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化常识姓名、字号
古代文化常识姓名字号

名殊 字同叔 “殊途同归” 《周易.系辞下》 曰:“天下同归 而殊途,一致而 百虑”, 在现代汉语中也 有“特殊”一词, “叔”表排行
意义相顺
曹 操
国曹操 名操 字 孟德 《荀子。劝学》 有“生乎由是, 死乎由是,夫 是之谓德操” 现在:有“道 德情操”之说
三
意义相顺
白居易
字乐天,号 香山居士, 又号醉吟先 生
山居秋暝
崇教
唐朝 李持盈 玉真公主
道号:无上真 字:玄玄
拆字
老 舍
合则为名,拆则为字。 南宋诗人谢翱 名翱 字皋羽 老舍原名舒庆春 名庆春 字舍予
拆字
查良镛
金庸
上举的诸人之“字”均有两字组成。其中一个为主 (也有些“字”中两字都起作用),另一个为辅, 为主的与“字”有意义上的联系,为辅的只起修饰 作用,例如: ①涵义丰美之字: 四、 子、甫、元、君、玄、宝、智、义、仁、耆 、 何谓 公、翁、卿、倩、彦、伟、休、 道、孝 …… “衬 ②次第,孟(伯)、仲、叔、季 最典型例子三国时东吴孙氏弟兄: 字” 孙策 老大 字伯符 孙权 老二 字仲谋 孙翊 老三 字叔弼 孙匡 老四 字季佐
名是人们之间互相区别的符号;
一般是婴儿出生几个月,由父亲,或长者或有威望 的人命名;
姓与名结合起来就是对一个人身份的确定。 古人直称姓名有三种情况: (1)用于自称: 庐陵欧阳修 (2)用于给人作传记: 廉颇者,赵之良 将也。 (3)用于厌恶的人: 不幸吕师蒙构恶(è)于前
1、字是一个人行成人礼后,由父 亲或长者给取的,只限于古代有身 份的人。
1、号又叫别号、表号、别称。 2、号初为自取,称自号,以显示某种志 趣或抒发某种情感,如: 青莲居士、东坡 居士 。 后来,才有别人送上的称号(赠号,称尊 号、雅号、谥号、绰号等。)
古代文化常识姓名字号ppt课件

“凡坚牢曰固”
现在汉语中: “坚固”一词
“孟”是排行
意义相辅
晋朝 陆机
名机 字士衡
“机”、 “衡”皆为北 斗中星名
意义相辅
五代 李煜
名煜 字重光
《汉书,叙传上》: “煜其间者,盖不胜 哉”,
颜师古注曰:“煜,光
貌也”
《文选,左思<吴都赋
>》:“常重光”
李善注:“重光,谓日
月画上也”
可见:“煜”为光, “重光”为日月,二者 相辅。
孔子
纪事
取可资纪念或有所触 发的事物为名字
春秋孔子,
名丘,字仲尼。
据说孔子的父母祈祷 于尼丘山才生下他, 故名“丘”字“尼” 以记其事。
崇教
东晋以来,佛教、 道教盛行,人们 多取释道事物以 为名字
唐代王维,
名维,字摩诘。
维摩诘,为梵文 的音译略称,
佛教经典《维摩 诘经》
山居秋暝
2、古代男子一般在20岁行冠礼,女子一 般在15岁行笄礼。
3、取字的目的是为了让人尊重他,供 他人称呼。一般人尤其是同辈和属下只许 称尊长的字而不能直呼其名。成人后,称 字是对平辈或尊辈的礼貌和尊敬。
《礼记•檀弓》称:“幼
名、冠字,周道也”
孔颖达疏:“始生三月
而始加名,故云幼 名,年二十有为父之道, 朋友等类,不可复呼其 名,故冠而加字”
曰:“天下同归 而殊途,一致而 百虑”, 在现代汉语中也 有“特殊”一词, “叔”表排行
意义相顺
曹 操
三 国曹操
名操 字 孟德
《荀子。劝学》 有“生乎由是, 死乎由是,夫 是之谓德操” 现在:有“道 德情操”之说
意义相顺
白居易
字乐天,号 香山居士, 又号醉吟先 生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 03姓名、字号

▪ 一般平民没有姓氏。我们古籍中常见的弈 秋、庖丁、匠石、医和、优孟等人,是在 他们各自所从事的职业或所具有的专长之 后加上名来称呼的。
▪ 贵族中女子称姓,男子称氏,这是因为氏 是用来“明贵贱”的,姓是用来“别婚姻” 的,二者的作用不同。
▪ 上古同姓不婚,贵族妇女的姓比名更为重要, 待嫁的女子如果要加以区别,则在姓上冠以 孟(伯)、仲、叔、季,表示排行。例如: 孟姜 伯姬 仲子 叔姬 季芈
名、字兼表行辈
