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总论练习题(二)
民法总论习题

第一、二章习题(一)判断题1、民法一词系由罗马法的市民法延续而来。
2、民法只调整平等主体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
3、在我国,形式意义上的民法就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4、我国既有形式意义上的民法,又有实质意义上的民法。
5、民法调整的财产关系全部体现出了等价有偿的基本要求。
6、民法调整的全部人身关系均无直接的财产内容。
7、由于身份关系具有不平等性,因此不属于民法的调整范围。
8、民法调整的人身关系就是身份关系。
(二)单项选择题1、形式意义上的民法是指()。
A.经立法程序系统编纂的民法典B.由民法专家编写的著作C.最高司法机关关于民法的解释性文件D.法律出版社出版的民法大百科2、民法一词由罗马法的()延续而来。
A.万民法B.市民法C.公法D.私法3、民法调整的财产关系()。
A.都是有偿的B.都是无偿的C.一般是有偿的D.一般是无偿的(三)不定项选择题1、以下社会关系中属于民法调整对象的是()。
A、国家向企业征税B.国家机关购买办公楼C.国家授予公民甲以“全国劳动模范”的荣誉称号D.夫妻双方因感情不和离婚2、甲住在乙的楼上。
甲经常在深夜以很大的声音放音乐,严重影响了乙的休息。
乙要求甲关掉录音机,甲以“我有权利在我的房子里放音乐”为由,拒绝了乙的要求。
甲的行为违反了民法的()原则。
A.公平B.自愿C.等价有偿D.禁止权利滥用习题答案(一)判断题1、对理由:民法的词源是罗马法中的市民法一词,但其内容则源自罗马法中的万民法。
2、对理由:民法的重要特点之一就在于它只调整平等主体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这是它区别于其他的法律部门,如行政法的重要标志。
3、错理由:形式意义上的民法仅指系统编纂的民法典,《民法通则》是一部重要的民事立法,但并非民法典,因此不是形式意义上的民法。
4、错理由:我国目前虽然有众多的民事单行立法,但还没有系统编纂的民法典,因此只有实质意义上的民法,没有形式意义上的民法。
5、错理由:民法作为市场经济的基本法,其调整的财产关系绝大部分都体现出了等价有偿这一市场交换原则的基本要求,但民法调整的少数财产关系并没有体现出等价有偿的原则,如赠与、赡养等财产关系。
民法总论习题二

民法总论习题二第一章导论5、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调整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公民和法人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
( )7、民法的基本原则是司法机关在没有具体法律规定时,据以裁判民事案件的法律依据。
( )第二章民事法律关系一、判断题2、张某将李某打伤。
张某的打人行为是一种民事法律事实。
( )3、人民法院的判决或裁定能够引起一定的民事法律后果,因而也是法律事实。
( )4、根据权利的作用可以把民事权利划分为绝对权和相对权。
( )6、法律关系是一种社会关系,权利主体要实现自己的权利,就必须通过特定义务人适当履行义务。
二、单项选择题1、下列民事权利不属于形成权的是( )A 抵押权B 追认权C 撤销权D 解除权2、债务人根据特定事由,对抗债权人行使债权的权利是( )A 支配权B 请求权C 形成权D 抗辩权3、构成民事法律关系的三要素为( )A 主体、行为、权利和义务B 物、行为、智力成果C 主体合格、内容合法、意思真实D 主体、客体、内容4、依照民事权利的效力范围不同,民事权利可分为( )A 财产权与人身权B 绝对权与相对权C 主权利与从权利D 请求权与形成权三、多项选择题2、民事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包括:( )A 参加民事法律关系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人B 民事主体间的权利和义务C 民事法律关系的权利和义务所指的对象D 民事法律关系的标的E 民事法律关系的原则第三章自然人一、判断题1、公民的民事权利能力是天赋的、与生俱来的。
