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试题(3)及参考答案

合集下载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3试题及参考答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3试题及参考答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卷(3)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题1分,共20分)1. 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物质范畴的理解是()A. 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它的可感知性B. 物质就是千差万别的各种实物C. 物质的根本特性是客观实在性D. 物质就是人类社会之外的自然物2.“旧唯物主义是半截子的唯物主义”,这是指()A.旧唯物主义是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B.旧唯物主义在社会历史观上是唯心主义C.旧唯物主义是机械唯物主义D.旧唯物主义割裂了运动与静止的关系3. 唯心主义运动观的根本错误在于()A. 否认物质是运动的物质B. 否认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C. 否认静止是运动的特殊形态D. 否认运动是物质的运动4. 意识的本质是()A.具有计划性和目的性B. 对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C. 人脑分泌的特殊物质D. 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5.恩格斯说:“人的智力是按照人如何学会改造自然界而发展的。

”这说明( )A. 自然界是认识发展的动力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C. 人的认识具有主观能动性D.人具有认识自然的能力6. “大众心理影响经济走势”这一社会现象蕴含的哲理是()A. 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B. 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C. 社会心理左右社会发展方向D. 正确的社会意识才能影响社会发展7.“蒸汽、电力和自动纺织机甚至是比巴尔贝斯、拉斯拜尔和布朗基诸位公民更危险万分的革命家。

”这一经典论断的含义是( )A.科技革命对统治阶级有极大威胁B.科技革命可以直接变革社会制度C.科技革命可以促进社会政治革命D.滥用科技成果会对人类造成“危险”8. 判断一种生产关系先进还是落后的根本标志是()A.看它是否实现了社会公平和社会平等B.看它是封闭的自然经济还是开放的市场经济C.看它是生产资料公有制还是生产资料私有制D.看它是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还是阻碍生产力的发展9. 改革开放以来,我党制定的一系列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促进了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这说明()A.经济基础发展的道路是由上层建筑决定的B.上层建筑的发展决定经济基础的发展方向C.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积极的能动作用D.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不受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规律的制约10. 社会形态是()A.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B.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C. 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统一D.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统一11. 在人类社会的发展中起决定作用的是()A. 生产方式B. 地理环境C. 人口因素D. 阶级斗争12. 在商品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关系中( )A. 使用价值的大小决定价值的大小B. 价值的大小决定使用价值的大小C. 价值是使用价值的物质承担者D.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13. 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决定性条件是()A. 劳动力成为商品B. 生产资料可以买卖C. 货币是一般等价物D. 货中是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14. 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是因为剩余价值被看作是()A. 耗费的可变资本的增加额B. 预付的不变资本的增加额C. 预付的全部资本的增加额D. 耗费的全部资本的增加额15. 私人垄断资本主义是在()的基础上形成的A.生产集中和资本集中B.参与制与个人联合C.资本输出和金融寡头D.跨国公司和国际垄断同盟16. 垄断资本主义取代自由竞争资本主义,表明()A.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实现了自我否定B.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虽局部调整,但没有改变本质C.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没有任何变化D.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发生了根本变化17. 科学社会主义诞生的标志是()A. 共产主义者同盟的建立B.无产阶级政党的产生C.《共产党宣言》的发表D.无产阶级革命的胜利18. 列宁找到一条符合俄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的标志是()A. 新经济政策的实施B. 国有化的完成C. 苏维埃政权的巩固D.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施19.科学社会主义的核心内容是( )A. 无产阶级专政和社会主义民主B. 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C. 暴力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D. 阶级斗争和社会革命20.“通过批判旧世界来发现新世界”是()A.唯心主义预见未来社会的方法B.马克思主义预见未来社会的方法C.一切唯物主义预见未来社会的方法D.空想社会主义预见未来社会的方法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题,每题2分,共20分)1.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必须要分清()A. 哪些是必须长期坚持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B. 哪些是需要结合新的实际加以丰富发展的理论判断C. 哪些是必须破除的对马克思主义错误的、教条式的理解D. 哪些是必须澄清的附加在马克思主义名下的错误观点2.古语说:“奢靡之始,危亡之渐。

三级教育安全生产知识考试题3套及答案(附吊篮脚手架+架子工+卷扬机工试题)

