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国家先进污染防治示范技术名录(重金属污染防治技术领域)

合集下载

中华人民共和国污染防治最佳可行技术导则1

中华人民共和国污染防治最佳可行技术导则1

之ϔ:中华人民共和国污染防治最佳可行技术导则XXXX-200X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最佳可行技术导则(征求意见稿)Best Available Techniques Directive for Treatment and Disposal of Sludge from Wastewater Treatment PlantXXXX-XX-XX 发布XXXX-XX-XX 实施国家环境保护部发布目录前言 (1)1、最佳可行技术(BAT)的定义及作用 (2)2、BAT的确定原则 (3)3、适用范围 (3)第一章概述 (4)1.1 污泥的特性及危害 (4)1.1.1 污泥的特性 (4)1.1.2 污泥对环境的危害 (5)1.2污泥处理处置工艺 (6)1.2.1污泥处理过程涉及的污染问题 (6)1.2.2 污泥处置技术 (8)第二章污泥预处理及辅助设施管理 (10)2.1 污水预处理工艺流程及产污环节 (10)2.2 污泥产生及计量 (11)2.2.1 污泥处理产生量和计量 (11)2.2.2 污泥的计量 (13)2.3 污水预处理工艺介绍 (14)2.3.1 污泥浓缩 (14)2.3.2 污泥脱水 (14)2.4 污泥预处理工艺物料及能源消耗 (15)2.5 污泥预处理过程主要的污染物 (15)2.6污染控制技术 (16)2.7 污泥预处理环境管理实践 (17)2.7.1 工艺流程 (17)2.7.2 环境控制 (17)2.8 污泥脱水新技术 (18)第三章污泥消化技术 (19)3.1 厌氧消化流程及产污环节 (19)3.2 厌氧消化工艺及能耗和污染物排放 (19)3.2.1厌氧消化工艺 (19)3.3 确定BAT时需考虑的内容 (22)3.3.1中温厌氧消化技术 (22)3.3.2 综合利用技术 (22)3.3.3 末端技术 (23)3.4 污泥消化可行技术 (25)3.4.1技术适用范围 (25)3.4.2 环境管理 (25)3.5 污泥消化新技术 (25)第四章污泥发酵技术 (26)4.1 好氧发酵基本流程及产污环节 (26)4.2好氧发酵工艺及能耗和污染物排放 (26)4.2.1 污泥好氧发酵工艺 (26)4.2.2能耗及主要污染物 (29)4.3确定BAT时需考虑的内容 (30)4.3.1 污泥发酵技术 (30)4.3.2臭气污染控制技术 (32)4.3.3 废水污染控制技术 (33)4.3.4 发酵中重金属的控制 (33)4.5 污泥发酵可行技术 (33)4.5.1可行技术 (33)4.5.2 环境管理 (34)4.6 污泥发酵新技术 (35)第五章污泥土地利用技术 (36)5.1 污泥土地利用工艺流程及产污环节 (36)5.2 污泥土地利用方式及消耗和污染物排放 (36)5.2.1污泥土地利用方式 (36)5.2.2能耗及污染物排放 (36)5.3确定BAT时需考虑的内容 (38)5.3.1 污泥的运输与贮存 (38)5.3.2 污泥施用方法 (38)5.3.3 污染物限值 (39)5.4 污泥土地利用可行技术 (40)5.4.1 污泥土地利用指标要求 (40)5.4.2 环境管理 (41)5.5 污泥土地利用新技术 (41)第六章污泥焚烧技术 (42)6.1 污泥焚烧工艺流程与产污环节 (42)6.2 污泥焚烧工艺及消耗和污染物排放 (42)6.2.1污泥焚烧工艺 (42)6.2.2排放和消耗水平 (42)6.3 确定BAT时需考虑的内容 (44)6.3.1干化技术 (44)6.3.2焚烧技术 (45)6.3.3烟气净化技术 (46)6.3.4飞灰处理技术 (50)6.4 污泥焚烧可行技术 (50)6.4.1可行技术 (50)6.4.2环境管理 (51)6.5 污泥焚烧新技术 (52)6.5.1与生活垃圾(MSW)混合焚烧 (52)6.5.2利用现有工业用炉焚烧污泥 (52)6.5.3 火电厂混合焚烧发电工艺 (52)6.5.4 喷雾干燥+回转式焚烧炉 (53)第七章污泥处理处置最佳可行技术选择 (53)7.1 污泥处理、处置最佳可行技术选择原则 (53)7.2 污泥处理最佳可行技术 (54)7.2.1 污泥消化最佳可行技术 (54)7.2.2 污泥发酵最佳可行技术 (58)7.3 污泥处置最佳可行技术 (61)7.3.1 污泥土地利用最佳可行技术 (61)7.3.2 污泥焚烧最佳可行技术 (64)第八章结论说明和建议 (67)前言为进一步增强环境管理决策的科学性,提升环境保护技术和产业在环境保护工作中的保障作用,有效提高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以及污染物排放控制标准,为防止污水处理厂产生污泥造成的二次污染,进一步强化污水处理厂解决污泥处理处置技术和环境要求制定本导则。

