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组织学与胚胎学18章

合集下载

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第二篇重点难点导学资料裴凌云

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第二篇重点难点导学资料裴凌云

第一部分人体解剖学第一章骨学一、各部椎骨的主要特征1.颈椎:颈椎椎体较小,最主要的特征是,在颈椎横突上有横突孔。

其次是棘突大都分。

在7个颈椎中有几个具有特殊形态结构的椎骨:第1颈椎主要特点是没有椎体和棘突,呈环形,称为寰椎。

由前弓、后弓和侧块组成。

前弓的后面有一关节面,叫齿突凹。

侧块的上面有一对椭圆形的关节窝,叫上关节凹。

第2颈椎主要特征是在椎体的上面有一向上的突起,叫齿突。

该椎骨又称枢椎。

第7颈椎主要特征是,棘突特别长,不分,又称隆椎。

隆椎是计数椎骨的骨性标志,向下数就是胸椎。

2.胸椎:椎体的侧面和横突末端都有肋凹,它是与肋骨相接的关节面;胸椎的棘突较长,斜向后下方,呈覆瓦状。

3.腰椎:椎体粗大,棘突呈板状,向后平直伸出。

4.骶骨:由5块骶椎融合而成;骶骨呈倒置三角形,底朝上。

骶骨前面光滑凹陷,有四对骶前孔,后面有四对骶后孔,两侧有耳状面。

耳状面后上方有骶粗隆。

骶骨中央为骶管。

5.尾骨:由4个尾椎融合而成,呈三角形。

二、脑颅和面颅各骨的形态(一)脑颅各骨的形态脑颅共有骨6种8块,包括额骨frontal bone 1块,顶骨parietal bone 2块,枕骨occipital bone 1块,颞骨temporal bone 2块,蝶骨sphenoid bone 1块,筛骨ethmoid bone 1块。

1.额骨额骨位于前额处,可分为三部分:额鳞是构成前额基础的部分(图3-49),两侧中央隆起成额结节;眶部是在眶和颅腔之间水平伸出的部分;鼻部位于左右眶部之间,呈马蹄铁形,与筛骨和鼻骨连接,额骨内有空腔叫额窦,开口于鼻腔。

2.顶骨顶骨位于颅顶中部两侧,为方形扁骨,中央隆起处叫顶结节。

3.枕骨枕骨位于顶骨之后,并延伸至颅底。

在枕骨的下面中央有一个大孔,叫枕骨大孔,脑和脊髓在此处相续。

以枕骨大孔为中心,枕骨可分为四个部分;后为鳞部,前为基底部,两侧为侧部。

枕骨与顶骨、颞骨、及蝶骨相接。

枕骨的内面:由枕骨大孔向前上为斜坡,枕骨大孔的前外侧有舌下神经管,管的两端开口,分别叫舌下神经管内口和外口。

人体组织学与胚胎学教案

人体组织学与胚胎学教案

请使用IE7或IE8预览本页,个别文件很大超过5M,请等几分钟后再下载!谢谢!人体组织学与胚胎学教案人体组织学与胚胎学辅导教案前言人体组织学与胚胎学属于医学基础课。

组织学主要介绍人体四种基本组织及各系统、器官的光学显微镜下的微细结构、电子显微镜下的超微结构及这些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胚胎学是研究个体发生的科学,主要介绍人胚早期(受精后前8周)发育及各器官、系统的发育过程,其内容包括:受精、卵裂、三胚层的形成和分化;胎膜、胎盘的形成;双胎、多胎、联胎、胚胎龄的推算;颜面、颈部、四肢的发生;消化、呼吸、泌尿、生殖、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眼、耳的发生以及在上述发生过程中常见的先天性畸形及其临床意义。

另外,简要介绍某些胚胎分化机理及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生殖克隆等现代胚胎学的研究成就。

本门学科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获得关于人体这两门科学的基础理论与基本知识,并得到有关的基本技能的训练,从而为学习其它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课程打下良好的基础。