( )2、公民的民事权利是可以放弃、转让的,因此,公民的民事权利能力也是可以放弃的、转让的。
( )3、我国《继承法》规定遗产分割时应当保留胎儿的继承份额。
因此,胎儿具有限制的民事权利能力。
( )4、我国法律根据公民的年龄、智力、健康状况把公民的民事权利能力划分成三种。
( )6、精神病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
( )7、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的民事活动只能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
因此,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接受奖励、赠与、报酬的行为无效。
民法总论试题及答案

民法总论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1. 民法的基本原则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平等原则B. 自愿原则C. 诚实信用原则D. 强制原则2. 根据民法,以下哪种行为属于无效民事行为?A. 基于重大误解的民事行为B. 显失公平的民事行为C. 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民事行为D. 所有选项3. 民事权利能力与民事行为能力的区别在于:A. 民事权利能力始于出生,民事行为能力始于成年B. 民事权利能力与民事行为能力同时开始和结束C. 民事权利能力只与财产有关,民事行为能力与财产和人身有关D. 民事权利能力只与人身有关,民事行为能力只与财产有关4. 根据民法,以下哪种情况可以解除合同?A. 当事人一方违约B. 当事人一方丧失履行能力C. 当事人双方协商一致D. 所有选项5. 以下哪种情形下,代理行为无效?A. 代理人超越代理权限B. 代理人在代理期限结束后继续代理C. 代理人以自己的名义进行代理D. 所有选项6. 以下哪种情况属于民事责任的免除?A. 不可抗力B. 正当防卫C. 紧急避险D. 所有选项7. 根据民法,以下哪种行为属于侵权行为?A. 故意损害他人财产B. 过失损害他人财产C. 无过错损害他人财产D. 所有选项8. 以下哪种情形下,可以认定民事行为无效?A. 当事人一方欺诈B. 当事人一方胁迫C. 当事人双方恶意串通D. 所有选项9. 根据民法,以下哪种情况属于民事权利的保护?A. 请求停止侵害B. 请求排除妨碍C. 请求消除危险D. 所有选项10. 以下哪种情况下,可以认定民事行为可撤销?A. 当事人一方有重大误解B. 当事人一方被胁迫C. 当事人一方被欺诈D. 所有选项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1. 以下哪些属于民法调整的范围?A. 物权关系B. 合同关系C. 家庭关系D. 继承关系12. 以下哪些行为可以构成代理行为?A. 代理人以自己的名义进行代理B. 代理人以被代理人的名义进行代理C. 代理人超越代理权限进行代理D. 代理人在代理期限结束后继续代理13. 以下哪些情况属于民事责任的承担方式?A. 停止侵害B. 赔偿损失C. 恢复原状D. 赔礼道歉14. 以下哪些情形下,合同可以被解除?A. 当事人一方违约B. 当事人一方丧失履行能力C. 当事人双方协商一致D. 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15. 以下哪些属于民法的基本原则?A. 平等原则B. 自愿原则C. 诚实信用原则D. 强制原则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6. 民法的基本原则包括平等原则、自愿原则、诚实信用原则和强制原则。
民法总论期末复习题

《民法总论》习题一一、名词解释(每题 5 分,合计20分)1、民事法律关系2、代理3、肖像权4、民事责任5、合伙三、判断:(每题1分,合计5分)1、“民法”一词,来源于古罗马的万民法。