▪ 古人的“名”、“字”还常用来表示在家 族中的行辈。先秦时,常在名、姓前加伯 (孟)、仲、叔、季表兄弟长幼,如伯夷、 叔齐,伯是兄,叔是弟;孔丘字仲尼, “仲”就是老二;孟姜女就是姜姓的长女。
▪ 汉代以后逐渐在“名”或“字”中用同样 的字或偏旁表同辈关系。如唐代抵抗安禄 山的名将颜果卿和他的弟弟颜曜卿、颜春 卿共用“卿”字,和他们同辈的堂兄弟颜 真卿也用“卿”字。
▪ 4.死后在姓上冠以配偶或本人的谥号, 例如:武姜(郑武公妻) 昭姬(齐昭公妻) 共姬(宋共公妻) 敬嬴(鲁文公妃)文姜 (鲁桓公妻) 齐归(鲁昭公母)
氏
▪ “氏”本义指氏族,氏族即支族,指分化的各 族。从语音看, “氏”与“支”古音同。
▪ 氏的情况比较复杂。(1)诸侯以受封的国名 为氏。例如:郑捷(郑文公)、蔡甲午(蔡庄 公)、齐环(齐灵公)、 宋王臣(宋成公) (2)卿大夫及其后裔则以受封的邑名为氏。 例如:屈完、知罃、羊舌赤、解狐(3)或以 所居的地名为氏。例如:东门襄仲、北郭佐、 南宫敬叔、百里孟明视。
▪ 意义相同的,如:东汉创制地动仪的张衡 字平子、“击鼓骂曹”的文学家祢衡字正 平;宋代诗人秦观字少游、陆游字务观。 又如唐代书法家褚遂良字登善、宋代文学 家曾巩字子固。
▪ “名”和“字”有意义相辅的,如:东汉“举 案齐眉”的文学家梁鸿字“伯鸾”;西晋文学 家陆机字士衡。司马耕字子牛。唐代诗人白居 易字“乐天”,因“乐天”故能“居易”;宋 代作家晁补之字“无咎”,因能“补”过才能 “无咎”。宋代史学家《通志》的编者郑樵字 “渔仲”;“渔翁”又常戴“笠”,清代文学 家李渔字笠翁。
中国古代文人字号

文学常识1.曹操:字:孟德,一名吉利,小字:阿瞒,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
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三国中曹魏政权的奠基人。
主要作品:《观沧海》《龟虽寿》《让县自明本志令》等主要成就:实行屯田制,安抚流民消灭群雄,统一北方,奠定曹魏政权的基础开创建安文学,提倡薄葬谥号:武皇帝庙号:太祖2.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李白深受黄老列庄思想影响,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梁甫吟》《早发白帝城》等多首。
3.杜甫: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汉族,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
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
[1]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
后世称其(别称):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
杜甫创作了《登高》《春望》《北征》《三吏》《三别》等名作。
杜甫弃官入川,虽然躲避了战乱,生活相对安定,但仍然心系苍生,胸怀国事。
虽然杜甫是个现实主义诗人,但他也有狂放不羁的一面,从其名作《饮中八仙歌》不难看出杜甫的豪气干云。
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杜甫共有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大多集于《杜工部集》。
4.马致远:(约1251年-约1321年至1324年间),一说字千里,号东篱,元朝(今北京)人,著名戏曲家、作家、散曲家、杂剧家,被后人誉为“马神仙”,还有“曲状元”之称,与关汉卿、郑光祖、白朴并称“元曲四大家”,其作品《天净沙·秋思》被称为秋思之祖。
马致远所作杂剧今知有15种,《汉宫秋》是其代表作《天净沙·秋思》被称为秋思之祖。
高考文学(化)常识题——古代姓名字号及称谓

