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组织学与胚胎学16章
十六章大学课件组织学与胚胎学

无,一环。
• Asthma (哮喘)
2019/12/29
2019/12/29
(1)呼吸性细支气管(respiratory bronchiole): • 管壁结构不完整。 their walls are interrupted by sac-like alveoli.
肺泡囊
肺泡。
间质:为C.T.,含 N ,血管、淋巴管等。
2019/12/29
肺小叶 (pulmonary lobule) :
2019/12/29
(1) lobar bronchi small bronchi (叶支气管 至 小支气管) • 变化规律: 三少一多
。
2019/12/29
(2) bronchioles (细支气管): 三少或无,一环。
other functions(嗅觉、发音、防御等).
• 呼吸部 (respiratory portion ) :
respiratory bronchioles(呼吸性细支气管) alveolar ducts(肺泡管) alveolar sac(肺泡囊) alveoli(肺泡). exchange of gases take place in the respiratory portion
2019/12/29
肺泡I型细胞
基膜 毛细血管内皮细胞 红细胞
2019/12/29
细胞以胞吐方 式将颗粒内物 质释放出来, 铺展于肺泡内 面形成一层薄 膜,称为表面 活性物质 (surfactant)。
肺 泡 隔 ( alveolar septum ) – 是相邻肺泡之间的薄层 结缔组织,属于肺间质 。
《组织学与胚胎学》第9版--高清彩色

组织学与胚胎学第9版–高清彩色介绍《组织学与胚胎学》第9版–高清彩色是一本权威的医学教材,主要涵盖了人体的组织学和胚胎学知识。
该教材的第9版以高清彩色的插图和详细的文字说明,为学生、医生以及生物医学研究者提供了全面、准确的学习资料。
本文档将对该教材第9版的内容进行概述。
教材内容《组织学与胚胎学》第9版包括了人体的组织学和胚胎学两个方面的知识。
其中,组织学是研究人体各种组织的结构、功能和病理变化的学科,胚胎学则是研究胚胎发育过程的学科。
该教材的第9版共分为八章,分别是:1.组织学概论2.上皮组织与间质组织3.结缔组织和支持组织4.肌组织5.神经组织6.循环系统组织7.免疫系统组织8.生殖系统和生长迅速的组织每一章都涵盖了具体的组织学和胚胎学知识。
对于每个组织,教材提供了详细的解剖结构插图,配以清晰的彩色图片和详细的文字说明,帮助读者深入理解组织的结构和功能。
此外,教材还介绍了不同组织的生理病理变化,以帮助读者了解疾病的发生和发展过程。
特点高清彩色插图与其他组织学教材相比,该教材第9版的一大特点就是高清彩色插图。
通过使用最新的印刷技术,该教材中的插图极其清晰、色彩鲜艳,使得读者能够更加清晰地观察和理解组织的结构。
详细的文字说明除了插图外,该教材还提供了详细的文字说明,对每个组织的结构和功能进行详细解释。
这些说明用简洁明了的语言描述了组织的特点和功能,有助于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全面的内容覆盖《组织学与胚胎学》第9版对人体的各个组织和器官进行了全面的覆盖。
不仅包括了常见的组织如上皮组织、结缔组织和肌组织,还包括了神经组织、循环系统组织、免疫系统组织等系统的详细解剖。
同时,教材还介绍了生殖系统和生长迅速的组织,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生殖和发育过程。