2009年国家先进污染防治示范技术名录

2009年国家先进污染防治示范技术名录
3 垃 圾 渗滤 液 处 理 技 术 、
反硝化 工艺中存在的技术难题 。 NH3 N ̄8 / 的污水厂 吨水投资8 0 2 0 , - mg L 0 -10 元 吨水 化/
技术指标 :() 技 术采用 “ 凝沉 淀+MB 1该 絮 R+ 种膜集 成分离”组合工艺 , 先通 过絮凝 沉淀去 除部 分重 金属离子和悬 浮物 , 然后进 入序 批式 好氧/ 氧膜生 缺
文章编号 :06 57 2 1)0— 04 O 10- 37(00 1 00一 8
20年国家先进污染防治示范技术名录 9 0
城市污水 、污泥、垃圾渗滤液处理及水体修复 硝化同时进行, 通过加入复合菌群和工艺条件控制, 使处理 技 术 装 置可以承受更高的进水浓度 。 应用该技术处理C D和 O
0 呈半干化状 态, 可直接焚烧。 处理污水5 t 日 万 的污水 至1.%; A B 62 U S 工艺将9 %以上 的有机物转变为可降解物 5 %, 0 质; R的膜截 留作用可延长大分子物质及有效微生物在 处理厂 ( 产8%含水率污泥3t , MB 日 0 0) 污泥处理设施建设投资
0 t 运行成本6 元/ ; 5 t 平均电耗5 万k ・ / 。 5 W h a 生物反应器 中的停留时间, 提高对污染物的降解能力。 处 2万元/ , 日 理1m 2 的中试系统C D O 去除率为9 .%, 3 N 96 NH - 去除率为 9 .%。 73 经测算, 吨水投资约3 万元。 适用范围: 城市污水厂污泥以及石化等工业废水处理
《 国家先进污染防治示范技 术名录》 所列的新技 术新工艺在技 术方法上具有创新性 , 技术指标具有先进性 , i i
均为我国当前迫切需要的节能减排技术和工艺, 并已基 本达到实际工程应用水平。 鼓励各地对名录中的新技术新工 艺进行工程示范和推广。 环境保 护专项资金安排 污染防治新技 术新工艺推广应用项目 当 应 符合本名录的要求。 《 国家鼓 励发 展的环境保护技 术 目 录》 所列的技 术是 经工程 实践证明了的成熟技术 , 国家鼓励企业优先采

《2016年国家先进污染防治技术目录(VOCs防治领域)》(公示稿)

《2016年国家先进污染防治技术目录(VOCs防治领域)》(公示稿)

《2016年国家先进污染防治技术目录(VOCs防治领域)》(公示稿)1.印刷行业氮气保护全UV干燥技术:工艺路线及参数:凹印工艺中使用UV油墨的承印材料在进入干燥区前,先采用不含氧的气体对承印材料表面进行吹扫处理,使其在充有保护气体N2的紫外线干燥箱中进行干燥,防止干燥过程中油墨与空气接触反应,避免添加抗氧剂,从源头减少VOCs的使用与排放。

主要技术指标:氮气保护全UV九色凹印机工作过程中,在不抽风情况下,车间内VOCs浓度最高为0.15mg/m3。

技术特点:采用紫外干燥技术解决了UV油墨在凹印机上无法完全干燥的难题;不仅可以减少VOCs排放,还可以降低干燥过程的能耗。

适用范围:烟草、食品、药品等包装材料的印刷。

应用案例:中山和运印务有限公司无溶剂凹版印刷工艺改造工程技术类别:示范2.包装印刷无溶剂复合技术工艺路线及参数:该技术使用聚氨酯胶粘剂通过反应固化实现不同基材的粘结。

