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联通光纤分布系统设备技术规范范本
中国联通光纤分布系统设备技术规范范本

中国联通光纤分布系统设备技术规范范本中国联通光纤分布系统设备技术规范范本Unicom Fiber Distributed System Equipment Technical Specification(V1、0)QB/CU全文结束》》x-xx中国联通公司企业标准注2:目录目录I前言V中国联通室内分布系统技术规范11 范围12 规范性引用文件13 缩略语14 系统定义24、1 多系统接入单元34、2 扩展单元34、3 远端单元35 设备功能要求35、1 系统制式35、2 载频要求45、3 业务要求45、4 双通道能力要求45、5 固网和WLAN能力要求45、6 远程供电45、6、1 光纤直流远供45、6、2 PoE供电45、7 网管功能要求45、8 组网要求45、8、1 组网能力55、8、2 传输方式55、9 设备升级能力55、9、12G&3G系统55、9、23G&4G系统56 设备形态56、1 多系统接入单元56、1、1 功耗56、1、2 设备尺寸56、1、3 接口需求66、2 扩展单元66、2、1 功耗66、2、2 设备尺寸66、2、3 接口需求76、3 远端单元76、3、1 室内型76、3、2 室外型87 无线射频指标107、1 工作频段107、1、1 定义107、1、2 指标要求107、2 标称最大线性输出功率及误差117、2、1 定义117、2、2 指标要求117、3 自动电平控制(ALC)117、3、1 定义117、3、2 指标要求127、4 最大增益及误差127、4、1 定义127、4、2 指标要求127、5 增益调节范围137、5、1 定义137、5、2 指标要求137、6 增益调节步长及误差1 37、6、1 定义137、6、2 指标要求137、7 频率误差147、7、1 定义147、7、2 指标要求147、8 矢量幅度误差(EVM)1 57、8、1 定义157、8、2 指标要求157、9 峰值码域误差(PCDE)1 57、9、1 定义157、9、2 指标要求157、10 带内波动167、10、1 定义167、10、2 指标要求167、11 射频输入动态范围167、11、1 定义167、11、2 指标要求167、12 输入互调177、12、1 定义177、12、2 指标要求177、13 输出互调187、13、1 定义187、13、2 指标要求187、14 噪声系数197、14、1 定义197、14、2 指标要求197、15 杂散发射(非期望辐射)1 97、15、1 频谱发射模板197、15、2 杂散辐射207、16 阻塞2 67、16、1 定义267、16、2 指标要求267、17 带外增益和带外抑制287、17、1 定义287、17、2 指标要求287、18 带内载波泄露抑制297、18、1 定义307、18、2 指标要求307、19 传输时延307、19、1 系统时延及最小系统时延307、19、2 时延校正补偿精度和范围317、20 输入、输出电压驻波比317、20、1 定义317、20、2 指标要求317、21 邻道抑制比(ACRR)327、21、1 定义327、21、2 指标要求327、22 最大允许输入电平327、22、1 定义327、22、2 指标要求327、23 收发隔离度337、24 FDD-LTE系统特有指标要求。
中国联通IMS系统设备技术规范v3.0

中国联通IMS系统设备技术规范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China Unicom IMS system equipments(v3.0)中国联通公司发布目次目次 (I)前言......................................................................................................................................... I II 中国联通IMS系统设备规范v3.0 . (1)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缩略语 (2)4 概述 (4)4.1 网络架构 (4)4.2 功能实体 (5)5 设备功能要求 (10)5.1 P-CSCF功能要求 (10)5.2 I-CSCF功能要求 (17)5.3 S-CSCF功能要求 (19)5.4 E-CSCF功能要求 (28)5.5 BGCF功能要求 (29)5.6 HSS/SLF功能要求 (29)5.7 MRFC/MRFP功能要求 (36)5.8 MGCF功能要求 (38)5.9 IMS-MGW功能要求 (41)5.10 IBCF功能要求 (46)5.11 TrGW功能要求 (50)5.12 PCRF功能要求 (50)5.13 SPDF功能要求 (50)5.14 SBC功能要求 (54)5.15 SEG功能要求 (55)5.16 SRVCC AS (55)5.17 ATCF (55)5.18 VIG (56)5.19 IM-SSF (57)5.20 AGCF (58)5.21 ENUM/DNS (73)5.22 SIP AG功能要求 (76)6 设备容灾要求 (79)6.1 P-CSCF容灾要求 (79)6.2 AGCF容灾要求 (86)6.3 SBC容灾要求 (91)6.4 S-CSCF容灾要求 (100)6.5 I-CSCF容灾要求 (108)6.6 HSS/SLF容灾要求 (108)6.8 ENUM/DNS容灾要求 (112)6.9 CCF容灾要求 (112)6.10 MGCF容灾要求 (113)6.11 IM-SSF容灾要求 (114)6.12 MRFC容灾要求 (115)6.13 维护操作功能要求 (116)7 计费要求 (117)7.1 P-CSCF计费功能 (117)7.2 I-CSCF计费功能 (118)7.3 S-CSCF计费功能 (118)7.4 MGCF计费功能需求 (118)7.5 BGCF计费功能需求(可选) (119)7.6 MRFC计费功能要求 (119)7.7 CGF/CDF功能要求 (119)8 设备接口要求 (121)8.1 CSCF/MGCF/BGCF接口要求 (121)8.2 IMS-MGW接口要求 (121)8.3 本地维护接口 (121)8.4 与网管中心接口 (122)9 操作维护及网管要求 (122)9.1 MML和GUI (122)9.2 本地维护和远程维护 (122)9.3 日志 (122)9.4 性能统计 (122)9.5 故障诊断 (124)9.6 加载 (125)9.7 软件版本及补丁管理 (125)10 性能及可靠性指标 (125)10.1 用户模型 (125)10.2 业务模型 (125)10.3 CSCF/BGCF 性能指标 (126)10.4 HSS系统性能指标 (127)10.5 MGCF 性能指标 (127)10.6 IMS-MGW 业务处理能力 (127)10.7 MRFC/MRFP 性能指标 (128)10.8 CCF/CDF 性能指标 (128)10.9 VCC AS (128)10.10 SLF (128)10.11 PCRF (128)10.12 SBC (129)10.13 系统可靠性和可用性 (129)11 定时与同步要求 (129)12 电源及接地要求 (129)12.2 接地要求 (130)13 环境要求 (130)13.1 抗电磁干扰的能力 (130)13.2 机房具有抗外界电磁干扰的屏蔽效应 (130)13.3 网关设备抗电磁干扰能力 (130)13.4 设备本身产生的电磁干扰要求 (130)13.5 设备安装应有抗地震措施 (130)附录 A (资料性附录)可参考的计费SIP/ISUP触发消息 (131)附录 B (资料性附录)User pro model (133)B.1 HSS用户数据组织结构 (133)B.2 Service Profile (133)附录C(资料性附录)容灾功能与设备能力支持的对应 (138)前言本标准是中国联通IMS系列标准之一,该系列标准的名称与结构如下:1.《中国联通IMS技术体制v3.0》2.《中国联通IMS系统设备技术规范v3.0》3.《中国联通IMS系统设备测试规范v3.0》4.《中国联通IMS系统接口技术规范v3.0》5.《中国联通IMS系统接口测试规范v3.0》6.《中国联通OSS- IMS网综合网管系统与网元管理系统间接口技术规范v3.0》7.《中国联通IMS厂商设备网元管理系统技术规范v3.0》8.《中国联通IMS终端与卡技术规范v3.0》9.《中国联通IMS终端与卡测试规范v3.0》本标准是《中国联通IMS系统设备技术规范v3.0》。
我国联通FTTH网络建设设计规范

我国联通FTTH网络建设设计规范一、前言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宽带业务对于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已经变得越来越重要。
作为我国三大主要运营商之一,中国联通积极推进光纤到户(FTTH)网络的建设,以提供更快速、更稳定的宽带服务。
本文将基于我国联通FTTH网络建设的实际情况,总结出一些设计规范,以供各参与方参考。
二、技术指标1.光纤覆盖率:FTTH网络应实现光纤对所有用户的覆盖,即每个用户都应直接接入到光纤网络中。
2. 最大传输速率:FTTH网络设计的最大传输速率应在1000Mbps以上,以满足用户对于大带宽应用的需求。
