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地图上获取信息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地图的阅读教学设计核心素养目标

地图的阅读教学设计核心素养目标

地图的阅读教学设计核心素养目标地图阅读是地理学科中重要的技能之一,通过有效的教学设计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地图阅读能力。

本文旨在探讨地图阅读教学设计的核心素养目标,并结合实例进行阐述。

一、培养学生理解地图符号和图例的能力理解地图符号和图例是进行地图阅读的基本条件。

教师可以通过课堂演示、练习或游戏等方式,引导学生认识和理解各种地图符号以及图例的含义。

例如,在教授地图符号时,教师可采用彩色图片或实物展示,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和讨论来认识不同符号的意义。

同时,教师还应引导学生运用地图图例解读地图中的信息,并进行相关练习,以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二、培养学生分析地理信息的能力地图中蕴含着丰富的地理信息,学生需要具备分析地理信息的能力。

通过教学设计,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观察地图上的各种地形、地貌、水系等要素,并帮助学生从中获取相关地理信息。

例如,在教授山脉分布的地图时,教师可要求学生观察地图上的山脉分布情况,并分析其规律和特点。

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设计问题、活动或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对地图资料的深入思考和分析能力。

三、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地图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地图阅读能力的最终目标是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在教学设计中,教师应引导学生运用已学的地图知识解决真实场景中的问题。

例如,在教授交通图时,教师可以设计相关问题,要求学生根据地图上的交通线路及标识,规划最佳出行路线。

通过这样的教学设计,学生不仅能够提高地图阅读能力,还能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培养学生地图创作和展示的能力地图不仅可以被阅读,更可以被创作。

通过教学设计,教师可以培养学生绘制地图和展示地图的能力。

例如,在教授制图技巧时,教师可以指导学生使用绘图工具绘制简单的地图,并要求学生加入自己的创意和设计元素。

此外,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海报、展板等形式,展示自己所制作的地图,加深对地图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总结起来,地图的阅读教学设计的核心素养目标包括培养学生理解地图符号和图例的能力、培养学生分析地理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地图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培养学生地图创作和展示的能力。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章综合探究一从地图上获取信息 课件教学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章综合探究一从地图上获取信息   课件教学设计
Q1:经过上面的 演示,你能观察到 相邻两条等高线之 间高度差相等吗? 等高线密集或稀疏 的地方,地势起伏 有什么不同的特点?
同一等高线地形图上,相邻两条等高线之间 高度差相等。 等高线密集,表示地势起伏比较大(或坡度 较陡);等高线稀疏,表示地势起伏比较小 (或坡度较缓).
等高线向海拔低处 突出为山脊
男生女生比赛:男生队从B到O,女 生队从A到O,哪组会快速到达?
A
o
B
你能画出这个地形剖面图

男生女生比赛:男生队从B到O,女 生队从A到O,哪组会快速到达?
A
o
B
你能画出这个地形剖面图

NO3:确定路线
路线:
设计理由: 注意事项:
2011年12月,温 州首条国家级大 罗山登山健身步 道建成。据图3 回答10—12题: 1.大罗山步行道 入口繁多,主要 分布在瑶溪、塘 下、茶山、仙岩 、天河等地,从 地理 方位来判 断 A.瑶溪位于仙岩 的东北方 B.茶山位于天河 的东南方 C.仙岩位于塘下 的西南方 D.天河位于瑶溪 的西北方
猜谜
高山不见一寸土,
平地不见半亩田,
五湖四海没有水,
世界各国在眼前。
猜谜
高山不见一寸土,
平地不见半亩田,
五湖四海没有水,
世界各国在眼前。
谜底:地图
男生女生比赛:男生队从B到O,女 生队从A到O,哪组会快速到达?
A
o
B
男生女生比赛:男生队从B到O,女 生队从A到O,哪组会快速到达?
A
o
B