实用的应用知识除了基础知识外,该教材还介绍了与组织学和胚胎学相关的实用应用知识。
这些知识包括组织学检查和病理诊断技术,以及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
读者可以通过学习这些知识,更好地应用所学到的组织学和胚胎学知识。
人体组织学与胚胎学教案

请使用IE7或IE8预览本页,个别文件很大超过5M,请等几分钟后再下载!谢谢!人体组织学与胚胎学教案人体组织学与胚胎学辅导教案前言人体组织学与胚胎学属于医学基础课。
组织学主要介绍人体四种基本组织及各系统、器官的光学显微镜下的微细结构、电子显微镜下的超微结构及这些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胚胎学是研究个体发生的科学,主要介绍人胚早期(受精后前8周)发育及各器官、系统的发育过程,其内容包括:受精、卵裂、三胚层的形成和分化;胎膜、胎盘的形成;双胎、多胎、联胎、胚胎龄的推算;颜面、颈部、四肢的发生;消化、呼吸、泌尿、生殖、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眼、耳的发生以及在上述发生过程中常见的先天性畸形及其临床意义。
另外,简要介绍某些胚胎分化机理及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生殖克隆等现代胚胎学的研究成就。
本门学科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获得关于人体这两门科学的基础理论与基本知识,并得到有关的基本技能的训练,从而为学习其它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课程打下良好的基础。
本辅导教案根据临床医学7年制全国统编教材及7年制教学大纲编写,介绍了本课程教学的基本范围及大致的广度和深度.教案共分27章,每章包括2部分。
“目的要求”部分指出了本章中要求掌握与了解的内容,“主要教学内容"介绍的是课堂讲授的具体内容,包括基本概念及每章的重点和难点。
该教案可供临床医学7年制、6年制及5年制临床医学、预防、口腔、护理专业学生复习及自学所用。
各章节理论与实验课学时数分配见下表:各章节理论课与实验课学时数分配表:章节名称理论课学时数实验课学时数第一章组织学绪论 0。
5 0.5第二章上皮组织 2.5 2。
5第三章结缔组织2。
5 2。
5第四章软骨和骨 2.5 2第五章血液、淋巴和血细胞发生 3 2。
5第六章肌肉组织 2.5 2第七章神经组织 3 2第八章神经系统 2 2 第九章循环系统 2.5 2。
5第十章免疫系统 3 3第十一章皮肤 1 1第十二章内分泌系统 2.5 2第十三章消化管 3 2第十四章消化腺 3 2第十五章呼吸系统 2 2第十六章眼和耳 2 2第十七章泌尿系统 2 2第十八章男性生殖系统 2 2第十九章女性生殖系统 3 3第二十章胚胎学绪论0。
《组织学与胚胎学》实质性器官Ⅰ

《组织学与胚胎学》实质性器官Ⅰ(Parenchymatous organⅠ)实质器官I包括:免疫系统的淋巴器官,如胸腺、淋巴结、脾和扁桃体;呼吸系统的器官,如肺;消化系统的器官,如大消化腺(唾液腺、胰和肝)等。
本次课重点讲解实质器官的分类原则;淋巴器官(胸腺、淋巴结)的结构与功能;肝的结构与功能,其它实质器官以自学为主。
人体内的器官可分为二大类,即中空器官和实质器官。
同学们已经学习了中空器官的内容,此不赘述。
实质器官一般由三部分组成,即被膜、实质和间质。
被膜包绕器官表面,由结缔组织构成,其内可有平滑肌或弹性纤维;实质依不同的器官其成分不同,是器官结构与功能的重要部分;间质构成器官的支架,是位于实质之间的结缔组织,内含血管和神经。