()2、人民法院的判决或裁定能够引起一定的民事法律后果,因而也是法律事实。
()3、公民的民事权利是可以放弃、转让的,因此,公民的民事权利能力也是可以放弃的、转让的。
()4、企业法人分立和合并,它的权利和义务由变更后的法人享有和承担。
()5、依照双方的约定必须由本人亲自实施的民事行为,本人未亲自实施的,应当认定该行为无效。
()四、单项选择(每题2分,合计18分)1、下列事实中,不能够引起民事法律关系发生的是()A、李某就出卖自己的旧汽车与张某达成协议B、王某将李某打伤C、小张每天坚持踢一个小时的足球D、80岁的老张因病去世2、撤销权的性质是()。
A支配权B请求权C形成权D抗辩权3.张家为其孙子张明的出生日期犯愁。
由于是超生,张明出生时没敢报户口。
其母记得是8月27日,邻居家李婆婆说记得清清楚楚是8月28日那天下午,当时一声雷响,乡医疗所传来孩子响亮的哭声,而乡医疗所的接生记录簿上却记载着孩子出生于8月29日,乡医疗所的出生证上记载的是8月30日。
依法张明的出生日期应为()。
A8月27日B8月28日C8月29日D8月30日4、8岁的小刚的父母离异,协议小刚随父亲生活,后其父母各自再婚,小刚在奶奶家居住,由奶奶照看,此时小刚的法定监护人是()A其生父B其生母C其奶奶D其生父生母5.甲因为意外事故于1996年5月9日下落不明,则其利害关系人最早可于()起申请其为宣告死亡人。
A1998年5月9日B1998年5月10日C2000年5月9日D2000年5月10日6.甲委托乙代签合同,乙因病征得甲同意后又委托了丁代签合同,则甲、丁是()A共同代理B单独代理C再代理D法定代理7.李某单位今年盖了一批房,他估计自己可分到一套三居室,于是就按房间的面积事先购置了地毯,但最后分房时他未分到。
民法总论试题二

《民法总论》试题(二)一、名词解释1、代理:是代理人在代理权限范围内,以被代理人的名义实施法律行为,被代理人对代理人的代理行为承担民事责任。
2、民法:是调整平等主体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3、法人:是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组织。
4、身份权:是指民事主体具有某种特定身份时依法享有的权利。
5、诉讼时效:指权利人在法定期间不行使权利即丧失请求法院依诉讼程序强制义务人履行义务的权利的一种制度。
二、简答题1、诉讼时效和除斥期间的区别。
(1)法律后果不同;(2)适用条件不同;(3)期间不同;2、什么是财产共有,它有那些特征?共有是指两个以上的权利主体对一项财产都享有所有权。
特征:(1)主体是两个以上;(2)客体总是同一项财产;(3)内容包括双重权利、义务关系;(4)基于公民或法人共同的生产经营目的。
3、公民的权利能力与法人的权利能力有什么不同?(1)开始终止的原因不同;(2)范围不同;(3)法人的权利能力依其经营范围而不同;而公民则是一样的。
4、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有几种?(1)停止侵害;(2)排除妨害;(3)消除危险;(4)返还财产;(5)恢复原状;(6)修理重做更换;(7)赔偿损失;(8)支付违约金;(9)消除影响、恢复名誉;(10)赔礼道歉。
三、判断题1、保护人身权的方式侵害人身权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是不同的。
对2、所有权的权利主体总是单一的,因为同一项财产不能同时存在两个所有权。
错3、非法占有包括善意占有和恶意占有。
对4、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造成他人损害的,由监护人承担民事责任。
监护人尽了监护责任的,可以适当减轻其民事责任。
对5、被代理人将代理权授与代理人的行为属于双方法律行为。
错四、案例分析1、甲委托律师乙作为自己的代理人进行交易,并要求乙无论如何要完成。
在过程中,甲突然出了车祸,在医院中昏迷近一个月后死亡。
在甲昏迷过程中,乙也发生了重病,只好委托丙代替自己进行交易。
《民法总论》练习题参考答案

《民法总论》练习题参考答案一、1、甲将自己的一条金项链卖给乙,甲怕乙后悔,当即请在公证处工作的朋友丙到场作证。
他们的行为属于(A)。
