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腊神话与中国神话的对比
中国神话与西方神话的区别

中国神话与西方神话的区别1、中国神话很零散,希腊神话有严密得体系。
因为,中国统一晚,前221年才统一,而希腊一开始就是一个统一体。
以宙斯为中心的庞大的神的家族。
中国古代神话篇幅都很短小,对神的事迹记载非常简略,故事性不强,没有古希腊神话那样的长篇巨制和曲折生动的情节。
十二大神:主神宙斯、天后赫拉、火神赫菲斯托斯、太阳神阿波罗、月神阿耳忒弥斯、战神阿瑞斯、智慧女神雅典娜、美神爱神阿佛洛狄忒(维纳斯),总之,十二大神几乎代表了自然界的所有属性。
中国主神:南方神话开辟神——盘古;北方神话开辟神——女娲;三皇五帝:伏羲、女娲、神农;黄帝、颛顼、帝喾、尧、舜2、中国上古神话有着极为鲜明的尚德精神:这一点在与西方神话特别是希腊神话进行比较时显得更加突出。
有人说古希腊人是正常的儿童,中华民族是早熟的儿童,正常的儿童用充满好奇和激情的眼光看世界,早熟的儿童用淡漠和沉思的眼光看世界。
中国上古神话中的大神均有不食人间烟火、没有凡人情欲的神格特征;神话中充满对远古英雄和帝王献身精神的讴歌与礼赞,以及对神话人物保民佑民的职分要求。
这其中一部分是先天神话的内在特质,另一部分则是出于后天的改造。
几千年来,这种尚德精神一直影响着人们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和对现实人物的期望,甚至也影响着20世纪以来中国现代文明的走向。
翻开中国上古神话,一个圣贤的世界扑面而来。
尽管神话没有十分完整的情节,神话人物也没有系统的神系家谱,但它们却有着鲜明的东方文化特色,其中尤为显著的是它的尚德精神。
这种尚德精神在与西方神话特别是希腊神话的比较时,显得更加突出。
中国古代神话中的这种尚德精神,一方面源自于原始神话的内在特质,另一方面则是后代神话改造者们着墨最多的得意之笔。
在西方神话尤其是希腊神话中,对神的褒贬标准多以智慧、力量为准则,而中国上古神话对神的褒贬则多以道德为准绳。
这种思维方式深深地注入中国的文化心理之中。
几千年来,中国古代神话的这种尚德精神影响着人们对历史人物的品评与现实人物的期望,决定着社会对人们进行教育的内容与目的,甚至也影响着20世纪以来中国现代文明的走向。
中国神话和希腊神话差异比较

中国神话和希腊神话差异比较神话,是指传说中的神仙和古代神化英雄的故事,在人类文化史学的研究中,神话具有最独特的位置,这是由神话的这样一些特点决定的:一是古远;二是流传范围广;三是极具艺术魅力。
神话在它艺术光环的内核深处,无可替代地蕴藏着历史的真实。
作为民间文学的源头之一,有力的证明了劳动人民从来就是精神文明的创造者,产生都与人民的生活和历史有着密切的联系。
在人物形象上,思维差异造成中国神话是人神同一,而古希腊神话是人神同构。
中国神话中人物形象大多是“半人半兽”。
伏羲女娲是人面蛇身,蚩尤是人身牛蹄、四目六手,盘古是狗首人身,炎帝是人身牛首,火神祝融是兽身人面,海神禹强是人面鸟身,河神冯夷是一条白面长人鱼,甚至像共工这样的大神,干脆就是个九首蛇身,且手尾自环的怪物,鲧死后化龙入羽渊,禹能化为大熊劈山引水。
中国神话比希腊神话早得多,中国神话受图腾崇拜影响很深,认为“帝王即神”。
中国神话中的神不食人间烟火,这是中国上古神话中的主要大神们神格的重要特征。
在中国的很多经史典籍中,中国上古的主要大神们,诸如伏羲、女娲、炎帝、黄帝、颛顼、帝喾、尧、舜、禹等等,都是崇高和圣洁的。
他们不苟言笑,从不戏谑人类,更不会嫉妒和残害人类。
在个人的私生活上,他们从来都是十分规矩和检点的,十分注重小节、注重品行和德操的修养,并且尊贤重能。
几乎每一位神王都没有“红杏出墙”或“乱播爱情种子”的现象。
在他们的身上,只有神圣的光环、纯洁的品性和高尚的情操。