全部工艺在低温或常温(35~45℃)状态下完成;使用多辊涂布,胶层薄,涂胶量只有溶剂型干式复合的1/3~1/2。

主要技术指标:相比溶剂型干式复合工艺VOCs减排率可达99%以上。

技术特点:采用无溶剂胶粘剂代替溶剂型胶粘剂,从源头上避免了VOCs的使用与排放。

适用范围:软包装印刷及装饰、织物、皮革复合等领域。

应用案例:广州市溢洋塑料制品有限公司包装印刷无溶剂复合项目技术类别:推广3.木器涂料水性化技术工艺路线及参数:通过应用丙烯酸聚氨酯共聚物乳液(PUA)制备技术、多重交联制备聚氨酯水分散体(PUD)制备技术及高性能聚丙烯酸酯乳液(PA)的制备技术,形成系列高性能聚合物乳液的制备技术,实现木器涂料的水性化。

主要技术指标:高性能聚合物乳液的VOCs含量≤50g/L;水性涂料的VOCs 含量≤70g/L。

技术特点:解决了高性能聚合物乳液的制备和溶剂型涂料的水性化替代技术。

适用范围:木器涂料生产企业及木质家具制造行业。

应用案例:中山市美果家具厂年产2万套办公家具涂装水性化工程技术类别:推广4.活性炭吸附-氮气脱附冷凝溶剂回收技术工艺路线及参数:利用颗粒活性炭吸附有机废气,活性炭吸附饱和后采用高温氮气脱附再生,脱附产生的溶剂经冷凝分离后回收。

国家先进污染防治技术目录(固体废物处理处置领域)

国家先进污染防治技术目录(固体废物处理处置领域)

干化后污泥含水率可按要求调整为 10%~50%,脱水能耗低于 250kWh/t 水
采用除湿热泵对干化产生 的湿热空气进行余热回 收,比普通热泵节能10~ 30%。采用低温干化,有 害气体挥发少
污泥干化
通过在畜禽粪便中添加一定量农业废弃物,调整物料水
密闭式畜禽粪 便高效发酵技 术
分至 65%以下、碳氮比为(25~30):1。发酵周期为 7d, 其中 65℃以上发酵保持 72h 以上。设备全程密闭,发酵 有机肥产品满足《有机肥料》(NY 完成后物料从设备下部排出,同时由设备上部添加预混 525)要求 好的粪污物料,往复循环,保持设备满载运转。发酵产
国家先进污染防治技术目录(固体废物处理处置领域)
序号 1 2
技术名称
工艺路线及参数
主要技术指标
技术特点
适用范围
大型多级液压 往复翻动式炉 排生活垃圾焚 烧技术
生活垃圾机械 生物预处理和 水泥窑协同处 置技术
垃圾经推料器到达炉排干燥段,通过滑动炉排和翻动炉
排翻动垃圾实现垃圾干燥、燃烧分解、燃烬,达到充分
利用热盘炉作为焚烧设 备,炉内温度高,燃烧充 分;采用破碎+好氧生物发 酵+机械挤压脱水预处理 工艺,降低了入炉垃圾水 分,提高了垃圾热值
城市生活垃圾 焚烧
水泥窑协同处 置生活垃圾 (掺加生活垃 圾质量不超过 入窑物料总质 量的 30%),配 套单线熟料生 产规模≥ 3000t/d 的新型
技术 类别 推广
采用特定超高温菌,好氧 发酵温度高
市政污泥等有 机固体废物好 氧堆肥处理
部分进行下一步的资源化利用
污泥除湿热泵 低温干化设备
采用螺杆泵将含水率 80%~85%的污泥送入网带干燥 机,干燥产生的湿热气体进入除湿热泵,除湿加热后再 返回网带干燥机作为污泥干燥热源,干化温度 40℃~ 75℃。产生的冷凝水可直接排放