A.双方法律行为B.多方法律行为C.要式法律行为D.实践性法律行为2、某甲向某乙租房,某乙说:如果3个月之内其弟大学毕业不分回当地工作,就把房租给他。
这一法律行为是(A)。
A.附延缓条件的法律行为B.附解除条件的法律行为C.附期限的法律行为D.不是附条件或附期限的法律行为3、李某,年龄已满16周岁,接受叔叔遗赠10万元,靠此款丰衣足食,李某(C)。
A、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B、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C、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D、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4、甲向乙借款3000元,约定当年6月底归还,但届期甲未还钱。
乙7月底向甲催讨,甲表示:“现无钱,保证年底归还”,乙同意。
但至10月底时,乙就要求甲还钱,甲不允,该民事权利最终的二年诉讼时效起算日应为(C)。
A.次年的1月1日B.当年的7月1日C.当年的11月1日D.借款时5、诉讼时效期间是由:(A)A法律直接规定的B当事人约定的C既可以由法律直接规定,也可以由当事人约定D当事人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约定6.诉讼时效期间届满消灭的是(B)A.实体权利B.胜诉权C.起诉权D.实体权和胜诉权(其实目前的观点是抗辩权发生说,并不消灭胜诉权。
如果对方不主张诉讼时效抗辩,那么原告是可能胜诉的。
因此,本题消灭的胜诉权应理解为是在对方主张诉讼时效抗辩的前提下)7、下列关于复代理的表述,不正确的有(C)A.复代理人由原代理人以被代理人的名义选任B.复代理人代理行为的后果直接归属于被代理人C.复代理人以原代理人的名义行使代理权D.复代理人的代理权限以原代理人的权限为限8、下列各行为中,属于代理行为的有(C)单项选择题(每题所给选项中有一个正确答案,少答或多答均不给分)A.甲委托乙代其签署离婚协议B.甲委托乙帮其到图书馆占座C.甲委托乙代理房屋抵押登记D.丙受甲之委托出席餐厅剪彩仪式A.属于侵权,系侵害人身自由权B.属于侵权,系积极侵害债权C.不属于侵权,是行使抗辩权之行为D.不属于侵权,是自助行为10、立新学校委托其教务人员王某购买一批电教器材。
民法总论试题及答案

民法总论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民法的基本原则包括以下哪些内容?A. 平等原则B. 自愿原则C. 公平原则D. 诚实信用原则答案:ABCD2. 以下哪项不属于民事权利?A. 财产权B. 人身权C. 行政权D. 知识产权答案:C3. 民事法律行为的成立需要以下哪些条件?A. 主体合格B. 意思表示真实C. 内容合法D. 形式合法答案:ABC4. 以下哪种情况属于无效的民事法律行为?A. 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的B. 违反社会公共利益的C. 欺诈、胁迫的D. 重大误解的答案:A5. 以下哪种情况属于可撤销的民事法律行为?A. 显失公平的B. 重大误解的C. 欺诈、胁迫的D. 滥用权利的答案:ABC6. 民事责任的承担方式包括以下哪些?A. 停止侵害B. 恢复原状C. 赔偿损失D. 赔礼道歉答案:ABCD7. 以下哪种情况下,民事权利的保护期限为三年?A. 财产损害赔偿请求权B. 人身损害赔偿请求权C. 知识产权侵权赔偿请求权D. 合同履行请求权答案:A8. 以下哪种情形下,民事主体可以主张代理行为的效力?A. 代理人超越代理权限B. 代理人以自己名义进行代理行为C. 代理人以被代理人名义进行代理行为D. 代理人与第三人恶意串通答案:C9. 以下哪种情形下,民事主体可以主张解除合同?A. 合同一方违约B. 合同一方丧失履行能力C. 合同目的不能实现D. 合同一方死亡答案:ABC10. 以下哪种情形下,民事主体可以主张侵权责任?A. 故意侵害他人合法权益B. 过失侵害他人合法权益C. 法律另有规定的D. 以上都是答案:D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 民法调整的是平等主体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