三级教育安全生产知识考试题3套及答案(附吊篮脚手架+架子工+卷扬机工试题)

三级教育安全生产知识考试题3套及答案(附吊篮脚手架+架子工+卷扬机工试题)三级教育安全生产知识考试题(一)一、填空(每空3分,共60分)L施工作业人员,在施工过程中应当遵守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和建筑行业安全规章、规程,不得违章作业。

2、顶棚抹灰必须搭设脚手架,有风时应工作,以免o3、架子高度不够时,不得在架子上再放置、等进行操作,抹灰作业人员不得自行或O4、在坡度较陡的屋面上或时,应采取措施,必要时应系挂好。

5、在外墙面铺设预制板材、面砖及石膏花饰时,当饰件确已装稳或后,才允许或松开 ,以防O二、判断(每题4分,共20分,正确打错误打X)1、高处作业传递物件,两人距离近时,可就近抛掷。

()2、作业中需照明时,可不通过专业电工而由自己接线。

()3、抹灰人员可自行拆改或搭设脚手架。

()3、手拉脚踩停止运转4、知情权紧急避险权人身保障权安全技术操作5、排列整齐重叠斜绕停机二、判断1> x 2、x3、V 4、V 5、x三、简答1、作业前应检查卷扬机与地面的固定,弹性联轴器不得松旷,并应检查安全装置,防护设施、电气线路、接零或接地线、制动装置和钢丝绳等,全部合格后方可使用。

2、应切断电源,将提升物件或吊笼降至地面。

电梯司机三级教育安全生产知识考试题(综合安全知识考核)一、填空(每空3分,共60分)二、1、施工作业人员,在施工过程中应当遵守有关安全生产的、和建筑行业、,不得o三、2、重物起升和下降速度应、,不得突然o四、3、升降机运行到或时,严禁用开关作为停止运行的。

4、在、、以上大风以及导轨架、电缆时,必须 O5、作业后应将梯笼降到 ,各控制开关拨到,,,闭锁梯笼门和围护门。

二、判断(每题4分,共20分,正确打错误打X)1、升降机在每班首次载重运行时,可以自上而下进行。

()2、升降机在运行中由于断电或其他原因而中途停止时,可进行手动下降,但必须由专业维修人员进行操纵。

()3、多班作业应履行交接班手续,并认真填写交接班记录。

物理化学(上)期末试题三及参考答案

物理化学(上)期末试题三及参考答案

物理化学(上)期末试题三及参考答案⼀、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热⼒学第零定律是指:。

2、熵与热⼒学概率之间的函数关系式是。

3、补全热⼒学函数关系式:C P= (?S/?T)P4、⼀定量的单原⼦理想⽓体定压下从T1变化到T2的熵变与定容下从T1变化到T2的熵变之⽐为:5、化学势的表⽰式中,是偏摩尔量。

6、稀溶液的依数性包括、、和。

7、反应NH4HS(s)=NH3(g)+H2S(g),在298K时测得分解压为66.66Pa,则该温度下该反应的K pΘ= ;K p= 。

8、1atm压⼒下⽔和⼄醇系统的最低恒沸混合物含⼄醇质量分数为0.9557,现将含⼄醇50%的⼄醇⽔溶液进⾏分馏,最终得到的物质为。

9、⽔在101.3kPa时沸点为373K,汽化热为40.67 kJ/mol(设汽化热不随温度变化);毕节学院的⼤⽓压约为85.5 kPa,则在毕节学院⽔的沸点为K。

10、反应NH4HS(s)=NH3(g)+H2S(g)已达平衡;保持总压不变,往系统中充⼊⼀定量的惰性⽓体,平衡移动⽅向为。

⼆、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1、下列属于化学热⼒学范畴的是()(A)物质结构与性能的关系(B)化学反应速率(C)化学变化的⽅向和限度(D)反应机理2、下列关于热⼒学⽅法叙述正确的是()(A)热⼒学研究所得的结论不适⽤于分⼦的个体⾏为(B)热⼒学可以解决某条件下怎样把⼀个变化的可能性变为现实性的问题(C)经典热⼒学详细讨论了物质的微观结构(D)经典热⼒学常需计算⼀个变化所需要的时间3、下列函数中为强度性质的是:()(A) S (B) (?G/?p)T(C) (?U/?V)T(D) C V4、⼀定量的纯理想⽓体,下列哪组量确定后,其他状态函数⽅有定值。

