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真定堂子牙疼痛一滴灵治疗三叉神经痛的诊疗规范

合集下载

根治三叉神经痛偏方神!

根治三叉神经痛偏方神!

根治三叉神经痛偏方神!三叉神经痛这个病,古人早有认识,比如我曾经写过的明代名医缪希雍有位朋友,叫王肯堂,这位王肯堂在他的医书《证治准绳》曾描述过此病:“发之处则上连头,下至喉内及牙跟,皆如针刺火灼,不可手触,乃至口不得开,言语饮食并废,自觉火光如闪电,寻常涎唾,稠粘如丝不断。

”这种病,现代医学研究不够,至今没有找到明确的发病原因,治疗上也缺乏有效手段。

这个病以前中医一般都用疏风散邪,解毒通络等思路治疗,但是效果也一般,我对此也没有什么好的手段,看着患者痛苦,心中无奈。

但是,《黄帝内经》里面说:“云不可治者,未得其术也。

”意思是,那些说这个病治疗不了的医生,其实只是没有掌握好的思路而已。

言下之意,在我们老祖宗的眼里,没有什么病是治疗不了的。

这口气虽然很大,但是这话也在理,充分说明了我们老祖宗对医学的期望——大家努力吧,迟早所有的病都有解决方案的。

可是,这个三叉神经痛呢?有什么好的思路呢?这个思路在哪里呢?后来,我偶然翻到李可老中医的书,这位老中医不比寻常,一般老中医,自己有什么好的验方和思路,都留着给自己的家人,可是如果自己的家人没有学医的,就坏了,这些经验就消失了,非常可惜。

可是这位李可老先生不一样,他有什么心得,全都写下来,出版成书了,在书里,他还苦口婆心地呼吁有关领域高层领导,能够组织人力开发他的这些方子,让更多人受益。

从写书的言语之间,可见李可老先生的仁心。

我那个时候偶尔翻着他的书,突然看到他论述三叉神经痛,与众人不同,他认为此病是肾阴不足,导致的龙雷之火上奔。

这是什么意思呢?原来,中医认为肾脏有肾阴与肾阳两部分,两者平时是平衡相处的,所以虽然肾为水脏,但是有肾阳的温煦,却不会寒冷。

可是,如果一个人肾阴不足了,就好比水池里面的水不足了,那么水池里面的龙,也就是那个肾阳,就会无所依托,于是就飞升而上。

这叫龙雷之火上奔。

我再举个例子,平时我们有一百份的肾阴,也有一百份的肾阳,两者平衡相处,相依为命。

特效奇穴——针刺“牙灵”穴治疗牙痛30例

特效奇穴——针刺“牙灵”穴治疗牙痛30例

特效奇穴——针刺“牙灵”穴治疗牙痛30例牙痛是指以牙齿疼痛为主症的一种临床常见病,多发病。

多因风邪侵袭、胃热上蒸、虚火上炎、脾虚气弱所致。

中医称之为“骨槽风”、“牙咬痛”、“牙宣”等,类似于西医学的龋齿、牙髓炎、根尖周围炎和牙本质过敏等。

病虽小,但痛苦极大,针灸治疗本病简便效显。

笔者在2008年暑期听一位乡村老者说起有一穴位治疗牙痛屡试不爽,只有定位没有名称及归经,查阅大量文献资料发现并无此穴的记载,后经笔者多年临床运用发现治疗非器质性牙痛有针到痛止之奇效,笔者冠以“牙灵”穴之名,现报道如下。

牙痛患者30例,均是2012年~2015年期间所诊治的病人,其中男18例,女12例;年龄最小16岁,最大68岁;病程最短1天,最长3个月。

主要表现:牙痛,原因多因食用刺激性食物或劳累而发作或加重;可伴有牙龈红肿、面颊痛、牙根酸痛伴咀嚼困难等。

排除智齿、或因蛀牙损伤牙髓等器质性病变。

取穴:“牙灵”穴。

定位:手掌内,无名指与小指之间,第4、5掌指关节赤白肉际下0.5寸处。

操作:嘱咐患者取坐位或仰卧位,手掌心向上,患侧穴位皮肤常规消毒,选用1寸毫针(规格:0.30mm×25mm),针尖垂直皮肤刺入深度15~20mm,针下得气后,行捻转泻法,留针30min,每隔10min行针1次;每日1次。