(对)2. 民事权利可以转让给他人。
(对)3. 民事法律行为无效,自始无效。
(对)4. 民事责任的承担方式只能是赔偿损失。
(错)5. 代理行为的效力由代理人承担。
(错)6. 民事权利的保护期限一律为三年。
民法总论二试题及答案

民法总论二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根据民法总论,以下哪项不属于民事权利的范畴?A. 财产权B. 人格权C. 知识产权D. 行政权答案:D2. 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主要包括哪两类?A. 个人与法人B. 权利与义务C. 行为与责任D. 动产与不动产答案:A3. 在民法中,以下哪项不是民事法律行为的构成要件?A. 主体适格B. 意思表示真实C. 内容合法D. 形式必须书面答案:D4. 以下哪种情况不属于民事法律行为无效的情形?A. 违反法律禁止性规定B. 欺诈、胁迫C. 乘人之危D. 行为人未满18周岁答案:D5. 民法总论中,民事责任的承担方式不包括以下哪项?A. 停止侵害B. 排除妨碍C. 恢复原状D. 行政处罚答案:D6. 根据民法总论,以下哪项不是民事法律关系的客体?A. 物B. 行为C. 智力成果D. 人身利益答案:B7. 以下哪项不是民事法律行为的生效要件?A. 行为人具有相应的行为能力B. 意思表示真实C. 行为内容不违反法律或者社会公共利益D. 必须有公证人的公证答案:D8. 民法总论中,以下哪项不是代理的种类?A. 委托代理B. 法定代理C. 指定代理D. 公证代理答案:D9. 以下哪项不是民事权利的保护方式?A. 自行协商B. 调解C. 仲裁D. 强制执行答案:D10. 根据民法总论,以下哪项不是民事义务的内容?A. 履行债务B. 赔偿损失C. 遵守合同D. 强制执行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1. 以下哪些属于民事权利的类型?A. 财产权B. 人格权C. 知识产权D. 债权答案:A, B, C, D12. 以下哪些因素可以导致民事法律行为无效?A. 行为人无行为能力B. 行为人限制行为能力C. 行为内容违反法律禁止性规定D. 行为人未满16周岁答案:A, C13. 以下哪些属于民事责任的承担方式?A. 停止侵害B. 恢复原状C. 赔偿损失D. 赔礼道歉答案:A, B, C, D14. 以下哪些可以成为民事法律关系的客体?A. 物B. 行为C. 智力成果D. 人身利益答案:A, C, D15. 以下哪些属于代理的终止情形?A. 代理期限届满B. 代理事务完成C. 代理人丧失行为能力D. 委托人撤销委托答案:A, B, C, D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6. 简述民事权利与民事义务的区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民法总论练习题二一、判断正误(在你认为正确的答案前标√,错误的则标×,并写出理由): ()1、我国所有的民事法律规范,均适用我国的一切领域。
()2、任何事实都可能引起民事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和消灭。
只有法律事实才能引起民事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和消灭。
()3、一个国家的公民是指具有该国国籍的自然人。
()4、财产租赁合同租期届满后,承租人继续交付租金,出租人继续收受租金的行为就是租赁法律关系得以继续的默示形式。
()5、双方法律行为都是有偿法律行为,单方法律行为都是无偿法律行为。
()6、某甲被人民法院宣告死亡,对其遗产的继承自人民法院在宣告死亡的判决中确定的死亡日期起开始。
()7、某合伙组织至1994年2月时负债4万余元。
此时王某提出退伙,并按比例分担了其应承担的合伙债务,但全部合伙债务仍超出合伙财产的8000元。
按法律规定王某对此8000元仍需负连带责任。
()8、只要行为人的意思表示真实自愿,这个法律行为就应该是有效的。
()9、单方法律行为是由一方当事人的意思表示即可成立的法律行为,因此,赠与合同是典型的单方法律行为。