当人类向他们看过去的时候,只会仰面向上,顶礼膜拜,而不会有丝毫的不恭不敬。
不像希腊神话中的神,好嫉妒,虚荣心强,风流倜傥。
这是由于商业经济和开放性环境使希腊神话很早就脱离了宗教影响,加之古希腊人十分注重肉体的健美与力量,所以他们按自己的形象造神,神即高度化的人。
我们可以从古希腊戏剧中看到,古希腊神话中的神和人一样美丽、聪慧、有感情、有性格、有欲望、有嫉妒、有口角、有爱恋,也有厮杀,有着喜怒哀乐,有悲欢离合,有人的七情六欲。
论中国神话与希腊神话的差别

论中国神话与希腊神话的差别中国神话和希腊神话是两个不同的神话体系,它们之间存在一些显著的差异。
下面我将从文化背景、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和道德观念等方面来探讨中国神话和希腊神话的差别。
一、文化背景中国神话和希腊神话产生的文化背景不同。
中国神话起源于古代中国的农业社会,反映了古代中国人民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
而希腊神话则起源于古希腊的城邦社会,反映了古希腊人民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
因此,中国神话和希腊神话在内容和形式上也有所不同。
二、人物形象中国神话和希腊神话中的人物形象也存在差异。
在中国神话中,人物形象往往是半人半神的,如伏羲、女娲等,他们通常是人类的创造者或保护者。
而在希腊神话中,人物形象通常是神或英雄,如宙斯、阿波罗等,他们通常是具有超能力的神或英雄。
此外,中国神话中的人物形象往往更加注重品德和道德,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希腊神话中的人物形象则更加注重力量和智慧,强调个人奋斗和竞争。
三、故事情节中国神话和希腊神话中的故事情节也存在差异。
在中国神话中,故事情节往往比较简单,注重描述人物的品德和道德行为。
而在希腊神话中,故事情节则更加复杂,注重描述人物的冒险和竞争行为。
此外,中国神话中的故事情节往往更加关注人类的起源和发展,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希腊神话中的故事情节则更加关注神的权力和地位,强调神与神之间的关系。
四、道德观念中国神话和希腊神话中的道德观念也存在差异。
在中国神话中,道德观念比较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品德修养,强调以和为贵、和谐发展的思想。
而在希腊神话中,道德观念则更加强调个人奋斗和竞争的精神,强调权力和地位的追求。
此外,中国神话中的道德观念也比较强调对自然的尊重和敬畏,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而希腊神话中的道德观念则更加强调对力量和智慧的追求,强调人与自然的斗争和征服。
综上所述,中国神话和希腊神话是两个不同的神话体系,它们之间存在一些显著的差异。
这些差异主要体现在文化背景、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和道德观念等方面。
古希腊神话和中国古代神话的区别

从美学上看古希腊神话和中国古代神话的区别中国古代神话是非常丰富的,但是篇幅都非常的短小,对神的事迹的记载非常简洁,故事缺乏曲折而又深动的情节,内容比较零乱,许多时候还会自相矛盾的,也没有完整的神仙体系,神与神之间的联系比较少,中国古代神话中神的主要形象是半人半兽的,即:人兽嵌合体。
但无论是哪一神话都紧紧围绕人的生存主题;神话中的英雄人物都充满激斗志、神异能力和英雄气慨;熔铸了浓烈了情感,塑造了鲜明的形象,表现出丰富的想象力。