()(A)T (B)V (C)T、U (D)T、p5、对⼀化学反应,若知其△C p,m= ∑νB C p, m, B > 0,则该反应的()(A)△H随温度升⾼⽽增⼤(B)△H随温度升⾼⽽减少(C)△H⼤于零(D)△H⼩于零6、某⽓体的压缩因⼦Z> 1,表⽰该⽓体()(A)易于压缩(B)不易压缩(C)易于液化(D)不易液化7、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热容的⼤⼩与系统所含物质的量有关(B)对于⽓体来说,其C p, m恒⼤于C V, m(C)对于任意系统,因为体积随温度升⾼可能减⼩,所以其C p,可能⼩于C V(D)对于体积不变的刚性容器中的系统,因为定容,所以有C V⽽没有C p值8、某可逆热机的⾼温热源为T2,低温热源为T1(1)若选⽤⽔蒸⽓为⼯作物质,其热机效率为ηW(2)若选⽤汽油为⼯作物质,其热机效率为ηO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A)ηW >ηO(B)ηW<ηO(C)ηW=ηO(D)⽆法⽐较9、已知某温度下,?f H mΘ(CO2)=-393.3 kJ/mol,?c H mΘ(CO)=-282.8 kJ/mol,则?f H mΘ(CO)为()(A)-110.5 kJ/mol (B)110.5 kJ/mol(C)-676.1 kJ/mol (D)-172.3 kJ/mol10、过饱和溶液中的溶质的化学势与纯溶质的化学势相⽐较,前者()(A) ⼤(B) ⼩(C)与后者相等(D)⽆法⽐较11、两⽀烧杯各有1kg⽔,向A杯中加⼊0.01mol蔗糖,向B杯中加⼊0.01mol NaCl,两⽀烧杯在相同条件下按同样的速度降温,则()(A)A杯先结冰(B)B杯先结冰(C)两杯同时结冰(D)都不会结冰12、I2(s)与I2(g)平衡共存,系统⾃由度为()(A) 0 (B) 1(C) 2 (D) 313、化学反应等温式?r G m=?r G mΘ+RT lnQ,当选取不同标准态时()(A)?r G m和Q的值都改变(B)?r G m和Q的值都改变(C)?r G m的值改变,Q不变(D) ?r G m不变,Q的值改变14、反应C(s)+O2(g)=CO2(g),2 CO(g) +O2(g)= 2CO2(g),C(s)+ 1/2 O2(g)=CO(g)的平衡常数分别为K1Θ、K2Θ、K3Θ,这三个平衡常数之间的关系是()(A) K3Θ=K1ΘK2Θ(B) K3Θ= K1Θ/K2Θ(C) K3Θ= K1Θ/Θ2K(D) K3Θ=ΘΘ21/KK15、等温等压下,A和B组成的均相系统中,当改变浓度时A的偏摩尔体积增加,则B的偏摩尔体积将()(A) 增加(B) 减⼩(D) 随A和B的⽐例不同⽽不同三、解答题(计算过程必须有公式、代⼊数据后的式⼦、计算结果以及必要的⽂字说明;回答问题须简要说明理由。

中国医学史参考试题三及答案

中国医学史参考试题三及答案

中国医学史参考试题三及答案一、名词解释1、翰林医官院2、六气致病说3、导引4、《治百病方》5、广惠司6、鬼注、尸注案8、郭守7、医敬9、翰林医官院10、医师二、填空1、宋代设置的保健慈善机构有________ 、 ____ 、____ 、____ 、____ 、_____ 。

2、在甲骨文中记载的“鬯其酒”是目前所知关于_________ 的最早记载。

3、“三品分类法”中上品为_____ 药、中品能_____ 、下品专属 ____ 药。

4、“五运六气”中五运指____ 、_____ 、 ____ 、____ 、____ ,六气指_____ 、 ___ 、 ___5、文献记载及考古研究表明,针灸术起源于__________ 时代。

