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水资源教案

合集下载

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中国的水资源》教案

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中国的水资源》教案

《中国的水资源》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征;(2)了解我国解决水资源问题的措施;(3)从生活实例出发,了解节约用水、防止水污染的意义;(4)培养学生的读图析图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读图分析、对比分析,温故知新等多种方法,学习我国水资源的相关知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我国水资源严重污染和浪费的现象,让学生明白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滴水,节约用水,防止水污染才是解决我国水资源危机的根本途径。

【教学重点】(1)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征;(2)解决我国水资源问题的措施。

【教学难点】水资源的分布特征,解决我国水资源问题的措施。

【教学方法】读图分析、讨论、小组合作、多媒体辅助【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播放图片:第一张是三峡大坝,第二张是我国江南地区,第三张是我国西部地区的人们到很远的地方用驴运水,第四张是华北地区春旱的图片,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水资源的地区差异很明显。

这节课我们来深入地了解我国的水资源。

二、新课学习(一)地区分布不平均展示中国水资源的供需现状图提问:我国水资源的供需现状分为哪几个带?这几个带在地区分布上有什么差异?(学生回答)明确:我国水资源分为五个带:丰水带、多水带、过渡带、少水带、缺水带。

在地区上的分布是南多北少,东多西少。

提问:为什么我国水资源的分布是南多北少,东多西少?展示中国水资源的供需现状图和我国年降水量分布图(学生看图回答)明确:受夏季风的影响,我国年降水量的分布特征是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填表:对照中国水资源的供需现状图和中国地形图,完成表格。

展示我国北方、南方、黄淮海地区的耕地和河流径流量的比较图提问:说说哪个区域用水最紧张?为什么?(学生读图分析回答)明确:黄淮海流域用水最紧张,该区域耕地比重大,人口稠密,工业发达,需水量大,而水资源总量较少,水土资源配合不协调,用水十分紧张。

明确:人口不断增加,而水资源的总量是不会增加的。

八年级地理上册(中国的水资源)教案 新人教版 教案

八年级地理上册(中国的水资源)教案 新人教版 教案

《中国的水资源》●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掌握我国水资源的地区分布规律。

2.了解我国水资源时间分配的特点及其形成原因。

3.了解解决我国水资源不足和分布不均的主要途径及为此而建设的大型工程。

4.培养学生搜集资料、整理资料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5.通过一系列活动,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创新能力。

(二)能力目标1.运用资料和地图引导学生学会分析、比较、讨论、探究、获取新知。

同时,培养学生读图、分析、归纳的能力。

2.引导组织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开拓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动态的、自主地、创新的学习观。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对举世瞩目的南水北调工程的了解,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2.通过对中国水资源的学习,培养学生惜水、节水美德,增强保护水资源的责任感、紧迫感。

3.通过学习,使学生能够从我做起,以实际行动,保护和节约有限的淡水资源。

●教学重难点(一)教学重点1.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

2.解决水资源分配不均的对策,兴建跨流域调水工程。

(二)教学难点1.水资源的时间分配不均2.通过了解我国水资源不足的现状及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培养学生正确的资源观,增强保护水资源的责任感、紧迫感。

●教学方法教法:互动式教学活动、提问、指导阅读相结合学法:读图、讨论、自学相结合●教学媒体(一)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视频资料等(二)素材准备相关地理景观图片、资料●教学结构与过程5.缓解缺水问题的根本途径有哪些? (学生回答)出示“国家节水标志”图每年3月22日为世界水日讨论:1、此图是什么标志?该标志由哪三部分组成的?各代表什么?此图有什么寓意?(3分钟)指导教师点评讨论:你在家里如何节水使学生能够从我做起,以实际行动,保护和节约有限的淡水资源。

(3分钟)课外活动教师布置课外活动内容制定家庭节水计划,一个月后看效果。

课堂总结通过学习水资源,是我们懂得怎样节约用水,杜绝浪费,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建设节水型农业、工业和城市。

《水资源》教案(通用5篇)

《水资源》教案(通用5篇)