希腊神话谱系清晰、故事复杂、情节曲折、人物形象丰满鲜明,具有世俗化色彩和浓郁的人本色彩,休现了人类童年时代的自然天真纯朴、活泼浪漫以及古希腊人渴望征服自然的顽强意志和美好理想。
神话中的神是高度人格化的,具有神人同形同性的显著特点。
他们不但具有人的形象和性格,而且具有人的七情六欲。
在艺术表现上,希腊神话想象丰福,内容生动,故事优美。
既有浪漫的夸张,又有现实描写,表现了古希腊人丰富的想象力和极大的创造力。
中国上古神话中的主要大神们具有“不食人世烟火,没有平凡人的情欲”性格特征。
如伏羲、女娲、炎帝、黄帝、颛顼、帝喾、尧、舜、禹等等,都是崇高和干净的。
他们道貌岸然,从不戏谑人类,更不会嫉妒和糟践人类。
在个别的私生活上,他们从来都是非通例矩和检点的,非常注重小节、注重品行和德的修养,并且尊贤重能。
几乎每一位神王都没有“不安于室”或“乱播恋爱种子”的景象。
在他们的身上,只有崇高的光环、干净的品和崇高的情。
在古希腊神话中,希腊诸神与凡人一样有着复杂的性格,他们具备人类的思想感情,性格也十分鲜明,他们同人类一样,有爱、有恨,七情六欲样样俱备,甚至好嫉妒、爱虚荣,有时在道德上还不如人。
他们时而以人类为朋友和正义的维护者的面目出现,时而冷酷无情,狡诈多疑,嫉妒成性,背信弃义,不负责任,他们与世人维持着互惠关系,对虔诚供奉者,引为所爱,赐以福祗;对怠慢冒犯者,引为所恨,必施诅咒和报复。
特洛伊战争神话中,诸神因交战双方各有恩怨而分成两派,各自支持一方。
古希腊神话与中国神话的不同点

古希腊神话与中国神话的不同点不同的地方孕育着不同的文化,造就了不同的神话故事,文化具有区域性,所以存在很多区别。
东方神话富有浪漫主义色彩,而西方神话,如希腊神话,则富有现实主义色彩。
东方神话主要是对自然和教义的强调;而西方更侧重于人文,里面的神仙是具备人的特征的。
中国神话是人类可以通过修行、行善、渡化,能够成仙成神,在西方神话里就不行。
以古希腊神话为例,天神都是世袭的,讲究血统,只要是天神的子女多半可以成神;凡人通过与天神婚配有机会使得子女成神,而自己不行。
东方神话人教为本,人族为天地主角,就算漫天神佛亦在人教基础上而立。
人族当自强不息,敢作敢当,不因神而畏惧不前。
西方神话多为天生神,就算后来成神的也是有神的血统的才可。
人皆要敬畏神,不断的借由神来忏悔自己的作为,人命由神定。
中国神话宣扬人可胜天,可以成佛,可以与天同寿;西方人永远是上帝的子民,耶稣的羔羊。
东方文化讲究天人合一的自由理论,西方传统比较崇尚敬畏。
中国神话是中国远古人民对自然及文化现象的理解和想象,中国神话童年时期的文化产物很多,多是关于开天辟地,人类起源,日月星辰,自然万物,洪水猛兽,部落战争等内容。
它们呈现出中国古代人们对天地万物的天真,富有趣味的艺术想象。
像皇帝战蚩尤、神农尝百草、盘古开天辟地、女娲造人、女娲补天、后羿射日、嫦娥奔月、精卫填海等。
中国神仙体制是以玉皇大帝为首的中央集权制,古希腊罗马神话:反映出当时古希腊罗马社会人民对民主政权的向往举例:在《西游记》中,冥间阎王,水中龙王都直接由玉帝掌管。
而宙斯是天界之神,他的哥哥波赛东是海洋之神,另一个哥哥哈得斯是冥界之神,他们虽然尊宙斯为众神之王,但各自为主,自己地盘的事务由自己全权处理,没必要经过宙斯的审批。
而且每当发生重大事件,众神都会在奥林匹斯山进行商议及表决,并非由宙斯个人独裁,这比较具有民主集中制的表现。
且每天众神们都会在宙斯神殿进餐,地位都比较平等,享受自由。
在古希腊神话里,不当神与神之间产生爱,神也会爱上凡人,如宙斯爱上了欧罗巴姑娘把她抢走,阿佛洛迪忒爱上阿多尼斯。
试论中国神话与希腊神话的异同点

试论中国神话与希腊神话的异同点中国神话与希腊神话是世界文化中两大瑰宝,各自拥有丰富的故事和神秘的神明。
虽然源自不同的文化背景,但两者在某些方面存在着相似之处。
