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的分成和组成
大班数学7的组成和分解教案反思

大班数学7的组成和分解教案反思1、大班数学7的组成和分解教案反思设计思路大班幼儿学习了数字2—6的分解,知道数字如何分解,但是对其内在的认识并不十分清楚,也存在个别学生不会对数字进行分解,不会动手操作的现象。
而且幼儿对分解数字这一活动好像不是很感兴趣。
电视频道一直在播放《喜羊羊与灰太郎》,幼儿在平时都会谈论这部动画片的剧情。
在他们为此争得不可开交时,我突然有个想法,为什么不按他们喜欢的羊羊不同,把他们分成不同的羊羊队呢?看看究竟是哪只羊羊最棒?通过比赛的方式来激发他们学习数字分解的兴趣。
这样,在活动中采取分组活动的形式,也有利于大班幼儿合作意识、协作能力的培养。
活动目标1.儿童通过合作和交流学习7的分解和组成,感知数的除法和求和的顺序。
2、让幼儿在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中共同学习、发展,充分体验小组互助、合作学习的快乐。
3.培养孩子的比较判断能力。
4.培养孩子的尝试精神,发展孩子思维的敏捷性和逻辑性。
5.引导孩子主动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1.一些不同大小、颜色和形状的西瓜和桃子的图片,以及不同种类的拼凑玩具和废料。
2、音乐磁带:《我的朋友在哪里》3、颜色或图案不同的数字1—6的卡片。
4、7的分和式记录表。
活动过程一、情境创设1、拍手游戏:教师采用问答的方式与幼儿一起复习6的组成。
师:嗨嗨,我的1球碰几球?幼儿:嗨嗨,你的1球碰5球。
2、每组组长自报家门,教师为每组贴上相应的羊羊贴画。
3、师:我们每只羊羊队的小朋友都很好,今天老师还特别为你们请来了一个朋友(出示数字7),让数字7作裁判,评判出究竟是哪只羊羊队取得最后的胜利。
二、羊羊大战1.七号。
裁判为我们每个孩子准备了七个项目。
(展示西瓜、桃子、拼布玩具和一些废料),但数字7可以给你一个请求:(1)请每组幼儿拿到7件物品后不要乱动,先观察这些物品有哪些相同和不同之处,再把这些物品分成俩份,并说出你分的依据是什么?转动脑筋,看看哪组分得方法多?(2)评分结束后,在记录单上填写你的评分结果。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掌握7的分解与组成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掌握7的分解与组成一、教学目标1.认识数字7,并掌握数字7的大小、形态和规律;2.理解数字7的分解和组成,培养幼儿的数学思维和数学能力;3.通过实际活动和游戏练习,掌握数字7的分解和组成。
二、教学内容1.认识数字7a.师傅先放一张数字7的图片,让孩子们看看数字7长得什么样?b.师傅再拿出手指,依次数到7,让孩子们跟着说出7这个数字。
c.师傅可以让孩子们举出生活中7的例子,如七彩虹、七仙女、七夕节等等。
2.学习数字7的分解与组成a.分解数字7师傅可以用图形展示等方式,让孩子们学会将数字7分解,例如将7分解成5+2、4+3等等。
b.组成数字7师傅可以用图形展示、操作游戏等方式,让孩子们学会将小数字组成数字7,例如2+5、3+4等等。
三、教学方法1.图形展示教学法:通过数字图形展示,让孩子们直观感受数字7的形状和大小。
2.操作游戏教学法:通过游戏的方式,让孩子们动手操作,体验数字7的分解和组成。
3.语言讲解教学法:通过语言的方式,让孩子们理解数字7的概念和规律。
四、教学过程1.师傅出示数字7的图片,让孩子们看看数字7长得什么样?2.师傅拿出手指,依次数到7,让孩子们跟着说出7这个数字。
3.师傅可以让孩子们举出生活中7的例子,如七彩虹、七仙女、七夕节等等。
4.师傅用图形展示方式,让孩子们学会将数字7分解,例如将7分解成5+2、4+3等等。
5.师傅用操作游戏方式,让孩子们体验数字7的分解和组成,例如利用数字卡片进行数字组合等等。
6.师傅用语言讲解,让孩子们理解数字7的概念和规律。
7.师傅和小朋友们一起讨论,总结数字7的分解和组成方法,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数字7。
五、教学评价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让孩子们学会了数字7的分解和组成方法。
同时,孩子们从生活中的例子和图形展示中,形成了对数字7的初步认识。
通过操作游戏方式,让孩子们在玩中学,更加轻松愉悦地掌握数字7的分解和组成方法。
最终,通过与师傅的讨论总结,孩子们掌握了数字7的分解和组成方法,并培养了幼儿的数学思维和数学能力。