这些闭合的曲线在地图上代表着什么
鞍 部
两山峰之间的低处 为鞍部
山 脊
山 谷
等高线向海拔高处 突出为山谷(山谷处

《地图的阅读》第1课时示范课教案【六年级地理上册鲁教版】

《地图的阅读》第1课时示范课教案【六年级地理上册鲁教版】

《地图的阅读》教学设计第1课时一、教学目标1.知道地图的三要素。

2.掌握地图上比例尺的表示方法、比例尺的转换及计算。

3.能够在地图上依据经纬线或者指向标等确定方向,正确识别常见图例。

【教学重点】1.地图上比例尺的表示方法、比例尺的转换及计算。

2.在地图上依据经纬线或者指向标等确定方向。

【教学难点】1.比例尺的转换及计算。

2.在地图上依据经纬线或者指向标等确定方向。

二、教学策略本节设计意图在于让学生在学会使用地图的过程中掌握地图知识。

学会用图,是以后学习世界地理和中国地理所必须具备的知识和技能。

本节课为第1课时,主要内容为让学生初步形成从地图中获取信息的能力。

从地图上获取地理信息时需要量算以及用形象思维和空间想象能力来认识地理事物的形象特征,建立地理事物空间方位的概念。

初中阶段有些学生在地图符号的认知和空间关系的建立方面仍然存在一定难度,因此本节课设计了使用手机地图的情境,启发学生自己归纳总结出地图的主要特性和使用特点。

让学生边用边学,以用促学,了解地图的特点和如何使用地图。

三、教学流程1. 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拟绘制一幅校园平面图。

图书馆与操场间的实地距离为400米,如果绘到图上的距离为20厘米,则同学们采用的比例尺应为()A.1∶20 000B.C.1∶2 000D.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200米刚踏进初中,田浩同学非常喜欢他的学校,他绘制了一幅学校的平面图,读图,回答2~3题。

2. 从学校前校门到后校门行走的方向大致是()A.先由东北向西南再由南向北B.先由西南向东北再由北向南C.先由北向南再由东南向西北D.先由南向北再由东南向西北3. 田浩将这幅图送了一份给他的地理老师,但地理老师看后,说这幅图存在一个明显的问题,这个问题是()A.比例尺应为1:30万B.指向标错误C.缺少经纬度D.缺少图例4. 以下关于甲图与乙图相比较的叙述,正确的是()A.乙图表示的内容简略B.乙图中图上1cm代表实地距离4kmC.甲图的比例尺较大D.甲图表示的范围较大5. 读经纬网图,图中③地位于②地的()A.西南方向B.东北方向C.正南方向D.正北方向【参考答案】C;D;D;D;D五、课程小结六、板书设计地图的阅读一、学会阅读地图1.什么是地图概念:运用各种符号,将地理事物按一定比例缩小以后表示在平面上的图像地图三要素:比例尺、方向、图例2.比例尺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3.方向一般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指向标地图:依据指向标确定方向经纬网地图: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4.图例概念:对地图上各种符号和注记的说明。

初中地理《地理信息系统》教学设计

初中地理《地理信息系统》教学设计

初中地理《地理信息系统》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了解地理信息系统(GIS)的概念和基本组成。

学生能够掌握 GIS 的主要功能和应用领域。

学生能够学会使用简单的 GIS 软件进行地理数据的查询、分析和展示。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实际案例分析,培养学生运用地理信息系统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

通过小组合作探究,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和交流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地理信息技术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科学精神。

增强学生的地理空间思维能力和环境保护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地理信息系统的概念、组成和功能。

地理信息系统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教学难点地理信息系统的工作原理和数据处理过程。

如何引导学生运用地理信息系统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组成和功能,使学生对地理信息系统有初步的了解。

2、案例分析法通过实际案例,如城市规划、环境保护等,让学生分析地理信息系统在其中的应用,加深对地理信息系统的理解。

3、小组合作探究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探究地理信息系统在解决特定地理问题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4、实践操作法让学生亲自操作简单的 GIS 软件,进行地理数据的查询、分析和展示,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展示一张城市地图,提问学生如何获取地图上的信息,如道路分布、建筑物位置等。

引导学生思考如果要对这些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和管理,需要借助什么样的技术,从而引出地理信息系统的概念。