本辅导教案根据临床医学7年制全国统编教材及7年制教学大纲编写,介绍了本课程教学的基本范围及大致的广度和深度.教案共分27章,每章包括2部分。

“目的要求”部分指出了本章中要求掌握与了解的内容,“主要教学内容"介绍的是课堂讲授的具体内容,包括基本概念及每章的重点和难点。

该教案可供临床医学7年制、6年制及5年制临床医学、预防、口腔、护理专业学生复习及自学所用。

各章节理论与实验课学时数分配见下表:各章节理论课与实验课学时数分配表:章节名称理论课学时数实验课学时数第一章组织学绪论 0。

5 0.5第二章上皮组织 2.5 2。

5第三章结缔组织2。

5 2。

5第四章软骨和骨 2.5 2第五章血液、淋巴和血细胞发生 3 2。

5第六章肌肉组织 2.5 2第七章神经组织 3 2第八章神经系统 2 2 第九章循环系统 2.5 2。

5第十章免疫系统 3 3第十一章皮肤 1 1第十二章内分泌系统 2.5 2第十三章消化管 3 2第十四章消化腺 3 2第十五章呼吸系统 2 2第十六章眼和耳 2 2第十七章泌尿系统 2 2第十八章男性生殖系统 2 2第十九章女性生殖系统 3 3第二十章胚胎学绪论0。

《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2018期末试题及答案

《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2018期末试题及答案

《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2018期末试题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0分)
1.肾单位
2.神经管
3.体循环
4.大网膜
5.神经核和神经节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在骨骼肌纤维中,相邻两条Z线之间的一段--------称肌节。

2.小腿三头肌是由---------和-----------组成。

3.鼻旁窦包括额窦、上颌窦、蝶窦和筛窦,其中开口予中鼻道的有____、额窦和筛窦前、中群。

4.胸导管收集人体下半身和--------的淋巴。

5.肝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

6.脊髓灰质分为前焦、-------和侧角,脊髓白质分为前索、后索和——。

7.甲状腺滤泡由--------------围成,中间是滤泡腔,其内是胶质。

8.椎间盘由中央部的髓核和周围的------------构成。

三、单项选择题
1.参与髋关节构成的是( )
A.胫骨上端 B.股骨下端
C.骰骨 D.股骨头E.髋骨
2.维持子宫前倾的主要韧带是( )
A.子宫阔韧带 B.子宫圆韧带
C.子宫主韧带 D.骶子宫韧带E.卵巢悬韧带
3.关于肺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左肺分上、下二叶 B.右肺前缘有心切迹
C.肺尖高出锁骨内侧端上方2—3cm D.肺的下界于腹中线处与第8肋相交
E.肺的后缘钝圆,贴于脊柱两侧。

组织学与胚胎学(完整课件)

组织学与胚胎学(完整课件)

5.线粒体 (mitochondrion,Mit)
分类: (1)板层状嵴: 一般细胞线粒体 (2)管泡状嵴: 合成类固醇激素细胞
线粒体 (TEM)
6.过氧化物酶体 (Peroxisome)
又称微体(microbody,Mb)
结 构:膜包裹的圆形小体 标志酶:过氧化氢酶 功 能:参与脂肪酸氧化,
分解过氧化氢,解毒
分泌颗粒
一般细胞的基本结构
细胞膜
核糖体 内质网

线粒体

细胞器
高尔基复合体
的溶酶体基 Nhomakorabea微体

细胞质 细胞基质 中心体

细胞骨架

糖原
包涵物 细胞核
脂滴
分泌颗粒
M 线粒体 S 滑面内质网 R 粗面内质网 L 溶酶体 P 过氧化物酶 GL 糖原 N 细胞核
原理:利用抗原(antigen, Ag)抗体(antibody) 特异结合的原理,用已知抗体检测未知抗原的方法。
(1)酶标记抗体——酶免疫组织/细胞化学
可检测某物质在细胞中的分布情况。
A. DDX27——表达于细胞核;
B、IP3R3——表达于胞浆
(2)荧光标记抗体——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术
细胞内各蛋白的分布

细胞器 如何观察?