幼儿园大班优质教案《7的分解与组成》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优质教案《7分解与组成》含反思《7分解与组成》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材第五章第一节,主要内容包括:掌握7分解与组成,理解数字7在不同情景下运用,培养幼儿对数字7认知和运用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幼儿掌握7分解与组成,能熟练地说出7可以分成几和几,几和几合成7。
2. 能力目标:培养幼儿观察、思考、表达和动手操作能力,提高幼儿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对数学兴趣,激发幼儿主动探索欲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7分解与组成。
难点:让幼儿理解7在不同情景下运用,提高幼儿数学思维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数字卡片、磁性黑板、水果模型、动物模型等。
学具:彩色笔、白纸、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1)组织幼儿观察教室里7个物品,如7个椅子、7个桌子等,让幼儿感知数字7。
(2)邀请7个幼儿扮演7个小动物,进行互动游戏,进一步让幼儿认识数字7。
2. 例题讲解(1)展示数字卡片,讲解7分解与组成,如7可以分成1和6,6和1合成7。
(2)通过磁性黑板,展示7分解与组成过程,让幼儿直观地理解数字7组成。
3. 随堂练习(1)发放彩色笔和白纸,让幼儿动手操作,将7个水果分成两组,并记录下来。
(2)组织幼儿互相分享自己分解方法,并说出几和几合成7。
(2)拓展延伸:让幼儿在生活中寻找数字7,如7个窗户、7个楼梯等,培养幼儿观察力。
六、板书设计1. 数字卡片:7、1、62. 磁性黑板:7分解与组成示意图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将数字7分解成两组,并记录下来。
答案示例:7可以分成3和4,4和3合成7。
2. 作业要求:家长协助幼儿完成作业,鼓励幼儿说出自己分解方法。
八、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环节,让幼儿掌握7分解与组成。
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幼儿观察、思考、表达和动手操作能力。
课后,要加强与家长沟通,让家长解幼儿学习情况,共同促进幼儿成长。
7以内数的组成和分解

7以内数的组成和分解
2能分成1和1,1和1可以组成2. 3能分成1和2,1和2可以组成3. 3能分成2和1,2和1可以组成3. 4能分成1和3,1和3可以组成4. 4能分成2和2,2和2可以组成4. 4能分成3和1,3和1可以组成4. 5能分成1和4,1和4可以组成5. 5能分成2和3,2和3可以组成5. 5能分成3和2,3和2可以组成5. 5能分成4和1,4和1可以组成5. 6能分成1和5,1和5可以组成6. 6能分成2和4,2和4可以组成6. 6能分成3和3,3和3可以组成6. 6能分成4和2,4和2可以组成6. 6能分成5和1,5和1可以组成6. 7能分成1和6,1和6可以组成7. 7能分成2和5,2和5可以组成7. 7能分成3和4,3和4可以组成7. 7能分成4和3,4和3可以组成7. 7能分成5和2,5和2可以组成7. 7能分成6和1,6和1可以组成7.。
10以内数的分解与组成

数的组成数的组成:1和1可以组成21和2可以组成31和3可以组成4 2和2可以组成41和4可以组成5 2和3可以组成51和5可以组成6 2和4可以组成6 3和3可以组成61和6可以组成7 2和5可以组成7 3和4可以组成71和7可以组成8 2和6可以组成8 3和5可以组成8 4和4可以组成8 1和8可以组成9 2和7可以组成9 3和6可以组成9 4和5可以组成91 12 1 231 341 451 561 67 1 781 892 242 352 46 2 572 682 793 363 47 3 583 694 484 59完成以下练习:3 2 1 1 5 3 3 1 6 27 2 3 5 2 2 5 4 4 31 3 4 52 4 8 1 6 24 1 3 2 2 7 45 3 34 4 3 3 8 1 6 1 4 13 6 2 54 2 2 6 6 3完成以下练习:35 1258372526 3924484915 