古代姓名字号及称谓【直称姓名】大致有三种:(1)自称姓名或名。
如:五步之内,相如请得以颈血溅大王矣庐陵文天祥自序其诗(2)用于介绍或作传。
如:遂与鲁肃俱诣孙权柳敬亭者,扬之泰州人(3)称所厌恶、所轻视的人。
如:不幸吕师孟构恶于前,贾余庆献谄于后【称字】苏轼为苏子瞻,苏辙为苏子由等。
【称号】对人称号也是一种敬称。
陶潜号五柳先生,李白号青莲居士。
【称谥号】古代王侯将相、高级官吏、著名文士等死后被追加的称号叫谥号。
称陶渊明为靖节征士,称奸臣秦桧为缪丑,则是一种“恶谥”。
【称斋名】指用斋号或室号来称呼。
如南宋诗人杨万里的斋名为诚斋,人们称其为杨诚斋。
【称籍贯】如唐代诗人孟浩然是襄阳人,故而人称孟襄阳【称郡望】韩愈虽系河内河阳(今河南孟县)人,但因昌黎(今辽宁义县)韩氏为唐代望族,故韩愈常以“昌黎韩愈”自称,世人遂称其为韩昌黎。
【称官名】如“孙讨虏聪明仁惠”,“孙讨虏”即孙权,因他曾被授讨虏将军的官职,故称。
【称官地】指用任官之地的地名来称呼。
《赤壁之战》:“豫州今欲何至?”因刘备曾任豫州刺史,故以官地称之。
贾谊曾贬为长沙王太傅,世称贾长沙;“建安七子”之一的孔融曾任北海相,世称孔北海;陶渊明曾任彭泽县令,世称陶彭泽;骆宾王曾任临海县丞,世称骆临海;岑参曾任嘉州刺史,世称岑嘉州;韦应物曾任苏州刺史,世称韦苏州;柳宗元曾任柳州刺史,世称柳柳州;贾岛曾任长江县主簿,世称贾长江,他的诗集就叫《长江集》。
“.【谦称】(1)表示谦逊的态度,用于自称。
愚,谦称自己不聪明。
鄙,谦称自己学识浅薄。
卑,谦称自己身份低微。
窃,有私下、私自之意,使用它常有冒失、唐突的含义在内。
臣,谦称自己不如对方的身份地位高。
仆,谦称自己是对方的仆人,使用它含有为对方效劳之意。
(2)古代帝王的自谦词孤(小国之君)、寡(少德之人)。
(3)古代官吏的自谦词有下官、末官、小吏等。
(4)读书人的自谦词有小生、晚生、晚学等,表示自己是新学后辈;如果自谦为不才、不佞、不肖,则表示自己没有才能或才能平庸。
古代文化常识一:姓名和称谓(一)

古代文化常识一:姓名和称谓(一)古人的名、字、号1、名、字古人的名字和现代有很大的差别。
古人有取字号的习惯。
名,一般指人的姓名或单指名。
幼年时由父母命名,供长辈呼唤。
字,是男子20岁(成人)举行加冠礼时取字,女子15岁举行笄礼时取字(笄,jī,古代盘头发用的簪子),以表示对本人尊重或供朋友称呼。
名和字一般在意义上都存在一定的关系。
①意义相近。
屈原,名平,“原”是宽阔平坦的意思。
如:原野。
《尔雅·释地》:“广平曰原。
”诸葛亮,字孔明(后人取字,通常是两个字)。
韩愈,字退之。
曾巩,字子固(子,指男子)。
辛弃疾,字幼安。
张衡,字平子。
毛泽东,字润之。
②意义相反。
北宋词人宴殊,字同权。
朱熹(熹,光亮,光明的意思),字符晦,一字仲晦(号晦庵,别称紫阳)。
曾点,字皙(皙,人色白也;点,小黑也,引申为污)。
③意义相关。
苏轼,字子瞻。
“登轼而望(与瞻同义)之。
”字前后常加“父”、“甫”、“子”、排行等字。
如:王回深父;仲尼;管夷吾,字仲;王安石,字介甫(介的意思是独,独特);蒋中正,字介石。
孟姜女,姓姜,字孟(孟仲叔季或伯仲叔季)。
2、别号除了名和字以外,古人还有别号(又称别字)。
别号是名和字以外的称号。
古时,人们为了尊重别人,一般不直呼其名,也不称其字,而称其别号。
名和号不一定有有意义上的联系。
号可以有两个字的,也可以有三个字以上的。
例如,陆游,号放翁;陶潜,号五柳先生;苏轼,号东坡居士。
字数多的可以压缩为两个字,如苏东坡。
欧阳修,自好醉翁,又号六一居士。
李清照,易安居士。
白居易,香山居士。
李渔,号笠翁。
姜夔,号白石道人。
辛弃疾,号稼轩(轩,古代一种有帷幕而前顶较高的车子)。
王安石,号半山。
此外,有人认为称别人的字、号还不够尊敬,于是就以其官职、籍贯来称呼。
3、称官职杜甫,杜工部;刘备,刘豫州;王维,王右丞(尚书省,尚书令,正二品;尚书左、右仆射,各一人,从二品;尚书左、右丞,各一人,左丞正四品上,右丞正四品下)。
中国古代文人字号

1、柳宗元,字子厚,唐代河东(今山西省永济市)人,代宗大历八年(773年)出生于京城长安,宪宗元和十四年(819年)客死于柳州。