一般针刺1次即可治愈,多数患者需连续针刺3~5次即愈,且复发率极低。

3、治疗效果30例中,显效27例,治疗后症状完全停止,占90.0%;有效2例,治疗后症状明显缓解,占6.6%;无效1例,治疗后症状无明显缓解,占3.3%。

总有效率为96.6%。

4、典型病例患者解某,男,41岁,2013年6月16日因牙痛来我科就诊。

主诉:左侧下牙不明原因疼痛1天。

患者于1天前午睡后醒来,无明显诱因情况下牙痛难忍,且说话喝水困难,自服布洛芬缓释胶囊1粒后症状减轻,但第2日牙痛加重。

听说针灸可以治疗牙痛,遂来我科就诊,刻下症见左侧牙痛剧烈伴面部疼痛,说话困难。

中医辨证治疗“天下第一痛”-三叉神经痛

中医辨证治疗“天下第一痛”-三叉神经痛

中医辨证治疗“天下第一痛”-三叉神经痛“天下第一痛”不是生孩子的痛,更不是“疼起来要人命”的牙痛,而是中老年人多发的三叉神经痛。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神经外科主任陈陆馗介绍说,三叉神经痛是常见的脑神经疾病,但是由于诊断上以及治疗方法的不得当,延误了病情,使众多患者长期痛不欲生。

很多三叉神经痛的患者都是发生在颌面部的疼痛,因此在三叉神经痛发病初期,最容易被误诊为牙痛,不少患者甚至将患侧的牙齿全部拔除,也没能缓解疼痛。

但事实上,三叉神经痛和牙痛很好区别,三叉神经痛的特点是电击样、刀割样和撕裂样疼痛,突发突止,而牙痛的特点是持续性钝痛或跳痛,而且,牙痛用X线或CT一检查,即可明确。

因此,在治疗之前,务必要选择正规的医院检查再进行治疗,以免贻误病情。

下面是给大家总结的中医辨证治疗方案以供参考学习!中医辨证治疗方案1.活血化瘀通络法本法适应于瘀血阻络所致的三叉神经痛。

中医理论认为“通则不痛、痛则不通”,叶天士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久痛入络”的病理转机。

故本法对病程长,缠绵难愈,迁延日久的顽固性病变尤为适宜。

症状多为面部疼痛,时作时止,或痛如针刺或结膜充血、或剧痛如裂,经久不愈,或失眠多梦、面色无华、舌质紫黯或有瘀点,脉沉细或细涩。

此种证型,常采用活血化瘀,通络止痛的方法治疗。

方用:当归、川芎、升麻、地龙各lO克,生地、赤芍各15克,红花、柴胡、桔梗、甘草、全蝎各6克,蜈蚣2条。

连服30剂为一疗程。

2.清胃泻火通络方本法适应于阳热内盛,风邪袭络所致的三叉神经痛。

此类证型多见壮年之体,或平素喜食辛辣厚味、致使燥热内生;或胃热素盛复感风邪,风热相挟阻塞阳明之经,而致经脉郁滞不通,发生面部疼痛。

症见面部疼痛,多伴有面红目赤、烦躁不安、口渴、口臭、舌红、苔黄、脉滑数等症。

在治疗上多采用清胃泻火,佐以通络止痛法。

方用:石膏、石决明各30克,白芷、升麻(童子尿炒)、大黄各10克,川芎、桔梗、全蝎各6克,蜈蚣2条,连服10剂。

三叉神经中医治疗方法

三叉神经中医治疗方法

三叉神经中医治疗方法三叉神经痛是一种常见的神经性疼痛疾病,表现为面部一侧或双侧突发性、剧烈的疼痛,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

