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PR220反射式光电传感器的性能测试与分析
红外传感器的性能测试及应用实验报告

红外传感器的性能测试及应用实验报告学院:计算机与电子信息学院专业:电子信息与通信工程类班级学号:姓名:一、实验目的:1、掌握红外传感器的基本应用电路。
2、掌握收、发红外光的元件的基本特性。
3、掌握红外传感器在黑线检测应用上的性能特点。
二、实验设备:二、万用表,双路直流电压源。
实验基本元件:带有收发功能的一体化的红外传感器RPR220,100k电位器二个,100定值电阻R,2k电阻定值电阻R。
,12 三、实验原理:测试红外线传感的电路如图所示:第 1 页左边为发射管,通过的电流为;右边为接收管,通过的电流为。
IIFC传感器的基本特性是:发射管,通过的电流越大,发射的光的强度也越大;接收管,接收到的光越强,通过的电流就越大。
发射管把红外线发射出去,红外线经过反射平面反射回到接收管。
通过检测接收管的电流大小,就可以感知到反射平面的反射强度。
在白底平面上检测黑线的应用中,就是根据反射回来的光线在接收管中产生的电流大小,来判断是否存在黑线。
测量回路电流大小的方法,就是在回路中,串联阻值已知的电阻,通过测量电阻上的电压,换算出实际电流的大小。
实际应用中,将发射管回路中的电流源换成电压源,通过改变回路串联电阻的大小,来调节回路电流的大小。
本实验中,该串联电阻应由一固定数值的电阻和一电位器组成,其中固定电阻的作用,一是通过它来测量出电流大小,二是防止当电位器调节到0时,有可能会导致电流过大而烧毁发射管。
对于接收管回路,可采用这种方法来达到既能测量回路电流大小,又可以调节接收管上电压大小的目的。
四、实验主要任务:1、根据实验原理所述知识及后面任务的需要,设计并制作一个测试红外线传感器性能的电路。
2、若为传感器前端到反射平面(白纸)之间的距离大小,分别测量出当ddmm,10dmm,20和时的以下特性曲线。
(a) (b)测量(a)图特性时,必须确保流过发射管的电流不超过其极限值。
VImA,10ImA,20测量(b)图特性时,只测量当和的两条特性曲线。
光电探测器的性能测试与分析

光电探测器的性能测试与分析一、引言光电探测器是一种重要的光电器件,其性能的优劣直接影响到光电仪器的使用效果。
因此,对于光电探测器的性能测试与分析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光电探测器的性能测试方法、测试参数的选择、测试结果分析等多个方面进行详细探讨。
二、光电探测器的性能测试方法1. 光谱响应测试光谱响应测试是评估光电探测器对不同波长光的响应能力的重要方法。
常用的测试设备包括光源、光谱辐射计和系统软件等,通过调节光源的波长和强度,测量光电探测器在不同波长下的响应能力。
2. 响应时间测试响应时间是指光电探测器从接收到光信号到达稳定的响应状态所需的时间。
正确测试光电探测器的响应时间可以帮助评估其在高速光信号检测和快速数据采集等应用中的适用性。
常用的测试方法包括脉冲激励法和步阶激励法。
3. 暗电流测试暗电流是指光电探测器在没有光照的情况下产生的电流。
暗电流是评估光电探测器的敏感性能和噪声特性的重要参数。
测试时需要排除光源的影响,并通过调节环境温度等因素来控制暗电流的大小。
4. 噪声测试噪声是光电探测器输出信号中不希望的波动成分,会干扰信号的准确度和稳定性。
常见的噪声包括热噪声、暗噪声和自由噪声等。
噪声测试可以通过测量输出信号的功率谱密度来进行。
三、测试参数的选择在进行光电探测器的性能测试时,需要选择合适的测试参数。
首先,需要根据实际应用需求选择测试范围和测试精度。
其次,需要考虑光电探测器的工作原理、结构特点和材料特性等因素,选择合适的测试方法和测试设备。
最后,需要根据测试结果的应用场景,选择合适的性能指标进行评估。
四、测试结果分析在进行光电探测器的性能测试后,需要对测试结果进行分析。
首先,需要比较测试结果与规格书中的标准值是否一致,以验证光电探测器是否符合规格要求。
其次,需要分析测试结果的稳定性和可重复性,确定光电探测器的长期稳定性能。
最后,需要与其他同类产品进行对比分析,评估光电探测器在市场竞争中的优势和劣势。
反射式光电传感器使用及测试注意事项

