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直射点

合集下载

太阳直射点解读

太阳直射点解读
太阳直射现象是地球特定地区在一年中的某些时候,太阳光线能够垂直照射到地面上的现象。这种现象通常发生在热带地区,即位于北纬23.5度(北回归线)和南纬23.5度(南回归线)之间的地带。在这一区域内,由于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太阳光线可以直射到地面,使得这些地区在一年中的某些时段能够享受到垂直的阳光照射。太阳直射现象的范围是受到地球的倾斜角度和公转轨道的影响,因此只会在热带地区出现。了解太阳直射现象的范围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地球的运动规律以及太阳重要的意义。

太阳直射点

太阳直射点
计算 (1)地方时与区时的计算 ①因经度不同而不同的时刻,称为地方时;经度每差15°,地方时就相差1 小时,同一经线上地方时相同,故计算某地的地方时,只要知道另一经线的 地方时和它们之间的经度差,就可以计算出来。 ②全球共分为24个时区,由于地球自转,从中时区(零时区)向东每增加1个 时区,时间就增加1小时,向西每增加1个时区,时间就减少1个小时,在时区 计算上,任意两个时区之间相差几个时区,区时就相差几个小时;较东的时 区,区时早,较西的时区,区时晚;经过国际日期变更线时,日期要变更; 我国通用的标准时是120°E的地方时,即东八区的区时,称为北京时间;中 时区(零时区)的区时,即0°经线的地方时,称为国际标准时。 地方时与区时的关系是:某时区的区时实际上就是该时区中央经线上的地 方时。
4.运用四个点 (1)太阳直射点
太阳直射点是某地地表接受太阳垂直照射的点,太阳光线永远与晨昏线 垂直,确定太阳直射点纬度位置的方法一般有:①根据日期(二分二至日); ②根据晨昏线与经线的夹角等于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图中∠2);③根据晨昏 线和赤道的夹角与太阳直射点纬度互余(图中∠3);④根据晨昏线和纬线切 点的纬度与太阳直射点纬度互余(图中B、C点的纬度与太阳直射点A的纬度 互余);⑤利用某地正午太阳高度计算。
(2)日界线 国际上规定,原则上以180°经线作为地球上“今天”和“昨天”的分界 线,叫做国际日期变更线,简称日界线,它是一条人为界线,自西向东过日 界线要减一天,自东向西过日界线要加一天(如图所示)。
(3)0时经线 0时(地方时)经线是一条自然界线,它是随地球自转运动而不断变化的,0 时经线的东边比西边日期早一天,日界线和0时经线可以重合,即180°经 线的地方时为0时,此时全球为一个日期。
同,等值线的疏密就反映了其单位距离的等值线数值差的

太阳直射点与日出日落方向的关系

太阳直射点与日出日落方向的关系

太阳直射点与日出日落方向的关系太阳直射点是指太阳光线垂直照射地球表面的一点,其位置会随着时间和地点的变化而改变。

而日出和日落则是指太阳从地平线上升起和下降的时刻。

太阳直射点与日出日落方向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系,下面将详细探讨这个关系。

我们需要了解太阳直射点的变化规律。

太阳直射点的位置每年都会发生移动,这是由于地球的自转和公转所造成的。

地球自转一周约为24小时,而地球公转一周约为365天。

由于地球的自转轴倾斜23.5度,所以太阳直射点的位置会在北回归线和南回归线之间移动。

在北半球的夏季,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回归线附近;而在冬季,则位于南回归线附近。

在春分和秋分这两个节点时,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上。

我们来探讨太阳直射点与日出日落方向之间的关系。

在夏季,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因此北半球的日照时间较长。

日出方向偏北,日落方向偏西。

而在冬季,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因此南半球的日照时间较长。

日出方向偏东,日落方向偏西。

在春分和秋分这两个节点时,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上,日出方向正东,日落方向正西。

还有一些地理因素会对日出日落方向产生影响。

地球表面的地形和地势差异会导致日出日落的方向有所偏移。

比如在高山地区,由于山体的阻挡,日出和日落的时间可能会有所延迟。

而在平原地区,日出和日落则相对顺畅。

总结起来,太阳直射点与日出日落方向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系。

太阳直射点的位置随时间和地点的变化而改变,而日出日落的方向则受到太阳直射点位置和地理因素的共同影响。

了解这一关系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太阳运行的规律,以及预测日出和日落的时间和方向。

希望以上内容能够帮助您对太阳直射点与日出日落方向的关系有更清晰的认识。

高三地理太阳直射点知识点

高三地理太阳直射点知识点

高三地理太阳直射点知识点太阳直射点是指太阳光线垂直射到地球上的某一点,这个点上太阳光线的入射角度为90度。

太阳直射点在地球上会随着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变化而发生移动,它对地球上的气候、季节和地理环境等有着重要影响。