中医治疗三叉神经痛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经验,其治疗方法多样,包括中药内服、针灸、拔罐、按摩等。

以下是中医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一些常见方法:1. 中药内服:中医认为三叉神经痛与肝风内动、血瘀阻络有关,因此治疗上多采用疏风活血、通络止痛的方法。

常用的中药有川芎、白芍、地龙、全蝎等。

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中医师会开具个性化的药方。

2. 针灸治疗:针灸是中医治疗三叉神经痛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刺激特定的穴位,如合谷、太冲、风池等,可以调节气血,缓解疼痛。

针灸治疗需要由经验丰富的中医师操作,以确保安全有效。

3. 拔罐疗法:拔罐是通过在特定部位放置罐子并造成局部负压,以达到通经活络、行气活血的目的。

拔罐可以改善局部血液循环,缓解疼痛。

4. 按摩疗法:通过按摩面部和颈部的穴位,如太阳穴、颊车穴、风池穴等,可以促进气血流通,缓解疼痛。

按摩治疗需要由专业的按摩师进行,以避免不当操作导致病情加重。

5. 饮食调理:中医还强调饮食调理在治疗三叉神经痛中的作用。

患者应避免食用辛辣、油腻、生冷的食物,多吃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绿豆、冬瓜、薏米等,以助于清热解毒、活血化瘀。

6. 生活调养: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避免熬夜、保持情绪稳定、适当进行体育锻炼等,都有助于缓解三叉神经痛的症状。

需要注意的是,中医治疗三叉神经痛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性化治疗,且治疗过程可能较长,需要患者有耐心和毅力。

同时,中医治疗应与现代医学相结合,对于病情严重的患者,可能需要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

在治疗过程中,患者应定期向医生反馈病情变化,以便医生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面部疼痛治疗方案(三叉神经痛)中医诊疗方案

面部疼痛治疗方案(三叉神经痛)中医诊疗方案

面部疼痛治疗方案(三叉神经痛)中医诊疗方案面部疼痛治疗方案(三叉神经痛)中医诊疗方案简介三叉神经痛是一种面部疼痛的常见疾病,它由三叉神经的激发和感觉传导异常引起。

中医诊疗方案可以提供一些有效的治疗方法,从根本上缓解面部疼痛,并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诊断中医诊断三叉神经痛主要依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和脉搏质地。

常见的面部疼痛症状包括剧烈的疼痛、疼痛发作的持续时间较短、疼痛区域分布特异等。

脉搏质地通常为细弱或者弦细。

中医治疗方案草药治疗1. 霜降梅花针:选用霜降梅花针进行针刺,具有活血化瘀、舒筋活络的功效。

2. 川芎嗪:使用川芎嗪进行煎服,可以舒经活络、止痛缓解面部疼痛。

3. 桃仁扬花汤:以桃仁结、炒枳壳、煨艽头为主要材料,具有活血化瘀、止痛的作用。

针灸疗法1. 阳明足阳明胃经:利用针刺阳明胃经的穴位,如足三里、迎香、合谷等,可以调和气血、舒散寒热,缓解面部疼痛。

2. 承浆:通过承浆穴进行针刺,可以疏通经络、活血化瘀,减轻面部疼痛。

中医推拿疗法1. 疏通面部经络:使用指压、推拿等手法,对面部经络进行疏通,促进血液循环,缓解面部疼痛。

2. 热敷:使用热毛巾或热石头对面部进行热敷,可以舒缓肌肉紧张,减轻面部疼痛。

中医调理1. 忌辛辣刺激食物:避免食用辛辣刺激食物,如辣椒、花椒等,以免加重疼痛。

2. 谨慎用力:避免面部过度用力,如过度咀嚼、大声喧哗等,以减少对面部神经的刺激。

以上中医诊疗方案可以作为辅助治疗三叉神经痛的方法,但请在接受中医治疗前咨询专业医生的建议,以确保安全和有效性。

请注意:此文档的内容仅仅是给出一些中医诊疗方案,对于具体病情和治疗方案的选择,请咨询专业医生的意见。

牙痛引起的三叉神经痛怎么治疗呢

牙痛引起的三叉神经痛怎么治疗呢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生活常识分享牙痛引起的三叉神经痛怎么治疗呢
导语:牙痛,对于每个人而言都是很熟悉的经历。