本文将就中国神话与希腊神话的异同点进行分析和探讨。
一、神祗的形象与角色中国神话中的神明多呈现出人类形象,例如九天元始天尊、女娲、后羿等,他们具有明显的人格特征和人们相似的喜怒哀乐。
希腊神话中的神祗则更为多样,既有人形神如宙斯、阿波罗,也有兽面神如赫淮斯托斯。
同时,希腊神话中的神明具有凡事均能掌控的全能性质,他们掌握着统治整个宇宙的权力。
二、创世神话的差异在创世神话方面,中国神话中存在着“盘古开天地”的概念,宇宙始于一颗蛋,盛开了至分的日月星辰。
而希腊神话中则是通过众神的产生,最终形成了宇宙万物。
这两种不同的创世观念体现了中西方文化对于宇宙起源的不同看法。
三、神话故事的题材中国神话的故事往往涉及到人类世界的发展历程以及社会道德观念的传承,例如女娲补天、禹治水等。
而希腊神话中的故事则更多地关注于神祗之间的冲突、爱情与命运的纠葛,例如宙斯与提坦之战、阿佛洛狄忒与阿多尼斯的爱情故事等。
四、神话中的道德观念中国神话中所讲述的故事往往含有深刻的道德寓意,它们希望借助神话的故事激励人们积极向上地面对生活。
例如《封神演义》中展现了忠诚与背叛、善与恶之间的对立;《山海经》则告诫人们要尊重大自然。
而希腊神话中的道德观念相对较为模糊,其故事更多地展现了人类的弱点和欲望。
五、文化影响的差异中国神话对于中国文化影响深远,不仅为人们的价值观念提供了指导,还对于文学、艺术等领域有着重要的影响。
其中《西游记》、《红楼梦》等被称为中国四大名著,均融入了大量的神话元素。
而希腊神话则对于西方文化影响较大,这些神话成为了西方文学、艺术和哲学的重要源泉。
从以上几个方面来看,中国神话与希腊神话在形象、角色、创世观念、题材、道德观念以及文化影响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异同。
这些不同点体现了两种文化对于宇宙、人类和道德的不同理解。
希腊神话与中国神话的区别

希腊神话与中国神话的区别古希腊文学是欧洲文学的源头之一,中国文学博大精深,二者都在世界文学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古希腊神话是原始氏族社会的精神产物,是古希腊人集体创造的口头创作,是欧洲最早的文学形式,大约产生于公元前8世纪以前。
神话是对中国各种文学创作较早发生影响的一种体裁。
(一)神的谱系。
中国分两类,一类是三皇五帝,是口头相传流传至今。
第二类是道教神系。
但都没有过多的亲缘关系,他们的诞生方式大多是通过修行来达到成仙。
而希腊神话是“奥林匹克神系”为主干是人类的自身家族体系的具体翻版。
如雷电神宙斯,他的妻子天后赫拉,而宙斯的女儿及儿子,太阳神阿波罗,战神阿瑞斯女战神雅典娜等都是神族。
(二)神的脾性。
中国的神都是比较善良,具有博爱之心,为民服务。
如女娲补天,盘古开天辟地,伏羲定下大制等。
而希腊神话中的神识人神同形同性,希腊神话中的神祗,像人一样,有情欲,有善恶,有计谋,互有血缘关系,都是人格化了的形象。
如天后赫拉善妒。
但神祗和人的区别也很鲜明:长生不老,可随意变形,各具特殊本领和巨大威力,其好恶态度对下界人类的生神的爱情。
在古希腊神话和史诗的世界里,神和英雄们追逐情欲的满足犹如飞蛾扑灯,无所畏惧,其间,人类童年时期的天真浪漫与原始生命力常常是借情欲的追逐乃至放纵表现出来的。
这是一个弥漫着爱欲冲动的世界,又是一个充溢着生命活力的世界!在希腊神话中,神人经常通婚,并且神界有一个主神即宙斯—雷电之神,围绕其旁的有爱神阿弗洛狄忒、战神阿瑞斯、阿波罗日神阿尔特弥斯为月神等。
神神之间也有很大的姻亲或者是血缘关系。
宙斯管天,波塞冬为海神,哈得斯是冥神,其三人又为兄弟,众小神间又各有联系,因而环环相扣,围绕一个中心,自成谱系,而形成了一个广大的集体。
其脉络十分清晰。
再来看中国的神界,有太白金星、托塔李天王、哪吒、王母、七仙女、织女、二郎神等等。