()10、战争中下落不明而宣告失踪的,其利害关系人应从知道失踪人下落不明之日起满4 年才能向法院提出申请。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所给选项中有一个正确答案,少答或多答均不给分。
)1、甲将自己的一条金项链卖给乙,甲怕乙后悔,当即请在公证处工作的朋友丙到场作证。
他们的行为属于()。
A. 双方法律行为B. 多方法律行为C. 要式法律行为D. 实践性法律行为2、某甲向某乙租房,某乙说:如果3个月之内其弟大学毕业不分回当地工作,就把房租给他。
这一法律行为是( )。
A.附延缓条件的法律行为B.附解除条件的法律行为C.附期限的法律行为D.不是附条件或附期限的法律行为3、人身权属于下列何种权利()。
A.请求权 B.支配权 C、抗辩权 D、形成权4、中学生刘小东在暑假时到其邻居家开的饭店里帮忙,其邻居答应等假期结束时将给其1000元报酬。
假期结束时,邻居以刘小东才13岁,没有民事行为能力,不能决定报酬的金额为由拒绝给付。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刘小东无权要求该项报酬,因为他没有订立劳动合同的民事行为能力B.刘小东无权要求该项报酬,只有经过其父母的同意才可以C、刘小东有权要求该项报酬,因为接受报酬不以民事行为能力为限D.刘小东有权要求该项报酬,但具体金额应由其和其邻居共同协商5、2004年湖南发洪水,甲为救助自家和邻居被突然到来的洪水所困的财物,未经乙同意,使用了乙的小船。
事后,乙要求甲支付使用费不得,为预防甲逃脱,遂扣下甲的一辆摩托车。
乙的行为是()A.自助行为 B.紧急避险行为 C.正当防卫行为 D.侵权行为6、甲把自有的三间房租给乙,双方商定协议时,甲提出:合同签订后,待本年冬季儿子能参军走了,再将三间房交付给乙住用,这一附条件的法律行为的性质是()A肯定延缓条件B肯定解除条件C否定延缓条件D否定解除条件7、撤销权的性质是()。
A支配权B请求权C形成权D抗辩权8、李某单位今年盖了一批房,他估计自己可分到一套三居室,于是就按房间的面积事先购置了地毯,但最后分房时他未分到。
李某购买地毯的行为是()A无效行为B可撤销行为C效力未定行为D有效行为9、依我国法律,当事人对下列哪一合同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或仲裁机构变更或撤销?()A.因重大误解订立的合同B.包含因重大过失造成对方财产损失的免责条款的合同C.因欺诈而订立且损害国家利益的合同D.无权代理订立的合同10、甲将其电脑借给乙使用,乙却将该电脑卖给丙,下列关于乙丙之间买卖电脑的合同效力的表述哪一是正确的?()A.无效 B.有效 C.效力待定 D.可变更或可撤销11、下列社会关系中属于民事法律关系的有()A、甲请乙吃饭B、甲依法纳税C、甲乙签订租赁合同D、甲被罚款12、下列行为中,无相对人的单方行为是()A.撤销行为 B、解除行为 C、遗嘱行为 D、追人行为13、依我国现行法,下列自然人中为无行为能力人或限制行为能力人的是()A 聋子B 傻子C 瞎子D 瘸子14、甲9岁,为一小影星,片酬丰厚。
甲有一弟,生活较贫困。
甲父经甲同意,将其片酬2万元赠其弟,该行为()A 有效B 无效C 效力待定D 可撤销15、民法上的权利,有绝对权和相对权之分,下列表述中哪一个是错误的?()A 绝对权又称对世权,相对权又称对人权B 绝对权的义务主体是不特定的一般人,相对权的义务主体是特定的人C 人格权、知识产权、物权是绝对权,债权是相对权D 绝对权具有对抗一切人的效力,相对权仅具有对抗第三人的效力三、多项选择题(每题所给选项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正确答案,少答或多答均不给分)1、税务局李局长新上任,与各科室科长订了一份完成税收指标责任合同,如果年终能超额完成指标,奖赠红木家具一套。
下列判断哪个是正确的?()A“完成税收指标责任合同”是民事法律行为B“完成税收指标责任合同”不是民事法律行为C“奖赠红木家具一套”是附条件法律行为D“奖赠红木家具一套”不是附条件法律行为2、在行为人行使的权利中,哪些属于形成权?()A甲向乙授予代理权的行为B乙向法院请求撤销受诈欺行为C丙依法抵销与丁的债务D 丁请求丙履行合同义务3、下列属于负担行为的有():A.赠与行为B.抛弃所有权的行为C.债权让与行为D.租赁行为4、张某,15周岁,系某重点大学少年班学生,少年早熟,平常语言老练,对生活有自己的一套想法,偶尔在网络周刊上发表文章,赚一定的稿酬,一次骑车撞伤了人,就是用自己的稿酬1000元支付的医疗费。