3.传输距离:FTTH网络应确保在最远用户端的传输距离不低于20公里,以支持更广范围的用户覆盖。
三、网络拓扑结构设计1.互联网出口:FTTH网络应设计至少两个可靠的互联网出口,以确保出口链路的冗余和可用性。
2.网络交换机:FTTH网络应采用三层交换机进行核心和汇聚层的构建,以满足数据包交换的需求。
3.网络聚合节点:FTTH网络应设立多个网络聚合节点,以满足用户规模和网络覆盖的需要。
4.主干光缆:FTTH网络的主干光缆应选用低损耗、高带宽的光缆材料,以保证光信号的传输质量。
5.用户分配结点:FTTH网络应设置合理的用户分配结点,以满足不同区域、楼栋的用户接入需求。
四、用户接入设备设计1.入户光猫:FTTH网络应使用入户光猫作为用户接入设备,以便实现光纤到户的目标。
2.宽带终端设备:FTTH网络应提供用户所需的宽带终端设备,以确保用户可以正常地接入和使用网络。
3.室内网线布线:FTTH网络应提供合理的室内网线布线设计,以满足用户对各种业务的需求。
4.宽带接入端口:FTTH网络应提供多个宽带接入端口,以满足用户对多终端设备接入网络的需求。
五、网络安全设计1.防火墙:FTTH网络应在关键节点部署防火墙,以确保网络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2.漏洞扫描和修补:FTTH网络应定期进行漏洞扫描,并及时修补已发现的漏洞,以保障网络安全。
技术规范书

第五章技术标准和要求技术规范书一、总则1、本技术规范书是2017-2018年度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分公司室内覆盖系统、小区覆盖系统、WLAN系统工程施工招标文件向投标方提出的技术要求,作为投标方制定技术应答书的依据。
投标方可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进行点对点应答,投标文件必须对招标文件的每一条款作出明确答复,不应使用诸如“已知”、“理解”、“同意”等非明确答复,否则可能导致投标无效。
投标人须对每一款作出明确答复(如果需要,可给出详细的应答内容),否则将可能被视为放弃应答。
诸如“已知”、“理解”、“明白”或“同意”等这样非确切的答复是不可接受的。
如招标文件中所列指标有具体要求、参数或指标要求的,投标文件中除回答“满足”、“部分满足”或“不满足”外,还须列出具体要求、参数或指标。
2、对于本规范书提出的有关要求,投标方应在技术应答书中逐条应答,说明能否满足要求。
如有不符合之处,须提出充分理由并加以详尽说明。
对于相关技术参数指标、组织架构、组织运作等内容的应答,投标方应在投标文件中提供相应的测试报告或其他证明文件资料。
3、投标方按本技术规范书要求为招标方室内分布系统、小区覆盖系统、WLAN系统网络建设提供工程施工服务。
“工程施工服务”是指室内分布系统、小区覆盖系统、WLAN系统建设中涉及的协助设计院进行工程勘测、站点方案设计配合、物业协调和谈判、系统安装、开通调试(不含主设备调测、交钥匙工程涉及设备的调测)、培训、保修和售后服务等一切服务。
4、投标方所提供服务和辅助材料的性能、功能应完全符合投标方申明的标准,并满足或高于招标方提出的要求。
本技术规范书中未说明但国际、国家、行业标准、企业标准、中国联通集团及中国联通新疆分公司已有相关要求或建议的,投标方提供的服务和辅助材料的性能、功能应符合相应的最新要求或建议。
5、投标方应按应答承诺提供工程施工服务和辅助材料,不得擅自更换。
6、对于本技术规范书中未能提出的系统性能指标和不合理的功能配置,投标方应在建议书中加以补充说明,并提供有关详细资料。
联通城域网设备配置规范范本

联通城域网设备配置规范范本1. 介绍城域网(Metropolitan Area Network,简称MAN)指的是覆盖在城市范围内的网络,它连接了各种不同类型的局域网(LAN)和广域网(WAN)。
联通城域网设备配置规范范本旨在提供标准化的配置指导,确保联通城域网设备的安全、稳定和高效运行。
本文档将介绍一些常见的配置规范和最佳实践,以供网络管理员参考。
2. 设备命名规范为了方便统一管理和识别设备,联通城域网设备应遵循以下命名规范: - 路由器(Router):R-地点-xx (地点为设备所在地点,xx为设备编号) - 交换机(Switch):S-地点-xx - 防火墙(Firewall):F-地点-xx - 服务器(Server):SRV-地点-xx3. 设备基础配置所有联通城域网设备都应进行以下基础配置: - 设备管理IP地址的配置:为每台设备分配一个唯一的IP地址,并确认设备之间的互联口IP地址。
以下为配置示例:interface GigabitEthernet0/0/0ip address 192.168.1.1 255.255.255.0•设备时钟的配置:配置时钟同步协议(如NTP)来保证设备之间的时钟同步。