本文将介绍太阳直射点的定义、变化原因以及对地球的影响。

一、太阳直射点的定义太阳直射点是指太阳光直接照射到地球某一点上的现象。

当太阳光线以垂直角度射到地球上时,此时的太阳直射点就确定了。

太阳直射点的位置随着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变化而发生周期性的移动。

二、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原因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是由地球自转和公转的运动特点决定的。

地球自转是指地球围绕自身轴线进行旋转的运动,地球公转则是指地球绕太阳轨道运行的运动。

由于地球轨道呈椭圆形,且地球自转轴与地球公转平面夹角存在倾斜,导致了太阳直射点的周期性移动。

1. 地球自转引起的太阳直射点移动地球自转是地球上一天的旋转运动,约为24小时。

由于地球自转轴与地球公转轨道并不垂直,所以在地球自转的过程中太阳直射点也会有相应的移动。

每天地球都会经历一个完整的自转周期,太阳直射点也会在北回归线和南回归线之间往返移动。

2. 地球公转引起的太阳直射点移动地球公转是地球绕太阳轨道运行一周的时间,约为365.25天。

地球的轨道呈椭圆形,离太阳较远的时候称为远日点,离太阳较近的时候称为近日点。

在地球公转过程中,太阳直射点也会由近日点移动到远日点,然后再回到近日点的位置。

三、太阳直射点对地球的影响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决定了地球上不同地区的日照时间、气候和季节变化等重要因素。

1. 日照时间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决定了地球上不同地区的日照时间。

在太阳直射点附近的地区,太阳直射的角度较大,昼夜长短差异较小,日照时间相对较长。

而在离太阳直射点较远的地区,太阳直射的角度较小,昼夜长短差异较大,日照时间相对较短。

2. 气候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对地球上的气候产生重要影响。

在太阳直射点附近,由于太阳辐射的强烈和日照时间的长,导致气温较高,气候干燥。

太阳直射点的概念

太阳直射点的概念

太阳直射点的概念太阳直射点的概念太阳直射点是指在地球公转轨道上,太阳光线直接射向地球时,光线垂直射到地球表面的点。

这个点在一年中会随着地球公转而变化,因为地球的自转轴倾斜角度不变,在不同季节里,太阳光线垂直射到地球表面的位置也会发生变化。

什么是太阳直射点?太阳直射点是指当太阳光线穿过大气层并照到地球表面时,这些光线垂直照射到地面上的一个特定点。

这个点位于赤道附近,在不同季节里会随着地球公转而移动。

为什么会有太阳直射点?太阳直射点存在是因为地球自转轴与公转轨道平面之间的倾斜角度。

由于这个倾斜角度,当地球绕着太阳公转时,不同季节里太阳光线照射到地面上的位置也会发生变化。

什么时候会出现太阳直射点?当北半球冬至时(12月21日或22日),南半球将迎来夏至,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回归线上。

当北半球夏至时(6月20日或21日),南半球将迎来冬至,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回归线上。

春分和秋分时,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上。

太阳直射点的影响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对地球气候和天气产生了重要影响。

在夏至时,南半球会比北半球更加温暖,因为南半球的大部分地区都会受到更多的阳光照射。

反之,在冬至时,北半球将比南半球更加寒冷。

此外,在赤道附近的地区,由于太阳光线垂直照射到地面,因此这些地区的气温相对较高,并且有较强的紫外线辐射。

这也是为什么许多热带国家需要采取措施来保护人们免受紫外线伤害。

结论总之,太阳直射点是指当太阳光线垂直照射到地面上的一个特定点。

这个点随着地球公转而变化,在不同季节里会出现在不同的位置。

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对地球气候和天气产生了影响,因此对于科学家和气象学家来说,了解太阳直射点是非常重要的。

太阳直射点

太阳直射点

太阳直射点在南北纬23.5°之间有规律地移动,所以称这两条纬线为回归线。

23.5°N 纬线叫北回归线, 23.5°S 纬线叫南回归线,它们是太阳直射点能够到达的最北和最南界线,一年得到一次直射,而它们之间的地区一年可以得到两次直射。

太阳直射时,地面获热量多。

1、 黄赤交角的产生(板书):可以概括为“一轴、两面、三角度”和“三个基本不变、两个变”(1)“一轴”即地轴,它是地球的自转轴,始终与赤道面垂直。

(2)“二面”一是黄道平面,即地球公转轨道所在的平面;二是赤道平面,即地球赤道所在的平面,它始终与地轴垂直。

(3)“三角度”一是黄赤交角,即黄道平面与赤道平面的夹角,目前其大小为23°26′;二是地轴与黄道平面的夹角,它与黄赤交角互余,目前其大小为66°34′;三是地轴与赤道平面的夹角,其大小始终为90°。

4)“三个基本不变”:一是地球在公转过程中地轴的空间指向基本不变,北极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二是黄赤交角大小基本不变,保持23°26′;三是地球运动的方向不变,总是自西向东。