一、实质器官(Parenchymatous organ)的分类Parenchymal organ(实质器官)的分类是根据实质的构成成分的排列、形态、结构和色泽等因素综合考虑而进行的。
划分原则大致如下:1、实质分为Cortex(皮质)和Medulla(髓质)的器官:如Lymph node(淋巴结)、Adrenal gland(肾上腺)、kidney(肾)、Ovary(卵巢)等。
2、实质分为Lobule(小叶)的器官:如Thymus(胸腺)(先分小叶,小叶再分皮质和髓质)、Thyroid gland(甲状腺)、Lung(肺)、Salivary gland(唾液腺)、Pancreas(胰)、Liver(肝)、Testes(睾丸)、Mammary gland(乳腺)等。
3、其它:如(Spleen)脾的实质分为White pulp(白髓)、Marginal zone(边缘区)和Red pulp(红髓);Parathyroid gland(甲状旁腺)的实质细胞呈团索状;Adenohypophysis(腺垂体)的实质分Pars distalis(远侧部)、Pars intermedia(中间部)和Pars tuberlis(结节部);Prostate gland(前列腺)的实质分三个带:尿道周带又称Mucosal gland(粘膜腺)、内带又称Submucosal gland(粘膜下腺)和外带又称Main gland主腺等。
组织学与胚胎学笔记

组织学与胚胎学笔记第一章上皮组织1、上皮组织主要分为被覆上皮(保护为主)、腺上皮(分泌为主)以及感觉上皮(感受刺激)等。
2、上皮组织的特点:①上皮组织细胞排列密集,细胞间质少;②上皮细胞有极性,游离面和基底面在结构和功能上有明显的差别;③上皮组织内一般无血管。
3、上皮组织的功能:保护、吸收、分泌、排泄、感觉等功能。
4、杯状细胞的特点是分泌黏液,起润滑和保护上皮的作用。
5、人体内最耐摩擦的上皮组织是复层扁平上皮。
6、与纤毛摆动有关的蛋白质有:动力蛋白、微管蛋白。
7、微绒毛:是细胞表面向外伸出的细小指状突起,常见于上皮细胞的游离面。
电镜下可见微绒毛的表面是细胞膜,内为细胞质;其中轴有许多纵行的微丝,后者从微绒毛的尖端向下连于胞质顶部的终末网;在某些细胞,大量微绒毛整齐排列,形成光镜下的纹状缘或刷状缘。
微绒毛可扩大细胞表面积,并可适当伸长或缩短,促进细胞的吸收。
8、纤毛的二联微管上有动力蛋白形成的动力臂,通过分解ATP释放能量使微管之间产生滑动,纤毛的运动呈节律性定向摆动,可清洁细胞表面。
9、半桥笠的作用是将上皮固着在基膜上。
10、复层扁平上皮耐摩擦的结构基础是什么?答:复层扁平上皮细胞的结构基础:①上皮厚,细胞层数多;②角化的复层扁平上皮浅层细胞角化,胞质充满干硬的角蛋白;③细胞之间有大量的桥粒,而桥粒是很牢固的细胞连接;④基底层的细胞与基膜之间有半桥粒,加强了上皮与基膜的连接;⑤上皮与结缔组织的连接面凹凸不平,扩大了二者的接触面,使连接更加牢固;⑥基底层细胞有很强的分裂增殖能力,新生细胞不断上移,补充表层衰老脱落的细胞。
第二章结缔组织1、结缔组织由细胞和大量的细胞外基质组成,其特点:①细胞数量少,种类多;②细胞散在分布,无极性;③结缔组织在人体内分布广泛,形态多样。
可分为固有结缔组织(疏松结缔组织、致密结缔组织、脂肪组织和网状组织)、软骨组织、骨组织、血液和淋巴。
结缔组织具有连接、支持、营养、保护等功能。
组织学与胚胎学各章习题