廖晓勇

廖晓勇
廖晓勇简历表
姓 名 从事专业 工作单位及职位 廖晓勇 性 别 男 出生年月 1977 年 3 月
环境科学与工程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副研究员
学习及工作经历: (从大学开始填,内容包括时间、单位、学位、所学专业、从事专业、专业技术 职务情况,时间段要连续,准确到月份) 廖晓勇现为中科院地理资源所污染土地修复课题组组长,―污染场地修复 创新联盟‖第一届理事长,(中科院地理资源所-环境保护部华南环科所)城市土 地修复联合研究中心负责人,工业场地污染与修复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副主任, 北京科学技术研究院客座研究员。 2007 年度入选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 2009 年度获北京青年科技奖。具体经历如下: 2009.7-至今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2004.8-2009.6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2001.9-2004.7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生态学专业 获博士学位 助理研究员 环境科学与工程 副研究员 环境科学与工程
如内容较多,本栏目填不下时,可另纸接续(以下各栏目均如此) 。
1
主要学术成就、科技成果及创新点: (简要概括,不超过 500 字) 主要从事城市工业场地和污染农田土壤的修复技术研究, 是我国较早从事污 染土地修复技术研究和工程示范的学者之一。 在北京、 湖南和广西等地建立了在 环境修复领域有影响力的污染土地修复技术示范工程。 《Environmental Science 在 & Technology》《Environment International》《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 、 、 、 《科学通报》等国内外环境领域重要学术刊物发表论文70多篇,其中第一作者或 通讯作者的SCI收录论文10篇,英文专著1篇,合作培养博士后2名,培养研究生9 名。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6项,其中9项已经授权。负责或参加20余项重金属污染 土壤修复领域的重要课题,现主持北京市科技计划重大项目、国家863计划课题 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课题。主要科技成果及创新点如下: 1. 开发以超富集植物为核心的植物修复技术,并发展植物—微生物联合修 复技术,揭示微生物强化修复的过程与原理。已在湖南、广西和云南等地建立了 修复技术示范工程,污染土壤中砷的年去除效率高达15%,处于国际同类技术的 先进水平。该技术已入选《2010年度国家先进污染防治示范技术名录》 (重金属 污染防治技术领域) 。 2. 研发工业污染场地的化学氧化修复技术和土壤气相抽提修复技术,研制 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污染场地修复装备2套,填补国内在该领域的空白,并采用 该技术和装备在北京焦化厂开展中试应用, 修复效果达到预期目标且修复成本要 远低于国际同类技术所需费用,这一成果受到国内外同行的好评。 3. 结合环境科学、地学、土壤学、流行病调查学等方法,对北京、湖南、 广西和甘肃等典型区域进行大尺度土壤污染调查和风险评价, 发现并揭示了我国 工业活动导致大面积土壤重金属污染特征和规律, 这对土壤污染的风险控制和管 理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4. 作为召集人和负责人之一,建立“污染场地修复科技创新联盟” ,该联盟 聚集行业优势力量联合攻关, 构筑污染土地修复产业链以加快修复技术市场化进 程, 为促进污染土地修复领域科技转化为生产力提供基础性平台, 这种科技新模 式得到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并获得国内外同行的高度评价。 科技成果目录: (1.论文作者、年份、题目、期刊名称、卷期、页;2.著作:著者、年份、书名、 出版社;3.专利:名称、专利号、授权时间、负责人;4.其它可以代表申请人科 技贡献的成果) 1. 主持污染土地修复相关课题

重金属污染防治政策:环保部

重金属污染防治政策:环保部

重金属污染防治政策:环境保护部1.2009年09月:关于深入开展重金属污染企业专项检查的通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环保专项行动领导小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环保专项行动领导小组:2009年8月以来,相继发生了陕西凤翔铅污染、湖南浏阳镉污染及山东临沂砷污染事件,人民群众健康受到影响,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

党中央、国务院领导同志高度重视,连续做出一系列重要指示。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领导指示精神,切实加强重金属污染企业的环境监管,维护群众环境权益,确保环境安全,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环境保护部、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监察部、司法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工商总局、安全监管总局和电监会(以下简称“国务院九部门”)决定于2009年10月至12月在全国集中开展重金属污染企业专项检查。

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工作目标全面排查涉铅、镉、汞、铬和类金属砷企业,摸清企业重金属污染物排放情况,严肃查处企业违法建设、超标排放等违法行为,遏制重金属污染事件频发的势头,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努力改善环境质量,确保社会和谐稳定。