细胞质 细胞基质


包涵物 细胞核
细胞光镜结构与超微结构模式图
细胞光镜结构
细胞超微结构模式图
一般细胞的基本结构
细胞膜
核糖体 内质网

线粒体

细胞器
高尔基复合体

溶酶体

微体

组织学与胚胎学笔记

组织学与胚胎学笔记

组织学与胚胎学笔记第一章上皮组织1、上皮组织主要分为被覆上皮(保护为主)、腺上皮(分泌为主)以及感觉上皮(感受刺激)等。

2、上皮组织的特点:①上皮组织细胞排列密集,细胞间质少;②上皮细胞有极性,游离面和基底面在结构和功能上有明显的差别;③上皮组织内一般无血管。

3、上皮组织的功能:保护、吸收、分泌、排泄、感觉等功能。

4、杯状细胞的特点是分泌黏液,起润滑和保护上皮的作用。

5、人体内最耐摩擦的上皮组织是复层扁平上皮。

6、与纤毛摆动有关的蛋白质有:动力蛋白、微管蛋白。

7、微绒毛:是细胞表面向外伸出的细小指状突起,常见于上皮细胞的游离面。

电镜下可见微绒毛的表面是细胞膜,内为细胞质;其中轴有许多纵行的微丝,后者从微绒毛的尖端向下连于胞质顶部的终末网;在某些细胞,大量微绒毛整齐排列,形成光镜下的纹状缘或刷状缘。

微绒毛可扩大细胞表面积,并可适当伸长或缩短,促进细胞的吸收。

8、纤毛的二联微管上有动力蛋白形成的动力臂,通过分解ATP释放能量使微管之间产生滑动,纤毛的运动呈节律性定向摆动,可清洁细胞表面。

9、半桥笠的作用是将上皮固着在基膜上。

10、复层扁平上皮耐摩擦的结构基础是什么?答:复层扁平上皮细胞的结构基础:①上皮厚,细胞层数多;②角化的复层扁平上皮浅层细胞角化,胞质充满干硬的角蛋白;③细胞之间有大量的桥粒,而桥粒是很牢固的细胞连接;④基底层的细胞与基膜之间有半桥粒,加强了上皮与基膜的连接;⑤上皮与结缔组织的连接面凹凸不平,扩大了二者的接触面,使连接更加牢固;⑥基底层细胞有很强的分裂增殖能力,新生细胞不断上移,补充表层衰老脱落的细胞。