《水资源》教案(通用5篇)《水资源》教案篇1水资源教案(初二地理第三单元第三节)教学目标学问目标1.知道水是珍贵的、有限的水资源,了解地球上各种水体的分布,知道目前人类利用的淡水资源的分布和比重,了解水资源紧缺的缘由。

2.把握水资源时空分布的特点,知道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不均的缘由及相应的解决途径,了解南水北调工程的路线及影响。

3.了解水资源的利用状况,以及水铺张和污染现象,知道节水比调水更重要。

力量目标1.通过阅读各类图表,逐步培育和提高读图、用途、析图、释图的,力量。

2.通过学习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缘由及解决途径,培育分析、归纳、推理等思维力量。

3.通过学习水资源利用状况,培育从资料中提取地理信息的力量。

4.通过对水资源利用状况的调查,培育实践力量和对问题的详细分析评价力量。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了解华北地区严峻缺水的事实及缺水对工农业生产的影响,能全面、正确地熟悉水资源的价值,从而树立正确的节水惜水、爱护水资源的观念。

教学重点1.地球上的各种水体以及目前人类利用的主要淡水资源。

2.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以及对应的解决途径。

南水北调的主要路线及意义。

3.理解节省用水的重要性。

4.分析图像、表格、文字等各种信息资料。

教学难点1.学会分析某一地区水资源紧缺的缘由。

2.理解水利工程的作用,如三峡、小浪底工程。

3.理解“从某种意义上讲,节水比调水更重要”。

主要教法1.叙述和讲解法2.对比和分析法3.争论法教学预备1.布置同学课前预习。

2.布置同学分组,收集相关资料和数据,预备课堂争论。

3.老师收集相关资料数据,预备相关投影片。

课时支配:2课时本节内容学问结构如下第一课时学习完我国水资源问题的两个方面。

其次课时学习解决我国水资源问题的对策。

第一课时导入新课利用课本76页活动2世界水日和中国水周导入新课,引发同学对水的作用的熟悉。

讲授新课老师板书:第三节水资源老师提问:水是珍贵的资源,分组争论,它有什么作用呢?老师板书:1.水的作用同学争论后,老师抽查提问小组代表发言。

中国的水资源-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教案

中国的水资源-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教案

中国的水资源-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的水资源分布情况。

2.掌握中国各地水资源的特点和利用情况。

3.培养学生的地理观念,关注和保护水资源。

二、教学内容1.中国水资源的分布情况中国的水资源主要分布在长江、黄河、淮河、珠江、辽河等流域内。

其中长江、黄河、珠江三条大河流域的水资源占全国水资源的60%以上。

2.中国各地水资源的特点和利用情况1.长江流域•水资源充沛,流量大,水质好。

•利用情况:长江上游电站为主要利用水能发电地区,中下游主要用于农业灌溉和城市供水。

2.黄河流域•河川年径流量少,年变化大,水质较差。

•利用情况:黄河上游主要用于农业灌溉,中下游主要用于工业、城市供水和电力生产。

3.珠江流域•水流湍急,水流丰富,水质好。

•利用情况:珠江上游主要用于电力生产,中下游主要用于城市供水和水产养殖。

4.淮河流域•河水稍少,不稳定,水质较差。

•利用情况:淮河主要用于农业灌溉和城市供水。

5.辽河流域•水量较少,不稳定,水质一般。

•利用情况:主要用于农业灌溉和城市供水。

3.中国的水资源保护在科学利用水资源的同时也要关注水资源的保护,促进可持续发展。

应加强水资源的监测和管理,防止污染水环境的事故发生,加大水资源节约利用的力度,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保护水资源的生态环境。

三、教学方法1.课堂讲授:通过授课的方式让学生了解中国水资源的分布情况、各地水资源的特点和利用情况。

2.班级讨论:可以组织学生讨论有关中国水资源保护的话题,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

3.视频欣赏:通过播放有关中国水资源的纪录片等视频,让学生更加生动形象地了解中国水资源现状。

四、教学反思本课程着重介绍了中国水资源的分布情况和各地水资源所存在的问题及利用情况,通过教学让学生了解到中国水资源的特点和现状,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地理意识和环境保护意识。