5627152347 3679563748 3989171438 57262967完成以下练习:4 2 15 58 372835 1 1 5 3 146927 16384 1 265 4 26 473 64 47 2 18 34584758 2469365 4数的分解:2可以分成1和13可以分成1和24可以分成1和3 4可以分成2和25可以分成1和4 5可以分成2和36可以分成1和5 6可以分成2和4 6可以分成3和37可以分成1和6 7可以分成2和5 7可以分成3和48可以分成1和7 8可以分成2和6 8可以分成3和5 8可以分成4和4 9可以分成1和8 9可以分成2和7 9可以分成3和6 9可以分成4和52 1 131 241 342 251 45 2 361 562 463 371 67 2 573 481 782 683 58 4 491 892 793 694 5完成以下练习:2 1314342545 2616463767 5738186832 1324342515 261626371完成以下练习:1 1 12 13 2 2 1 42 3 1 5 2 4 3 3 1 62 534 1 7 2 6 3 51 1 12 13 2 2 1 42 3 1 5 2 4 3 3 1 6完成以下练习:21 1 24142 1 452 1 564 3 3 1 67 274 1 786851 1 1 241425452 1 562 3 376。
《7的分成(组成》课件

《7的分成(组成》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内容为《数学基础教程》第四章第二节“7的分成(组成)”。
详细内容包括:理解7的拆分与组合,掌握7以内数的加减运算,通过实物操作和图像展示,让学生感受数字组合与分解的概念,培养数学逻辑思维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7的拆分与组合,能熟练进行7以内数的加减运算。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水平。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7的拆分与组合的灵活运用。
重点:7以内数的加减运算。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课件、数字卡片、加减运算符号卡片。
学具:学生用书、练习本、铅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1)展示一个苹果,问学生:“这个苹果可以怎么分?”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得出拆分的方法。
(2)展示7个苹果,问学生:“这7个苹果可以怎么组合?”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
2. 例题讲解(1)通过PPT课件,展示7的拆分与组合的例题,如:7可以拆分为1和6,也可以拆分为2和5,以此类推。
(2)讲解7以内数的加减运算,如:7+1=8,72=5。
3. 随堂练习(1)发放数字卡片和加减运算符号卡片,让学生自主进行7的拆分与组合练习。
(2)选取几名学生上台展示,并对他们的答案进行点评和讲解。
4. 小组讨论(1)7的拆分与组合有哪些?(2)7以内数的加减运算有哪些?(3)如何运用7的拆分与组合解决实际问题?(2)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进行自我评价,教师给予反馈。
六、板书设计1. 主题:《7的分成(组成)》2. 内容:(1)7的拆分与组合(2)7以内数的加减运算(3)实践应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完成课后练习1、2、3题。
(2)思考并回答:如何运用7的拆分与组合解决实际问题?2. 答案(1)课后练习答案见教材。
(2)思考题答案不唯一,要求逻辑清晰,表述准确。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7的拆分与组合掌握较好,但对7以内数的加减运算还需加强练习。
幼儿大班数学教案《7的分解》

幼儿大班数学教案《7的分解》_大班数学教案找规律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7的组成活动目标1、通过尝试,操作学具,让幼儿杆子将7分成两份,有6种分法,并作记录。
2、通过争论、分析,理解一个数分成两个局部,如一个局部增加1,另一个局部就要削减1。