(5)“两个变”一是地球在公转轨道的位置不断变化;二是黄道平面与赤道平面的交线、地轴与太阳光线的相对位置是变化的。

2、黄赤交角的影响--太阳直射的位置变化(板书)(P15图1.18 二分二至日地球的位置)逐步完成板图(如右图)(公转方向、半球、赤道、直射点纬度)提出问题:通过演示能否说出一年中太阳直射点的最北和最南界限?为什么?(1)太阳直射范围:北纬23°26′至南纬23°26′之间。

(2)二分二至日形成:(北半球而言)(提问、填表、说明)(板图)看图分析,标出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方向及各点日期思考:黄赤交角变化时,太阳直射范围、季节会有怎样的变化。

总结:太阳直射点一年中有规律地在南、北纬23°26′的纬线上做周期性的往返运动,称为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

太阳直射点的移动速度规律

太阳直射点的移动速度规律

太阳直射点的移动速度规律引言太阳直射点是指太阳在黄道上的最高点,即太阳光射到地球表面时垂直于地面的位置。

由于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太阳直射点会随时间变化而移动。

本文将深入探讨太阳直射点的移动速度规律以及影响因素。

太阳直射点的定义太阳直射点是指太阳光垂直射到地球表面的地点。

由于地球的赤道倾斜,太阳直射点在赤道之间来回移动,形成四个主要直射点:北回归线、南回归线、北极圈和南极圈。

北回归线和南回归线是位于赤道以北和以南23.5度的位置,分别对应着夏至和冬至,标志着太阳直射点南移或北移最远的位置。

北极圈和南极圈则是两极附近太阳直射点的最远位置。

太阳直射点的移动速度规律太阳直射点的移动速度规律主要受以下几个因素的影响:1. 地球自转地球自转是指地球绕自身轴线旋转一周所需的时间,约为24小时。

由于地球自转,太阳直射点每天会在东西方向上移动一定的距离。

每天中午的太阳直射点会在经度上向东移动15度,相当于地球自转一小时所需的角度。

2. 地球公转地球公转是指地球绕太阳运动一周所需的时间,约为365.25天。

地球的公转轨道是一个椭圆形,因此地球离太阳的距离会有所变化。

太阳直射点在地球公转过程中会相应地沿着黄道移动。

3. 倾角的倾斜地球赤道与黄道的夹角是23.5度,被称为地球的倾角。

地球倾斜的存在导致太阳直射点会在赤道以北和以南23.5度的范围内移动。

这也是为什么会有四个主要的太阳直射点。

4. 日照时间的变化太阳直射点的移动速度还受到节气和季节的影响。

由于地球公转轨道的椭圆形状,地球与太阳的距离会有所变化,导致不同季节的日照时间不同。

这种变化会影响到太阳直射点的移动速度。

太阳直射点移动速度的计算方法太阳直射点的移动速度可以通过一些简单的计算方法来估算。

以下是计算太阳直射点移动速度的一般步骤:1.获取某一地点的日出和日落时间的数据。

2.计算每天的日照时间,即日落时间减去日出时间。

3.根据所选日期的日照时间计算太阳直射点在东西方向上的移动距离。

太阳直射点坐标的求法

太阳直射点坐标的求法

太阳直射点坐标的求法
一、阳光直射点纬度的计算
根据特殊日期(2/2天)计算。

根据太阳的回归运动规律,北半球夏至时(6月22日左右),阳光直射点的纬度为23 26n;当北半球冬至时(12月22日左右),阳光直射点的纬度是南纬23 26 ;北半球春分(3月21日左右)和秋分(9月23日左右)时,阳光直射点的纬度为0。

第二,地理坐标。

你只需要知道正午太阳的高度角在哪里最大(用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公式:H=90-|所在纬度-太阳直射纬度|)。

但这类题目通常会显示出春分和至日的时间,即3月21日,9月23日,6月22日是北回归线,12月22日是北回归线。

另外就是经度,只要知道12点在哪里(利用时间计算的相关知识推导出此时是哪条经线就是12点),这条经线就是太阳直射点的经度。

第三,阳光直射点的地理意义
1.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引起全球热量分布的变化。

2.太阳直射点的季节性移动驱动了行星系统的南北偏移。

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太阳直射点是指地表接受太阳垂直照射的点,其纬度位置由黄赤交角决定,即黄道平面与赤道平面的夹角,大小为23°26′。由于地轴倾斜23°26′,太阳直射点不再只直射赤道,而是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与地球的公转和节气密切相关。春分日时,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随后向北移动,夏至日时到达北回归线,然后向南移动,秋分日时再次回到赤道,继续向南移动,冬至日时到达南回归线,完成一个回归年的周期。这个过程中,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不断变化,影响着地球上的气候理解地球的运动规律以及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