以下为配置示例:ntp server 10.0.0.1•设备SSH远程管理的配置:启用SSH远程管理,禁用Telnet协议。
以下为配置示例:line vty 0 15transport input sshlogin local4. VLAN配置联通城域网通常需要划分为不同的虚拟局域网(VLAN)来进行隔离和管理。
以下为VLAN配置的最佳实践: - 不使用默认VLAN:禁止使用默认的VLAN (VLAN1),以增强网络的安全性。
- 划分子网:每个VLAN应划分为一个独立的子网,确保每个VLAN之间的隔离。
- 配置Trunk端口:在交换机之间配置Trunk 端口,用于传送多个VLAN的数据。
2017年-2012中国联通光缆...

中国联通2011-2012年度光缆集中采购招标文件光缆技术规范书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2011.03目录1概述 (3)2 主要技术要求和指标 (3)3质量保证体系 (17)4工厂检验 (19)5现场验收和最终验收 (19)6光缆质量抽检 (19)7保修期 (20)8技术文件 (20)1概述1.1 本技术规范书未规定的其它技术要求应不劣于ITU-T、IEC建议和中国国家标准、通信行业标准的要求。
1.2 本技术规范书未标明日期的ITU-T、IEC建议和中国国家标准、通信行业标准均使用最新版本(截至到发标日)。
1.3 投标方必须对本技术规范书的每一条款作出明确答复,并给出所供产品的详细技术数据。
诸如“已知”、“理解”、“注意”或“同意”等不明确、不具体的答复视为不满足。
对于本标书中所提各型光缆,投标方不能生产的,应明确指出。
1.4光缆使用经验投标方在技术文件中应按照管道光缆(GYTA)、架空光缆(GYTS)、直埋光缆(GYTA53)、加强型直埋光缆(GYTA33)、水底光缆(2T)(GYTA333)、水底光缆(4T)(GYTA333)、阻燃光缆(GYTZA)等类别,分别提供2010年至今,购买并投入使用的电信运营商的名称和地址(包括邮政编码、传真及电话号码)。
同时,投标方还应给出光缆的详细型号、技术数据和长度、验收日期。
另外,请投标方提供2010年至今,在电信运营商干线工程的实际使用情况,要求内容同上。
招标方保留证实所供光缆性能的权力。
1.5投标方原材料保证投标方保证本招标货物全部采用全新合格材料生产。
投标方保证不采用任何再生料、利旧料、废弃料、回收料、次品料等非全新合格材料来进行本招标货物的生产。
投标方保证不采用和本招标货物无关的半成品材料来生产本招标货物。
1.6 本文件的解释权属于招标方。
2 主要技术要求和指标2.1光缆中的G.652D光纤2.1.1每一包中的所有光缆及光缆中的所有光纤应为同一型号和同一来源(同一工厂、同一材料、同一制造方法和同一折射率分布)。
中国联通2011-技术规范书

2011-2012年度中国联通PON网络PLC光分路器设备集中采购招标文件第三卷技术规范书联通进出口有限公司2011年6月目录1 总则 (1)2 规范书相关说明 (1)2.1规范书说明 (1)2.2应答规范 (2)3 设备类型及定义 (3)3.1按工作带宽分 (3)3.2按输入/输出芯件型式分 (3)3.3按引出端口型式分 (4)3.4按结构型式分 (4)4 技术要求 (4)4.1投标设备要求 (4)4.2设备基本要求 (6)4.3设备技术指标要求 (7)4.4光分路器主要光学特性要求 (8)4.5环境和机械性能要求 (10)5 结构及标识要求 (13)6 到货验收与保修 (14)7 售后服务要求 (15)7.1售后服务的基本要求 (15)7.2保修与技术服务 (15)7.3技术培训 (16)7.4坏件送修流程和相关服务标准 (16)7.5现场技术支持和设备巡检服务 (17)7.6服务承诺及保修情况 (18)8 应答表格填写要求 (18)1总则(1)本技术规范书为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及其所属企业(以下简称“中国联通”或“买方”)进行2011年中国联通PON网络PLC光分路器设备集中采购的主要技术、网络业务功能及供货、安装、调测、验收的要求,并作为供货厂商(以下简称“卖方”)编写技术建议书和设备报价之用。
卖方须根据本技术规范书的要求提出具体的技术方案建议和详细的报价。
本次招标只针对基于PLC(平面光波导)技术的均匀分光的全带宽型无源光分路器设备(工作波长范围1260nm~1610nm)。
(2)对于本技术规范书中的不可偏离条款,卖方如无法满足,将无法进入报价程序。
(3)对于所有软硬件的功能和性能指标是否作为可选以本技术规范书为准。
本技术规范书没有标明为可选项的必须含在基本报价中(除买方特别说明的项目外),标明为可选项的也必须报出单项价格。
若买方与卖方在设备清单方面存在争议,以买方技术规范书要求为准。