一代著名文学家、思想家,享年不到50岁。
因为他是河东人,终于柳州刺史任上,所以人称柳河东或柳柳州2、欧阳修(1007-1072):北宋文学家、史学家。
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吉州吉水(今属江西)人3、袁宏道(1568—1610),明代文学家。
字中郎,又字无学,号石公,湖广公安(今湖北省公安县)人4、袁枚(公元1716—1798年)字子才,号简斋,浙江钱塘人。
他是清代乾隆年间的进士,才华出众,诗文冠江南5、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省绍兴市)人。
南宋爱国诗人。
杜甫号少陵野老、少陵杜甫生平[唐代]诗人。
字子美,世称杜少陵、杜工部,自号少陵野老6、韩愈——韩昌黎(郡望),韩十八(行第),韩吏部(官至吏部侍郎),韩文公。
7、苏轼——东坡居士(曾在黄州城东一坡地自耕),诗神(诗挥洒自如),苏赵郡(郡望),苏学士(官名)。
8、王安石——半山(曾隐居江宁半山),王文公(谥号),王临川(籍贯),王荆公(爵名)。
9、李白——诗仙(雄浑奔放),青莲居士(曾住四川青莲),李谪仙(才气横谥),李十二(行第)。
10、杜牧——杜紫薇(曾写过《紫薇花》),小杜(有别于杜甫)。
11、贺知章——诗狂(秉性放达),四明狂客,贺八(行弟),贺秘监(宫至秘书监)。
12、王维——诗佛(佛教意味),王右丞(官名)。
13、白居易——白二十二(行第),白司马(官名),诗魔(写诗刻苦),白香山(地望),香山居士。
14、秦少游——秦七(行第)秦学士(官名)山抹微云君(山抹微云)。
15、黄庭坚——黄八(行第),涪翁(贬为涪州别驾),山谷道人(读于潜山县山谷寺),贫乐斋。
16、柳宗元——柳八(行第)柳河东(山西永济,地望)柳柳州(官地)。
17、李清照——易安居士(盼望生活安定,住处为易安室)。
高考古代文化常识姓名字号谥号

(1)别人赠号 1)以其轶事特征为号。如李白,人称谪仙 人。宋代贺铸因写了“一川烟柳、梅子黄时雨” 的好词句,人称贺梅子。张先因写了“云破月 来花弄影”,“娇柔懒起,帘压卷花影”, “柳径无人,堕风絮无影”三句带“影”字的 好诗,人称“张三影”。 2)以官职、任所或出生地为号。王安石称 王临川;杜工部(杜甫);贾长沙(贾谊); 王右军(王羲之);汤显祖称汤临川。 3)以封爵、谥号为号。如王安石,谥号文。 诸葛亮封武乡侯,人称武侯。司马光,封温国 公。岳飞,谥号武穆等。
文人雅士们成年后自己起的,所以也叫“自号”,它是名
和字之外别起的一种称谓,因而也叫“别号”。
5.何谓号
例:
欧阳修贬官滁州时作《醉翁亭记》,自号“醉翁” ;贬 官蔡州时, 作《六一居士传》,改号“六一居士”,自 称家中藏书一万卷,集录三代以来金石遗文一千卷,有琴 一张、棋一局、酒一壶,再加上自己老翁一个,合而为 “六一”。
法度”。(秦始皇名赵正)
民国时期,避讳才退出历史舞台。
避讳
3.避讳的方法 ①改字 《史记·秦始皇本纪》:“二十三年,秦王复召王剪击 荆。”(秦始皇的父亲名子楚,于是把楚地改为 “荆”。) 《汉书》中,凡“邦”皆改为“国”。 东汉时将秀才科改名为茂才科。 唐时改观世音菩萨为观自在菩萨,或改作观音菩萨。
《穀梁传·文公十二年》:“男子二十而冠,冠而列丈 夫”。
古人的名、字、号
3.名、字的区别
“名者,己之所以事尊,尊者所以命己;字则己之所以接卑,
卑者所以称己”(《太平御览》卷362“名”字条下所引
《秦记》)
敬称、尊称、下对上称字;自称、谦称、上对下称名。
平辈之间一般都称字,只有在很熟悉的朋友之间才称名,
古人的名、字、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周代的姓氏制度和封建制度、宗法制度有 密切联系。 2.周王室及其同姓封国如鲁、晋、郑、卫、 虞、虢、吴、燕等国都是姬姓;异姓封国 如齐是姜姓,秦是嬴姓,楚是芈(mi)姓, 宋是子姓,越是姒姓,等等。 3.贵族有姓氏,此时的“百姓”即百官。《 尚书· 尧典》:“百姓昭明,协和万邦;黎 民于变时雍。”《诗· 小雅· 天保》:“群黎、 百姓,遍为尔德。”