活动预备塑料小鸭学具人手42只。
活动过程一、复习6的组成玩碰球嬉戏,消失数咔,师问:这数是几?答6。
师:今日玩碰嬉戏,教师与小朋友的数合起来是6。
(例如),师:我的1球碰几球?答:你的1球碰5球)教师问,小朋友可集体答复,也可小组答复,也可个别答复。
二、集体尝试活动消失小狗、小兔家的图象。
师:今日小狗请几只小鸭到它们家做客?(幼儿答:7只)小兔也请小鸭去做客,怎么办呢?(幼儿答)请小朋友在桌上拿7只小鸭,分成两份,一局部到小狗家,一局部到小兔家,(小朋友操作)要求小朋友分的数与别人不一样。
(第一次尝试)教师请幼儿答复,你是怎么分的,幼儿答复,教师操作小鸭到小狗,小兔家,并列出分合式(),幼儿答复一种,教师列出一种,功写出6个分合式。
师:分成两份,共有几种分法?答:共有6种,集体朗读7的分合式。
师:刚刚小朋友每人分一种,但是7有6中分法,小朋友再试试你能否分出6种,幼儿操作塑料计算小鸭,教师把黑板上的分合式擦掉。
(其次次尝试)师:现在我请某某小碰哟来告知大家,你是怎么分的,幼儿答复,教师在黑板上写出7的分合式,如图。
教师请幼儿答复时要留意请有代表性意见的,一是有重复的,实际没有6种;二是虽有6种,但没有按挨次分;三是有挨次地分清6种。
请幼儿看看,这三种分法,谁的方法好,谁的对。
幼儿通过争论,明确按挨次分的方法好。
教师把黑板上的分合式全擦掉,请幼儿在作业纸上写7的6种分合式。
(第三次尝试)师问:7可以分成,幼儿答:7可以分成1和6,师问:7可以分成,幼儿答:7可以分成2和5。
师问:2比1,幼儿答:2比1多1。
师问:5比6,幼儿答:5比6少1。
用这种方法讲清7得6种挨次奋勉,最终得出结论:7分成两份,这边增加1,那边就削减1。
《7的分成(组成》课件

《7的分成(组成》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第一册第七单元《数的分与合》中的7的分成。
具体内容包括:7的分成方法、7的组成、7的分与合的应用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7的分成方法,理解7的组成。
2.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动手操作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交流分享的习惯。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7的分成方法,7的组成。
难点:理解7的分与合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黑板、粉笔、卡片、小棒。
学具:学生用书、练习本、小棒、卡片。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2. 讲解与示范(10分钟)教师通过PPT展示7的分成方法,讲解每一步的操作,并示范如何把7个苹果分成两份。
3. 随堂练习(5分钟)学生独立完成练习本上的第13题,教师巡回指导。
4. 小组合作(10分钟)学生分组,每组用小棒和卡片表示7的分成,并把结果展示在黑板上。
教师点评每组的结果,引导学生理解7的组成。
5. 巩固练习(5分钟)学生完成练习本上的第46题,教师巡回指导。
6. 课堂小结(5分钟)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7的分成:6 + 1 = 75 + 2 = 74 + 3 = 77的组成:6 + 15 + 24 + 3七、作业设计1. 请用小棒和卡片表示7的分成,并把结果展示给家长。
2. 完成练习本上的第79题。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讲解和示范环节,注重让学生观察、思考,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在小组合作环节,培养学生合作学习、交流分享的习惯。
整体教学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理解7的分成方法和组成,为后续学习打下基础。
拓展延伸:请学生回家后,用家庭物品(如水果、玩具等)进行7的分成和组成的实践活动,明天分享给同学。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实践情景引入在实践情景引入环节,教师通过展示10个苹果,请学生帮忙把这10个苹果分成两份,每份都有7个苹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