中国联通设备侧光纤配线架技术规范书(2020版)--2021.3.12

中国联通设备侧光纤配线架技术规范书(2020版)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2021.02目录1 概述 (1)2 总体要求 (3)2.1 外观与结构 (3)2.2 产品规格 (4)3 外观结构要求 (6)3.1 总体描述 (6)3.2 840×300mm机架 (6)3.3 600×300mm机架 (9)3.4 绕纤轮 (11)4 技术要求 (12)4.1 光纤连接器型号 (12)4.2 光纤活动连接器、尾纤光学性能及外观要求 (12)4.3 光纤连接器几何尺寸指标 (13)4.4试验条件 (13)★4.5 光纤连接器寿命: (14)插拔1000次仍能满足表2的性能要求。
(14)5 材料要求 (14)★5.1 机架 (14)★5.2 塑料材料 (14)在光纤配线架中使用的塑料结构件,其材料应采用阻燃ABS、PC或PVC塑料材料。
(14)5.3非金属件的燃烧性能 (14)★5.4 光纤连接器 (14)6 环境要求 (15)6.1 使用环境条件 (15)6.2 检验环境条件 (15)7 包装、运输和贮存 (15)7.1 包装 (15)7.2 运输 (15)7.3 贮存 (16)8.抗震要求 (16)9.质量保证体系 (16)9.1概述 (16)9.2质量保证系统和要求 (16)9.3附加质量保证要求 (16)9.4生产能力及规模 (17)10保修期 (17)11技术文件 (17)12 技术建议 (18)i1 概述1.1本文件为中国联通设备侧光纤配线架技术规范书(2020版),同时作为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及其所属企业(以下简称“中国联通”或“招标人”)进行网络业务功能及供货、安装、调测、验收的要求。
1.2 本规范对设备侧光纤配线架的机架尺寸、机架容量、机架内部布局、6位适配器座板、72芯终端子框结构尺寸提出具体要求,可实现多厂家设备互换。
1.3本规范应用范围为新建机房独立光纤跳接场、现有机房独立光纤跳接场,配线采用交叉连接方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联通光纤分布系统设备技术规范范本Unicom Fiber Distributed System Equipment Technical Specification(V1、0)QB/CU全文结束》》x-xx中国联通公司企业标准注2:目录目录I前言V中国联通室内分布系统技术规范11 范围12 规范性引用文件13 缩略语14 系统定义24、1 多系统接入单元34、2 扩展单元34、3 远端单元35 设备功能要求35、1 系统制式35、2 载频要求45、3 业务要求45、4 双通道能力要求45、5 固网和WLAN能力要求45、6 远程供电45、6、1 光纤直流远供45、6、2 PoE供电45、7 网管功能要求45、8 组网要求45、8、1 组网能力55、8、2 传输方式55、9 设备升级能力55、9、12G&3G系统55、9、23G&4G系统56 设备形态56、1 多系统接入单元56、1、1 功耗56、1、2 设备尺寸56、1、3 接口需求66、2 扩展单元66、2、1 功耗66、2、2 设备尺寸66、2、3 接口需求76、3 远端单元76、3、1 室内型76、3、2 室外型87 无线射频指标107、1 工作频段107、1、1 定义107、1、2 指标要求107、2 标称最大线性输出功率及误差117、2、1 定义117、2、2 指标要求117、3 自动电平控制(ALC)117、3、1 定义117、3、2 指标要求127、4 最大增益及误差127、4、1 定义127、4、2 指标要求127、5 增益调节范围137、5、1 定义137、5、2 指标要求137、6 增益调节步长及误差1 37、6、1 定义137、6、2 指标要求137、7 频率误差147、7、1 定义147、7、2 指标要求147、8 矢量幅度误差(EVM)1 57、8、1 定义157、8、2 指标要求157、9 峰值码域误差(PCDE)1 57、9、1 定义157、9、2 指标要求157、10 带内波动167、10、1 定义167、10、2 指标要求167、11 射频输入动态范围167、11、1 定义167、11、2 指标要求167、12 输入互调177、12、1 定义177、12、2 指标要求177、13 输出互调187、13、1 定义187、13、2 指标要求187、14 噪声系数197、14、1 定义197、14、2 指标要求197、15 杂散发射(非期望辐射)1 97、15、1 频谱发射模板197、15、2 杂散辐射207、16 阻塞267、16、1 定义267、16、2 指标要求267、17 带外增益和带外抑制287、17、1 定义287、17、2 指标要求287、18 带内载波泄露抑制297、18、1 定义307、18、2 指标要求307、19 传输时延307、19、1 系统时延及最小系统时延307、19、2 时延校正补偿精度和范围317、20 输入、输出电压驻波比317、20、1 定义317、20、2 指标要求317、21 邻道抑制比(ACRR)327、21、1 定义327、21、2 指标要求327、22 最大允许输入电平327、22、1 定义327、22、2 指标要求327、23 收发隔离度337、24 FDD-LTE系统特有指标要求。
