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6和7的解决问题.ppt

合集下载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1 解决问题(6和7)(15)-人教版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1 解决问题(6和7)(15)-人教版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1 解决问题(6和7)(15)-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6和7的数的概念,能够熟练地数数、写数、认数。

2. 培养学生运用6和7进行简单的加法、减法运算的能力。

3.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4.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交流分享的良好习惯。

二、教学内容1. 学习6和7的数的概念。

2. 运用数的概念进行加法、减法运算。

3. 解决实际问题,运用数学知识。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6和7的数的概念,能够熟练地数数、写数、认数。

2. 教学难点:运用6和7进行加法、减法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方法1. 采用情境教学法,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采用直观教学法,利用教具、学具等直观展示,帮助学生理解数的概念。

3. 采用合作学习法,引导学生互相交流、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4. 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索,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利用故事、图片等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学习6和7的数的概念(1)通过数数、写数、认数,让学生掌握6和7的数的概念。

(2)引导学生观察、比较6和7的大小,理解数的顺序。

3. 运用数的概念进行加法、减法运算(1)引导学生运用6和7进行加法运算,如:6 1=7,7 1=8等。

(2)引导学生运用6和7进行减法运算,如:7-1=6,6-1=5等。

4. 解决实际问题(1)创设生活情境,引导学生运用6和7解决实际问题。

(2)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5.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巩固学生的知识。

6. 课后作业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价1. 评价学生对6和7的数的概念的掌握程度。

2. 评价学生运用6和7进行加法、减法运算的能力。

3. 评价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 评价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如积极参与、合作学习等。

2024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1消息二则习题课件新人教版 (1)

2024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1消息二则习题课件新人教版 (1)

陵、青阳、荻港、鲁港地区,二十四小时


内即已渡过三十万人
二十一日下午 ② 西路军开始渡江,地点在九江、安庆⁠
五时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时间
新闻事实
二十一日下午 至二十二日下 午
③ 已歼灭及击溃一切抵抗之敌,占领扬⁠ 中、镇江、江阴诸县的广大地区,并控制⁠ 江阴要塞,封锁长江
江、无锡段铁路线。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2. 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B )
A.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黄河那种席卷天地的气
势 民, 族那 的种母摧亲·枯河·”拉·朽的·的称威号力。,那种永不回头的姿态,让它配得上“中华
B为. 中进国,人迂民回志作愿战军,发取现得敌了军最来后势的汹胜汹利、。锐·形不·容可·来当·势,凶为猛保,存不实可力阻,挡以,退
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C )
A. “歼”是形声字,“歹”是表意,“千”是表声,“歼”应 读“jiān”。
B. 因为要表达的是“打散,打垮”之意,所以“击溃”书写正
确。
错误,应为“可做屏障的险要地方”
C. 因为在句中“塞”是“填堵、阻隔”的意思,所以应读 “sè”。 sài
D. 因为要表达的是“已经”的意思,所以“业已”书写正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请你根据消息的内容,把消息的标题补充完整。(填在 文前的横线处,8个字) 流失石柱回归故里 最美重逢拉开帷幕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2)消息中【甲】【乙】两处画线句子均存在问题,请你分 别提出修改意见。 答案:【甲】应在“挪威卑尔根科德博物馆”前加 “被”。 【乙】“创立了新模式、新路径”改为“创立了新模 式,开辟了新路径”。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九章9.3.2应用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解决六种方案问题课件(共41张PPT)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九章9.3.2应用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解决六种方案问题课件(共41张PPT)

2000a3000(40a)102000
根据题意得: a40a
解得18≤a<20.
∵a为正整数,∴a=18或19.
∴一共有2种分配方案,分别为:
方案一:分配18人清理养鱼网箱、22人清理捕鱼网箱;
方案二:分配19人清理养鱼网箱、21人清理捕鱼网箱.
类型 5 调运方案
7.(中考·长沙)2016年5月6日,中国第一条具有自主知识产 权的长沙磁悬浮线正式开通运营,该线路连接了长沙火 车南站和黄花国际机场两大交通枢纽,沿线生态绿化带 走廊的建设尚在进行中,届时将给乘客带来美的享受.星 城渣土运输公司承包了某标段的土方运输任务,
(1)一辆大型渣土运输车和一辆小型渣土运输车一次各运输土方多少吨?
型渣土运输车与3辆小型渣土运输车一次共运输土方31 t, (2)根据题意,得y=(105-80)x+(70-50)(60-x)=
(2)设该渣土运输公司决定派出大型渣土运输车m辆,则派
方案一:购买30件文化衫、15本相册;
5辆大型渣土运输车与6辆小型渣土运输车一次共运输土方 (2)该服装厂在生产这批时装时,当生产N型号的时装多少套时,所获得的利润最大?最大利润为多少?
2.某服装厂现有A种布料70 m,B种布料52 m,现计划用这 两种布料生产M,N两种型号的时装共80套,已知做一 套M型号的时装需用A种布料0.6 m,B种布料0.9 m, 可获得利润45元;做一套N型号的时装需用A种布料1.
1 m,B种布料0.4 m,可获得利润50元.若设生产N型号的 时装套数为x套,用这些布料生产这两种型号的时装所获 得的总利润为y元.
类型 3 进货方案
5.(中考·凉山州)为了推进我州校园篮球运动的发展,2017 年四川省中小学生男子篮球赛于2月在西昌成功举办.在 此期间,某体育文化用品商店计划一次性购进篮球和排 球共60个,其进价与售价间的关系如下表:

最新部编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册】PPT教学课件

最新部编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册】PPT教学课件
第一单元:时、分、秒
时间单位的换算
核稿:高娟娟(安徽省黄山市教科院)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一、故事导入
开学了,熊大和熊二从熊堡出发去学校,熊大用了2小时,熊二用了120分钟,熊大说它用的时间少,熊二说它的用时少,它俩谁也不甘示弱。同学们,请你当裁判,它们俩究竟谁用的时间少?

一次最多能运350箱。
(三)选一选
测量
毫米、分米的认识
一、复习旧知
二、探究新知
(一)情境引入,提出问题
二、探究新知
(二)认识毫米
1厘米=10毫米
二、探究新知
(二)认识毫米
二、探究新知
(二)认识毫米
二、探究新知
(三)认识分米
10厘米=1分米
1分米=10厘米
二、探究新知
(三)认识分米
三、知识应用

×
(三)解决问题
三、知识应用
520-350=
170(米)
情况一:
(三)解决问题
三、知识应用
情况二:
520+350=
870(米)
估算三位数加、减三位数
万以内的加法
和减法(一)
800+700=
400+500=
900-500=
330+150=
420-110=
190-160=
52
(二)小猫过河
17
三、知识应用
(三)解决问题
36-8=
28(岁)
50-28=
22(岁)
方法一:
50-36=
14(岁)
8+14=
22(岁)
方法二:
妈妈今年36岁。当妈妈50岁时,你多大?

《解决问题(6、7的加法)》说课稿(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一年级上册

《解决问题(6、7的加法)》说课稿(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一年级上册

《解决问题(6、7的加法)》说课稿(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6、7的加法运算,能够熟练地进行计算。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1. 6、7的加法运算2. 解决实际问题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6、7的加法运算2. 教学难点:解决实际问题四、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2. 小黑板3. 练习题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利用小黑板出示一道简单的加法题目,如:3 4 = 7,让学生回顾一下之前学过的加法知识。

然后引出本节课的内容:6、7的加法运算。

2. 讲解新课(1)6的加法运算利用课件展示6的加法运算,如:6 1 = 7,6 2 = 8,……,让学生观察并总结规律。

引导学生发现,当6加上一个数时,结果比原来的数多1。

(2)7的加法运算利用课件展示7的加法运算,如:7 1 = 8,7 2 = 9,……,让学生观察并总结规律。

引导学生发现,当7加上一个数时,结果比原来的数多1。

3. 实践应用出示一些实际问题,如:小明的铅笔有6支,妈妈又给他买了3支,小明现在有多少支铅笔?让学生运用6、7的加法运算解决这些问题。

4. 巩固练习出示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教师巡回指导,对学生的疑问进行解答。

5. 课堂小结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总结6、7的加法运算的规律。

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点评,强调重点知识。

6. 布置作业让学生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课后反思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进行反思,分析教学效果,找出不足之处,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做好准备。