下列关于张某的说法中,错误的有():A.张某已经具有了意志能力,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B.张某已经具有了责任能力,视力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C.张某已经能够赚取相当的稿酬,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D.张已经达到一定年龄,具有一定识别力,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5、下列哪些属于附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A.甲对乙承诺,如果乙获得博士学位即赠送乙宝马车一辆,乙欣然同意B.甲乙约定,如果明天下雪,甲则请乙吃重庆火锅C.甲乙约定,如果甲的儿子大学毕业回家工作,则乙须退还甲租给自己的房屋D.甲乙约定,乙如果与丙离婚,甲则送乙999朵玫瑰6、需要具备特殊生效要件才能生效的法律行为有():A.遗嘱B.去超市买矿泉水C.结婚D.附始期的法律行为7、下列客观现象中,属于法律事实中的事件的有()。
A、试管婴儿出生B、无主物的先占C、病人死亡 D克隆羊的出生8、甲将自家一幅宋代名画卖于乙,乙在付款收货后得知甲还未满16岁。
下列说法正确的有哪些?()A.甲与乙之间的买卖合同属无效合同B.甲与乙之间的买卖合同属效力未定的合同C.乙可催告甲的代理人在一个月内予以追认,其未作表示,视为同意该买卖D.该买卖合同被追认之前,乙有撤销的权利9、下列属于无效法律行为的有():A.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第三人利益的法律行为B.甲与乙订立买卖10公斤海洛因的合同C.年满12周岁精神正常的小学生甲到商场购买了笔记本一台价值1万元D.甲将朋友委托自己保管的小狗以市价卖给乙10、对无效法律行为的正确描述是():A.自始无效B.确定无效C.当然无效D.不发生任何民法效果11、下列术语中,哪些术语中的“责任”不是指义务主体违反法定的或约定的民事义务,侵害民事权利主体的民事权利,依民法之规定而产生的一种法律后果? ()A、举证责任B、违约责任C、有限责任D、岗位责任12、下列关于法律行为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法律行为体现了实施法律行为的当事人的效果意思与法律规定的效果意思的融合;B.能够引起当事人预期效果意思的法律行为是合法行为;C.有法律约束力的行为均为合法行为D.可撤销的法律行为在撤销前是合法行为13、意思表示的默示形式是不通过语言文字,而是通过推定或沉默使他人可以推断出真实意思,下列选项中哪些行为属于默示形式?()A.行人向出租车招手,出租车司机将车停靠在路边等候行人上车B. 租赁期满,承租人继续支付租金,出租人予以接受C. 继承开始后,继承人没有表示放弃或接受继承D. 恶狗扑向路人,路人举棍朝恶狗抡去。
14、甲与乙签订一份租房协议,协议规定,如果甲在半年内与丙结婚,甲将租用乙的三居室。
这一法律行为的性质如何认定?( )A 是附条件的法律行为B 是附期限的法律行为C 行为已成立但未生效B 行为已成立已生效。
15、下列行为中属于有效地行为是()A 年满8岁的未成年人接受奖励的行为B 年满15岁的未成年人与他人签订的转让专利的行为C 某建筑公司超越经营范围出租建筑设备的行为D 某粮油公司超越范围经营阴曹的行为16、甲乙签订房屋买卖合同,双方约定3个月后即2011年1月1日生效,这属于什么法律行为?()A 附条件的法律行为B 附期限的法律行为C 附终期的法律行为D 附始期的法律行为四、简答题什么是负担行为与处分行为?说明两者间的关系。
五、论述题区分法律行为的成立、有效和生效的意义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