6、____ 所著的《本草蒙筌》是便于诵记的_________ 性本草。

三、单项选择1、我国现存最早的临证医方专书是()A •《黄帝内经》B •《肘后救卒方》C.《五十二病方》 D •《伤寒杂病论》E.《治百病方》2、世界上最早开办管理药事的药局是在我国的()A. 隋代B. 唐代C. 宋代D. 明代E. 清代3、系统提出四气五味、君臣佐使、七情和合等中药学理论的本草著作是()A •《治百医方》B •《五十二病方》 C.《药论》D •《神农本草经》E.以上都不是4、《素问》最早的注释本是()A •《素问悬解》B •《注黄帝素问》C.《素问训解》D •《黄帝内经太素》5、我国现存最早的儿科专著是()A .《小儿要证直诀》B .《颅囟经》C.《仁斋直指小儿方》 D .《幼幼新书》E.《活幼心书》6、“信巫不信医,六不治也”一语见于()A .《尚书》B .《论语》C .《礼记》D .《史记?扁鹊仓公列传》E.《汉书?艺文志》7、我国现存最早医案“诊籍”的作者是()A .华佗B .涪翁C.郭玉D .淳于意E.程高8、“六气致病说”载于()A.《周礼》B.《礼记》C.《左传》D.《周易》E.《诗经》9、“掌养万民之疾病”职责的是()A. 食医B. 疾医C. 疡医D. 兽医E. 医师10、明代地方本草的代表著作是()A.《本草纲目》B.《食疗本草》C.《食物本草》D.《本草备要》E.《滇南本草》四、多项选择1、《内经》运用五行学说的最大特点是()A. 说明疾病发生B. 说明疾病传变C. 说明疾病预后D. 说明诊断原则E. 说明脏腑联系2、西周时期对疾病的认识有了较大进步,有相关记载的早期文化典籍有()A.《周礼》B.《诗经》C.《山海经》D.《左传》E.《尚书》3、《外台秘要》的文献学价值有()A •征引书目皆标明版本B •采摭前贤方书皆标明出处C.记述了内、外、妇、儿、五官、针灸各科病证及治疗D •保留了唐以前大量散佚医方E.搜集整理大量的民间单、验方4、《黄帝内经》整体观包括()A •人与自然的联系B •人体自身各部分的联系C.人体生理与精神的联系D .人与社会的联系E.生理与病理的联系5、王叔和的贡献有()A .撰写《脉经》B .著《王叔和脉诀》C .整理《伤寒杂病论》D .首倡诊脉独取寸口” E编著《脉法》五、简答题1、我国现存第一部针灸专著的年代、作者及主要成就?2、《黄帝内经》的基本精神表现在哪几个方面?3、李杲论脾胃生理功能的主要观点是什么?4、“戾气”学说的主要观点是什么?5、明清时期《内经》研究有哪些特点?六、论述题宋代的医学教育及医学分科情况怎样?【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1、翰林医官院:由宋代建立,后改称医官局。

2013年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3)及参考答案

2013年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3)及参考答案

C.思维和存在是否具有同一性的问题 D.世界的本质是一个还是多个的问题
3.下列属于社会基本矛盾的有( )
A.个人与社会之间的矛盾 B.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
C.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 D.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
4.货币的最基本职能是( )
4.错误。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因为:(1)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商品经济的其它一切矛盾的基础。(2)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决定商品生产者的命运。(3)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决定商品经济的本质和发展的全过程。
四.问答题
1.无产阶级专政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科学思想体系的重要内容。其实质就是无产阶级作为统治阶级掌握国家政权。无产阶级专政是一种新型民主和新型专政的国家,在阶级本质上,它是对少数剥削者与反人民的敌对势力实行专政,对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实行广泛的民主。无产阶级专政要求国家和社会必须按照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的意志进行改造。无产阶级专政的最终的目标是消灭剥削、消灭阶级,进入到无阶级的社会。
3.简述列宁的物质定义及其意义
4.如何认识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原因和实质?
五、材料分析题(12分)
材料:闻一多有一次给学生上课,他走上讲台,先在黑板上写了一道算术题:2+5=?学生们疑惑不解。然而闻先生却执意要问:2+5=?同学们于是回答:“等于7嘛!”闻先生说:“不错。在数学领域里2+5=7,这是天经地义的颠扑不破的。但是,在艺术领域里,2+5=10000也是可能的。”他拿出一幅题为《万里驰骋》的图画叫学生们欣赏,只见画面上突出地画了两匹奔马,在这两匹奔马后面,又错落有致、大小不一地画了五匹马,这五匹马后面便是许多影影绰绰的黑点点了。闻先生指着画说:“从整个画面的形象看,只有前后七匹马,然而,凡是看过这幅画的人,都会感到这里有万马奔腾,这难道不是2+5=10000吗?”