反射式光电传感器使用及测试注意事项1·反射取样式光电传感器的工作原理是传感器红外发射管发射出红外光,接收管根据反射回来的红外光强度大小来计数的,故被检测的工件或物体表面必须有黑白相间的部位用于吸收和反射红外光,这样接收管才能有效的截止和饱和达到计数的目的。
所以在选择工作点、安装及使用中最关健的一点是接收管必须工作于截止区和饱和区。
2·使用中光电传感器的前端面与被检测的工件或物体表面必须保持平行,这样光电传感器的转换效率最高。
3·光电传感器的前端面与反光板的距离保持在规定的范围内。
4·光电传感器必须安装在没有强光直接照射处,因强光中的红外光将影响接收管的正常工作。
5·光电传感器的红外发射管的电流在2~10mA之间时发光强度与电流的线性最佳,所以在电流取值一般不超过这个范围,若取值太大发射管的光衰也大长时间工作影响寿命;若取值太小一是抗干扰性下降,二是对接收管的要求严。
6·光电传感器长时间工作时红外接收管的最大工作电流不应超过250μA。
7·安装焊接时,光电传感器的引脚根部与焊盘的最小距离不得小于5mm,否则焊接时易损坏管芯。
或引起管芯性能的变化。
8·光电传感器在具体的工作环境中最佳工作状态的参数选择方法:根据实际的检测距离选取光电传感器的型号。
安装好传感器,做好工件或物体表面的取样标志,在5V工作电压下根据该型号传感器红外发射管所需的工作电流选取负载电阻R1 (红外发射管的正向压降在(1~1.3 V),红外接收管负载电阻R2取一值,测量AB两点之间的电压。
当光电传感器对准工件或物体表面黑色标志处,AB间的电压应控制在0.3~0.6V之间,此时光电传感器的工作状态最佳,若AB间电压小于0.3V,则将R2电阻阻值换大直到符合要求,若AB间电压大于0.6V,则相反。
在工件或物体表面无黑色标记处,AB间的电压≥4.5V即可。
注:用于测量电压的电压表的内阻与接收管的负载电阻R2相比较必须有足够大,否则测量数据有误(特别在UAB较大时)。
光电传感器特性分析

光电传感器特性分析光电传感器是一种能够将光能转换为电信号的器件。
它的主要原理是利用光电效应,即光照射在特定材料上时,会产生光电流。
光电传感器具有高灵敏度、快速响应和广泛的应用领域等优点。
本文将对光电传感器的特性进行详细分析。
1.灵敏度:光电传感器的灵敏度是指它对光信号的敏感程度。
灵敏度越高,意味着光电传感器能够更好地接收到微弱的光信号并产生相应的电信号。
灵敏度的提高可以通过改变材料的光电系数、增加光电极面积和优化传感器结构等方式来实现。
2.光电转换效率:光电转换效率是指光能转换成电能的比例。
光电传感器的光电转换效率取决于光电极材料的内部结构和材料特性。
常用的光电极材料有硒化铟、硒化铟锌和硒化硫等。
不同材料具有不同的能带结构和能级分布,因此其光电转换效率也有所差异。
3.噪声特性:光电传感器的噪声特性对其工作性能和信号检测能力有重要影响。
光电传感器的噪声主要包括暗电流噪声和光电流噪声。
暗电流噪声是光电传感器在没有光照射时产生的电流噪声,而光电流噪声是光照射时产生的电流噪声。
减小噪声需要采取合适的电路设计、优化光电极材料和降低温度等措施。
4.响应时间:光电传感器的响应时间是指它从接收到光信号到产生相应的电信号所需的时间。
响应时间的快慢决定了光电传感器的动态特性。
降低响应时间可以通过减小光电极的电容、优化光电极结构以及改变光电极材料等方式来实现。
5.波长选择性:光电传感器对不同波长的光信号具有不同的响应特性。
波长选择性是指光电传感器对特定波长的光信号的敏感程度。
不同材料的光电极对不同波长的光信号具有不同的吸收特性,因此可根据需求选择合适的光电极材料来实现特定波长的选择性。
6.工作温度范围:光电传感器的工作温度范围决定了它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高温环境会导致光电传感器的灵敏度降低和工作性能下降,而低温环境则可能导致光电传感器无法正常工作。
因此,在应用中需要选择适合的光电传感器根据环境温度要求。
光电探测器件的性能测试与分析

光电探测器件的性能测试与分析光电探测器件是一类能够将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的器件。