3 37、24、1 下行信道不同通道的功率误差。
3 37、24、2 下行信道不同通道的增益误差。
3 47、24、3 双通道的时延误差。
347、25 GSM系统特有指标要求347、25、1 GMSK调制时调制准确度347、25、2 上行噪声抑制比及抑制门限348 电源适应性要求358、1 多系统接入单元的电源适应性要求358、2 扩展单元的电源适应性要求358、2、1 输入电源适应性要求358、2、2 输出电源适应性要求358、3 远端单元的电源适应性要求369 环境要求369、1 室内型369、1、1 温度369、1、2 湿度369、2 室外型369、2、1 温度369、2、2 湿度369、2、3 特殊环境要求369、3 指标要求3610 安全要求3710、1 接地导体电阻和连接电阻3710、2 抗电强度3710、3 接触电流3710、4 电磁兼容要求3811 防雷要求38前言光纤分布系统是移动网络在建筑物室内和室外覆盖的延伸,是提升网络覆盖广度和深度、吸收室内外话务、提升网络质量和业务质量的重要手段。
同时为了适应未来多系统融合发展需要,提高中国联通网络建设效率,规划编制了以下系列企业标准:(1)《中国联通光纤分布系统设备技术规范v1、0》(2)《中国联通光纤分布系统设备测试规范v1、0》(3)《中国联通光纤分布系统网管技术规范v1、0》(4)《中国联通光纤分布系统网管测试规范v1、0》(5)《中国联通光纤分布系统设计规范v1、0》(6)《中国联通光纤分布系统施工规范v1、0》本标准是其中的《中国联通光纤分布系统设备技术规范v1、0》。
本标准是在充分了解中国联通移动相关规划、建设和测试情况,参考电磁辐射、室内信号分布系统天线、移动基站工程规划等相关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基础上,编制而成。
本标准由中国联通公司XX部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本标准的修改和解释权属中国联通公司。
38中国联通光纤分布系统技术规范1 范围本规范规定了中国联通光纤分布系统的功能要求、网管功能要求,组网要求、设备形态、无线性能射频指标要求等内容。
本规范适用于支持GSM、WCDMA、FDD LTE、WLAN、固网宽带等多系统的微功率的光纤分布系统的建网需求,设备的检验和验收,确保工程建设质量,同时为网络优化和选型提出技术依据。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规范的引用而成为本规范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规范。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规范。
1)3GPP国际标准规范2)2GHz W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无线接入子系统设备规范3)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YD/T1337-xx《900MHz/1800MHz T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直放站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4)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YD/T1554-xx《2GHZ W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直放站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5)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YD/T-2355-xx 《900MHz/1800MHz T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数字直放站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报批稿)。