高处作业_考题及答案(第3套)

高处作业_考题及答案(第3套)

高处安装维修拆除作业初训模拟试题3[ ] [判断题] 1、安全帽子里可以再佩戴其他帽子。

正确答案:错[ ] [判断题] 2、安全带上各种部件不得任意拆掉。

更换新绳时要注意加绳套。

正确答案:对[ ] [判断题] 3、防坠落安全防护用品主要有:安全带、安全帽、安全网、安全自锁器、速差自控器、水平安全绳、防滑鞋等。

正确答案:对[ ] [判断题] 4、施工单位对安全防护用品要定期进行检查,发现不合格产品应及时进行更换。

正确答案:对[ ] [判断题] 5、安全绳是安全带上面的保护人体不受到伤害的系绳。

正确答案:错[ ] [判断题] 6、安全带是指高处作业人员预防坠落的防护用品,由带子、绳子和金属配件组成。

正确答案:对[ ] [判断题] 7、登高板又称踏板,是用来攀登楼宇的工具。

正确答案:错[ ] [判断题] 8、五级以上强风中可进行室内高处作业。

正确答案:对[ ] [判断题] 9、大雾天气允许室内高处作业。

正确答案:对[ ] [判断题] 10、未做基础处理的地面或悬挑支架设置不牢固,就会发生脚手架倾斜倒塌,人员坠落事故等危害。

正确答案:对[ ] [判断题] 11、伤残和死亡是常见的高处作业工伤事故。

正确答案:对[ ] [判断题] 12、人们处于紧张状态时,神经系统和平时状态无异。

正确答案:错[ ] [判断题] 13、不同行业的高处作业,有可能受到的危害是相同的。

正确答案:对[ ] [判断题] 14、高处安装、维护、拆除作业最常见的事故是高处坠落、物体打击、雷电等事故。

正确答案:对[ ] [判断题] 15、从业人员可以不参加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

正确答案:错[ ] [判断题] 16、从业人员有对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提出建议的权利。

正确答案:对[ ] [判断题] 17、“安全第一”要求在工作中应该始终把安全放在首位。

正确答案:对[ ] [判断题] 18、实现安全发展的最重要途径就是坚持“预防为主”的根本方针。

正确答案:对[ ] [判断题] 19、生产经营单位必须依法参加工伤保险,为从业人员缴纳保险费。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试题3及参考答案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试题3及参考答案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试题3及参考答案一、(本题每小题2分,满分20分)1.是当电力系统中发生故障或出现异常状态时能自动、迅速而有选择地切除故障设备或发出告警信号的一种专门的反事故用自动装置。

答:继电保护装置2.无论继电器的动作或返回,继电器都动作明确干脆,不可能停留在某一个中间位置,以保证其动作确切可靠,此特性称为。

答:继电特性3.零序功率方向元件无电压死区,因为故障点零序电压最高,短路点越靠近保护安装处,保护感受到的零序电压。

答:越大4.按90o接线的功率方向继电器,若I J=-Ic,则U J应为。

答:U J =U BA5.如果方向阻抗继电器的最大灵敏角是ϕlm,负荷阻抗角是ϕf,则采用方向阻抗继电器的灵敏系数比采用全阻抗继电器的灵敏系数可提高倍。

答:1/cos(ϕlm-ϕf)6.长距离输电线路上故障,当相差高频保护一端高频信号相位差大于动作角时,该侧保护将拒动,此时可使先动作侧发信机停信,则拒动侧保护随后动作跳闸,称之为。