教学重心放在启发学生思考,让学生具有积极的学习态度,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希望这门课程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中国水资源,从而更好地保护我们的环境!。

中国的水资源-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教案

中国的水资源-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教案

中国的水资源-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教案一、知识目标1.了解中国水资源的分布状况和利用现状;2.了解中国流域划分及其特点;3.了解中国水资源保护措施。

二、教学重点1.中国水资源的分布状况和利用现状;2.中国流域划分及其特点。

三、教学难点1.中国水资源的保护措施;2.中国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四、教学方法1.课件讲解;2.示范授课;3.课堂讨论。

五、教学步骤1. 水资源分布状况1.讲解中国水资源分布状况(包括面积和分布);2.分析水资源分布的影响因素(地形、气候、人类活动等);3.讲解中国水资源的利用现状。

2. 流域划分1.讲解什么是流域,它的特点以及对水资源的影响;2.讲解中国流域的划分及其特点。

–长江流域:水源丰富,水文地理条件优越;–黄河流域:地质构造复杂、地貌起伏,水文地理条件较差;–珠江流域:水文地理条件较优秀,地形起伏较大;–淮河流域:水文地理条件较差,水源不足。

3. 水资源保护措施1.讲解中国水资源保护的重要性;2.分析水资源受到的污染、浪费、过度利用等问题;3.讲解现有水资源保护措施,如制定法规、海绵城市建设、水资源监测等。

4. 水资源的持续利用1.讲解中国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2.了解水资源的节约和回收的重要性;3.分析节水型社会的构建和水资源利用的道德问题。

六、教学评估1.设计小组课堂讨论,讨论中国流域划分的优缺点,提出自己的见解;2.练习课后作业,包括选择题、判断题等;3.观察学生的课堂表现,与学生谈话,了解其掌握情况。

七、教学反思本课程围绕中国的水资源展开,着重讲解了水资源分布状况、流域划分、水资源保护措施以及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等方面的知识。

课程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课件讲解、示范授课和课堂讨论等。

教学重点在于学生对中国水资源及其利用现状、中国流域划分及其特点有更深入的了解。

教学难点在于学生理解中国水资源保护措施以及如何进行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在教学中,我采用了不同的评估方法,例如与学生的谈话、观察学生的表现以及课后作业,以提高教学效果。

八年级地理:第三节 《中国的水资源》教学设计

八年级地理:第三节 《中国的水资源》教学设计

初中地理新课程标准教材地理教案( 2019 — 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 )学校:年级:任课教师:地理教案 / 初中地理 / 八年级地理教案编订:XX文讯教育机构第三节《中国的水资源》教学设计教材简介:本教材主要用途为通过学习地理知识,可以让学生了解更广阔的见识,可以让学生了理解到做人的道理还有生存的意义,本教学设计资料适用于初中八年级地理科目, 学习后学生能得到全面的发展和提高。

本内容是按照教材的内容进行的编写,可以放心修改调整或直接进行教学使用。

[教学目标]1.掌握我国水资源的现状。

2.了解解决我国水资源不足的主要途径。

3.培养节约用水和保护水资源的意识。

4.培养搜集和整理信息的能力。

[重难点]1.重点: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的特点,解决水资源不足的途径和措施。

2.难点:树立节约水资源和保护水资源的意识。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由一个保护水资源的公益广告引入新课。

二、讲授新课:(一)水资源现状探究活动一:将全班学生每四人分成一个小组,进行小组合作学习。

提前布置学生搜集有关我国水资源现状的资料,以竞赛必答题的方式,各小组轮流派代表上讲台来展示自己组搜集到的资料并分析我国水资源的现状,分析合理的组加10分,分析不合理的组不扣分。

这一活动的设计旨在培养学生搜集、整理信息和分析信息的能力,同时通过分组竞赛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学生分析完后,教师可根据学生分析的情况进行总结,概括出我国水资源的现状。

注意:1.在学生分析我国水资源的空间分布状况时,教师应引导学生通过分析和比较中国水资源空间分布和中国年降水量分布这两幅图,总结出我国水资源分布的状况及造成这种分布状况的原因,从而培养学生读图析图的能力。