3.智浃(宋) 直言敢为,与抗金名将岳飞交厚,岳飞死,智浃上书白
冤,激怒秦桧,遂逮入狱 4. 智一桐、出生于山西忻县,无产阶级革命家智澄之子,西安电影制片 厂工作,中国著名影视演员。
姓是一种族号,氏是姓的分支。《通鉴外纪》 说:“姓者统其祖考之所自出,氏者别其子 孙之所自分。” 1. 不少古姓如姜姬姚嬴姒(si)等都加女旁, 这暗示先民曾经经历过母权社会。后来由于 子孙繁衍,一族分为若干分支散居各地,每 支有一个特殊的称号作为标志,这就是氏。 例如旧说商人的祖先是子姓,后来分为殷、 时、来、宋、空同等氏。姬是周代祖先的行, 姬姓后来又分为孟氏、季氏、孙氏、游氏等。
姓
• 《说文》: “人所生也。古之神圣人, 母感天而生子,故称天子。„„《春秋 传》曰:‘天子因生以赐姓。’” “感 天而生”是始祖所感生的图腾物,西周 以后被附会为“天”。 “因生以赐姓” 实指因图腾称号作为姓。 可见“姓”本 义指所感生之物。汉代王充《论衡· 诘术 篇》:“古者,因生而赐姓,因其所生 赐之姓也,若夏吞薏苡(yi yi)而生, 则赐苡氏。商吞燕子而生,则姓为子氏, 周履大人迹,则姬氏其立名也”。
中国传统文化专题
——姓名、字号探究小组:王芳芳、王亨通王京霞、魏登慧、唐仲旭、杨倩霞
姓名
《百家姓》与《三字经》、《千字文》并称为 三大蒙学读物。《百家姓》成书于北宋初年, 原收集中文姓氏411个,后增补到504个,其中单 姓444个,复姓60个。
人和妖精都是妈 生的,不同的人 是人他妈生的, 妖是妖他妈生的 ……你妈贵姓啊?
• 禹的母亲因吞食了薏苡,于是受孕而生下了大禹,故夏人以 薏苡为其图腾,并以“姒”为姓;商的祖先契因为其始祖母 简狄吞食玄鸟的“子”而生下了契,故商人便以玄鸟为图腾, 并姓“子”。
智姓
智姓
1. 智姓出自姬姓,春秋时期,晋国公族大夫逝敖,以封邑“郇”为姓, 后去“耳刀”旁,加草字头改为“荀”。逝敖是晋国大夫荀息之子。 后来,逝敖的季子荀首,因功被封采邑于“智”(今山西省运城地区 永济市西北、蒲州古城东南、临猗县南部一带)。他以采邑“智”为 氏。所以,智姓源于荀姓,荀首即为智首,史称智庄子,是智氏始祖。 “智”,古文也写作“知”字。 2. 故智姓出自荀姓,荀首即知首(约公元前635年—公元前578年), 为智姓始祖,卒谥庄,史称智庄子,从此薪火承传,世代繁衍。
时候不早了、大家洗洗睡吧!
1.一般平民没有姓氏。我们古籍中常见的弈 秋、庖丁、匠石、医和、优孟等人,是在 他们各自所从事的职业或所具有的专长之 后加上名来称呼的。 2.贵族中女子称姓,男子称氏,这是因为氏 是用来“明贵贱”的,姓是用来“别婚姻” 的,二者的作用不同。
古人名、字、号辑录:
1. 孔子,名丘,字仲尼,号圣人。
2. 孟子,名轲,字子舆,号亚圣。 3. 司马迁,字子长,官太史令。 4. 曹植,字子建,封陈王,谥思,世称陈思王
5. 陶渊明,一名潜,字元亮,自号五柳先生,世称靖节先生。
6.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 杜甫,字子美,号少陵野老。 7. 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韩愈,字退之,谥号文 8. 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谥号文忠 9. 司马光,字君实,谥号文正。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李清照,字易 安,号易安居士。 10. 陆游,字务观,号放翁。 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 11. 文天祥,字履善,又字宋瑞,号文山。 关汉卿,号己斋叟。 12. 蒲松龄,字留仙,号柳泉。 曹雪芹,名沾,字梦阮,号雪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