答:相继动作。

8.在双侧电源系统中,当两电压电势模值相同且系统阻抗角和线路阻抗角相等时,振荡中心处于。

答:Z∑/2处9.相差高频保护采用比较线路两端相位来反应不对称短路。

答:负序电流7.速饱和变流器不能减小不平衡电流,只能减小对变压器差动保护的影响。

答:不平衡电流10.发电机失磁后机端测量阻抗的变化规律是:失磁后、失步前,机端测量阻抗随Q的减少,由I象限进入IV象限;在ϕ= 900的临界失步点,等有功圆与相交;越过临界失步点后,机端测量阻抗进入失步运行区并最终稳定于– jXd 与– jXd’之间。

答:等无功圆二、(本题满分15分)如图所示,在110KV 输电线路中,单位线路长度的阻抗为:X1=0.4(Ω/km), 可靠系数Kk’=1.25;系统阻抗为:Zs.max=6Ω, Zs.min=4Ω。

1. 计算:线路AB 的电流速断保护一次动作值与电流速断保护最小保护范围。

2.比较不完全星形接线两继电器方式与三继电器方式过电流保护的差别。

国家安全法试题及答案(3) 国家安全法试题及答案

国家安全法试题及答案(3) 国家安全法试题及答案

国家平安法试题及答案(3) 国家平安法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共十题,每题3分〕1.根据《国家平安法》的规定,以下说法错误的选项是:〔 B 〕A . 公民支持、协助国家平安工作,有权要求国家平安机关、公安机关采取有效措施,防范、制止进犯其合法权益的行为;B . 公民享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任何时候不受损害;C . 公民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国家平安工作中的违法渎职行为有提出申诉、控告和检举的权利;D . 确因国家平安工作需要采取限制公民权利和自由的特别措施时,应当依法进展,并以维护国家平安的实际需要为限度。

2.根据《国家平安法》的规定,每年的〔B〕为全民国家平安教育日,江门市普法办在此根底上,将每年4月份定为江门市“全民国家平安教育宣传月”。

A . 2023-4-10B . 2023-4-15C . 2023-4-20D . 2023-4-253.根据《国家平安法》规定,以下说法错误的选项是:〔C〕A . 维护国家平安是我们每个公民的义务;B . 公民维护国家平安的行为受法律保护;C . 如公民在维护国家平安时财产受到损失的,可以要求赔偿;D . 如公民在维护国家平安时人身遭受伤害或者死亡的,有关机关应按规定给予抚恤优待。

4.以下哪些属于危害国家平安的行为:〔 D〕A . 揭露政府的过错,以非暴力言行要求政策的改变;B . 对国家,政府,官员的批评;C . 主动和____组织通讯联络;D . 利用互联网,传播对社会和国家的负面言论,诋毁伟人形象,造成社会群众愤慨。

5.以下说法错误的选项是:〔 A〕A . 国家平安机关工作人员依法执行国家平安工作任务的行为,不受其他组织和个人的干预。

B . 国家平安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国家平安工作中,应当严格依法办事。

C . 国家平安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国家平安工作中不得超越职权、滥用职权。

D . 国家平安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国家平安工作中不得进犯组织和个人的合法权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卷(3)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题1分,共20分)1. 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物质范畴的理解是()A. 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它的可感知性B. 物质就是千差万别的各种实物C. 物质的根本特性是客观实在性D. 物质就是人类社会之外的自然物2.“旧唯物主义是半截子的唯物主义”,这是指()A.旧唯物主义是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B.旧唯物主义在社会历史观上是唯心主义C.旧唯物主义是机械唯物主义D.旧唯物主义割裂了运动与静止的关系3. 唯心主义运动观的根本错误在于()A. 否认物质是运动的物质B. 否认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C. 否认静止是运动的特殊形态D. 否认运动是物质的运动4. 意识的本质是()A.具有计划性和目的性B. 对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C. 人脑分泌的特殊物质D. 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5.恩格斯说:“人的智力是按照人如何学会改造自然界而发展的。

”这说明( )A. 自然界是认识发展的动力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C. 人的认识具有主观能动性D.人具有认识自然的能力6. “大众心理影响经济走势”这一社会现象蕴含的哲理是()A. 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B. 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C. 社会心理左右社会发展方向D. 正确的社会意识才能影响社会发展7.“蒸汽、电力和自动纺织机甚至是比巴尔贝斯、拉斯拜尔和布朗基诸位公民更危险万分的革命家。