它们在光通信、光电子学、光学成像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在使用光电探测器件前,需要进行性能测试以保证其满足要求。
本文将介绍光电探测器件的性能测试与分析。
1. 器件的基本性能测试器件的基本性能测试包括响应度、灵敏度、噪声等方面。
响应度是指器件对光信号的响应能力,一般用光功率分布曲线来描述。
灵敏度是指器件的电流输出与光功率之间的线性关系。
噪声是指器件本身所产生的噪声,包括暗电流噪声和光电转换噪声等。
这些性能指标直接影响着器件的应用效果。
对于响应度的测试,可以采用光功率分布曲线测量系统来实现。
该系统会将光源均匀照射在器件上,然后根据器件的反射情况来绘制出光功率分布曲线。
通过比较不同光源下的光功率分布曲线,可以得到器件的响应度。
对于灵敏度的测试,可以将光源放在不同位置上给器件照射不同强度的光,然后测量器件的电流输出。
通过绘制出电流输出随光功率的变化曲线,可以得到器件的灵敏度。
对于噪声的测试,可以使用特定的测试设备进行测量。
暗电流噪声可以通过在低光条件下对器件进行测量,记录下其输出的电流值。
光电转换噪声可以通过在高光条件下对器件进行测量,并记录下其输出的电流值。
通过这些实验数据,就可以得到器件的噪声指标。
2. 器件的特殊性能测试除了基本性能测试以外,还需要对器件的特殊性能进行测试,比如响应时间、波长选择性、线性度等指标。
这些指标也会对器件的应用产生一定的影响。
响应时间是指器件从接受到光信号到输出电流上升到峰值所需的时间。
方法可采用光脉冲幅度反转技术,通过观察器件输出的脉冲来测量其响应时间。
波长选择性是指器件对不同波长的光信号的响应能力。
方法可采用在不同波长下给器件照射光信号,并记录下其输出的电流值来进行测试。
通过比较不同波长下的输出电流值,就可以得到器件的波长选择性。
线性度是指器件输出电流与输入光功率之间的线性关系。
方法可采用在恒定光功率下改变器件背景信号来进行测量。
红外反射式光电传感器特性与工作原理

红外反射式光电传感器特性与工作原理1.反射测量:红外反射式光电传感器通过测量物体反射的光束来检测物体的存在与否。
当物体靠近传感器时,它会反射回一部分光束,接收二极管就会接收到反射光。
通过对接收到的光信号进行分析,可以确定物体的位置和状态。
2.高灵敏度:红外反射式光电传感器对于红外光的接收能力非常敏感。
即使反射光很弱,它也能够检测到物体的存在。
这使得红外反射式光电传感器在各种环境条件下都能够正常工作。
3.可调节性:红外反射式光电传感器通常具有灵活的参数设置,可以根据具体的应用需求进行调整。
可以调节光束的强度、接收二极管的灵敏度等参数,从而适应不同的检测场景。
4.高速响应:红外反射式光电传感器具有快速的响应时间,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检测到物体的存在。
这使得它适用于许多高速运动的应用,如自动化生产线上的物体检测和计数。
1.发射信号:传感器中的发光二极管会发射红外光束。
这个光束可以被物体反射或吸收。
2.光束反射和接收:当红外光束被物体反射时,光束会被传感器的接收二极管接收到。
传感器会分析接收到的光信号。
3.光信号处理:接收二极管会将接收到的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并通过信号处理电路进行处理。
这个处理包括放大、滤波和比较等操作。
4.输出信号:信号处理电路会根据处理的结果输出相应的信号。
可以通过输出信号来判断物体的存在与否,或者进行其他的控制操作。
需要注意的是,红外反射式光电传感器对反射物体的颜色、材质和距离等有一定的要求。
具体要求的参数可以根据传感器的规格手册来设定。
另外,由于红外光是不可见的,所以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注意对传感器的调试和安装,以确保其正常工作。
总之,红外反射式光电传感器是一种常见的光电传感器,其特性包括反射测量、高灵敏度、可调节性和高速响应等。
其工作原理是通过发射红外光束和接收反射光来检测物体的存在与否。
这种传感器在自动化控制、物体检测和计数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反射式光电传感器使用及测试注意事项