2.在布置学生搜集有关水资源利用状况的资料时,引导学生尽量搜集发生在自己身边的水资源利用状况的资料,这样更贴近生活,通俗易懂。

(二)解决我国水资源不足的主要途径课堂活动二:针对上一活动所讲的水资源令人担忧的现状,各小组都争当医生,对症下药,找出解决水资源不足的方案。

《中国的水资源》教案

《中国的水资源》教案

八年级上册《地理》湘教版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第三节中国的水资源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有限的水资源,知道我国水资源的现状,了解我国解决水资源问题的对策;继续培养学生使用地图和相关图表、材料及利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程和方法:通过本节课对地图和图表的综合分析,引导学生用过去所学和教师提供的资料,自主探究和分组讨论等方式学习新知识,并使学生认知知识的连续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认识珍惜水资源的重要性,初步树立保护环境的意识,并从自己的实际生活出发,节约用水,有意识的保护我们生存的环境,保护有限的水资源。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中国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难点:中国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的原因三、教学方法读图分析、自主探讨、合作学习、综合归纳四、教学流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读材料,了解身边水资源状况。

一九八三年秋,沙镇溪由于遭受历史上罕见的夏秋连旱,大部分农田干枯,粮食严重减产,有些甚至颗粒无收,人畜饮水出现严重危机。

当时沙镇溪的四所初中,除陕西营中学外,白沙、立志、大浴池三所中学均在清港河与锣鼓洞河用汽车拉水维持。

立志的居民用水需在观上日夜排队取水,马鬃岭的居民需在瓦屋场日夜排队取水。

以上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事实,说明了水在人类生存中的影响深重。

她是万物生命之源。

如果地球是人类母亲,那么水就是人类的第二个妈妈。

水与人类的关系这样密切,那我们首先来了解一下世界的水资源状况。

2、读图了解世界水资源状况。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1、回顾我国降水特点时空分布不均说明降水分布是影响水资源分布的主要因素2、中国水资源分布状况1)读图分析归纳中国水资源空间分布特点及解决办法a、特点:地区分布悬殊。

大致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逐渐递减。

b、解决办法:(小组讨论完成)跨流域引水。

2)读“长江武汉段径流量变化图”和“黄河花园口段径流量变化图”,分析归纳中国水资源时间分布特点及解决办法a、特点:夏秋多,冬春少。

中国水资源的分布与利用教案

中国水资源的分布与利用教案

中国水资源的分布与利用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中国水资源的分布情况;2. 掌握中国水资源的利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3. 提高学生对于节约用水的意识和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中国水资源的分布情况;2. 中国水资源的利用现状;3. 中国水资源存在的问题;4. 节约用水的意义与方法。

三、教学过程:第一节:中国水资源的分布情况(约500字)中国的水资源分布主要有以下特点:1. 北方地区水资源相对匮乏,主要以地下水为主;2. 南方地区水资源相对较丰富,以江河湖泊为主;3. 西北地区和西南地区水资源较少,主要以天山山脉和青藏高原的冰川融水为主;4. 中国在西藏地区拥有丰富的高原湖泊资源,如青海湖、巴丹吉林湖等。

第二节:中国水资源的利用现状(约800字)中国水资源的利用现状存在以下问题:1. 水资源分布不均衡,导致部分地区缺水;2. 水资源浪费现象普遍,包括农田灌溉、城市供水以及工业生产中的浪费;3. 水污染问题严重,导致水质恶化;4. 区域间水资源利用的不合理分配。

第三节:中国水资源存在的问题(约800字)1. 提高节约用水意识的重要性:a. 水的重要性及其在生活中的作用;b. 节约用水对环境和经济的意义。

2. 节约用水的措施:a. 家庭节约用水措施,如修理漏水、节约用水设备的安装等;b. 农业节水措施,如滴灌、精确施肥等;c. 工业节水措施,如循环冷却水的利用、生产工艺的改进等。