上皮组织一、最佳选择题1.变移上皮分布于A.气管B.食管C.膀胱D.结肠2.杯状细胞常见于A.单层扁平上皮B.单层柱状上皮C.复层扁平上皮D.单层立方上皮3.内皮衬贴于A.气管B.食管C.膀胱D.血管4.纤毛的内部有A.微丝B.微管C.中间丝D.张力丝5.具有屏障作用的细胞连接是A.桥粒B.缝隙连接C.中间连接D.紧密连接6.下列哪项不是细胞侧面的细胞连接A.桥粒B.半桥粒C.中间连接D.紧密连接7.下列哪项细胞连接又称为通讯连接A.桥粒B.缝隙连接C. 中间连接D.紧密连接8.腺是A.以腺细胞为主要成分的腺上皮B.有大量分泌细胞的器官C.以腺上皮为主要成分的器官D.以分泌功能为主的上皮9.浆液性细胞的最主要形态特点是A.核为圆形,居细胞偏下部B.有粗面内质网C.有高尔基复合体D.有酶原颗粒10.粘液性细胞的最主要形态特点是A.有粗面内质网B.有粘原颗粒C.有高尔基复合体D.核扁圆形,居细胞基底部二、多项选择题11.单层扁平上皮可见于A.腹膜B.食管C.血管D.淋巴管12.上皮细胞的基底面可见A.桥粒B.半桥粒C .质膜内褶D .基膜13.未角化的复层扁平上皮分布于 A .口腔 B .食管 C .膀胱 D .表皮14.上皮细胞侧面的细胞连接有 A .桥粒 B .半桥粒 C .中间连接 D .紧密连接15.有关基膜的描述,正确的是 A .由基板和网板构成B .于毛细血管,基膜仅由基板构成C .基板和网板均由上皮细胞产生D .基膜是半透膜 16.上皮组织的特点包括 A .细胞排列紧密 B .细胞有极性C .上皮组织内大都无血管D .上皮组织内大都有血管17.有关紧密连接的描述,正确的是 A .紧密连接两侧的细胞膜完全融合 B .紧密连接可呈带状环绕细胞C .紧密连接可阻挡物质穿过细胞间隙D .紧密连接多位于细胞侧面顶端 18.有关缝隙连接的描述,正确的是 A .细胞间隙极狭窄 B .有大量连接小体C .连接小体由6个连接素分子围成D .具有屏障作用2名词解释 19.内皮20.杯状细胞 21.浆液性细胞 22.粘液性细胞 23.混合性腺 24.微绒毛 25.纤毛 26.紧密连接 27.缝隙连接 28.桥粒29.基膜3论述题30.试述上皮组织的结构特点及其主要功能。
《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 (16)

(4)手骨 腕骨(8块)
近侧:手舟骨、月骨、三角骨、豌豆骨 远侧:大多角骨、小多角骨、头状骨、钩骨
手骨
掌骨(5块)
指骨(14块)
(一)下肢骨
下肢带骨:髋骨
下肢骨
自由下肢骨
股骨 髌骨 胫骨 腓骨 足骨
第一节 骨学
第一节 骨学
1.下肢带骨 髋骨位于盆部,属不规则骨,由髂骨、坐骨和耻骨构成。
2.自由下肢骨
第二章
运动系统
第二章 运动系统
运动系统(locomotor system)由骨、关节和 骨骼肌组成,对人体起运动、支持和保护作用。
全身各骨借关节形成骨骼,构成人体的 活动支架,在运动过程中,骨起杠杆作用,关 节是运动的枢纽,骨骼肌是运动的动力。
第二章 运动系统
1
骨学
2
关节学
3
肌学
第一节 骨学
骨(bone)是一种器官,外被骨膜,内含骨髓,有丰富的血管、淋巴管 和神经,能不断进行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并具有修复、改建和再生的能力。
第二节 关节学
3.关节的运动形式 (3)旋转
第一节 骨学
1.上肢带骨 (2)肩胛骨
肩胛骨为三角形扁骨,位于胸廓后面的外上方,可分为两面、三缘和三角。
2.自由上肢骨 (1)肱骨
肱骨是臂部的长骨,分为 一体两端。
第一节 骨学
2.自由上肢骨 (2)桡骨
桡骨位于前臂外侧部。
(3)尺骨 尺骨位于前臂内侧,分
一体两端。
第一节 骨学
第一节 骨学
2.自由上肢骨
概述 躯干骨 颅骨 四肢骨 全身主要骨性标志
一、概述
第一节 骨学
成人共有206块骨,按部位分为颅骨、躯干骨和四肢骨3部分。
组织与胚胎学重点整理

组胚第一章绪论1·(MJ)组织是由细胞群和细胞外基质构成的。