反射式光电传感器使用及测试注意事项1.安装位置选择:反射式光电传感器需要将发射器和接收器安装在物体需要检测的两侧,尽量使发射的光能够被接收到。
正确的安装位置可以提高传感器的检测精度和可靠性。
2.反射面选择:根据被检测物体的特性,选择适当的反射面。
一般情况下,反射式光电传感器适合检测有一定反射能力的物体,如金属、塑料等。
对于一些特殊的物体,可能需要选择特殊的反射材料,如反光条、反光胶片等。
3.调试角度:传感器的调试角度对检测效果有很大的影响。
通常情况下,将发射器和接收器安装在水平或垂直方向上,使光线能够正常反射。
当被检测物体大小变化较大时,可以适当调整角度,但要保证光线能够尽可能地被接收到。
4.避免干扰:反射式光电传感器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其他干扰光源的干扰,如阳光、荧光灯等。
在安装传感器时,需要避免将光线直射到传感器的接收器上,可以通过调整角度或采取其他遮挡措施来避免干扰。
5.清洁保养:定期清洁传感器的发射器和接收器,保持其表面的干净。
灰尘、油污等杂质可能会影响光线的发射和接收,导致检测误差或故障。
6.测试方法:可通过简单的测试方法来检测反射式光电传感器的工作状态。
可以将发射器和接收器暂时连接到一个电源上,观察发射器发出红外光是否正常,接收器是否能够正确接收到反射光。
7.故障排除:当反射式光电传感器出现故障时,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步骤进行排查:检查电源是否正常,检查发射器和接收器的连接线是否松动或损坏,检查光线的发射和接收是否受到干扰或阻塞。
总之,使用和测试反射式光电传感器需要注意安装位置选择、反射面选择、调试角度、避免干扰、清洁保养、测试方法和故障排除等方面的问题。
正确使用和保养反射式光电传感器,可以确保其正常工作,提高工业自动化检测的效率和可靠性。
光电探测器的性能分析及优化设计

光电探测器的性能分析及优化设计第一章:引言光电探测器被广泛应用于光学测量、通讯、医学诊断等领域。
光电探测器的性能对于这些领域的测量、通讯、诊断等应用有着重要的影响。
因此,对于光电探测器的性能分析与优化设计,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和实际意义。
本文基于现有的光电探测器的工作原理和结构,对光电探测器的性能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评价,以此为基础,探讨了如何进行优化设计。
希望本文对于相关技术的研究和应用能够有所帮助。
第二章:光电探测器的性能2.1 灵敏度灵敏度是指光电探测器对于光信号变化的响应能力。
常用的灵敏度指标为响应电流与入射光功率之比,单位为安培/瓦特。
灵敏度的提高,可以提高光电探测器感知光信号的能力,从而提高测量的精度。
光电探测器的灵敏度是由多个方面因素决定的,包括器件的结构、材料、工艺等。
2.2 带宽带宽是指光电探测器对于高频光信号的响应能力,常用的带宽指标为单位时间内可以响应的最高频率。
带宽的提高,可以提高光电探测器对于高速光信号的响应能力,从而可以应用于高速通讯、图像处理等领域。
光电探测器的带宽受到器件结构、响应速度等因素的影响。
2.3 噪声噪声是指光电探测器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包括热噪声、暗电流噪声和光电流噪声等。
噪声对于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精度有着重要的影响,需要在优化设计中考虑到。
光电探测器的噪声主要受到环境噪声、器件结构和材料等方面的影响。
第三章:光电探测器的优化设计3.1 设计光电探测器的结构光电探测器的结构对于性能的影响非常大,因此在设计中需要考虑到多个因素,包括探测结构、波导等方面。
例如,在光电探测器中添加波导可以实现更精确的捕捉和定位,并提高探测器的灵敏度。
3.2 选取合适的材料合适的材料可以提高光电探测器的灵敏度和带宽,并降低噪声。
目前常用的材料包括硅、锗、各种半导体等。
例如,砷化镓可以提高光电探测器的响应速度,甚至可以实现高速的视频信号传输。