2、知识讲解地理信息系统的概念通过图片、文字等资料,向学生讲解地理信息系统是一种采集、存储、管理、分析和显示地理数据的计算机系统。

地理信息系统的组成介绍地理信息系统由硬件、软件、数据、人员和方法五部分组成,并分别举例说明其作用。

地理信息系统的功能详细讲解地理信息系统的主要功能,如数据采集与输入、数据编辑与处理、数据存储与管理、空间查询与分析、数据显示与输出等,并结合实际案例进行说明。

七年级地理上册2.1地图的基本要素教学设计(新版)商务星球版

七年级地理上册2.1地图的基本要素教学设计(新版)商务星球版
(一)课前准备(预计用时:5分钟)
学生预习:
发放预习材料,引导学生提前了解地图的基本要素的学习内容,标记出有疑问或不懂的地方。
设计预习问题,激发学生思考,为课堂学习地图的基本要素内容做好准备。
教师备课:
深入研究教材,明确地图的基本要素教学目标和重难点。
准备教学用具和多媒体资源,确保地图的基本要素教学过程的顺利进行。
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包括:提升学生的地理信息素养,使学生能够从地图中提取有效信息,理解地图的语言,掌握阅读和使用地图的方法,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通过地图要素的学习,使学生能够运用地图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通过小组合作完成地图要素的探究,提高学生与人沟通、协作的能力。
教学资源
1.软硬件资源:
-教室内的投影仪和屏幕
-地球仪
-地图册
-比例尺模型
-指南针
-经纬网模型
2.课程平台:
-学校的在线学习平台
-地理学习交流群组
3.信息化资源:
-地图软件或应用程序
-地图教育资:
-小组讨论
-实践活动
-案例分析
-问答环节
-演示和示范
教学流程
5.提高地理信息素养。学生将能够从地图中提取有效信息,培养对地理信息的获取和处理能力,提高他们的地理信息素养。
6.培养问题解决能力。学生将能够运用地图三要素的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如计算实际距离、判断方向等,培养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
7.培养团队合作能力。通过小组讨论和实践活动的形式,学生将能够与他人合作,共同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
③获取地理信息:通过地图了解地理位置、地形等信息。
作业布置与反馈

《地图的基本要素》教学设计

《地图的基本要素》教学设计

第二单元地图第1课地图的基本要素西潘楼中学吕梦雪一教材分析基于课程标准对本课“在地图上辨别方向,判读经纬度,量算距离”的要求,地图是一种信息的载体,也是信息的传递工具,与人们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有着极广泛的用途。

地图是学习地理重要的工具,我们可以从地图上获取很多地理信息。

因此掌握地图的基本知识|学习使用地图的基本技能,应该是中学具备的基本的地理素质。

本课着重讲述地图的三要素:方向比例尺图例,旨在让同学们学会看图、用图。

二学情分析要想从地图上获取地理信息需要量算,需要形象的思维和空间想象力。

刚刚进入初中的学生,可能有些在地图符号的认识和空间建立没有办法联系在一起,存在一定的难度,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创设多种情景,多结合身边的实例,融入到同学们的日常生活中,引起他们的兴趣,比较容易理解和接受。

三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 熟记地图三要素:方向,比例尺,图例。

2 识别出最常见的一些图例。

(2)能力目标1 掌握并熟练的将三种不同形式的比例尺之间进行相互转换并比较大小2 学会根据比例尺量算两点之间的直线距离。

3 掌握不同类型地图的方向判别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让学生掌握地图的使用方法,在以后的生活和学习中能够积极主动的使用地图。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比例尺的相关知识,方向的判读、图例。

难点:地图上方向的判别。

五教学方法讲述、讨论、活动相结合。

六课时安排1课时七教学过程新课导入在生活中我们会碰到形形色色,各式各样的地图,但应该如何来读懂行色各异的地图呢?怎么来判别呢?下面我们来具体了解一下地图。

活动:师:请同学们先看图2.1和2.2。

你能读懂小明绘的校园平面图并回答下列问题吗?1 操场在校园的什么方位?2 花坛离校门有多远?3 哪里是教学楼,哪里是食堂?生:……师:同学们能不能根据小明绘制的图回答出上面的问题?生:不能师:为什么不能呢?……讲解:小明绘制的并不是一幅完整的育英中学鸟瞰图,少了几个要素,所以我们无法做出判别。

地图的阅读教学设计和反思

地图的阅读教学设计和反思

地图的阅读教学设计和反思地图是一种图形化、地理化的工具,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地理空间和地理信息。

在地理教学中,地图的阅读教学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本文将设计一份地图的阅读教学计划,并对其进行反思和改进。

一、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学习使用地图图例、比例尺、方位角等地图元素;- 掌握地图读取技巧,如读取地理坐标、测量距离等;- 理解地图表达的地理信息,如地形、交通、人口等;- 提高综合运用地图和其他地理工具的能力。

2. 教学内容:- 地图元素的介绍:图例、比例尺、方位角等;- 地图的类型和用途:物理地图、政治地图、气候地图等;- 地图的阅读技巧:寻找地理坐标、测量距离、判断高低等;- 地理信息的解读:地形、水域、城市、道路、人口分布等;- 地图与其他地理工具的整合运用。

3. 教学方法:- 讲授:通过教师讲解地图元素、阅读技巧、地理信息等知识;- 示例:给学生展示不同类型的地图,并指导他们进行阅读和解读;- 练习:设计多种练习,如找出特定地点的坐标、测量两地的距离等;- 归纳:总结地图的阅读规律和技巧,帮助学生建立系统的地图阅读思维。