但各神间有严厉的等级之分并且各神的联系与交流又是少之又少。
中国的神话中神很少有爱情,可能是受道教的影响,道教比较讲究清心寡欲。
古希腊神话与中国古代神话的对比

古希腊神话与中国古代神话的对比神话作为人类童年时期的语言艺术,体现着人类原始思维的特征,对神话的深入了解有利于帮助我们走入先民世界,体验宇宙大观。
今天我们就一起步入神话的殿堂,领略古希腊神话与中国古代神话的别样的风姿。
从宇宙的起源到日月星辰的产生,远古人都赋予其瑰丽的想象,让人诧异的是,古希腊与相隔遥远的中国的想象有很多不谋而合之处。
首先我们先来看看中西两种神话对宇宙最初形态的描述,两种神话都将天地视为混沌。
古希腊神话按旧神谱的记载,宇宙初时混沌一片,天地不分,只有一个神叫混沌大神,混沌大神最先生出了大地——地母该亚,接着在大地的底层出现了黑暗和黑夜,两者结合生出了光明和白昼,地母该亚又生出了天空。
而中国神话同样也将宇宙的起源视为混沌。
在《三五历记》里记载道“天地混沌如鸡子,盘古生其中;万千八岁,天地开辟,阳清为天,阴浊为地;盘古在其中,一日九变,神于天,圣于地。
天日高一丈,地日厚一丈,盘古日长一丈。
如此万八千岁,天数极高,地数极深,盘古极长。
后乃有三皇。
”从两种神话的记载中,我们可以看到,古希腊神话与中国古代神话天地的创世神都为男神,中国古代神话为盘古开天辟地,古希腊神话为混沌神生出大地,两者都是男神,体现了远古社会男子是社会核心的思想。
而这在古希腊神话里显得尤为明显,女性成了男性的附庸品,也体现了在自然神话中折射出的社会力量和人间秩序。
神话是社会生活的曲折反映,古希腊神话中原始人给男神授予了生殖的权利,显然是与正常的社会现状想违背的,古希腊人为了突出男神的地位,宁愿去打破日常的规律,不得不说这也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原始神话的不合理性。
而男神生女神的故事并不止一处,雅典娜由宙斯脑袋生出来,不仅智慧美丽而且骁勇善战,可谓文武兼备。
古希腊神话对女神归附于男神地位的特别强调,突出了古希腊社会里男性的地位,当然这也体现了西方人大胆的想象力,违背自然规律进行大胆驰骋,足以体现了古希腊人的热烈奔放精神,这与中国文化强调的内敛含蓄思想不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神话就是关于神界的故事。
统观希腊神话与中国神话中的神界故事系列,大体都有以下一些主题:创世(叙说宇宙的诞生与世界的起源);人类的诞生,灾难(希腊与中国神话中的洪水故事);救世(某个英雄或半神拯救人类);以发明创造为特征的文化超人的出现(如带来火种的普罗米修斯,发明用火的燧人氏)……。
我们看到,尽管两个民族的神界故事不乏相近之处,但是,他们的具体形态——如完整、丰富程度、叙事风格等方面还是有明显的差异,贯穿其中的主导精神更是完全不同。
一、人性和神性
希腊诸神具有强烈的世俗性和人本色彩。
希腊神话中的诸神 , 没有一个是全知全能和完美无缺的, 神性成为人性的精妙表现。
希腊众神和英雄都是神人同形同性的, 像人一样, 具有人的形象, 也具有人的七情六欲, 甚至奸淫、偷盗和彼此欺诈。
许多希腊神话故事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极大的感染力。
如著名的故事:“金苹果”,传说珀琉斯国王同海洋女神结婚,邀请了所有的神参加婚礼,惟独没请纠纷女神厄里斯。
于是,厄里斯决意报复,暗中把一只金苹果扔在欢快的客人们中间,上面写到:“送给最美丽的女人。
”天后赫拉、智慧女神雅典娜、爱神阿佛洛狄忒都觉得自己是最美丽的,应该得到这个金苹果,于是争吵起来。
三位女神从圣山一直争吵到山下,遇见了牧羊人装束的特洛伊王子帕里斯,于是请他裁决。