3.3 优化器件工艺优化器件工艺可以提高器件的制备质量,从而提高光电探测器的性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通过给定的测量电路,检测反射式红外光电传感器在多种颜色表面的反射特性。
近红外反射式光电传感器在白色、红色、绿色、蓝色、橙色、玖红、金黄、浅蓝、木板等表面反射特性相类似,没有区分度;青绿、咖啡色表面反射特性与白色表面相比较,略有差异,区分度不明显;黑色表面与上述各种颜色表面差异最大,区分度明显。
提高发射管工作电流,可以增加传感器的有效探测范围。
加装红外滤光片,能降低环境光对检测结果的影响。
【关键词】红外线;反射式;光电传感器
序言
在机器人竞赛和电子设计竞赛中经常会用到反射式红外光电传感器[1]。
反射式红外光电传感器是利用检测反射光强度进行工作的,反射光的强弱与发射管工作电流、反射距离、反射面材料及传播介质特性等因素相关。
在一般工作环境中,传感器检测结果受环境照度强弱变化的影响。
rpr220是日本罗姆(rohm)株式会社生产的一款常用反射式红外光电传感器[2],中心波长800nm,属于近红外传感器。
本文通过给定的测试电路,测出rpr220传感器在不同颜色表面及木材表面的反射特性。
1、实验方法
测试电路中,vcc取+5v,rx取20kω[3],改变红外发光管工作电流、传感器与反射面之间的距离、反射面材料与颜色及环境光的照度强弱等因素,记录输出电压变化,以判别传感器的工作状态。
实验均在晴天室内操作,室温26℃。
测试红外发光管不同工作电流对传感器性能影响时,室内环境光照度为400lx,照度误差10%。
测试各种反射面对传感器性能影响时,发射管取额定工作电流10ma。
检测环境光、红外滤光片对传感器性能影响时,发射管电流10ma,传感器距离白色反射面高度15cm。
测量仪表为victor1010a、vc890d。
2、实验结果分析
图1是白色反射面的特性曲线,发射管电流5ma时,处于欠电流工作状态,曲线最低点,检测距离3mm,输出电压1.4v;发射管电流10ma曲线,检测距离3mm~10mm,输出电压≤0.3v;发射管电流15ma曲线,检测距离3mm~14mm,输出电压≤0.3v。
图2是黑色反射面的特性曲线,发射管电流15ma曲线,检测距离5mm,输出电压为最小值3.51v。
发射管工作电流增强,近距离检测易引起“镜面反射”效应。
图3~图5是各种颜色反射面的测试特性曲线图,黑色表面与其他颜色表面,反射特性区分明显。
红色、绿色、蓝色、橙红、玖红、金黄、浅蓝、木板与白色表面之间的反射特性,几乎没有差别。
青绿、咖啡与白色表面反射特性略有差别,区分度不明显,易受环境照度变化影响。
图6是传感器接收窗前侧是否加装红外滤光片,传感器尾部是否遮光处理,对检测性能性能影响的特性曲线图。
传感器红外接收管正面环境光照度,从20lx增加到1547lx,无红外滤光片时,检测输出电压从4.36v递减至1.94v;加装威特郎ir800滤光片,环境光照度从17lx变化到1500lx,输出电压从4.6v减小至3.28v。
加装红外滤光片后,输出电压变化量减少约1.1v。
红外滤光片可有效滤除可见光中的红外线部分,降低环境照度变化对检测结果的影响。
rpr220传感器尾部有无遮光处理,对检测结果没有影响。
3、结语
红外反射式光电传感器用于导航轨迹识别时,其轨迹宜用黑色与其他颜色组成。
实验检测结果表明,rpr220在白色与黑色组成的反射面,有效检测距离为3mm~11mm时,距离小于3mm时为盲区,最佳检测距离为7mm,红外发射管不宜工作于欠电流状态,在散热许可条件下适当提高发射管工作电流,可以增加传感器有效探测范围。
参考文献
[1]黄智伟.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训练教程[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105-107.
[3]冯笑笑,胡佳娟等.红外光电传感器的性能分析与应用[j].苏州大学学报:工科版,2012,32(1):11-14.
作者简介
吴天强(1977-),男,浙江省天台县人,讲师,从事电子电路教学与研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