”这一经典论断的含义是( )A.科技革命对统治阶级有极大威胁B.科技革命可以直接变革社会制度C.科技革命可以促进社会政治革命D.滥用科技成果会对人类造成“危险”8. 判断一种生产关系先进还是落后的根本标志是()A.看它是否实现了社会公平和社会平等B.看它是封闭的自然经济还是开放的市场经济C.看它是生产资料公有制还是生产资料私有制D.看它是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还是阻碍生产力的发展9. 改革开放以来,我党制定的一系列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促进了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这说明()A.经济基础发展的道路是由上层建筑决定的B.上层建筑的发展决定经济基础的发展方向C.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积极的能动作用D.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不受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规律的制约10. 社会形态是()A.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B.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C. 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统一D.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统一11. 在人类社会的发展中起决定作用的是()A. 生产方式B. 地理环境C. 人口因素D. 阶级斗争12. 在商品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关系中( )A. 使用价值的大小决定价值的大小B. 价值的大小决定使用价值的大小C. 价值是使用价值的物质承担者D.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13. 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决定性条件是()A. 劳动力成为商品B. 生产资料可以买卖C. 货币是一般等价物D. 货中是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14. 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是因为剩余价值被看作是()A. 耗费的可变资本的增加额B. 预付的不变资本的增加额C. 预付的全部资本的增加额D. 耗费的全部资本的增加额15. 私人垄断资本主义是在()的基础上形成的A.生产集中和资本集中B.参与制与个人联合C.资本输出和金融寡头D.跨国公司和国际垄断同盟16. 垄断资本主义取代自由竞争资本主义,表明()A.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实现了自我否定B.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虽局部调整,但没有改变本质C.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没有任何变化D.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发生了根本变化17. 科学社会主义诞生的标志是()A. 共产主义者同盟的建立B.无产阶级政党的产生C.《共产党宣言》的发表D.无产阶级革命的胜利18. 列宁找到一条符合俄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的标志是()A. 新经济政策的实施B. 国有化的完成C. 苏维埃政权的巩固D.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施19.科学社会主义的核心内容是( )A. 无产阶级专政和社会主义民主B. 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C. 暴力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D. 阶级斗争和社会革命20.“通过批判旧世界来发现新世界”是()A.唯心主义预见未来社会的方法B.马克思主义预见未来社会的方法C.一切唯物主义预见未来社会的方法D.空想社会主义预见未来社会的方法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题,每题2分,共20分)1.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必须要分清()A. 哪些是必须长期坚持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B. 哪些是需要结合新的实际加以丰富发展的理论判断C. 哪些是必须破除的对马克思主义错误的、教条式的理解D. 哪些是必须澄清的附加在马克思主义名下的错误观点2.古语说:“奢靡之始,危亡之渐。

”这句话是说,奢靡逐步发展会导致危亡。

其中包含的哲学道理有()A.现象是本质的外部表现B.特殊性中包含着普遍性C.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D.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3. 任何真理都是()A. 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B. 一元真理和多元真理的统一C. 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统一 C. 真理和谬误的统一4. 国家和氏族组织的根本区别是( )A.国家以私有制为基础,氏族组织以公有制为基础B.国家要征收赋税,氏族组织则不征收赋税C.国家按地域划分其国民,氏族组织按血缘关系划分D.国家是特殊的权力机关,氏族组织则为全体成员服务5. 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

这是因为()A. 它是商品各种内在矛盾的根源B. 它决定私有制商品经济产生和发展的全过程C. 它是决定和影响价格的重要因素D. 它决定商品生产者的命运6. 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工人的劳动作为具体劳动()A. 生产使用价值B. 形成价值C. 转移生产资料的价值D. 创造剩余价值7. 经济全球化( )A.创造了世界各国的经济“共赢” B.扩大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差距C.给发达国家带来巨大的经济利益 D.使部分经济落后国家缩小了与发达国家的差距8. 二战后发达国家经济危机出现的新变化包括( )A. 危机的破坏性减弱 B.危机周期缩短C.金融危机的影响加强 D. 经济周期各阶段差别减弱9. 空想社会主义的历史功绩是()A. 揭露了资本主义的弊端B. 指出资本主义必然灭亡C. 找到了变革社会的革命力量D. 提供了启发工人觉悟的宝贵材料10.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之所以是长期和艰巨的,原因在于()A. 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B. 社会主义民主的建立需要一个过程C. 受到资本主义列强的遏制D. 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探索是一个过程三、辨析题(每题5分,共20)1.矛盾问题的精髓既是正确处理共性和个性的关系问题,也是正确处理绝对和相对的关系问题。