二、检查范围此次检查的企业是指原辅材料、中间产品、产品及废水、废气中含有铅、镉、汞、铬和类金属砷物质,在生产、贮存和运输等环节可能造成环境污染或者超过污染物排放标准的企业。

(一)涉铅:铅锌矿(含伴生矿)采选、铅冶炼及加工和蓄电池企业;(二)涉镉:铅锌矿(含伴生矿)采选及冶炼、电镀和以镉化合物为原料企业;(三)涉汞:有色金属矿采选及冶炼、化工企业;(四)涉铬:铬盐、电镀及制革企业;(五)类金属砷:有色金属矿采选及冶炼、硫磷化工、砷化物生产企业;(六)涉铅、镉、汞、铬和类金属砷的危险废物处置利用类企业。

三、检查内容(一)企业建设项目执行环境影响评价、环保“三同时”制度情况及污染物达标排放情况;(二)企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制定及演练情况;(三)企业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及其中高费项目实施情况;(四)企业废渣场、尾矿库环境污染隐患排查情况;(五)企业含重金属固体废弃物的贮存及运输执行有关法律法规情况;(六)城镇、企业污水处理厂污泥和垃圾填埋场渗沥液重金属排放及无害化处置情况。

《国家先进污染防治技术目录(大气污染防治领域)》(优选.)

《国家先进污染防治技术目录(大气污染防治领域)》(优选.)

陶瓷触媒管式 与喷入烟道的氨水雾化氨气、吸附剂粉混合, 浓度可<20mg/m3,颗粒物 颗 粒 物 、 SOx、 玻璃窑炉烟气 示范
11
多污染物协同 然后进入陶瓷一体化反应釜,通过陶瓷触媒滤 浓度可<5mg/m3,氟化氢 NOx、 HF等 污 染 净化
技术
控制技术
管实现 SCR 脱硝及高效除尘,净化烟气经余热 (HF)浓度可<5mg/m3, 物。
18
热 回 收 集 成 气温度,使饱和烟气中水蒸气在微细颗粒物表 ≤5mg/m3。 面冷凝,促进颗粒物凝聚,提高细颗粒物捕集
硫(SO3),并可 工业锅炉除尘 技术
装置
实现烟气余热利
效率。
用。
—6—
序号 19 20
技术细分 领域
技术 名称
工艺路线
主要技术指标
技术特点
适用 范围
技术 类别
利用工业废弃物
锅炉回收余热后达标排放。
氨逃逸可<5ppm。
催化裂化再生烟气先经换热器降温后进入袋式
实现催化裂化再
催化裂化再
出口颗粒物浓度可<
催化裂化、催化
12
生 烟 气 除 尘 除尘器除尘,然后采用氢氧化钠溶液喷淋与烟 10mg/m3,除尘效率和脱硫 生 烟 气 高 效 除 裂解装置再生 推广
脱硫技术
气中 SO2 逆向接触进行湿法烟气脱硫,脱硫后烟 效率均可达 99%以上。
附件
2018 年《国家先进污染防治技术目录(大气污染防治领域)》
技术细分 序号
领域
技术 名称
工艺路线
主要技术指标
技术特点
适用 范围
技术 类别
钢 铁 窑 炉 烟 钢铁窑炉高温烟气先经冷却器降温至 60℃~

国家先进污染治理技术示范名录(第一批)