为了得到这个金苹果,她们分别以财富、荣誉和美女相许,帕里斯想要得到世上最美的女人,就将苹果给了阿佛洛狄忒。
世上最美的女人是斯巴达王后海伦,在阿佛洛狄忒的帮助下,帕里斯诱走海伦。
由此引发了著名的特洛伊战争。
只因女人的妒忌心所至,竟然怂恿出一场长达10年的特洛伊战争。
与希腊诸神不同的是, 中国的神大都是堂堂正正的君子, 形象庄严肃穆、清心寡欲, 心中无我, 是道德的楷模。
女娲的传说就是如此,女娲(拼音:nǚ wā),中华上古之神,人首蛇身,为伏羲之妹。
起初以泥土造人,创造了人类社会并建立婚姻制度;而后世间天塌地陷,于是熔炼五彩石以补天,斩龟足以撑天。
《淮南子》云: “女娲宓穆休于太视之下。
然而不彰其功, 不扬其声, 隐真人之道, 以从天地之固然。
”这里显然是对女娲的称赞。
女娲有造人和补天之功, 其功莫大焉。
然而, 她并不宣扬, 之所以不宣扬, 就是没有意识到“自我”的存在。
再如尧舜地位的禅让, 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 夸父为人类追日而死等等, 都是无我、大公的表现。
二、世俗与高远
由于希腊神形象与文化内涵上与中国神的不同, 使得人们在对待他们的态度上也极为不同。
希腊是泛神论者, 信奉多神教。
他们在神话中描绘的神灵往往都是一个个实实在在的, 拥有男人和女人具体形象的, 并且可以与之平等交往的神, 与人类没有距离感, 有的也与人类通婚。
比如天神宙斯就曾娶了腓尼西亚美丽的公主欧罗巴, 并且还生下了米诺斯和拉达曼提斯两个儿子。
还有斯巴达
王后勒达,生英雄波吕杜提斯、卡斯托尔与绝色美女海伦。
在希腊神话中诸神被丑化、取笑甚至争执的现象随处可见。
而中国神话中的神是万能的、神秘的和高远的, 他们使人产生恐惧感、赎罪感。
神被人们创造出来以后, 由于它圆满地解释了存在于初民大脑中的一系列疑问, 因此为几乎所有人迷信, 人们对神的存在坚信不疑。
神的地位超然,与凡人区别对待,等级森严。
如,牛郎织女的故事,织女是王母娘娘的外孙女,在天上织云彩。
牛郎是人间的一个看牛郎,受兄嫂虐待。
有一天,牛告诉他,织女要和别的仙女到银河去洗澡,叫牛取一件仙衣,织女找衣服的时候,再还给她,并要求和她结婚,她一定会答应。
牛郎就照样做了。
织女和牛郎结婚后,生了一男一女,王母娘娘知道了,便把织女捉回去。
牛又告诉牛郎,他可把它的皮披在身上,追到天上去。
等牛郎挑了两个小孩,追到天上去时,王母娘娘拔下头上的发簪,在织女后面一划,形成一道天河,把这一对恩爱夫妻隔开了。
他们天天隔河想望啼泣,感动了王母娘娘,于是允许他们每年七月七日相会一次。
相会时,由喜鹊为他们架桥。
对违背这种关系的两人做出了惩罚。
希腊神话与中国神话存在差异的原因
造成中希神话存在差异的原因非常复杂,但最根本的原因是由地理环境的差异所造成的文化形态的不同。
希腊地处爱琴海, 以海洋为生活根基, 是典型的海洋型文化。
崇尚自我, 追求独立, 对大海充满着无尽的依恋。
因此希腊文化形成了开放、多元的文化氛围, 这表现在神话传说中就是希腊诸神身上有着强烈的对美的理想和向往, 充满了浪漫主义和宗教情怀, 感情的浪漫主义构成神话的基调, 并且保持了相对独立的色彩。
而中国地处内陆地区, 农业是最基本的经济形态, 自始就形成了封闭、内向的文化氛围, 所以具有重实际、轻玄想的思想, 这就使得中国神话带有理性和道德的成分。
因此中国神话往往是悲剧, 显得庄严肃穆、用词严谨, 神的谱系具有森严的封建等级制, 神话传说大多专注与现实及人际协调作用。
再加上中国神话为适应封建统治的需要, 被过早地历史化, 这也使得中国神话具有一种浓厚的历史性、伦理性的倾向和道德教化功能。
基于此, 中国的神话传说成为扬善抑恶的教科书, 成为当时统治阶级愚弄人民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