变: 釉质失去光泽,不透明,可见白垩样(似粉笔样)线条或布满整
个牙面,称为白垩型氟斑牙。 ②牙齿着色: 釉质出现不同程度的颜色改变,呈浅黄、黄褐乃至深褐色或黑色。
称为着色型氟斑牙。 ③牙齿缺损:
缺损可表现为釉面的凹痕或凹窝或深及牙本质,以致牙齿断裂、牙体 外形不整,称为缺损型氟斑牙。
地方性氟中毒的临床表现与诊断
2、其流行强度划分如下: 氟斑牙指数 0.4以下
性 0.4以上 0.6以上 1以上 2以上 3以上
流行强度 阴
边缘 轻微 中等 较显著 显著
地方性氟中毒
地方性氟中毒病区划分标准(GB17018-2011)病区判定
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病区 生活饮用水含氟量,大型集中供水>1.0mg/L,农村小型集 中供水或分散供水>1.2mg/L. 且当地出生居住的8周岁~12 周岁儿童氟斑牙患病率大于30%。
主要危害8岁以下的婴幼儿,一旦形成残留终生。
地方性氟中毒
氟斑牙
地方性氟中毒
氟斑牙
Hale Waihona Puke 调查内容与方法苍南县龙港镇中心小学氟斑牙患者
地方性氟中毒
重度氟斑牙
地方性氟中毒
氟斑牙形成过程
生活在高氟环境中的儿童
白色光滑或乳白色的牙齿
牙面上出现细小不透明的 不规则白色点状物 釉质黄色斑点渐渐地变成褐色
牙齿顶端出现褐色条纹,晚期 牙齿整个变褐色或者变成黒色
地方性氟中毒
氟骨症
腰腿及全 身关节麻 木、疼痛 关节变形、 弯腰驼背 发生功能 障碍,乃 至瘫痪
地方性氟中毒 氟骨症
比较典型症状的病人
地方性氟中毒
胫腓骨间膜 鱼鳍状骨化
氟骨症者 项国仙.
男性. 68岁 柯城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