人体的组织可归纳为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组织和神经组织四大基本类型。
2·苏木精—伊红染色法,简称HE染色法。
苏木精染料为碱性,主要使细胞核内的染色质和细胞质内的核糖体着紫蓝色,称为嗜碱性;伊红为酸性染料,主要使细胞质和细胞外基质的成分着粉红色,称嗜酸性.第二章上皮组织上皮组织特征:1.排列紧密、形态规则,极少量的细胞外基质2.有明显的极性,分游离面和基底面3.有基膜4.上皮内无血管5.具有保护、吸收、分泌、感觉等功能第一节被覆上皮类型和分布单层上皮单层扁平上皮内皮:心、血管和淋巴管的内表面间皮:胸膜、腹膜和心包膜的腔面单层立方上皮肾小管、甲状腺滤泡单层柱状上皮胃、肠、胆囊、子宫等腔面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呼吸道内表面复层上皮复层扁平上皮未角化的:口腔、食管和阴道的内表面角化:皮肤表面复层柱状上皮眼睑结膜、男性尿道等变移上皮肾盏、肾盂、输尿管和膀胱的腔面⒈单层扁平上皮:(MJ)内皮:分布在心、血管和淋巴管的内表面的单层扁平上皮称内皮。
(MJ)间皮:分布在胸膜、腹膜和心包膜的腔面单层扁平上皮称间皮。
⒉单层立方上皮:细胞呈立方形,核圆形,位于中央分布:甲状腺、肾小管⒊单层柱状上皮:杯状细胞,核呈三角形,染色深,近细胞基底部分布:胃肠、胆囊、子宫⒋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柱状细胞(最多)、梭形细胞、锥形细胞、杯状细胞构成分布:呼吸道粘膜⒌复层扁平上皮:基底细胞只有一层,呈矮柱状分布:角化的:皮肤表面(无核)⒍变移上皮:分布:膀胱、排尿管道第三节上皮细胞的特殊结构一·上皮细胞的游离面1.微绒毛(MJ)是细胞膜和细胞质共同向腔面伸出的微细指状突起。
(如小肠柱状上皮的纹状缘,肾小管的刷状缘)使细胞面积增大,促进并参与细胞吸收物质的功能。
2.纤毛(MJ)是上皮细胞游离面伸出的较长突起,具有节律性定向摆动的功能。
二·上皮细胞的基底面基膜(MJ)是上皮细胞基底面与深部结缔组织之间共同形成的薄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体组织学与胚胎学》第16章在线测试
A
D
A B
C D 、分泌表面活性物质的细胞是
A B
C D 、在支气管树中,肺泡最早出现于
A B
C D 、气管上皮中,游离面有许多长而直的微绒毛的细胞是
A B
C D
D、终末细支气管
2、Ⅰ型肺泡细胞
A、能分泌肺泡表面活性物质
B、基底面有基膜
C、参与组成气血屏障
D、具有分裂增殖能力
3、Ⅱ型肺泡细胞
A、是一种立方或圆形的细胞
B、含板层小体
C、能分泌肺泡表面活性物质
D、可由I型肺泡细胞分化而来
4、上皮中含有杯状细胞的结构是
A、段支气管
B、叶支气管
C、小支气管
D、呼吸性细支气管
5、关于肺泡的描述,正确的是气-血屏障的组成包括
A、Ⅰ型肺泡细胞
B、上皮基膜
C、内皮基膜
D、毛细血管内皮
第三题、判断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
1、气管粘膜上皮为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
正确错误
2、Ⅱ型肺泡细胞立方形或圆形,覆盖肺泡的大部分表面,是进行气体交换的部位。
正确错误、Ⅰ型肺泡细胞具有分裂增殖能力,损伤后可以自行分裂增殖进行补充。
正确错误、肺泡巨噬细胞来源于中性粒细胞,具有活跃的吞噬功能。
正确错误、终末细支气管管壁有肺泡开口,可进行气体交换。
正确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