但是对于牙齿疼痛引起的相关的一些其他疾病大家可能就不是特别了解。

其实有时大家在牙痛之余感觉到
牙痛,对于每个人而言都是很熟悉的经历。

但是对于牙齿疼痛引起的相关的一些其他疾病大家可能就不是特别了解。

其实有时大家在牙痛之余感觉到的面部的疼痛,还有可能是三叉神经痛。

这是一种面部神经痛,由于牙痛引起。

那么,牙痛引起的三叉神经痛怎么治疗?接下来给大家介绍一下一些方法。

如果是牙痛导致的,首先要治疗好原发病牙痛,在去除原发病之后如果三叉神经痛还是不见好转可以考虑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现在主流的手术就是细胞刀微创手术治疗,效果明显、快速、术后不易复发。

另外注意配合卡马西平和芬必得治疗,局部热敷一下,或者是针灸治疗一下都很有帮助。

三叉神经痛最为有效的治疗方法就是手术。

但是,手术方式也有很多种,不同的手术有不同的效果,一般可采用的耳后小切口“三叉神经根显微血管减压术”,不仅创伤小,而且是目前被国际医学界比较认可。

三叉神经疼患者日常保健与注意事项:
1、尽早检查、尽早治疗、尽量采取保守治疗、尽早使用真定堂的子牙疼痛一滴灵治疗。

2、用温水洗脸和刷牙、避免冷水刺激。

3、注意气候变化,避免风吹、和寒冷气候对颜面部的刺激。

外出时戴口罩或头巾。

4、戒烟、酒,少吃辛辣食物,避免化学刺激诱发疼痛。

5、吃质软、易嚼食物,避免硬物刺激。

浅谈中医中药特色治疗三叉神经痛的方法及应用

浅谈中医中药特色治疗三叉神经痛的方法及应用

浅谈中医中药特色治疗三叉神经痛的方法及应用
作者:高治国
来源:《按摩与康复医学》2012年第12期
三叉神经痛是指发生在面部三叉神经分布区域内的剧烈疼痛,痛如放电、刀割样的疼痛症状、常人难以忍受的神经性疾病。

发病率高,年龄多在40岁以后,女多于男。

说话、刷牙或微风拂面时都会导致阵痛,阵发性时的剧烈疼痛,历时数秒或数分钟,疼痛呈周期性发作,发作间歇期同正常人一样。

三叉神经痛患者常因此不敢擦脸、进食,甚至连口水也不敢下咽,从而影响正常的生活和工作。

因此被人称此痛为“天下第一痛”,又称痛性抽搐。

在临床上通常将三叉神经痛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尚未能发现病因。

继发性三叉神经痛,常继发于局部感染、外伤、三叉神经所通过的骨孔狭窄、肿瘤、血管畸形、血液循环障碍等。

继发性三叉神经痛的病人查体及其它辅助检查中常有异常。

当代中医师灵验奇方真传——祖传三叉定痛汤治三叉神经痛

当代中医师灵验奇方真传——祖传三叉定痛汤治三叉神经痛

当代中医师灵验奇方真传——祖传三叉定痛汤治三叉神经痛
孟繁宇,主治医师(河南省南阳市小西关68号中华诊所邮编473006)。

三叉神经痛。

白芍24克,柏子仁18克,磁石粉(先煎)30克,龟板(打碎先煎)18克,钩藤30克,川芎15克,菊花15克,全蝎10克,蜈蚣3条,白僵蚕9克,炒桑枝30克,炙甘草6克。