3. 探索水资源多元利用方式:a. 多元化水利工程建设,如水库、水利枢纽的规划与建设;b. 发展海水淡化技术;c. 提升雨水收集和利用技术。

4. 加强水资源管理和保护:a. 制定水资源管理政策与法规;b. 加大水资源保护力度,禁止乱排废水等行为;c. 推动水污染治理科技的创新与发展。

四、教学总结:通过本教案的学习,学生们对中国水资源的分布情况及利用现状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了解了水资源存在的问题以及节约用水的意义和方法。

通过加强学生对于节约用水意识的培养,以及推广水资源的多元利用方式和加强水资源管理和保护,可以更好地保障中国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节中国的水资源
设计者:唐云丽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掌握我国水资源的地区分布规律。

2、了解我国水资源时间分配的特点及其形成原因。

3、解决水资源不足和分布不均的主要途径。

4、初步学会分析我国水能资源的分布同地形、气候的关系。

(二)、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课前做好资料查找,结合生活实际,了解我国水资源的现状及当地水资源的现状特征,组织学生讨论,采用表格对比法等形式进行课堂教学。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培养学生惜水、节水的美德,增强保护水资源的责任感。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1、我国水资源的工区分布特点。

2、解决水资源分布不均的对策。

难点:
通过了解我国水资源不足的现状及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培养学生正确的资源观,增强保护水资源的责任感。

三、教学方法
教法:
1、读图分析法:解决教学重点和难点。

2、问题探究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思维。

3、合作学习法:培养信息搜集整理能力、合作学习能力。

学法:
1、尽量从感性入手,用问题引导,把感性和理性相结合,充分注意教学的启发性,努力使学生成为积极主动的思考性学习者,而非被动的听众。

2、辨图识图是学生应掌握的基本地理技能,也是能引发学生兴趣的兴奋点。

探究活动,既考虑到了基础性,又考虑到了实践性和应用性,指导学生掌握识图、辨图、用图的方法。

四、教学准备
1、查找有关“南水北调”工程的相关材料。

2、了解当地水资源状况(如附近水库分布、水资源污染的情况、水费价格、家庭平均用水量等)。

3、教师准备教学课件。

五、教学课时
1课时
六、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出示中国水资源这位病人的图片,创设请大家来集体会诊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新课教学
(一)、组织学生集体朗读导学案上的学习目标,
(二)学生自主学习完成导学案活动一至四部分习题,教师巡视指导。

活动1、自主学习——查病症:
自学教材P73-74页,读图3-20,完成下列问题。

(1)、中国的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衡,具有东西,南北的特点。

自学教材P74页,读图2-41中国东部主要河流流量年变化曲线。

(2)、中国的水资源在时间分配上具有多,少和年际变化的特点。

夏半年连续四个月的径流量要占年径流量的,丰水期枯水期常出现。

活动2、合作讨论——找病因:
联系已学过的P40气候和P47外流何的水文特征完成问题1,自学P77页完成问题2。

(1)、导致中国的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的原因是什么?
(2)、导致中国的水资源状况不容乐观的现状还有哪些其他原因?
活动3、群策群力——开处方
根据中国水资源现状和原因,讨论并完成下面的表格:
活动4、温馨关怀——留医嘱
水资源在使用过程中问题不断更新,同学们作为治理水资源的专家对今后的水资源使用有何建议?
三、议和评
1、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然后以竞赛的方式用小黑板展示学习活动一、三的成果,小组互相纠错。

2、教师引导学生讨论活动二至四的问题,师生共评。

3、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提出学习过程中的疑问并指明由哪个小组解答。

4、教师针对以上讨论点拨。

5、课堂小结:
(1)、播放30秒节水广告--包租婆篇。

(2)、小结:中国水资源面临严重危机,主要表现在人均不足,时空分布不均、浪费污染等方面,兴修水库、跨流域调水固然可以缓解局部地区和局部时间的水资源短缺问题,但这只能治标,不能治本。

人口增长,人类在农业、工业和生活中不合理的利用方式,才是造成水资源短缺的根本原因,节约保护水资源是解决中国水资
源问题的核心途径。

三、练
1、猜猜我是谁
2、选择正确的答案
五、课后作业
用水小调查
第四部分说板书设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