第二章结缔组织1、结缔组织由细胞和大量的细胞外基质组成,其特点:①细胞数量少,种类多;②细胞散在分布,无极性;③结缔组织在人体内分布广泛,形态多样。

可分为固有结缔组织(疏松结缔组织、致密结缔组织、脂肪组织和网状组织)、软骨组织、骨组织、血液和淋巴。

结缔组织具有连接、支持、营养、保护等功能。

组织学与胚胎学各章习题

组织学与胚胎学各章习题

上皮组织一、最佳选择题1.变移上皮分布于A.气管B.食管C.膀胱D.结肠2.杯状细胞常见于A.单层扁平上皮B.单层柱状上皮C.复层扁平上皮D.单层立方上皮3.内皮衬贴于A.气管B.食管C.膀胱D.血管4.纤毛的内部有A.微丝B.微管C.中间丝D.张力丝5.具有屏障作用的细胞连接是A.桥粒B.缝隙连接C.中间连接D.紧密连接6.下列哪项不是细胞侧面的细胞连接A.桥粒B.半桥粒C.中间连接D.紧密连接7.下列哪项细胞连接又称为通讯连接A.桥粒B.缝隙连接C. 中间连接D.紧密连接8.腺是A.以腺细胞为主要成分的腺上皮B.有大量分泌细胞的器官C.以腺上皮为主要成分的器官D.以分泌功能为主的上皮9.浆液性细胞的最主要形态特点是A.核为圆形,居细胞偏下部B.有粗面内质网C.有高尔基复合体D.有酶原颗粒10.粘液性细胞的最主要形态特点是A.有粗面内质网B.有粘原颗粒C.有高尔基复合体D.核扁圆形,居细胞基底部二、多项选择题11.单层扁平上皮可见于A.腹膜B.食管C.血管D.淋巴管12.上皮细胞的基底面可见A.桥粒B.半桥粒C .质膜内褶D .基膜13.未角化的复层扁平上皮分布于 A .口腔 B .食管 C .膀胱 D .表皮14.上皮细胞侧面的细胞连接有 A .桥粒 B .半桥粒 C .中间连接 D .紧密连接15.有关基膜的描述,正确的是 A .由基板和网板构成B .于毛细血管,基膜仅由基板构成C .基板和网板均由上皮细胞产生D .基膜是半透膜 16.上皮组织的特点包括 A .细胞排列紧密 B .细胞有极性C .上皮组织内大都无血管D .上皮组织内大都有血管17.有关紧密连接的描述,正确的是 A .紧密连接两侧的细胞膜完全融合 B .紧密连接可呈带状环绕细胞C .紧密连接可阻挡物质穿过细胞间隙D .紧密连接多位于细胞侧面顶端 18.有关缝隙连接的描述,正确的是 A .细胞间隙极狭窄 B .有大量连接小体C .连接小体由6个连接素分子围成D .具有屏障作用2名词解释 19.内皮20.杯状细胞 21.浆液性细胞 22.粘液性细胞 23.混合性腺 24.微绒毛 25.纤毛 26.紧密连接 27.缝隙连接 28.桥粒29.基膜3论述题30.试述上皮组织的结构特点及其主要功能。

《组织与胚胎学》第18章 人体胚胎的早期发生

《组织与胚胎学》第18章 人体胚胎的早期发生

内细胞群的变化
第二周胚泡植入的过程中,内 细胞群的细胞增殖分化为两层细 胞构成的一圆盘状结构,称为二 胚层胚盘.
二胚层胚盘
上胚层:靠近滋养层的
(epiblast)
一层柱状细胞 下胚层:面临胚泡腔的
(hypoblast)
一层立方细胞
出现两个腔
❖羊膜腔:上胚层和滋养层之间,含羊水。 ❖ 卵黄囊:下胚层周缘细胞向腹侧生长围成。
学习胚胎学的一些注意事项: 1、胚胎发育的动态性。要注意时间
观念,常用:天、周、月。 2、胚内、胚外发育的同时性。 3、胚胎学中的挂图、图谱和模型中的颜色
红色——中胚层 黄色——内胚层 蓝色——外胚层
人胚早期发育
精原细胞
46, XY
初级精母细胞
46, XY
次级精母细胞
23, Y
23, X
精子细胞
(二)三胚层的形成
原结 原沟
原条
上胚层
下胚层
原凹
原条
(内卷中的上胚层) 原沟
上胚层
原结
下胚层 形成中的内胚层 形成中的中胚层
(二)三胚层的形成
1、原条(primitive streak)的形成:上胚层正中线 部分细胞增殖形成的一条增厚区。
原结(primitive node) :原条前端膨大成结节。
精子的发生
三个变化
位置的变化 形态的变化 核型的变化
2. 精子的成熟及获能
精子获能(capacitation)*
女性输卵管和子宫内有一种物质 可使抑制精子顶体酶释放的物质降 解,从而使精子获得使卵子受精的 能力,称为获能。
精子量:2-6ml, 3-5亿个,400个 左右到输卵管。
畸形率 ﹥25-30%