2.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与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区别在于是坚持反映论还是坚持先验论。

3.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活动是不受任何社会历史条件制约的。

4.在资本主义社会中,资本家按照等价交换原则购买工人的劳动力,因此资本家和工人之间是一种自由、平等的交换关系。

四、问答题(每题7分,共28分)1.试述生产力与生产关系辩证关系的原理及其对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指导意义。

2.简述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本质和基本特征的认识。

3.什么是利润率和剩余价值率?它们有什么区别?4.说明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是党的思想路线的理论基础。

五、材料分析题(12分)材料1:股份公司按掌握股票多少来决定支配权力的大小。

现代经济社会中控制一家股份公司一般需要股票总数的30-40%,有的只要5-10%。

材料2:《时代》周刊估计,里根政府17名内阁成员中10名拥有200万美元以上家产,有3人家产在百万美元以上,只有4人的财产低于50万美元。

材料3:在日本,被称为“下凡”(Amakudari,Descent from Heaven)的退休政府高官到企业任职是日本大企业与政府保持密切的最主要渠道。

据统计,日本每年大约有300-350人左右的高级官员退休后,出任企业高级管理者。

结合上述材料请回答(1) 评金融寡头对社会经济生活的控制方式。

(2) 评金融寡头对社会政治生活的控制方式。

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C 2B 3D 4B 5B 6B 7C 8D 9C 10A 11A 12D 13A 14C 15A 16B 17C 18A 19A 20B二、多项选择题答案1ABCD 2CD 3AC 4BCD 5ABD 6AC 7BCD 8ABCD 9AD 10ABCD三、辨析题1.命题正确。

矛盾问题的精髓是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问题。

矛盾的普遍性即矛盾的共性,矛盾的特殊性即矛盾的共性。

矛盾的共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个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

任何现存的事物都是共性和个性的有机统一,绝对相对的统一。

因此,矛盾问题的精髓既是正确处理共性和个性的关系问题,也是正确处理绝对和相对的关系问题。

2. 命题错误。

反映论和先验论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在认识论上坚持的两条不同的认识路线。

马克思主义和旧唯物主义同属于唯物主义阵营,在认识论上都坚持反映论。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的根本区别就在与是否坚持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是否把辩证法引入认识论。

3.命题正确。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其主要表现是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还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但是人民群众创造社会的作用主要是通过人民群众的生产实践和社会实践表现出来的,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活动受到社会经济条件、政治条件和精神文化条件的制约,人民群众也不能随心所欲地创造历史。

4. 命题错误。

从表面上看,资本家和雇佣工人之间的关系的确是自由和平等的。

首先,劳动者有出卖或者不出卖劳动力的自由。

其次,资本家购买工人的劳动力,一般是按照劳动力的价值向劳动者支付工资。

但这种自由和平等仅仅是表面上的。

事实上,一是由于雇佣工人没有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不得不靠出卖劳动力为生。

二是离开流通领域,进入生产领域和分配领域,雇佣工人所创造的大于劳动力自身价值的剩余价值,被掌握着生产资料的资本家无偿占有了。

因此,即使资本家按照等价交换原则购买劳动力,体现的也是一种表面上平等而事实上不平等的关系。

资本家和雇佣工人之间的关系,实质上是剥削和被剥削的关系,而不是自由的、平等的关系。

四.问答题1.(1)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辩证关系的原理包括两方面内容。

第一,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力的性质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生产力的发展变化决定生产关系的改变。

第二,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适合生产力性质和发展要求的先进的生产关系,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不适合生产力性质和发展要求的落后的生产关系,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2)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就是革除生产关系中不适合生产力性质和发展要求的某些部分或环节,以解放生产力,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3)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辩证关系的原理对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