6)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YD/T2225-xx《900/1800MHz T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模拟直放站设备网管接口技术要求》7)xx至xx年度中国联通直放站设备集中采购公开招标招标文件第三卷技术规范书(GSM数字直放站)8)xx至xx年度中国联通直放站设备集中采购公开招标招标文件第三卷技术规范书(WCDMA数字直放站)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17626、5-xx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浪涌(冲击)抗扰度试验》3 缩略语英文缩写英文名称中文名称ACRRAdjacent Channel Rejection Ratio邻道抑制比ALCAutomatic Level Control自动电平控制CWContinuous Wave连续波EVMError Vector Magnitude矢量幅度误差EUExtended Unit扩展单元HSDPAHigh Speed Downlink Packet Access高速下行分组接入HSUPAHigh Speed Uplink Packet Access高速上行分组接入GSM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全球移动通信系统LTE3Gpp Long Term Evolution3Gpp长期演进技术MAUMulti-system Access Unit多系统接入单元MIMO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多输入多输出PCDE Peak Code Domain Error 峰值码域误差POEPower over EthernetPOE供电RURemote Unit 远端单元UTRAUniversal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通用陆地无线接入WCDMAWideband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宽带码分多址接入4 系统定义光纤分布系统是一种支持多系统、多业务接入,采用数字化技术,基于光纤、网线承载无线信号传输和分布的室内外覆盖解决方案。
该系统由多系统接入控制单元(MAU,Multi-system Access Unit)、近端扩展单元(EU,Extend unit)、远端单元(RU,Remote Unit)三部分组成,用于2G、3G、LTE FDD、WLAN无线通信信号深度覆盖以及固网宽带信号的接入与透传。
光纤分布系统组网结构如图1所示。
图1 光纤分布系统组网图4、1 多系统接入单元同时从多基站耦合GSM、WCDMA、LTE无线系统射频信号,并转成数字射频信号,通过光纤传至扩展单元。
4、2 扩展单元根据扩展单元和远端单元之间的传输介质区别,扩展单元可分为“超五类线型”和“光纤型”。
近端扩展单元可实现以太网接口(RJ45)设备的扩展,以太网接口(RJ45)设备可以是WLAN交换机、ONU(Optical Network Unit,光网络单元)等,并将系统射频信号和以太网数字信号一同传至远端单元。
4、3 远端单元实现系统射频信号的覆盖和WLAN、固网宽带信号的透传。
根据扩展单元和远端单元之间的传输介质区别,远端单元分为“五类线型”和“光纤型”,根据远端单元的适用场景,分为“室外型”和“室内型”。
5 设备功能要求5、1 系统制式光纤分布系统支持GSM/DCS、WCDMA、FDD LTE频段。
GSM频段:上行909MHz-915MHz,下行954MHz-960MHz (可选)DCS频段:上行1735MHz-1755MHz,下行1830MHz-1850MHzWCDMA频段:上行1940MHz-1970MHz,下行2130MHz-2160MHzFDD LTE频段:上行1755MHz-1785MHz,下行1850MHz-1880MHz(频段暂定,待牌照颁发后明确)5、2 载频要求光纤分布系统GSM/DCS频段至少支持8载频,WCDMA至少支持4载频,LTE至少支持上行20MHz,下行20MHz,并支持多种带宽分配:1、4MHz、3MHz、5MHz、10MHz、15MHz、20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