4. 教学评估:- 平时表现:考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性和参与度;- 作业和练习:检查学生对地图阅读技巧的掌握程度;- 考试评估:设置地图阅读题目,测试学生对地图信息的理解能力。

二、教学反思在进行地图的阅读教学时,我注意到以下几点需要改进的地方:1. 多样化教学资源:在教学过程中,应该使用不同类型和规模的地图资源,涵盖不同地理特点和地图表达方式,让学生接触更多样化的地图信息。

2. 引导实践操作:除了课堂讲授和示例展示,应引导学生亲自操作地图,进行实践练习。

可以组织野外考察活动,使用地图工具寻找地理坐标、测量距离等,让学生亲自感受地图的实际应用。

3. 注重地图与其他学科的整合:地图的阅读教学可以与其他学科的内容相结合,如历史地理、生物地理等。

通过跨学科的整合,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地图信息所表达的内容。

导航地图系统课程设计

导航地图系统课程设计

导航地图系统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导航地图系统的基本概念,掌握其工作原理和功能特点。

2. 学生能够描述导航地图系统中常用的坐标系和地图投影方法,并解释其应用场景。

3. 学生能够了解导航地图的数据来源和更新方式,认识到地图数据的准确性和时效性。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导航地图系统进行定位和路径规划,解决实际出行问题。

2. 学生能够操作导航设备,进行地图浏览、搜索地点和获取路线信息等基本操作。

3. 学生能够分析导航地图系统中的误差来源,并提出改进措施,提高导航准确度。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导航地图系统的兴趣,认识到其在日常生活和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

2. 学生能够关注导航地图系统的技术发展,积极了解新兴导航技术及其应用。

3. 学生在合作学习过程中,培养团队精神和沟通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自信心。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信息技术与地理学科相结合的综合性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地理信息素养和实际应用能力。

学生特点:六年级学生具备一定的地理知识和计算机操作技能,对新兴技术和实际应用有较高的兴趣。

教学要求: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鼓励学生动手实践和合作探究,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

将课程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为后续教学设计和评估提供依据。

二、教学内容1. 导航地图系统概述- 了解导航地图系统的定义、发展历程和未来发展趋势。

- 掌握导航地图系统的基本功能,如定位、路径规划、交通信息查询等。

2. 坐标系与地图投影- 学习地球坐标系、平面坐标系等常用坐标系及其转换方法。

- 掌握地图投影的基本原理,了解墨卡托投影、高斯-克吕格投影等常用地图投影方法。

3. 导航地图数据- 介绍导航地图数据来源、采集方法、更新周期及准确性。

- 分析导航地图数据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如实时交通信息、地点详细信息等。

4. 导航设备与操作- 学习导航设备的种类、功能及使用方法,如智能手机、车载导航仪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地图上获取信息»教学设计
赤峰市元宝山区平庄矿区中学李凤玲(一)、设计说明:
本节课设计的主要依据是:«地理课程标准»中的后面两条,即“根据需要选择常用地图,查找所需要的地理信息,养成在日常生活中运用地图的习惯;知道电子地图、遥感图像等在生产、生活中的用途。

”,内容以学生实践活动和教师设计的各种教学情境为主。

1、课程资源分析:
教材没有直接按地图的种类、不同比例尺地图的选择和地图上两点间距离的量算来安排教学内容,而是将这些内容,包括重难点内容进行极大的压缩,安排相应的课堂活动来提高学生运用地图的能力,这就为教师提供了更大的拓展空间,为学生提供了更大的求索空间,师生可以充分利用多种教学手段和资源。

2、主要内容的处理:核心内容放在根据使用目的正确选择地图,其次是地图上两点间距离的量算。

(二)、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1)初步了解地图的种类,知道电子地图、遥感图像等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2)学会用比例尺量算两点间实地距离。

2、过程与方法:1)用比例尺量算距离。

2)能够使用目的(如旅游)确定所选择的地图类型及其比例尺。

3)举例说明一到两种现代高科技地图(例如遥感图像、电子地图等)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用途。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具体内容设计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美好情感。

2)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改变传统学习方式。

(三)教学重点:用比例尺重算距离。

(四)教学难点:比例尺大小与地图内容详略的关系。

(五)教学方法:
1、充分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集中展示搜集的信息,运用图片、视频资料,用分组探究法发现、总结比例尺大小与地图内容详略的关系,帮助学生建立“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模式。

2、充使用情境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模拟教学法等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六)教具准备:北京、杭州和包头市旅游资源简要介绍及图片资料,学生准备直尺、纸片;教师自制的多媒体课件。

(七)教学过程:
(八)板书设计:从地图上获取信息
一、正确选择地图
二、量算两点间的距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