七、板书设计利用小黑板,将本节课的重点知识进行板书,如:6 1 = 7,7 1 = 8,……。

八、教学评价通过课后练习题的完成情况,评价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掌握程度。

同时,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参与度。

以上便是本节课的说课稿,希望能对您的教学有所帮助。

最新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1.2.1 有理数的概念》精品教学课件

最新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1.2.1 有理数的概念》精品教学课件

② 2 1 是负分数;
3
④自然数一定是正数;
⑤负分数一定是负有理数.
其中正确的有( C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巩固练习
下面关于“0”的说法正确的是 ( C ) A.是正数,也是有理数 B.是整数,但不是自然数 C.不是正数,但是自然数 D.不是整数,但是有理数 如果一个数不是负数,那么这数可能是_正__数__或__零___. 如果一个数不是正数,那么这个数可能是__负__数__或__零__.
当堂训练
4.填空: (1)有理数中,是整数而不是正数的是_负__整__数__和__0__;
是负数而不是分数的是___负__整__数___. (2)零是__有__理__数___,还是_整__数___,但不是_正__数__,也不 是_负__数__.
当堂训练
能力提升题
把下列各数分别填入相应的大括号里.
探究新知
有理数分类的几点注意: 1. 如 15 ,200% 能约分成整数的数_不__能__(填“能”或“不能”)
3
算做分数; 2. 无限不循环小数不是有理数,如π; 3. 整数中除了正整数和负整数,还有__0___.
有理数还有其他的分类方法吗?
探究新知
有理数按符号(正、负)分类如下:
正整数 正有理数
非负有理数集合:{ 有理数集合:{
整数不是分数};;
2.π大于0是正数不是 正有理数.
}.
巩固练习
① 0___是____整数,0___是____有理数; ② -5___是____整数,-5___是____有理数; ③ -0.3__是___负分数,-0.3__是___有理数.
当堂训练
基础巩固题
1.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B ) A. 正整数、负整数统称为整数 B. 正分数、负分数统称为分数 C. 零既可以是正整数,也可以是负整数 D. 一个有理数不是正数就是负数

数易生命信息数字组合 最新

数易生命信息数字组合 最新
❖盈利收益——沉迷物质 ❖•懂得享受乐趣 ❖•金钱观念重,敢于投资 ❖•发财仿佛坐云霄飞车般,大起大落,但生活还算
不错 ❖•喜欢与众不同、挑战自我的规范 ❖•急性子,改变生活习惯 ❖易患皮肤疾病、血液疾病、消化系统疾病等
67=4
❖彬彬有礼——迎来访客 ❖•重视和谐 ❖•热情好客,喜欢款待宾客 ❖•很会用钱来解决问题,用智慧才能突
34=7
❖眼光敏锐——洞悉事物 ❖•脑筋转得快,反应敏捷 ❖•学习或吸收能力强 ❖•能快速的适应和融入新环境
❖•坏脾气性格冲动,里外表现不一致,做事小心
翼翼,不爱冒险。贵人都是短暂的。
35=8
❖性情漂浮——目标不踏实 ❖•易受困扰、情绪化、善变 ❖•不耐烦,容易被人激怒,反复无常 ❖•加速拓展中
71=8
❖他人——自己 ❖•容易招致他人背后的恶意议论 ❖•具有沉重负担的领导者 ❖•不能在一个事情上做的太久
72=9
❖服务人群——热情问候 ❖•懂得人情世故 ❖•平易近人,个性友善 ❖•拥有许多支持者,人缘好
73=1
❖有人缘——性情变化无常 ❖•不懂得善用身边的人,使自己失去很
多人才 ❖•拥有短暂性的支持者,如昙花一现的
数易生命信息 数字合能
主讲人:宁启超
数字合能第1组
数字合能第2组
数字合能第3组
数字合能第4组
数字合能第5组
数字合能第6组
数字合能第7组
数字合能第8组
数字合能第9组
数字合能第10组
数字合能第11组
数字合能第12组
数字合能第13组
1+1=2
❖独断——专行 ❖•具有双重性格 ❖•“一山不能藏二虎”,你容易吸引小人或
人,但是比较容易获得原谅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解决问题(例7)课件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解决问题(例7)课件

假设这条道路的长度是 1 。
一队每天修的长度:1÷10=110
二队每天修的长度:1÷15=115
两队每天合修的长度:1
10
11
5
+ 15 = 630
合修天数:

1 6
= 6(天)
1÷(1÷11010
+1÷115)
15

1÷(
3 30
+
2) 30


1 6
= 6(天)
回顾与反思
怎样才知道刚才的解决方法是否正确? 把你的想法写下来。
8 10
总棵数
“1”
×
② 300 ÷( 8 + 10 )
× 总棵数 一队独 二队独 种天数 种天数

1÷(
1 8
+
1 10

√ 总棵数 一队每天 二队每天 种的棵数 种的棵数
1. 一共有300棵树。如果我 们一队单独种,需要8天。
如果我们二队单独种, 需要10天。
现在两队合种,几天能种完? (只列式,不计算) 总棵数÷两队每天合种棵数= 合种天数
假设这条路长:60km 一队每天修的长度:60÷10= 6(km) 二队每天修的长度:60÷15= 4(km) 两队每天合修的长度:6+4= 10(km) 合修天数: 60÷10= 6(天)
30÷(30÷10+30÷15)= 6 (天)
60÷(60÷10+60÷15)= 6(天)
分析与解答
已知:一条道路,一队单独修需要10天,二队单独修需要15天。
每天修10小时,6天完成。两队合作,几小时可以完成?
1÷(
1 8

1 1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