国家先进污染治理技术示范名录(第一批)
7
黄磷尾气制甲酰胺技术
采用变温变压吸附黄磷尾气中的CO,利用羰基合成技术生产甲酰胺等系列产品。净化后,黄磷尾气中磷、硫、砷、氟化物杂质含量小于1ppm,CO的回收率大于85%。
燃煤含硫量高且具有硫回收条件的大型工业锅炉和电站锅炉的烟气脱硫
已在20×104Nm3/h的锅炉上应用
解决活性焦的制备与选择、移动床吸附再生等关键技术问题
4
低浓度SO2烟气脱硫与回收利用一体化技术
采用自主知识产权的“氨法吸收-氧化”一体化工艺,用废氨水(NH3:8%~10%)吸收烟气中的SO2,吸收液蒸发得硫酸铵,少量未分解的亚盐经蒸发过程热分解返回循环吸收。SO2吸收率>95%,亚盐氧化率>90%。
具有氨吸收剂条件的大型工业锅炉和电站锅炉的烟气脱硫
已在100MW燃煤机组上应用
解决废氨液的综合利用和硫资源回收的问题
3
活性焦脱硫技术
采用活性焦物理-化学吸附脱除烟气中的SO2,吸附饱和后热脱附回收SO2,制硫酸产品或单质硫。活性焦SO2吸附容量>10%(重量),脱硫效率>95%,硫资源回收率≥85%。
冶金、化工行业大中型工业锅炉或自备电厂烟气脱硫
已有工程应用
解决冶炼行业含SO2烟气治理和资源化的问题
5
选择性催化还原烟气脱硝技术
采用选择性脱硝技术处理火电厂烟气,以NH3为还原剂,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将NOx还原成N2和H2O。脱硝效率>90%,氨逃逸率<3ppm,SO2氧化率<1%,催化剂运行寿命>24000小时。
6
氮肥企业废水零排放处理技术
采用清洁生产工艺改造、闭路循环改造、末端治理回用和在线检测管理的集成技术,实现氮肥企业废水零排放。每生产1吨氨可减排N-NH33.4kg、COD 7.29kg、氰化物0.05kg、SS 9.73kg、石油类0.49kg、挥发酚0.01kg、硫化物0.05kg,节约用水48.63t。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件
一:
2010 年国家先进污染防治示范技术名录(重
金属污染防治技术领域)
不锈钢行业酸
洗污泥综合处
理处置技术中铬盐的回用率大于99%。

该技术采用酸浸出-沉淀-离子交换层析法
回收不锈钢
— 3 —
不锈钢酸
洗行
业、电镀行业

泥处理
铬、锰铬铬、镍
8 含钒铬渣清洁
利用集成技术±10%;重复性,
小于±5%;24 小时零点漂移,小于±5%;
24 小时量程漂
移,小于±5%;取样测量周期,小于30 分
钟。

萃取回收率大于
95%,铬渣98%
以上转化
为产品。

冶金、化工等行
业的含钒铬渣
已有少量工
程应用
的处理
水中重金属样品处理和在线分析技术
有效分离钒、铬,并资源化利用镉、铅、砷、锌、镍、六价铬、钴、锰、汞

物;粗
铅电解,产出电铅和铅阳极泥,再进一步提取阳极泥中的
金、银;采用湿法工艺提取烟尘中的铟。

砷回收率大于60%,理废旧电
池,包括

处理、浸
出、除


有色冶炼烟尘中有
价及稀贵金属的分
离及回收
废旧电池、含铅废
砷、铅
12 废旧电池资源液分离和直接材料化工艺,分离废旧电池中的钴、镍和其废旧电池及

已有少量

物综合治理及回收钴、镍、锰
化利用技术他杂质金属,得到高纯度的钴镍化合物、硫
酸盐溶液或镍
合金产品,经深加工后制备成镍钴锰锂等电
池材料。

废旧
电池中的钴、镍、锰的综合利用率大于98%。

— 5 —
铅废物处理程应用利用
分子键合重金属污染土壤修
复技术
该技术利用活性
炭焦化温度比氯
化汞升华温度高
的原理,
设计了氮气保护
干馏法废触媒回
收氯化汞装置,
去除率为10%—
15%;修
复 1 万平方米含
砷80mg/kg 的
砷污染土壤需历
时 5 年,总
投资约 4.5 万
元。

— 6 —








发展状况
已完成中试
已完成中试
已完成中试
已有少量工程应用
解决的技术难题
选择性微生物的

选和重金属的浸

电石法PVC 生
产过
程中汞触媒的回

提高蜈蚣草对砷

富集效率
提高修复效果的

定性
防治的
污染物种类
铜、镍


铬、铅、镉、
铜、镍等
20 新型氨性蚀刻液功能后返回蚀刻生产线使用,最后利用电解法对萃取后的
收工

再生循环技术电解液进行电积,得到高附加值的副产品-
阴极铜,整体
工艺能够实现闭路循环。

蚀刻液回收利用率达到100%。

阴极电解铜含铜
达到99.95%以
上。

—7 —
处理程应用处理
含量低于10mg/kg、汞含量低于
10mg/kg、六价铬含量低
于10mg/kg,不含硝酸盐、磷酸盐。

—8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