上方中全蝎、蜈蚣、僵蚕三味研末冲服,或炼蜜为丸分服。

其他诸药水煎服,,每日1剂,7天为1个疗程。

痛甚者,可加重白芍、川芎、全蝎、蜈蚣用量并酌加细辛、白芷、川椒、守宫以助温经止痛之力;热象明显者加胆草、石膏,气虚者加黄芪、党参;血虚者加当归、丹参。

痊愈(疼痛完全消失,3年内无复发)30例,好转(症状基本消失,1年左右又复发者)18例,无效2例。

总有效率为96%。

温馨提示:以上仅供医界同道参考,临床还需谨慎使用。

本文部分文字和图片来源于网络,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具有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载请注明出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药真定堂子牙疼痛一滴灵治疗三叉神经痛的
诊疗规范
Revised as of 23 November 2020
中药真定堂子牙疼痛一滴灵治疗三叉神经痛的诊疗规范
【诊断依据】
一、注意发病年龄、了解疼痛部位、性质和程度,血压等,每次疼痛的持续时间,间隙期是否完全不痛,经过何种治疗效果如何,目前病情是否减轻,稳定或疼痛更加严重,发作更加频繁。

二、两部三叉神经支配区疼痛,疼痛特点短暂发作性剧痛,呈刀割样、触电样、每次数秒至1~2分钟。

疼痛局限于三叉神经分布区内,不超越三叉神经的分布范围。

三、检查患病神经分布区扳机点的位置,皮下有无压痛敏感的结节、条索块,以它们作为进针点。

注意颞肌和咀嚼肌有无萎缩,肌力是否正常。

颜面部有“扳机点”。

间歇期神经系统检查无阳性所见。

四、必须与继发性或器质性三叉神经痛(小脑脑桥角肿瘤、鼻咽癌,或半月节肿瘤引起的疼痛),牙痛、舌咽神经痛、偏头痛等鉴别。

【治疗】
1. 子牙疼痛一滴灵疗效:滴耳治疗1-8次,疼痛明显减轻、发作次数明显减少,开始好转。

病史5年内1-3个疗程康复,病史5-10年2-4个疗程康复,病史10年以上3-6个疗程康复,治疗期结束康复后要巩固1个疗程。

每个疗程1个月4盒药。

2. 使用时请将药液滴到耳朵眼儿里(不是眼睛里),每次3-5滴,每天2次,第1次滴药3滴即可,治疗4-6次后逐渐加量,每次最多滴5大滴,每次滴耳治疗10-15分钟。

每瓶药滴耳12次用完,药量正好。

治疗期结束后巩固期每天滴耳1次,每次1-3滴即可。

3. 右边疼痛第1次请先滴到左耳内,第2次用药时再滴到右耳内,左、右耳交替滴入。

连续滴治6天休息1天,以利于三叉神经自身功能的恢复。

如果疼痛很重,在第1个疗程治疗时也可以不休息连续用药。

4. 滴药时将头侧枕到沙发扶手上,将头平放,使耳朵孔朝上,以免药液外溢。

治疗10-15分钟后,请用医用棉签擦拭耳朵眼即可。

5. 若不小心溅入眼内和面部请以清水反复冲洗,本药不可内服。

6. 中耳炎患者,耳朵是干性的,没有脓液,是可以用的。

如果单侧耳朵有脓液,可以滴到另外耳朵里。

但是鼓膜穿孔(耳朵底子坏的)患者不可以用,耳聋但是鼓膜没有穿孔的患者可以用。

7. 用子牙疼痛一滴灵,滴耳治疗,要坚持按疗程治疗,切忌疼痛减轻、发作次数减少就停用,以免半途而废。

8.本药因是外用,不会和其他内服药物产生矛盾。

如果您在喝卡马西平,每治疗1-2周减量1片,直至完全停服。

9.治疗期间请尽量少吃辛辣食物,尽量戒烟酒,保持心情平静,少脾气,多树立战胜疼痛的信心!
【疗效评估】
一、治愈:临床症状消失,停止用止痛药,一年内无反复,治愈率%。

二、有效:疼痛的发作频率减低、强度下降、症状减轻,止痛药用量减少或停用,有效率100%。

闫大夫:0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