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案例讨论及解析

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案例讨论及解析

第一章骨学[临床病例]病人,男, 23岁,驾驶电动车时速度较快不慎摔倒,左肘部先着地,因“肘部活动受限”急诊入院。

体格检查: -般情况良好,生命体征平稳。

左肘部疼痛、畸形、肿胀,可触及骨擦感,肘后三角消失,伴有手部小指部位麻木。

[问题与解析]1.此病例最有可能的骨折是什么?解析:依据病例左肘部先着地,左肘部疼痛、畸形、肿胀,可触及骨擦感,肘后三角消失,初步判断是肱骨远端内侧部骨折。

2.此部位骨折,最有可能损伤哪个神经?解析:依据病例左肘部可触及骨擦感,肘后三角消失,伴有手部小指部位麻木,且肱骨远端内上髁后下方的浅沟为尺神经沟,内有尺神经通过,所以可能损伤尺神经。

第二章关节学[临床病例]病人,女, 44岁,2小时前在工作中从2米高处坠落地面,当即意识不清,躁动,头部伤口流血,双下肢不动,急送医院就诊。

体格检查:体温36.8℃, 呼吸20次/分,脉搏78次/分,血压121/78mmHg。

查体欠合作,意识呈朦胧状态,语言含糊不清,右侧顶部头皮可见一5.0cm不规则伤口,双侧瞳孔等大同圆,直径2.5 mm,对光反射正常,双上肢肌力3级,双下肢肌力0级,双侧腹壁反射消失,膝腱反射消失。

MRI检查:胸4、5、6椎体压缩性骨折,胸3 ~ 7椎体水平脊髓异常信号脊髓损伤;颈3~4、5~6、6~ 7间盘突出,颈髓损伤。

CT检查:胸6椎体爆裂性骨折,胸7、8、9右侧横突骨折。

[问题与解析]1.该病人的诊断是什么?解析:胸6椎体爆裂性骨折伴截瘫,胸4、5椎体压缩性骨折,胸7、8、9椎体右侧横突骨折。

2.对该病人如何处理?解析:入院后预防感染,头部外伤清创缝合,择日行胸6椎体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椎板减压术,由于患者不能自主排尿,择日行膀胱穿剌造痿术,出院后需要做患肢功能锻炼。

第三章骨骼肌[临床病例]病人,男性,30岁。

踏跳后左后踝疼痛伴不能提踵1小时。

1小时前患者在打篮球踏跳时,突感左后踝区棒击样疼痛,伴跛行和左足不能跖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体组织学与胚胎学》第18章在线测试
A B
C D 、分泌雄激素结合蛋白的是
A B
C D 、经过形态变化演变为精子的细胞是
A B
C D 、生精细胞中存在时间最短的是
A B
C D 、精子的顶体是特殊的
A B
C D
D、能合成和分泌雄激素
2、血-睾屏障的组成包括
A、血管内皮
B、内皮基膜
C、生精上皮基膜
D、支持细胞间的紧密连接
3、生精细胞中具有单倍体DNA的是
A、精原细胞
B、初级精母细胞
C、精子细胞
D、精子
4、生精上皮的组成是
A、生精细胞
B、支持细胞
C、肌样细胞
D、间质细胞
5、关于次级精母细胞的描述正确的是
A、存在时间短,故生精小管切面上不易见到
B、经DNA复制和第2次成熟分裂后形成精子细胞
C、核型为46, XY
D、核型为23, X或23,Y
第三题、判断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
1、精子细胞不再分裂,经过复杂的形态变化演变成精子。

正确错误 2、精原细胞是生精小管中存在时间最短的细胞。

正确错误
、生精小管上皮内的支持细胞分泌雄激素结合蛋白,保持生精小管内雄激素水平,促进精子发生。

正确错误
、睾丸间质细胞可分泌雄激素。

正确错误
、初级精母细胞是生精小管中存在时间最短的细胞。

正确错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